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大江健三郎的《憂容童子》,坐在精神病院的急診室,四周躲藏陌生的眼光,所有留置房關起門,各自顧著自身的傷口。
那晚,兒子在家情緒發作,我們找來警察和救護車,連忙將他送來急診室。打了針,安撫他的情緒,一整晚,兒子在留置房睡覺,必須有個家屬留下來陪他。於是,我靜靜翻開驚心動魄的《憂容童子》,準備度過那個夜晚。
我首先被書名的「憂容」吸引,那陣子在旁人眼中,我這個父親大概也是滿面的憂愁吧。那年,大江健三郎是為紀念少年的同伴伊丹十三而寫,伊丹十三的電影曾是我年輕時的愛好,我也時時想起伊丹十三突然結束生命的方式。但是,我和小說裡的主人翁作家古義人一般,要在精神病院的急診室—這座迷宮般的叢林,重述我和兒子的記憶嗎?
半夜,從面前的留置房裡走出一名憂容的女子,沉默。醫生跟她的丈夫對談:「我先打個針,如果情況沒有改善,要有住院的準備。」那女子起身繞座位開始轉圓圈,一圈一圈地轉著,讀書的我便成了她行走的核心。她用腳步當圓規,丈量著這個房間,這座蒐集憂愁標本的叢林,再轉,也許整個急診室就會變成一顆蛋。
大江健三郎在《如何造就小說家如我》說他和他所身處的世界,就像「在蛋殼裡與之共生一般,我的自我輪廓和事物的輪廓交融在一塊兒了。」大江健三郎寫道:「從蛋殼的外面吹來一陣風,在我和周圍的事物之間吹出一道縫隙。我和周圍事物相互交融的輪廓開始收縮並逐漸固化。」
這間急診室真的就是一顆蛋,在重生和希望的幻想間孵化著。每間留置房的門開啟都攪動一股氣流,我抬起頭跟走出房門的憂鬱症患者對著眼睛,隨即又低頭看書,怕我無意間窺見的其實是身世的祕密。
有這麼多的病苦和憂愁,在這家精神病院的急診室孵化著,包括兒子和我們的憂苦。整夜裡來來去去的急診病患,救護車送來的家屬和病患坐在我旁邊的座位上,有個媽媽送女兒來,跟值班的醫師說:「她是我生的,但我越來越不認識她了。」那女兒原本絕無話語,冷冷地回道:「我很清楚我是誰。」
這是唐吉軻德的台詞,冷冷地,從靈魂的陰暗面突然喚起一個聲音,響尾蛇聽見吹笛人那般的,我想著,如果維摩詰也坐在這間急診室裡,他會如何回答?
《維摩詰經》其實就開始於一場病,維摩詰的病也是天下人的病。釋迦牟尼請文殊菩薩前去探病,文殊菩薩起初推辭不去,後來還是去了,文殊菩薩問道:「可以忍受病苦嗎?藥物對你有用嗎?」坐在我旁座的醫生剛好也問了同樣的問題,我忍住笑。再過去一點的座位,另一位女醫生說:「你的念頭可以就只是一個念頭嗎?」
我常常在《維摩詰經》裡尋找慰藉,或者寫一篇文章的靈感。來到日間照顧機構,聽社工師描述兒子的混亂時,眼見兒子吃下十顆藥後定期來臨的副作用卻無能為力,每當跟醫生描述兒子的症狀,就多得到一顆藥。躲在房間裡面對空蕩電腦,好像記憶整個的留白,維摩詰居士總是來到,緩聲說道:「喔,先要靜下來,心淨則國土淨。」
書裡,文殊菩薩問:「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維摩詰看著坐在急診室臉面揪緊憂容的我,微笑說:「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我既只是四大合和,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如何有一個生病的「我」?那本書裡的世界也是妄想顛倒煩惱生啊。維摩詰居士看著我:「你應該讀一本快樂的書,或來吃一顆蘋果。」
放下書,放下古義人的嘆息,我思索日本叢林和精神疾病的意義,起身探詢兒子的動靜,仍在留置室最裡面的那張床做著他的夢,夢見非洲的獅子。
帶著《維摩詰經》來急診室陪兒子,是一個禮拜後的事。兒子晚間在家仍時時爆發情緒,找來救護車,仍送到到這家急診室。醫生給兒子打過針,我靜靜的翻開《維摩詰經》,心在字句間飄盪如走進諸神的荒野。我仍無法不受打開急診室的兩道防護門,像風一樣吹進來的急診個案影響,狂躁的人形、憂愁的面容,警察送來的女子不時傳出狂吼,聲音迴盪在維摩詰居士的眼神,維摩詰居士輕輕在我耳窩說:「我生這場病,是為了宣講不思議的解脫。」
解脫究竟在何處呢?在清晨仍然透不進陽光的急診室嗎?當夜晚逐漸褪去黑紗,兒子將從沉沉的夢中醒來,血流緩緩在他身體內流動,醒著也是場狂熱的夢。我和妻子坐在此刻空蕩的急診室內商量,決議叫來救護車,將兒子送到觀音山,淡水河出海口的療養院住院。
救護車來了,兒子安馴的坐在後座,維摩詰陪著他,握住他的手,他們的靈魂一路上都安靜著,響起的是救護車急躁的響聲。
救護車裡的三個身體,沿著高架橋開啟另一段命運的插曲。我仍帶著《維摩詰經》,這身體啊,維摩詰說身體如聚沫,如浮泡,如陽焰,從諸煩惱渴愛所生。身體如芭蕉,身體如幻,從顛倒起;身體是幻影,承受著如幻如實的妄想,轉受報應,身體如恍惚的夢,在急診室晃動的圓圈,憂苦的臉和眼神。
身體也是影子,在空中的聲響,快速道路上的每輛車子內都講述的身世,接近淡水河突然興作的霧,是分散在天際的烏雲,身體是一切的火焰,染受渴愛,是光線,也不是一切。
我在救護車裡觀受身體,觸愛貪戀,維摩詰的聲音如同午前的雷陣雨襲來:「你的念頭真的很多喔,真的。」
救護車一直向北。●
呂政達
台南二中,台灣大學碩士,輔仁大學心理系博士生,長期在媒體工作。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首獎、聯合報文學獎首獎、台北市文學獎首獎等等。
著作有《孤寂星球熱鬧人間》、《錦囊》、《散步去吃西米露》、《長大前的練習曲》、《不落跑老爸》、《異考錄》等四十餘本。
Tags: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帶著大江健三郎的《憂容童子》,坐在精神病院的急診室,四周躲藏陌生的眼光,所有留置房關起門,各自顧著自身的傷口。
那晚,兒子在家情緒發作,我們找來警察和救護車,連忙將他送來急診室。打了針,安撫他的情緒,一整晚,兒子在留置房睡覺,必須有個家屬留下來陪他。於是,我靜靜翻開驚心動魄的《憂容童子》,準備度過那個夜晚。
我首先被書名的「憂容」吸引,那陣子在旁人眼中,我這個父親大概也是滿面的憂愁吧。那年,大江健三郎是為紀念少年的同伴伊丹十三而寫,伊丹十三的電影曾是我年輕時的愛好,我也時時想起伊丹十三突然結束生命的方式。但是,我和小說裡的主人翁作家古義人一般,要在精神病院的急診室—這座迷宮般的叢林,重述我和兒子的記憶嗎?
半夜,從面前的留置房裡走出一名憂容的女子,沉默。醫生跟她的丈夫對談:「我先打個針,如果情況沒有改善,要有住院的準備。」那女子起身繞座位開始轉圓圈,一圈一圈地轉著,讀書的我便成了她行走的核心。她用腳步當圓規,丈量著這個房間,這座蒐集憂愁標本的叢林,再轉,也許整個急診室就會變成一顆蛋。
大江健三郎在《如何造就小說家如我》說他和他所身處的世界,就像「在蛋殼裡與之共生一般,我的自我輪廓和事物的輪廓交融在一塊兒了。」大江健三郎寫道:「從蛋殼的外面吹來一陣風,在我和周圍的事物之間吹出一道縫隙。我和周圍事物相互交融的輪廓開始收縮並逐漸固化。」
這間急診室真的就是一顆蛋,在重生和希望的幻想間孵化著。每間留置房的門開啟都攪動一股氣流,我抬起頭跟走出房門的憂鬱症患者對著眼睛,隨即又低頭看書,怕我無意間窺見的其實是身世的祕密。
有這麼多的病苦和憂愁,在這家精神病院的急診室孵化著,包括兒子和我們的憂苦。整夜裡來來去去的急診病患,救護車送來的家屬和病患坐在我旁邊的座位上,有個媽媽送女兒來,跟值班的醫師說:「她是我生的,但我越來越不認識她了。」那女兒原本絕無話語,冷冷地回道:「我很清楚我是誰。」
這是唐吉軻德的台詞,冷冷地,從靈魂的陰暗面突然喚起一個聲音,響尾蛇聽見吹笛人那般的,我想著,如果維摩詰也坐在這間急診室裡,他會如何回答?
《維摩詰經》其實就開始於一場病,維摩詰的病也是天下人的病。釋迦牟尼請文殊菩薩前去探病,文殊菩薩起初推辭不去,後來還是去了,文殊菩薩問道:「可以忍受病苦嗎?藥物對你有用嗎?」坐在我旁座的醫生剛好也問了同樣的問題,我忍住笑。再過去一點的座位,另一位女醫生說:「你的念頭可以就只是一個念頭嗎?」
我常常在《維摩詰經》裡尋找慰藉,或者寫一篇文章的靈感。來到日間照顧機構,聽社工師描述兒子的混亂時,眼見兒子吃下十顆藥後定期來臨的副作用卻無能為力,每當跟醫生描述兒子的症狀,就多得到一顆藥。躲在房間裡面對空蕩電腦,好像記憶整個的留白,維摩詰居士總是來到,緩聲說道:「喔,先要靜下來,心淨則國土淨。」
書裡,文殊菩薩問:「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維摩詰看著坐在急診室臉面揪緊憂容的我,微笑說:「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我既只是四大合和,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如何有一個生病的「我」?那本書裡的世界也是妄想顛倒煩惱生啊。維摩詰居士看著我:「你應該讀一本快樂的書,或來吃一顆蘋果。」
放下書,放下古義人的嘆息,我思索日本叢林和精神疾病的意義,起身探詢兒子的動靜,仍在留置室最裡面的那張床做著他的夢,夢見非洲的獅子。
帶著《維摩詰經》來急診室陪兒子,是一個禮拜後的事。兒子晚間在家仍時時爆發情緒,找來救護車,仍送到到這家急診室。醫生給兒子打過針,我靜靜的翻開《維摩詰經》,心在字句間飄盪如走進諸神的荒野。我仍無法不受打開急診室的兩道防護門,像風一樣吹進來的急診個案影響,狂躁的人形、憂愁的面容,警察送來的女子不時傳出狂吼,聲音迴盪在維摩詰居士的眼神,維摩詰居士輕輕在我耳窩說:「我生這場病,是為了宣講不思議的解脫。」
解脫究竟在何處呢?在清晨仍然透不進陽光的急診室嗎?當夜晚逐漸褪去黑紗,兒子將從沉沉的夢中醒來,血流緩緩在他身體內流動,醒著也是場狂熱的夢。我和妻子坐在此刻空蕩的急診室內商量,決議叫來救護車,將兒子送到觀音山,淡水河出海口的療養院住院。
救護車來了,兒子安馴的坐在後座,維摩詰陪著他,握住他的手,他們的靈魂一路上都安靜著,響起的是救護車急躁的響聲。
救護車裡的三個身體,沿著高架橋開啟另一段命運的插曲。我仍帶著《維摩詰經》,這身體啊,維摩詰說身體如聚沫,如浮泡,如陽焰,從諸煩惱渴愛所生。身體如芭蕉,身體如幻,從顛倒起;身體是幻影,承受著如幻如實的妄想,轉受報應,身體如恍惚的夢,在急診室晃動的圓圈,憂苦的臉和眼神。
身體也是影子,在空中的聲響,快速道路上的每輛車子內都講述的身世,接近淡水河突然興作的霧,是分散在天際的烏雲,身體是一切的火焰,染受渴愛,是光線,也不是一切。
我在救護車裡觀受身體,觸愛貪戀,維摩詰的聲音如同午前的雷陣雨襲來:「你的念頭真的很多喔,真的。」
救護車一直向北。●
呂政達
台南二中,台灣大學碩士,輔仁大學心理系博士生,長期在媒體工作。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首獎、聯合報文學獎首獎、台北市文學獎首獎等等。
著作有《孤寂星球熱鬧人間》、《錦囊》、《散步去吃西米露》、《長大前的練習曲》、《不落跑老爸》、《異考錄》等四十餘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書.人生.張曼娟》我的憂樂場──書店的剎那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書.人生.廖之韻》那些年我偷看的書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書.人生.雪奈》把喜歡的日劇寫進書裡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