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金漫十週年》台灣漫畫最高榮譽 第10屆金漫獎入圍名單公布 武俠大師游龍輝獲特別貢獻獎
台灣漫畫界每年最重要的盛事「金漫獎」,今(2019)年邁入第10年,據官方透露,今年頒獎典禮與國際交流活動,都將比往年更加盛大。文化部今日中午公告了第10屆金漫獎入圍名單。本屆金漫獎總計有102件作品參賽,經評審委員審查後,共有24件作品脫穎而出入圍本屆金漫獎,「特別貢獻獎」則頒發給「武俠大師」游龍輝。
評審團表示,游龍輝是1960年代臺灣最具影響力的武俠漫畫家之一。從現今的角度來看,游龍輝老師當時的劇畫風格媲美許多同時代的日本知名漫畫家,加上華人世界特有的武俠題材,放在世界漫畫發展史的脈絡裡,已足可視為具代表性的早期臺灣風格。

2019年金漫獎入圍作品名單如下:
漫畫新人獎
- 柚子、楊宛儒:《虎爺起駕:紅衣小女孩前傳》(原動力文化公司)
- 吳宇實:《海色北極星》(長鴻出版社)
- Gene:《魔法少女通緝中!》(長鴻出版社)

跨域應用獎
- 跨域形式「IP授權食品、展覽、活動、手遊、布袋戲、輕小說等應用」:韋宗成《冥戰錄》(未來數位公司)
- 跨域形式「3D動畫、音樂、數位壁畫、角色公仔」:黃熙文《上海大少爺》(大辣出版公司)
- 跨域形式「影視化」:AKRU(沈穎杰)《北城百畫帖》(蓋亞文化公司)

漫畫編輯獎
- 黃珮珊,慢工文化公司總編輯,代表作:《熱帶季風 Vol.2》
- 洪雅雯,大辣出版公司主編,代表作:《人物風流:鄭問的世界與足跡》
- 陳建璋,東立出版社編輯處編輯長,代表作:《蜂蜜色的合奏》

單元漫畫獎
- 〈吉利狗與怪怪貓:敖幼祥上癮的漫畫人生〉,作者:敖幼祥
- 〈狂想在法國Fantasies in france〉,作者:Elainee藍尼
- 〈紅配綠〉,作者:A ee mi

兒童漫畫獎
- 《魯蛇少女的不思議神顏大冒險(03)~(05)》,周顯宗著,青文出版社
- 《貓、妮妮一起玩》,崔麗君著,典藏藝術家庭公司
- 《博物館大冒險3》,方秋雅著,康軒文教事業公司

少年漫畫獎
- 《大仙術士 李白(5)》,葉明軒著,台灣角川公司
- 《宅男打籃球 第九集~第十一集》,洪元建著,原動力文化公司
- 《上海大少爺》,黃熙文著,大辣出版公司

少女漫畫獎
- 《記憶的怪物 2》,MAE著,東立出版社
- 《百花百色》,D.S.著,蓋亞文化公司
- 《粉紅緞帶(全)》,星期一回收日著,東立出版社

青年漫畫獎
- 《老爸練習曲》,小莊著,大辣出版公司
- 《佛祖傳(全三冊)》,許貿淞著,原動力文化公司
- 《魔幻時刻:THE ACTOR 第二集》,HOM、柯雁心著,原動力文化公司

文化部表示,今年金漫獎邁入第10屆,為積極推動臺灣漫畫產業發展,除了設立首座「漫畫基地」並於今年1月正式營運外,漫畫輔導金政策也進入第2年,針對原創漫畫的內容開發、跨域發展及行銷提供補助,讓漫畫創作者能安心創作。
本屆金漫獎總獎金共計195萬元,各類獎項得獎者僅1名,競爭十分激烈。得獎名單將於9月25日頒獎典禮公布。●
OB短評》#190 凌駕心智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花森安治傳
花森安治伝: 日本の暮しをかえた男
津野海太郎著,蔡青雯譯,臉譜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樂
本書傳主就是日劇《大姐當家》裡的唐澤壽明,本尊雖然沒那麼表面帥,卻也絕對是道風景,尤其是那一頭雌雄莫辨的河童式髮型。說這位編輯長改變了日本戰後的庶民精神文化,大概不算太過譽。作者精細的考證和潤而不枯的行文,也頗有《暮しの手帖》的雜誌風。
這本花森安治的傳記,展示了花森如何與日本社會的美學產生連結與互動,某程度上回答了,為何台灣跟日本看似類似,但呈現出的美學觀念與堅持仍有明顯的不同。【內容簡介➤】
●我決定好好活到死
一位腦科學家對抗大腦病變的奇蹟之旅
The Neuroscientist Who Lost Her Mind: My Tale of Madness and Recovery
芭芭拉.麗普斯卡(Barbara K. Lipska)、伊蓮.麥克阿朵(Elaine McArdle)著,王念慈譯,究竟出版,33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獨 益
身為腦神經科學家的作者,經歷了因腦部腫瘤而性情大變,難以駕馭心智。幸運的是她不但手術成功存活下來,並恢復理性,得以描述精神不由自主的失控狀態,讓讀者對腦部器質性病變有更多認識,同時也令人意識到身心的纏絞難分,是《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的病人自道。【內容簡介➤】
●精靈:普拉絲詩集
Ariel: The Integrated Edition
雪維亞.普拉絲(Sylvia Plath)著,陳黎、張芬齡譯,臺灣商務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思 文 樂
這是普拉絲憂鬱症最嚴重時,創造力如星雲猛爆的癲狂之作。詩作意象驚人,在〈鬱金香〉裡寫自殺未遂後臥床,把被單枕頭間夾著的頭顱,比喻成不肯闔上的眼瞼鑲著呆滯瞳孔,在死亡驅力與生之慾望間震顫,使這本書簡直像個活物,是詩人井噴至人類精神狀態極限的真實獨白。
作者傳奇性的一生也為本詩集添加更多意義,得從探索20世紀美國社會文化史的角度,來思考這些詩所呈現出的意象與牽動的問題。【內容簡介➤】
●世仇的女兒
The Prodigal Daughter
傑佛瑞.亞契(Jeffrey Archer)著,宋瑛堂譯,春天出版,599元
推薦原因: 樂
雖然這是描述一位具有強韌心智女子的美國小說,但更建議能將本書當成美國近代史來讀。除了跟著故事情節鋪陳來瞭解各種人性外,更可以從中獲得關於美國社會政治文化的許多知識。【內容簡介➤】
●如何欣賞電影
Talking Pictures: How to Watch Movies
安·霍納戴(Ann Hornaday)著,張茂芸譯,啟明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實 樂 獨
說到電影,我們往往會強調欣賞,但電影作為一種文本,仍有學習、思考、解讀角度與技巧的必要。本書是如何解讀電影的教科書,或說是操作手冊,書中提到的現象,每一個都可以再延伸進行深度討論,從而提高對電影欣賞的高度。
本書包羅電影製作裡剪接、編劇與導演等各種面相,並多以21世紀的好萊塢電影為例賞析。影評人手把手教業餘愛好者看電影門道,是一本容易入口的簡易電影教科書,然而少有提及過去經典,深度不足。【內容簡介➤】
●反造再起
城市共生ING City Commoning 侯志仁、朱冠蓁、羅秀華、蘇睿弼、許瀞文、曾憲嫻、連振佑、施佩吟、綠點點點點、李仲庭、潘信榮、張正、海辰、都市農耕網、李玉華著,侯志仁編,左岸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議 益
高房價究竟是房地產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或是由台灣人建立起剝削自己的制度?在層層複雜的因素影響下,都更亦更難行。如何在這樣的狀況下,尋求以人為本的突破?本書以新的思路進行地區人際關係再造的努力,讓我們知道僵局仍有突破的可能。
本書搜集的社區「反造」案例值得推介,或至少借鏡,每個環節都觸及了所謂的居住正義: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都更?社區對幸福的集體想像是什麼?市容的美又是什麼?與其說本書提供了解決方案,不如說它是一份公民訓練教材。【內容簡介➤】
●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
八個臺灣能源轉型先驅者的故事
Energy Revolution in Daily Life: Eight Pioneers of Energy Transition in Taiwan
周桂田、張國暉、杜文苓、高淑芬、陳潁峯、李翰林、趙家緯、翁渝婷、黃翰榆、劉怡亭、鄭師豪、高佩懃、許令儒、楊軒豪、陳喬琪、梁曉昀著,春山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益
台灣超過九成五的能源仰賴進口,這是每一個台灣人都會碰到的問題。如何去克服與因應能源問題帶來的挑戰,乃是產官學三界共同用力思索的問題。本書是台灣近年對於能源轉型問題所進行的努力與思索,雖說讀來帶有濃濃的官方白皮書味道,但不失為了解現況的切入點。【內容簡介➤】
●外邦圖:帝國日本的亞細亞地圖
外邦図——帝国日本のアジア地図
小林茂著,林詠純譯,光現出版,39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益
從明治維新到「大東亞共榮圈」,本書提供了一種地圖學的獨特視角來審視日本的現代化:這些製作精細的「外邦圖」,見證的不只是一個古老文明奮起直追的探索慾望,還有新興帝國的貪嗔痴慢疑。
地圖是一個重要的資訊載體,本書透過所收集的歷史地圖,討論背後的製作意圖以及所反映的時代。此外,對於日本帝國時期關於「外邦」觀念的討論,是本書另一亮點。【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