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yum yum的文學百味!2020年「走讀台灣」夏季活動特搜
■作家與作品,雋永上癮的文學夏天
陳又津與鹹光餅,將追憶出一段啥樣的三重之夜?鴻鴻與酒館裡的mojito,又將誘發詩人什麼叛逃路線?前輩作家王文興的朗朗讀書聲,將陪你一起走過文學的同安街;年輕的行路女子吳緯婷,也想邀你看看宜蘭的臉孔、聆聽在地發聲的音樂。
由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舉辦的「文學島讀─遇見作家的N款設計」,全系列以9位作家作品,打造出9條「作家故鄉」或「文學地景」的走讀路徑,除了前述盛夏4場,入秋還有王拓的八斗子海味、雷驤的北投清酒溫泉蛋、林立青的剝皮辣椒工地鍋、杜潘芳格的客家手作醃菜、瓦歷斯‧諾幹的原鄉柿子與咖啡,道道都是從書本裡走出來的文學感官新體驗。

連小朋友都知道,沒有西瓜的夏天怎能叫夏天?聯經「你所不知道的美好臺灣」,策畫了由作者親自帶領的「自然臺灣」與「文化臺灣」兩大親子繪本走讀系列,除了夏日帶你追西瓜,還要發現臺灣最美的10座國家公園;文化走讀大龍峒及保安宮、艋舺與龍山寺,再去新港認識傳統香藝,從暑假一路追到寒假。

懷念少時《國語日報》鉛字墨香嗎?台北城南水岸文化協會「和林良爺爺漫步城南風景」,今夏將以3場「和林良爺爺的城南對話」直播座談,為10月的走讀活動開場暖身。10月共6個場次的「和林良爺爺的城南走讀」實體活動,未來除了帶領學員走過林爺爺的生活日常與作品場景,還將探訪《國語日報》編輯部、參觀報紙印刷流程,並自製「鉛字活版印刷紀念書籤」讓你帶回家喔!

■以愛和理解調味的文學夏天
「歡迎你來,讓失智者為你送上一杯咖啡!」由台灣失智症協會策畫的「共創失智友善走讀」,分為專業人員帶領一般大眾認識與預防失智的走讀活動、失智症患者帶領一般大眾實地走讀的活動、以及專為病友及家屬量身訂做的活動。除了體會失智患者也有領略文學之美的權利與能力,還將以失智者為師、學習他們技藝的「瑞智體驗教室」,特別是在Young Coffee 品嚐失智者製作之咖啡、餅乾的互動服務,絕對會大大翻轉人們對失智的印象。

東南亞教育科學文化協會與全台合作夥伴串聯的「台灣巷弄裡的南洋味」,將分別於台北、台中、台南、宜蘭四地,帶領民眾認識東南亞街區在台的各種搶鏡、多元的風貌及美味。除了講座、工作坊與電影映後座談,台北場次還將搭配專業手語老師服務聽障朋友,並特別規劃無障礙走讀路線,友善身障人士。一般大眾除了能與身障者一同品嘗南洋風味之外,同時更能親身體會身障者在社會各場域所遇到的難題。

易禧樂學有限公司則是以「讀.茶」地景書寫計畫,回望921災後地方重建的歷程與鄉人創生的努力。走讀路徑從台中百年瑞成書局,一路經霧峰,最後來到南投的中寮。除了探訪921真實故事改編電影《老師,你會不會回來?》的爽文中學,還將安排品嘗中寮使用晚生柚製作的創生產品「柚柑茶」,那份酸苦轉甘甜一如災後重生的滋味。

■走出台北,一口一個故事的文學夏天
走出大台北,值得就近拜訪的就是桃園了。四非書房和它的馬祖新村小夥伴們,總計開闢了35場「我們走成的風景-閱讀眷村風華到半城半鄉」的大小活動,導覽中壢馬祖新村黑瓦、磚牆、紅白大門的文化保存園區、欣賞光影電影院紀錄片放映,品茗、泡咖啡、玩眷村桌遊,也帶你走訪桃園第一座埤塘所在地的八德區霄裡,以及忠貞市場的滇緬風味和桃園當地的田野鮮食。

藺草工藝最有名的,當然公認是苑裡了。苗栗掀冊工作室「走讀百年苑景」,分別以市場、藺草、音樂為主題,規劃了走讀苑裡風土的3條路徑、共計18場的活動,除了將與攤商互動分享市場人生、品嘗苑裡的地方風土名物,還將透過文史工作者、在地職人、書籍作者,帶領學員走過苑裡老街,深度認識這座質樸小鎮的百年興衰。

說到糖,你只曉得台南嗎?虎尾厝沙龍「閱讀,土地的故事」的「百年糖都:虎尾街區導覽」與「毛巾的故鄉:虎尾近郊導覽」等4場活動,已於近日圓滿落幕。有興趣認識百年前蔗香瀰漫的虎尾小鎮的朋友,仍歡迎繼續利用假日以行動支持這裡的各項精采活動,在70多年歷史、氣質脫俗優雅的虎尾厝沙龍中,一起關注台灣社會及世界脈動。

■情味醇厚綿長,南台灣的文學夏天
嘉義洪雅文化協會「閱時代.讀嘉義─走讀嘉義的五種方法」,分別以林木、老宅、信仰、市場、老店鋪等5個主題規劃走讀路線,試圖以不同的角度,帶領大眾認識嘉義的變遷。以老宅、老店鋪為例,將由《台灣街屋》作者鄭開翔親自引路,帶領參觀北門古驛站、玉山旅社、雲霄古道、和平路街屋等老宅,以及60年的江振裕雜貨店、80年新陽春藥房、50年嫁妝店、竹椅店、種子店等不同年份的老店舖體驗,重新發現嘉義與眾不同的獨特之美。

荷蘭人為何在這裡修築普羅民遮街?赤崁樓又為何要建在這條路的北邊台地?清朝時它是府城最繁華之地,日本入台又改叫這裡為「本町」......。台南市文化協會「回到一九○四」,將以《回到一九○四》(一個日本兵的日記)與《小西門》(1970年代府城記憶)為藍本,10月起帶領民眾一同探索這座城市400年來的身世。並將於8月起在神農街舉辦「日本時代臺南商業廣告圖片展」,大家不妨預習走讀,先來超前體驗。

什麼是安平543?原來是「五館、四街、三巷」,台灣友善書業「南國走讀,南國」,這個夏天將帶大家深挖安平舊城區與運河周邊的有形/無形文史資產,並有4場相關講座、1場市集與1場起跑書展,帶你認識安平這個台灣海洋貿易的起點。到了秋天,還有「走讀美麗台18—阿里山文學地景3x3」來接力,是兩天一夜、肯定秒殺的行程。過完寒假,緊接著就是恆春的「走讀古城鐵馬遊─3面環海4城門」,活動多元,一波接一波精采可期。

花菜干、涼拌珠螺、石鮔干燉五花肉,你喜歡哪一道?這是澎湖古早味的漁村料理(大鍋灶飯),變身而成的釜鍋便當菜色。三餘文化「走讀台灣山.海.經」4大主題,除了前述的「里海倡議-澎湖203線浪遊記」,還有「異域孤軍的地方創生與大武壠族的古調再現」、「來去脫鞋子的部落住一晚」、以及「穿越三百年.重返鴨母王朱一貴的行軍路線」。有原民部落文化與眷村滇緬風味,也透過朱一貴行軍路線領略田寮月世界的荒地之美,並安排澎湖203線南寮與湖東兩個聚落,讓民眾認識里山/里海倡議現況,全數皆為兩天一夜的深度走讀活動。

■花東、離島、山林,寧靜自然的文學夏天
「我在海邊靜獵。用我安靜的心為弓,敏銳的目光為箭,專注的身體,等待,獵物的出現。」這是繪本《我在海邊靜獵》裡教我們與天地合一的自然觀察法門。台東後山生活工坊策畫「我在海邊靜獵六感地圖」,將帶領學員親身經歷書中場景,包括漁場潮間帶的生物與海岸生態、接觸小野柳的岩層藝術和迦路蘭的「黑髮橋」,活動最後並將品嘗都蘭阿美族風味餐。除了實地走讀,另有相關講座與線上走讀紀錄影片。

你聽過阿美族的巨人「阿里嘎該」嗎?你知道花蓮以前有個「大人才能去」的地方,叫溝仔尾嗎?由生活旅人規劃的「城市現形記:花蓮港市文學路徑走讀」,計有美崙山、美崙溪、清水斷崖、溝仔尾、花蓮港口與花蓮港街等6條路線,將以散文、詩集、繪本、影像,訴說花蓮的原民神話、移墾史、產業變遷、風土飲食、山海景致與港街故事。

想了解台灣自然史與登山史的朋友,請來參加「跟著博物學家走讀雪山」兩天一夜的山徑之旅。登山補給站於10-12月將辦理戶外走讀活動,9月起則是舉辦自然導讀講座及作家延伸講座,邀請山岳相關之文史工作者,諸如徐如林、伍元和、劉克襄、徐仁修等專業領域之講師,與民眾分享早期博物學家為了追求科學新知,攀登未知山林的那份艱辛過程。

什麼動物「因戰火而倖存,卻因和平而面臨滅絕困境」?答案是水獺。金門是目前全國僅剩的歐亞水獺棲地,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10月將舉辦「戰地後的水獺樂園」走讀活動與行前座談,除了踏查金門戰地風貌今昔,也透過實地走訪歐亞水獺棲息之自然地景,讓民眾瞭解水獺在金門文史及環境生態上扮演的角色,進而探討:(1)水獺原始濕地生活圈(慈湖)及古寧頭傳統聚落的平衡關係;(2)金沙溪環境工程影響而導致水獺生活型態的變遷。●

■2020年走讀臺灣 藝文活動平台
看更多精彩活動細節或登錄報名,請至2020走讀臺灣官方網站。
■2020年走讀臺灣 主題推薦書單
【作家與作品,雋永上癮的文學夏天】
- 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文學島讀-遇見作家的N款設計
《做工的人》、《準臺北人》 - 聯經出版:你所不知道的美好臺灣
《看見龍山寺》、《香藝之家》 - 台北市城南水岸文化協會:和林良爺爺漫步城南風景
《和林良爺爺散步去》、《台北慢步》
【以愛和理解調味的文學夏天】
- 台灣失智症協會:共創失智友善走讀計畫
《穿越時空的靈魂》、《奶奶的記憶森林》 - 東南亞教育科學文化協會:臺灣巷弄裡的南洋味
《餐桌上的家鄉》、《這裡沒有神:漁工、爸爸桑和那些女人》 - 易禧樂學:「讀.茶」地景書寫計畫
《茶味裡的隱知識:風味裡隱含的物質之謎與台灣茶故事,我的10年學茶筆記》
【走出台北,一口一個故事的文學夏天】
- 四非書房(饌食文創商號):我們走成的風景-閱讀眷村風華到半城半鄉
《流浪集 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桃園眷村文創潮間帶:首部曲》 - 掀冊工作室:走讀百年苑景
《農產加工不只醬:開箱地方創生的風土WAY》、《男人的菜市場》 - 虎尾厝書店:閱讀,土地的故事
《翱翔天際:虎尾的天空》、《風中的黑籽菜:虎尾眷村前世》
【情味醇厚綿長,南台灣的文學夏天】
- 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閱時代.讀嘉義-走讀嘉義的五種方法
《嘉義小旅行:散步北緯23.5°》、《老屋顏》 - 台南市文化協會:回到一九○四
《小西門:台南前世今生》、《行走的台南史:府城的過往與記憶》 - 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南國走讀,南國
《逐路細說臺18線:阿里山公路的古往今來》、《阿里山森林鐵道與世界遺產鐵路巡禮》 - 三餘文化:走讀台灣山.海.經
《古查布鞍遷村一年》、《食物戀》
【花東、離島、山林,寧靜自然的文學夏天】
- 後山生活工坊:我在海邊靜獵六感地圖
《我在海邊靜獵》、《大自然嬉遊記》 - 生活旅人:城市現形記:花蓮港市文學路徑走讀
《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家離水邊那麼近》 - 登山補給站:跟著博物學家走讀雪山
《雪山高山生態系:從鹿野忠雄踏上高山的那刻起》、《野遊觀察指南:山野迷路要注意什麼?解讀大自然蛛絲馬跡,學會辨識方位、預判天氣的野外密技》 -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戰地後的水獺樂園
《水獺找新家》、《金門人文采丰》
閱讀隨身聽S3EP1》兒童文學評論家林真美/無論小孩或大人,從書牆上抽出繪本,撫慰心靈
兒童文學評論家林真美是台灣童書閱讀的重要推手,由她創立的「小大繪本館」及相關社團、課程,對兒童教育及親子共讀的風氣影響深遠。本集節目中,林真美回顧她浸潤在繪本世界的點滴,從兒童的藝術教育,延伸到自我的人生經驗,有欣然喜悅的時刻,也一一盤點自己犯過的錯誤,細細說明每個階段的心得,並與讀者分享那些出現在她生命中的重要圖畫書。
▇特別來賓:林真美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畢業。日本國立御茶之水女子大學兒童學碩士。1988年自日本返國,曾當過幼教老師,也曾從事發展障礙兒童早期療育工作。數十年來,以「兒童」為關鍵字,除推廣繪本親子共讀,組「小大讀書會」,也在清華大學及多所社區大學開設過「兒童與兒童文學」、「兒童文化」、「繪本.影像.兒童」等相關課程,近年並與「兒童文化研究社」夥伴,致力於「兒童權利」的推動。
自1996年開始策劃、翻譯國外繪本。主要策劃過「大手牽小手」(遠流)、「美麗新世界」(親子天下)、「和風繪本」(青林國際)等系列,譯介英、美、日……經典繪本無數。著有《繪本之眼》(親子天下),並與小大讀書會成員共著《在繪本花園裡》(遠流)及《在繪本中看見力量》(玉山社)。2019年出版《有年輪的繪本》(遠流)。
▇本集精彩內容
這個馬克杯,是林真美十分珍惜的物品,從數年前日本行帶回後,每天都會使用。讀完李奧尼《小黑魚》(Swimmy),她寫下以下這段話:「人生不免會遇到悲慘,但只要我們有勇氣面對孤獨,並且願意張開眼睛,看看這個遼闊的世界,那我們就會在痛苦的經歷中發現人生之美,進而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與位置。」
有個社團叫「兒童文化研究社」,是最早我在永和社區大學成立的公共性社團,後來變成獨立性社團,聚集了一群對兒童有興趣的大人,從不同角度探討兒童問題。很多媽媽帶著她們的孩子來,孩子圍繞我們身邊,一邊玩一邊聽。有一天有個小孩突然說:「為什麼都是你們在討論我們小孩,我們應該要研究研究你們大人。」當孩子有這樣的想法時,我們就扮演支持與陪伴的角色,所以有了「大人思想研究社」。
主持人(第1到4季):邱顯忠
政大新聞系、美國 Temple University 廣播電視電影研究所。經歷:曾任公共電視台節目部製作人暨編導。2003年以《台灣百年人物誌》獲金鐘獎,2007年《以藝術之名》入選「台新藝術獎──年度五大視覺藝術」。另曾製作《誰來晚餐》、《文學風景》、《公視藝文大道》等節目。
➤閱讀隨身聽,聆聽導引:
➤線上聆聽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