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企》崩潰編輯放風去:作家瞿欣怡 × 大豐衛星計程車,一趟無障礙的散心之旅

編輯與文字工作者的崩潰與焦慮,Openbook最了解。貼心的OB編輯部決定在年終之際,幫大家規劃一條適合忙裡偷閒的午後散心之旅。我們邀請了作家、同時是小貓流出版總編輯瞿欣怡,在混亂的稿件與各路人馬夾擊中,將她拖出了辦公室。我們也找來深耕大台北地區數十年的大豐衛星計程車,一起規劃路線,這次出馬的是無障礙計程車司機余冠輝。出發前余冠輝提到,他希望這趟旅程除了可以讓一般乘客參考,更可以供大家找行動不便的家人或朋友同行。

約定時間的10分鐘前,計程車便準時出現在路口。第一次搭乘無障礙計程車的瞿欣怡與編輯團隊,都十分好奇這部車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眉角與故事。也許你也有同樣的探問,那麼就請跟我們搭上這輛特別專車,將煩惱暫時拋去,一起上山下海去吧。

▇啟程:崩潰編輯,工作喊卡

一夥人手忙腳亂上了計程車,第一眼就注意到駕駛座前架了3個螢幕,有點歌給客人的專用平板、手機,以及用來導航的超大平板。余冠輝解釋道,導航的平板特別大,是為了提前預知接下來的路線,也好讓乘客看清楚,免去繞路加價的疑慮。從方向盤旁電子設備的陣勢來看,余冠輝可說是位器材控。

因為常接送行動不便的乘客,貼心的余冠輝會提前看天氣預報,確保乘客的下車處不會淋到雨,甚至查好沿途路線上有哪些加油站提供無障礙廁所。


a_zhi_1.jpg

司機余冠輝所屬的大豐衛星車隊,提供無障礙計程車服務,有電動升降裝置以及斜坡滑板兩種,方便行動不便者上車。如果在路上看到無障礙計程車是空車,請不用擔心,他們與一般計程車相同,皆為跳錶計費,也提供載送服務,可放心招手。(攝影:吳致良)


545135.png

出發前,我們也查詢了途經的平面道路上的加油站,電訪5間,其中有2間提供無障礙廁所。

剛從辦公室脫身的瞿欣怡,忙到連水都忘了買。她早上先遛狗,到公司後進行banner文案校稿、確認報品、推薦文章等等,「這都是剛剛兩個小時內發生的事!」她一邊說,還得一邊回覆接二連三的工作訊息。

身兼作家與編輯身分的瞿欣怡自稱是個工作狂,前幾年忙到健檢報告出現紅字。余冠輝開玩笑說:「現代人沒三高,代表做人不好!」邊展示他必備的超大保溫壺,裏頭泡的是中藥,每天喝當保養。

工作狂最好的藥就是休息,瞿欣怡開始厲行「一週休息一天」後,恢復了健康。「休息」也是余冠輝的「轉運祕技」。有時生意很差,他便小睡15分鐘,精神好,運就來了。

這天是平常日,路上車不多,瞿欣怡好奇問:「如果塞車又尿急怎麼辦?」

「真的沒辦法,就只好先停下來去上囉!」余冠輝說,開計程車,哪怕只有一點點尿意也得解,所以現在有點頻尿的毛病。而他的同事們,年紀輕輕就長骨刺的也不少。

耳邊傳來清越的歌聲,穿插在閒聊談話中,窗外景致從喧鬧市區轉向安靜小徑,沿著種滿樹木的山路蜿蜒向上,我們來到了第一站,大員151高地。

大員151高地:來到這裡,誰還想要帶電腦?

一跳下車,瞿欣怡興奮喊著:「這裡也太棒了吧!」

天氣晴朗,涼風徐徐,我們到露台俯瞰整座城市,不時有飛機從上空掠過。

_dsc2570-007suo_.jpg

就著一杯咖啡,瞿欣怡與余冠輝面對面,交換彼此的故事。

瞿欣怡說,繁忙時刻,偶爾她會搭上一次計程車,當作犒賞自己。余冠輝邊端詳她,說:「如果是妳上車,我會播萬芳的歌,比較放鬆。」

「我喜歡萬芳!」瞿欣怡很開心。其實余冠輝的選擇不是空穴來風,他會視上車乘客的狀態、年齡、國籍選歌:歐洲乘客聽胡立歐、日本乘客就播夏川里美、閩南人長輩適合陳一郎或陳小雲、本省乘客就來首蔡琴。

余冠輝就像個稱職的DJ,在小小的空間內,為乘客放一首適合他們聆聽的歌。當然,他必須比一般DJ還細心,載到特教生時,就得避免節奏強烈的歌曲,免得讓他們太激動。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余冠輝有點不好意思地笑笑:「保護自己嘛,如果對方看起來情緒不好,還聽很吵的音樂,搞不好脾氣一來會打我耶!(笑)而且,想為社會做點事。」

音樂,是余冠輝與乘客溝通的方式;溝通,也是編輯最需要的工作能力。

瞿欣怡分析:「作家是寫作時痛苦,編輯的崩潰則在於要處理很多人際問題。」

當作家,可以專心沉浸於文字當中,編輯卻要版型、封面、文案、行銷一把抓,每個環節都得小心翼翼。瞿欣怡回憶,出版《完美,稍縱即逝:舞蹈家古名伸的追尋筆記》這本書時,人到了印刷廠才發現印出來的封面色調不對。面對如此令人想抱頭尖叫的差錯,她只能沉住氣,當機立斷停止印刷,直接下機重新作版,這才呈現出該有的色調。

「永遠不知道錯誤會在哪時候發生。」瞿欣怡一言道出編輯工作的辛苦,那像是一首不知何時將被打亂節奏的樂曲,得迅速反應才能免去荒腔走板的命運。

兩人曬著暖暖陽光聊得開懷,余冠輝說,這裡多好,帶電腦來工作一定很有靈感。瞿欣怡又好氣又好笑答道:「來到這裡,誰還要帶電腦啊!」

_dsc2540-006suo_.jpg

不要再讓我載失智老人了,看著他們慢慢退化,很難過

離開高地,車子繼續往下一個目的地前進。余冠輝回憶道,曾駛過宜蘭大溪,烏雲中射出一束陽光,照得遠處山壁一片金光。

魔幻場景,是一天開車16小時難得遇見的奇蹟。這部車載著余冠輝見識天地山水,也見識了人生的悲歡哭笑。

_dsc2596-005suo_.jpg

有一回,他受託從林口長庚醫院開到新竹老街。乘客是一名男子,陪同癌末的年輕女子,希望走平面道路,讓女子再看一次花綠世界。

余冠輝以開計程車為業十多年,直到3年前阿嬤必須坐輪椅,才特地換成無障礙車型。因為乘客有許多年事已高的長輩,如途中有用餐的需求,他也會叮囑餐廳,菜色的味道不可以太重鹹。我們問他,這部車載過自己的阿嬤幾次呢?他答,其實只來得及載阿嬤的骨灰。

「我常跟公司說,不要再讓我載失智老人了,看著他們慢慢退化,很難過。」他說。

方向盤是太極,轉掉負面情緒

有些老人什麼都不會了,只剩下微笑,余冠輝擔心他們跌倒,會直接將他們抱下車,為他們撐傘,自己卻淋得濕透。即使這輛車開銷吃重,他仍滿意地說:「老人經不起顛簸,這輛車底盤比較穩,適合他們。」

車內不可能永遠流瀉溫馨曲風,形形色色奧客也多,甚至出言不遜:「誰叫你要開計程車!」遇到奧客該怎麼辦呢?余冠輝只輕描淡寫一句:「方向盤就是個太極,學著把負面情緒轉掉。」

編輯的無止盡崩潰,也在書籍出版的那一刻轉為幸福與感動。瞿欣怡說:「小貓流很自由,我們想出版一些小品,讓大家都有一點點幸福跟療癒的感覺。」

她談起小貓流出版《善意之書:每天做一件好事,改變壞掉的世界》之後,特地設立了粉絲專頁「每天做一件好事」,有許多網友回饋,開始用簡單的方式實踐對他人的關心,對象也許是陌生人,也許是親朋好友。在那小小的、並非動輒幾千幾萬人按讚的頁面上可以看見,善意正在人與人之間流轉。

「很多人做了美好的事,就可以改變壞掉的世界。」瞿欣怡露出真誠又帶著傻氣的笑容說。

ceegq9a_460x580.jpg


a_zhi_2-tile_1.jpg

《善意之書》提供許多做善事的好方法,像是下雨時將傘贈與陌生人、在圖書館借來的書中塞小紙條。又或者,寫張小紙條貼在計程車與廁所門口,留給司機大哥與其他遊客驚喜。

▇竹圍漁港:寬闊似海的心胸是怎樣煉成的

幸好壞掉的世界還有大海。海與山,是瞿欣怡疲累、困惑之時最欲前往之地,雖然忙碌的她已經記不得上次什麼時候到過海邊。午後的竹圍漁港人並不多,船隻閒散停泊在港口,白色浪花拍打著沙灘。

「我許過一個願望,希望自己的心胸像大海一樣開闊。」瞿欣怡說道。

海風吹拂中,余冠輝和瞿欣怡在便利貼寫下字句,交換給彼此的貼心小語。瞿欣怡想了很久,換了又換,才決定該寫些什麼送運將大哥。把想傳達的心意濃縮在寥寥幾行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編輯的工作,從選書、版型、文案,每一本書的出版,都在向讀者傳遞重要的事情。

_dsc2830-002suo_.jpg

問余冠輝為什麼為我們設計到海邊的行程呢?他凝視著緩緩下沉的夕陽,答:「直覺。」

也許那份「直覺」,是余冠輝想傳達給我們的訊息,就像他為每個乘客的選歌。

瞿欣怡的花裙在風中翻飛,藍色牛仔背心與余冠輝的制服背心有著可愛的默契。編輯與計程車司機,其實做的事情很類似,都試圖在這壞掉的世界當個溫暖的笨蛋,傳遞美好的心意。

「我最討厭別人說:『妳不是《善意之書》總編輯嗎?所以妳應該如何如何』。」瞿欣怡氣噗噗地說。

為什麼想要為壞掉的世界帶來一些美好?也許是因為,都曾被世界的惡意侵擾,於是在看見別人遭受痛苦時,能夠感同身受。善意並不是規訓或教條,正如無法控制風往哪兒吹,那只是一種「我明白,所以我願意」的心情。

_dsc3608-003suo_.jpg

每項專業,都是由無數善意所組成的

當夕陽完全沒入地平線,我們在漁港邊吃完一頓濃濃海味的晚餐,站在堤防邊吹著海風。這趟旅程即將告一段落,黑幕籠罩,車窗外亮起燈火。

_dsc2921-003suo_.jpg

_dsc2948-004suo_.jpg

像是一首歌逐漸進入尾聲,車內氣氛平緩下來,瞿欣怡高興地告訴我們,哪些工作事項敲定了。她可能沒發現,此時她的眉頭完全舒展開來,不像初上車時微微蹙著。

車內流瀉著輕柔的鋼琴,那是一首名為《櫻花雨》的歌曲,大概是余冠輝刻意為了歸途搭配的旋律。

終於又回到下午出發的路口,我們互道再見,相約天寒時去吃一鍋熱騰騰的薑母鴨。

再環視一次這部車,有特地加裝的把手、可放置輪椅的超大空間……這些貼心裝置以外,還有一股流動如歌的善意,才能讓一切有形障礙化為橋樑,讓所有人安全抵達彼岸之時,心胸遼闊似海。


img_6013ma_sai_ke_.jpg

無障礙計程車中,有許多體貼行動不便者的細心設計。(攝影:吳致良)

一整個下午的行程,竟不感疲累。突然回想起初上車時,余冠輝聊起前幾日上工前,突然發現車窗清潔液存量不足,便改變行程到就近的保養廠,一掀開引擎蓋,才發現躲著一隻貓。

「幸好沒有像平常那樣直接開到平溪,否則那隻貓應該撐不住。」

不知道余冠輝曉不曉得,瞿欣怡的綽號就是「小貓」?那日他陰錯陽差救了一隻貓,這一天他也讓一隻忙得暈頭轉向的貓,在許久未見的海邊笑得如此開懷。而這場編輯與計程車司機的對話,也讓我們發現,每項專業,都是由無數善意所組成的。

_dsc3506-005suo_.jpg

15313153.png

  • 官網FB
  • 手機叫車|55100
  • 市話專線|02-2918-3000(台語:您叫一拜,三千)
  • 免費下載|大豐叫車APP

ceegq9a_460x580_0.jpg

善意之書:每天做一件好事,改變壞掉的世界
作者: 班奈黛特.羅素(Bernadette Russell)
譯者: 李亭穎
出版:小貓流文化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班奈黛特.羅素
居住及工作地點都在倫敦東南部的戴普特福德(Deptford)。她與加雷斯‧布里利(Gareth Brierley)是白兔藝術公司(White Rabbit)的聯合董事,並為英國國家劇院、南岸中心(Southbank Centre)及伯明罕劇院(Birmingham Rep)等單位寫劇本。她的童書皆由Ivy Press出版。她因發起「366天善行」計畫而獲選為南岸中心2015年「創變者」(Change Makers),也因此獲得了寫此書的靈感。她還是Balance雜誌的專欄作者,並在快樂行動(Action for Happiness)及週日聚會(Sunday Assembly)等組織擔任講者。她更在英國及美國各學校及組織演講,致力於宣揚善意及關懷心。在她的網站上,她則是是這麼介紹自己的:超無敵樂觀主義者、善意之王、閱讀強迫症患者、希望的擁護者、惡作劇製造者,並且擁有一雙溫柔的翅膀。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Openbook好書獎》打開來讀,連俞涵陪你:年度好書獲獎書單,即將揭曉

2018Openbook好書獎目前正緊鑼密鼓籌備中,12月1日凌晨0時即將公告得獎書單。今年特地邀請超愛閱讀、出版過散文集《山羌圖書館》與詩集《女演員》的演員連俞涵擔任代言人。為了推廣好書,她特地拜訪位於新北市土城的智盛裝訂廠,拍攝宣傳影片。這天連俞涵也帶了不少自己喜歡的書,更在裝訂廠裡挖到許多寶物,閱讀為何如此吸引她呢?我們為大家一一揭曉。

▇用挖寶的心情尋找好書

早上9點,連俞涵頭戴駝色貝蕾帽,身穿深綠上衣與深棕長裙,站在成堆的紙箱當中,拿著放大鏡仔細尋覓心目中的年度好書,像是一場尋寶之旅的起始。這不僅是腳本的設定,其實也映射出連俞涵對書本的癡迷。

平日即隨身攜帶書籍的連俞涵,拍攝當天帶的是《左京都男子休日》。「我沒去過京都,看了之後好想去那裡生活、騎腳踏車,而不是匆匆的觀光。」戲劇一檔接一檔的連俞涵說,「大家都被工作推著跑,可是生活是最基本的事。閱讀可以讓人重新認識生活、認識世界。」

dsc00246-bian_ji_-004suo_.jpg這本書是她在二手書店找到的,「那裡很多書,有點亂,像倉庫,每次去都像挖寶。」

每個愛書人愛的方式都不同,某位知名主持人曾說他讀到精彩一頁會立刻撕下來收藏。連俞涵則是完全不在書上做任何記號、不折角,習慣保持書的原貌與整潔。她開玩笑說:「在書上寫心得是乾隆會做的事吧!」

一整天的拍攝行程,不見她將帽子摘下透氣,配件小包也不離肩,保持一身整整齊齊,類似她對於書的態度。

如同演員得先了解角色的設定,連俞涵也習慣細讀版權頁,摸清書的來歷。「可以看到是誰設計的、編輯是誰。而且,一本書如果再刷,可能封面內容都不變,會變的只有版權頁。」

▇一起活在書中小宇宙

書籍,是連俞涵在忙碌工作中重新認識世界、認識生活的方式。一有空檔,她便拿起書來讀。就像腳本中的第三個鏡頭,她捧著書席地而坐,如入無人之境。

這樣的舉動,在劇組會不會被當成異類呢?她說:「有人找到時間就打電動,看書是我的紓壓方式。我活在自己的世界,別人也活在他們的小宇宙,我們不了解彼此,我覺得很公平。」

就算是異類,總會有同伴。連俞涵說,現在的劇組閱讀風氣頗盛,一部分人人手一書,彼此間會推薦分享書單,「就像愛聽音樂的人,會很樂意別人分享歌單。」

致力推廣閱讀的女演員,粉絲也漸漸起了變化,時常私訊她聊書籍、甚至寄書送她。書籍串起螢幕裡與電視機前的距離,宛如一場讀書會。「閱讀能讓人學著跟自己相處,同時跟作者交流視野,本來就不是件孤獨的事。」

尋寶過程不全然是順利的,當然也遇過打開書就想睡覺的粉絲。「我告訴他,就跟交朋友一樣,你只是還沒遇到頻率對的書。」連俞涵看著手上的書,很堅定地說。

dsc00328-bian_ji_-2-007suo_.jpg

▇有幸成為你的那一本書

即使閱盡千帆,愛書人心中可能都惦記著一本當初引領他走入閱讀世界的書。連俞涵穿梭書中大千世界多年,如今,她的著作也伸出手,召喚更多人打開書來。

有一名毫無閱讀習慣的粉絲告訴她,《山羌圖書館》是他除了教科書外,第一本自發性看完的書。連俞涵揚起嘴角,開心地說:「當下覺得,哇,我有幸成為這一本書。」

此外,有粉絲因連俞涵的書感動落淚;有人用美麗字體抄錄《女演員》詩句;新書簽書會上,男性讀者的比例增加了;甚至也有粉絲開始寫下閱讀心得、加入寫作行列。透過這些讀者,她的作品,開展出自己的命運和旅程。

如果閱讀是一趟尋寶之旅,連俞涵的推廣與創作,無疑為這趟旅程招徠更多同伴。

出版過詩集與散文集,連俞涵認為,詩就像著重氛圍的歐洲電影,散文則是15分鐘的日本晨間劇。就像嘗試各種類型的表演,她接下來的創作計畫,將是有別以往的圖文書。「圖文書類似卡通,圖片也是主角。」她認真想了想,如此答道。

Openbook好書獎豆知識

▇讓書與更多人相遇

拍攝空檔,連俞涵並不是把握時間休息或滑手機,而是睜大眼睛在印刷廠裡東張西望。生產線不斷吐出裝訂成冊的書籍,她歡呼一聲,從廢紙簍撈出幾本印壞的報廢刊物。搬回一疊還不夠,「我還要去找!」來來回回,她元氣十足取來好多瑕疵書籍,這都是為了年底的一場展覽。

女演員忘不掉開書店的夢,決定策劃一場以快閃書店為概念的展覽。為了這場展覽,連俞涵趁著拍戲空檔進行策劃,由於展覽空間是一處古蹟,如何在不破壞建物又能達到想要的視覺效果,就讓她傷透腦筋。她也透露,準備販售的初版書數量並不多,「我覺得初版封面比較符合書的內容,希望大家可以買到是初版的,但賣完就沒了,但你如果有興趣,可以想辦法去找這本書來看。」

此外,預計展覽中販售的紀念品,也是連俞涵看了書之後做出來的物品,「只是想鼓勵大家閱讀,所以沒有準備大量的東西。」她說,現場也不會有收銀人員,而是放置一個存錢筒,讓大家以自助式的方式買走想要的東西。「可以當作看展覽,也可以選擇買書或買紀念品,或是單純進來看看書都很好啊。」

連俞涵顯得很興奮,聲調也高了起來。為了呈現出心目中的空間,她到處尋找適用的素材,例如老窗櫺、木枝,當然,也包含了眼前一落落報廢書刊。她珍惜撫著那些裁切歪斜的書頁,「我本來找了些廢紙,不過這些更棒,是真的要被丟掉的書耶。」

她說起帶著木頭回家的過程,忍不住笑了起來。多像個拾荒者,四處撿拾不起眼的器物,等著再一次的重新梳理後,被更多人看見它們的可能性。

dsc00381-bian_ji_-003suo_.jpg

▇不要錯過任何一個打開書的機會

連俞涵曾在其他訪談中說:「如果我的演員身分能做什麼來推廣閱讀,我都很願意去做。」不僅感染了身邊的工作夥伴,也讓更多粉絲愛上閱讀。她認為不讀書也沒關係,但是閱讀能夠發現更多,「現在大家一有問題就習慣google,卻忽略根本問題是心,透過書,可以跟自己對話。」

拍攝的最後一個鏡頭,連俞涵翻開了屬於她的年度好書。對她而言,唯有「打開」,才能看見書的意義。

「現在很多人去逛書店或待圖書館,但不一定會打開來翻,『Openbook』取得很好啊,打開一本書,就能看見不同風景,希望大家都不要錯過打開任何一本書的機會。」

一年過去又是新的一年,書本暗藏的世界無窮無盡,尋寶之人永遠貪得無厭,始終無法預料,那本敲響你心的書何時出現。打開一本書,其實,是在靠近自己。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11-12 11:47
OB短評》#139 思索未來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等路

洪明道著,九歌,28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這本小說讓人聯想起上世紀80年代末期,以台灣本土為對象的寫作,沒有理論的雕飾或文青的作態,在努力捕捉現實的過程中,尋找屬於這塊土地的聲音,在樸實的文字裡藏著對眼下熱切的關注和期盼。
閱讀本書是溫熱的,熱度來自作者對母語和土地的感情,不賣弄寫作技巧,單純寫出盤踞心中的故事。以地方派系政治為背景的劇情舖陳,在大選熱鬧紛亂時節,讀來特別有趣。 【內容簡介

千夜之夜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續寫一千零一夜故事集
Arabian Nights and Days
納吉布.馬哈福茲(Naguib Mahfouz)著,宋偉航譯,漫遊者文化,39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一千零一夜是文學書寫的重要原鄉,對阿拉伯文壇的作家尤為重要。在阿語文壇地位崇高的馬哈福茲,於生涯頂端完成本書,筆法燦爛,挖掘出經典具有的當代能量。
寫給大人的寓言故事不少,阿拉伯世界的卻不易讀到。諾獎得主的文采,難得的是加上哲學意味與幽默感。對於世事人心恰到好處的揶揄,唯有歲月沖刷才得以拿捏得當。
摘下諾貝爾文學獎時,瑞典學院讚譽馬哈福茲「形塑了一種全人類都適用的阿拉伯敘事藝術」,套在本書上十分貼切。天方夜譚的人物被放入翻轉過的一千零一界,面對更幽微也更凶險的誘惑。閃閃發光的蘇菲派警語不擇地皆可出,有如衣襬翻飛的迴旋僧,以心為軸,即見阿拉。 【內容簡介

鳥類學家的世界冒險劇場

從鳥糞到外太空,從暗光鳥到恐龍,沒看過這樣的鳥類學!
鳥類学者だからって、鳥が好きだと思うな
川上和人著,陳幼雯譯,漫遊者文化,32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作者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尋鳥類蹤跡,看似詼諧搞笑,時不時離題東牽西扯抱怨哀嘆,實則文字背後藏著對鳥類的熱愛和對科學的堅持。
絕不八股,塞滿奇思妙想,毫無偶像包袱,每篇都有笑點,笑嘆之間就略懂了高等教育的樣貌,懂了研究者都在幹嘛。書中對於自身和工作的吐槽,可讓所有堅守崗位人士有種吾道不孤,還能再戰的勇氣。
這本鳥類學實在很嗨,像日劇《我們是奇蹟產生的》高橋一生會寫出來的東東。作者根本鳥人一枚,各種鳥知識豆知識傾巢而出,已經到了人鳥不分的化境。如果突然鳥靈上身,想進一步瞭解你的鳥前世或鳥來世,這一冊絕對是「很鳥」的首選。 【內容簡介

為時間終結而作

梅湘四重奏的故事
For the End of Time: the Story of the Messiaen Quartet
瑞貝卡・莉欽(Rebecca Rischin)著,沈台訓譯,啟明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這場集中營裡的音樂大和解,不是小說卻比小說更有故事感,真正的「主角」還是現代樂派的名作!作者的還原重構,綿密而不凝重,好看卻不煽情,令人心生敬畏。集中營裡到底還有多少類似的故事呢?
好適合拍成電影的的故事:在最糟的時刻,有趁火打劫的人,也總會有拼命分點溫暖給他人的靈魂。最破爛的樂器、最嚴峻的環境,奏出超越一切的樂曲。永恆就在這種純粹的心思裡。
真實比虛構更具張力,梅湘的《時間終結四重奏》就是一則要編都編不出來的故事。作者用自制內斂的筆調,說出這則充滿勇氣和希望的傳奇。弱者的抵抗不見得只能消極或隱晦,有時也能激盪出偉大的藝術,《時間終結四重奏》證明了再艱難的逆境都無法奪去人性中的良善力量。 【內容簡介

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全紀錄

深入事故現場,從核能知識、拆除作業到災區復興,重新思索人、能源與土地如何共好
福島第一原発廃炉図鑑
開沼博、竜田一人、吉川彰浩著,劉格安譯,臉譜出版,6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獨   益  
不打高空,不論是非,只是一步步交代核電廠廢爐的每個環節,交由讀者自行判斷。這本書有種苦行僧的魅力,宛如托缽慢移的日本僧侶,一步一腳印,一印一真理。這樣的議題,就該有這般的潛沈,這般的理解,這般的透明。
本書並不預設立場,專心處理「廢爐」主題。原來廢爐並不是關掉開關就好,還有這麼多層面需要處理。嚴肅的主題,卻比想像中好讀,圖表、漫畫徹底將枯燥議題轉化為大眾都能輕鬆理解的內容。除了對核能議題有興趣的讀者,不論是小編、科普、社運、政治等相關工作者皆可臨摹取經。
有別於片面立場的宣揚,如何透過不同方式,將所有資訊完全呈現在世人面前,才能有助於人們判斷與相信。這本書沒有無關痛癢的濫情感傷,只有嘗試讓人人易懂的報導和分析。即使包裝得十分輕鬆,卻可能比學術公論更加嚴謹。 【內容簡介

設計聖殿

從HP、Apple、Amazon、Google到Facebook,翻轉創意思維和科技未來的矽谷設計史
Make It New: The History of Silicon Valley Design
貝瑞.凱茲(Barry M. Katz)著,洪慧芳譯,臉譜出版,58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思   樂   獨  
如果科技產品的表象是低調的奢華,那麼本書談的就是低調前的繁縟,奢華前的苦力。雖然舉的例子都是過去的型號,考古意味濃重,卻是今天3C潮品的前身。在作者的星譜中,賈伯斯不過是其中之一的過江之鯽,這是本書可信而不惑的證據。
以矽谷為核心的工業設計,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今日不同領域設計的基礎。本書從歷史角度道盡當代設計美學的核心,看科技與人的需求怎麼互相激盪出精彩的產品,也看技術怎麼影響世界的發展。不打高空,以實際商品作論述。可惜不是每個提到的產品都有圖片,不過也沒關係,現在google很方便。 【內容簡介

勞燕

張翎著,時報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以鬼魅之言和各式各樣的文獻來鋪陳一個女人的一生,作者自我挑戰的企圖極其明顯,成果也巍然可觀。男鬼們的語氣或許太纏綿了些,不過靈界的性別說不定也不是我們想像的那回事,這是看倌可以自行腦補的彩蛋。
戰爭的男人有很多故事,戰爭中的女人更是百轉千迴。作者以書信日誌穿針引線,串起一場戰役、數個生命,串起一個女人的一生。寫作技巧毫不造作,無需慷慨激昂,就彰顯了生命的掙扎與幽微。
張翎每次的書寫總是挑戰歷史和小說之間交相作用所能激盪出的最大火花,這次透過亡靈口述的方式,交代出中日戰爭時期女性身影的大河史詩。看似魔幻實則寫實,沒有將生硬史事卡在虛構的尷尬。細緻考據和情感舖陳,足以令一票史家和小說家同感汗顏。 【內容簡介

棋士與AI

AlphaGo開啓的未來
棋士とAI—アルファ碁から始まった未来
王銘琬著,林依璇譯,大塊文化,3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這書有點不明覺厲,從棋譜去看AI,很獨特的視角。懂圍棋的人應當更能體會其中的黑白變幻、01之妙。學程式設計,是不是也該下一下圍棋?
詰問AI是否可能介入「藝術原創」,藉此反思人性價值。雖然作者對AI技術的理解未必如圍棋般深入全面,但寫作功力好,文章讀來仍有韻味。讀者若對圍棋有基本認識,翻讀此書會更有感覺。
曾站在圍棋世界頂端的男人,為大家講解AlphaGo和李世乭的對決棋譜,是本書最大賣點。至於AI發展的未來,或類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的潛能,棋士其實也和多數人一樣,只能主觀臆測和相信。這不是作者個人問題,而是屬於「人類世」滅絕前最後的迷惘。 【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