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國際8.版權》繪本外譯的探險路:一位推廣初心者的經驗分享

(本文圖片除特別標注,由博達著作權代理有限公司提供)

近年台灣圖畫書創作在國際一再交出亮眼成績,2019年波隆那兒童書展開幕前夕,Openbook特別製作「前進國際,台灣原創圖畫書,出發!」專題,從政策、觀點、人物與版權等不同切面,縱橫觀照台灣文化創作環境及對外的競爭實力。

在版權篇,Openbook希望從實務角度提供討論的基礎,請著作權代理人與讀者分享,圖畫書版權銷售市場的經驗及建議。

演講者/謝孟穎(博達著作權代理公司)
整理/Annie Liu

這場講座是《高市圖繪本沙龍》的系列講座之一,因高市圖的邀約,與關心相關主題的朋友們一起分享博達從事輸出版權的經驗。博達是一間由台灣人創立的版權代理公司,成立至今超過30年,而在博達工作6年的我,在公司漫長的發展時間中,仍然算是一位新人。


20190318_1002.jpg

謝孟穎(高雄市立圖書館提供)

輸出版權一直是博達重視的項目,而我是近2年才參與推廣版權的業務。因此,這次的主題,我是以一個推廣初心者的角度,分享這趟探險路程的心得與收穫。

在場許多聽眾可能不熟悉版權代理的運作,因此底下先說明在買賣版權過程中,版權代理扮演的角色究竟是什麼,再進一步談輸出和引進版權的差別究竟何在。

首先,版權代理就像是書的保母。

除了向出版社推薦書籍之外,我們還有很多日常的業務要處理,比如回答出版社的版權詢問、協助報價、處理競價流程、版權售出後的合約簽署、協助版稅及請款問題、處理封面或內容是否根據合約要求等送審問題、提交版稅報告、出版進度等等。

長期以來,博達主要代理的海外作品來自Walker Books Limited、HarperCollins USA、Simon&Schuster (US+UK)、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Publishing Company、Editions Gallimard,以及日本福音館……等歐美日的出版社和作者經紀公司。

不管是引進還是輸出,一本書從被生出來到合約結束的整個過程中,我認為都是跟版權代理息息相關的。

20190318_1009.jpg

▉版權輸出,意義何在?

事實上,博達在早年就曾做過輸出的工作。在台灣大量引進外版書的年代,博達曾在2001年授權輸出賴東進的《乞丐囝仔》到日本,也曾授權過蘇童、王朔等作者的書籍。只是當時因應台灣出版市場及原創作品還在開發階段,我們先把主力業務放在引進外版書。

隨著這些年透過引進翻譯書跟出版社編輯一起學習累積,我們看到台灣的原創愈來愈蓬勃,品質愈來愈成熟優秀;我們看到了用繪本、用書跟世界對話,可以讓台灣走入世界,促進台灣原創與國際的交流。

像現在台灣書市這麼艱辛,首印量從五千、三千、兩千到一千本都有,如果我們能夠跟世界有更多的對話,促進台灣的跟世界的交流,當我們的原創力量越來越強,也會有更多的版稅收入。賣到不同的國家,對於優秀的創作者和出版人是一件多大的鼓舞。

這些初衷和使命感多年來依然沒有改變,我們始終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我們開始把台灣作品的簡介譯成英文,推薦到美國去。但是我們很快就發現,別人對我們帶來的東西並不排斥,但也不特別感興趣。他們會說,好啊你來自台灣,那你帶來什麼東西呢?聽完介紹之後,他們主要的疑問常是:你這個作品跟我的讀者有什麼關係呢?你的作品畫面很美、內容很有意義,這些他們都不會有什麼意見,可是當他進一步去思考的時候就會變成:這個主題跟在地的讀者能產生什麼樣的共鳴?

而且,全世界都想賣到歐美,當我們的作品拿到國際時,肯定要面對國外編輯覺得「你的作品跟我有什麼關係,我為什麼要了解?」的問題。

你說這本書很值得翻譯,他會問在你們國家銷售得好嗎?你說它有得獎,他們會問是這本書得獎,還是這個作者以前得獎?得什麼獎?是你們國家有代表性的獎嗎?作者的知名度——還不只是在台灣的知名度,是國際知名度如何?有沒有補助?


20190318_1003.jpg

全世界都想把書賣到歐美

▉版權輸出的要件

根據2017年國家圖書館的數字,台灣的成人書加童書,翻譯作品占了將近四分之一;兒童讀物(包括繪本、青少年讀物)的翻譯書占了將近四成;漫畫更高,占了將進九成。美國成人書跟繪本的翻譯書比例大約只有是3%~4%(這是兩年前我查找到的資料)。是否聽起來就覺得門檻很高?

要受到國外版權的注目,根據我們的經驗,至少要具備以下幾項:

如果你是一本小說,你必須是一本好看的故事。這是我們在第一線推薦書籍的時候,必定會面對其他編輯的回應。什麼是好看的故事呢?很粗淺很傳統的認識就是:有頭有尾、有情節有角色,情節安排是不是合理精彩,角色的刻畫是不是生動,轉折高潮是不是符合期待的韻律。還有最重要的:你想傳達什麼訊息?

當我們要跨越文化藩籬的時候,普遍性(universal)、共通性是很重要的。比如愛,跟生命有關的、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會遇到的認識自己、自我認同、探索或是自由等等比較進步的價值,都是能夠跟國外有共鳴的主題。

小說是競爭很激烈的,而除了小說,若有獨特角度的非小說,也會是許多出版人鎖定尋找的主題。

什麼是有獨特角度的非小說?過去我們對於科普的想像可能是像百科全書式,有圖、有文,英式的科普繪本。也有透過故事去傳遞科學訊息的主流科普敘述方式。例如下方的例子,供大家參考:


16582-1479366274.jpg

《嘟伊答》內頁

《嘟伊答》這本書很特別,看了之後可能根本不知道它在講什麼,因為裡面的文字是「昆蟲語」。但小朋友不需要文字,看圖也可以理解它是在講大自然生生不息的這件事情。一棵小樹苗長出根莖葉,開始有不同的昆蟲依附著它慢慢生長,在上面築巢,蜘蛛想要吃昆蟲,但牠也被鳥吃了。春夏秋冬,年復一年過去,花謝了,冬雪覆蓋上去,一切又回歸塵土,過了冬天之後又有好多小樹苗長出來。這本書用非常特殊的角度談生態乃至於生命的故事,也得了凱迪克獎項。

▉不同文化的需求

根據2016年文化部的出版產業調查報告,我們的輸出作品中,超過九成都是輸出成簡體中文版,第二名是韓國,五點多,其他國家就只有一點點。


wen_hua_bu_105nian_tai_wan_chu_ban_chan_ye_diao_cha_bao_gao_.jpg

來源:文化部105年台灣出版產業調查報告

如果你是創作者,可能多少有這樣的經驗:中國出版社對我們的書比較有興趣。的確,他們不只買台灣作品,他們也買美國、英國,或者挪威、波蘭各種小語種的書。不管是高端作品還是普羅大眾的書,在那邊都是有機會賣出的。

但在買了這麼多國家的版權、看了這麼多好的繪本之後,他們其實進步得非常快,也越來越精挑細選了。如果只是一個好笑有趣的故事,對他們來講可能不太成功,他們更希望看到的是有些大的價值觀、深刻的意涵在書裡體現。

韓國部分大家感受也很深刻。台灣現在引進的韓國翻譯書越來越多,韓國作品的品質的確越來越好,屢獲國際大獎,韓國作家的繪畫既大膽又創新,非常有文化識別度。當我們想賣東西給他們時,會發現他們也很想賣給我們。

什麼樣的畫風或主題可以吸引韓國讀者?他們對於太過亞洲風格的作品不是很感興趣,他們比較喜歡當代或西洋一點的繪畫風格,或是溫馨可愛的日系感覺。科普以及當前流行的一些議題,要看是不是能夠回應到他們的社會。譬如女性的權益、人權的議題,這些是出版社會關注,也會想要積極去尋找的主題。

相較於其他國家,日本對繪本的需求沒有那麼高,他們已經是個成熟的市場,對於繪本的完成度有一定的要求,要賣進去不是那麼容易。

東南亞我們還有待開發,目前我們有一些接觸,從這些接觸中得到的訊息是:不管是泰國還是越南,家長比較希望的是教育功能強一點的作品。也就是說,爸爸媽媽拿到這本書,要知道怎麼讀給孩子聽,如果不知道,他可能就不感興趣。藝術性太高,或者實驗性太強的作品他們不感興趣。


20190318_1010.jpg


如何銷售版權

首先,權利的釐清非常重要。

如果沒有翻譯的權利,是不能銷售版權或委託他人銷售版權的。

一般來說,台灣的繪者、創作者會委託出版社進行授權。如果你是創作者,必須看清楚你跟出版社簽的合約,上面是不是明確委託出版社來銷售。如果是的話,當別人有興趣買版權的時候,你必須把它轉給你的出版社,而不是自己擅自去答應。如果你答應了國外的出版社,同時出版社編輯也已經在推了,那就會產生問題。

另外,假設繪者畫了100幅畫給A出版社出,然後給他全球的權利,另外也給B出版社100幅畫以及全球的權利,可是這中間有20張圖是重複的,請問會不會有問題?一定會有問題。這是重複授權,尤其當這兩本書分別要有海外版權授權的時候,那就更複雜了。

如果你很清楚知道你擁有權利,要對外賣版權,接下來可以怎麼做?

很多歐美出版社的目錄上,通常有封面、一些基本資料,幾行字的介紹,但有些沒有作者跟繪者的介紹。

我們覺得這樣不夠,因為人家根本不認識你是誰。面對一個相對來講需求不是那麼高的市場,我們必須要準備更多資料,讓對方了解這個繪者、作者的來歷是什麼,為什麼值得你去評估一下。

內容的介紹也是,你的內容如果只是三言兩語,別人可能也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你要想辦法把作品的特色突顯出來,另外,所有的基本訊息最好一次就給清楚,什麼時候出版、哪個出版社出的、頁數、開本、版本,都要讓人家知道。

翻譯也是,這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問題。一般人會覺得英文我也會翻啊,尤其繪本字數少,自己翻一翻就好了。然而,很多繪本的重點是來自於唸出來是什麼樣子,不只是如實的翻譯,而是它唸出來的韻律、聲調跟圖文的搭配,所以翻譯是我們很重視的一塊。

樣張的部分,如果要提供給別人,一定要是完整的樣章。如果你擔心被別人盜用,可以在上面加個浮水印。

當這些準備工作都做完之後,我們才能開始去進行推薦。

除了透過email的信件推薦,我們還會到各種國際書展跟不同出版人合作。我們會去跟譯者見面,會去跟編輯見面,也會跟國外作者的經紀公司或書探見面。


20190318_1006.jpg

國際書展是版權洽談的重要時機

▉國外出版人的意見

最後整理一下我們在推廣過程中收集到的一些國外的回饋。這些回饋並不是針對特定某本書,而是大體上人家會有的質疑,他們認為的問題在哪裡,整理給大家參考。

他們認為,有些故事性需要再加強;有些情節轉折牽強,需要更加合理;有些故事元素與元素之間彼此的關聯需要更清楚,才能幫助你更清楚地傳達訊息。

有些國家讀者的年齡層界定很清楚,對他們而言,繪本最先的讀者還是兒童,而不是成人。有些繪本想傳達的概念過於早熟,如果你沒有符合他們年齡層的規劃,他可能就不知道怎麼去定位。在不同國家、不同市場可能就會面對這樣的問題。

形式的部分也是,如果你字數很多、篇幅很長,超出32頁、40頁,那他可能也會不知道怎樣定位這本書:是橋樑書,還是繪本?

當然某些帶有實驗性元素的作品,在台灣是可以接受的,但當它要旅行到不同地方的時候,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困難。無字書也是,無字書對於故事性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

文化差異也會是時常遇到的問題。不過要強調的是,並不是任何在地元素都不行,而是這些本土的元素是否會影響不同文化的人去理解這個故事的核心精神?像是陳致元的《小魚散步》,就是一個在台北街景下的故事,畫面很在地,但卻不會影響讀者享受故事。但如果這是一本專門介紹台灣歷史、台灣傳統文化的繪本,對於外國讀者來說,就會有一定的興趣門檻。


20190318_1011.jpg

《小魚散步》內頁圖(信誼出版提供)

要特別提醒的是教育理念。有時候,國外的老師跟同學是不會這樣講話的,爸爸跟媽媽不會這樣教小朋友,所以我們的繪本想要傳達什麼樣的教育觀?想要傳達什麼樣的理念?對他們來講,是不是能夠運用在他們的教育場合上?這也是他們會去評估的。

雖然版權輸出的過程中,的確會遭遇到困難,尤其當我們面對的市場很可能是翻譯書比例低於一成,且要跟全世界作品競爭的時候。但我們的初衷並沒有變,依然覺得做版權輸出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有時候很現實地發現,別人對你的東西不感興趣,甚至當有人進一步提供回饋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珍惜,更會思考接下來能怎麼做。

國外給我們的回應,我們務必會回報給我們的客戶,唯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有更多的交流。過去大家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編輯很努力做編輯,繪者很努力畫畫,創作者很努力創作,但因為版權在第一線接觸,透過我們帶回更多的訊息跟大家分享,就能有更多的刺激,知道別人的想法與觀點。透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們的原創會有更多進步的可能性。

我們相信,每本書在台灣被出版一定都有其價值。一本書能旅行到多遠,有時會有它的門檻和限制,但通常也會因為一群人、乃至於一整個產業鏈的協作而達到豐碩的成果。要輸出一本書是個寬泛的概念,牽涉到這是什麼樣的書、要賣到哪裡,從創作者、編輯、翻譯到推廣版權,每個環節都非常重要。作品能被其他文化認同或喜愛,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我們除了努力幫出版社和創作者賣出版權之外,也期待透過分享推廣過程的經驗,能別具意義。


20190318_1001.jpg

本場演講在高市圖舉行,現場座無虛席。(高雄市立圖書館提供)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完整專題,請點下圖:

zhu_shi_jue_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