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童書出版呈現前所未有的榮景,年產值連續10年以兩位數增長,是整個出版界最具活力、最具潛力、發展最快、競爭最激烈的出版板塊。中國積極經營自己的品牌作家、品牌作品,更進一步與國外插畫家合作出書、合作辦出版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舉辦中國的國際童書展、設立中國的國際兒童文學大獎……
在〈從門外漢到IBBY主席,中國童書界如何攻下安徒生大獎〉文章裡,我們檢視了中國十幾年來積極將原創圖畫書推向國際舞台的操作與發展過程。其中的策略與思惟,有哪些是值得台灣借鏡學習的嗎?本文是資深兒童文學評論者柯倩華的分析與建議。
口述: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家、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顧問)
整理:阿多利
中國當然有政治限制出版自由的問題,但他們也有素質很好的專業人士。當確立目標,且非達成不可時,這進步是很快的。這對我們來說是很值得警惕與學習。
我們常希望台灣可以國際化、可以走出去,那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和策略。文化部不是不願意做,只是通常不知道該怎麼做,我們需要的是更長遠、更周全的規畫。
中國訂定的目標是長期、可行的。不像我們,常常必須馬上或至少第2年就要看到成果。我們雖然不可能像中國一樣採取中央集權的做法,但我們必須想一想,是不是要有分級制度。譬如體育界,得過什麼獎、參加過什麼比賽、國內賽還是國際賽,給予的獎助是不一樣的。
我們也應該關照盤點一下,我們擁有哪些國際級的作家:誰賣出了國際版權,或者跟國際出版社有過合作經驗;有些人也許只差一步,欠缺臨門一腳。
▉扶植國家代表隊,或雨露均霑照顧每位創作者?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打進國際、行銷國際的話,那是很現實的,講求的是競爭力。應該把更多資源放在已具競爭力的人身上,為他們補上那欠缺的臨門一腳。因為現今台灣的創作者之所以能站上國際殿堂,大多是在沒有奧援的情況下,通過來自全世界的高強度競爭。
譬如幾米,已是台灣國家級的重要文化資產。在沒有任何外力支持與造勢的情況下,他之所以能具備高國際知名度,仰賴的全是個人作品的深厚競爭力。那麼,我們能不能關注這件事情,讓他在國際市場上擁有更完整的戰備呢?
幾米現在有越來越多國際的邀約,常需要出國演講、介紹作品,但他長年缺乏隨行翻譯。對台灣來說,這是一個機會。不管是書面翻譯或者口語翻譯,若真要走向國際化,請派一個隨行的專業翻譯給他吧,而不是放著不管,要他自己想辦法。
我們不可能請畫家自行增進語文能力,因為這不是畫家應該擔心的事;請出版社處理嗎?這也不是編輯的責任。但如果只在當地找個「略懂中文」的人,也常常造成災難。在類似國外書展這類文化交流場合上,官方預算如何分配?能不能為國家代表隊備齊必要的裝備呢?
過去我們常陷在「要扶植國家代表隊,還是雨露均霑照顧每個創作者」的選擇中,但這兩樣是可以同時並存的。民間可以享受自由自在,擁抱多元文化,但政府則必須確立目標,對外一致地達成文化輸出,這兩個方向並不衝突。政府要有更加明確照顧國家代表隊的決心,不需顧忌民主價值被破壞的問題。
▉良好的翻譯及有效的宣傳策略
從曹文軒得獎的例子,我們看到,其中很重要的關鍵是翻譯。
對外推介我們的作品時,譯文究竟是看得懂就好,還是必須優美動人?很可惜,目前台灣大多秉持「夠用就好」的心態。這方面,出版社並不願意投資。譬如為了參加國外書展,要求出版社提供英文翻譯,出版社常覺得主辦單位是在找麻煩。而且最後提供的翻譯也並不合格,只具粗略形式,無法引人入勝。
真的要走向國際,不能只是讓對方聽懂就好。翻譯,一定要有競爭力。
台灣並非沒有優秀的翻譯人才,比如台北國際書展的各種論壇,找來的口譯人員都可稱一時之選。只是,目前官方或出版方都沒有聘雇他們,跟隨我們的重要創作者,向國外推介他們的作品。
提高翻譯品質的另一種作法是更長期的規畫,在當地尋找適當的口譯人員。
此外,對外宣傳時,國內出版社可能因為訓練不足,或還未掌握到訣竅,經常以文青式的語言介紹作品內容。許多單純舖陳劇情的文字,經過翻譯後很容易讓人覺得:這樣的作品我們也有,有什麼稀奇呢?
數據,其實是最直接的武器。數字容易辨識,譬如要推廣林良的書,必須說明他在台灣出版了多少年、銷售多少冊、拿了多少獎、有多少書得過獎。數據是最實際,也最容易吸引人的介紹。
▉找到關鍵的人,將製書技術向內轉移,也將台灣推向國際
另一個要強調的是「國外技術的向內轉移」。書籍製作,從作家的藝術創作到編輯角色的加入,仰賴眼界與相應的技術。台灣繪本的圖像構成,在「技術面」經常被忽略。
中國的書展活動邀請外賓時,重點都在「推銷自己」,台灣書展則一直將自己放在消費者的位置,這是台灣童書出版社應該要思考的問題。
書展可以擴展視野,指的是讀者看書的標準越來越高,閱讀越來越寬廣,但這些尚未轉換到創作的層次上——我們並沒有因為翻譯書,而提高自製的能力。基本上,台灣的書展仍然停留在銷售的層次。
台北國際書展請來許多外賓,其中很多人可能也來過好幾次,但他們對台灣的作品有更多認識嗎?國際出版商有因此更全面或更深刻地認識台灣作家嗎?沒有,因為沒有這種設計,故也不抱此想。他們主力在銷售自家作品,行程滿檔,然後就離開了。
今天我們花了錢請外賓來到台灣,應該稍微想一下:什麼人具有國際影響力?對認識台灣感到興趣?應該不是創作者。坦白說,很多國外創作者大多目的在推廣自己的作品,鮮少有興趣認識台灣的作品。
目前書展的主力都放在出版社、及台灣出版商引進的國外作者。其實我們找來的外賓,也應該著重在版權經紀人,或者常在尋找題目、需要認識不同文化的評論家。能將台灣作品推向國際的人,必須也對認識台灣文化感到興趣,至於關鍵名單,則需慢慢篩選,這可能要連續做3、4年才能看到效果。
國際書展應該將更多資源,放在讓外來出版人認識我們的作品,而這是需要妥善規畫和設計的。書展基金會曾經在台北國際書展期間,安排來台的國外插畫家到3館進行參訪,帶他們去拜訪台灣的出版社,讓他們對台灣的原創出版品有更多認識,可惜這項活動並沒有持續。
去(2018)年書展基金會找法國的藝術總監卡密.巴岱(Kamy Pakdel)在工作坊上提供專業講評,效果很好,一方面他的眼界寬廣,另一方面他的溝通能力很好。這些國外專家來到台灣,把他的Know-how教我們,幫我們解析作品,等於是代替、彌補了編輯及藝術總監這個環節的不足。
可惜因為經費的關係,目前的操作方式很簡單:創作者帶著作品過來,由專家一對一提供意見,時間不長,只有半小時。如果我們覺得這是重要的,類似的事情就要做大,而且應該開放讓更多人參與旁聽。多一點這樣的設計、多一點時間,我們技術層面的能力才會增加。不只是創作者的那本書有機會變得更好,編輯也可以學到如何扮演編輯的角色。
▉借力使力,與國際出版社合作
那些欠缺臨門一腳的作家,他們都有對外的經驗,有賣出國外版權或者曾經跟國際出版社合作。這些國外出版社就應該是我們的合作夥伴,他們有直接利益,因為那是他們的書。
譬如去年幾米在義大利大受矚目,因為義大利出版社很用心在推銷。當地的出版社最清楚怎麼在當地操作,而且最容易、最方便,善於跟這類國際出版社合作,跨海經營,會得到更有利的施力點,海外市場的經營也會相對容易些。●
Tags:
近年台灣圖畫書創作在國際一再交出亮眼成績,2019年波隆那兒童書展開幕前夕,Openbook特別製作「前進國際,台灣原創圖畫書,出發!」專題,從政策、觀點、人物與版權等不同切面,縱橫觀照台灣文化創作環境及對外的競爭實力。
【編按】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童書出版呈現前所未有的榮景,年產值連續10年以兩位數增長,是整個出版界最具活力、最具潛力、發展最快、競爭最激烈的出版板塊。中國積極經營自己的品牌作家、品牌作品,更進一步與國外插畫家合作出書、合作辦出版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舉辦中國的國際童書展、設立中國的國際兒童文學大獎……
在〈從門外漢到IBBY主席,中國童書界如何攻下安徒生大獎〉文章裡,我們檢視了中國十幾年來積極將原創圖畫書推向國際舞台的操作與發展過程。其中的策略與思惟,有哪些是值得台灣借鏡學習的嗎?本文是資深兒童文學評論者柯倩華的分析與建議。
口述: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家、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顧問)
整理:阿多利
中國當然有政治限制出版自由的問題,但他們也有素質很好的專業人士。當確立目標,且非達成不可時,這進步是很快的。這對我們來說是很值得警惕與學習。
我們常希望台灣可以國際化、可以走出去,那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和策略。文化部不是不願意做,只是通常不知道該怎麼做,我們需要的是更長遠、更周全的規畫。
中國訂定的目標是長期、可行的。不像我們,常常必須馬上或至少第2年就要看到成果。我們雖然不可能像中國一樣採取中央集權的做法,但我們必須想一想,是不是要有分級制度。譬如體育界,得過什麼獎、參加過什麼比賽、國內賽還是國際賽,給予的獎助是不一樣的。
我們也應該關照盤點一下,我們擁有哪些國際級的作家:誰賣出了國際版權,或者跟國際出版社有過合作經驗;有些人也許只差一步,欠缺臨門一腳。
▉扶植國家代表隊,或雨露均霑照顧每位創作者?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打進國際、行銷國際的話,那是很現實的,講求的是競爭力。應該把更多資源放在已具競爭力的人身上,為他們補上那欠缺的臨門一腳。因為現今台灣的創作者之所以能站上國際殿堂,大多是在沒有奧援的情況下,通過來自全世界的高強度競爭。
譬如幾米,已是台灣國家級的重要文化資產。在沒有任何外力支持與造勢的情況下,他之所以能具備高國際知名度,仰賴的全是個人作品的深厚競爭力。那麼,我們能不能關注這件事情,讓他在國際市場上擁有更完整的戰備呢?
幾米現在有越來越多國際的邀約,常需要出國演講、介紹作品,但他長年缺乏隨行翻譯。對台灣來說,這是一個機會。不管是書面翻譯或者口語翻譯,若真要走向國際化,請派一個隨行的專業翻譯給他吧,而不是放著不管,要他自己想辦法。
我們不可能請畫家自行增進語文能力,因為這不是畫家應該擔心的事;請出版社處理嗎?這也不是編輯的責任。但如果只在當地找個「略懂中文」的人,也常常造成災難。在類似國外書展這類文化交流場合上,官方預算如何分配?能不能為國家代表隊備齊必要的裝備呢?
過去我們常陷在「要扶植國家代表隊,還是雨露均霑照顧每個創作者」的選擇中,但這兩樣是可以同時並存的。民間可以享受自由自在,擁抱多元文化,但政府則必須確立目標,對外一致地達成文化輸出,這兩個方向並不衝突。政府要有更加明確照顧國家代表隊的決心,不需顧忌民主價值被破壞的問題。
▉良好的翻譯及有效的宣傳策略
從曹文軒得獎的例子,我們看到,其中很重要的關鍵是翻譯。
對外推介我們的作品時,譯文究竟是看得懂就好,還是必須優美動人?很可惜,目前台灣大多秉持「夠用就好」的心態。這方面,出版社並不願意投資。譬如為了參加國外書展,要求出版社提供英文翻譯,出版社常覺得主辦單位是在找麻煩。而且最後提供的翻譯也並不合格,只具粗略形式,無法引人入勝。
真的要走向國際,不能只是讓對方聽懂就好。翻譯,一定要有競爭力。
台灣並非沒有優秀的翻譯人才,比如台北國際書展的各種論壇,找來的口譯人員都可稱一時之選。只是,目前官方或出版方都沒有聘雇他們,跟隨我們的重要創作者,向國外推介他們的作品。
提高翻譯品質的另一種作法是更長期的規畫,在當地尋找適當的口譯人員。
此外,對外宣傳時,國內出版社可能因為訓練不足,或還未掌握到訣竅,經常以文青式的語言介紹作品內容。許多單純舖陳劇情的文字,經過翻譯後很容易讓人覺得:這樣的作品我們也有,有什麼稀奇呢?
數據,其實是最直接的武器。數字容易辨識,譬如要推廣林良的書,必須說明他在台灣出版了多少年、銷售多少冊、拿了多少獎、有多少書得過獎。數據是最實際,也最容易吸引人的介紹。
▉找到關鍵的人,將製書技術向內轉移,也將台灣推向國際
另一個要強調的是「國外技術的向內轉移」。書籍製作,從作家的藝術創作到編輯角色的加入,仰賴眼界與相應的技術。台灣繪本的圖像構成,在「技術面」經常被忽略。
中國的書展活動邀請外賓時,重點都在「推銷自己」,台灣書展則一直將自己放在消費者的位置,這是台灣童書出版社應該要思考的問題。
書展可以擴展視野,指的是讀者看書的標準越來越高,閱讀越來越寬廣,但這些尚未轉換到創作的層次上——我們並沒有因為翻譯書,而提高自製的能力。基本上,台灣的書展仍然停留在銷售的層次。
台北國際書展請來許多外賓,其中很多人可能也來過好幾次,但他們對台灣的作品有更多認識嗎?國際出版商有因此更全面或更深刻地認識台灣作家嗎?沒有,因為沒有這種設計,故也不抱此想。他們主力在銷售自家作品,行程滿檔,然後就離開了。
今天我們花了錢請外賓來到台灣,應該稍微想一下:什麼人具有國際影響力?對認識台灣感到興趣?應該不是創作者。坦白說,很多國外創作者大多目的在推廣自己的作品,鮮少有興趣認識台灣的作品。
目前書展的主力都放在出版社、及台灣出版商引進的國外作者。其實我們找來的外賓,也應該著重在版權經紀人,或者常在尋找題目、需要認識不同文化的評論家。能將台灣作品推向國際的人,必須也對認識台灣文化感到興趣,至於關鍵名單,則需慢慢篩選,這可能要連續做3、4年才能看到效果。
國際書展應該將更多資源,放在讓外來出版人認識我們的作品,而這是需要妥善規畫和設計的。書展基金會曾經在台北國際書展期間,安排來台的國外插畫家到3館進行參訪,帶他們去拜訪台灣的出版社,讓他們對台灣的原創出版品有更多認識,可惜這項活動並沒有持續。
去(2018)年書展基金會找法國的藝術總監卡密.巴岱(Kamy Pakdel)在工作坊上提供專業講評,效果很好,一方面他的眼界寬廣,另一方面他的溝通能力很好。這些國外專家來到台灣,把他的Know-how教我們,幫我們解析作品,等於是代替、彌補了編輯及藝術總監這個環節的不足。
可惜因為經費的關係,目前的操作方式很簡單:創作者帶著作品過來,由專家一對一提供意見,時間不長,只有半小時。如果我們覺得這是重要的,類似的事情就要做大,而且應該開放讓更多人參與旁聽。多一點這樣的設計、多一點時間,我們技術層面的能力才會增加。不只是創作者的那本書有機會變得更好,編輯也可以學到如何扮演編輯的角色。
▉借力使力,與國際出版社合作
那些欠缺臨門一腳的作家,他們都有對外的經驗,有賣出國外版權或者曾經跟國際出版社合作。這些國外出版社就應該是我們的合作夥伴,他們有直接利益,因為那是他們的書。
譬如去年幾米在義大利大受矚目,因為義大利出版社很用心在推銷。當地的出版社最清楚怎麼在當地操作,而且最容易、最方便,善於跟這類國際出版社合作,跨海經營,會得到更有利的施力點,海外市場的經營也會相對容易些。●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完整專題,請點下圖:
【島讀共同體】鷹飛基隆:從尋找黑鳶重新認識基隆歷史 熱烈報名中!
閱讀通信 vol.298》在小說的世界得到自由
延伸閱讀
前進國際5.人物》世界並非繞著我們轉,子彈必須夠用:訪藝術家鄒駿昇
近年台灣圖畫書創作在國際一再交出亮眼成績,2019年波隆那兒童書展開幕前夕,Openbook特別製作「前進國際,台灣原創圖畫書,出發!」專題,從政策... 閱讀更多
前進國際4.人物》屬於全世界的畫家,幾米:要一直創作,一直讓別人看到
近年台灣圖畫書創作在國際一再交出亮眼成績,2019年波隆那兒童書展開幕前夕,Openbook特別製作「前進國際,台灣原創圖畫書,出發!」專題,從政策... 閱讀更多
前進國際3.觀點》文化是特色不是隔閡,給創作者與出版人的備忘錄
近年台灣圖畫書創作在國際一再交出亮眼成績,2019年波隆那兒童書展開幕前夕,Openbook特別製作「前進國際,台灣原創圖畫書,出發!」專題,從政策...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