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書房》都築響一編纂攝影文集,記錄百位名人無法再訪的那家店,及其他藝文短訊
【作家動態】
- 日本零售公司Kenelephant於今年1月成立出版品牌Kenele Books,並在創始月推出首部作品《Neverland Diner:無法再訪的那間店》,導覽只存在於記憶中的夢幻餐廳。童年時期曾與父母同去的餐廳、約會時去過的喫茶店、與友人度過愉快時光的居酒屋等,無論是誰,心裡或多或少都有一兩間無法忘懷的店,以及停留在舌尖的記憶。然而很多時候,因為遺忘了餐廳的所在,因為永久歇業,因為食物太難吃不想再去,或因為某些其他原因而無法再次前往。《Neverland Diner》由知名攝影師暨資深編輯都築響一編纂及攝影配圖,擔綱內文撰寫的100位作家、導演、藝術家、人氣藝人等各領域名人,以總計100篇風格各異的飲食隨筆,記錄悲喜交集的人生劇場。
- 小說家暨英式銅管樂隊「Frontier Brass Osaka」創始人遊步新夢,去年底出版純愛小說《與想成為星星的你》(實業之日本社),在第一屆令和小説大獎打敗四千四百多篇作品,奪得首獎。「我啊,想成為星星喔!」第一個發現新天體的人,擁有命名的權利。得知這條天文學界規則的少女琴坂那沙,滿心希望能盡快發現不曾為人所知的新星。被她的活力感染,希望成為天文學家的大學生鷲上秀星,也重新燃起了曾一度放棄的、尋找新天體的熱忱。然而,罹患心臟病的琴坂,生命實則已經在倒數計時。遊步透過天體探索的浪漫夢想,以及兩人交錯纏繞的命運,勾勒感人肺腑的純愛物語。這部曾被讀者評為「最希望影視化」的小說,已被翻拍為同名日劇,並於本月4日開始在日本播出。
「故事的魔術師」奧田英朗去年底推出新作《新冠肺炎與潛水服》(光文社),為疫情蔓延的世界帶來充滿愛與奇想的短篇故事集。擅以異想天開的筆觸及幽默文字貼近社會現實及人生百態的文學獎作家奧田,曾出版《空中鞦韆》、《家日和》、《奧林匹克的贖金》、《變態怪醫Dr.伊良部》系列等知名作品。
寫於疫情時代的《新冠肺炎與潛水服》一書,共收錄描寫中年小說家離家前往海邊獨棟小屋居住的〈海之家〉、講述降職者聚集地「無聊辦公室」中各式各樣奇妙事件的〈格鬥俱樂部〉、刻畫與職業棒球選手交往的自由主播內心糾葛的〈占卜師〉、遠距工作的父親發現家裡5歲兒子具有能感知新冠肺炎的奇妙超能力的〈新冠肺炎與潛水服〉,以及終於入手了心心念念的義大利中古車,卻在駕駛後接連遭遇神奇狀況的〈坐上熊貓〉等5個短篇。奧田透過日常與非日常的交織,勾勒出人際關係及人心的細膩變化。
新垣結衣與館博主演的喜劇《父女七日變》原著,以及《理香》、《交涉人》作者五十嵐貴久,上個月底推出喪屍小說《Biter噬咬者》(光文社),描寫發生在大川豆島的喪屍病毒及總理大臣之女搶救大作戰。
伊豆半島離岸的大川豆島上,突然爆發了病毒感染症,一旦染疫,人便會轉化為渴望啃食血肉的兇暴怪物,政府故以「噬咬者」稱之。相澤總理的女兒彩香,因為參加合宿活動,不幸在疫情爆發時滯留島上,老師和友人也一個接一個被殺害蠶食。由自衛隊及警察共組的部隊「血戰七」,能在艱困的生存保衛戰中達成使命,成功營救總理女兒彩香嗎?
著有「岬洋介」系列、「御子柴禮司」系列、《再見,德布西》等作的知名推理作家中山七里,上個月推出寫實系懸疑小說新作《境界線》(NHK出版),再續宮城刑警的探案故事。2018年5月,宮城縣氣仙沼市南町的海岸發現一具奇怪的女性屍體。從女子身上遺留的證明文件判斷,死者應為宮城縣警搜查一課警部笘篠誠一郎之妻。
笘篠警部的妻子,在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中受海嘯襲擊而行蹤不明,但遺體的狀況卻顯示死者直到前一晚為止都仍活著。妻子如若生還,為何這些年卻不回到自己身邊呢?抱著滿腹疑問前往認屍的笘篠,到了現場看見的卻是一位完全陌生的死者。是誰盜用了妻子的身分、妻子的個人資料又是經誰之手流出呢?中山以東日本大震災受災地氣仙沼為舞台,譜寫震災復興背後,失蹤者與個資情報交易的暗流,以及生者的祈願。《境界線》是宮城縣警系列第2部作品,前作《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改編電影,預計將在今年秋季上映。
《永遠的0》、《名叫海賊的男人》、《24號的奇蹟》作者百田尚樹,去年底推出劇場型犯罪懸疑小說《野狗的價格》(幻冬舍),攻佔日本亞馬遜文藝類作品暢銷首位。一個突然出現的神祕「誘拐網站」,赫然發出了「我們誘拐了以下這些人」的文字訊息,並附上6名滿臉寒酸相的男子的名字及臉部照片。這究竟是實實在在的犯罪案件,或只是單純的惡作劇?照片中的男子們又是什麼身分呢?而在此時,誘拐網站無視半信半疑的警方、媒體以及網友們,向意想不到的對象要求贖金。這個猶如以全體世人為對象進行社會實驗的犯罪計畫,剝開社會和諧的外衣,毫不委婉地向大眾發出「人命價值幾何」的殘酷探問。讀者評述:「無可挑剔的好看」、「不愧是10年連續突破百萬部銷售的作家,這本小說的臨場感太厲害。」
【得獎消息】
- 第164屆直木獎和芥川獎於本月20日公布,直木獎得獎作品為西條奈加的時代小說《寂寞之川》(集英社);奪下芥川獎的,則是宇佐見鈴的《本命,燃燒》(河出書房新社),兩位獲獎人皆是第一次入圍。
作家西條奈加(左)與作家宇佐見鈴(翻攝自Youtube)
直木獎得主西條奈加在2005年以出道作《金春屋戈梅斯》榮獲日本奇幻小說大獎,其後又以《涅槃之雪》及《圓圓的毬》等作摘下其他知名文學獎項。去(2020)年9月出版的《寂寞之川》,是以江戶千駄木町的大雜院為主舞台的時代短篇集,全書由6個篇章構成。千駄木町中名為「心町」的某個角落,有一條人稱「寂寞之川」的淤積小河。小河的盡頭建了一排老舊的長屋,而住在那裡的人們,宛如順著名為人生的河川流淌,最後靜靜地沉積在水流盡頭。無論是誰,心中都有沉澱著的、祕而不宣的情緒。西條透過不同的人物形象及其人生經歷,細膩地呈現活著的喜悅與悲哀。
榮獲本次芥川獎的宇佐見鈴,是年僅21歲的女大學生作家,2019年9月才以處女作《卡卡》摘得第33屆三島由紀夫獎,成為史上最年輕的三島獎得主,2020年9月出版的《本命,燃燒》是她的第2部作品。原書名《推し、燃ゆ》中的「推し」出自日本粉絲界的用語,許多追星族以「推」、「擔當」、「本命」等詞稱呼自己最喜歡的藝人。對於在學校跟家裡都格格不入的女主角而言,她的「推」,既不是逃避也不是依存,而是實實在在的精神支柱。然而某一天,她最崇拜的偶像,卻因毆打粉絲而在社群網站熊熊燃起負面風波。
宇佐見透過有學習障礙的追星族女主人公視角,聚焦現代社會偶像崇拜的現象,以及粉絲面對偶像跌落神壇的動搖心情。文學評論家豐崎由美評述:「這對所有偶像推崇的人而言是一本救贖的書,同時也是絕望的書,我非常強烈推薦。」小說家朝井遼則風趣地評論:「希望未來的考古學者能發現這本書,它是一本生動地勾勒出時代樣貌的傑作。」

【業界新聞】
- 有四十多年歷史的日本老牌書籍情報誌《書的雜誌》,在去年底發行的2021年1月號中,選出10本「2020年度最佳圖書」。村山由佳的《風啊、翻騰的風》榮登榜首,其他入選作,還有金原瞳的《巴黎的沙漠、東京的海市蜃樓》、朝井まかて的《類》,以及蟬谷惠實以江戶妖怪和男女糾葛為主軸的小說鉅作《妖怪心中》。除了不分類別的年度10選外,《書的雜誌》並同時整理科幻小說10選、懸疑小說10選、現代文學10選、紀實文學10選、時代小說10選、大眾小說10選等類別,為讀者搜羅各領域的年度推薦書籍。

- 紀伊國屋書店也選出共30本「2020年度最佳圖書」。文學獎作家凪良汐撰寫的《毀滅前的香格里拉》,拿下紀伊國屋的推薦排行榜首位。凪良將這本書的背景設定在地球將於一個月後被小行星撞擊毀滅的時間點,描寫至今都「沒辦法活得順遂」的4名登場人物,在逐漸荒廢、即將迎來終結的世界所經歷的生活,以及對生命意義的探尋。第2到第5名,則為迪莉婭.歐文斯(Delia Owens)的《沼澤女孩》、深綠野分的《偷走這本書的是》、矢部潤子的《賣書的技術》,以及吉竹伸介的《太熱的話,脫掉就好》。

- 人氣漫畫《進擊的巨人》終於將迎向完結篇!由漫畫家諫山創創作的《進擊的巨人》,自2009起在講談社《別冊少年Magazine》上連載,講述居住在由高牆包圍的城市中的人們與巨人對抗的黑暗奇幻史詩,漫畫單行本至今累計銷量已突破1億冊,並有真人版電影及動畫系列等跨平台改編。目前最新刊第33集已於本月8日發售,並於《別冊少年Magazine》繼續刊載後續內容。連載預定於今年4月完結,而最後一冊單行本,則計畫於6月9日出版,結束為期11年半的連載歷程。
- 第2屆「世界科幻小說作家會議」特別節目,於本月6日在日本富士電視台播出。去年7月的第1屆科幻小說作家會議因新冠肺炎的影響,以「後疫情的世界」為題,討論疫情彰顯的問題,及其對思考模式及生活方式帶來的影響。今年的第2屆線上討論會,則以「人類因〇〇滅亡」為主軸,邀請活躍於文壇的科幻小說家們,構思人類滅亡的可能原因。
本次來賓除了參與上屆討論會的日本作家:《愛在地球毀滅時》作者新井素子、《軌道之雲》作者藤井太洋,以及《謊言與正典》作者小川哲之外,並邀請去年以《首里之馬》榮獲芥川獎的高山羽根子共襄盛舉。跨國參與的,則包括著有《摺紙動物園》的華裔美籍作家劉宇昆、以《三體》風靡國際文壇的中國小說家劉慈欣,以及2019年以《如果我們不能以光速前進》攻佔暢銷榜的韓國女性作家金草葉。節目中並公開宮崎夏次系以「人類滅亡」為題材的漫畫新作《何謂在空中自由地展翅翱翔》。節目內容,現已可在YouTube網站點擊觀看:●
OB短評》#299 封存意念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夜讀巴塔耶
《眼睛的故事》、《情色論》重量級文學家「巴塔耶」概念導讀書
朱嘉漢著,逗點文創結社,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樂
本書是一部十分有愛的閱讀筆記,作者多方涉入文本與理論家生平,讓巴塔耶的概念有了多向度詮釋,讓理論家與概念本身緊密聯繫,更讓「理論」本身成為一種文學文類,甚至是感官經驗。不僅提供了學術閱讀外的視野,也是重新詮釋經典的最佳範例。【內容簡介➤】
●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
葉曼丰著,譚以諾譯,手民出版,54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作者論述香港武俠電影的感官美學肇起於資本主義的機制、工業化轉向以及國際網絡,這些刀光劍影都立足於20世紀中期香港高速發展的大形勢。本書以綿密的掌風織就香港武俠電影的輪廓,道出了城市之為江湖,及其如何滋養出無數的劍客、俠女與絕世武功,為華人世界獨特的武俠夢訪尋其香港社會的根蒂。【內容簡介➤】
●大收藏家
謝爾蓋.舒金和他失落傑作的故事
The Collector: The Story of Sergei Shchukin and His Lost Masterpieces
娜塔莉亞.賽米諾娃(Natalya Semenova)、安得烈.德洛格( André-Marc Delocque-Fourcaud)著,官妍廷譯,典藏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樂
我們欣賞、驚嘆於藝術家的偉大作品,卻鮮少知曉是誰在背後撐持,那些作品又如何在浩浩世界漫漫時間中被收存至今。本書綿密地梳理了俄羅斯收藏名家的一生,也幫助我們由此向度了解藝術文化。收藏家不再是藝術創作者的配角,收藏行為與社會脈動、經濟活動,乃至政治變革的聯繫也昭然可見。【內容簡介➤】
●邁爾士.戴維斯自傳
爵士巨擘的咆哮人生
Miles: The Autobiography
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昆西.楚普(Quincy Troupe)著,陳榮彬、蔣義譯,大石文化,750元
推薦原因: 樂 獨
由Miles Davis親自口述的傳記,出版30年後中文版終於問世。行文保留了Miles Davis動不動爆出俚俗粗口、黑人文化用語的口吻,閱讀起來宛如環繞音響播放的有聲書。除了可以知道每一個關鍵、爭議時刻傳主本人究竟怎麼說,也讀到了一個爵士音樂家具有爵士曲風的生命力。【內容簡介➤】
●生來已逝的愛德華.高栗
「死小孩」圖文邪教教主的怪奇人生
Born to be Posthumous : The Eccentric Life and Mysterious Genius of Edward Gorey
馬克.德瑞(Mark Dery)著,游淑峰,麥田出版,68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這位拘謹哥德系的暗黑奇葩,從作品到人生,都瀰漫著一股山本耀司加周星馳的龜苓膏感,輕易就收編了一群高冷又自覺格格不入的創作者,難怪徒子徒孫遍佈各行各業,「高栗風」甚至成了通關密語。怪誕、瀟灑、難以歸類,鑲嵌在時代中卻又遠遠超越時代。這本書不只是「邪教教主」的介紹,也給那些永遠覺得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的我們一記歪掉的當頭棒喝。【內容簡介➤】
●仙女日常奇緣
藝術家倪瑞宏的女子妄想
倪瑞宏著,大塊文化,499元
推薦原因: 樂
所謂書如其人,仙女一出手,就是很難不丟出自帶仙氣的作品。較諸文青知青們寫出來的好書,這本簡直是奇想綜藝馬戲團,魔術飛刀空中飛人接二連三蹦出來,跳痛得渾然天成,讓人見識到了什麼是「當自己」的出版品。本書亦入圍了2020年Openbook年度生活書,期待樂見作者下一場更高規模的仙界展演。【內容簡介➤】
●品菜單
令人垂涎的經濟與社會變革紀錄
THE MENU: Memorable Meals from Escoffier at the Ritz to a Suffragettes’ Victory Dinner to the First
伊芙.馬洛(Eve Marleau)著,林柏宏譯,時報出版,460元
推薦原因: 樂 獨
本書讀來有兩個層次,一是將西方政治、藝術史與菜單結合,呈現重要歷史事件中的菜單;二是以史料檔案呈現菜單本身的歷史,從第一份印刷的供餐清單(18世紀中葉的巴黎)到當代不足為奇的各種菜單如何演變。在資料、議題、切入角度的選擇上十分聚焦而靈巧,讓一份大家習以為常的清單有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內容簡介➤】
●通往自由之路
美國共和黨的理想、墮落,及其如何被保守主義意識形態綁架?
To Make Men Free: A History of the Republican Party
海瑟.理察遜(Heather Cox Richardson)著,林添貴譯,八旗文化,580元
推薦原因: 知
共和黨是如何從林肯總統主張的「不分階級與種族的全民政府」,走到現在被貼上美國優先、白人至上、極端的個人主義等標籤?作者以夾敘夾議的方式,對這個百年大黨有深入且完整的介紹。透過這本黨史,帶出美國歷史發展上的各種理念、意識形態的衝突:自由與平等孰輕孰重?政府在財產權保障與社會階級流動上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新任美國總統業已上任,中美關係展開新的篇章,本書填補了台灣讀者早該認識的美國兩黨的前世今生,了解美國是如何形成今日的國家樣貌。【內容簡介➤】
●老到可以死
對生命,你是要順其自然,還是控制到死?
Natural Causes: An Epidemic of Wellness, the Certainty of Dying, and Killing Ourselves to Live Longer
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著,葉品岑譯,左岸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批 議
關於生老病死,本書提出了頗具顛覆性的見解,直逼禪境。生命體的內部運作,本來就是你爭我奪的殺戮戰場,所有的健身、養生和醫療,說穿了不過是火上加油的抗爭行為,反而是心悅誠服地接受死亡,不嘆、不哀、不抗拒,方才是真正的解脫與覺醒。死亡只是個瞬間行動,但邁向死亡卻是無止盡的反覆掙扎、對話、猶豫與恐懼。這本書在我們有幸或不幸老死之前,詳細調查這條心情反覆的路,究竟是不是只能這樣走?【內容簡介➤】
●和孩子乘著香氣旅行
從調香、按摩到調理身心,肯園專業芳療師最全面的親子互動提案晚清至民國的時空體驗與文化想像
肯園芳療師團隊著,商周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實 獨
以香氣為媒介,回到認識世界的原點,帶著孩子從感官中摸索世界的形貌。書中以四季為主題,為親子設計了聽、嗅、觸、味覺的活動。香氣的使用不盡然來自精油,也有自然的花果香。說故事、調香、按摩、煮果茶、製作甜點等活動令人眼花撩亂,讓大人小孩一起暫離3C、放下玩具,仍能共享有趣有意義的時光。【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