活動》當個台語好學生,說繪本故事給老人聽

2018-05-14 12:41
湖日社區關懷據點的長青班上完繪本課後,開心合照(南部旦馬攝)

大媽坐殿、二媽吃便、三媽愛人扛、四媽閹尻川、五媽五媽會。

「為何叫大媽坐殿咧?」說書人站在媽祖前與眾多老人中間,用不太輪轉的台語費力解說——原來,因為「伊最大仙」,所以又叫鎮殿媽祖;而二媽正好離香爐最近,因此坐享人間煙火之便;三媽則像外交部長,跨海出巡全靠她了;四媽又稱「藥師媽」,神座下方長年被信眾挖木屑做藥引,故用(對神明非常不禮貌的)削屁股形容;五媽不在宮中,由民間稱為「五媽會」的會眾輪流供奉……

這是一場熱鬧非凡的活動,站在前頭的說書人使盡吃奶力氣認真講解,但底下充當學生的阿公阿嬤也不惶多讓,你一言我一語地吱吱喳喳,還不停插嘴「糾正老師」:林默娘的默、天后宮的后、出巡哨角的哨,「哩欸呆意工嗯丟啦!」(妳台語說錯啦)

這裡可不是大甲鎮瀾宮,或哪個文史工作者的里民導覽活動,而是位於台中烏日的湖日社區老人關懷據點,由暱稱「燕子老師」的專業說書人楊月燕出馬,陪一班平均年齡高達七、八十,有如「長青版櫻桃小丸子」的三十多位老人家,用台語說繪本故事給他們聽。

櫻桃老丸子的學習日,先量血壓

從烏日火車站走出來,雖然腳程僅僅5分鐘就可抵達湖日社區,但跨過台1乙線,便已進入處處羊腸小徑、連GPS都神經錯亂的「庄腳所在」。不過迷路有迷路的風景,例如途經日據時期的舊役場,手砌圍牆上有泥塑技法與環保回收素材創作的立體彩繪,其上的風帆、舢舨便告訴我們,這裡是昔日鹿港貿易轉運站「湖日港」,曾經商旅絡繹不絕,風光一時,因此又叫「半路店」,是烏日最早開發之地。

 然而,就如同曾經的滄海已不復見,現今的農業人口也已逐漸凋零。近年當地的湖日社區發展協會,除著手進行社區活化工作(如前述的泥塑彩繪),面對高齡的社會趨勢,也開始建置老人關懷據點,為社區裡的長者,提供包括關懷訪視、電話問安、健康促進、供餐等服務。

穿過社區活動中心前夾道的灌木,與九重葛綻發的綠色拱門,宛如農家四合院改建的關懷據點近在眼前,一腳方踏進埕裡,就聽見屋內的朗朗讀經聲。原來,今天是湖日長輩們重拾書本的「學習日」,前半場安排的是背誦《弟子規》。

熱忱的志工服務隊隊長林春滿,見生人到訪立刻探前相迎。關於「學習日」,她說,社區每週都為長輩們安排讀經、唱遊、美勞三種課,上課前會先幫老人家量血壓、了解健康狀況;上完課後也會比照學校,為大家供應營養午餐。

liang_xie_ya_2.jpg
上課前老人家都必須先量血壓,了解近日健康狀況。圖片來源:湖日社區關懷據點臉書

 這些工作,每次都有四、五位社區裡的志工媽媽前來幫忙。「雖然有時老人家上起課來像小孩,但跟帶小孩不同的是,有什麼問題只要跟他們『撒嬌一下』就可以了。」林春滿笑說。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弟子規》的整齊背誦持續著,卻有一位阿嬤頻頻回頭向人求助:「我不會啦,你來教我吧?教我吧?」筆者看看不識字的阿嬤,又看看課本上的注音,不知如何是好,只好用生硬的台語解釋:「這是古人教我們後輩,看到像妳這樣的長者,要下馬表示尊敬的意思」。結果阿嬤露出可愛笑容,很體恤地說:「免啦免啦!怕妳騎馬下不來,或是下來又爬不上去。」但對於這次終於學到幾句經文,她感到非常開心。

yao_ren_jiao_ta_du_shu_de_a_ma_suo_.jpg
擔心記者「騎下馬」會上不去或下不來的阿嬤說,《弟子規》她一個字也看不懂。(南部旦馬攝)

▇陪老人說繪本:百科式的故事大法

學完《弟子規》以及可配雨夜花吟唱的三字經,下半場進入台語說繪本的時間。這次因適逢每年「全台瘋媽祖」的春季,因此這天楊月燕帶來繪本《媽祖春遊趣》,希望藉由書中一家人參加媽祖遶境活動的劇情,來帶出本日的話題。

將楊月燕說故事的方式,稱為「百科式的故事大法」,真的一點也不為過。她會跟著繪本作者提供的圖文線索,將一個簡簡單單的故事內容,拉出人文、歷史、地理、生態甚至社會議題等各式各樣的分支出來談。再配上她自己找的地圖、實景照片、音樂欣賞、紀錄影片等等,資料之豐讓人懷疑真要認真細講起來,可能三十幾頁的圖畫書,花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楊月燕說:「作者畫出的繪本細節,一定有他的考究和想傳達的訊息。作者有他的用心,我們講故事的人,就盡力去幫他傳達出來。」

ma_zu_chun_you_qu_.jpg譬如《媽祖春遊趣》,雖然在楊月燕開放現場搶答時,故事中帶相機的越南媽媽被這班爺爺奶奶誤認成記者,但這個角色就有個現成的跨國婚姻議題可以聊。而畫面中商店街的芋頭冰、草帽、奶油酥餅等店家招牌,也能延伸出很多有趣的大甲風物誌,讓阿公阿嬤各個津津樂道。

尤其是觸及個人經驗時,更容易打開老人家的話匣子,常常台上說一句,台下蹦出上百句。例如這次楊月燕準備的媽祖遶境地圖,包括大甲、彰化、雲林、新港等地,他們都能告訴你,每年搶轎大混戰時,「到了彰化這個地下道,就全都打起來了啦!」

也有79歲的王奶奶紅著臉私下拉著筆者,像少女一樣掩面笑汶汶說,去年81歲的老伴騎機車載她去鎮瀾宮看人家「迎鬧熱」,結果兩老「約會」回來還被守在家裡擔心不已的孩子罵翻,角色完全反了過來。

▇用彆腳台語,吸引老人家跟你互動

曾任台中小大繪本館館長的楊月燕,過去長年大手牽小手,為孩子說故事,卸任後也依然服務於福智文教基金會的廣闊班,揹著一袋一袋的書,到南投偏鄉或兒童癌症病房說故事,面對孩童對她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事。但2016年終,一次進社區服務之後,也不知哪來的福至心靈,突然讓她心中亮起一個燈泡,她開口對大家說:「希望有朝一日能接觸長青班,用故事服務老人家。」沒想到不多久,就接到一通電話,說有個湖日社區需要她。

yan_zi_lao_shi_yu_ma_zu_chun_you_qu_2.jpg
楊月燕(南部旦馬攝)

「有地方需要我,我當然很開心就來了。沒想到臨時才被知會必須說台語,因為現場有一半的老人聽不懂國語。怎麼辦呢?也只能硬著頭皮上場了。」

楊月燕說,盡早提前準備、不懂的字就問,一點一點將原本不太流利的台語練起來,都是自己的功課。然而最有效的台語教室還是在湖日社區,課堂上就有三十幾個「正港台語老人」可以指正你。一年多下來,從一開始被長輩們打趣「哩欸呆意金古錐」(你的台語很可愛),到如今已經順溜很多。

然而,跟白紙一樣的孩子最大差異的是,老人這本書,其實比講師拿得出來的任何一本都還要厚重得多。楊月燕說:「所以跟老人說故事,與藉由故事引導孩子學習的方式大不相同,繪本的內容對我來說其實只是個引子,說故事的台語表現好不好也不是重點,能吸引老人家跟你互動才是更要緊的事。所以最高興的是長輩們開口來插嘴打岔,而且他們即使打岔,也不用擔心跟小孩一樣常會全面失控。」

她接著語帶擔心地表示,別看在座的長輩看起來都很健康活潑,事實上她曾邀醫生前來湖日社區對老人做過每周四次、為期一個月的運動檢測,發現其中有三分之二的老人其實已有失智症狀,因此老人家願意來參與互動已經很不簡單。

shi_zhi_de_ren_zhi_yun_dong_2.jpg
弘光大學老人福利所陳錫晩(右)每週至湖日社區活動中心,教長輩做預防失智的認知運動。(圖片取自湖日社區關懷據點臉書)

目前台語說故事除了楊月燕,還有另一位是小大繪本館現任館長譚淑娟。兩人除了輪流上課,帶領故事的方式也各有風格,一個像百科,用以激發老人家的經驗回饋,也兼談許多社會現況;另一位則是用各種生動趣味的故事,來逗老人家開心。

▇代替老人雙腳與眼睛,帶故事回來給他們聽

楊月燕百科式的故事點子,其實始於過去說給孩子聽的《提蒂安的禮物》。她說:「會開始用這本書與這種方式講故事,是因為有次朋友的孩子問:越南在哪裡?為什麼同學的外婆不在台灣?我朋友沒解釋就草草打發了,我跟她說妳應該打開地圖啊,妳要好好講解給她聽啊!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大人跟小孩都需要一同理解,才不會將錯誤訊息傳遞給下一代,造成刻板甚至負面印象。」

ti_di_an_de_li_wu_.jpg這本楊月燕日後用來溝通理解越南的《提蒂安的禮物》,碰巧也跟《媽祖春遊趣》一樣,由一個家庭的日常活動出發,只是地點發生在越南,例如水上市場、米粉湯、南洋水果,再從故事順談到當地的食衣住行與風土等豐富知識。在解說時,楊月燕也會穿插展示她從越南帶回來的照片。

「來到湖日社區說故事給老人家聽,我的第一堂課也是從這裡開始,尤其介紹到越南河粉怎麼煮時,所有的婆婆媽媽精神都來了。」

楊月燕說,介紹吃的老人家最喜歡,因為從食物切入最容易。選書方面,除了前述的越南,她還講過日本、韓國。至於國內,她則講過《台南食點心》,且通常說故事前,她會照著書上內容去當地走一遍,台南也不例外。什麼是「月子餅」?為何「做16歲」要買茶葉來拜?兜遊之後再拍照回來,一一講給長輩聽。

講過跟食物有關的還有《小綠葉蟬的魔法》,談花蓮蜜香紅茶的故事。除了置入生態保育與有機概念,楊月燕還帶來與蜜香紅茶一樣因蟲咬而有特殊香氣的鹿谷凍頂貴妃,泡給所有老人家喝。另外,她也講過柿餅、豆腐等等,同樣透過故事軸線,連結到文史地景。

▇真人圖書館:以老人為師的「老人書」

「我還欠他們赤崁樓的黑糖椪餅呢。」楊月燕笑著說完後,接著便遺憾這次談媽祖,卻沒有跟著媽祖扎扎實實出巡一次。

老人家在課堂上打岔插嘴說得頭頭是道,但問他最喜歡哪個故事?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他過耳就忘光光。然而即使如此,楊月燕每回仍一次又一次認真尋找能引起共鳴的書,認真補充可激起他們記憶的情節線索。

像是有一本被列入童書的美濃老照片集,她到高雄參加同學會後,帶回來分享給這些長輩聽,很多老人家非常有感,紛紛重返記憶中站在水牛背上的童年。楊月燕立刻鼓勵老人家拿出家中的老照片,講自己的故事。有一位來自山東、87歲的李爺爺,就因此讓志工代為整理出一本相片集了。

這位李爺爺還拉著記者大談他在大陸碰到中共炸醫院時,如何死裡逃生的神蹟奇事,以及播遷來台後在左鄰右舍皆是閩南人中間,如何一個多月就學會台語。另一位同樣87歲的楊爺爺也分享幼時當「牛孝男」的趣事,因為牧牛的孩子只能哭著在牛屁股後面「被牛牽」。讓人不禁大讚:「阿公阿嬤的人生,真的是一本比一本精彩的老人書。」兩位爺爺還得意地笑說:「那當然。」

yang_ye_ye_.jpg
笑稱自己是「牛孝男」的87歲楊爺爺,跟同年的山東李爺爺哥倆好,每次上課都坐在一起。圖片來源:湖日社區關懷據點臉書

楊月燕的台語說故事碰上長輩,於此突然令人有了一種想像——假如說書人搭配一位老人家,到校園去對小朋友開講,應當會相當精彩。倘若此事能成真,那麼前面那位不識字的老奶奶,即便過去從未上學當過學生,也能換她上台當一回老師。

期待有朝一日孩子們能與老人家角色互換,像今天老奶奶的求助一般地,對著她嚷著說:「教我吧,教我吧!」這將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shou_zuo_deng_long_.jpg
老人家的美勞課:手作燈籠。(圖片來自湖日社區關懷據點臉書

30652242_1625558214217834_3393685541558943744_n.jpg
湖日社區的精神意象:渡船頭舢舨終於完成。(圖片來自湖日社區關懷據點臉書

hu_ri_gang_bai_du_.jpg
老人家穿上蓑衣,示範昔日湖日港的擺渡人。(圖片來自湖日社區關懷據點臉書

zhi_gong_men_.jpg
湖日社區關懷據點的志工們。(圖片來自湖日社區關懷據點臉書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我們正在尋找「​專案PM」,有興趣的夥伴請點擊以上圖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