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通信 Vol.057》閱讀隨身聽西森萬(Season 1)堂堂完結!快把你的耳朵交出來!

整理:阿多利

打從7月開始,通通編就看到O編邁入修羅場,乾燒青春,從作家、設計師、編輯一路訪到出版社長,把書業人士打包成整整一季的Podcast,終於、終於在這週畫上了華麗麗的逗點(還未句點,O編說還會有下一季哦)!

通通編不多話,請側耳傾聽本季閱讀隨身聽,來自各方高手的字字金句:

都聽過了嗎?有沒有覺得......人生大起大落得太快,實在太刺激了呢?

來,賞賞畫,舒緩一下激動的心情:

草嶺古道、烏石港、蘭陽博物館、頭城老街、盧宅、平原稻作、湯圍、礁溪溫泉、員山溫泉、神社、宜蘭橋與河、西門溝、鄂王社區、宜蘭古城、太平山林木......你想得到的景點,外加幼子、青年、老人、先人跟現代人,以上,全部,都在這本層層疊疊的《蘭陽畫卷》裡。:.゚ヽ(*´∀`)ノ゚.:。

齁齁齁!這回的「詩人計畫」為各位引介的是——自帶光亮的詩人曹疏影 ☆(<ゝω・)ノ

看看她這個閃亮亮的發言:「詩歌對我來說,是開掘語言的可能性,像是深入到絕對黑暗的地方,找出語言的粒子,甚至自己發明字詞,進行照亮一切的動作。那是高度自由的實驗,讓我著迷而非常喜悅。」

來了哦,從2016等到2019總算來了哦!集結......呃通通編先數一下......咳嗯重來,集結了16位音樂人、詩人與學者精心翻譯,費時兩年,傳奇歌手&傳奇詩人巴布.狄倫的歌詩集,總共7集,一次讓你荷包哭出乃!

什麼?前面這樣的引言都還沒讓你想點進去看嗎?好吧本來通通編是不想使出這招的......坐穩了,這可是音樂評論家馬世芳寫的長~篇導讀!還不快拜讀(ꐦ°᷄д°᷅)

好。接下來是漫畫的時間,遭遇颱風因而順延的【教練,我想畫漫畫】系列講座第三場側記,總算上線!讓我們歡迎~~《大城小事》的作者HOM,以及《城市裡,有時候》的作者61Chi!

就是這裡,你好奇的、漫畫裡翻不到的、漫畫家各種不為人知的祕密角落,全數公開。

本期書人生請到了數感實驗室的共同創辦人賴以威,看看,數學家就是數學家,人家的啟蒙書是《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通通編只能哀嘆幼時點錯天賦,拿到的是《腦筋急轉彎》......

連等公車都可以想到數學問題,果然數學人的快樂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被打

能量已盡,下週通通編線上再會(′゜ω。‵)

本週推薦書籍都整理好了哦哦哦:


zhong_xiao_xue_.jpg

▇我想成為選書師-有獎徵答送好禮,選出你心中的臺灣原創力

文化部主辦的「中小學生讀物選介」,每年評選出的好書,其中有許多值得推薦的臺灣原創作品,為推廣這些好書以及刺激學生閱讀、分享,特別舉辦「我想成為選書師-有獎徵答送好禮」抽獎活動,一同選出你心中的臺灣原創力。立即參加:

★官網★抽獎活動:活動說明(←請點它);我要參加(←請點它),好禮中包含「三星平板電腦」x10、「誠品圖書禮券」1000元x10,還有★FB★抽獎活動(←請點它),可抽中500元「誠品圖書禮券」喔!


【9/20~9/29活動預告】

通通編每週都在埋頭整理閱讀活動,就是為了週五給大家一些出遊靈感,如果想要自己找藝文活動,請上:Openbook閱讀通

9/20(五)

19:30
信誼文學獎30故事劇場《劍獅出巡》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活動頁面

f082fed5c5dc93d4b2cbc1e7bfeb4c1482a9e6e5_11.gif

嚴韻的英文小說讀書會!帶讀TONI MORRISON
地點:小小書房(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1號)【活動頁面
貓舔拭了我的傷口——《借你看看我的貓》新書分享會
地點:瑯嬛書屋(桃園市中壢區榮民路165巷6號)【活動頁面

f7d4d96a-116e-427d-a7d4-26d484c32bfb.jpg

9/21(六)

10:30
信誼文學獎30故事劇場《劍獅出巡》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活動頁面

14:00
FUN心玩國樂:古典遊樂園
地點:國立臺灣圖書館B1樂學室(新北市中安街八十五號)【活動頁面
文創不是那麼簡單
地點:光點台北 多功能藝文廳(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8號)【活動頁面
《東坡詞‧東坡情》新書講座
地點:金石堂信義店 5樓龍顏講堂(臺北市信義路二段196號)【活動頁面
得獎的是─奧斯卡最佳配樂1934-2019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西湖分館4樓音樂廳(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一段594號)【活動頁面
新書分享│《沒有人認識我的同學會》歡迎你來參加的讀書會
地點:金融廣場書店(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62號一樓)【活動頁面
《噓!》來聽朱靜容老師談Florian Pigé
地點:晨熹社繪本書店(臺中市西區博館路234號)【活動頁面

9391a224-cf99-43b4-bd46-07ba87bf3eae.png

14:30
信誼文學獎30故事劇場《劍獅出巡》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活動頁面

15:00
FUN心玩口琴:口袋裡的音樂魔法
地點:國立臺灣圖書館B1樂學室(新北市中安街八十五號)【活動頁面

83dd9ce2-01be-4a61-a4d1-03962ba8a5f6.jpg

18:00
秋趣•弦來:心弦室內樂團音樂會
地點:國立臺灣圖書館B1演藝廳(新北市中安街八十五號)【活動頁面

19:30
信誼文學獎30故事劇場《劍獅出巡》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活動頁面
FRESH劇場:布克山的歷險
地點:國立臺灣圖書館B1演藝廳(新北市中安街八十五號)【活動頁面

2928cf25-c4e2-49f0-ace6-d2d84efb8e72.jpg

9/22(日)

10:30
信誼文學獎30故事劇場《劍獅出巡》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活動頁面

14:00
2019下半年「大家的私房課——生活智慧的傳統與現代」
地點:紀州庵3樓人文講堂(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
108年屏東現代詩展系列活動
地點:齊東詩舍(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7號)【活動頁面
電影放映《Prison Image》監獄監控錄像與權力關係!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1樓演講廳(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 【活動頁面

e55e3882-d410-434d-ad27-f395fb718d15.png

如何以文學煉成實境遊戲——製作秘辛大公開
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齊東詩舍活動室(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5、27號) 【活動頁面
14:30
信誼文學獎30故事劇場《劍獅出巡》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活動頁面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李屏瑤x江鵝 新書對談分享會
地點:紀州庵新館(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

9/23(一)

19:40
9.9(一)開課!讀麥爾坎.勞瑞《火山下》——世界文學讀書會
地點:小小書房(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1號)【活動頁面】 

9/24(二)

19:30
詩講座《危險年代的詩與真實》
地點:紀州庵新館(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

9/25(三)

19:30
9.25 我不知道你不知道我不知道──葉覓覓荷譯詩選分享會
地點:小小書房(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1號)【活動頁面

5d04ddd0-b415-4587-b702-6ad076f792f2.jpg

20:00
誠品r79空中閱覽室——詩的流淌
地點:誠品R79空中閱覽室(臺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16號B1之中山地下街B1-B48號店鋪)【活動頁面】 

9/27(五)

19:30
《地表最強國文課本第二冊:不如歸去休學期》 新書分享會台中場
地點:新手書店(臺中市西區向上北路129號)【活動頁面
嚴韻的英文小說讀書會!帶讀TONI MORRISON
地點:小小書房(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1號)【活動頁面】 

9/28(六)

09:30
為成人說繪本故事-相愛容易相處難嗎?(9月份1場次)
地點:臺中市立圖書館葫蘆墩分館(臺中市豐原區圓環東路782號)【活動頁面
10:00
亂世忠臣與情義悖論:從易學解碼〈水滸傳〉中的英雄輓歌
地點:蓮德品素天地B1(臺北市中正區寧波西街82號B1)【活動頁面
11:00
2019 圖像小說祭:給大人看的漫畫|9/28-9/29
地點:光點華山1F影像穿廊、2F多功能藝文廳(臺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活動頁面

6a883fed-51a7-488d-adfd-b482489b2266.jpg

14:00
電影放映《虛你人生》透過影像科技建構的新「雲端」社會關係!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1樓演講廳(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活動頁面

e55e3882-d410-434d-ad27-f395fb718d15_0.png

14:30
信誼文學獎30故事劇場《劍獅出巡》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臺南市台南市中華東路3段332號)【活動頁面
跨蝦米藝術節
地點:一魚飲食(高雄市鳳山區曹公路69號)【活動頁面
16:30
《地表最強國文課本 第二冊:不如歸去休學期》新書分享會台南場
地點:台南政大書城(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B1)【活動頁面
19:00
一個像夏天一個像冬天——陳柏煜x鍾旻瑞x孫梓評
地點:和平青鳥(臺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玻璃屋2樓)【活動頁面
19:30
《地表最強國文課本 第二冊:不如歸去休學期》新書分享會高雄場
地點:三餘書店(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214號)【活動頁面】 

9/29(日)

10:30
信誼文學獎30故事劇場《劍獅出巡》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臺南市台南市中華東路3段332號)【活動頁面
14:00
如何以文學煉成實境遊戲——製作秘辛大公開
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2F文學教室(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活動頁面
2019下半年「大家的私房課——生活智慧的傳統與現代」
地點:紀州庵3樓人文講堂(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
14:30
信誼文學獎30故事劇場《劍獅出巡》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臺南市台南市中華東路3段332號)【活動頁面
跨蝦米藝術節
地點:有野餐(高雄市鳳山區光遠路279巷3號)【活動頁面
9.29,李信瑩老師談「無懼傳統的挑戰:萊辛的《金色筆記》」
地點:小小書房(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1號)【活動頁面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9-09-20 12:00
對談》狗派與貓派漫畫家的大亂鬥:HOM《大城小事》vs 61Chi《城市裡,有時候》

Openbook漫畫講座系列第三場,邀請到的與談者有漫畫家61Chi,她以《房間》出道,即獲日本外務省國際漫畫賞銀賞與金鼎獎優良出版品推薦,今年也有新作《城市裡,有時候》面市。另一位漫畫家HOM,則是以《大城小事》多次入圍金漫獎青年漫畫獎。

兩位創作者認識已久,聊起天來格外放鬆,現場粉絲爆棚,Openbook更找來基地書店店長張敏慧擔任主持,眾人侃侃而談,關於漫畫家各種不為人知的祕密角落一一公開,滿足所有粉絲的好奇心。

▇狗派與貓派的漫畫家

活動的第一個部分是快問快答。主持人第一題問:「請問是貓派還是狗派?」HOM在白板上寫下「狗」,61Chi則用簡單的線條畫了一隻貓。主持人接著對現場觀眾提出同樣的問題,沒想到HOM的讀者都是狗派,而61Chi的讀者毫無懸念都是貓派。

主持人順勢向讀者帶出兩位漫畫家天南地北的性格。HOM外表看起來很ㄍㄧㄥ,而61Chi則較隨性,「外表是這樣,但內在也許是完全相反喔。」與兩位漫畫家認識多年的主持人下了這樣的註解。

主持人接著問漫畫家,對什麼樣的主題較不擅長。61Chi的回應是,與「機械」相關的場景與背景。「也許是她比較不想畫方方正正的東西吧。」HOM心電感應地說道:「像我想要挑戰畫有點色色的東西,但發現辦不太到。如果有讀者在作品中看到暗示色情的畫面,譬如兩人從床上起來之類的,那已經是我盡了最大努力的結果!」這個回應令現場讀者感到意外。

「那你覺得最色情的是什麼?」61Chi舉手追問。

3c6a0084_xiu_-003suo_.jpg

「我覺得這跟裸露無關,無關色情的裸露我可以,就是人體素描。色情跟氣氛情境有關,意境表達上如果掌握得當,就算不裸露,也是色的,讓讀者感覺得到這些分鏡裡面有情慾在流動。」HOM如此闡述,而主持人則回應:「情慾的流動是愛,不是色情啊。」

下一題:「什麼題材會想一畫再畫呢?」喜歡運動的HOM回答「籃球」,而61Chi則是「人」,她說:「只要是人就可以了,我很喜歡畫人,人的細節非常迷人,肌肉骨骼什麼的。我也喜歡畫人的姿態、表情,只是畫出來,不創作成漫畫也喜歡。比起其他的物品,比如建築物或是風景,我還是喜歡人。」

在快問快答中,狗派和貓派漫畫家的個性表露無遺,HOM總是說自己答題太過嚴肅,但不善於描繪慾望的流動,還喜歡畫籃球;而61Chi則答題簡單,想到什麼說什麼,不善於描繪機械,但喜歡畫人的模樣。

3c6a0305-014suo_-004suo_.jpg不過,如此相異的兩人,卻有共同的繪畫主題:「城市」。兩人畫的都是發生在城市裡,人與人之間的故事,可是表達的方式完全不同。

主持人問:「身為漫畫家,雖然常常很窮很辛苦,不過最爽的部分是什麼?」61Chi在白板寫下「睡到中午」,HOM則寫:「畫出想表達」,又是兩個地北天南的回應。

61Chi補充:「我是一天要睡滿10到12小時的人,所以一定會睡到中午,手機也會調整成靜音,12點前如果編輯打來也聽不見。」

HOM則說:「其實不是創作者可以睡到中午很爽,而是創作者只要沒有上班,就等於沒有下班,六日大家放假,我們可能還在創作。」

除了創作,一般沒有經紀人的漫畫家也需要自己處理各項事務,如繪畫之外的文書、信件或者合作邀約,做功課找資料編撰分鏡。生活工作瑣碎一件不少地壓上眼前,並不因為睡到中午而被童話故事中的小精靈做完,睡醒之後,一樣要面對真實世界。

61Chi聽完困惑地表示:「可是我六日也都睡到中午。」引來現場讀者一陣不可控制的大笑。

開啟漫畫家之路的時間點,無可挽回的那瞬間

活動進行到第二階段,由漫畫家各自分享如何走上職業之路。

61Chi提到,她從小就喜歡畫畫,唯一會做且擅長的事只有畫畫,所以求學之路也與之相關。雖然創作的時間並不算短,但迄今也僅有3本商業作品,分別是2014年的《房間》、2016年的《南方小鎮時光》以及今(2019)年的新書《有時候》。

「我其實是無法快速創作的作者,每隔3、4年才有能量擠出一本。」61Chi說,「《房間》,概念是人生就是不斷在各種盒子裡來去,包含電梯、搬家的箱子還有電車與辦公室等等。以公寓裡的5間房間之中的5個角色來展開劇情結構。」

這本作品結束之後,61Chi分別前往捷克與法國進行藝術家駐村,各待了3個月,打開了對漫畫的認知新世界。後來她努力創作,完成的畫作掛滿了工作閣樓的牆面。她更意外地提到,自己以前的作品,其實是日漫Manga的風格;去安古蘭參展時,她本抱著出國遊玩的心情,但看到歐洲漫畫後,彷彿發現了新世界,對自己的作品更帶來許多衝擊。「回來之後,我憂鬱了好一陣子,發現原來漫畫有這麼多元的表現方式,」

61Chi提到,她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的畫風,然而「畫風的演變是無法一蹴可幾,無法控制,一直到現在仍是如此。」HOM則在一旁湊興鼓吹:「好想看你的二創圖!」

3c6a0285_xiu_-012suo_.jpg

HOM的漫畫養成較晚,從小因為哥哥畫畫出色,所以她從未想過自己會踏上繪畫一行。比起畫圖,她更喜歡打球,小學曾是籃球校隊,本以為能夠直直向籃球而去,卻因為國中的球隊練習難以負荷,幾乎影響學業,在父母的要求下遂不再打球。「但我也沒有因此好好讀書。」她爽朗地笑著,「反而開始畫畫。因為畫畫是第二興趣啊,第一沒有了就順位遞補。」HOM在課本上構圖的作品,被老師發現優秀才華,而後便順理成章考進了美術班。

美術班的需求是繪畫的同時也要兼顧一般高中學業,往往凌晨三點以後才上床,早上七點又得起床上課。長時間的睡眠不足,讓HOM身心俱疲,「高中生涯這樣下來,我書也讀得不好,諷刺的是,我是因為喜歡畫漫畫才去了美術班,但是進了美術班後卻再也沒有畫過漫畫。上課的內容基本是國畫、水彩、素描以及書法,每天累得如果還有力氣看幾本漫畫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美術班對漫畫的無聲鄙視,迫使HOM投入傳統做畫的系統中,進而放棄漫畫。上大學後,為了迎合考試和商業需求,她開始接案還有家教,始終沒再進入漫畫領域。直到大四進了《蘋果日報》動新聞的分鏡部門後,才又接觸自己有興趣的繪畫模式。

HOM的出版生涯是從《大城小事》開始的,最初原在網路連載,這時的她還是上班族,畫畫是下班後的興趣。她談到當初為自己擬定的計畫是兩個月更新一次,這個頻率毫無意外地引來眾人一陣歡笑,「現在笑出來真的很壞!」她反抗般地回應。後來決定成為全職漫畫家後,立刻發現只畫漫畫根本無法過活,只好開始接更多相關工作。

shi_bao_da_cheng_xiao_shi_-40-41_s.jpg


shi_bao_da_cheng_xiao_shi_-118-119_s.jpg

《大城小事》第5集,以多元成家為主軸(時報文化提供)

▇建立創作所需的場景資料庫

靈感告竭之際,61Chi會幫自己擬定更嚴格的工作規劃,每天出門接受腦力激盪,拍攝城市中的不同畫面,強迫每週必須固定量產。「這種靈感到真的非常難得,不是像乳溝那樣可以輕易擠出來的!」突來的驚人之語,引起讀者一陣笑聲,HOM則回應:「乳溝也不是隨便就能擠出來的啊!」

3c6a0119_xiu_-005suo_-001suo_.jpg

HOM則分享了自己的祕訣,「我的電腦裡有一個硬碟,叫做『素材庫』,裡面有不同的資料夾,如餐廳1、餐廳2、咖啡廳、機場,還有會議室等等不同空間,是平常到不同地方,就隨手拍下來,分門別類地收納好,隨時可以用。如果這個硬碟毀掉了,我可能會有好一段時間無法好好工作。」也因此,有許多讀者回饋,認出她筆下場景的原始地點。61Chi聽完之後驚呼連連,「天啊,我要畫某一個場景,都是想到的當時才去找來拍。」這又呼應了狗派和貓派漫畫家的不同。

聊到題材,HOM說:「其實《大城小事》一直沒有辦法做月刊連載,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沒有辦法每個月都對某件事情很有感觸,我需要時間,所以出版的時間都不一定。我選題的關鍵大概都只有一個,就是我關心這件事,進而想要了解,我才能夠畫下去。」

渴望畫出自己在意關切的事物,也實際以能力充分掌握表現,大概就是漫畫家最接近圓滿的時刻。

面對城市裡的困頓,你不是一個人

如果將每則故事約占30頁的《大城小事》歸類為短篇漫畫,那麼每篇僅為一個跨頁的《城市裡,有時候》應該算是極短篇了。兩本書裡都有城市裡許不同的街景,主持人問,這些人和街景,是真實的嗎?如何裁剪、挑選題材?

61Chi回應:「你所謂的挑選,是我眼中對城市的觀察。所有的場景都是真的,大多是我在不同地方蹲點拍攝的成果。很多場景是日常的畫面,像是人物過斑馬線、追公車等等,但我會給它們一句註解,賦與不同涵義。」

在新作中,61Chi將視角固定在同樣的鏡位,並在不同分格中,帶出時間的流動感,捕捉城市的動態風景。她提到:「我用類似長鏡頭的方式,並加上註解,譬如有一幕,我畫一群鴿子從天空飛過,但有一隻鴿子停在屋頂上,旁邊的註解是『有時候,需要的只是幾秒鐘的喘息』,想描繪的是都市快節奏的步調,整本書大概都是形式與步調。」

da_la_-cheng_shi_li_you_shi_hou_-1_s.jpg


da_la_-cheng_shi_li_you_shi_hou_-2_s.jpg

《城市裡,有時候》內頁圖(大辣文化提供)

61Chi接著提到新書裡18、19頁那幅跨頁,畫面是一群乘客擠入捷運車廂後,獨遺一人無法上車,文案是:「城市裡,有時候……沒有你的容身之處。」她解釋道,這句話並非單指這個畫面,「有時候在求職、人際關係,各種地方都會有這種感覺。這本書是比較疏離,感受較負面,看完不會讓你開心。但我想傳達的是,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如果有些人也有這樣的感受,你不是一個人的。」

主持人則回應:「看《城市裡,有時候》的當下,很多街頭場景會令人好奇是否真有其人,他們看起來雖然模糊,但也像是存在於現實中的某處,偶然被你記錄了下來。」

▇外冷內熱,與外熱內冷,漫畫與城市樣貌

對談接近尾聲,主持人請漫畫家分享對彼此作品的看法。HOM提到:「61chi的作品捕捉了好幾個瞬間的浪漫,就是一些……你在那個當下會很有感觸,但也許下一秒你做了其他事,就把那些憂愁暫時丟掉,只是看到61chi的畫就會想起它們,很有共鳴。當然那是61chi的視角,感性幽微又很濃烈,不管這些故事是誰的,是你的是我的是他人的,都讓人再次體驗了那些瞬間。」

61chi再次提到兩人的反差:「就我的認識,HOM是滿ㄍㄧㄥ的人,但作品中的角色卻常常大哭、大笑,而且對白的文字超級大。相反的,我在生活中講話很大聲,也會大笑,看來外向活潑,但作品中的角色卻都很『沉』……」停頓3秒後,61chi突然追問:「為什麼?」引起讀者們哄堂大笑。

HOM回應說:「很多人都說我很ㄍㄧㄥ,但這其實已經是我很自在的感覺了。」61chi問:「你有刻意壓抑嗎?」HOM回答:「雖然很雀躍,但我面部沒有表情。」主持人與61chi齊聲回應:「那就是很ㄍㄧㄥ!」

兩人的個性反差,也形成了漫畫中城市樣貌的差異。HOM筆下色彩鮮豔,且經常使用大面積的色塊;而61chi則偏好低彩度,接近黑白淡墨感。

「創作中,會不會有孤單的時刻?」主持人問。HOM回應:「我可能會去跑步或打球吧,或者看喜劇,像是《IT狂人》」,61chi則說:「當你在趕稿的時候,你哪有時間覺得很孤單啊!有時間吃飯、睡覺就不錯了好不好!」

整個夜晚,在兩位漫畫家的相互鬥嘴中,畫下了令人回味且愉快的句號。

3c6a0358_xiu_-018suo_.jpg

▉向漫畫家/作家告白

Openbook提供告白小紙條,讓與會讀者分享對漫畫家/作家的心內話,對談結束後抽出幸運讀者,可獲得漫畫家簽名板。活動迴響熱烈,現場約4/5以上的讀者都填寫了小紙條,我們特地挑選了願意公開的幾則,與所有讀者共享。


q2.jpg

從《南方小鎮時光》開始認識61chi老師,到最新的《城市裡,有時候》捕捉都市裡各種顯而易見又不願直指的情狀,感覺被正面直拳迎擊,卻又細心承接了啊!謝謝老師❤──Hana


q1.jpg

《城市裡,有時候》,陪伴我許多,自己一個人的時候,謝謝你的創作──小令


q4.jpg

在看《城市裡,有時候》的過程中,從極短篇的片段裡的鏡頭感受到安靜沉穩的力量,也將自己投射在城市的情境中,真的好喜歡、好喜歡,充滿療癒及共感,謝謝妳畫了這本漫畫。──Zzzoe


q3.jpg

當初在FaceBook上看到《大城小事》的第五集連載,雖然自己不是同志,但對多元成家的議題很關心,身邊也有同志朋友,真的、真的非常感謝你畫出這個故事,呈現出同志朋友他們的生活、心境、幸福的時刻,甚至痛心絕望的瞬間,讓更多人理解和尊重,所以在題材上覺得內心被打動了,而且畫風也非常喜歡,畫面中常常有溫馨、可愛的小互動,尤其溜溜,雖然自己是貓派,但柯基溜溜真的有夠可愛!!!!❤──小艾


q5.jpg

我是在臺北工作的北漂族,當初看到《大城小事》的漫畫,除了用色很特別、很吸引人,故事劇情更是溫暖了人在異鄉生活的我!除了關注《大城小事》,comico的《打出名堂》、HOM老師的噗浪也有追蹤,謝謝老師有在關注社會議題,能在今天見面很開心。希望《大城小事》可以長久下去!!有新的作品系列也會支持的!!(我有跟CCC創作集許願採訪HOM老師)──Overy


q6.jpg

一直一直很喜歡HOM的作品,從HOM第一次出書(《8.5話》)之前就一直Follow到現在。《8.5話》、《大城小事》、《魔幻時刻》都用新台幣支持了!每一篇故事都給了我許多啟發或感動,也因為HOM的創作,讓我更想認識臺灣的漫畫產業。謝謝HOM帶給我們這麼多精彩的創作,今後也會繼續支持❤(不重要的P.S.:HOM本人真的很帥(偷告白),其實我最近發生了很多事,有點崩潰,一直猶豫今天要不要來,但為了見偶像XD,還去臺中朝聖了公車站XD)──米朵綠


3c6a0333_xiu_-016suo_.jpg

2位抽到漫畫家親筆簽名板的幸運讀者

3c6a0433_xiu_-020suo_.jpg

3c6a0447-021suo_.jp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書.人生.賴以威》連結一對父子的數學書

《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是我數學寫作的啟蒙書。這本書是在我家不知道已經放了多久,我才翻開來看的,在那之前,不,甚至可以說在翻開之前,我對它一點興趣都沒有。我之所以讀它,只是不想讓它跟它那眾多的數學科普書夥伴們,一起被稱斤論兩的回收,它們是我父親多年累積下來的收藏。

我父親是一位國小老師,退休後因緣際會,接觸到數學科普,原先不喜歡數學的他,因此愛上數學。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他進一步推己及人,想改變更多跟他一樣從小被數學「荼毒」的小朋友,讓大家都認識數學好玩、有趣的一面。我在德國念書的那幾年,他跑遍了台灣各縣市演講、辦工作坊,跟小朋友玩數學。當時我們每周的視訊話題,不外乎我在德國又鬧了什麼文化差異的笑話,以及他又去哪裡演講。

人退休後還能投入一件事情,生活有重心,那是最好的了。

我抱著這個想法,聽他分享他演講的快樂心情,對數學本身倒是不怎麼在意。對我來說,數學是一項專業工具,就像手術刀之於醫生那樣,我需要它來幫助我完成研究,但我不覺得它有好玩到哪裡去。

然而,就在我完成學業的前一年,父親被診斷出肺腺癌末期,我趕忙回台灣照顧他。

「醫生說,最快一個半月,最慢半年,既然都這樣了,你就讓我完成我想做的事吧。」

或許是死亡對我們來說都太不真實,也或許是父親意志太堅定,最後的這段日子,我們在醫院的時間遠少於在教室、會議室中。父親抱著他的資料,四處拜會,想將他推廣數學的理念延續下去。但時間太急迫,最終沒有找到願意承接的人,父親就先一步離開了我們。

看著他留下來的手稿、書籍,再想起父親最後這段四處請託的樣貌。我隨手從他的書櫃中抽出《公車為什麼一次來三班》,翻開來,看見目錄上有好幾個淡淡的鉛筆勾勾,一定是父親覺得有趣,才特別標註的,愛物惜物的他從來不會在書上折狗耳朵,只會插入用廢紙做成的書籤,用鉛筆淡淡地做記號。

既然沒有人接,那就我來做做看吧,反正我本來也是整日跟數學為伍。

我心裡這樣想,但我自己也知道,更多的是,因為思念父親,就像父母想搞清楚小孩子到底在玩什麼電動,我想去了解他熱愛的數學,到底和我習慣的數學有什麼不同。

以結果來說,《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讓我大開眼界,原來我熟悉的數學,竟然有如此不同的面向。以往我讀的數學課本就像字典一樣,是一本工具書,陳列了各種數學知識、定理。《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則是一本趣味橫生的故事書,用數學描繪了許多熟悉生活情境中,平常沒有想過的樣貌。就以標題這篇來說,我們常常遇到公車要嘛不來,不然連續來好幾班的狀況,但很少人會認真思考過為什麼。

這可以用數學來解釋。

首先,三班公車間隔10分鐘發車,但中間那班公車倘若開始多遇到一個紅燈,導致它跟前面的車間距變成10分30秒,後面的車間距變成9分30秒。這個微小差距,將會被不斷的放大。中間的公車因為與前車距離變大,導致等車乘客變多一些,相對的,第三台公車的候車乘客會少一點點。所以中間的公車會花更多時間等乘客上車,與前車的距離持續拉大,與後車的距離逐漸縮小。一站、兩站、三站……站數越多,第二與第三班公車的距離就會越來越小,最後可能在第15站的乘客,便會於錯過第一班公車後,一口氣等了將近兩班車的時間,才看見第二與第三班公車接連進站。

「公車總是這麼不準時。」

在心裡埋怨公車司機或客運公司時,卻沒想到,這是公車特性使然,只要一有差距,就會不斷被放大。這個放大的數學專用術語叫「正向回饋」,很多工程技術中都會看到,但我從來沒想過,原來在接觸電機專業以前,我早就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遇過,數學真的就在我們身邊。

我被父親留下的書說服,也成為了一位數學愛好者。

《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有19章,每章都非常生活化。例如去觀光景點,該怎麼拍照才能讓被拍攝的物品看起來最大(如果是拍人,你可能希望反過來臉要最小)?這跟三角函數有關係;淋浴時為什麼水溫不是過熱就是過冷?因為我們總是不願意等個幾秒,在水溫變化前就先調整,造成過度震盪的系統。還有關於四葉草、切蛋糕、賭博、撞球等等的數學知識。在那之後,我又讀過很多本數學科普書,有好幾本寫得更精彩的,但《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絕對是我主觀認定的第一名。

它引我入門,讓我開始接觸數學科普,認識了手術刀原來不只是在專業領域運用,也可以拿來切蛋糕、拿來把玩(而且不會有割傷自己或他人的風險,最嚴重的後果只是讓人昏昏欲睡,但也不像安眠藥可能有副作用)。它的敘事步調很輕鬆舒服,非常適合剛開始想認識生活數學的人。更重要的是,不只是在目錄有父親留下的鉛筆記號,內文中偶爾還會有父親畫線、或加註一兩句他的看法。每當我讀到精彩的地方,又剛好看見鉛筆畫線,彷彿就像穿越了時空,我們父子倆坐在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熱烈討論書中的知識。

如今,有些人稱為我為「數學作家」,我很喜歡這個說法,把我最愛的兩件事情結合起來(分開來我也沒辦法做得很好),也讓原本感覺比較冷冰冰無機感的數學,多了些溫度。

對我來說,推廣數學永遠是一件有溫度的事情,它連結了我與父親,我很幸運能找到這份志業,而《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就是我與父親的一個重要節點,它是我們父子都很喜歡的一本數學科普書。


賴以威
台大電機畢業,現為台灣師範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數學推廣平台「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為了介紹數學有趣實用的一面,他寫作、演講、辦比賽、開設動手做的數學實驗課。獲得第五屆中國菠蘿科學獎數學獎,關鍵評論網2017未來大人物。作品散見於《聯合報》、《科學少年》等。著譯有《超展開數學教室》、《超展開數學約會》、《再見,爸爸》、《葉丙成的機率驚豔》、《Ring of the day》、《數感小學冒險系列》、《平面國》。臉譜〈數感書系〉特約主編。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9-09-19 12:0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