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真誠探討社會議題的動人故事:讀《超感少年出任務》

前一個房客,為什麼要貼鍾馗像呢?這個問題像一隻潛伏在我心裡的老鼠,時而往心裡陰暗的角落探頭探腦,時而往更深處鑽啊鑽、咬啊咬。

當這段略帶詭異與驚悚的文句躍入眼簾時,我以為作者王宇清即將在《超感少年出任務》中,帶領讀者進入鬼怪與靈異世界中。讀完後卻驚喜的發現,作者是以第一人稱視角,化身遭逢經濟困境或面對成長挫折的小人物,呈現出在社會底層中那群受忽略的弱勢族群。

➤營造希區考克電影般的懸疑情節

《超感少年出任務》共有〈幽寓〉、〈鬼聲〉和〈怨靈〉三篇故事,篇名即充滿了詭譎的氣息。

〈幽寓〉中,作者以身為「高敏感」一族的苦楚為藍本,敘述少女在家庭突遭變故後,母女三人不得不委身於郊區破舊的公寓中,疑心凶宅的心理陰影以及陌生鄰居的詭異舉止。加上不時傳來的低鳴怪聲,讓主角的心境猶如緊繃的琴弦般,不知何時會斷裂。

〈鬼聲〉敘述一群毛小孩在不服輸的情況下,壯起膽子,夜探鬼影幢幢的廢棄鐵皮屋。究竟是陰鬼作祟還是一場謀殺案?讓讀者不禁想化身為偵探揭開謎底。

〈怨靈〉故事中備受同學排擠的主角,得知好友猶如受到詛咒般厄運纏身,她抽絲剝繭,找出事情的緣由。三則故事精雕細琢,佈滿各種撲朔迷離的線索,巧設懸念引發好奇,讓我好幾次都想先翻到文末一窺結局。

➤運用靈活的寫作技法刻劃場景與心境

情節雖然是小說的重要骨架,卻得倚重人物的塑造、場景的選擇、敘述的手法,以及精準的對話為其潤色。

在〈幽寓〉中,作者從「染著咖啡色水漬的陌生天花板,在失去燈罩的舊桌燈有氣無力的黯淡黃光下,更顯得髒汙陳舊。方才的碎裂聲,肯定又是從天花板上傳來的……」來突顯這間破敗腐朽的「新家」。

〈鬼聲〉裡則是將鬼屋場景安置在鎮上最偏僻的區域——「說是屋子,也不過就是一間破舊的鐵皮屋,鐵皮都鏽蝕了,堆滿雜物、垃圾的空地外面,還大費周章用鐵絲網圍起來,到底誰想靠近這又臭又髒的地方呀?」

場景佈置完畢後,作者流暢地在自白、對話、細描、示現……各種手法中切換,營造出主角心境的糾結,展現人性的矛盾:「第一次進到這棟公寓,我就渾身不自在,全身皮膚像沾了一層潮溼的黴菌,抖也抖不落,拍也拍不掉……」、「越靠近放學時間,我的憂鬱指數越加速飆升。就像預知將要失去魔法的灰姑娘,一想到要回到那個陰暗、潮溼、充塞著各種雜音的地方,就讓我沮喪不已……」、「月出了意外,妳自己也很害怕吧!所以妳才警告凱蒂不能告訴任何人,不然妳會詛咒她,對吧?」

➤描繪社會階層中被漠視的弱勢族群

據兒福聯盟於2024年進行的網路調查,有10.2%的國高中生曾遭遇校園霸凌。而從行政院主計總處於2024年的最新統計顯示,台灣單親家庭比例愈來愈高,占將近一成。另外,據內政部統計通報數據,至2023年6月底,獨居老人比率占全台的23.3%。

這些令人怵目驚心的數據,顯示出校園霸凌問題的嚴重性,其中以言語霸凌最高,關係霸凌居次,且近1/4的受害學生更曾產生自殘意圖。

單親家庭生活的最大難題往往是經濟問題,且女性單親還須面臨單親結構與性別不平等的雙重劣勢。至於已邁入高齡社會的台灣,老年獨居的情況恐怕會日趨惡化,這些都是不容忽略的社會問題。


(圖源:pexels

作者藉〈幽寓〉關注單親家庭面臨的困頓,也探討網路交友與失蹤少女的社會案件。以〈鬼聲〉關懷獨居老人的孤苦無助。在〈怨靈〉中直擊校園霸凌的場景,並藉由小說人物的勇敢行徑,拒絕霸凌繼續發生。流暢的文字及其獨特的寫作手法、語言風格,讓這本書的敘述貼近社會底層的真實情境,緊扣青少年的思維。

書中的主角都是陷於生活泥淖之中,但他們依然堅持與生命奮戰,企圖克服自身人格上的缺陷,甚至願意在力所能及之處,伸出那瘦弱卻堅定的手,拉出在生命沼澤中載沉載浮的人。

誠如泰戈爾所言︰「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請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超感少年出任務

作者:王宇清
繪者: 達姆(插畫設計)
出版:小麥田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王宇清

本體是一隻毛病多多的妖怪,試著透過為孩子寫故事,進化成更好的存在。除了寫故事之外,最喜歡收集把玩樂器,發出旁人覺得吵鬧,卻自認美麗的聲音。

曾獲九歌年度童話獎,國語日報牧笛獎、九歌少兒文學獎、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讀物獎等。代表作品為《妖怪新聞社》系列、《荒島食驗家》系列、《彩虹谷的雲怪獸》系列、《什麼都沒有雜貨店》、《小吃貨辦案》等。其餘作品散見《小行星》幼兒誌、《未來少年》、《未來兒童》。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創作日誌》暢銷繪本《餃子大逃亡》誕生全紀錄
  • 日記1:從街角的廣播開始

《餃子大逃亡》的靈感,就是住家附近的廣播。廣播的內容總是五花八門,像是:車站前面出現了一隻猴子,詐欺警告、尋人啟事等等。

每當聽見廣播有人失蹤,我總會多想:「那個人還好嗎?發生了什麼事呢?」直到聽見「已安全找到」的消息,便會感到欣慰。


鎮上的廣播(圖源:講談社提供)

創作《餃子大逃亡》這本圖畫書時,我再次感受到,原來將心思放在不是自己的人身上,關注不在眼前的某個地方,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餃子大逃亡》內頁(圖源:講談社提供)

  • 日記2:畫完草圖就去吃餃子!

我完成了腳本,趁著正在等待出版社的回覆,去了餃子小鎮。


初期的腳本(圖源:講談社提供)

我的家鄉在茨城,離栃木縣很近。我在宇都宮吃過幾次餃子,但從來沒有去過濱松()。為了畫好餃子繪本,我懷著強烈的決心登上了新幹線。我一直想嚐嚐濱松餃子配豆芽菜!哇,好耀眼的金色光輝哪!


這是濱松餃子!(圖源:講談社提供)

  • 日記3:製作草圖,自己製作紙黏土水餃當模型!

與出版社討論內容後,我重新調整了腳本,終於開始繪製草稿了!我不太擅長憑空思考構圖,所以我將畫面每個部分都剪下來,試著調整角度,看看哪個角度最適合。對於不滿意的頁面,我嘗試用紙黏土製作餃子模型來參考。


觀察餃子望著醬汁的情景。(圖源:講談社提供)


《餃子大逃亡》內頁完成圖。(圖源:講談社提供)

我曾多次造訪宇都宮,但一直只是匆匆路過餃子雕像的前方。這次考察,我首先前往餃子雕像,為之前的失禮表達歉意,並仔細的觀察和拍攝了一番。


造訪宇都宮的餃子雕像,餃子通り的餃子型街燈。(圖源:講談社提供)

  • 日記4:幫餃子上色的樂趣

上色是繪製餃子過程中最有趣的部分,總是不自覺的從最想畫的地方開始下手。上色的過程十分有趣,但也非常耗時。要完成作品是一段漫長的旅程。我抱著「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心情,一步一步仔細的向前邁進。


幫餃子一個一個上色。(圖源:講談社提供)

  • 日記5:感受繪本中文字的力量

我和編輯一遍又一遍的大聲朗讀,確認書中的文字沒有難懂或不必要的部分。反覆朗讀和聆聽時,有時會想出與圖片完美搭配的句子,我再次意識到文字是多麼有趣和重要。

尤其當編輯提出的某個句子,是我自己絕對想不到的表達方式,我十分驚訝。僅僅一個措辭就能讓場景變得更加真實,言語的力量真是驚人!


書中沒有放入,但想給大家看看(圖源:講談社提供)

  • 日記6:感動的發行日

終於迎來了《餃子大逃亡》出版的日子!歡呼!

印好的書捧在手裡那一刻,我想起了所有的一切,溫暖的淚水慢慢在我的眼裡湧出。能夠順利迎來這一天,我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感動哪!


餃子們也很高興。(圖源:講談社提供)


為了慶祝,去吃了講談社總編輯推薦的餃子,在護國寺附近,也在街上看到了防災廣播。(圖源:講談社提供)

  • 後記

《餃子大逃亡》出版後,創下「一出版就再刷」的佳績,獲得日本電視節目熱烈報導,並且榮獲MOE繪本屋等等多個獎項。由於讀者到書店尋找餃子的現象實在太有趣了,日本書店還特別開設了餃子專區,引發這樣的「餃子旋風」,用書中的話來說:真是可喜可賀!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餃子大逃亡

作者:玉田美知子
出版:小麥田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玉田美知子

1977年生,日本神奈川縣人。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立體設計系,作品曾入選Pinpoint Gallery Campaign,出道作《水餃大逃亡》受到熱烈歡迎,甫出版即再刷,並榮獲LIBRO書店大賞、未來屋繪本大賞、日本幼兒園繪本大賞、講談社繪本新人賞、MOE繪本屋大賞新人賞。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5-04-05 12:00
OB短評》#522文化與科技纏繞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台灣胃看香港餐桌

五感體驗異鄉食,藏於飲饌踏查裡的思與念
包周著,幸福文化,560元
推薦原因: 知   實   樂   
從語言進入的香港飲食文化,在港臺人以飲食寫成的香港生活札記。跨越對菜色的描述,梳理了同類食材,像是麵條、豆腐、醬料,也將官方飲食規範攤了開來,指出這些條件如何型塑飲食空間與習慣。排比式的主題書寫,原來更像一部香港飲食小百科,卻因為作者以臺灣脾胃與當地生活經驗為基準,帶來了地方書寫的質感,也勾勒出知識背後歷史文化的基因。【內容簡介➤

流量國度

從人氣變現到掌握影響力,網紅如何造就自媒體盛世
Extremely Online: The Untold Story of Fame, Influence, and Power on the Internet
泰勒・羅倫茲(Taylor Lorenz)著,朱怡康譯,行路出版,5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以美國的脈絡抑揚頓挫敘述了自媒體史的流變。透過一樁樁關鍵故事,精準梳理出這20年來網路社群風起雲湧到人人可為媒體的大躍進軌跡。這些大洋對岸大紅大紫的事件所組成的紅歷史,及其帶來的視角差,為台灣經驗提供既平行又貼合的對照,也說明了讓你我長成今天模樣的營養成分。【內容簡介➤

臺灣史是什麼?

吳密察著,大家出版,5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與臺灣史領域的樹立一同奮鬥過來的前輩,梳理了自己的心法與內力,說明臺灣史的核心和體質。不僅提點了以臺灣主體為向度的歷史結構,也演示專屬於臺灣史的史家密技,並且與謬誤直球對決。知識性之外,本書其實隱含了戰後臺灣史研究的成長軌跡,既具有史學史意義,本身也定義了臺灣史。【內容簡介➤

亞洲人物史

1:神話世界與古代帝國〔神話-6世紀〕、2:世界宗教圈的誕生與群雄割據的東亞〔2-7世紀〕
古井龍介等著,鄭天恩譯,1000元、李成市等著,許郁文譯,聯經出版,95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這套書是日本集英社創立95週年的企劃,共規劃了12卷(本),外加一部索引,透過個別的人物將亞洲歷史連綴起來。人物的選擇涉及亞洲各區域,並且脫出政治軍事方面有豐功偉業的帝王將相,育成各個文明的思想者們得到了相當比例的重視,具影響力的女性能見度也大大提高。此外還能看出對於歷史書寫者的重視,人物的敘寫除了盡可能納入當代的觀點,編纂者也願意直面史學的文本性與重構性。這套書宛如百科全書的規模,其實也暗示了可以今日大家習慣的檢索模式閱讀。而對這些人物思想與舉動的描寫,也使得那些陳年的歷史彷彿動了起來。【內容簡介➤

血汗AI

為人工智慧提供動力的隱性人類勞工
Feeding the Machine: The Hidden Human Labor Powering A. I.
詹姆斯.默登(James Muldoon)、馬克.格雷厄姆(Mark Graham)、卡倫.坎特(Callum Cant)著,林潔盈譯,大塊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樂   益    
本書展開了一部左派的AI論述。在AI造神風潮中,敘述了人工智能產業中螺絲釘們的處境,從工程師到資料工程師,甚至是藝術家。看到AI如何滴水穿石,將人們原來生活的基石席捲而去。揭示了神算是多少勞動力的堆積,更指出隱含其後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舞台。殊不知這些我們以為的華美空中樓閣,接上地氣的那一面其實殘酷,且直搗你我私生活與生存領域的黃龍。【內容簡介➤

一幅畫看日本

一枚の絵から 日本編
高畑勳著,陳令嫻譯,木馬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樂 
知名動畫導演高畑勳挑選日本畫史中他認為有趣的畫,領著大家一起看。他的慧眼,突破了圖像與圖像之間千百年的距離,不僅分享了他的觀察力與多年的觀畫經驗,也串連起繪畫與動畫如此不同的媒材,去談構圖、視線與意涵,乃至指出日系的視覺文化傳統與今日世界眼光的差異。信手拈來與親和的口吻,提供我們認識日本美術一條悠閒又景緻怡人的小徑。【內容簡介➤

餐桌上的中國史

歷史有溫度,每天冷熱生猛的現身在我們吃的料理
中華料理の文化史
張竸著,大是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由烹調、食材、餐具、口味、禮儀等諸方面,勾勒中國歷史上每個時代食生活,也由此抓取每一時期食文化的特徵。可以看到仍為我們膳食主要內容的中菜,如何融匯歷史上的各方因緣與素材,逐漸長成今天的色香味。【內容簡介➤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

24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Jellyfish Age Backward: Nature Secret’s to Longevity
尼可拉斯・潘柏格(Nicklas Brendborg)著,甘錫安譯,鷹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益 
將人類對於(抗拒)老化、(追求)長壽的認識放到整個生物界來看,會感到經驗與科技的侷限,同時延展想像生命的界線。此書在簡單清楚的命題上,以最佳的「科普」寫作歸納有趣的生物學知識,同時也帶出人類在跨領域知識發展上,如何回應生命有限的難題,讀來充滿啟發。【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