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不握方向盤時,就握書:台灣大車隊運將大哥的閱讀情緣
不同於坐辦公桌前的上班族,車隊司機的工作型態其實非常接近自由工作者,可以自己決定工作時間和長度,相當有彈性和自主性。也因此,問及近來吵得沸沸揚揚的超時工作問題,台灣大車隊的兩位運將王敬華和甘傑安異口同聲地說「不可能!」
除非是特殊原因,否則以他們個人的工作狀況而言,不會有過勞的現象。這也讓他們無論是在時間或精神上,都有更多餘裕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例如閱讀。
▉王敬華:歷史鬥智最過癮,待人處事從中學
採訪這一天,王敬華和甘傑安特地放下方向盤,帶著自己喜歡的書本前來分享。王敬華手上的三本書看來都頗具「歷史」,它們都是歷史類作品,而書上更有著台灣潮濕氣候遺留下的印漬。
其中的《趣味漫畫續資治通鑑:宋》下冊是套書中的一本,這套書從夏商周寫到清朝,熱愛歷史的王敬華毫不猶豫地買下了全套20冊。另外兩本《劉備日記:劉備白手起家自述》和《三國三十六計》都與三國歷史有關。王敬華笑說:「我小時候很喜歡打電動,就是在那時第一次接觸到三國的歷史,一遇上就覺得很喜歡。」
烽火瀰漫、群雄並起的三國時代,各方梟雄間的鬥智鬥狠、爾虞我詐,不僅故事本身的高潮迭起讓人拍案叫絕,更是做人處事、經營管理的絕佳教案。王敬華舉起《劉備日記》說,「這本書以『創業』的角度描寫劉備的一生,對於現代想要創業的人來說,看了也很有收穫。其實開國與創業有許多道理是相通的。」

▉開車跟看書一樣,讓視野變寬廣
或許因為家庭背景的關係,王敬華對劉備這本書感觸特別深。1980年出生的他,家中經營嬰幼兒用品店,父母原本希望由他接手,讓老店新生。然而,一家店面勢單力薄,終究敵不過大型連鎖店的雄厚資金、通路優勢和品牌力。他苦撐8年,業績依舊不見起色,「小蝦米難以對抗大鯨魚。」另一方面,王敬華很清楚,創業並非是他人生的想望。在父母的支持下,他決定去尋找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
難道不覺得可惜?王敬華回答得挺爽快,「一點都不會。我覺得自己還年輕,應該要有不同歷練,而且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現在這個工作很好,當司機開車反而比以前能接觸到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和團體,視野也變得寬廣。」回頭看過去那8年,成了王敬華日後的人生養分,「我不後悔8年的時間,也從不覺得是浪費。」
王敬華常常是利用零碎的時間讀書,例如:如果在乘客預約的時間前提早到達,就在車上看書等乘客;沒有客人的空檔,也是在車上看書打發時間。假設有足夠長的休息時間,他還會到書店逛逛。
王敬華買書的量雖然不多,卻都是精挑細選。「看到想買的書,會站在書店先讀,如果發現自己捨不得離開,很想把整本書讀完,才會決定把這本書買回家。」一旦買了,他就沒想過要「出清」。因為他相信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必定還會再拿起書重看一遍,每次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像今天為了這個採訪,我出門前從書架取出這本書,隨手翻了幾頁,就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想。」王敬華拿起《三國三十六計》說:「隨著年紀增加,經歷了許多事情,以前看不懂的,現在慢慢都懂了。」讀懂這些計策,並不是為了要去算計他人,而是讓自己學會看透表象之下的真實,辨清人性。
王敬華常常是邊看書,邊上網查資料。有時候看到某個歷史人物,會想了解更多,或是讀到某個歷史地點,也會上網找地圖,看看它究竟是在哪裡。「對我來說,每本書就是一個媒介、一個引子,藉由一本書,自己再去延伸,去學習其他的知識。」
如同他平日駕駛的那台小黃,同樣是個媒介,搭載著形形色色的乘客,上下車之間的短暫結緣,讓他練就了對人性的敏銳觀察。回頭看那些歷史人物,王敬華總有真真實實的切身體會,而不只是「看歷史故事」而已。

▉甘傑安:駕馭小黃,還變身地方文化說書人
書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當今社會的現實,而人生閱歷愈多,書中的故事便愈發讓人有種既視感。「看完這些歷史書你會發現,歷史其實是不斷重演,了解之後,也會比較心平氣和去看待眼前的一切。」一同接受採訪的甘傑安,在一旁附和說。
採訪當天,甘傑安帶了兩本書前來,其中一本是獲得2017年Openbook中文創作類年度好書的《解碼台灣史:1550~1720》,這本全彩書製作精美,內容以簡馭繁,甘傑安第一眼看到便有收藏的衝動。
買下這本書也與他現在的工作有關。「現在很多人喜歡四處逛老街、老房子,常會有乘客問起地方上的歷史,像是龍山寺有多久的歷史?大稻埕是如何發展起來的?所以我覺得自己應該要多充實這方面的知識。」
甘傑安也確實把這本書讀到熟透了。採訪過程中,他談起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的發跡過程,夾敘夾議、簡明扼要地花了一兩分鐘說完,沒有任何停頓或猶疑,簡直就像是個專業的歷史說書人。

▉閱讀,讓他跟各種客人侃侃而談
1983年出生的甘傑安,小時候喜歡醫師作家侯文詠輕鬆幽默的《頑皮故事集》、《淘氣故事集》等作品,後來讓他手不離卷的是人物傳記,像是籃球明星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的故事。
大學唸的是財務金融系,自然開始涉獵財經投資類書籍,想累積理財投資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但甘傑安意外發現,這類書籍不少是「名不副實」。不過有本書倒是讓他受用至今:《富爸爸窮爸爸》。與這本書暢銷原因大相徑庭的是,甘傑安從中學到的重要一課,並不在於如何變成有錢人,而是「你能提供什麼樣的價值、做出什麼樣的貢獻,叫人願意拿出錢來,讓你有機會提供服務?」
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幸運地馬上找到答案,甘傑安也歷經了一段摸索期。大學畢業後他當了4年志願役,過著極為規律穩定的生活。存了些許積蓄後,甘傑安決定創業開手搖飲料店,未料買氣不如預期,一年便結束營業。之後做過業務、保險的工作,後來透過親戚介紹,加入台灣大車隊,才終於穩定下來。
但甘傑安從沒忘記那個重要的問題:「你能提供什麼樣的價值?」他大量讀歷史書,累積自己的知識,不論車子開到哪兒,都能和乘客侃侃而談。為了能和外籍乘客聊天,他的背包裡還隨身攜帶一本長期訂閱的語言學習雜誌,希望靠著不斷自修,提升自己的外語能力。
甘傑安習慣在網路書店買書,因為網頁上都會列出購買同一本書的人還買了哪些書,「我喜歡看這些跟我所見略同的購書人的書單,這樣就可以認識更多有趣的書。」
和王敬華逛實體書店以及絕不出清愛書的原則不同,甘傑安有時從網路上買到的書結果不那麼喜歡,那也無妨,他會大方轉送給有興趣的朋友。近一兩個月,他每月的購書金額平均將近一千塊,如此大手筆買書的人,現在就連在學中的年輕人也不多見了。
甘傑安通常是利用睡前的時間閱讀,雖然他玩笑說只是為了「助眠」,但聽他鉅細靡遺介紹每本書的內容,對作者背景也瞭若指掌,他可是認真地把書都讀進去了。
▉閱讀讓人跳脫現實,體驗另一種人生
甘傑安帶來的另一本書《怪咖心理學2:59秒啟動正能量》,實在太切合當下厭世社會的需要。這本書沒有任何說教和道德勸說,而是以科學化的心理學實驗說服你,例如為什麼減肥的人一直想著「別吃巧克力」,反而會吃得更多?為什麼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如果給予獎勵,反而會減少他們的動力?為什麼買一支最先進的智慧手機並不能讓人因此感到快樂?這本有趣的書,很快引起大夥兒七嘴八舌地開心聊著各種運用科學研究證明人性的故事。
採訪過程中,王敬華說過一段話:「閱讀可以讓我跳脫運將的現實身分和生活,沉浸書中的故事情節,體驗另一種不同人生。再回到駕駛座前的現實生活時,我自己又會有一番不一樣的想法。」
不論運將大哥最初是為了什麼目的而讀,也許是工作、也許是學習,或是不為任何原因地單純享受,但倘若一個人能像他們一樣,全然忘卻油門、方向盤與計程器地投入書中,讀完後有如油加滿似地闔上書本,我們就再度有了衝勁,得以去面對每日的士農工商,與現實社會的紛紛擾擾。
或許這正是閱讀的魅力所在吧,也是每個愛書人,包含台灣大車隊的文青哥,感到幸福之所在。●

報導》信誼幼兒文學獎30而立
第30屆信誼幼兒文學獎今(14)日舉行頒獎典禮,老中青各代的圖畫書創作者、學界、評論家及編輯齊聚一堂。今年適逢信誼基金會成立40周年、幼兒文學獎創立30周年、兒童動畫獎10周年,近年已鮮少出席公開場合的資深作家林良,與信誼有深厚淵源的鄭明進、曹俊彥等前輩作家皆到場慶賀,允為兒童文學界的年度盛會。
獲得圖畫書文字創作佳作的《小熊的禮物》,作者李依亭領獎後表示,她曾將隨手所得的空寶特瓶,用紙膠帶做成兩個耳朵,在瓶身綁一根繩子,寶特瓶就化身成寵物豬。不缺玩具的小侄女帶著這個寵物豬跳舞、轉開瓶蓋餵牠吃東西,和這隻寵物豬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她說:「禮物的形式各式各樣,《小熊的禮物》這個故事主要希望藉由想像一個盒子的各種可能性,來帶領孩子跨越思考的框架,去探索事物的各種可能,發揮想像力,為他人也為自己創造美好的體驗。」
同樣獲得文字創作佳作獎的《等車》,作者王嫽來自對岸,是特地從中國親自前來領獎。獲獎的《等車》是她和朋友在旅途中等車時發想到的故事,想要表達的是,人生是一場非常漫長的旅途,我們不要為了到達目的而忘了欣賞路上的風景。她說:「友情就是一道非常美麗的風景,可以陪你哭,陪你笑,陪你度過人生的春夏秋冬。希望每個大人、小孩都可以擁有一個這樣的朋友。」
獲得圖畫書佳作獎的《抓髻娃娃的森林》,作者劉韻竹從事剪紙創作已超過10年。得獎作品的靈感來源便是她開始學習剪紙時常常剪的抓髻娃娃。抓髻娃娃是大陸陝北黃土高原的民俗剪紙,當地居民奉為生命的守護神,所有趨吉避凶等祈願都會寄託在這個娃娃身上。劉韻竹說:「抓髻娃娃對我的意義重大,很高興它成為我的第一本繪本。」
曾於2013年獲得圖畫書佳作獎的翁藝珊,今年以《好忙的除夕》獲得評審推薦獎。她表示自己是為了參加信誼幼兒文學獎的比賽才開始創作繪本,「中間遭遇了很多挫折,常常會想要放棄,因為要做好一本繪本真的很難。但是還好我沒有放棄。」除了感謝家人的支持之外,她也想為自己加油。擔任典禮主持人的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系教授黃廼毓隨即鼓勵她:「為對的事情堅持,叫做勇氣」,並期許她能創作出更多好作品。
第二度參賽即以《小房子烏比》獲得圖畫書首獎的吳語緁,領獎時忍不住熱淚盈眶。她說自己是每天晚上等小孩睡了、月亮升起時才開始畫畫。當她感慨說出「每天照顧小孩其實滿累的」時,全場都發出理解的笑聲並以熱烈掌聲鼓舞激勵。吳語緁表示,幸好家人都很支持,而且孩子也喜歡看故事書,這股動力才讓她能繼續往前。
▉原創圖畫書作家的搖籃
成立於1978年的信誼基金出版社,是台灣第一家專為幼兒出版圖畫書的機構,當年母親節推出的第一本幼兒圖畫書,即是由國寶級作家林良撰文、趙國宗繪圖的《媽媽》。1987年,信誼創設幼兒文學獎,30年來,總收件數共6515件,頒發了141個獎項(圖畫書創作獎116件、文字創作獎25件),至2017年底,計有87個得獎作品出版成書。
歷來台灣的重要兒童文學獎項中,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及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已陸續停辦,現今仍持續舉辦者,包括信誼幼兒文學獎、九歌現代少年文學獎和兒童文學牧笛獎(童話獎),其中又以信誼歷史最久遠,影響也最深遠。
曾任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的學者邱各容稱許信誼幼兒文學獎是「造就台灣原創圖畫書作家的搖籃」。目前活躍於圖畫書界、已具國際知名度的創作者,包括李瑾倫、陳致元、賴馬、林小杯等人,最早都是在信誼幼兒文學獎中獲獎而受到矚目。其他如劉旭恭、安石榴、劉如桂、湯姆牛等歷屆得獎者,在書市也都創作了相當成果,並累積了一定的讀者群。
邱各容表示,信誼透過文學獎徵獎及嚴謹的評選態度,帶動台灣原創圖畫書的創作熱潮,培育了大量原創圖畫書人才。在信誼文學獎中脫穎而出的創作者,不僅後來也陸續在其他海外重要獎項中發光發亮,更為學術教育樹立了學習的榜樣。譬如學界便曾以陳致元、林小杯、賴馬、劉旭恭等創作者為對象,以其創作策略、風格分析、角色研究、幼兒的閱讀反應等面向,作為博碩士論文的選題。
兒童文學評論者柯倩華則指出,第一屆幼兒文學獎的徵獎辦法中,評審原則提到「能陪伴幼兒快樂而健康的成長與發展」,30年前的文學獎能有這樣的思維,是非常創新的概念。尤其是「陪伴」兩個字,清楚界定了書與讀者之間的關係:這些書是來陪伴的,而不是主導。
傳統兒童讀物和教養的概念中,重點往往是書而不是人。在信誼幼兒文學獎的推展下,閱讀的觀念慢慢演變,我們開始瞭解閱讀的主體是人,不是書。書是在閱讀過程中,陪伴孩子能快樂健康成長的中介。
柯倩華分析信誼文學獎歷年得獎作品,從中看到台灣圖畫書創作的幾項特色。首先,這些作品呈現了台灣幼兒的現實生活經驗。譬如2001年獲獎的《小魚散步》、1988年的《媽媽買綠豆》,皆以幼兒為主體,文化的元素表現在場景的細節與氛圍、角色的生活方式,以及蘊含其中的兒童觀與美學素養。
這類作品不只是在對小孩講故事,而且講的是「小孩的故事」。譬如1993年得獎的《子兒,吐吐》、2000年《我自己玩》、2002年《阿非,這個愛畫畫的小孩》,說的都是小孩的想像。這些作品告訴我們:孩子的想像是他們創造力的基礎,幫助小孩在這個無法控制的成人世界裡,用自己的想像殺出一條生路。「想像不只是可愛的,它甚至是孩子的力量。」
柯倩華指出,與台灣同時代其他圖畫書作品比較,信誼的得獎作品也具有很不一樣的圖像語言與藝術表現。譬如《逛街》(1990)、《我和我家附近的流浪狗》(1997)、《愛吃青菜的鱷魚》(2003)、《星期三下午,捉蝌蚪》(2004)、《小丑.兔子.魔術師》(2006),都以我們的日常生活為背景,談放諸四海皆準的親子生活、親子關係,讓本土文化變成故事中的特色,而不是成為孩子閱讀時、或者外國讀者理解上的障礙。
另外,得獎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較為特殊的文學形式,譬如《請問一下,踩得到底嗎?》(2006)、《一日遊》(2008),把角色的認知跟讀者的認知之間的落差,放在幼兒遊戲想像的生活脈絡裡,搭配得非常巧妙,形成一種幽默。它們打破了圖書的呈現形式,提供一種新的閱讀方式與閱讀體驗。
此外還有特殊議題的探觸,譬如《紅公雞》(1993)、《Guji Guji》(2003)觸及各種跨界的主題,跨血緣、談性別、親子關係、跨種族,卻可以處理得輕鬆幽默。
柯倩華強調,所謂原創故事,並不是指「非翻譯的作品」。除了提供在地的文化內容,更重要的是要能讓幼兒體驗到語言與文字的趣味和美感。每個創作者有自己獨特的聲音,要謹慎找到適合自己的曲子,才能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如果曲子並不準確或者並不適合他,那他的聲音可能就不會被聽見,或者別人聽到的與他想傳達的不一樣。」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在回顧幼兒文學獎30年歷史時指出,歷年的得獎作品展現了時代脈絡的變化。譬如在題材方面,記錄了生活型態的變遷和社會結構的改變;情感認同上,則可看到從在地生活的覺知到特定社區文化的連結;而從表現手法上,則呈現了創作者力求突破的多元與創意。
1993獲得首獎的李瑾倫曾說,「得獎好像戴上一頂皇冠,戴上後覺得做什麼都要更謹慎,這個正字標誌讓創作的動力和自信都增強了。」柯倩華認為,這或許也是很多創作者的心聲。30年來,信誼幼兒文學獎讓很多年輕的創作者,有了為幼兒創作的勇氣和自信。柯倩華期許這個獎項能一直持續下去,陪伴台灣的幼兒文學創作者,讓他們能「快樂而健康地成長和發展」。
張杏如則坦陳,30年來台灣的兒童文學日益蓬勃,原來安靜而人煙稀少的林間小徑,如今已是熙來攘往的大馬路。她因此曾自問:三十而立的幼兒文學獎要繼續辦下去嗎?然而,看到評審會議中每位評審交織著對文學獎的熱情、對未來的想像和期待,看到如今的作品較之以往有更完整的形式和故事脈絡,看到得獎作家受到鼓舞的反應,又讓她決定堅持下去。
「感謝圖畫作家為孩子創作了精彩多元的圖畫書。是所有的創作者願意陪伴我們,給我們支持、給我們力量,等待我們歡喜收割,獻給我們的孩子、獻給未來。信誼幼兒文學獎會一直站在這兒,陪伴、等待讓我們動心、讓孩子喜歡的作品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世界閱讀日 完整專題
全國20個縣市圖書館、100多家獨立書店進行了大串聯,每個地方都有專屬的在地活動串聯:
點選這張圖片,搜尋離家最近的世界閱讀日活動:
指導單位:
點選合作夥伴Logo,更多閱讀冒險正在進行: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