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當插畫家變為小說家:《繼承人遊戲》如何誕生
文/安.杜雷爾(Ann Durell)
1970年之前,艾倫.拉斯金(Ellen Raskin)在世人心中還不是作家,是個插畫家,儘管她有幾本著名圖畫書的文字都是自己寫的——《街區無事》、《然後下雨了》、《奇觀》。1969年之前,我跟她並不算真的認識,雖然當時我在霍特、萊恩哈特與溫斯頓出版社(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擔任童書編輯,而她幫我們畫了蘇珊.巴列特《書:就從這本下手》、蕾貝卡.寇迪《一起來!》的插畫,還為上千本書的封面繪製插圖,她相當引以為傲。

艾倫.拉斯金為多本圖畫書繪製插畫(取自JUDY NEWMAN)
我們友誼的真正起點是在一節煙霧瀰漫的賓州鐵路車廂內(艾倫就像《莫.Q.麥古拉奇》的同名角色一樣,菸抽得很兇)。那次我們要從紐約前往賓州,參加同一場座談會。我停下腳步向她打招呼時,她說:「我很緊張,所以一個人坐在這裡。我好討厭在公開場合講話。」「我也很討厭。」我說:「而我甚至已經戒菸了。」在交談結束後隨之而來的沮喪氣氛中,我們開始有了交情。
就在那年,我離開霍特到E. P. 達頓出版社(E. P. Dutton)工作,辦公室位於聯合廣場和第十七街,走一小段路就能抵達位於八街的艾倫公寓,我們於是更常碰面了。她有天透露了一件事:她一直很想把克里斯提娜.羅賽蒂(Christina Rossetti)的《小妖魔市》改編成圖畫書的內文。我想起那首詩澎湃豐富的視覺描寫,好想看看她會怎麼畫。
「妳可以在我這裡出版嗎?」我問。
「可以。」她回答:「珍(珍.卡爾,她在雅典娜出版社的編輯)不想出。」艾倫總是有話直說。她就這麼動筆了——這是她在達頓出的第一本書,書裡其中一張細膩錯綜的畫現在掛在我家牆上。
我們經常聊各自的生活,我尤其愛聽她家人的故事,愛聽她說和爸媽、妹妹在經濟大蕭條期間開車在鄉下到處繞,好讓她爸爸找工作。這趟史詩級的謀職之旅將他們從密爾瓦基帶到加州。「妳應該要寫本書談大蕭條時期的童年。」我告訴她。
她真的寫了,不過寫出來的不是我期待的半自傳青少年小說。大約一年後,她帶著《里昂的神祕失蹤》(The Mysterious Disappearance of Leon)的稿子出現在我辦公室。我好愛這本書,裡面有句不朽的台詞:「葡萄鐘琴太太!」(Grape Mrs. Carillon!)有誰會不愛呢?不過它寫的並不是經濟大蕭條。還是說,它其實是呢?
艾倫接著寫了《費格家的幻影》(Figgs & Phantoms),一部層次豐富、架構精巧又非常感人的作品,然後是美妙的夏洛克.福爾摩斯致敬作《刺青馬鈴薯與其他線索》(The Tatooed Potato & Other Clues)。這時她已經搬離八街了,贈書寄到她位於紐約格林威治村同志街12號的新家,一棟迷人的19世紀磚造房屋。艾倫與她的丈夫——《科學人》編輯丹尼斯.佛萊納根(Dennis Flanagan),以及艾倫的女兒蘇珊一同住在那裡。艾倫在書中鉅細靡遺的描繪了屋中細節,尤其是陽光從挑高屋頂的巨大天窗注入工作室的模樣。
她就在那個工作室內完成了她的最後一本書——《繼承人遊戲》。一如往常,我當時並不知道她在創作怎樣的作品,因為她自己也不知道。她說要是知道故事會怎麼發展,寫著寫著就會覺得無聊,坐看情節發展是她的創作動力。而在她書寫的過程中,沒錯,她創造出了複雜的情節架構,線索中還有線索。她腦袋裡到底都裝著什麼!

艾倫在《繼承人遊戲》創作過程中的筆記(取自Ellen Raskin官網)
而我幫她校對的過程中,必須搞懂所有內容,智商真的受到了很大的考驗。我還提醒她一件事:妳寫得「太大人」了。她聽了之後還是像平常那樣直率的回答我:「我不知道童書長什麼樣子。」她只讀大人看的書。不過我從來沒打算把她的文章改得「更適合小孩」一點,因為她的文字太機智、太好笑、太靈巧了——她的獨特性就在這裡,我不可能刪改。她說她是為自己心中的小孩寫作,但我一度認為她說得不對,她的對象應該是小孩心中的大人才是。她從來不會對小朋友表現出不尊重,或是「降低自己的水準」來服務他們,因為她根本不知道要怎麼辦到。
艾倫有多重角色:在證券市場賺了一大筆錢的理財巫師、認真的藏書家、音樂人——曾譜曲搭配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的詩,熱愛又崇敬舒伯特。更重要的是,她非常勇敢。她很愛《紐約客》的無所顧忌,因為她也有相同的特質。紐約公共圖書館請她大聲朗讀一段《繼承人遊戲》中的文字,她便選了第14章,包含席歐對安潔拉唱〈美麗的美利堅〉第三段的部分。排練時她在地鐵上大聲唱歌,她認為自己要是在那裡唱得出來,就一定能在一群友善的圖書館館員面前表演。她辦得到,也辦到了。
我在前面提過,艾倫和我是感情深厚的朋友。她以朋友的身分告訴我,疾病才是對她勇氣的真正考驗。她罹患的結締組織病變帶給她劇烈的疼痛。痛覺較和緩時,她總是充滿能量,全速運轉——從事許多她感興趣的事,包括在長島海灘的小屋照料菜園。不過隨著時間過去,疼痛舒緩期愈來愈短。疾病在1984年奪走了她的生命,當時她年僅56歲(艾倫,我透露了妳的年紀,請原諒我)。丹尼斯在她工作室的天窗下舉辦了追思會。他念完悼辭後,弦樂四重奏就開始演奏舒伯特的〈死神與少女〉,直到現在,我聽到那首曲子內心還是會一痛。
《繼承人遊戲》出版已經滿25年了,它將被介紹給下一個世代的讀者,我知道她一定會為這件事感到開心。
讀者們,閱讀的饗宴要開始了,振作精神吧。遊戲即將開始。艾倫,願妳安息。●
|
作者簡介:艾倫.拉斯金(Ellen Raskin) |
英美書房》威爾斯作家珍.莫里斯發行回憶錄《Thinking Again》,及其他藝文短訊
【作家動態】
【得獎消息】
NBCC也頒發其他特殊獎項。如「約翰雷納德獎」(John Leonard Prize)表揚不分類別的最佳首作,今年得主是Sarah M. Broom的《The Yellow House: A Memoir》,該書也曾獲2019美國國家圖書獎。伊萬桑德羅夫終身成就獎(Ivan Sandrof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得主則是詩人、作詞家、小說家兼阿拉伯裔美國人權益擁護者Naomi Shihab Nye,她也是第一位獲頒「童詩桂冠詩人」(Young People’s Poet Laureate)的阿裔美籍詩人。
【產業消息】
《The Lost Daughter》敘述優雅的義大利大學教授Leda剛與丈夫離婚,兩個成年女兒也去和丈夫同住,Leda突然重拾單身的自由。暑假期間,她在海邊邂逅了Nina和她的小女兒Elena,感受到母女間的緊密和親暱,並認識了Nina喧鬧紛亂的大家庭。Leda被迫回首年輕時初為人母的驚懼、困惑與震撼,陷入詭譎不祥的內心世界⋯⋯。
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簡稱ALA)也鄭重聲明反對此案。因為這不僅威脅圖書館讀者的閱讀自由,也侵犯圖書館權利法案中闡明的館員專業價值和倫理。再者所謂的「家長委員」亦僅代表個人的價值觀,無法體現社群中所有家庭信仰、認同、價值觀的多樣性。圖書館本身就有專業方法與工具協助滿足各個家庭與個人的資訊需求,政府或任何單位不該反過來以審查手段剝奪他人取用與接觸資訊的權利。
新冠肺炎(亦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全球,不僅台北國際書展先是延期又改為取消,歐美地區的大型書展一方面為了避免大量群眾聚集提高染疫風險,另一方面面臨眾多外國參展者顧慮疫情、或遭到旅遊限制而取消出席,因此也相繼宣告延期或停辦。
武漢肺炎警戒再升級,除了大型活動相繼取消,出於對館員健康的安全考量以及管控社區傳播的風險,英美地區圖書館也陸續關閉。3月中旬美國國會圖書館、大英圖書館皆宣告取消一切活動並暫時停止對公眾開放,各地的公共圖書館因應政府防疫政策,亦接連發布閉館通知,停止一切借還書與預約取書服務,同時停算這段期間的逾期罰金。
由於無法確定重新開館日期,且面臨政府隨時可能下達「禁足令」的不安,當閉館通知一發布,讀者便蜂擁至鄰近的圖書館,爭先搶奪各類書籍與影音資源,激烈戰況宛如置身黑色星期五超低折扣日的大型賣場。
然而,即使閉館期間停止實體書的流通,圖書館仍能提供電子資源滿足讀者需求,也會以信件或電話方式接受讀者諮詢。各館為了因應長期閉館,皆已預先整理且大力推廣訂閱的電子資源,包含電子書、線上雜誌與有聲書等。甚至連Scribd、亞馬遜旗下的Audible等民間企業都限期免費開放有聲書資源,把握契機建立讀者對於有聲書的熟悉度與使用習慣。●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