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516生命與記憶波光粼粼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蛇妖、賽蓮、漩渦
來自海洋的冒險與神話
Serpent, Siren, Maelstrom & Myth: Sea Stories and Folktal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格里.史密斯( Gerry Smyth)著,羅亞琪譯,臺灣商務出版,68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知
海洋與台灣的生活文化習俗密切相關,此書全面性搜羅自世界各地的海洋神話與民間故事,以及館藏藝術品、繪畫、地圖等視覺檔案,從海洋資訊到冒險想像,進一步豐富讀者的在地視野。作者精心追溯整理了知名的海洋神話(如書名上的例子),提供簡明生動的介紹,更有獨特的分析評論,方方面面都讓人驚艷,也成就一本不可錯過的、屬於世界的海洋之書。【內容簡介➤】
●案渡卷河
The Drifting Chronicles
周見信著,慢工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這部轉譯展覽、檔案的圖文作品,以多元的畫風與技法,為橫跨四個世紀的淡水河歷史,提出超越時空的精彩詮釋。作者對於畫面構圖有著獨到的布置能力,讓視覺敘事流暢地推進、轉折、拔高、變速,像一條不停流動的河,但水波、流速不斷變化,呈現出最鮮活的各種樣態。 【內容簡介➤】
●基進的世界史
無力者如何改變世界?團結、抵抗、革命,翻轉權力結構的七百萬年奮爭史
A Radical History of the World
尼爾.福克納(Neil Faulkner)著,梁永安譯,聯經出版,75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議
這是一部馬克思史學立場建構的世界史。重量級左派史家玩很大,重新梳理人類歷史如何推進。他反對以上層的、宰制的、既得利益的機制與結構理解成順向的歷史發展,反轉視角與向度,以底層的、反動的、懷疑的眼光敲擊既有認知,也提醒我們同志仍需努力。本書旗幟鮮明,事同理不同,可使你我醍醐灌頂。【內容簡介➤】
●我的青春台灣,我的青春香港
わが青春の台湾 わが青春の香港
邱永漢著,蘇文淑譯,惑星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作家自述的半生回憶錄,驚心動魄不亞於其所創作的離散小說,作為首位獲得直木獎的臺裔作家,邱永漢在台灣的討論不算多,也多集中在戰後日本的國族認同。此書呈現了作家少年時代的兩個重要依所:台灣、香港,不僅記錄兩地的時代圖像,也觀照時人內在景觀,為身分認同的複雜性提供重要的思想資源。【內容簡介➤】
●我所認識的新加坡
一位在地記者的參與及觀察
The Singapore I Recognise: Essays on home, community and hope
韓俐穎(Kirsten Han)著,閻紀宇譯,春山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益 批
身為新加坡第一線的運動人士與報導者,作者在此錄下她舆黨國機器交手的點點滴滴,敏銳的觀察思索往往令人心中一凜,犀利點出威權體制如何假文明之名,行監控之實。這也讓書中的批判有了普世的高度,特別適用於體質普遍脆弱的亞洲民主。【內容簡介➤】
●黑潮親子舟
夏曼.藍波安、施藍波安、施奇諾娃、施奇諾貝兒著,印刻,50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益
如造舟需要協力,此書由親子共作,寫家庭關係、文化記憶、自然連帶、生存能力等主題的分享與傳承。文字中有親密的對話與煩憂,也有宏觀的心願與感受,蘭嶼的在地認同或達悟的身分性在不同世代間有不同實踐與認識,但有著一樣的熱切和想望。如透過此書讓紙頁成舟,這些記憶將繼續航向不同心靈,邀請讀者共渡成長的浪濤與顛頗。【內容簡介➤】
●海之信仰.朝聖台灣離島
貢王・擺暝・逡港脚,島民祭典的影像側寫
陳逸宏、沈維巖著,一葦文思,65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此書以金門、馬祖、小琉球、澎湖、綠島、彭佳嶼等離島的祭典習俗為側記對象,記錄了以「海」為生死度量與共存的重要文化歷史,以及鮮活立體的常民面容,有靈光也有物質肉身,有神也有人,是一部資訊知識與視覺美感兼備的本土信仰文化傑作。【內容簡介➤】
●后海灣的波瀾
流浮山人著,初文,360元
推薦原因: 樂
這部小而美的養蠔人家,道出一段我們並不熟悉的香港過往,是勁歌金曲後面的廣東小調,燦燦港片背景裡的夕照海灘。看了之後只覺餘韻幽幽,像港式飲茶的那盞茶,很清爽,很安靜。原來香港也有鄉土文學呐。【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東亞書房》海上圖書館不是夢!由安藤忠雄打造的「書之森號」將於瀨戶內海啟航,及其他藝文短訊
【業界新聞】
■打造出知名建築「光之教堂」、「淡路夢舞台」的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將在今春推出以船隻為載體的移動圖書館「書之森號」,為孩子們提供全新閱讀空間。安藤近年陸續在各地出資捐贈兒童圖書館「童書之森」,包含2020年竣工的大阪府「童書之森・中之島」、2021年的岩手縣「童書之森・遠野」、2022年的「童書之森・神戶」、2024年的「童書之森・熊本」,以及預計2026年在台灣落成的「童書之森・台中」。將在不久後啟航的「書之森號」,是安藤首次以船隻打造的圖書館。
他在2022年捐贈一艘航行瀨戶內海的小型客船給香川縣,並由其事務所將船艙打造成閱讀空間,館藏涵蓋約3,000本童書、繪本及圖鑑。「書之森號」預計營運5年,每年春季至秋季巡訪香川縣境內島嶼,完成共約40趟航行。安藤希望孩子們能透過這艘海上圖書館,「與珍貴的書本相遇,並以瀨戶內為起點,展翅飛向名為世界的海洋。」
■今年適逢日本文豪三島由紀夫百歲誕辰,日本出版社中央公論新社編輯團隊,將三島20多歲時的作品編輯成冊,於上個月發行新書《戰後是什麼》。本書收錄三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動蕩期間付梓的社會評論與自傳式隨筆,內容涵蓋1945年8月日本戰敗至1955年間發表的作品,包括探討戰後觀點的散文〈尚未實現的約定〉、短篇小說〈上鎖的房間〉等,他在這時期的書寫,展現出既兇爆又抒情的「壞時代」風貌。東京大學文學博士、現任神戶大學文學部副教授的梶尾文武,為本次的合輯撰寫解析,帶領讀者一窺文豪年輕時期的思想與世界觀。
【得獎消息】
■第172屆芥川獎及直木獎於上個月中公布得主,今年上半年度的芥川獎,由安堂JOSE(安堂ホセ)的《DTOPIA》(河出書房新社)及鈴木結生的《歌德已說明一切》(朝日新聞出版)共同獲選,而2度入圍的直木獎的伊與原新,則以《繼承藍色的大海》(新潮社)抱得本屆直木獎。
現年30歲的安堂,自2022年奪得文藝獎後正式踏入文壇,出道以來連續3年入圍芥川獎。今年的得獎作《DTOPIA》,以戀愛實境秀為舞台,透過1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男性彼此競爭,巧妙探討種族、性別、戰爭、虐殺等議題。韓裔旅日作家柳美里認為,安堂手中彷彿握著「故事磁鐵」,將那些現實世界中被排除的、不安的、危險的、宛如細碎砂礫般的語言,吸引到他的筆下,交錯、擾動得精彩紛呈。東京大學文學部教授須藤輝彥,則評述安堂在兼顧故事趣味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將資本主義、殖民主義、烏克蘭戰爭,以及加薩屠殺等題材融入其中,極具衝擊性又充滿開放性,值得向全世界推薦。
另一位芥川獎得主鈴木,則是年僅23歲的文壇新人,2024年以短篇小說獲得林芙美子文學獎佳作,目前正一邊攻讀英國文學碩士一邊進行創作。本期得獎的《歌德已說明一切》,以博學多聞的歌德研究學者為主角,他在與家人共進晚餐時,意外聽到一句自己不曾得知的歌德名言。為了搜尋這句話的出處,他翻遍龐大原典,展開一場學問追尋之旅。鈴木透過主角對於語言甚至創作的思索,細膩地描繪以學術為主軸的冒險奇譚。
獲得直木獎的伊與原新,則是專攻地球磁場及行星科學的研究者,他在2001年取得東大理學博士學位,並自2008年起斜槓小說創作,著有代表作《月亮前方三公里》、《八月的銀之雪》,以及近期被日本最大書評網站「読書メーター」評為年度推薦榜第2名的《宇宙漂浮教室》。本次得獎作《繼承藍色的大海》,收錄5篇以日本各地地緣歷史及自然現象有關的短篇故事。他將擅長的自然科學與懸疑風格結合,獲評審委員三浦紫苑盛讚:「作品中登場的人物、動物,甚至連石頭與泥土,都綻放著光輝,讓人想親身踏上旅程,遊歷小說中描繪的場景。」
感到懊悔的稻姬,親自帶著誠意求和,並與白雪一同前往出羽國,試圖完成困難的「和平條件」。在無賴女豪傑、女真族、恐山怪僧的幫助下,他們是否能放下怨恨,成功抵達圓滿的彼岸?近年備受矚目的歷史小說家武川,透過這部本格歷史巨作,勾勒愛努族與大和民族之間的衝突,以及彼此為締結和平做出的努力。
【作家動態】
■有著《奧杜邦的祈禱》、《反蘇格拉底》以及超人氣「殺手」系列等代表作的伊坂幸太郎,上個月底發行出道25週年紀念作《樂園的樂園》(中央公論新社),本書僅以短篇小說篇幅,卻講述了堪比長篇巨作的壯闊故事。大規模停電、致命病毒肆虐、飛機墜毀等一連串災難,讓世界頓時陷入混亂。這一切意外的發生,似乎都與神秘AI「天軸」的失控息息相關。被選中的五十九彥、三瑚孃、蝶八隗3人,以人工智慧開發者留下的巨幅樹木畫作《樂園》為線索,展開尋找暴走「天軸」的旅程,並終將迎來無人能預見的結局。在這部作品中,伊坂以創作生涯最唯美的筆調,思考故事的意義,並帶領讀者踏上沉浸式的奇幻冒險。
■文學獎得獎作《我的阿姨》、《縮減的愛》,以及將棋小說《棋聲高響》作者佐川光晴,於上個月底再推以將棋為題的故事《看不見也能將軍》(實業之日本社)。故事闡述就讀盲人小學4年級的及川正彥,在新老師的帶領下接觸將棋,瞬時被棋盤的樂趣擄獲。他使用視障者專用的棋盤與棋子和同學對弈,連獨自在宿舍時,也埋頭鑽研棋藝。正彥家人看到他的變化,始終溫暖地陪伴著他,然而,前方卻有著未知的挑戰。佐川以啟明學校為舞台,透過領略將棋樂趣並逐漸成長的小學生,以及他們身邊的老師和家人,勾勒一齣溫情脈脈、觸人心弦的青春成長物語。
■歷史小說家砂原浩太朗,繼《高瀨庄左衛門御留書》、《黛家的兄弟》、《霜月記》後,再推人氣系列「神山藩」續作《雫峠》(講談社)。本系列的場景設定在架空藩國「神山藩」,雖然每部作品的主角與年代各不相同,但故事皆在統一的世界觀中徐徐展開。延續神山藩風格的短篇小說集《雫峠》,共收錄〈半夏生〉、〈江戶紫〉、〈華之面〉、〈白之檻〉、〈柳時雨〉,以及標題同名作〈雫峠〉6個短篇。描繪心中有著家國大義的父子、病重的藩主、街道間穿梭的盜賊、決心離開神山的武士等,砂原透過不同背景與立場的角色,以及四季流轉的風景,織就神山的絢麗群像,以及由世間百態譜寫的壯闊歷史。
■以《模仿犯》、《無名毒》、《所羅門的偽證》等文學經典享譽文壇,作品橫跨推理、時代、奇幻等領域的宮部美幸,本月中推出《三島屋奇異百物語》系列作第10集:《貓之刻參拜》(新潮社)。江戶神田三島町的三島屋次子富次郎,如今成為「奇異百物語」的二代聆聽者。想為主人報仇雪恨的貓妖、為殲滅惡徒賭上生命的河童、在懺悔的哭聲中現身的山姥等,富次郎靜靜傾聽著來訪者訴說的離奇故事。另一方面,他的兄長伊一郎,某天與秘密戀人私奔,因而讓三島屋捲入一場以他的婚事為核心的混亂騷動。在她的「生涯最大創作計畫」三島屋物語續集中,宮部娓娓訴說奮力求生的女子與貓妖、河童、山姥等妖異之物交織而成的神秘奇譚。
■著有《告白》、《贖罪》、《反轉》等代表作,常以人性黑暗與殘酷面為題材的湊佳苗,在本月初發行新作《C弦上的詠嘆調》(朝日新聞出版)。故事主角美佐,睽違30年回到家鄉,發現曾如母親般照料她的阿姨彌生,疑似罹患失智症,住在宛如垃圾堆的住處。美佐匆忙將彌生安置進療養機構,並在整理房屋時,發現了一個保險箱,裡面竟隱藏著連家人都無法啟齒的秘密。彌生在昭和時期參加過的主婦英語會話課,究竟隱藏著什麼過往?而特別受彌生婆婆喜愛的同學「黛西小姐」,提出「交換家務」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本作自《朝日新聞》連載以來,便引發熱烈討論,湊佳苗透過鄉下大家庭媳婦的人物背景設定,從主婦及作家兩個不同的視角,挑戰「照護懸疑小說」的新境界。●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