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生,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文化組記者、《誠品好讀》等雜誌採訪編輯,著有《老雜時代》。
低薪苦勞,是出版業的普遍現象嗎?身處此夕陽產業,壓垮編輯和行銷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 由「我在出版業上班」團隊企畫執行的「2024年圖書出版產業薪資調查」結果出爐,據回收的兩百多份問卷統計,...閱讀更多
由譯者金翎翻譯的楊双子小說《臺灣漫遊錄》英譯本《Taiwan Travelogue》,於11月20日獲頒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大獎,為史上第一部獲此殊榮的台灣作品。...閱讀更多
今年度Openbook好書獎日前熱烈揭曉之後,贈獎典禮也即將舉行。連續幾年更換設計造型的獎座,今年又有什麼新意呢? 從好書獎元年開始,Openbook的獎座設計就聚焦於結合天然素材與在地職人。...閱讀更多
從部落田調、幾度中斷的散文,到終於完成小說《女族記事》,利格拉樂.阿𡠄(Liglav A-wu)構思這個排灣部落的故事,已經超過10年。去(2023)年初,她將抽屜裡的文稿拿出來密集改寫後,交出成品...閱讀更多
如果我也活到90幾歲,我會想什麼?會希望怎麼生活?會變成什麼樣的老人呢?——這是從事藝術照護多年的楊純鑾,想問自己的話。 原本擔任護理師的楊純鑾,因為在加護病房見到太多驟逝的生命,...閱讀更多
真實的影像混搭吸睛的插畫,在現實的場景中營造出繽紛的奇幻感,今年Openbook好書獎系列主視覺推出後即備受關注及好評。這些足以勾引愉悅心情的設計,出自三度與Openbook團隊合作的「白輻射影像...閱讀更多
文化部推動的圖書免徵5%營業稅上路3年多,原為嘉惠出版產業,然而近日,公平交易委員會(簡稱公平會)針對經銷業者在圖書免稅後, 仍與下游通路維持交易折扣的「聯合行為」開罰,引發業界震盪。...閱讀更多
臺灣茶名聞遐邇,臺灣糖承載著豐厚的產業歷史與文化,臺灣米更是農地和餐桌上的要角。相較之下,在飲食中總是化於無形的台灣「鹽」,如此微小而無足輕重,該如何訴說它的故事呢?...閱讀更多
林欣誼文字工作者
1980年生,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文化組記者、《誠品好讀》等雜誌採訪編輯,著有《老雜時代》。
話題》圖書出版薪資調查:愛與現實的兩難,壓垮編輯的最後一根稻草是?
低薪苦勞,是出版業的普遍現象嗎?身處此夕陽產業,壓垮編輯和行銷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 由「我在出版業上班」團隊企畫執行的「2024年圖書出版產業薪資調查」結果出爐,據回收的兩百多份問卷統計,...閱讀更多
報導》如何「翻譯」台灣?《臺灣漫遊錄》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後台故事:楊双子X金翎對談 ft.莊瑞琳
由譯者金翎翻譯的楊双子小說《臺灣漫遊錄》英譯本《Taiwan Travelogue》,於11月20日獲頒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大獎,為史上第一部獲此殊榮的台灣作品。...閱讀更多
2024Openbook好書獎獎座故事》除了書本,木頭也是可以被閱讀
今年度Openbook好書獎日前熱烈揭曉之後,贈獎典禮也即將舉行。連續幾年更換設計造型的獎座,今年又有什麼新意呢? 從好書獎元年開始,Openbook的獎座設計就聚焦於結合天然素材與在地職人。...閱讀更多
人物》我田野,我記錄,故我在:利格拉樂.阿𡠄的女族書寫
從部落田調、幾度中斷的散文,到終於完成小說《女族記事》,利格拉樂.阿𡠄(Liglav A-wu)構思這個排灣部落的故事,已經超過10年。去(2023)年初,她將抽屜裡的文稿拿出來密集改寫後,交出成品...閱讀更多
人物》當我們變老,當藝術留下存在:楊純鑾《此刻.我在》藝術與照護相遇
如果我也活到90幾歲,我會想什麼?會希望怎麼生活?會變成什麼樣的老人呢?——這是從事藝術照護多年的楊純鑾,想問自己的話。 原本擔任護理師的楊純鑾,因為在加護病房見到太多驟逝的生命,...閱讀更多
報導》從金曲獎到Openbook好書獎,從設計到溝通大師——專訪白輻射影像
真實的影像混搭吸睛的插畫,在現實的場景中營造出繽紛的奇幻感,今年Openbook好書獎系列主視覺推出後即備受關注及好評。這些足以勾引愉悅心情的設計,出自三度與Openbook團隊合作的「白輻射影像...閱讀更多
報導》從金曲獎到Openbook好書獎,從設計到溝通大師——專訪白輻射影像
真實的影像混搭吸睛的插畫,在現實的場景中營造出繽紛的奇幻感,今年Openbook好書獎系列主視覺推出後即備受關注及好評。這些足以勾引愉悅心情的設計,出自三度與Openbook團隊合作的「白輻射影像...閱讀更多
報導》圖書免稅上路3年爭議未歇,公平會開罰8大圖書經銷商,出版各界意見分歧
文化部推動的圖書免徵5%營業稅上路3年多,原為嘉惠出版產業,然而近日,公平交易委員會(簡稱公平會)針對經銷業者在圖書免稅後, 仍與下游通路維持交易折扣的「聯合行為」開罰,引發業界震盪。...閱讀更多
話題》從產地到書桌,融化於無形卻能提味:《鹽選島滋味》說一個臺灣鹽的風土故事
臺灣茶名聞遐邇,臺灣糖承載著豐厚的產業歷史與文化,臺灣米更是農地和餐桌上的要角。相較之下,在飲食中總是化於無形的台灣「鹽」,如此微小而無足輕重,該如何訴說它的故事呢?...閱讀更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