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10歲開始在考卷的背面寫詩,從沒想過要寫給誰看,只是覺得自己非寫不可,而且從中感到無比的快樂,就這樣直到快50歲,才第一次出版詩集。所以我認為,不管從事任何創作,最重要的就是熱情(passion)。」74歲的印度作家碧娜(Bina)應臺北詩歌節之邀來台擔任駐市作家,預計在台停留3周,並出席多場座談。
碧娜甫抵台第二天,9月18日便在台大外文系口譯課受訪。她帶著奶奶般的家常親切笑容,不斷向在場的大學生們強調:「我最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因為我從你們身上學到很多,所以我是來聽你們問問題的。還有,你們千萬要成為比上一代更好的人!」言談間洋溢熱情。
台大外文系助理教授吳敏嘉(左)邀請碧娜擔任逐步口譯課的嘉賓,一旁的王子瑄目前就讀台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負責將碧娜的分享翻譯為中文。
➤秉持文化多樣性理念,發行《國際藝廊》雜誌
碧娜除了是詩人、小說家,也是編輯、設計師、藝術策展人,在印度文壇舉足輕重。最為人所知的是她在1997年創辦的雜誌《國際藝廊》(International Gallerie ),介紹世界各地的藝術創作與社會風潮,也為各族群文化發聲。碧娜喜愛旅行,《國際藝廊》即是她實地走訪各國田野調查的探索與紀錄。
難以想像,這本享譽國際的雜誌,從採訪、撰文、編輯到美術設計,幾乎全由碧娜一人包辦。但囊括整本雜誌工作的她,自言根本不懂財務,不清楚每一期雜誌的發行量、銷量和收支等。被問及創作與現實之間的妥協,她一貫率真說:「就像我開始寫詩一樣,人不是立志成為詩人而變成詩人,而是創作的念頭是由內而生(inside you)。你的熱情必須優先於金錢的考量,一旦你太早思考商業問題,你就會妥協,而創作不應該有任何妥協。」她坦言雜誌長年靠著不穩定的資助發行,因預算有限,每期的製作都非常辛苦。去年雜誌屆滿25週年,她原本宣告就此停刊,但在身邊朋友的鼓勵和「請命」下,最終決定從一年兩期改為一年一期,繼續為雜誌努力。
這次她特地帶來發行於2015年、第36期專刊《國際藝廊 台灣:變遷編年史》(Taiwan: Chronicles of Change ),內容遍訪舞蹈家林懷民、藝術家陳界仁、攝影師張照堂、詩人余光中,還有生於荷蘭,如今定居台灣、推廣偶戲文化的羅斌(Robin Erik Ruizendaal)等藝文創作、推動者。
她回憶2014年首度來台取材的過程,直呼驚豔連連,例如與無垢舞蹈劇場創辦人林麗珍暢談創作,在蘭嶼認識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對他「海洋深植我心中」的言談和實踐,深受感動。除了台灣,她也製作過日本專刊,行過中亞包括塔吉克、烏茲別克等國。她表示,製作《國際藝廊》秉持的理念即是「文化多樣性」(culture diversity)。
再度抵台、駐市臺北,她以平和心情道:「我沒有任何預期,希望能放開心感受一切。」
《國際藝廊 台灣:變遷編年史》封面故事介紹無垢舞蹈劇場創辦人林麗珍,排版精美,呈現舞蹈藝術的視覺張力。
從雜誌出發,碧娜也談到紙本閱讀式微。她不免感嘆,隨著數位化與全球化浪潮,越來越多藝術家需身兼行銷。但如何在把自己推向國際,以及保存獨特在地性之間求得平衡,是大家共有的挑戰。雖然《國際藝廊》也提供線上訂閱,但她仍「老派」地熱愛紙本印刷的質感。
這樣的情感,或許就像她對「自然」永恆的鄉愁。
➤無懼強權,痛恨族群分裂,寫詩不忘表達政治立場
英文是印度官方語言之一,但印度各地的方言多達千種。碧娜幼時在家父親與她說英語,母親說的則是孟加拉語(Bengali),兩種語言她都能聽會說,但就學後使用的是英文,自然成了她表達最流利的第一語言,「我連做夢都用英文。」
碧娜以英文寫作,詩作用字簡單,意象也不繁複,卻具有流動的韻律感,充滿流水、森林等自然意象。她其實在大都市孟買出生長大,「因為身處水泥叢林,我從小就很期待爸媽帶我們到公園或親近大自然的地方玩,尤其是河邊的祖母家。但寫作時,我常是借用自然元素,表達政治意涵。」
例如詩作〈尋求的雨〉:
雨後退
彷彿理性
退到非理性的
地平線後
我有聽到
咆哮浪潮的反叛嗎?
一幫鷹隼
用尖叫刺耳的演說
淹沒
一群鴿子
牠們還能
在和平中咕咕叫嗎?
那裡有仇恨
那裡有騷動
那裡有一整個海洋的
不確定
魚可以
在這暴烈的時代遷徙嗎?
那裡有圍牆
那裡有國界
那裡有審查
那裡有命令
黑暗的雲
會抹去無辜的天空嗎?
我們將在地獄的火焰中
居住多久?
理性的雨
會下在沙漠心靈嗎?
(林蔚昀 譯)
關於語言,碧娜並沒有母語焦慮,反而分享大學時的一則「笑話」:當時她就讀於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加爾各答大學,一心嚮往當醫生。沒想到物理老師用孟加拉語講課時,她完全聽不懂,舉手請老師翻譯成英文,卻被老師嚴詞批評:「妳身為印度人,竟然不會孟加拉語,妳真該感到羞愧!」於是她一怒之下便退選,放棄學醫,「改修英語文學去了。」
碧娜說起話來手舞足蹈,講述年輕時放棄學醫、改唸文學的戲劇化經歷,讓現場笑聲連連。
碧娜解釋,印度擁有複雜的族群、宗教、文化、語言。她提到,聞名世界的印度詩人泰戈爾是用孟加拉語寫作,「在印度,孟加拉語也被認為是最詩意的語言,甚至是激進、反叛的象徵,比如會與叛逆的社運分子形象連結。」
此外,印度北方和南方人的臉孔輪廓也不太一樣。在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的加爾各答裡,有聚集中國移民的Chinatown,南部有Dravidian(達羅毗荼人,又稱德拉維達人),還有被葡萄牙殖民過的Goa(果亞)邦,甚至也有猶太人等。身處這樣的印度,碧娜痛恨傳統種姓制度造成的分裂,珍惜能與豐富多元的文化共存。
碧娜對現場的學生們說,自己從年輕時就受左派思潮影響,一路參與社運,雖然後來走上創作的路,也始終想為不公不義發聲。現在,她憂心印度在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掌理下,正一步步走向印度民族主義極端,獨尊印度教、迫害非印度教人。
莫迪藐視印度《憲法》,預計將國名由「India」(印度)改為「Bharat」(婆羅多)。更不用說政府放任民眾恣意攻擊穆斯林、公然逮捕與政府立場不同的記者與社運人士等,「現在印度真的面臨最糟的時刻。」
印度國內氣氛肅殺,連藝文活動都受干預。不久前,碧娜在孟買主辦詩人活動,當下竟有警察來盤查,「所以我家人警告我,最近行徑要小心。但我都這把歲數了,我才不怕,我就是要抗爭(fight),就算入獄也無所謂。」說到激昂處,碧娜高舉起握拳的雙手。
➤「我最終的祈望,便是世界的融合,與和平」
碧娜走訪國際,也常因女性身分受到矚目。她談到,印度就和其他國家一樣,存在性別不公的問題。過去印度「童婚」問題嚴重,她外婆和媽媽分別在9歲、14歲便成婚,不過她很幸運自己從沒因女性身分而受歧視,工作也很順利。「相較於過去把婚姻當成女性的人生預設,我很高興,我的女兒決定不婚也不生,而且越來越多這一代的印度女性和她一樣!」
這次受邀來台,碧娜亦將參與「女人與詩的簡史 」、「亞洲的女性視野 」兩場座談。她也興奮表示,自己不久後將為一對印度的男同志朋友證婚,樂見LGBTQ族群的發聲。
身為以英文寫作的印度人、走訪世界各地的策展人與出版人,對碧娜而言,性別身分不該成為阻礙,而「印度」也不該是一個分化的標籤。她雖是孟加拉-印度裔(Bengali-Indian)、出生在印度教家庭(Hindu family),但她寧可放棄這個宗教標籤,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與世界的公民。
如同她曾撰文〈成為印度人〉(The Idea of Being Indian )指出:「國家的概念,本身提出了更廣泛的問題,亦即什麼是國家?以及它為什麼存在?」她相信地球人其實都是一體的(one people),而政治或宗教都可能成為分裂的工具。
這也是臉上帶著皺紋與風霜的碧娜,殷殷對學生們說的:「對於傳達理念,沒有最有效的創作形式,唯有合作。而我最終的祈望,便是世界的融合,與和平。」●
碧娜與台大師生溫馨合照(吳敏嘉提供)
駐市詩人專場講座《女人與詩的簡史》(詳情請按我 )
時間|9.24(日)14:30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2F多功能空間(臺北市同安街107號)
主持|潘家欣
與談|碧娜、馬尼尼為
簡介|印度詩人碧娜身分多元,除了是傑出詩人,也是設計人、藝術思想雜誌的創辦者;而馬來西亞旅臺詩人馬尼尼為涉足多項創作,無論在文學或藝術裡,均赤誠、尖銳、任性,以直截力道撞開感覺的通道。她們的詩想交流是跨文化、跨世代、跨領域的。並邀請同樣跨界力道十足的創作者潘家欣主持。( 無需索票,座位有限,滿座則不開放入場。)
Tags:
活力十足、完全看不出來已年屆74歲的印度作家碧娜(Bina),面對年輕學子侃侃而談。
「我從10歲開始在考卷的背面寫詩,從沒想過要寫給誰看,只是覺得自己非寫不可,而且從中感到無比的快樂,就這樣直到快50歲,才第一次出版詩集。所以我認為,不管從事任何創作,最重要的就是熱情(passion)。」74歲的印度作家碧娜(Bina)應臺北詩歌節之邀來台擔任駐市作家,預計在台停留3周,並出席多場座談。
碧娜甫抵台第二天,9月18日便在台大外文系口譯課受訪。她帶著奶奶般的家常親切笑容,不斷向在場的大學生們強調:「我最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因為我從你們身上學到很多,所以我是來聽你們問問題的。還有,你們千萬要成為比上一代更好的人!」言談間洋溢熱情。
➤秉持文化多樣性理念,發行《國際藝廊》雜誌
碧娜除了是詩人、小說家,也是編輯、設計師、藝術策展人,在印度文壇舉足輕重。最為人所知的是她在1997年創辦的雜誌《國際藝廊》(International Gallerie),介紹世界各地的藝術創作與社會風潮,也為各族群文化發聲。碧娜喜愛旅行,《國際藝廊》即是她實地走訪各國田野調查的探索與紀錄。
難以想像,這本享譽國際的雜誌,從採訪、撰文、編輯到美術設計,幾乎全由碧娜一人包辦。但囊括整本雜誌工作的她,自言根本不懂財務,不清楚每一期雜誌的發行量、銷量和收支等。被問及創作與現實之間的妥協,她一貫率真說:「就像我開始寫詩一樣,人不是立志成為詩人而變成詩人,而是創作的念頭是由內而生(inside you)。你的熱情必須優先於金錢的考量,一旦你太早思考商業問題,你就會妥協,而創作不應該有任何妥協。」她坦言雜誌長年靠著不穩定的資助發行,因預算有限,每期的製作都非常辛苦。去年雜誌屆滿25週年,她原本宣告就此停刊,但在身邊朋友的鼓勵和「請命」下,最終決定從一年兩期改為一年一期,繼續為雜誌努力。
這次她特地帶來發行於2015年、第36期專刊《國際藝廊 台灣:變遷編年史》(Taiwan: Chronicles of Change),內容遍訪舞蹈家林懷民、藝術家陳界仁、攝影師張照堂、詩人余光中,還有生於荷蘭,如今定居台灣、推廣偶戲文化的羅斌(Robin Erik Ruizendaal)等藝文創作、推動者。
她回憶2014年首度來台取材的過程,直呼驚豔連連,例如與無垢舞蹈劇場創辦人林麗珍暢談創作,在蘭嶼認識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對他「海洋深植我心中」的言談和實踐,深受感動。除了台灣,她也製作過日本專刊,行過中亞包括塔吉克、烏茲別克等國。她表示,製作《國際藝廊》秉持的理念即是「文化多樣性」(culture diversity)。
再度抵台、駐市臺北,她以平和心情道:「我沒有任何預期,希望能放開心感受一切。」
從雜誌出發,碧娜也談到紙本閱讀式微。她不免感嘆,隨著數位化與全球化浪潮,越來越多藝術家需身兼行銷。但如何在把自己推向國際,以及保存獨特在地性之間求得平衡,是大家共有的挑戰。雖然《國際藝廊》也提供線上訂閱,但她仍「老派」地熱愛紙本印刷的質感。
這樣的情感,或許就像她對「自然」永恆的鄉愁。
➤無懼強權,痛恨族群分裂,寫詩不忘表達政治立場
英文是印度官方語言之一,但印度各地的方言多達千種。碧娜幼時在家父親與她說英語,母親說的則是孟加拉語(Bengali),兩種語言她都能聽會說,但就學後使用的是英文,自然成了她表達最流利的第一語言,「我連做夢都用英文。」
碧娜以英文寫作,詩作用字簡單,意象也不繁複,卻具有流動的韻律感,充滿流水、森林等自然意象。她其實在大都市孟買出生長大,「因為身處水泥叢林,我從小就很期待爸媽帶我們到公園或親近大自然的地方玩,尤其是河邊的祖母家。但寫作時,我常是借用自然元素,表達政治意涵。」
例如詩作〈尋求的雨〉:
關於語言,碧娜並沒有母語焦慮,反而分享大學時的一則「笑話」:當時她就讀於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加爾各答大學,一心嚮往當醫生。沒想到物理老師用孟加拉語講課時,她完全聽不懂,舉手請老師翻譯成英文,卻被老師嚴詞批評:「妳身為印度人,竟然不會孟加拉語,妳真該感到羞愧!」於是她一怒之下便退選,放棄學醫,「改修英語文學去了。」
碧娜解釋,印度擁有複雜的族群、宗教、文化、語言。她提到,聞名世界的印度詩人泰戈爾是用孟加拉語寫作,「在印度,孟加拉語也被認為是最詩意的語言,甚至是激進、反叛的象徵,比如會與叛逆的社運分子形象連結。」
此外,印度北方和南方人的臉孔輪廓也不太一樣。在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的加爾各答裡,有聚集中國移民的Chinatown,南部有Dravidian(達羅毗荼人,又稱德拉維達人),還有被葡萄牙殖民過的Goa(果亞)邦,甚至也有猶太人等。身處這樣的印度,碧娜痛恨傳統種姓制度造成的分裂,珍惜能與豐富多元的文化共存。
碧娜對現場的學生們說,自己從年輕時就受左派思潮影響,一路參與社運,雖然後來走上創作的路,也始終想為不公不義發聲。現在,她憂心印度在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掌理下,正一步步走向印度民族主義極端,獨尊印度教、迫害非印度教人。
莫迪藐視印度《憲法》,預計將國名由「India」(印度)改為「Bharat」(婆羅多)。更不用說政府放任民眾恣意攻擊穆斯林、公然逮捕與政府立場不同的記者與社運人士等,「現在印度真的面臨最糟的時刻。」
印度國內氣氛肅殺,連藝文活動都受干預。不久前,碧娜在孟買主辦詩人活動,當下竟有警察來盤查,「所以我家人警告我,最近行徑要小心。但我都這把歲數了,我才不怕,我就是要抗爭(fight),就算入獄也無所謂。」說到激昂處,碧娜高舉起握拳的雙手。
➤「我最終的祈望,便是世界的融合,與和平」
碧娜走訪國際,也常因女性身分受到矚目。她談到,印度就和其他國家一樣,存在性別不公的問題。過去印度「童婚」問題嚴重,她外婆和媽媽分別在9歲、14歲便成婚,不過她很幸運自己從沒因女性身分而受歧視,工作也很順利。「相較於過去把婚姻當成女性的人生預設,我很高興,我的女兒決定不婚也不生,而且越來越多這一代的印度女性和她一樣!」
這次受邀來台,碧娜亦將參與「女人與詩的簡史」、「亞洲的女性視野」兩場座談。她也興奮表示,自己不久後將為一對印度的男同志朋友證婚,樂見LGBTQ族群的發聲。
身為以英文寫作的印度人、走訪世界各地的策展人與出版人,對碧娜而言,性別身分不該成為阻礙,而「印度」也不該是一個分化的標籤。她雖是孟加拉-印度裔(Bengali-Indian)、出生在印度教家庭(Hindu family),但她寧可放棄這個宗教標籤,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與世界的公民。
如同她曾撰文〈成為印度人〉(The Idea of Being Indian )指出:「國家的概念,本身提出了更廣泛的問題,亦即什麼是國家?以及它為什麼存在?」她相信地球人其實都是一體的(one people),而政治或宗教都可能成為分裂的工具。
這也是臉上帶著皺紋與風霜的碧娜,殷殷對學生們說的:「對於傳達理念,沒有最有效的創作形式,唯有合作。而我最終的祈望,便是世界的融合,與和平。」●
時間|9.24(日)14:30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2F多功能空間(臺北市同安街107號)
主持|潘家欣
與談|碧娜、馬尼尼為
簡介|印度詩人碧娜身分多元,除了是傑出詩人,也是設計人、藝術思想雜誌的創辦者;而馬來西亞旅臺詩人馬尼尼為涉足多項創作,無論在文學或藝術裡,均赤誠、尖銳、任性,以直截力道撞開感覺的通道。她們的詩想交流是跨文化、跨世代、跨領域的。並邀請同樣跨界力道十足的創作者潘家欣主持。( 無需索票,座位有限,滿座則不開放入場。)
專場講座《亞洲的女性視野》(詳情請按我)
時間│9.30(六)13:30(電影放映《波濤最深處》)15:00(講座)
地點│光點台北電影館1F電影院(臺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8號)
主持│林巾力
與談│碧娜、黃明川
簡介|黃明川導演的《波濤最深處》連結了多位亞洲女性詩人。本場次將先放映該片,再邀請身為該片顧問及主要被攝者的詩人碧娜現身說法,與導演攜手梳理亞洲女性共同的命題與殊異的處境。甫就任臺灣文學館館長的林巾力教授,以她的國際視野和在地研究,串連起這跨域的深入對話。
入場方式|電影放映《波濤最深處》為索票入場。9.15(五)12:00開放線上索票與實體索票,每人限索1張,數量有限,索完為止。活動當日將依現場情況開放候補。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現場》詩是金箔摻酒和光泥:2022臺北詩歌節|跨領域詩行動|小地方不斷電讀詩馬拉松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7EP4》詩人鴻鴻、學者魏君穎》臺灣獨特性與國際文化交流,臺北詩歌節9/24開展 ft.文化快遞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4EP7》音樂藝術家王榆鈞/用聲音與詩歌對話 ft.「不朽的青春」展覽音樂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