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約雷鳴,陰霾天空,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
——《萬葉集》
2017年逛書店時,被《愛在雨過天晴時》書封的淡雅水彩畫風吸引,書封上少女那雙欲言又止的含蓄眼眸,將單相思的心境表露無遺,而書背簡介則強調男女主角的年齡差,因此產生了與書封純愛感高反差的駭俗感,如此便勾起我的好奇。
眉月哼《愛在雨過天晴時》講述17歲的女高中生橘晶,原是短跑健將,因阿基里斯腱撕裂而陷入低潮,某天躲雨於家庭餐廳,被45歲店長近藤正己的彆腳魔術逗樂,因而心生戀慕,便到餐廳打工,展開對店長的追求。
➤年齡差戀愛的悖德,節制卻不失餘韻
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因躲雨而萌發的年齡差戀愛,令人聯想到新海誠的電影〈言葉之庭〉,而《愛在雨過天晴時》又因性別對調與更大的年齡差,使人更容易對這段戀情萌發微妙的遐想。當然這部漫畫確實不乏餘韻綿延的小心思與令人悸動的浪漫,少數橋段甚至瀰漫著遊走於法律邊緣的悖德感,然而作者常在戀情升溫後,就以極其節制的筆法收斂互動、溫存情愫,在怦然與繾綣間晃蕩自如,使戀情不流於黏膩。
例如,漫畫常在一些平鋪直述的環節後,一個翻頁,便用整面細膩刻畫橘晶兩頰紅暈、直視的閃閃大眼,直球告白,爆擊得店長老鹿亂撞。此時店長會努力回神、避免越界,同時盡力回應以不辜負少女炙熱的愛,退怯中謹守理智與溫情的紳士形象躍然紙上;而橘晶雖步步進逼,也會為了店長緩下步伐,梳理紛沓的思緒、踱出讓彼此舒適的距離。著想中的進退拉扯,令這段戀情仿若雨後晴空,水氣蒸騰中氤氳出若隱若現的七彩微光。

直球告白(翻攝自《愛在雨過天晴時》(青文)第6冊)
➤對少女胴體描繪,高䠷代替豐滿
此外,這段戀情不會有過多的情色感,也在於作者對少女胴體的描繪,並非著重於俗爛的胸臀豐滿與否,而是著墨於「高䠷」的軀幹曲線。
漫畫中常用直切格凸顯橘晶身材——雙腿修長、腰背流麗、長髮飄飄、脖頸纖纖,部分畫面的身型甚至不合比例地瘦長,然而在漫畫整體所營造的「高䠷」感中,佐以通篇線條細柔、少有雜筆,便不致突兀。

以高䠷展現軀幹曲線(《愛在雨過天晴時》第2冊(左)、第4冊)
尤其當店長瞥見少女白瓷般晶瑩、易碎的身姿,反觀自己逐漸衰竭的身心,油然升起的自卑與憐惜,致使凝視始終透著一層哀愁的雨簾,也令雙方的交流不存在長輩對晚輩的說教,更多是朋友以上戀人未滿的惺惺相惜。
➤分鏡手法與網點應用
分鏡部分,本作切格大多方正,僅在部分心動或焦躁的時刻,採用屈指可數的斜切格,因此整體敘述節奏偏平緩,不過作者擅用低濃度的網點營造光影、鮮用筆觸加強,因而畫面亮潔,令氛圍平緩而不滯塞。

左頁為斜切格,右為平切格(《愛在雨過天晴時》第6冊)
此外,作者也頻繁使用「鏡頭聚焦於人物的同一角度、以同尺寸三到四格層遞出些微變化」之分鏡手法,如此便能在相對靜態的情境中,輕攏慢捻出情感層次。

以四格層遞,表現出人物情感變化(《愛在雨過天晴時》第7冊)

四格層遞交代出人物變化,並以斜切網點虛化背景(《愛在雨過天晴時》第5冊)
再者,《愛在雨過天晴時》歸類上雖是青年漫畫,背景處理仍富有古典少女漫畫的痕跡,例如:花朵飄過背景以襯托少女情懷;以復古而花俏的網點填滿背景,烘托歡快情節;大片斜切的平網虛化背景,以半留白的方式襯托凝滯的心境。如此少女漫畫的風格,加固了本作的「純愛感」。

左圖以復古花朵展現少女情懷(《愛在雨過天晴時》第2冊),右圖活潑運用花俏網點(第3冊內頁圖)

花俏網點運用(《愛在雨過天晴時》第5冊)

復古網點運用,且同樣使用四格層遞展現人物情感變化(《愛在雨過天晴時》第6冊)
➤反覆摺疊的日常
本作以橘晶和店長的戀情為主線,同時穿插著旁人的戀愛支線,連作家九條與後輩間都微醺著BL氣息。然而這些戀情不是若即若離,就是單向無果。戀情之外,不時夾雜眾人對未來的迷茫與願景。
這些細細瑣瑣、沒頭沒尾的眷戀,與此起彼落的念想,交織成節奏隨性、時而割裂的日常,令人倍感真實——現實往往都是還沒來得及消化完一件事、一段情,新的風雨就席捲而來,將一切浸滲在一塊,淋漓出一堆沒稜沒角稍纏遺憾的平凡碎片,在偶然的瞬間迴光粼粼。
如此的日常感,也可從第33話和第1話的對比,窺見一二。這兩話的首頁分鏡幾乎一樣,劇情編排也多有雷同——以橘晶在學校睡覺開頭,帶出一點學校生活,接著前去打工、撞見店長被數落,然後停格於滿臉戀慕。作者刻意讓兩話的日常描繪既視感濃烈,但從第一話到三十三話,橘晶有過熱烈追求店長卻被輕輕推離的體驗,也曾因店長的安慰而慎重觀照創傷與各種羈絆。

第1冊(左)與第5冊,首頁構圖相互呼應(《愛在雨過天晴時》)
相似的兩話似乎點出,在日復一日的尋常中,事物縱然有所蛻變,對很多人來說,尤其是店長,日子仍照舊流逝,那些稀零的蛻殼終將藏匿於反覆摺疊的日常,收納成還算過得去的人生。
➤頹靡古典氣韻與一隙文學淨地
即便停滯於略顯消極的環境與人生頓點上,橘晶和店長仍在曖昧中,延伸出對夢想與才能的思考。倘若橘晶的短跑天賦,是透過傷疤揭露於店長眼前,那麼橘晶便是穿過芥川龍之介〈羅生門〉,窺見店長的文學密室。當店長引導橘晶完成〈羅生門〉的課堂作業時,便帶出其深諳文學的一面。
同時〈羅生門〉中家將的青春痘與小說結尾爆發的狠勁,也硬生生對比店長早已喪失「讓思考做出180度轉變的勇氣與能量」,並呼應本作結尾,店長感嘆自己終究沒有「拋棄文學的勇氣」——衰老的自己還在「追逐夢想」,實為懼怕改變、逃避現實的庸才掙扎。

通過文學作品,展現人物深諳文學並帶出已被世界磨平的中年心境(《愛在雨過天晴時》第3冊)

「到頭來,我還是沒勇氣呢。拋棄文學的勇氣......」(《愛在雨過天晴時》第10冊)
然而即便店長如此貶低自己對文學的熱愛,這份熱愛卻極度純粹而厚實,才能內化為深沉的知性與柔情,因而不時從他枯槁的軀幹中流露出「高等遊民」般頹靡古典的氣韻,這種只屬於大人的疏離與絕望,對身為少女的橘晶來說,反倒充滿透徹人生、反主流的酷勁,令她更加著迷,這份著迷也反過來催化店長肯定自我,並坦然接受文學縱使對現實如此「無用」,但「無用之物」卻往往能救贖心靈,如同兩人的戀慕對未來也是何等「無用」,卻是當下重要的慰藉。
挫敗的少女雖逃進戀愛的溫柔鄉,仍緊握夢想的破片,喪志的大叔也在一片喧囂中,留下一隙文學淨地。兩人透過相互理解而逐漸珍惜彼此,也在彼此的鼓勵下滋潤心靈、尋回初衷,最終店長推了躊躇不前的橘晶一把,令她奔向更燦爛的遠方,只剩自己徒留原地——
就算不飛走⋯⋯一直留在原地,或許也有留在原地的幸福。他會忘記同伴的事⋯⋯可是,如果那隻燕子不飛走的原因,就只是因為放棄了飛行,那麼他一定會每天仰望著天空吧。

反覆出現的燕子比喻(《愛在雨過天晴時》第9冊)
➤無用的文學與青春的戀慕
偶爾店長也會幻想自己和橘晶處於同一個年紀,故事接近尾聲時,橘晶也有了類似的想像,並心有靈犀與店長的幻想交疊。有意思的是,在店長的腦海裡,自己以著十七歲的樣貌和高中生的橘晶有了牽扯,在橘晶的想像中,店長也頂著十七歲的皮囊,並非自己變成中年人與現在的店長相伴。

兩人的幻想重疊(《愛在雨過天晴時》第10冊)
這可能是年輕所導致的想像侷限,也可能意味著雙方對戀情的嚮往,奠基於青春的無可限量;更可能悲哀隱喻他們並沒有「一起變老」的未來藍圖——店長大概悲觀地洞見,在橘晶擁有無限可能的未來裡,極可能沒有他的位置。
讀者永遠不清楚大雪轉為落雨的夜晚,店長透過車窗對橘晶具體說了什麼,作者在此刻意用雨淅瀝瀝的狀聲詞壓過兩人的對話,形成沒有人聲的鏡頭,但之後橘晶便辭去打工、重回賽道。

雨聲蓋過人聲,為故事留下懸念與餘韻(《愛在雨過天晴時》第10冊)
那段無聲的對白,想必是店長向未成年人無情的訣別。當足夠愛一個人時,會顧慮對方的未來,更會掂量自己在對方未來中的份量,有時退場才是當下對彼此最好的選擇。而那純粹無用的戀慕,就只能任其在雪花晶體內兜轉、消音,隨著時間化作春光。
年輕這種東西,有時會顯得既狂暴又凶狠,即使如此,在這個時期感受到的情感,總有一天都會成為無可取代的財產。●

(《愛在雨過天晴時》第4冊)
英美書房》為助以色列戰爭重傷兒童,作家響應募款「#BooksForGaza」募得近7萬英鎊,及其他藝文短訊
【產業消息】
■為幫助在哈瑪斯—以色列戰爭中受重傷的兒童,《好女孩:日常謀殺》(The Good Girls: An Ordinary Killing)作者兼記者索尼婭・法雷柔(Sonia Faleiro)、《逃亡者》(The Runaways)作家詩人法蒂瑪・布托(Fatima Bhutto)和文學經紀人茱莉雅・邱契爾(Julia Churchill)共同發起「#BooksForGaza」募款活動,號召作家捐出親筆簽名書供拍賣,響應者包括《來世》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納、《微物之神》阿蘭達蒂・洛伊、《My Friends》希沙姆.馬塔爾(Hisham Matar)、《聊天記錄》莎莉・魯尼等。此專案最後募得近7萬英鎊(約新臺幣273萬元),捐款將用於受傷兒童至黎巴嫩進行治療的交通費、手術醫療、心理治療和社會救助基金等,投入協助截肢兒童回歸生活的長期計畫。
■自去年6月以來,美國國內作家和組織發起數項訴訟,主張ChatGPT和LLaMA等大型語言模型(LLM)人工智慧軟體的所屬公司侵犯著作權。其中加州的三案併為一案,加州的聯邦法院審理合併訴訟案後,本月將6項指控中的4項撤銷,包括代理侵權、刪除或修改著作權管理資訊、不正當競爭法下的疏忽,以及不當得利。不過,原告仍可以繼續主張「直接侵害著作權」以及「不正當競爭」,法院也給予原告1個月的時間修改起訴書,更精確定義論點。
■美國國家書卷獎放寬參賽資格,非美國公民的作者不再被拒於門外,3/13起開放本屆報名。只要是「在美國、美國屬地或部落土地上長期居住」的作者,即可報名小說、非小說、詩歌和青少年文學獎,2018 年增設的翻譯文學類別本身即從未對作者或譯者設立公民資格門檻。幾個月前,普立茲獎委員會亦宣布取消圖書和藝術獎的美國公民身分門檻,將資格擴大到具有美國永久居留權,及「長期以美國為主要居住地」者。
■去年於成都舉辦的世界科幻大會於1月底爆發黑箱資格審查,多部入圍作品如匡靈秀《巴別塔學院》、尼爾.蓋曼《睡魔6》都被標注「資格不符」而失去提名資格。2024年格拉斯哥世界科幻大會主席馬卡倫史都華(Esther MacCallum-Stewart),代表大會對此致歉,並將參與該屆評選會務、並曾在郵件中表達《巴別塔學院》具政治性煽動疑慮的凱特・瓊斯(Kat Jones)從2024年的行政名單除名。
為贏回公眾對雨果獎的信任,主席馬卡倫史都華宣布本屆將採取3項措施:
1. 於2024年春季公布決選票數時,也將同步揭露所有入選作品被認定資格不符或退選的原因
2. 完整的投票結果、提名統計和投票統計將在今年8月11日頒獎典禮後立即公開
3. 主辦單位也將在頒獎典禮後立即發布會議紀錄,解釋他們因應世界科幻大會章程所做的評選決策
【延伸閱讀】華裔作家匡靈秀雨果獎被「排除資格」,流程備受質疑,外媒懷疑中國政治因素介入
【新書快報】
主角希蘿(Hero)受邀到布拉格參加朋友的婚前單身派對時,並未料想自己會答應,更未料想到兒子送她的那本書似乎有點古怪,今天讀是神聖羅馬皇帝魯道夫二世時期的貴族婚外情和冒險故事,隔天讀卻變成1950年代共產黨法官宣揚正義的長篇大論,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隨著情節進展,讀者會發現這些故事中的故事都在講述布拉格不同時期的歷史,但隨著角色的心境而展現不同面貌。一段曾經親密但疏遠已久的友情,一個活過來的城市,一本不斷變換內容的怪書,這段旅程將會把希蘿帶向何方?
《洛杉磯時報》書評讚此書「精雕細琢、緊湊卻又動人心弦⋯⋯『本書』是建構的世界、是偵探黑幫小說,也是對我國(實際)歷史的狠狠批判。」
■2020年以出道作《什麼荒謬年代》入圍布克獎並獲多家媒體年度選書的文壇新星凱俐.瑞德(Kiley Reid),第2本小說《Come and Get It》透過大量寫實、精準的對話和第一手的學術圈觀察,再次帶來階級、種族與性別議題難分難捨的成長寓言。
大學生米莉擔任宿舍管理員又兼好幾份差,一心只想儘快畢業和存夠錢買房子,因此當一名訪問教授找上她協助研究時,她欣然抓住這個天上掉下來的大好機會。她們開始偷聽宿舍舍友的談話和流言蜚語,還沾沾自喜蒐集到不少研究素材,殊不知該小心隔牆有耳的人,可能是她們自己⋯⋯。這部小說裡沒有絕對的善惡之分,只有一群人因短視近利或自我中心而形成的複雜糾葛。在所有錯誤的決定匯聚至終點爆炸前,還有多少挽救的機會?
■其小說《散佚的篇章》(Fugitive Pieces)於出版後25年獲BBC精選為「形塑我們世界的100本小說」的加拿大詩人安・麥克斯(Anne Michaels),發行新小說《Held》,以如詩般的文字扛起量子物理、光學原理等科學解釋,撬動生與死間的鐵幕。
1917年的法國戰場上,被炸斷腿的英國士兵約翰躺在河畔奄奄一息,靠著對戀人海倫娜的思念與美好回憶撐過險境,直到獲救。約翰幸運回到家鄉與戀人重聚,並努力以攝影營生,無法擺脫戰爭夢魘的他,卻在沖洗好的照片中發現來自鬼魂的訊息⋯⋯《Held》的故事線穿梭於4個世代,輾轉於法國、白羅斯等不同戰場間,熱戀與死別不斷被複寫,過於短促的有限生命中反而迸發強大熱燙的愛情、渴求、希望,跨越時空在不同人群間引發共振。
和作者同為美籍伊朗裔作家的主人翁Cyrus Shams,於他年幼時死於空難的母親,是他失落人生的黑洞核心,無法抵禦的酒癮、毒癮、憂鬱症則是這股巨大引力的具現。Cyrus著迷於死亡議題,滿腔熱情想寫出一本關於將生命奉獻於理想的烈士的著作,因緣際會下來到布魯克林博物館,拜訪被醫生宣告時日不多、因此正與觀眾暢談死亡的行動藝術家Orkideh,展開關於生死、殉道、身分歸屬的精采對話。●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