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我夢寐以求想要像你的性/愛那樣失敗:讀《傴僂》
市川沙央小說《傴僂》開頭,是男記者文字直播潛入澀谷約砲酒吧「港區女子3P達成」的報導。用約砲軟體約出21歲E罩杯的早稻田女大生,進二樓酒吧,一對陌生男女端酒搭訕:運動型商社男,早稻田政經學部畢;狩獵金融新貴的港區女子,高中有過5P經驗。兩對露水鴛鴦同上三樓開房,交換性伴侶。熱火朝天之際,按下落地毛玻璃牆開關,玻璃剎那變透明,眾多宅男貼牆圍觀,手裡忙活。
從酒池肉林畫面,突然切換到螢幕打字,iPad mini放在病床蓋肚毛毯上。原來記者堵痰了,人工呼吸器嘟嘟叫。抽完痰,接回氣切插管。恢復呼吸了,再寫「福岡和長崎的20個搭訕聖地」。
在網上偽裝成獵豔的男記者,她是身障的中年女性井澤釋華。從小肌肉發育不全,血液含氧不足,國二在教室昏倒以來,繭居近30年。要下床小便,得用注射器抽光氣切插管的氣囊,拔呼吸器關機。因為脊椎彎曲壓垮右肺,所以頸部無法右轉,電視須放左前方。只能用右手取物,左腳只有腳趾能碰地,一走就撞到左側門框。坐姿不是壓迫頸部,就是壓迫腰部;別無選擇,想讀寫只好交替壓迫不同部位,結果脊椎更彎。
畫面反差震撼了讀者。井澤住在父母遺產公寓改建的護理之家,整年能見的就是照服員、照護管理師、醫護、呼吸器租賃公司。所以她讀到第二間函授大學,死守大學生頭銜;寫農場文、輕小說,卻是繼承數億遺產、數幢公寓的房東,版稅稿費都捐出去或買拌飯香鬆,寫稿只為保持社會接觸。
為何要寫約砲?因為是內容農場的流量密碼,男性受眾愛看嫖妓文或「20個搭訕聖地」,搭交友APP的廣告。女性是「和前任復合的20間神社」加電話占卜的廣告。
太慘了。原來這些男網民整天想的,除了嫖,就是白嫖。而他們的女友除了被傷到分手,就是分手傷心到求復合。真.地獄哽。

➤墮胎升格
酸諷之餘,再看井澤匿名網誌日記發文一覽:〈如果能夠重生的話,我想成為一名高級娼婦〉、〈我想在麥當勞打工〉、〈我想體驗高中生活〉、〈在自動驗票閘門普及之前就無法行走,所以只知道用剪刀剪車票的剪票口〉等,頓時地獄哽也不再好笑了。原來再平凡不過的,被劈腿拋棄、為賤人浪費眼淚,在她心目中是這麼奢侈的人生。甲之毒藥,乙之美食。
回看開頭的約砲幻想文「21歲」、「E罩杯」、「早稻田大學」、「港區女子」、「5P經驗」等,原來就像網紅開箱片訴求LV、米其林、頭等艙,是在收集賦予自身價值的階級標籤。女主角是財富的貴族,性的賤民。她在文中扮演性愛老手的男記者,出示砲吧會員卡帶路;真實身分卻是透明牆後圍觀群交的賤民。
她還想懷孕。她盤算:身體扭曲,承受不起孕育、分娩、育兒的苦楚,但半途墮胎就行了。所以,「像普通女人一樣懷孕並墮胎,是我的夢想」。《N/A》少女為了逃離男尊女卑的宿命,藉厭食停經、女同戀情,來否認自己是女性;《傴僂》女主角則追求藉墮胎升遷為普通女人,兩者都是自我變性手術。
➤成為真正的人
小說揭開日本對女性身體規訓史,血淚斑斑怵目驚心。1899年禁止墮胎,1948年允許不經孕婦同意、強制墮胎,1972年允許篩檢出胎兒有身心障礙時墮胎;禁止身心障礙者生育,默許身心障礙女性切除子宮以交換機構安置。婦運要求墮胎權,而身心障礙者運動團體呼籲女人別墮掉身障胎兒。
1996年刪除優生條款,允許身障者生育。但社會仍習慣產前絨毛篩檢發現異常會「殺害身障胎兒」,所以女主角問:「既然如此,身障者為了殺害而懷孕應該也沒關係吧?」「這樣才算終於平衡,對吧?」
問著「沒關係吧」,就像窮到快餓死的人幻想中樂透用成噸魚子醬泡澡,還擔心「這樣不算違反道德吧」。就像宅男只想著要上床、無論誰都好一樣,欲望僅是表達匱乏如何被認知。在嬰兒心目中,它需要的是奶而不是母親這個人,所以物化別人是理所當然的。
瘋狂的寂寞,連抽痰都令她聯想到墮胎吸出胎兒。表示墮胎並非願望或未來,而是她正在發生的每一個現在。幻想是人生的救贖,墮胎是她將抽痰痛苦轉化成一種浪漫的幻想。假裝自己是普通人,普通到可以懷孕和墮胎,透過生育儀式「成為真正的人」。
為什麼,生育才算真正的人?禁錮她的不只是身障,女主角說不出想要被愛、想要活著的慾望;只能遁入監獄高牆,借女性角色社會規範來說話。
腦性麻痺離婚農婦余秀華的詩《穿過大半個中國來睡你》迎空吶喊「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我是把無數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我是把無數個我奔跑成一個我去睡你」,如慷慨赴義一樣超凡入聖。
而《傴僂》女主角是活得卑微的普通人,照服員青年自揭從網誌中認出了她,她卻遏止玫瑰色的憧憬,仍相信對方言語攻擊她是因為替她洗澡壓力太大。她自問「我的裸體究竟是多沉重的負擔」,然後自我安慰「清洗著一個連看也不想看的畸形身體時,也只不過是當作在磋磨一個金塊吧。」
動見觀瞻,青年收她的床單、毛巾和睡衣去洗,「讓男人的手碰觸這些每晚吸收著我污垢的物品,如今我越來越難以忍受。」拚命往自己心口捅刀,渴愛把她變成了畸形、物品、污垢。而每次她感到被他羞辱,就會覺得他可憐。超載的痛苦,徹底混淆了撫慰和虐待。
➤喪失現實
女主角說「我唯一不希望的就是對方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令人想起吉本芭娜娜《鶇》,19歲的透明系美少女鶇,從小病痛不斷。發病痛苦時從不抱怨,而是摔鍋砸碗、言語戳人痛處發洩,「為了不讓別人看清自己,鶇設法把粗俗不堪的一面展露給大家。」《傴僂》的男女主角,簡直就是從這句話當中誕生的。
《鶇》中,鶇夏日熱戀的男友搭渡輪回東京,碼頭向眾人握別。鶇說:「要是跟我握手,我就殺了你。」衝上前抱住他脖子。這句就是《傴僂》女主角說的「我唯一不希望的就是對方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男主角如果否認親密過,就會取消她存在的真實感。
然而男友走了,鶇一轉身宣布「告別儀式結束」,說「我才19歲,這只不過是小孩子們一起過了一個暑假而已」。鶇受不了被遺棄,只能否認痛苦的真實性,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
鶇經常發高燒臥病,說在高燒和現實中來回,久了分不清現在是做夢或現實。而《傴僂》女主角折返於沉溺網路色情,和無情的現實病榻之間。說「想成為普通女人」、「成為真正的人」,實際是為了止痛而透過性幻想麻痹,因此長期喪失現實感。又為了從麻木不仁中恢復,而在現實中尋求他人撫慰。
像鶇一樣,對女主角井澤釋華而言,為了認可現實,不允許男方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但為了否認痛苦,她必須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譬如假裝男方為她做的全是為了錢,因此不算什麼。所以她會盡一切力量,來破壞她夢寐以求的關係。

➤《鶇》和井澤釋華
《鶇》作者吉本芭娜娜說「鶇就是我」,《傴僂》也是身障者市川沙央的自傳小說。她14歲起使用人工呼吸器、電動輪椅,早稻田大學畢業,寫幻想輕小說20多年。看了李滄東描繪腦麻女性戀愛的電影《綠洲》後,初次轉向現實。《傴僂》有七成取材自身經歷,獲文學界新人獎、芥川獎,內容引發芥川獎評審激辯,芥川獎得主村田沙耶香、金原瞳、青山七惠力挺。
井澤釋華和鶇一樣,無疑是個難搞的臭嘴。而鶇的表姐評論鶇的一段話,也很適合描述井澤釋華:
「在鶇的思想和言語的背後,在她內心深處的某個地方,肯定有一束光支撐著她這脆弱的生命和不羈的性格,那是一束強烈得有些悲傷的光,在一個她本人也不知道的什麼地方,就像一個永動機一樣永遠閃爍著。」●
|
作者簡介:市川沙央 一九七九年出生於神奈川縣。童年時期診斷出先天性肌肉疾病,日常生活開始使用人工呼吸器和電動輪椅。二○二三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人類科學部e學院人類環境科學科,以畢業論文〈身心障礙者表徵與現實社會之相互影響〉獲小野梓紀念學術獎。 二○二三年以小說《傴僂》同時獲得芥川獎、文學界新人獎。二○二四年獲神奈川縣大和市榮譽市民。 |
漫評》東京日日2:瀰漫在浮世氤氳之上的漫畫編輯魂
我們這一代知道「漫畫魂」,多半來自《常盤莊的青春》這部電影。其後在日本不少涉及漫畫自身歷史或者反省的動漫影視作品裡,常盤莊已經成為一個固定的神話——無論用於瞻仰還是拆解,無論是當事人的羅生門還是後輩的遠望加虛構。在那些神話裡,最終都會涉及一個話題:畫漫畫這麼艱苦,我們是否還堅持下去?當然堅持下去的後來成了大師,悄悄退出的人也是神話——漫畫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松本大洋《東京日日》第一部,已經淪為舊公寓管理員的前漫畫家嵐山森,對前來跟他邀稿的前編輯鹽澤說:「當時我畫的漫畫,可說絕不輸給任何一個人。畢竟,是用命換來的⋯⋯說是命⋯⋯不如說是賭上靈魂所編織出來的作品吧⋯⋯」。那一刻他的造型完全變成了貝多芬,這就是漫畫魂餘燼燃燒的威力。在第二部,一度頹廢的新人青木收,要發奮時也說過:我是抱著必死的決心拚命畫的!
好,漫畫魂我們知道了,那編輯魂到底是什麼?《東京日日》的編輯魂由年過半百辭職創辦自己的漫畫雜誌的資深編輯鹽澤燃起,由年輕編輯林里利子延續,但表現方法完全不是那些漫畫魂式的熱血,倒不如說如「東京日日」這個名字一樣,不是執著,是未了緣。充滿了松本大洋另一面的幽謐況味,悉數那些樸素而偉大的堅持,更可堪細嚼。
這部漫畫建基於淑世浮生,從那些不惜一再鋪陳的東京街頭的尋常景象升起情味,讓人想起小津安二郎。這樣而來的編輯魂,首先是發現和共情的能力,指向那些漫畫家日常生活的深處。故而面對在超市打工、和其他中年同事一樣迷戀偶像演員的主婦木曾薰子,鹽澤也說出「當我閱讀你的漫畫作品時,可以感到一股力量從體內湧出來。彷彿沒有什麼事情是自己辦不到的⋯⋯」
鹽澤發現的,不只是她們的才華,更關乎她們忠於自己命運的力量。第一部由立花禮子的幽靈說出的故事,在第二部還有飯田橋町子呼應。兩者好像選擇了不同的漫畫之道,但對鹽澤的共鳴如一。
到第二部,一個個現役漫畫家的生涯如潮浪般翻捲接踵而來,圖窮匕見。這不是一個隱喻,而是松本大洋具體以劇情佈局所演示的。比如說我們正在關注鹽澤四處約稿的主線時,鬼才青木收與他的編輯林里利子這一條線漸漸豐滿起來。接著又出現了長作老師的失敗婚姻、漫畫魂內虛這一條線,再帶出長作的助手草刈這隱藏極深但動人的線。一條條背後都是各人的人生細味,在追求漫畫理想的道路上,沒有人是配角!這不免又讓人想起偉大的常盤莊精神何謂。
每一回結束時俯瞰的社區一角,是都市最平凡的角落。這是編輯鹽澤的視角,也是他能感知的那些鳥兒的視角,他們看顧著漫畫魂閃爍之後的燈火生滅。●
東京ヒゴロ1
作者:松本大洋
譯者:馬世儀
出版:大塊文化
定價:32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松本大洋
1967 年出生於東京。1987 年進入講談社「Afternoon 四季賞」的秋季賞準入選,從此出道。
長篇漫畫作品包括:《ZERO》、《花男》、《惡童當街》、《乒乓》、《GOGO Monster》、《No. 吾》、《竹光侍》(和永福一成合著)、《Sunny》、《羅浮宮的貓》等。另著有短篇集、畫冊,以及繪本等。
其中《竹光侍》獲得第15 回手塚治虫文化賞漫畫大賞,《Sunny》獲得第61 回小學館漫畫賞、2017年第20回日本文化廳Media芸術祭漫畫部門優秀賞受賞。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