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通信 Vol.74》天才再見!再見天才《一刀傳》陳弘耀

這篇文章是Openbook有史以來,分享情緒最「愁雲慘霧」的。到底是什麼觸動了大家心中的稀微?通通編以為,那就是發現了一部天才之作,卻再也沒有機會看到後續與完結。這裡說的不是《NANA》、《獵人》或小說版《冰與火之歌》,而是台灣本土漫畫《一刀傳》——漫畫家陳弘耀已不幸於2015年意外過世。

陳弘耀和鄭問年紀相仿,也在相隔不遠的時間內相繼告別讀者。相比鄭問過世時掀起文化界大浪,從故宮展覽、舊作重出到無數對談討論,陳弘耀走得相對安靜。比較二人畫風,陳弘耀的圖像敘事流暢,分鏡被譽為「教科書等級」,文字往往只單純做為對話,很少用來交代情節,甚至連對話都捨去,任憑格與格之間自然流轉。

三百多頁的《一刀傳》雖然只能算開啟了序章,我們卻能在其中看到壯闊架構。然而這部作品受限於當時台灣漫畫連載平台消失,成了絕響……

【封面故事】跨世紀台漫5》我們錯過了結局,但可以留下記憶往前進:談《一刀傳》作者陳弘耀
coverw1200.jpg

本週其他重量級好文,請看以下嚴選文章:


【2/21~3/1活動預告】

通通編每週都在埋頭整理閱讀活動,就是為了週五給大家一些出遊靈感,如果想要自己找藝文活動,請上:Openbook閱讀通

2/21(五)

19:00
百工游擊三重奏:三陽開泰來說書
地點:微貳獨冊(臺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346巷56號)【活動頁面
50b7b14d-bc12-4ecf-8600-43cb47d4ac9c.jpg
19:30
{免費入場,敬請預約*}2.21(五)《食人輓歌》新書分享會
地點:小小書房(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1號)【活動頁面

2/22(六)

14:00
用文字照亮社會暗角:陳育萱、臥斧對談小說家如何以小說重建議題
地點:讀字書店(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04巷6號)【活動頁面
c142e89f-48d8-451c-a7d5-1ed7afc1947d_0.jpg
金車文學講堂:唐嘉邦【從記者到作者】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1號3樓)【活動頁面
19:00
長大是一場夢嗎?陳育萱、謝凱特對談創作中的成長意義
地點:新手書店(臺中市西區向上北路129號)【活動頁面
20:00
[敦南夜講堂]旅行如同人生,人生就像旅行——《洛卡》
地點:敦南誠品(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45號2樓)【活動頁面

2/23(日)

14:00
誰說只能互相傷害?陳育萱、陳夏民對談如何以創作面對殘酷
地點:紅絲線(彰化縣彰化市城中街20號)【活動頁面
14:30
台北場|人之初,性本色!蔡詩萍《金瓶本色》新書分享會
地點:金石堂信義店(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二段196號5F)【活動頁面
53b21609-cdf5-418b-b984-4828fc42ffca.jpg
15:00
盧郁佳談《太古與其他的時間》、《收集夢的剪貼簿》
地點:小小書房(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1號)【活動頁面

3/1(日)

15:00
楊富民《後山來去》新書分享會
地點:小小書房(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1號)【活動頁面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0-02-19 18:11
OB短評》#233 低迴綿密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無蜜的蜂群

宋尚緯著,啟明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文    
詩人以歌謠般的語言,描摹蜂巢碎裂,群蜂盲飛無蜜的體制崩解狀態。意象連貫,氣韻洶湧,是窮忙世代的抗議之聲。【內容簡介

候鳥的勇敢

遲子建著,麥田出版,340元
推薦原因: 文 
相較於許多中國作家嫻熟滑溜的文字技巧,遲子建的小說語言清淡,別有不動聲色的魅力。本書寫東北小城的人與動物,語言如涓涓細流,密織出人與資本、生態交互牽動的圖像,值得細細品味。【內容簡介

來自清水的孩子

游珮芸、周見信著,慢工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樂   益  
以線條圓潤的白描風格,講述傳奇出版人蔡焜霖的人生經驗。由日治時期求學,戰後復學改說國語,到被構陷入獄,成為白色恐怖受害者,除了顯示台灣歷史因殖民經歷的斷裂與拼綴,也展現了個人生命與歷史的緊密貼合。【內容簡介

鼻紙寫樂

鼻紙写楽
一之關圭(一ノ関圭)著,陳幼雯譯,遠足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樂   獨  
本書描繪江戶時代畫師與歌舞伎的庶民風景,題材獨特,人物造型與畫風頗具時代氣息,筆觸細緻,是歷史漫畫迷的夢幻逸品。【內容簡介

野球俱樂部事件

唐嘉邦著,皇冠文化,30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推理小說的骨,歷史細節的肉,組構成好滋味的骨邊肉。結局有松本清張《砂之器》的意味,比一般推理小說多了對國族與階級的社會關懷。【內容簡介

臺灣翻譯史:殖民、國族與認同

黃美娥、楊承淑、許俊雅、柳書琴、橫路啟子、陳宏淑、藍適齊、王惠珍、張綺容、單德興、王梅香、賴慈芸著,聯經出版,750元
推薦原因: 知   獨 
經歷多重殖民,台灣留下了許多不同國族構建的翻譯語文史料。本書作為翻譯史的集結,處理的專題顧及翻譯各個層面,顯現台灣位於國族與意識形態夾縫的微妙處境,也顯露出後殖民性的駁雜痕跡。【內容簡介

生物與非生物之間

所謂生命,究竟是什麼?一位生物科學家對生命之美的15個追問與思索
生物と無生物のあいだ
福岡伸一著,劉滌昭譯,有方文化,320元
推薦原因: 知  
由傳統西方人體機械論,到將生命視為分子的動態,科學典範的轉移不斷挪移生物與非生物的界限。除了對於生物定義的思索,本書也涵括分子生物學此一新領域的重大發展與軼事,行文流暢優美,適合文組生閱覽。而且,比理組生修習這門科目更好的是,文組生只要享受閱讀樂趣就好,不用考試。【內容簡介

崩盤

金融海嘯十年後,從經濟危機到後真相政治的不穩定世界
Crashed: How a Decade of Financial Crises Changed the World
亞當.圖澤(Adam Tooze)著,蘇鵬元、吳凱琳譯,八旗文化,900元
推薦原因: 議  
本書也許是金融海嘯最完整的研究報告,生動勾勒出一幅世紀初的貪婪地獄變。在作者出色流暢的編排分析下,錯綜複雜的局勢、環環相扣的事件、擦槍走火的發展,一切都顯得那麼有條有理,有跡可循。然而不失謹慎的立論卻也微妙地顛覆了「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的美好願景——欲望總是會以最出乎意料的方式進行反噬的。【內容簡介

空王冠

玫瑰戰爭與都鐸王朝的崛起
The Hollow Crown: The Wars of the Roses and the Rise of the Tudors
丹.瓊斯(Dan Jones)著,陸大鵬譯,馬可孛羅文化,56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作者繼《金雀花王朝》之後再接再厲,端出這本王朝的終結,調度行文依然緊繃有力。經過玫瑰戰爭的衝突釋放,終於迎來響叮噹的都鐸王朝,怪奇軼事層出不窮。這段中古史其實形塑了某種島國心態,斷開了不列顛與歐陸的牽連,對照此刻正上演的脫歐戲碼,良有以也。【內容簡介

川本三郎的日本小鎮紀行

日本國民電影『男人真命苦』 之旅
「男はつらいよ」を旅する
川本三郎著,薛慧瑩繪,黃碧君譯,新經典文化,36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山田洋次執導、渥美清主演的四十多集《男人真命苦》電影系列,藉由主角寅次郎漫步全日本,在60年代經濟高速成長,城市景觀變遷之際,引出小鎮的懷舊氛圍。作者追隨寅次郎屐痕,疏淡筆觸記敘歷遊小鎮的見聞,鉤扣電影與鄉鎮歷史、地景,突顯現代魯蛇浪遊者寅次郎其實是資本主義體系外的另類浪漫英雄。本書對這部代表日本庶民文化的電影提供一個趣味的側面理解,進而提供了不同於電影的觀看角度。【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書評》奏響日本戰國序曲的「荒唐戰爭」:讀吳座勇一《應仁之亂》

對現今的日本人而言,應仁之亂無疑是一場知名度極高卻又毫無存在感的戰爭。說它知名度高,是因為絕大多數人都聽過「應仁之亂是戰國時代的起頭」這個說法,甚至雷神巧克力進軍京都推出抹茶巧克力時,也在廣告宣傳中形容為「應仁之亂以來的衝擊」。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比起叱咤風雲的戰國武將,應仁之亂裡面那些人物實在太沒有存在感。這是一場因何而起的戰爭?戰爭的雙方是誰?戰爭是怎樣結束的?恐怕能講清楚的人寥寥可數。

1994年NHK曾製作以應仁之亂為題材的大河劇《花之亂》,結果收視率慘澹,只播到37集就草草收場。但以這麼一場戰爭為題材的學術著作《應仁之亂》(応仁の乱―戦国時代を生んだ大乱),在2016年出版之後竟然掀起一波「應仁之亂熱」,創下累印48萬本的暢銷紀錄。吳座勇一的這本書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他為我們呈現出來的應仁之亂到底是怎樣的樣貌?

▉揭開戰國時代序幕的大亂

《應仁之亂》一書的時間跨度極大,儼然一部完整的室町時代史。在如此長時段的敘述之中,吳座首先要回答的兩個問題就是:應仁之亂為什麼會爆發?應仁之亂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應仁之亂過去被視作戰國時代的開始,但如今學術界有了不同的看法。現在一般認為,應仁之亂之後的明應政變(1493年)才是戰國時代的起點。這是因為應仁之亂過後,幕府統治體制仍然存在,直到明應政變,幕府權威才真正喪失。但吳座認為,若從對整個日本社會的影響來看,應仁之亂更為重要。

應仁之亂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全國性戰爭,將主要大名幾乎都捲入進去。大亂結束後,大名們紛紛回到領國,室町幕府統治基礎之一的「守護在京制度」(主要大名們在京都上班的制度)逐步走向瓦解。「中央」主導的時代不再,「地方」自立的時代開始了。因此,說應仁之亂催生了戰國時代的到來,絕不為過。

吳座將應仁之亂的起因上溯到嘉吉之變(1441年)。人稱「萬人恐怖」的將軍足利義教慘遭暗殺,至此以後,各大名間的勢力平衡被打破。繼任的將軍足利義政年幼,由大名領頭者即管領執政的管領政治復活。於是試圖強化將軍權力並削弱大名聯合的將軍,與大名聯合體制之間矛盾叢生。將軍足利義政為了削弱大名權力,利用大名內部的矛盾對其進行牽制、打破派閥。對畠山氏,他煽動家督之爭,對山名氏,他恢復其宿敵赤松氏地位。維持這樣的平衡對將軍的個人能力要求不可謂不高。

ashikaga_yoshimasa.jpg
足利義政像,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取自wiki

然而,足利義教和義政顯然不具備這樣的素養。足利義教在處理政治危機時,考慮的問題竟然是:如果下達命令卻遭對方無視,是否會有損自己的權威,倒不如撒手不管。但當調解被無視之後,將軍又勃然大怒,不顧周圍反對,強行武力介入。中世的政府與現代國家的政府相較,職權小,職責也小,並不存在超然的公權力。將軍如此,將軍手下的諸大名們同樣傾向優先自己的切身利益,並不一定聽從將軍的調遣。

之後的足利義政同樣是位搖擺不定、優柔寡斷的將軍。譬如本書提到,在處理畠山氏內鬥的問題時,義政起初支持畠山義就,而後又迫於形勢容忍畠山政長,同時又對義就的沒落心懷不滿,後試圖平衡二者,尋求折衷。當應仁之亂爆發後,足利義政起初打算靜觀其變,保持局外中立,見風使舵,之後又在細川勝元的壓力之下倒向細川一方。朝令夕改,反覆無常,足利義政對諸大名之間矛盾的惡化,毫無疑問產生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各懷鬼胎的全國「私鬥」

將軍權力與大名聯合體制的矛盾,隨著「文正政變」(1466年)的發生而消解。在這場政變中,諸大名之中最強的山名宗全集團,和細川勝元集團聯合起來將足利義政的親信集團排擠出去。然而此後,大名聯盟內部諸大名間的矛盾就凸顯出來。最終,山名與細川的聯盟破產,支持足利義政的一派以細川勝元為盟主成為東軍,反義政派和反細川勝元派以山名宗全為盟主成為西軍。諸大名一分為二,互相對壘於京都的應仁之亂就此爆發。

xi_chuan_sheng_yuan_w550.png
細川勝元(取自wiki

看上去東西兩軍各有十萬人馬,在雙方各自盟主的領導下作戰,但事實上投入戰爭的各方勢力各有各的盤算。畠山義就參戰是因為與畠山政長的私怨,一色義直的參戰是為了在三河和若狹的領地,赤松正則是因與山名的對峙而加入東軍,大內政弘參加西軍則是因為與細川氏的利益衝突。兩軍的參加者實際上是出於「私鬥」的目的加入其中,全國性的大亂儼然各種「私鬥」的總和。

戰爭領導者與參與者的利益並不一致,戰爭的任何一方都可能會隨時因形勢轉換而改變立場。因此,雖然一開始誰都以為戰爭會停留在較小規模,最終卻演變成了兩個內部政治利益不一致的鬆散同盟,在無能的領導下,拖泥帶水地打了11年的「荒唐戰爭」。

▉誰來為戰爭負責?

戰爭一旦開打,軍隊的統帥需要考慮戰爭結束的時間和方式。但應仁之亂並非如此。與二戰一樣,戰爭發動者帶來的是一場不知何時才能結束的戰爭。東軍與西軍分別擁立足利義政和足利義視,出現了兩個幕府對峙的局面,甚至西軍謀劃擁立南朝後裔,讓戰爭在政治上進一步升級,更加無法收場。與此同時,陣地戰技術的革新推動了戰爭的長期化。誰也消滅不了誰,應仁之亂就這樣陷入了長期對峙的泥沼。

在一片厭戰情緒之下,文明四年(1472)西軍和東軍盟主山名宗全與細川勝元開始了和談,但由於兩個同盟都是沒有共同政治利益基礎的鬆散同盟,雙方成員各自有各自的盤算,議和未能成功。更糟糕的是,兩軍首腦山名宗全與細川勝元竟然一同隱退,看似是承擔戰爭責任,實則卻使夠約束諸將的力量消失,二人一走了之,當了不負責任的甩手掌櫃,和談遂陷入僵局。

戰爭打了這麼多年,竟然無人願意站出來負責。最終,只能是細川與山名單獨媾和,此後處於劣勢的西幕府逐漸解散,持續11年的戰爭終於結束——但和平顯然並沒有到來。11年的大亂,為日本帶來深重的破壞,誰也沒能消滅得了誰,兩敗俱傷,竟然沒有一個勝利者。這樣一場戰爭,可說是現代人絕佳的反戰教材。

ying_ren_zhi_luan_w900.png
描繪應仁之亂的真如堂緣起繪卷 下卷(取自wiki

▉顯微鏡下的戰亂

與一般常見的敘述不同,吳座勇一選擇了微觀的切入點。他聚焦「大和」(今奈良縣)一地,以大和的僧侶、武士團及與大和有關的大名,透過具體細微的切入點帶出應仁之亂前後複雜的政治和軍事關係。在敘事上,不是扁平的事件敘事,他對於人物形象的解剖和描述非常立體,大大豐富了本書的文學性。每一個人物都不是被動的,我們能夠看到這個人物在這個時代積極生存的鮮活一面。

譬如偏向西軍的興福寺僧經覺,他利用自己與各方勢力的關係,艱難地試圖恢復對大和的控制。在危難之際,他再度出任興福寺長官,試圖重新建立寺院管理,卻不幸慘遭失敗。經覺在戰亂之際可謂竭盡全力,但仍無能為力。這是戰爭中「小人物」命運的生動寫照。吳座在序言中說,選擇經覺和大和為切入點,就是企圖透過他們的活動,來觀察周圍的僧侶、武士、民眾在大亂的旋渦中如何生存。

在本書中最為出色的並不是那些大人物,反而是這些「小人物」的苦鬥史。其中有大和本地的「眾徒」和「國民」,還有從京都避難而來的公家。特別有意思的是對古市胤榮的豪華聚會及其建立的「舞廳」的敘述,這是這場荒唐戰爭中的一段小插曲。古市胤榮這位擅長娛樂業卻生錯了時代的人物,最終遭到家臣的反叛而下台。這是戰爭中小人物的命運。

此外對「山城國一揆」的敘述也十分精彩。戰爭後,這些京都南部的地方武士們結成「國一揆」同盟,實施「武裝中立」,抵禦外來勢力的入侵。他們甚至還在平等院集會制定法度,實行自治。在「大人物」們所發動的這場不負責任的戰爭的陰影之後,「小人物」們的抗爭更加生動鮮活。

吳座跳出了以政治史為中心的書寫模式,著墨於文化、社會史等面向,使得本書不是一本關於政治動亂的單線敘述書,而是關於中世社會的群像。想了解日本戰國時代怎麼開始的讀者可以讀,想了解戰法的讀者可以讀,想了解中世社會的可以讀,想了解中世人民生活的讀者也可以讀。本書多條線索交叉,富有戲劇性,環環入扣,層層推進,一開始讀者可能對各種人名地名一頭霧水,但越讀下去就越會有看電影的感覺,最終沉浸進去,十分過癮。

ying_ren_zhi_luan_w250.jpg

應仁之亂:催生日本戰國時代的大亂
応仁の乱―戦国時代を生んだ大乱
作者:吳座勇一 
譯者:康昊
出版:遠足文化  
定價:4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吳座勇一
1980年出生於東京都,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課程單位取得退學、文學博士。專攻日本中世史,目前擔任國際日本文化中心助教,著作《日本中世戰爭史》獲得角川財團學藝賞。

著作:《一揆的原理》、《日本中世戰爭史》、《日本中世的領主一揆》、《日本中世陰謀史》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康昊(日本大阪大學碩士)
2020-02-18 09:0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