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哈瓦那(La Habana)舊城下起了大雨,潮溼、潤澤,飽含熱帶餘溫。我們一路穿行哈瓦那街、主教街,不斷拒絕雨簾後方在店門口招攬生意的各式人等,終於找到這家以海明威為招牌的酒吧,佛羅里達(El Floridita Bar)。推開厚重玻璃門,樂音奔瀉,一班紅衣樂團正搖擺歡快演出,全場觀眾或站或坐鼓譟著。吧檯後方,冰塊與液體在調酒師手中富節奏性地唰唰甩動,女侍趨前,還沒點餐,第一句話便問:「先來杯調酒Daiquiri嗎?」
那使我感覺新奇、有趣,並且知道,這已被儀式化的觀光的一切,都是由於海明威的緣故。
起初,喜歡海明威的不是我,是M。M是認識了二十年的朋友,素來細心善感、擅長旅行的他,好早便規劃了整趟古巴旅程,到海明威生前喜愛的酒吧朝聖,自然會是旅行的重點。M從高中開始讀海明威,特別喜歡中篇《老人與海》,我問他到底欣賞海明威的什麼,他答,「因為海明威的文字很簡潔。」
而我那時甚至還不是海明威的讀者。對我來說,海明威是個從小聽到大,質地如同鋼鐵一般剛硬的名字,堅硬到幾乎不能被碰觸。不過既有M掛保證,再加上某種實踐旅行的偏執,出發前,我還是找了海明威的短篇小說來讀,《沒有女人的男人》(Men without Women)。短篇小說可能比較容易入門吧,我打著算盤,心想就只讀這一本。
但事實是讀著小說的我不停陷入瞌睡。每晚,當我下班、返家,將自己整理乾淨以至於能夠坐在柔軟的沙發上閱讀時,往往距離休息時間不遠了。生活沒有太多的餘裕。在那個時刻,我是多麼容易疲倦啊,尤其鎮日工作之後,讀著鬥牛的姿態、釣魚的細節,讀著男人們簡練的對話,我常無可救藥地睡去。沒有進度的情節持續了好幾天,直至某日,我毫無預警地被〈在異鄉〉(In Another Country)以及〈現在我讓自己躺下〉(Now I Lay Me)擊中。
「我們所有人每天下午聚在醫院,暮色中從鎮上走到醫院有好幾條路。……醫院非常古老非常漂亮,從大門進去,穿越中庭,可以從另外一邊的大門出去,中庭裡通常都有葬禮行列正準備出發。」「大家都很有禮貌,關心彼此的狀況,坐在會讓我們改頭換面的機器裡。」(新經典文化,丁世佳譯)
〈在異鄉〉描述了受傷士兵的復健,寫已不上戰場的他們如何在秋天的米蘭冀望這些復健機器能使他們好轉;〈現在我讓自己躺下〉則述說戰後失眠的主角怎樣徹夜傾聽蠶吃桑葉的聲音,怎樣消磨著他的清醒:
「我躺著不睡的時候有不同的方式讓自己忙。我會想著一條小時候釣鱒魚的小溪,在心中仔細地沿著整條小溪釣魚,仔細地在所有樹幹底下,所有河岸的轉折,深深的洞穴和清澈的淺灘釣魚……」「要是我太快就釣完,時間還沒過去,我就沿著這條小溪再釣一次,從小溪注入湖裡的地方開始回溯往上,試著釣到我順流而下時錯過的所有鱒魚。」(新經典文化,丁世佳譯)
主角尼克(或者,海明威)的嚴重失眠敲中了我的心——畢竟,如今我也是個爬上床後反而常常變得無比清醒的人——或許是小說中瀰漫著的那種傷敗感覺攫住了我,為此,我找了下一本作品來讀,找了第二版本來讀,找了第三版本,最終,我讀了原文版。
然後才察覺,鋼鐵內裡礦藏的柔軟部分。
雖說人生未必總是柔軟。大學時代,在那個相對保守的、二十一世紀初的臺灣南部,M在外租屋,某條巷底的閣樓套房,房東太太就住一樓,出入都必須經過她的門戶。M說房東太太喜歡嚼舌根,那陣子有個男性友人固定來找他,但他不希望房東太太過問隱私,於是他問我,能專程去讓房東太太看一眼嗎?我答應了M的請求。那條記憶中的小巷非常安靜。二十出頭的我在某個無課午後,特地前去按下房東太太的門鈴,朗聲招呼,「你好,我要找M。」
M那幾年裡和父母的對峙趨於白熱。春節初二,與父母大吵後的M離家出走,身為朋友的我們還合力寫了信給M的爸媽,請他們不要擔心不要害怕,他們的兒子很正常。某些事情M其實從不曾明白開過口,我們也都知道不需再問。我走上通往他房間的旋轉樓梯,空中套房盈滿日光,照亮一壁古典樂CD與書籍。他告訴我,可以讀最近皇冠小說大賽的作品《純律》,或他亦相當迷戀醉心於吳繼文的《天河撩亂》。我記住《天河撩亂》四個字,卻是到二十週年經典復刻出版才讀了電子書。時值今日,我們又長大了一些,兩人再度討論起《天河撩亂》的時候,都各自經歷棲所、工作、生活種種的變動,大學時代那個常去找他的男孩,和他早已關係不再了。
當我們重提舊事,我問了M——你是否還記得過去載著沒有交通能力的我,到學校附近的超市購物?記得大二有陣子我心情低落,你主動提議去安平散心聊聊的事嗎?或者,某次我父母南下視察,你特地繞到我的租屋,把一些不可見光的東西都先打包運走?——我這樣問M時,滿懷歉疚,心裡想年輕的我們時間真多,真的好多。我怎麼都為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大量耗用朋友的時間呢?
M驚訝地笑了,啊,你說的這些,其實我都不記得了欸。
而此際我與M在海明威的酒館裡。或許因為青春時期曾經毫無顧忌地支用對方的時間,二十年後,我們還有機會一起出來旅行。旅行的第五天,酒館外頭下著夜雨,喝著Daiquiri的我們略微有些疲倦,但哈瓦那這座狂放蓬勃的城市,仍重燃了我們的好奇和屬於觀光客的興奮。兩日後,我且隨M前往城郊的維吉亞山莊(Finca Vigía),參觀了海明威在小丘上的居所,看見他滿屋鬥牛的圖畫、獵來的動物首級、齊整的一櫃大衣、長靴,看見他在小說中描述過的蒼白標本罐;並且在可以登高的書房裡,用他的角度俯瞰哈瓦那。這裡我們合照了一張。我想,能夠有這趟旅程都是因為M。此時旅伴與我並不知道,未來幾天的旅途上,我們會再經驗旅者的各式驚喜,期待,焦慮,磨擦,轉折。然後這些情節畫面,在時間軸線不斷推進之中,消融變成過去,我與友人將會懷念著,或者不復記憶。
記得住的,水面上,記不住的,水面下。生命裡記不起的瞬間終究比記得起的多,不過,卻大概是那些記不住的說不清楚的感覺鞏固了什麼。
一如我們的既往。●
吳妮民
臺北人,現執醫業。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臺北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著有散文集《私房藥》(2012,聯合文學)及《暮至臺北車停未》(2015,有鹿文化)。作品散見各文字媒體,並獲選入《散文類》、《九歌100年散文選》、《九歌104年散文選》、《九歌106年散文選》、《我們這一代:七年級作家》、《耳朵的棲息與散步:記憶臺北聲音風景》。
Tags: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傍晚,哈瓦那(La Habana)舊城下起了大雨,潮溼、潤澤,飽含熱帶餘溫。我們一路穿行哈瓦那街、主教街,不斷拒絕雨簾後方在店門口招攬生意的各式人等,終於找到這家以海明威為招牌的酒吧,佛羅里達(El Floridita Bar)。推開厚重玻璃門,樂音奔瀉,一班紅衣樂團正搖擺歡快演出,全場觀眾或站或坐鼓譟著。吧檯後方,冰塊與液體在調酒師手中富節奏性地唰唰甩動,女侍趨前,還沒點餐,第一句話便問:「先來杯調酒Daiquiri嗎?」
那使我感覺新奇、有趣,並且知道,這已被儀式化的觀光的一切,都是由於海明威的緣故。
起初,喜歡海明威的不是我,是M。M是認識了二十年的朋友,素來細心善感、擅長旅行的他,好早便規劃了整趟古巴旅程,到海明威生前喜愛的酒吧朝聖,自然會是旅行的重點。M從高中開始讀海明威,特別喜歡中篇《老人與海》,我問他到底欣賞海明威的什麼,他答,「因為海明威的文字很簡潔。」
而我那時甚至還不是海明威的讀者。對我來說,海明威是個從小聽到大,質地如同鋼鐵一般剛硬的名字,堅硬到幾乎不能被碰觸。不過既有M掛保證,再加上某種實踐旅行的偏執,出發前,我還是找了海明威的短篇小說來讀,《沒有女人的男人》(Men without Women)。短篇小說可能比較容易入門吧,我打著算盤,心想就只讀這一本。
但事實是讀著小說的我不停陷入瞌睡。每晚,當我下班、返家,將自己整理乾淨以至於能夠坐在柔軟的沙發上閱讀時,往往距離休息時間不遠了。生活沒有太多的餘裕。在那個時刻,我是多麼容易疲倦啊,尤其鎮日工作之後,讀著鬥牛的姿態、釣魚的細節,讀著男人們簡練的對話,我常無可救藥地睡去。沒有進度的情節持續了好幾天,直至某日,我毫無預警地被〈在異鄉〉(In Another Country)以及〈現在我讓自己躺下〉(Now I Lay Me)擊中。
「我們所有人每天下午聚在醫院,暮色中從鎮上走到醫院有好幾條路。……醫院非常古老非常漂亮,從大門進去,穿越中庭,可以從另外一邊的大門出去,中庭裡通常都有葬禮行列正準備出發。」「大家都很有禮貌,關心彼此的狀況,坐在會讓我們改頭換面的機器裡。」(新經典文化,丁世佳譯)
〈在異鄉〉描述了受傷士兵的復健,寫已不上戰場的他們如何在秋天的米蘭冀望這些復健機器能使他們好轉;〈現在我讓自己躺下〉則述說戰後失眠的主角怎樣徹夜傾聽蠶吃桑葉的聲音,怎樣消磨著他的清醒:
「我躺著不睡的時候有不同的方式讓自己忙。我會想著一條小時候釣鱒魚的小溪,在心中仔細地沿著整條小溪釣魚,仔細地在所有樹幹底下,所有河岸的轉折,深深的洞穴和清澈的淺灘釣魚……」「要是我太快就釣完,時間還沒過去,我就沿著這條小溪再釣一次,從小溪注入湖裡的地方開始回溯往上,試著釣到我順流而下時錯過的所有鱒魚。」(新經典文化,丁世佳譯)
主角尼克(或者,海明威)的嚴重失眠敲中了我的心——畢竟,如今我也是個爬上床後反而常常變得無比清醒的人——或許是小說中瀰漫著的那種傷敗感覺攫住了我,為此,我找了下一本作品來讀,找了第二版本來讀,找了第三版本,最終,我讀了原文版。
然後才察覺,鋼鐵內裡礦藏的柔軟部分。
雖說人生未必總是柔軟。大學時代,在那個相對保守的、二十一世紀初的臺灣南部,M在外租屋,某條巷底的閣樓套房,房東太太就住一樓,出入都必須經過她的門戶。M說房東太太喜歡嚼舌根,那陣子有個男性友人固定來找他,但他不希望房東太太過問隱私,於是他問我,能專程去讓房東太太看一眼嗎?我答應了M的請求。那條記憶中的小巷非常安靜。二十出頭的我在某個無課午後,特地前去按下房東太太的門鈴,朗聲招呼,「你好,我要找M。」
M那幾年裡和父母的對峙趨於白熱。春節初二,與父母大吵後的M離家出走,身為朋友的我們還合力寫了信給M的爸媽,請他們不要擔心不要害怕,他們的兒子很正常。某些事情M其實從不曾明白開過口,我們也都知道不需再問。我走上通往他房間的旋轉樓梯,空中套房盈滿日光,照亮一壁古典樂CD與書籍。他告訴我,可以讀最近皇冠小說大賽的作品《純律》,或他亦相當迷戀醉心於吳繼文的《天河撩亂》。我記住《天河撩亂》四個字,卻是到二十週年經典復刻出版才讀了電子書。時值今日,我們又長大了一些,兩人再度討論起《天河撩亂》的時候,都各自經歷棲所、工作、生活種種的變動,大學時代那個常去找他的男孩,和他早已關係不再了。
當我們重提舊事,我問了M——你是否還記得過去載著沒有交通能力的我,到學校附近的超市購物?記得大二有陣子我心情低落,你主動提議去安平散心聊聊的事嗎?或者,某次我父母南下視察,你特地繞到我的租屋,把一些不可見光的東西都先打包運走?——我這樣問M時,滿懷歉疚,心裡想年輕的我們時間真多,真的好多。我怎麼都為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大量耗用朋友的時間呢?
M驚訝地笑了,啊,你說的這些,其實我都不記得了欸。
而此際我與M在海明威的酒館裡。或許因為青春時期曾經毫無顧忌地支用對方的時間,二十年後,我們還有機會一起出來旅行。旅行的第五天,酒館外頭下著夜雨,喝著Daiquiri的我們略微有些疲倦,但哈瓦那這座狂放蓬勃的城市,仍重燃了我們的好奇和屬於觀光客的興奮。兩日後,我且隨M前往城郊的維吉亞山莊(Finca Vigía),參觀了海明威在小丘上的居所,看見他滿屋鬥牛的圖畫、獵來的動物首級、齊整的一櫃大衣、長靴,看見他在小說中描述過的蒼白標本罐;並且在可以登高的書房裡,用他的角度俯瞰哈瓦那。這裡我們合照了一張。我想,能夠有這趟旅程都是因為M。此時旅伴與我並不知道,未來幾天的旅途上,我們會再經驗旅者的各式驚喜,期待,焦慮,磨擦,轉折。然後這些情節畫面,在時間軸線不斷推進之中,消融變成過去,我與友人將會懷念著,或者不復記憶。
記得住的,水面上,記不住的,水面下。生命裡記不起的瞬間終究比記得起的多,不過,卻大概是那些記不住的說不清楚的感覺鞏固了什麼。
一如我們的既往。●
吳妮民
臺北人,現執醫業。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臺北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著有散文集《私房藥》(2012,聯合文學)及《暮至臺北車停未》(2015,有鹿文化)。作品散見各文字媒體,並獲選入《散文類》、《九歌100年散文選》、《九歌104年散文選》、《九歌106年散文選》、《我們這一代:七年級作家》、《耳朵的棲息與散步:記憶臺北聲音風景》。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書.人生.王小棣》讀書找到無知的自由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 閱讀更多
書.人生.羅毓嘉》曾經有間很gay的書店
閱讀更多
書.人生.林世仁》回頭原來是向前:我的兒童文學書體驗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