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一個像夏天一個像冬天:《mini me》陳柏煜與《觀看流星的正確方式》鍾旻瑞對談
作家陳柏煜近日推出夾帶豐富曖昧童幻意象的首本詩集創作《陳柏煜詩集 mini me》;目前從事編劇、導演等影視工作的鍾旻瑞則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書寫成長,出版首部短篇小說集《觀看流星的正確方式》。初秋雨不歇的傍晚,兩人進行一場名為「一個像夏天一個像冬天」的座談會,擔任座談主持人的《自由時報》副刊主編孫梓評,見縫即插針,為現場增添更多詼諧幽默。以下是座談會菁華報導。
▋當直率古怪遇上平衡狀態
孫梓評首先透過兩冊書的封面開場:《陳柏煜詩集 mini me》輯中許多意象跟冬天有關——如〈初冬〉、〈北極〉、〈聖母教堂〉,但書封卻繽紛燦爛,感覺與陳柏煜的氣質相仿:第一印象看起來溫暖活潑開朗,但身體裡面有座難以被攀爬的冰山。
《觀看流星的正確方式》書封則是冷色系,印象較冰冷,也符合鍾旻瑞給人的第一印象:害羞、冷靜、不會輕率作出任何決定。但他的短篇小說集寫到很多跟夏天、流汗、情不自禁因此發熱、汗水流過身體留下痕跡等相關事物。看起來冷靜的人,身體裡面有像蜂蜜的東西流出來。
主持人要求兩位作家介紹自己的作品,陳柏煜以自己的詩句詮釋作品:「『喝我』/愛麗絲喝完它後縮成十英吋。」他表示《愛麗絲夢遊仙境》中,女主角愛麗絲喝縮小藥水的情節很有趣,「愛麗絲看到縮小的瓶子,心想如果上面有貼『我有毒』三個字就不要亂喝,但那個瓶子上沒有貼,所以就把它喝掉了。整個情節跟這個女主角的氣質形成一種詭異直率,跟我書的氣息很像——讀起來有童趣,但也不是全然無害。」
鍾旻瑞接著提及,幫短篇小說集定名的時候,想過很多個名字,原想以「生長痛」為書名,雖然貫串整本小說概念,但太直白,才用了現在的書名。
孫梓評表示,自己在閱讀《陳柏煜詩集 mini me》與《觀看流星的正確方式》時,很享受觀看兩位作家對「身體」的描寫與視角,「透過意淫的方式寫身體,將之想像成別的東西,是柏煜寫詩時候很高的能力;而旻瑞則喜歡偏好從背部看人。」
陳柏煜坦言,「身體」並非他創作時的關鍵字,「《陳柏煜詩集 mini me》的第一個關鍵是『歌唱性』,是一個鋼琴的術語。打擊樂器無法像人聲做出滑奏,僅能透過手指跟踏板,對音樂家是很大的挑戰跟門檻。第二個關鍵,則是像顧爾德不喜歡選浪漫主義的曲子,而是巴洛克之前的或是現代曲子,有點『古怪』甚至『復古』。」他更表示這將會是他下一本想要前進的目標。
鍾旻瑞認為自己小說的關鍵字是「平衡」,他著重描寫人與自己或他人之間的關係,「那個對立會產生一股張力,張力可以是平衡狀態,但也會讓他失衡產生動能。」
▋最想扮演彼此作品中的哪個角色
接下來,由兩位同年出生的作者互擲疑問,彼此談論對方的作品。鍾旻瑞坦言自己創作時無法避免會以身邊的人事為題材,成為一個「偷故事的人」。該如何書寫近身的題材,而又能在其上超脫來看?陳柏煜說,自己在創作時並不預設將作品歸在哪個文類,且認為每個人都能有各自的看法,對於情節的真實可認,亦可不認。
陳柏煜接著點出鍾旻瑞〈泳池〉中的救生員角色安排的重要性,也發現救生員的父親被溪水沖走,使角色後來成為救生員的原因之一。如果情感有繼承關係,救生員所代表的意涵即是上一代造成的傷害,下一代想辦法去抑制。
「如果可以演出對方作品中的一個角色,會是哪一個?為什麼?」
在主持人的提問下,鍾旻瑞挑選陳柏煜的〈公鹿〉:
他的妻在杉林裡
他的妻在霧生的苔蘚上睡了
整座森林最寬廣
盛裝最滿的角
每個分岔的盡頭
都睡著一名瑩光的精靈他踱步
繞杉林一周
每一個房間
窄小但已收拾整齊
他的妻在被窩裡弓成圓形
也是小的
他看他的妻無意地拉一拉
擁在懷裡,呼吸發熱的被單路過的每一扇窗
布滿溫柔的陰影
布滿杉林緩慢生長的角
不要敲門
不要敲開那些夢
月亮跌落下來時
給他輕輕掩住嘴巴
他解釋,「我是個很淺眠的人,那篇意象很像睡眠的時候有一個人在旁邊守護,但,我覺得我應該是公鹿的妻子。」陳柏煜以占卜的角度分析鍾旻瑞的選擇:「如果是葉覓覓的詩塔羅,抽出這首滿不好的,因為這是一首花心的詩。所以他潛意識裡面應該是有一些滿……不好……的東西。」有些躊躇的語畢,逗得全場會心大笑。
陳柏煜則揀選鍾旻瑞的短篇小說〈第五次約會的下午〉的敘述者「我」,「因為這個角色很壞!很想演!細究原因有二:我覺得他是一個內心複雜的角色,較有挑戰性,尤其表面雖以第一人稱敘述,但最不可靠的就是第一人稱敘述者,還有很多話沒有說出來,這就很考驗演技;第二個是他跟姊姊之間的對話,讓我非常心有戚戚焉,很像我與家人互動的方式,以及生活環境,所以我可以直接進入這個角色。」繽紛燦爛的表情底下,讓人窺見真正的裸色。
▋與同代人的時差:神奇寶貝vs.獨立樂團
第三部分,孫梓評捉出兩人的共同點——1993年生、就讀政大、東區Boy——好奇這個時代對兩位的寫作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陳柏煜舉「神奇寶貝」作為他的時代象徵,他指出無論是動畫或是遊戲,從小就很喜歡「神奇寶貝」,直到現在更名為「精靈寶可夢」,他對於「神奇寶貝」4個字更有感。「然而這樣的轉換具體而微展現八年級世代正處在一個時代的交接縫。藉由神奇寶貝的演進,反應這個時代接受訊息的媒體有一個很劇烈的轉變。」
![_ptt2.jpg](https://www.openbook.org.tw/sites/default/files/u1406/_ptt2.jpg)
陳柏煜經歷了「神奇寶貝」到更名為「精靈寶可夢」的時代
這個交接的縫,也與陳柏煜自國中畢業後,閱讀素材擴張的狀態吻合,「國中時大多接觸到的是鄭愁予、余光中這類前輩詩人,等我到了市立圖書館以後,觸角更向外延伸,接觸到年輕一輩詩人,如孫梓評的作品,以及世界文學,才發現原來詩的可能跟範圍可以很廣,也讓我對浪漫主義詩歌漸漸失去興趣。」
鍾旻瑞則特別提出「流行音樂」的影響:「2006-2009年是我的國中時期,那幾年出現獨立樂團跨到主流的過渡現象(阿霈、tizzy bac、蘇打綠、張懸、盧廣仲、陳珊妮、回聲樂團、1976、陳綺貞)。我從國小就是個比較愛看書的小孩,跟同代的人會有一種隔閡感,甚至有點寂寞。但那時候這些音樂不僅給了我一個品味的定錨,我也可以透過音樂,很容易與他人分享興趣,讓我同時認為自己是特別的,卻又有能與人共享的部分。」
若在某個狀態無法與人達成連繫,無法與同代人同步的感覺,不免感到寂寞,感到些許時差。品味偏好復古的陳柏煜承認,也是透過朋友的眼光,才發現自己對別人而言像是個遺世獨立的人。但他聲明:「我也有在接觸現代的物事,但就是比較表面啦。」他笑得赧然。
陳柏煜自承受同代創作者影響最多的時期,是就讀政大時參加的文學寫作坊。「那裡剛好集中了一群優秀的寫作者,如張怡微、陳柏言、熊一蘋、謝宜安等,我們互相指出對方作品的好壞,每一屆老師帶我們的風格也都非常不一樣。」
鍾旻瑞則提到,自己受到一位認識10年的藝術創作者朋友何彥諺(也是他新書的內頁插畫家)影響,「透過他接觸到很多相關領域的東西,窺探到另外一個世界,讓自己的世界打開一點。小說與視覺藝術領域本質是創作,但創作時的思考邏輯完全不一樣,與他日常交流時出現的一些火花,都是我的養分。」
![album.jpg](https://www.openbook.org.tw/sites/default/files/u1406/album.jpg)
鍾旻瑞稱2006-2009的流行音樂是自己品味的定錨
▋社群媒體對創作的影響與啟發
夏天與冬天的對話臨屆尾聲,一位1996年出生的讀者提問,「身處當代的創作者/讀者們,大多從社群媒體與網路瀏覽文學與創作資訊,作者與讀者的交流更直接與赤裸。這對從傳統文學獎出身的兩位作家,是否產生影響或啟發?」
陳柏煜認為,與七年級作家相較,文學獎對他的影響並不明顯。但感覺到因為IG與臉書的關係,讓短篇幅的作品,如詩的發表變得更快,因此這一年詩集出版的比例變得非常多。「我覺得壓力很大,因此跟書籍設計說拜託你把封面做得很好看,因為我是一個很容易滯銷的作家(笑)。」他透過這個現象,持續觀察讀者觀看與接受文學的方式,觀察現代人的互動透過手機載體,書寫與閱讀的方式漸漸影響了作品的方向。
鍾旻瑞最早的寫作始於「無名小站」,題材多與日常生活相繫。「我寫的東西就是我的日記,是直到後面參加文學獎,作品開始慢慢發表之後,我才想要把這兩件事情切開。」之後臉書普及,眾人的意見在網路彼此相接,「那麼大篇的作品進到別人的河道是一種打擾。」出書對他而言,又像是回到部落格形式,讓他感覺比較安心。「對方不是被迫要看到我的東西。」顯現了他為人的低調與體貼。●
|
作者簡介:陳柏煜
|
|
作者簡介:鍾旻瑞 1993年生,台北人,政大廣電系畢業。曾獲台北文學獎、台積電學生青年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17歲時寫的小說〈醒來〉,便入選九歌100年度小說選。〈泳池〉榮獲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為歷屆最年輕得主,是文壇備受矚目的新人,目前從事編劇、導演等影視工作。 |
OB短評》#211撥開迷霧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裸體日本
混浴、窺看、性意識,一段被極力遮掩的日本近代史
裸はいつから恥ずかしくなったか:「裸体」の日本近代史
中野明著,楊家昌譯,創意市集出版,40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以西方人乍見裸湯時的驚駭開篇,解析文化衝擊背後的預設立場,當代日本人看現代西方人如何看待前現代的日本人,頗有躲貓貓的連環趣味。這本裸書不但可以看到日本的矛盾、外人的矛盾,更可以看到歷史的矛盾,以及一言難盡的性矛盾。
將日本在地傳統的裸體文化與後來西方所帶來的裸體禁忌並列,隱微地解構了現代以降的裸體觀,不僅是日本歷史的趣味之作,也對現代性提出幽微的反思。【內容簡介➤】
●日本奧地紀行
從東京到東北、北海道,十九世紀的日本原鄉探索之旅
Unbeaten Tracks in Japan
伊莎貝拉.博兒(Isabella Lucy Bird)著,吳煒聲譯,遠足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樂 獨
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與西方開始了廣泛的接觸,日本以舉國之力觀察與學習西方,許多西方人也有機會一探日本各地,不僅留下了時代的紀錄,也可以從異文化的視線中一窺日本各種面向。作為西方人對明治初期的遊記,本書珍貴之處除了涵蓋地域的多樣性外,西方女性視角更是彌足珍貴,也可以與20世紀柳田國男以降的民族學傳統做有趣的對照。
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探險家,怎麼看待明治維新的日本?這本紀行就提供了這種視角差的撞擊,對看慣維新大河劇的本地讀者來說,書中直來直往的好惡,客觀卻不敵文化本位主義的偏見,別有一種活潑嗆辣的趣味。【內容簡介➤】
●東京復古建築散步
戰前東京復古名建築50選
東京レトロ建築さんぽ
倉方俊輔著,洪于琇譯,榻榻米出版,53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樂
延續日本建築書籍一貫的完整企劃與精緻排版,搜羅19世紀中葉至二戰結束前的東京「洋館風」建築,探究當時日本如何消化轉換西方的建築語彙,東京迷應當入手一冊。【內容簡介➤】
●品嘗的科學
普立茲獎得主的滋味探源之旅
Tasty:The Art and Science of What We Eat
約翰.麥奎德(John McQuaid)著,林東翰、張瓊懿、甘錫安譯,行路出版,40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美味不只是用舌尖感受,也在大腦裡作用。本書由味覺相關的生理科學出發,闡釋感官細胞傳遞訊息給大腦的神經作用,如何造就了苦甜酸鹹的分別,並在不同文化族群裡發展出不同飲食偏嗜。結合食物的生理學與人類學層面,是上乘的科普之作。【內容簡介➤】
●放屁!名利雙收的詭話
On Bullshit
哈里.法蘭克福(Harry G・Frankfurt)著,南方朔譯,時報出版,220元
推薦原因: 批 思 議 獨
當人們過於習慣使用語言表達,其實很少仔細思索某個詞彙真正的意義。本書以哲學當基底,一步步由邏輯思辨「屁話」的定義。在如今政客大量噴灑「屁話」當煙幕彈的趨勢下,讓讀者可以撥開語言的重重迷霧,看清話語如何混淆公眾議題的提問。【內容簡介➤】
●圖解青少年的難搞小劇場
阿德勒正向教養,幫你STEP BY STEP化解青春期風暴,擺脫為人父母的焦慮與恐懼
Petit décodeur illustré de l’ado en crise
安-克萊兒.克蘭迪恩(Anne-Claire Kleindienst)著,琳達.柯瑞芝(Lynda Corazza)繪,陳文怡譯,地平線文化,399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不想被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逼成碎碎念的大叔大嬸嗎?對於家有青少年的家長,如何掌握青少年糾結的心理是共通的難題。本書以圖解方式切出生活情境切片,分析衝突當下親子兩造的心理,讓父母覺知自身的焦慮,與孩子的糾結矛盾,並提供親子對話的起手式範例,避免雙方一同淹溺在情緒波濤裡,可充當育兒苦行路上的支杖。【內容簡介➤】
●玻璃彈珠都是貓的眼睛
張嘉真著,低級失誤繪,三采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文
在過去春風蝴蝶女同志校園羅曼史傳統上,加了疼痛與性,顯現新世代同性慾望鬆綁的現實。作者雖然年少,已然掌握寫小說的腔調,敘事鮮脆外,亦有創新的譬喻,期待開創更多女同志文學的可能性。【內容簡介➤】
●天鵝之歌
Swan Song
羅伯.麥肯曼(Robert McCammon)著,陳宗琛譯,鸚鵡螺文化,899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獨
這部1987年的災難經典,頗能呼應冷戰時期的核戰焦慮:流離失所的人們各自結盟,保命求生,女主擁有療癒大地的能力,歷盡滄桑,終於重建了新一輪的文明……這樣的故事現今幾乎已成為好萊塢電影或末日影集的套路,小說雖非空前絕後,卻是引人入勝的大成之作。【內容簡介➤】
●不得已的鬥士
台灣安寧緩和醫療第一線紀實
吳承紘、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著,臺灣商務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議 文 益
隨著台灣社會高齡化的發展以及家庭結構的變遷,善終成為愈來愈多人關心的社會議題,安寧療護的討論也因此而生。關於安寧療護,國內現今仍遇到許多既有觀念的隔閡與挑戰,本書透過案例鼓勵國人對生命進行更深的思考,是安寧療護推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唯有經歷對生命的深度關照與交流,才能對生死有更超脫的看法。【內容簡介➤】
●加薩戰火
以色列的侵略,與巴勒斯坦無解的悲劇
GAZA:An Inquest into Its Martyrdom
諾曼.芬克斯坦(Norman Finkelstein)著,吳鴻誼譯,光現出版,60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益
台灣近年興起一陣以色列熱,特別對於以色列的新創多所欣羨。但深植於以色列建國歷史的以巴衝突,仍是不可不深入了解的陰影。尤其近年以色列作風日趨強硬,過往曾露短暫曙光的和平似乎不復存在。本書以非常細微的筆法,從巴勒斯坦人民的日常生活角度來看這個衝突,提供了不同的視角,相當深刻。【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