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我想看見最真實的人性:未來數位總編輯韓京岳談未來盃成人漫畫獎

在現今的各種漫畫競賽場合中,經常可看見未來數位總編輯、人稱「島主」的韓京岳身影。未來數位曾在2010年與2013年獲得金漫獎年度漫畫貢獻獎,韓京岳個人也在2013年獲金漫獎最佳編輯獎。

韓京岳最為人稱道的經歷,是協助漫畫家韋宗成打造出台漫首屈一指的IP:《冥戰錄》少女媽祖林默娘。不過,和一般漫畫出版者相比,他的產品線不太一樣,行事作風也多了幾分沉穩和低調。

縱觀韓京岳和韋宗成的合作,從《馬皇降臨》、《AV端指》到《冥戰錄》等十多部作品,內容涉及政治、色情與宗教,都是相當敏感的議題,但出版社幾乎沒有太多負面新聞。這些都源自於韓京岳對議題拿捏的分寸。


未來數位總編輯韓京岳

未來數位的臉書在4月1日愚人節當天,發布了一則重磅消息:台灣史上第一個「成人漫畫獎」的評審陣容。貼文下面很快就有不少留言敲碗後續,在網路論壇上也引起讀者們紛紛討論:這公告是真是假?畢竟選擇在愚人節公布,有些擔心受騙。許多讀者更好奇:成人漫畫獎在台灣,是可能的嗎?

回顧韓京岳的工作歷程,我們不難發現,在台灣,他是少數能讓這一切變為可能的人。

「未來數位」於愚人節公布「成人漫畫獎」即將開辦,同時公布評審陣容的消息

▇同人、盜版與光華商場

韓京岳跟傳統印象中的「總編輯」很不一樣,沒有侃侃而談文化使命,也不是閃爍著無限商機的眼神。他講話不會有過多的情緒,理性且一臉波瀾不驚的神情,比較像是一艘在海面安靜航行的船,只是穩穩、筆直地朝著某個方向前進。

80年代末,網路還不普及,電腦不是每個人家裡的必需品,上網得先聽著「嘰──嘟──」的撥接雜訊,但韓京岳早已活躍在網路,與同好們交換情報、互通有無。「那時候就是這樣,金錢有限,不可能每一片遊戲都買嘛。最後就會講好:你買這一片,我買那一片,玩完再交換手上的磁碟。」

從PC9801到DOSV,成人遊戲(H-game)的愛好者們在BBS電子布告欄聚集,個人不再需要單打獨鬥,漸漸發展成一種近乎「祕密結社」的同人社群。

提及如何開展事業版圖,韓京岳說他沒有限制自己「要做什麼」,只是想到自己「喜歡什麼」。當年他一邊畫同人作品,一邊踏入當時全台成人內容最大的流通場所「光華商場」,尋找同人銷售管道,最後自己也當起了通路。當時的成人商品還是以盜版影片為主,AV太多兄弟搶食,不能碰;遊戲市場相對安定,但身為阿宅,情感上不願做盜版遊戲,多方考慮後韓京岳開始代理正版遊戲,反而在市場中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事業漸有起步時,他遇過夥伴捲錢跑路,也遇過黑道威脅抽成。

因為這段工作經驗,大抵給了韓京岳三種很強的訓練:第一,面對三教九流的人物,他深諳持正之道。第二,對小眾內容(無論是同人或成人遊戲)的需求,相當敏銳。第三,經常接觸消費者,對於受眾樣貌掌握明確,造就他對銷售數字的預判,非常準確。

智慧財產權尚未確立的千禧年初,盜版猖獗,甚至流傳過「18禁內容沒有版權」這種都市傳說。然而韓京岳不只自己代理正版商品,也想輔導對方轉正。「但是都被拒絕了」,畢竟做盜版的人,思考的重點都是怎麼樣賺錢最輕鬆。

「我的初始目的是幫創作找出路,所以就算麻煩或少賺,也要把該給的給創作者,但這個標準不是人人願接受。」雖然是苦笑著說,但韓京岳到現在仍舊堅持版權正統,法院官司無役不勝,未來數位的臉書上還時不時可見到最新的判決與盜版商的道歉聲明。當年刑法235條搞得出版界風聲鶴唳,許多店家因此倒閉,他也與社團朋友一起努力連署大法官釋憲,終於成功讓釋字617號為成人創作規範訂下基礎。

我們試著探詢他,面對法律糾紛,或者競業同行較複雜的成人內容產業,種種棘手事如何化解?韓京岳如此回答:「我的想法很簡單:自己沒道理就鼻子摸摸認輸吧,但若自己有道理,我們不要怕麻煩,用正確步驟打官司,總是能解決。」

素聞他協助過好幾位漫畫家解決合約糾紛,我們試著想深入詢問,不過他對此話題十分謹慎,對朋友的官司並不願多談,避免節外生枝,因為「放話越多官司越難打」。遇到問題就解決,說來簡單,卻知易行難。


未來數位總編輯韓京岳

▇從版權代理到獨立接案,人脈是王道

未來數位雖然從美少女成人遊戲代理入門,但也吃了無數次的閉門羹。韓京岳提到:「日本人本身就比較嚴謹,再加上成人產業比較保守,早些年對於海外代理看得不是很重,沒有人脈打不進去。」

人脈是代理日本產業的入場券,即使拿出再多成績,沒有認識的人做擔保,一切都是空談。「我以前當然也嘗試大量寫信、親自登門拜訪,但都不太有進展。」韓京岳說得很淡,最初能與日本Will Plus社長合作,他說:「主要還是同人社團大前輩的引介。」多了這一層關係,才有機會取得授權。

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在台灣與日本合作往來,已不再如以往只是單行道。譬如秋田書店的大人氣機車漫畫《爆音少女》,也在未來數位的協助下推出以台灣作為品牌的企畫《爆音少女!!台灣篇》,轉化「鳳梨酥」、「滷肉飯」、「臭豆腐」等台灣元素,延續女高中生與機車主題,與國內機車大廠及政府單位引路合作,也成了台灣與日本觀光的連結。未來數位從初期尋求人脈幫助,漸漸也成了人脈提供者。


《爆音少女!!台灣篇》延續女高中生與機車主題,結合眾多如「鳳梨酥」、「滷肉飯」、「臭豆腐」等台灣元素(取自natalie

相對於出版公司尋找人脈去跟日本接洽,漫畫家的狀況恰恰顛倒,往往是日本出版社主動出擊。韓京岳說:「網路擴散很快,現在台灣繪師只要在twitter、pixiv這類社群平台發表創作,很多日本編輯會自己找上門。」這些合作不限於原創,也有輕小說改編漫畫等工作。有時未來數位合作的繪師太忙,案子來了無法接,為了消化工作,韓京岳還會牽線尋找更多新人畫家。「這樣工作量不是反而增加了嗎?」我們忍不住問,他倒是無所謂似地笑著說:「我們也只能多做一點,期待新人們成長後才能輕鬆點。」

▇漫畫家宿舍

由於在同人圈打滾多年,韓京岳看過非常多厲害的創作者,每每都令他驚嘆:「台灣還有這種天才!」不過許多創作者不諳合約擬定、不熟悉自己的權益,又或者不解人情自找麻煩而發展受挫連連。天才和麻煩製造者,好案主和騙子都只有一線之隔,所以這個圈子才格外重視人脈,朋友累積的經驗可以讓你少繞許多歪路。

未來數位為此設立了漫畫家宿舍「創漫寮」,目前共有3間,約10位創作者入住。「當然不是強制參加的,資源還沒那麼多。主要會來住的,還是以離開家較能自由創作的漫畫家為主。」韓京岳說,他只是提供一個平台:「大家能夠在這裡互相支援接案,分享彼此的檔期與人脈、助手,這樣也比較能減少創作能量被無謂耗損。」

因此與其說是「宿舍」,這裡更像是一種「社團」。這樣的情報網,是延續漫畫家創作生命的重要後盾,具有幾方面的效益:首先,交換人脈,也能互相為彼此牽線,拓展財源;其次,創作交流,有些人擅長文史、有些人擅長角色,可以相互協助;再來,還可以降低接案風險,預防遇到不好的業主或案子,即使真的遇到困難時,也有協助的援手。

▇從「華語漫畫獎」到「成人漫畫獎」

未來數位曾經舉辦過「未來盃華語漫畫獎」,第一屆首獎是以《台大裸體藝術社》《戰術仙女花木蘭傳》聲名大噪的台灣漫畫家哈亞西。他的成人漫畫在日本ヒット出版社、ワニマガジン社刊載出書,一般向漫畫「好想去台玩!台灣旅行同好會」目前正在秋田書店的漫畫雜誌連載,是個單行本在台日多次再版、同人社團經常在COMIKET壁攤的傳奇作者!

從「華語漫畫獎」到「成人漫畫獎」,顯然方向上有一些位移。韓京岳表示:「過去有段時間台灣幾乎沒有漫畫比賽,碰到韋宗成後我很想知道,台灣像這樣的創作者還有很多嗎?」未來盃華語漫畫獎成立的最大原因,便是希望「看見新人」,創作者們也藉此陸續嶄露頭角。這幾年出現了許多出版社和政府規畫的漫畫比賽,韓京岳也擔任過評審。「透過比賽,我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作品。」

一般向漫畫的資源豐富後,韓京岳開始思考──什麼樣創作類型的新人是還沒被挖掘的?他說:「這幾年台灣的創作尺度和整體社會風氣更加開放,我想只差臨門一腳,還沒有人辦的話,就從我起個頭吧。」未來盃成人漫畫獎因此應運而生。

▇欲望的模樣

雖然台灣有許多優秀的原創作品,韓京岳還是感嘆:「台灣當下的創作風氣有個弱項──創作者很少徹底展現自己的性癖。」雖然說這是個「炎上時代」,只要議題處理得不好,隨時都可能在網路上「被檢討」。但韓京岳說:「古人也有許多挖掘人性面的作品啊,例如《金瓶梅》、《玉蒲團》,甚至近代金庸等大師的作品裡,角色的『屬性』反而更齊全,幼女婆婆綠茶婊等等(笑)。當年的創作者們反而更積極挑戰。」

社會進步的同時,人性卻被理性壓抑了。不知道韓京岳是否讀過社會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的《性意識史》(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但他所觀察到的社會現象,確實跟傅柯講述性被社會抑制的概念雷同。

「人也是動物的一種,為什麼我們不能表現動物性?」這種出自人性,猶如原始欲望(libido)的存在,或許就是韓京岳與未來盃成人漫畫獎希望尋找到的:「我希望看到創作者能夠鼓起勇氣說出自己喜歡的性癖,可能大眾也可能小眾,但把最真實的人性給徹底展現出來。我們的文化,到底能挖到多深?」這就像是潘朵拉的盒子,打開來或許盡是黑暗,但也因此才能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韓京岳提起近期因為台灣缺水,網路論壇上在討論擬人化「水庫娘」是否有可能?「這就很有趣,我就想看見這種妄想性。過去我們當兵時都聽過很多風化場所的都市傳說,三分真七分假,但很能挑起人的慾望。出社會久了,大家經歷多了,這些有趣的故事性反而消失了。」

▇人性的實驗場

性雖如喝水、吃飯,是生活的日常,只是喜好的菜色與口味卻有文化的差異。韓京岳提到:「像NTR(綠帽癖)在台灣、日本的創作中已經司空見慣,但在歐美一些成人遊戲論壇裡,可能還是會炎上。」顯見不同文化對於性的觀點各異,又如拉丁美洲喜歡肉感,而亞洲國家則普遍著迷制服。韓京岳說得饒有意味:「成人創作就像人性的實驗場。」

誠然,許多成人內容中,不乏有道德爭議的內容,甚至於,對道德的挑戰就是成人內容最基本的假設和需求。即使是社會風氣開放的現在,在符合法律的架構情況下,對於性的討論、思考與探索,卻仍然相當稀少,這同時讓正版與盜版、優良與拙劣的成人內容,消失在公共的視野。然而對成人內容的需求,其實從未消失。

成人遊戲和成人漫畫,在內容市場雖屬小眾,但也有不會對人造成傷害的實驗優勢。韓京岳希望創作能尊從每個人內心的慾望,並試著開啟一扇窗,窺見人性欲望中私密的區塊。

情慾該是什麼模樣?韓京岳不設定答案。但是,他為此已蓄積了人脈和出版能量,能為這些參賽者,找到發揮的空間和舞台。他想透過這一次的實驗,看看台灣對於情慾的想像,可以有多少千變萬化的模樣。

【未來盃成人漫畫獎】開創台灣成人漫畫的未來

參加作品及對象
1、參選作品限未公開發表之男性向成人漫畫(限制級作品)。
2、須為劇情完整之單篇作品,24-32頁以內。
3、以中文、日文創作皆可。
4、共同創作也可參賽(團隊、工作室)。
5、創作者需年滿18歲、不限國籍。
投稿期限
110年5月1日-110年9月30日止(以網路報名時間及郵戳為憑),逾期恕不受理。

➤➤參賽詳情資訊請至「未來盃成人漫畫獎官網」。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1-05-17 11:57
話題》永恆純真的少年們:讀萩尾望都《波族傳奇》

── 本文涉及情節內容,請斟酌閱讀 ──

外婆家頂樓佈滿灰塵蜘蛛網的書櫃上,我第一次與《波族傳奇》邂逅。這應歸功於母親拒絕清除外婆收掉出租店後的那些殘餘物,包含各式各樣輕薄多冊的日本少女漫畫。由於其中幾本已然佚失,年幼的我閱讀《波族傳奇》,僅留下唯美朦朧的印象,我甚至不懂為何開篇死去的少女,在往後的故事中又不斷出現。不過這份不了解,卻讓當時的我深覺神祕,故事如此複雜難測,充滿鬼魅、趨近恐怖的謎題。

直到有機會重讀《波族傳奇》,才發現這其實是一個設計精巧、劇情也十分簡潔清晰的故事,只是情節順序和過去我所閱讀的作品頗多差異,讀者早在開頭便預知了悲劇,同時亦是一首不斷向過去和未來發散、補足的長篇敘事詩。

按照每一篇章的順序,早在首篇與本書同名的〈波族傳奇〉中,便可看見作者萩尾望都精心埋下的伏筆。古怪神祕的波特涅爾伯爵一家來到小鎮,我們可以發現主角艾多加和瑪麗貝爾的緊密羈絆,以及艾多加和波特涅爾伯爵意有所指的對話、席拉震懾人心的美貌。


波特涅爾伯爵一家剛來到小鎮飯店,外貌及服飾皆吸引眾人注目(獨步文化提供)

儘管此時我們對角色關係或劇情均是一知半解,卻能從這些場景中,意識到波特涅爾伯爵一家和周遭人群的格格不入。隨後亞倫與艾多加的相遇,更使得故事張力逐步加深。我們不知道艾多加為何受到亞倫吸引,兩名少年的友誼卻隱隱構築了讀者對未來的猜想:亞倫將會成為波族一員嗎?他會跟艾多加離開責任繁重的小鎮嗎?身為當地貿易公司的繼承人,亞倫甚至必須與不甚喜愛的女子結婚,於是不願長大的少年,最終決定跟隨窗外的彼得潘離開,走入夢幻島。

孩子成長為大人的可能性消失,社會責任和命運都可以脫離,卻也因天真特性的保留,使這樣的孩子生命無法繼續前進,無法取得經驗的果實。他們是病態的,一如瑪麗貝爾的貧血症或亞倫的虛弱無力,卻也是美麗的,永不凋零的玫瑰怎麼會不美麗呢?因此《波族傳奇》除了具有歌德小說式的叛逆、感性、非主流,同時也探討少年選擇永遠停留在既非孩童,也非大人的狀態中,他們必將經歷的結果。

有趣的是,儘管故事中許多配角稱艾多加等人為吸血鬼,他們卻自稱是波之一族。吸血鬼成為低俗且負面的稱呼,波之一族的陌生化名稱,則讓讀者能從全新的角度看待如同吸血鬼一般,卻又不是吸血鬼的獨特種族。這個種族來自玫瑰盛開的永生之村、波族之村,外來者極難進入,即便想要尋覓,也會如墮五里霧中分不清方向。如此封閉的特性,更讓波之一族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


《波族傳奇》內頁(獨步文化提供)

對我來說,最初的〈波族傳奇〉篇章是我最為偏愛的,因它呈現了完整的故事以及角色衝突。瑪麗貝爾、波特涅爾伯爵和其妻子席拉均個性鮮明,亞倫與艾多加就更不用說了。波特涅爾伯爵和席拉試圖引誘一名醫生做為食糧,而醫生也並非善類,對女子態度輕佻。亞倫則從富家公子哥的傲慢孤獨,到與艾多加結為好友、並愛上瑪麗貝爾,經歷種種成長。每一個人物都有其複雜面向,並無絕對善惡。到了結尾,亞倫拋棄了他身為人類的重擔和家世,艾多加則失去了最重要的妹妹,兩人的空洞缺陷因彼此存在得到彌補,亞倫與艾多加躍出窗外的畫面,也才如此震撼人心。

以〈波族傳奇〉做為原點,往後的故事各自發散、連結,跨越時間,少年們永遠維持同樣的容貌。時而追溯到艾多加還並非波族的故事,時而回顧艾多加與妹妹的過往,時而從〈波族傳奇〉的時間線往後延伸,進入加百列蘇伊斯高中的神祕事件、進入藍普頓的畫作、進入格倫史密斯的日記,他們更不時與已然老朽的好友或子孫重逢。當故事愈發從他人的角度出發,艾多加與亞倫也更像一個傳說、一段神話,在這首漫長且華美的長詩裡逐漸淡去,留下不可思議、彷彿妖精般的回聲。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波族傳奇
ポーの一族
作者:萩尾望都(Moto Hagio)
譯者:丁安品
出版:獨步文化
定價:13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萩尾望都(Moto Hagio)
1969年出道,至今創作生涯已超過50年。
作品領域廣泛,SF、奇幻、推理、愛情喜劇、心理懸疑等等。
2012年春天以第一位少女漫畫家的身分獲得紫綬褒章。
2019年秋天以第一位女性漫畫家的身分獲選為文化功勞者。
《波族傳奇》為萩尾在1972-1976年間連載的奇幻作品,一發表就廣受讀者歡迎,打開了少女漫畫的讀者群,奠定了萩尾的地位。在連載結束40年後,2016年萩尾再度發表《波族傳奇》的續章《春之夢》,之後不定期連載中。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1-05-16 10:00
漫射計畫》過去的未來就是現在:屬於台灣的科幻漫畫,常勝與鐵柱對談

常勝與鐵柱,兩位分別是五年級尾和六年級頭的漫畫家,相識於2012年的安古蘭漫畫節。那是已成傳說等級的一年,參展漫畫家陣容空前絕後,有鄭問、陳弘耀、平凡與陳淑芬、蕭言中、阿推、邱若龍,也有目前正值創作高峰的阮光民、李隆杰、61Chi、致怡等人。細心的讀者可以在其中辨識出許多台灣漫畫創作的譜系或交互影響,如邱若龍之於李隆杰,阿推之於常勝。

第4期《漫射報》以台灣的科幻漫畫為主題,邀請到漫畫家常勝與鐵柱對談。成長時期正逢1980到90年代台灣漫畫興盛期的兩位漫畫家,除了分享各自的科幻養分,也聊到臺史博珍貴的科幻館藏,包括劉興欽的《機器人戰飛碟》、《科學幻夢》以及阿推《九命人》。


《漫射報》第4期的封面插畫,出自漫畫家A ee mi之筆,描繪人帶著自身的殘缺,向外探索宇宙的旅程,最終在閱讀中,得到內心的補滿。了解更多,請上「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粉專(圖:臺史博提供)

提到科幻漫畫在台灣的發展脈絡,首先會遇到作品數量並不充足的問題,其次則是閱讀經驗多立基於1992年以前的盜版作品,也使得討論變得困難。

常勝首先提到小時候印象最深的作品是《核子閃光世界末日》,當同齡人在讀《原子小金剛》時,他卻對這本書美式畫風和日式敘事所呈現出的寫實感深深著迷,心想「未來若要當漫畫家,就要畫出這種作品。」直到多年後,常勝才知道那是星野之宣的《ブルーシティー》,本作也催生了小澤曉的《青之6號》,動畫的人物設定村田蓮爾也是他關注的創作者。


漫畫家常勝


常勝提及小時候印象最深的作品是《核子閃光世界末日》

談起兩人共同的科幻養分,大抵可以歸納出幾個關鍵詞:手塚治虫、原子小金剛、火鳥、科學小飛俠 、無敵鐵金剛、永井豪。「珍珍是我們共同的偶像。」常勝說。而鐵柱則提及年輕時看到的日本漫畫,有一脈是相當深沉的,例如他曾看過一部名為《巨人》的短篇 ,描繪主人翁突然變得非常巨大,進而展現人與社會的格格不入,悲劇性濃烈。

「劉興欽老師在那個年代,一定非常孤獨。」鐵柱提到,1960年代出現在台灣的《機器人》系列作品,是台灣漫畫史中相當早期的科幻作品。機器人主角聰明、力大無窮、能飛行、絕對強壯、無法破壞,不過,它不具備善惡的觀念,劇情的張力經常由此展開,而科學的正面效益與負面影響,則形成故事衝突點,引人入勝。鐵柱說,這套書他小時候不僅反覆看了多次,還曾用色筆替漫畫上色。

兩人都直接以「IP」的概念來談論《機器人》,並指出幾個特色:首先,這部作品具有高商業性和娛樂性,接近現在的英雄漫畫;其次是故事成熟,常勝指出:「劉興欽很早就意識到,『英雄』的背後是有故事的。」此外,本作架構具高延展性,可像《哆啦A夢》一樣,用同樣的模組不停創作故事。

兩位漫畫家都認為,如果這套書的精彩之處現在能廣為人知,台灣後輩漫畫家可以創作出致敬的新作品,延長IP的價值與壽命,就像浦澤直樹的《PLUTO~冥王~》改編自《原子小金剛》,是日本漫畫的美談。兩人都認為,這些早年的作品應有規畫地做更多討論與推薦,才能累積更多不同世代的讀者。

「我認為一部好的作品,都有一個簡單到不行,卻強而有力的核心概念。」常勝說,他曾回顧自己的閱讀史,在台灣漫畫中尋找能與之對話,並繼續延展其精神的作品,「我想到了阿推老師的《九命人》。即使經過30年以上,有個點子一直停留到現在:『有一個人,他有九條命』,這個概念可以被擴充、改編和延續下去。」

鐵柱將場景拉回解嚴後,大量思潮在短時間內湧入台灣,隨著報禁解除,漫畫有更多發表平台,而成就了80與90年代台灣大批科幻創作出現的盛況。鐵柱提到:「阿推老師的作品裡歐漫科幻的風格,畫風華麗,在當時是非常前衛且新奇的。」

常勝補充道:「現在可以很容易發現,鄭問老師的《黑豹》受到《星際大戰》影響;麥人杰的《零代傳說》借鏡《瘋狂麥斯》的世界觀;還有曾正忠《遲來的決戰》,講畫工,真的是一流。這些天才型的漫畫家各有長處,在同一個時代出現,真的是百花齊放。」他補充道,除了墨必斯(Moebius),漫畫雜誌《Heavy Metal》也是當時圖像創作者必讀的聖經,其中出現的各種技法令人反覆咀嚼。

除了題材對科幻經典的取用,鐵柱表示,美學的推陳出新也是科幻對漫畫的一大影響。除了前述阿推偏歐漫的風格,是台灣作者首見,麥人傑《鳥人》使用了賽璐璐片,營造了截然不同的色彩,耳目一新,也令他難忘。

「聊回劉興欽老師,」鐵柱剛起個話頭,常勝接著說:「他一定看過更多!照理說他一定看過更多,才能畫出機器人系列。」兩人都認為,應趁劉興欽等前輩健壯之際,對他們的閱讀史進行更多訪談與研究。


漫畫家鐵柱

從劉興欽到阿推,常勝指出這兩人的未來觀是完全不同的,從他們作品中對飛碟或外星飛行器的形貌大異其趣,可見一斑。「小時候不明白,經過幾十年才慢慢理解,『未來觀』是不斷進化的,以前和現在的未來觀是完全兩碼子事,不只是人在進化,未來觀也在進化。」細讀《機器人》,科學是對人類總體福祉的增進,代表民族大業的興盛,而在《九命人》中,對科技的調度則展現在時空的跳躍與旅行中。

「透過科幻作者的想像,賦予了人類更進步的線索。」常勝如此提到,過去認為地球是平的,當地球是球體覆蓋了這個概念,未來觀就發生變化了。過去的科幻片用手錶通訊,現在的人類用手機,過去作者的想像,釋放了對未來的思考,進而影響了真實的未來。有學者指出,科幻小說從現有語彙創造新詞,如機器人(android)、電視(television),很可能是先出現在科幻小說中,才成為一般用語。若此,進一步可以說,訴諸視覺的漫畫,一直影響著現在和未來世界的樣貌。

「是物質創造了世界,還是意識創造了世界?」常勝說,因為著迷這樣的問題,他畫了《隱藏關卡》,而《九命人:時之輪迴》則企圖把時間概念拿掉。「很多事情把『時間』抽離之後,看起來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時間是線性』的概念跟地平說一樣是錯的,我們該如何認識世界呢?」常勝說明自己的創作,並提到新作《閻鐵花》也暗藏這樣的思考。

詢問兩位漫畫家最近關注的科幻作品,他們不約而同提到美籍華裔小說家姜峰楠的《妳一生的預言》(2016年改拍為電影《異星入境》),描繪語言學家因學會外星語言,改變思考方式而預見未來。鐵柱對常勝笑說:「如果有一天你發瘋了,可能也會看見未來,把漫畫倒著畫回來。」

訪談中鐵柱也提醒,科幻隱含對個人或世界現況的提問與反思。13世紀喬叟的《坎特伯里故事集》影響了丹.西蒙斯的科幻經典《海柏利昂》,也影響了鐵柱的《無量天擇》。鐵柱在《Taiwan Comix》發表硬科幻作品《青春期》,概念來自搖滾巨匠Jimi Hendrix的〈A merman I should turn to be〉,歌詞中反戰男女離開陸地,遁入海洋中,以吉他聲模擬直升機螺旋槳聲、機關槍聲與鯨魚叫聲。非常喜歡這首歌的鐵柱,將它化為漫畫,創作出擁有高等量子科技的海洋聯邦共和國,描繪未來陸地上的人類對生態的迫害以及自身經濟的崩毀。

劉興欽科幻作品中的許多情節,譬如人類擷取動物DNA回饋於醫療等,如今已一一成真。對談最後,不禁讓人懷疑起真實與虛構的界線。這也是令常勝著迷之處,科幻對未來的影響清楚可辨識,他說:「我現在都可以想像未來,你猜猜《星艦迷航記》的瞬間移動,何時可以成真?」

★臺史博漫畫文物庫房,科幻好書大公開


書封來源:《太空飛鼠大戰牛角金剛》(登錄號T2019.001.0551)、傑利小子《變變俱樂部上》(登錄號T2019.001.1601)、劉興欽《機器人戰飛碟》(登錄號T2019.001.0503)、劉興欽《科學幻夢》(登錄號T2019.001.0503)、阿推《九命人》(登錄號T2019.001.1495)、Grace《超新星19》(登錄號T2019.001.1589),文化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 《太空飛鼠大戰牛角金剛》
    本書1965年由文昌出版,作者不詳。漫畫劇情改寫自《原子小金剛》第8集第3話〈死亡十字架殿下〉,畫面非單純抄襲,而是經大幅更動與重新分鏡,將1話的故事延展成1集半的漫畫。
  •  傑利小子《變變俱樂部》
    1993年由時報文化出版。描繪性格經常分裂的中學生湯小傑,在穿上天才哥哥傑利發明的高科技盔甲後,不但模樣帥氣,更擁有超人能力,加上一隻猩猩拍檔,組成了「變變俱樂部」……
  • 劉興欽《機器人戰飛碟》
    本書1982年由華視文化公司出版。描繪宇宙人入侵,即將降落台灣,雖有最先進的現代武器,但老博士的機器人令全宇宙忌憚,於是眾人群力將機器人從地底挖出禦敵……
  • 劉興欽《科學幻夢》
    本書1984年由華視文化公司出版。劉博士研發的藥劑,萃取動物之長,如變色龍改變外觀的特點、壁虎斷尾再生的能力,卻因誤用拯救了一位壞人,造成社會動盪……
  • 阿推《九命人》
    本書1986年由時報文化出版,。故事發生於西元5678年,私家偵探蒙九戈接到一件5億元的委託案,追查過程中,他意外身亡,卻被神仙告知,他將有9條生命……
  • Grace《超新星19》
    本書1997年由東立出版。故事描繪飛行官克莉兒來到11號太空站,卻發現學生凱文跟她3年前過世的戀人林格外貌相似,兩人漸生情愫,克莉兒卻得知凱文與林格的死有關……

漫畫家簡介:

常勝
1968年生於台灣台北,復興商工西畫組畢業,曾任職廣告公司15年,2002年離開廣告業,開始漫畫創作至今。漫畫作品《夢境大飯店》、《BABY》、《OLDMAN奧德曼》、《隱藏關卡》、《九命人》、《閻鐵花》等;參與羅浮宮漫畫計畫,創作合輯《羅浮7夢:台灣漫畫家的奇幻之旅》。作品海外授權有日文版、法文版、韓文版等。

鐵柱
臺灣漫畫家,於2012、2015年參展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臺灣館參展,以及2015年非洲FIDBA漫畫節。參與滾石音樂漫畫有聲MV數輯,曾發表過《太子爺》、《無量天擇》、《孟婆湯屋》、《下流人間》、《金甲玫瑰》等多部漫畫。


▇《漫射報》第4期,全臺發放中!

索取地點詳情:請點我

了解更多《漫射報》,歡迎上「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臉書專頁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