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難者的時間是無限綿長的。在血肉與言說的無盡中,流淌著一種再怎麼失敗也不會輸掉的、近乎永恆的東西。於是我們面向過去,倒退著走入未來,或者,逕向往昔出發,直取歷史景深中、層次豐饒的空白。在《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2020)出版後的整整一年,我們繼續散文的編務。更大量的文本,與生命時間本然的絕不可逆,使我們更真確地,體會到一種矛盾。一方面我們理解,這必將是一部過早完成的散文選集,只因目前,更多史詮仍待沉澱。另一方面,我們也察覺,無論何時完成,這部選集已然遲到太久:將近一個世紀過去了,無數青春的見證者,已經帶著他們各自珍貴的記憶,潛入歷史的無記憶裡。
我們實踐的,是這般必然的早到與過遲。於是,我們但望這部選集能夠免於時間的焦躁,為讀者提供一個暫可靜視的介面,陳明這些書寫的各自所向,釋放它自有的文學質地。但首先,我們必須自我釐清,什麼才是(或什麼不是)「散文」。我們理解,在華語現代文學中,散文的本體論始終模糊,只在和其他文類並置相較時,定義才可能相對清晰些。例如:有別於詩的「詩體形式」(verse form),散文含括一切白話文書寫;有別於虛構的小說,散文則指涉一切紀實作品。因此什麼是「散文」?一個最權宜、卻也最明確的答案是:所有非虛構的白話文寫作,理應都是散文。
我們也理解,就歷史成因而言,散文之強調白話文形式,直接反映的,是新文學運動起,古典詩亡的實況:在那次標榜「我手寫我口」的文學浪潮中,人們求索某種比起詩,更能符合新時代精神的書寫形式,因此所謂「散文」這一既存的俗常泛稱,始得以被重新揀取、被用以特指一種文學新文類。
但弔詭的是,這個文學新文類之強調排除虛構裝置,其所迂迴潛納的,卻是詩亡其後,華語文學創作者的詩心不滅:相似於古典詩人在固定格律與字數裡,存真自我感悟或直觀,華語現代散文創作者,亦務求文雅地言表自我情感的本真。簡單說:對華語現代文學場域而言,所謂「散文」,時常暗指一種浸潤在白話文體裡的詩。
也因此,雖然散文在業經重新揀取為一種文學新文類時,開放了自身海納一切次文類的想像——原則上,議論,記述,對話,筆記,凡此種種,邏輯上,散文可以無所不包——但就創作實踐看來,一般想像的所謂「散文」,依舊以摹寫詩境的抒情散文(lyric prose)為不變的殿堂之巔,並依此,布建了當今散文的典律。關於散文典律,我們的美學期許是:其詞鋒愈留白,其詩境就愈彰顯,其所存真的作者情感,也就愈雋永而有餘韻。而所謂「餘韻」,即明白是一種關於詩的懷想。
具體說來,在華語現代文學裡的所謂「散文」,即是如此,在自身本體論曖昧的情況下,依舊能做為一個獨立文類,常存於文學場域的想像與實作中——表面上,它所最想汰除的,正是它最深切藏納的。它的創作技藝要求,就是它的創作倫理訴求:一切表述、描摹與感言,作者皆切不可造偽。它的倫理,也反向規訓了它的技藝:我們想像,一篇傑出的華語現代散文,首先是一篇看不出技術斧鑿之痕的作品;它唯一該具備的,是一道作者的聲音之流,衷誠地,鳴訴一段本真體驗,而使人共感於無論是記趣、憶往,或者,即便是那般艱難的傷逝與受創。
簡單說,就美學意識而言,華語現代散文已布建了自身的迴路:它訴求作者出於個人孤自的體悟,而將此體悟,昇華成普世的傷與諒。於是複雜點說,在華語現代文學的意義裡,什麼才是「散文」?一個幽深的答案可能是:其實,我們總期待它為我們,預告更為理想的那種「真實」;期待它蘊藉聲明,一種傷痛業已自癒,一種受難,已然獲得了澄明與滌淨。
這樣的期待,放在我們對文學作品的設想,或許無可厚非;然而,若成為我們對臺灣白色恐怖散文作品之編選的單一標準,則可能,將顯得標準過於高蹈,於是,也使編選的行為,形同一種針對美學意識的檢查。原因很簡單:在諸多事關白色恐怖的史實,依舊等待澄明的現況下,一切關於「昇華」或理想「真實」的預想,可能並不理性。這是說:關於白色恐怖,真相的實質未明,逼視著編選一套紀實作品的困難,我們確切的感知毋寧是:也許,傷逝與受難者每道本真感觸,都應當被記存,而每道理該被記存的實感,都不應當再承受美學的評價。這意味著一部理想的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集,本質上的不可能。
然而,為了讓記存仍然可能(雖然必有限度),就編選範疇而言,打破我們對散文既有建制的認知,就成了編者該具備的思維。這是說:首先,我們不以上述抒情散文的既定迴路,其所暗示的「雅」與「諒」,做為審選作品的絕對標準,而力求重新釋放散文做為一種特定文類,在成立之初的海量想像。因此,這部選集的編選範疇,除了一般認知的散文文學創作之外,也將涵蓋或許作者並無文學創作意識的自傳、傳記、報導,及任何就我們所知、能及時索讀的「非虛構的白話文寫作」。
其次,除了打破對散文既有建制的認知,我們一併力求突破的,其實是以抒情做為核心的散文,所不免重新封印於個體的孤隔體驗:如上所述,它總要求一位深思且有能的當事人,獨自解剖個人體驗,從而,才能獲得「作者」的資格。我們認為:事關白色恐怖,個人體驗的公共意義,可以重新辯證、容許歧出對話,也應當,允許更大空間的他者在場。因此,不限於單一創作者的文本,口述史、或以口述方法寫就的自傳等散文作品,也進入我們的編選範疇。
或者,能果敢地這麼說:在編選《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時,我們的目標,是將編選者解讀能力所及的最大值,兌換成現階段,事關臺灣白色恐怖紀實書寫的極大值,而非相反地,以編選者固有的美學認定,限縮了臺灣白色恐怖書寫的紀實性。我們的能力所及,就是我們的編選範疇。
由此,最後成書的這整部《散文選》共分5卷。卷一再分為「雪的重述」與「萌」兩個主題。「雪的重述」,收錄4位曾經繫獄的作家,對個人白色恐怖實歷的憶述。這些憶述,透露寫作者在創傷其後,力圖修復「我」之主體性的共同深願。我們以此,索引全書各篇章,對同一段歷史的多元回顧。「萌」則收錄未成年的小孩與青少年,那最初即最終的一次白恐實履。最初,通過這6種追述,再現童蒙生命以其不文寬度,容受初驗的暴力。最終,因這般寬闊生命的脆弱本質——對暴力的知解,標誌童蒙的從此不再,以及,啟蒙後的智性與抵抗——我們以此,索引白色恐怖,對「我們」的各種侵臨。
卷二「地下燃燒」以8部作品,微型示現地下黨人,及其關連者的往歷。這部龐然錯綜的地下史,旁側於50年代、冷戰框架下,國府治臺史的反面,在彼時最受嚴酷清洗;在多年後臺灣本土化的史詮重構中,卻也最輕易就遭致忽略。持恆抵抗主流論述,這整卷追索,關注自我精神系譜的重溯與再驗:無論是在已然冷峻的昔往,或依舊炙烈的當下,皆以對寂滅者的記存,反語貴重理想的不息。
對證上述陽剛的話語理序,卷三「她的花並不沉重」,則示現無論如何光亮的反對運動史裡,經常被忽視的女性實存。整卷七部作品,流轉女性身分,為妻女、遺族、眷屬、或政治案件的當事人,以相對而言,更跨域複現的觀看位置,她們修復由日治、戰後、二二八、白色恐怖,直到當下的集體傷痕;也在長列的死亡隊伍中、總是遲來的希望與愛裡,切近逼視傷痕各自的無可告別。
卷四「原地流變」,從肉身的記憶出發,思索「受刑」與「逃逸」的辯證。本卷且裂變為二,前7篇章,描摹加諸於政治受難者身上,「刑」的具象路徑:痛楚總是由體膚承感,卻永遠比切膚更深,在充滿個體差異的、與恐懼對峙的經驗中,在種種彷彿密室的空間裡,逃逸的路徑漫漶於一人置身的所有時空。在那裡,書寫自白既是自我構陷,也是逃生。在那裡,自囚終身無異於捨命求生。後3篇章,則書寫特務等協作之人的同刑:這些懺情或揭密,為我們反陳「刑」所從出的體制結構。
對照上述二元裂變,卷五「失落的故鄉」,則將簡化的鄉土二元論,重置為跨界者們,繁多的抵達之謎。在此,原鄉外的離散,和故土裡的離散並陳。只因在同一體制結構內,剝奪人身自由的拘禁,也總體拘限了個體自由的認同。而體制發明的流放,也總格外無異地,為所有流放者,指出一個同樣偏遠的異鄉。以這些移動條理(或漫無條理),我們總結臺灣白恐時空,對「我們」的總體圈限。
在五卷共47個篇章之外,猶有許多作品,因種種因素,未能收錄於此書。做為本書編者,我們深以為憾。以下謹題記若干,以供讀者尋讀。一如《桑青與桃紅》(1976)這部佳構,對臺灣白色恐怖小說書寫的重要性,聶華苓自傳《三輩子》(2011),亦細緻留存《自由中國》半月刊同仁身影,對白恐散文書寫,有其顯在意義。王鼎鈞回憶錄《文學江湖》(2009),則簡達直述黨國文藝控管下,個人的捲入、與特務的周旋,及最後的遠避。回憶錄對山東學生流亡案,亦有切近分析。
馮馮《霧航》(2003),從一名海軍小兵視角,追述遠在國共內戰前、早自生命之初起,即一路無可緩解的種種錯位與錯待。這部作品,具現一部肉身傷害史,如何同時竟是一部情感啟蒙史、一部同志身分認同史,是我們讀過,最刺痛的書寫之一。崔小萍《天鵝悲歌》(2001),則重理個人《崔小萍獄中記》(1989)裡的見聞,而以更多年後、更遠距的觀察與思考,落定九年多冤獄中,種種無由的國家暴力。相對於此,黃紀男口述、黃玲珠執筆的《老牌臺獨:黃紀男泣血夢迴錄》(1991),則以解嚴後數年內的近距回顧,以一部「野史」之姿,見證並收藏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始末。
當我們說,此書的編選範疇,止於我們能力的極限時,我們陳述的,毋寧是:面向這般龐然多歧,而同訴真實苦痛的紀實文本,做為編選與識讀者,我們自覺謙卑。我們理解:一個暫可靜視的介面,同時也可以是,無盡起點的重新生成——何等遊歷,在編選過程中,我們得以識讀靈魂如何焚餘成灰燼;而灰燼,如何藏納了靈魂的重量。●
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套書)
作者:陳列等
出版:春山出版
定價:200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四十三位作者
卷一 陳列/楊逵/葉石濤/柏楊/陳政子/伐依絲.牟固那那/張光直/鄭新民/楊牧/莫那能
卷二 藍博洲/林書揚/黃素貞/陳明忠/吳聲潤/陳英泰/林易澄/葉怡君
卷三 季季/唐香燕/陳勤/藍博洲/蔡烈光/吳俊宏
卷四 蔡德本/施儒昌/顏世鴻/林傳凱/吳易叡/謝聰敏/廖建華/李世傑/高麗娟
卷五 劉宏文/呂培苓/胡子丹/周志文/杜晉軒/郭于珂/鄭鴻生/陳榮顯/彭明敏/唐培禮/謝聰敏/高金郎
國家人權博物館
2017年12月13日總統府公布《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歷經多年籌備的國家人權博物館於2018年正式成立,除持續推動威權統治時期相關人權檔案史料文物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推廣及國際交流工作外,亦擴大支持各種人權議題及當代人權理念實踐推廣的組織發展,展現臺灣追求落實民主人權普世價值的決心。2019年,人權館成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s–Asia-Pacific),與國際人權思潮接軌,促進民主與人權理念的推廣及深化。
主編簡介:
胡淑雯
1970年生,臺北人。著有長篇小說《太陽的血是黑的》;短篇小說《字母會:A~Z》(合著)、《哀豔是童年》;歷史書寫《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主編、合著)。
童偉格
1977年生,萬里人。著有長篇小說《西北雨》、《無傷時代》;短篇小說《字母會:A~Z》(合著)、《王考》;散文《童話故事》;舞臺劇本《小事》。
|
Tags:
卷二「地下燃燒」最後以50年代倖存者看到刑場馬場町成為紀念公園,詰問歷史該如何補償?(原始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授權人:內容力有限公司〈CC BY 3.0 TW +〉)
編按:繼《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之後,春山出版社與國家人權館再度合作推出《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由小說家胡淑雯、童偉格主編,選集涵蓋散文、回憶錄、傳記與口述,梳理自1987年解嚴前後迄今陸續出版的白色恐怖書寫,節選出層次分明的主題:繫獄作家、青春、地下黨、女人、身體、特務、島⋯⋯等,逐步引介讀者認識重大白色恐怖案件,藉此更新對白色恐怖理解的視野。
胡淑雯與童偉格於編者序中,分享他們如何為散文定錨,將編選者解讀能力所及的最大值,兌成現階段事關臺灣白色恐怖紀實書寫的極大值,以各個族群切入白色恐怖歷史的肌理。全書透過「雪的重述」、「地下燃燒」、「她的花並不沉重」、「原地流變」及「失落的故鄉」五卷建構了巨大的人性劇場,領讀者在其中建立與這段歷史的聯繫,並找到自己的位置與啟示。套書即將出版之際,Openbook搶先刊登序文,以饗讀者。
受難者的時間是無限綿長的。在血肉與言說的無盡中,流淌著一種再怎麼失敗也不會輸掉的、近乎永恆的東西。於是我們面向過去,倒退著走入未來,或者,逕向往昔出發,直取歷史景深中、層次豐饒的空白。在《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2020)出版後的整整一年,我們繼續散文的編務。更大量的文本,與生命時間本然的絕不可逆,使我們更真確地,體會到一種矛盾。一方面我們理解,這必將是一部過早完成的散文選集,只因目前,更多史詮仍待沉澱。另一方面,我們也察覺,無論何時完成,這部選集已然遲到太久:將近一個世紀過去了,無數青春的見證者,已經帶著他們各自珍貴的記憶,潛入歷史的無記憶裡。
我們實踐的,是這般必然的早到與過遲。於是,我們但望這部選集能夠免於時間的焦躁,為讀者提供一個暫可靜視的介面,陳明這些書寫的各自所向,釋放它自有的文學質地。但首先,我們必須自我釐清,什麼才是(或什麼不是)「散文」。我們理解,在華語現代文學中,散文的本體論始終模糊,只在和其他文類並置相較時,定義才可能相對清晰些。例如:有別於詩的「詩體形式」(verse form),散文含括一切白話文書寫;有別於虛構的小說,散文則指涉一切紀實作品。因此什麼是「散文」?一個最權宜、卻也最明確的答案是:所有非虛構的白話文寫作,理應都是散文。
我們也理解,就歷史成因而言,散文之強調白話文形式,直接反映的,是新文學運動起,古典詩亡的實況:在那次標榜「我手寫我口」的文學浪潮中,人們求索某種比起詩,更能符合新時代精神的書寫形式,因此所謂「散文」這一既存的俗常泛稱,始得以被重新揀取、被用以特指一種文學新文類。
但弔詭的是,這個文學新文類之強調排除虛構裝置,其所迂迴潛納的,卻是詩亡其後,華語文學創作者的詩心不滅:相似於古典詩人在固定格律與字數裡,存真自我感悟或直觀,華語現代散文創作者,亦務求文雅地言表自我情感的本真。簡單說:對華語現代文學場域而言,所謂「散文」,時常暗指一種浸潤在白話文體裡的詩。
也因此,雖然散文在業經重新揀取為一種文學新文類時,開放了自身海納一切次文類的想像——原則上,議論,記述,對話,筆記,凡此種種,邏輯上,散文可以無所不包——但就創作實踐看來,一般想像的所謂「散文」,依舊以摹寫詩境的抒情散文(lyric prose)為不變的殿堂之巔,並依此,布建了當今散文的典律。關於散文典律,我們的美學期許是:其詞鋒愈留白,其詩境就愈彰顯,其所存真的作者情感,也就愈雋永而有餘韻。而所謂「餘韻」,即明白是一種關於詩的懷想。
具體說來,在華語現代文學裡的所謂「散文」,即是如此,在自身本體論曖昧的情況下,依舊能做為一個獨立文類,常存於文學場域的想像與實作中——表面上,它所最想汰除的,正是它最深切藏納的。它的創作技藝要求,就是它的創作倫理訴求:一切表述、描摹與感言,作者皆切不可造偽。它的倫理,也反向規訓了它的技藝:我們想像,一篇傑出的華語現代散文,首先是一篇看不出技術斧鑿之痕的作品;它唯一該具備的,是一道作者的聲音之流,衷誠地,鳴訴一段本真體驗,而使人共感於無論是記趣、憶往,或者,即便是那般艱難的傷逝與受創。
簡單說,就美學意識而言,華語現代散文已布建了自身的迴路:它訴求作者出於個人孤自的體悟,而將此體悟,昇華成普世的傷與諒。於是複雜點說,在華語現代文學的意義裡,什麼才是「散文」?一個幽深的答案可能是:其實,我們總期待它為我們,預告更為理想的那種「真實」;期待它蘊藉聲明,一種傷痛業已自癒,一種受難,已然獲得了澄明與滌淨。
這樣的期待,放在我們對文學作品的設想,或許無可厚非;然而,若成為我們對臺灣白色恐怖散文作品之編選的單一標準,則可能,將顯得標準過於高蹈,於是,也使編選的行為,形同一種針對美學意識的檢查。原因很簡單:在諸多事關白色恐怖的史實,依舊等待澄明的現況下,一切關於「昇華」或理想「真實」的預想,可能並不理性。這是說:關於白色恐怖,真相的實質未明,逼視著編選一套紀實作品的困難,我們確切的感知毋寧是:也許,傷逝與受難者每道本真感觸,都應當被記存,而每道理該被記存的實感,都不應當再承受美學的評價。這意味著一部理想的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集,本質上的不可能。
然而,為了讓記存仍然可能(雖然必有限度),就編選範疇而言,打破我們對散文既有建制的認知,就成了編者該具備的思維。這是說:首先,我們不以上述抒情散文的既定迴路,其所暗示的「雅」與「諒」,做為審選作品的絕對標準,而力求重新釋放散文做為一種特定文類,在成立之初的海量想像。因此,這部選集的編選範疇,除了一般認知的散文文學創作之外,也將涵蓋或許作者並無文學創作意識的自傳、傳記、報導,及任何就我們所知、能及時索讀的「非虛構的白話文寫作」。
其次,除了打破對散文既有建制的認知,我們一併力求突破的,其實是以抒情做為核心的散文,所不免重新封印於個體的孤隔體驗:如上所述,它總要求一位深思且有能的當事人,獨自解剖個人體驗,從而,才能獲得「作者」的資格。我們認為:事關白色恐怖,個人體驗的公共意義,可以重新辯證、容許歧出對話,也應當,允許更大空間的他者在場。因此,不限於單一創作者的文本,口述史、或以口述方法寫就的自傳等散文作品,也進入我們的編選範疇。
或者,能果敢地這麼說:在編選《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時,我們的目標,是將編選者解讀能力所及的最大值,兌換成現階段,事關臺灣白色恐怖紀實書寫的極大值,而非相反地,以編選者固有的美學認定,限縮了臺灣白色恐怖書寫的紀實性。我們的能力所及,就是我們的編選範疇。
由此,最後成書的這整部《散文選》共分5卷。卷一再分為「雪的重述」與「萌」兩個主題。「雪的重述」,收錄4位曾經繫獄的作家,對個人白色恐怖實歷的憶述。這些憶述,透露寫作者在創傷其後,力圖修復「我」之主體性的共同深願。我們以此,索引全書各篇章,對同一段歷史的多元回顧。「萌」則收錄未成年的小孩與青少年,那最初即最終的一次白恐實履。最初,通過這6種追述,再現童蒙生命以其不文寬度,容受初驗的暴力。最終,因這般寬闊生命的脆弱本質——對暴力的知解,標誌童蒙的從此不再,以及,啟蒙後的智性與抵抗——我們以此,索引白色恐怖,對「我們」的各種侵臨。
卷二「地下燃燒」以8部作品,微型示現地下黨人,及其關連者的往歷。這部龐然錯綜的地下史,旁側於50年代、冷戰框架下,國府治臺史的反面,在彼時最受嚴酷清洗;在多年後臺灣本土化的史詮重構中,卻也最輕易就遭致忽略。持恆抵抗主流論述,這整卷追索,關注自我精神系譜的重溯與再驗:無論是在已然冷峻的昔往,或依舊炙烈的當下,皆以對寂滅者的記存,反語貴重理想的不息。
對證上述陽剛的話語理序,卷三「她的花並不沉重」,則示現無論如何光亮的反對運動史裡,經常被忽視的女性實存。整卷七部作品,流轉女性身分,為妻女、遺族、眷屬、或政治案件的當事人,以相對而言,更跨域複現的觀看位置,她們修復由日治、戰後、二二八、白色恐怖,直到當下的集體傷痕;也在長列的死亡隊伍中、總是遲來的希望與愛裡,切近逼視傷痕各自的無可告別。
卷四「原地流變」,從肉身的記憶出發,思索「受刑」與「逃逸」的辯證。本卷且裂變為二,前7篇章,描摹加諸於政治受難者身上,「刑」的具象路徑:痛楚總是由體膚承感,卻永遠比切膚更深,在充滿個體差異的、與恐懼對峙的經驗中,在種種彷彿密室的空間裡,逃逸的路徑漫漶於一人置身的所有時空。在那裡,書寫自白既是自我構陷,也是逃生。在那裡,自囚終身無異於捨命求生。後3篇章,則書寫特務等協作之人的同刑:這些懺情或揭密,為我們反陳「刑」所從出的體制結構。
對照上述二元裂變,卷五「失落的故鄉」,則將簡化的鄉土二元論,重置為跨界者們,繁多的抵達之謎。在此,原鄉外的離散,和故土裡的離散並陳。只因在同一體制結構內,剝奪人身自由的拘禁,也總體拘限了個體自由的認同。而體制發明的流放,也總格外無異地,為所有流放者,指出一個同樣偏遠的異鄉。以這些移動條理(或漫無條理),我們總結臺灣白恐時空,對「我們」的總體圈限。
在五卷共47個篇章之外,猶有許多作品,因種種因素,未能收錄於此書。做為本書編者,我們深以為憾。以下謹題記若干,以供讀者尋讀。一如《桑青與桃紅》(1976)這部佳構,對臺灣白色恐怖小說書寫的重要性,聶華苓自傳《三輩子》(2011),亦細緻留存《自由中國》半月刊同仁身影,對白恐散文書寫,有其顯在意義。王鼎鈞回憶錄《文學江湖》(2009),則簡達直述黨國文藝控管下,個人的捲入、與特務的周旋,及最後的遠避。回憶錄對山東學生流亡案,亦有切近分析。
馮馮《霧航》(2003),從一名海軍小兵視角,追述遠在國共內戰前、早自生命之初起,即一路無可緩解的種種錯位與錯待。這部作品,具現一部肉身傷害史,如何同時竟是一部情感啟蒙史、一部同志身分認同史,是我們讀過,最刺痛的書寫之一。崔小萍《天鵝悲歌》(2001),則重理個人《崔小萍獄中記》(1989)裡的見聞,而以更多年後、更遠距的觀察與思考,落定九年多冤獄中,種種無由的國家暴力。相對於此,黃紀男口述、黃玲珠執筆的《老牌臺獨:黃紀男泣血夢迴錄》(1991),則以解嚴後數年內的近距回顧,以一部「野史」之姿,見證並收藏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始末。
當我們說,此書的編選範疇,止於我們能力的極限時,我們陳述的,毋寧是:面向這般龐然多歧,而同訴真實苦痛的紀實文本,做為編選與識讀者,我們自覺謙卑。我們理解:一個暫可靜視的介面,同時也可以是,無盡起點的重新生成——何等遊歷,在編選過程中,我們得以識讀靈魂如何焚餘成灰燼;而灰燼,如何藏納了靈魂的重量。●
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套書)
作者:陳列等
出版:春山出版
定價:20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四十三位作者
卷一 陳列/楊逵/葉石濤/柏楊/陳政子/伐依絲.牟固那那/張光直/鄭新民/楊牧/莫那能
卷二 藍博洲/林書揚/黃素貞/陳明忠/吳聲潤/陳英泰/林易澄/葉怡君
卷三 季季/唐香燕/陳勤/藍博洲/蔡烈光/吳俊宏
卷四 蔡德本/施儒昌/顏世鴻/林傳凱/吳易叡/謝聰敏/廖建華/李世傑/高麗娟
卷五 劉宏文/呂培苓/胡子丹/周志文/杜晉軒/郭于珂/鄭鴻生/陳榮顯/彭明敏/唐培禮/謝聰敏/高金郎
國家人權博物館
2017年12月13日總統府公布《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歷經多年籌備的國家人權博物館於2018年正式成立,除持續推動威權統治時期相關人權檔案史料文物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推廣及國際交流工作外,亦擴大支持各種人權議題及當代人權理念實踐推廣的組織發展,展現臺灣追求落實民主人權普世價值的決心。2019年,人權館成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s–Asia-Pacific),與國際人權思潮接軌,促進民主與人權理念的推廣及深化。
主編簡介:
胡淑雯
1970年生,臺北人。著有長篇小說《太陽的血是黑的》;短篇小說《字母會:A~Z》(合著)、《哀豔是童年》;歷史書寫《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主編、合著)。
童偉格
1977年生,萬里人。著有長篇小說《西北雨》、《無傷時代》;短篇小說《字母會:A~Z》(合著)、《王考》;散文《童話故事》;舞臺劇本《小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書評》在希望與恐懼之間:評《讓過去成為此刻–台灣白色恐怖小說選》
閱讀更多
評論》圖像的跨語性與台/日/華多語編排:《來自清水的孩子》巧妙還原歷史、揭示權力位階
閱讀更多
書評》婆娑海洋上的綠島,平凡人的白色恐怖故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