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書房》李琴峰發行NFT小說《流光》,日/繁中/簡中版限量10份,及其他藝文短訊

【業界新聞】

台籍旅日作家李琴峰,於本月底發行出道5週年限定版NFT小說《流光》。李琴峰在2017年5月以出道作《獨舞》首次登上日本文學雜誌,雖然至今在日本文壇僅有5年光陰,期間卻有著繽紛精采的歷程,包含在2019年以《倒數五秒月牙》入圍野間文藝新人獎及芥川獎,在2020年出版《北極星灑落之夜》及《星月夜》2部作品,以及在2021年以《彼岸花盛開之島》入圍三島由紀夫獎,成為首位獲得芥川賞的台灣人。

今年5月20日,李琴峰以NFT小說的形式,發表執筆初期所創作、未曾以單行本出版的《流光》。這部由10個章節所構成的3萬字短篇,是一部兼具情慾及清新風格的作品,講述在日本工作的台灣人徐靜,流連於新宿歌舞伎町SM酒吧「Leviathan」,與各式各樣的人相遇、交流與碰撞的故事。


NFT小說《流光》發行日文版、繁體中文版、簡體中文版3款共10份。

由日本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及捐贈的日本神戶圖書館「童書之森」,今年春季正式開館。「童書之森」為2層樓高建築,透過整面牆壁延伸至天花板的書籍展示架,營造出猶如現實版美女與野獸圖書館的夢幻圖書空間。館內藏書以小學生及低年齡層讀者為對象,藉由「生物之森」、「思考之森」、「生命之森」等主題分類,激發讀者的好奇心。環繞著館內各處的木頭元素,取材自六甲山當地的木材資源,建構出帶有自然氣息的書香空間。至今年5月為止,「童書之森」仍維持事前預約制,預計在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後,將提供民眾自由入場。

日本神戶圖書館「童書之森」於今年春季開館,開放讀者預約入館閱讀、參與活動。

【得獎消息】

第35屆三島由紀夫獎及山本周五郎獎評選結果於本月16日公布,日本劇作家、戲劇導演暨小說家岡田利規,憑藉發表於今年《新潮》2月號的全新作品《Broccoli Revolution》榮獲三島由紀夫獎;本屆山本周五郎獎,則由小說家砂原浩太朗的神山藩系列第2部《黛家兄弟》(講談社)摘得桂冠。

岡田是戲劇公司Chelfitsch創始人及經營者,在投身劇作之餘亦執筆撰寫小說,曾憑藉小說集《我們被允許的特殊時間的終結》獲得第2屆大江健三郎獎。新作《Broccoli Revolution》單行本,預計於今年6月底正式發行。

獲得山本周五郎獎的砂原浩太朗,則是2018年才出版第一部作品《豁出性命:加賀百萬石之礎》的文壇新星。距首部作品發行3年後,砂原以第二部小說《高瀬庄左衛門御留書》,一舉入圍第165屆直木獎及第34屆山本周五郎獎。此次獲獎的《黛家兄弟》,則是與《高瀬庄左衛門御留書》有著同一個架空世界觀的獨立故事。相關作品資訊,詳見〈東亞書房2022年2月號

第75屆推理作家協會獎評選結果於上個月底揭曉,推理作家蘆邊拓以《大鞠家殺人事件》(東京創元社),贏得長篇暨連作短篇集部門獎項。著有《異類五種》、《殺人喜劇之13人》等代表作的蘆邊,自2002年起曾5度入圍本格推理大獎,但都與獎項擦身而過,直到今年第6度入圍,才以《大鞠家殺人事件》抱回大獎。此次推理作家協會獎的評選結果,也讓這部作品成為蘆邊打下華麗翻身仗的關鍵之作。

《大鞠家殺人事件》背景設定在二戰進行中的昭和18年,以販售女性化妝品致富的大鞠家長男,娶了陸軍軍人之女中久世美禰子,卻在不久後以軍醫身分隨戰出征。戰局逐漸惡化的同時,大鞠家也在某個夜晚,遭遇了淒慘的血光之災。究竟是誰、為了什麼目的、又是如何以如此怪異的手法殺人呢?蘆邊將故事聚焦於大空襲前的大阪船場,描繪出集怪異、解謎、驚愕於一身的正統派本格推理傑作。

推理作家協會獎短篇部門獎,則由逸木裕的《Skater’s Waltz》及大山誠一郎的《鐘錶店偵探與二律背反的不在場證明》並列獲獎。

《再見,藍色的食夢魚》、《女紋》以及日劇《日本第一女社長》原著小說《鈴木商店的當家娘》作者玉岡薫,在上個月舉辦的新田次郎文學獎評選中,以歷史小說《帆神》(新潮社)拿下大獎。《帆神》講述江戶後期的海商松右衛門,歷經萬苦改良曾是千石船弱點的船帆,最終以獨創的「松右衛門帆」,在江戶海運界掀起巨大改革浪潮的故事。過去擅以女性人物視角書寫歷史的玉岡,這次以江戶時代工樂松右衛門為主角,刻畫出一部精彩的海上羅曼史。

【作家動態】

以出道作成為史上最年輕的三島由紀夫獎得主,又在21歲以《本命,燃燒》奪得芥川獎的鬼才作家宇佐見鈴,在今年5月推出最新作品《車的女兒》(河出書房新社)。接到祖母的死訊後,17歲的官子與家人一同搭乘房車,朝著祖母的葬禮出發。記憶中的景色,以及車內密閉緊迫的空氣,讓家人之間扭曲的關係漸漸變得無所遁形。宇佐見以公路行旅的形式,書寫揉和了痛苦、悲哀與感動的家族故事,獲得作家山田詠美、中村文則、飛浩隆等人盛讚,並被書評家水上文評為「希望對日本文學失望、或覺得自己沒有立足之處的人們,都能讀讀看的一本傑作」。

著有《Loveless》、《皇家賓館》、《蛇行之月》等文學獎名作的小說家暨詩人櫻木紫乃,於本月中推出新作《孤蝶之城》(新潮社),描摹前作《紅河》主角「Carnival真子」孤傲的演藝圈傳奇。2019年出版的《紅河》,以女藝人平原麻紀為原型,講述擁有男性身體、自我認知卻是女性的秀男,如何逆行於社會潮流,不因他人的異樣眼光而妥協。

在《孤蝶之城》中,前往摩洛哥旅行的秀男,終於在經歷了變性手術後,完成了塑造「Carnival真子」的最後一步,得以擁有並擁抱女性身體。然而歸國後,在好奇與蔑視的目光、喝采與屈辱的洗禮下,真子能夠滿足於自己選擇的道路嗎?從《紅河》中與自我搏鬥的青春期,到《孤蝶之城》中與社會搏鬥的活躍期,櫻木娓娓訴說秀男.真子成為「貨真價實的自己」的奮鬥歷程。

以去年出版的《六個說謊的大學生》入圍山田風太郎獎、2022年書店大獎、第43回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的話題作家淺倉秋成,於本月中出版最新作品《不是我的炎上》(双葉社)。某一天,主人公山縣泰介被誤認為「殺害女大學生的兇手」,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真實姓名、照片等個資全無保留地被曝曬在社群媒體的泰介,在短短幾個小時內,成為人人喊打的大眾公敵。即便訊息毫無事實根據,廣大鄉民、甚至連周圍的公司同事、友人、家人,都不肯相信他的清白。走投無路的他,不得已踏上探詢真相的荊棘之路。淺倉以泰介的炎上逃亡歷程,訴說新世代網絡媒體的可怕力量,以及隱藏在事件背後令人驚愕的真相。

著有《8年》、《雪蟲》、《檢證搜查》等代表作,以警探小說系列深受讀者喜愛的作家堂場瞬一,於上個月底推出以政治媒體為主軸的大河小說三部曲《小小的王們》第一部:《濁流》(早川書房)。1970年代的日本,政治家與新聞記者緊緊掌握國家時局。眾議院選舉即將到來之前,任職於新潟分局的年輕記者高樹治郎,與自小相識的田岡總司重逢。田岡的父親是新潟縣執政黨的政務調查會長,作為父親祕書的他,這次是為了輔佐地方選舉而來。

高樹與田岡二人,身處政治與媒體兩個不同的圈子,各自懷抱著在自己的領域出人頭地的抱負。然而,為了在選舉中獲勝而黑白兩道通吃的田岡,與眼裡揉不得沙子、希望靠著媒體之力揭發社會不公的高樹,在彼此的路途上漸行漸遠。兩人之間橫跨昭和、平成、令和的戰鬥,即將華麗開幕。系列作第二部《泥流》及第三部《激流》,預計將在今年7月及10月正式出版。

著有《拙侍》、《Invisible》等文學獎得獎作的小說家坂上泉,於上個月底推出新作《渚之螢火》(双葉社),刻畫返還協定生效前發生在琉球島嶼的故事。1972年春天,派赴至警視廳的真榮田太一,在沖繩即將回歸日本前夕,回到琉球警察本部。然而甫一就任,便遇上了沖繩島內回收美元的運鈔車遭遇襲擊、100萬美元失竊的強盜案件。被琉球警察幹部任命為班長的真榮田,能祕密解決事件,逮補潛伏在島上的美元大盜嗎?坂上在沖繩回歸50週年的今年,以《渚之螢火》一作,重新揭開昭和時期的沖繩歷史、政治問題,以及沖繩曾經經歷的殘酷命運。

著有《警視廳53教場》、《女性祕匿搜查官・原麻希》、《新東京水上警察》等人氣系列作的吉川英梨,於上個月底推出《海蝶》續作:《海蝶:鎮魂的下潛》(講談社)。日本唯一一位海上保安廳女性潛水員「海蝶」,與曾經拯救過他、卻離開海上保安廳的前隊員重逢了,但兩人的再會卻並非一帆風順。震災留下的心傷、眼前的難題、郵輪上687名乘客的命運,以及關於過去殘酷任務的記憶,交錯成一張複雜細密的網。有「海蝶」之稱的忍海愛,這次又如何抽絲剝繭,度過這場海上危機呢?

曾7度入圍直木獎、最終以《少年與犬》抱回大獎的日本作家馳星周,於上個月推出長篇小說新作《月之王》(角川出版),訴說典雅恢宏的異能冒險故事。二戰迫在眉睫的魔都上海,隸屬帝國陸軍特務機關的伊那雄一郎,接到田邊少佐的緊急任務,需與皇室直屬委派的神祕男子「大神明」同行,在各國特務及蔣介石麾下的藍衣社之前,找到私奔的貴族小姐一条綾子的下落。最初對於這個搭檔組合頗不情願的伊那,卻在遭受杜龍與四天王率領的藍衣社異能戰鬥集團奇襲後,千鈞一髮地被能力遠遠凌駕人類之上的「大神」救了一命。馳星周以融合了魔幻、神話及近現代歷史的設定,以及緊湊又張力十足的筆法,講述各國特務、藍衣社、黑幫等多方勢力,在上海租界掀起的狂烈殺戮風暴。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話題》新銳漫畫家高妍將出版首部長篇漫畫《綠之歌》:創作能帶我們到自己都到不了的地方

備受關注的25歲台灣插畫家高妍,首部長篇漫畫作品《綠之歌》,將於本週三(5/25)在台日兩地同步出版。無獨有偶地,她最崇敬喜愛的日本音樂人細野晴臣,49年前也在同一日,同樣以25歲之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Hosono House》(細野之家)。

高妍自大學起即持續進行創作、自費出版插畫作品集,其輕巧細緻卻蘊含豐沛情感的作品風格,吸引不少台日獨立出版圈的讀者。2018年,高妍將自己愛上日本搖滾巨匠細野晴臣音樂作品的心路歷程,繪製成32頁的繁體中文短篇漫畫《綠之歌》自費出版,印製600本,很快便銷售一空。


高妍2018年以小誌形式自費出版的短篇漫畫《綠之歌》(取自Gao Yan 高 妍臉書

發行5個月後,這部只有中文對白的小誌漫畫輾轉來到日本,被細野早年待過的樂團「Happy End」鼓手兼作詞人松本隆發現。得知這部台漫引用了Happy End歌詞的松本,告訴了好友,細野因此親自閱讀到高妍透過圖像傳遞出的、對其音樂的由衷喜愛及真摯情感,由此種下了高妍與朝思暮想的音樂偶像相見的緣分。

2019年細野迎接出道50周年,日本NHK電視台特別拍攝紀錄影像,預計製作《搖滾師匠:細野晴臣》紀錄片(No Smoking)時,便邀請高妍與來台公演的細野見面,並親自分享繪製《綠之歌》的緣起。


2019年2月,高妍手持細野晴臣首張solo專輯《Hosono House》,與音樂家本人合影。(高妍提供)

「我只是一個非常喜歡細野晴臣的歌迷,想透過漫畫表現從他的音樂中得到的感動,殊不知這本漫畫被本人看到了。」高妍回憶當時的驚喜:「我並非有意識的,但這本漫畫冥冥之中一直幫我圓夢。」

《綠之歌》的命名,靈感來自村上春樹小說《挪威的森林》重要角色小林綠,沒想到,完成及自販這部短篇漫畫短短2年後,也收到來自村上本人的邀約。高妍為村上的紀實作品《棄貓》繪製封面及內頁插畫,完成創作生涯第一份正式的商業插畫案。


漫畫家高妍

2019年,高妍與香港漫畫家門小雷、韓國漫畫家Byun Young Geun在東京舉辦聯展,其後獲得村上青睞,作品造成轟動,近年來高妍在日本逐漸打開知名度,已然成為國際漫畫圈不容忽視的名字。

「現在想起來,覺得《綠之歌》有一股強烈、可怕的力量,讓我靠近這些人。我繪畫時並沒有懷抱著試圖接近偶像的念頭,而是畫了作品之後,作品裡面有很純粹、不成熟、很拙劣的誠實,這個誠實不斷地讓我跟他們互相牽引。我覺得這是我畫《綠之歌》之後最震撼的事情。」高妍若有所思地說,「創作的力量可以帶我們到很遠的地方。作者本人到不了的地方,都能透過作品去傳達。書就是有這樣子的力量。」


《Comic Beam》2021年6月號封面(高妍提供)

由於《綠之歌》獲得各界好評,高妍更篤定要往漫畫領域前進。經過數年醞釀後,日本角川集團漫畫月刊《Comic Beam》邀請高妍調整原有的短篇漫畫,改以日文長篇形式連載。能與森薰(《艾瑪》)、山崎麻里(《羅馬浴場》)、丸尾末廣(《芋虫》、《帕諾拉馬島綺譚》)、和山やま(《去唱卡拉OK吧!》、《為你著迷》)、十日草輔(《國王排名》)等漫畫家在同一本雜誌連載,也創造了日後獲得村上矚目的契機。

談到《綠之歌》長篇連載內容,高妍敘述那是她反芻數年之間發生的真實經驗後,呈現出來的作品。「這是一本私小說性質的漫畫,」高妍強調:「內容不是一個女生追星的故事。」她希望藉由《綠之歌》,竭盡全力地記錄下「愛的力量非常強大,強大得讓人願意做不敢做的事,去遙遠的地方」這個重要的訊息。

談到這本無意間扭轉她命運般的作品,高妍說:「《綠之歌》不單純只是一封獻給細野晴臣的情書,而是獻給為了愛勇敢地做不曾做過、也不曾想像過的事,對某件事物懷抱熱情、溫柔,且心思細膩的我們的情書。我能把這些青澀、有朝一日終究會忘卻的情感,透過《綠之歌》記錄下來,感到十分滿足且幸福。」

臉譜出版副總編輯、同時也是《綠之歌》繁體中文版責任編輯謝至平表示,這部作品讓他動容的地方,是具有一種跨越語言、年齡與國界隔閡的力量,立體地記錄下當代氛圍,反映出台灣年輕世代的群像,「過了十幾、二十年再回頭看,會不會也變成像一部留存我們這世代的一個標本?」


臉譜出版副總編輯謝至平

《綠之歌》日本版與繁中版,從裝幀設計、封面繪圖與編排,甚至由日文迻譯回中文的工作,都由高妍親自操刀。高妍笑說,原先認為裝幀設計絕對要交給專業來做。直到日本編輯在準備發行的過程突然拋出挑戰:「有沒有興趣親自做這次的裝幀設計?」高妍敵不過想嘗試的念頭,就一口答應,栽入新世界。

「我可以藉由想像讀者怎麼翻閱,來設計裡面所有細節。像摺口第一頁翻開來是一張黑膠,上面有6首曲目,其實就對應到這部漫畫有6個章節,每個章節曲目都是一首歌的名字。」高妍分享她埋藏在書頁間的巧思,「書最後摺口是演唱會門票,因為和上下兩集的故事結尾有關。」書腰設計得像機票,則與她對書能夠帶作品掙脫地理限制,觸及讀者的想像有關,「每個地方都有小巧思,做起來很有趣,又可以跟故事強烈結合,這是我做這本書設計最開心的事情。」

雖然長篇版《綠之歌》最初是在日本連載,但高妍強調,只要翻閱就一定會感受到「這是一本非常台灣的書。」她說:「我並不是因為崇洋媚外而在日本工作,我在日本工作最想要證明的事情是:台灣有非常多人才,不需要透過國外的肯定來讓更多人知道台灣創作者是有才華的。」

回顧自己成名的歷程,高妍也分享她觀察到的台灣創作圈生態:「很多先前的經驗是,先在日本有不錯的迴響,回到台灣,台灣業界才開始漸漸覺得『高妍是個不錯的作者』。」她說,「但其實『我不錯』的這件事,並不因為在日本得到任何成就而有所不同,而是因為我從以前到現在都在做一樣的事情(畫畫),並且我把這件事持續做下去,所以我才會有今天這樣很幸運的成果。」

高妍說:「希望台灣人能更有自信,不需要因為外國的鼓勵或在國外得了什麼獎,受到誰的青睞,我們才能大聲地說自己是台灣之光。我希望這本作品可以讓台灣年輕創作者,或跟我一樣不斷在努力的作者們,可以知道他們的作品是有力量的。希望透過這個作品,讓台灣人看到未來的可能性,同時讓日本看到,其實台灣作者的作品很有趣。」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綠之歌 -收集群風(上下冊不分售)
緑の歌-収集群風-(上・下)
作者:高妍
出版:臉譜出版
定價:7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高妍
1996年,生於台灣、台北。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沖繩縣立藝術大學繪畫專攻短期留學。現以插畫家、漫畫家身分在台灣、日本發表作品。2020年受邀為村上春樹《棄貓》繪製封面與內頁插畫,並以台灣館參展漫畫家身分參與國際安古蘭漫畫節。2021年5月起於日本漫畫雜誌《月刊 Comic Beam》初次連載作品《綠之歌》。

InstagramFacebookTwitter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2-05-23 21:45
2022國際書展》不容錯過的科技展演:劍魂如初AR劇場見證書中人的生死愛戀

2022年台北國際書展即將於端午連假期間(6/2-6/7)展開,會場上值得關注的除了主題館及各家出版社的重點書之外,數位主題館推出的「AR劇場」號稱全台首部360度擴增實境圓形劇場,結合劇場導演、得獎音樂創作者及專業演員,利用4DViews高科技攝影棚拍攝完成的科技劇場,預期將帶給讀者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劍魂如初AR劇場:尋找蕭練」是由作家懷觀和未來式互動藝術團隊聯手製作。懷觀的原著小說《劍魂如初》是帶有奇幻色彩的愛情故事,講述主角應如初進入古物修復公司,愛上同事之後卻發現他的本體是把古劍。本書曾獲得文化部Books From Taiwan選書,已售出韓國和越南文版權,並在2021年的釜山亞洲內容與電影市場展入選E-IP Selections。


《劍魂如初》系列小說共有四部,第四部完結篇預計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推出。

➤不再錯過台灣原創AR劇場

這項結合最新科技與暢銷小說的新型態閱讀行動,原訂在去(2021)年初的國際書展亮相,因疫情而延宕至今才正式與讀者見面。今年書展期間,數位主題館將開闢專區,提供3套設備,全時間供讀者見證書中人物的生死愛戀。

AR劇場使用的裝備很簡便,每一場次的體驗只需要一台iPad和一張圓桌,讀者手持iPad面對圓桌,桌面上會開始浮現小說中的場景,開啟360度全視角,觀看由32台攝影機環形拍攝的表演。未來式互動藝術共同製作人馮勃翰表示:「觀眾可以如同導演掌控運鏡般,隨時且自由地選擇觀看的角度和距離。」他補充說:「早先在文策院展示時,還有觀眾發現連主創團隊都未曾注意到的角色表情。」觀者每一次的凝視都可能進入不同動線,獲取不同的視覺衝擊,是這類AR劇場的一大亮點。


3D建模場景拍攝


實際觀看畫面

這段只有6分鐘長度的AR劇場雖然簡短精練,但製作團隊可說大咖雲集:擔任導演的是知名劇場工作者傅裕惠,金曲得獎音樂家柯智豪負責整體音樂,劇中如同戲班子的特技身段,則是由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的曾憲壽進行指導。

事實上,《劍魂如初》與新科技的結合,除了AR劇場之外,還有虛擬實境VR的設計,場景同樣位於故事中的古物修復室,在這裡讀者不再是旁觀者,而可以走入其中,與書中人物及其間的物件互動,完成古物修復的任務。可惜的是,VR劇場並不會在本次書展會場一併展出。

馮勃翰惋惜地表示:「我們很希望能維持2021年的計畫,將VR和AR兩者同時展出供讀者體驗,但疫情期間,VR的展出需要頻繁的設備穿戴以及眾多展場人力,加上VR劇場需要非常大的空間(以允許體驗者在空間中自由走動),籌辦起來較費力;此外籌備期間擔心書展再度喊停做了白工,因此今年只提供台灣首創的AR劇場在書展推出。」


實際操作畫面

➤閱讀新體驗,南北不設限

去年「元宇宙」關鍵字的蓬勃發展,讓沉寂一時的虛擬實境再度成為話題。談到將文本轉譯成VR、AR或XR的嘗試,馮勃翰指出,由於相關軟體的使用越來越便利,要進行「各種R」的轉譯並不難,差別在於細節,例如運用多新的技術,以及是否充分發揮VR/XR的特性。

實測體驗《劍魂如初》AR劇場時,劇中精緻的製作令人驚呼連連,同時好奇未來還會不會有後續的AR與VR劇場推出。馮勃翰表示:「目前各種娛樂的商業火車頭仍然是影視,因此我們的下一步會放在《劍魂如初》系列劇集的改編。目前美國、韓國都有知名公司與我們洽談影視改編,也有知名國際平台在和我們洽談中。」

書展期間,《劍魂如初》AR劇場原規畫設置在會場二樓的「數位主題館」,由於出版社退展,一樓空間釋出,開展後可能移至一樓展場,讀者請密切注意相關訊息。現場預計提供3組體驗設備,每台iPad每小時約能完成4場體驗,6天展期預計將可完成750場。現場體驗完,還有特製的IG濾鏡可供讀者拍照發限動。


讀者可透過《劍魂如初》IG濾鏡將書中角色結合實境場景。

《劍魂如初》AR劇場將開放網路報名與現場報名,網路報名將於5/28(六)上線。此外,主辦單位提前於書展前與南部的讀者見面,5/28(六)將在高雄文學館舉行AR體驗活動,作者懷觀將以視訊與讀者互動,有意體驗卻因時間或距離限制無法到書展現場的讀者,歡迎前往共襄盛舉。


➤時間:2022.5.28(高雄場)/6.2-6.7 (台北書展場)
➤地點:高雄文學館|三餘書店|世貿展覽一館1樓數位主題館
➤報名資訊高雄場/台北書展場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2-05-23 11:0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