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告別9》閱讀死亡:實用的告別著作【生命教育】【文學觀點】

Photo by Alice Hampson on Unsplash

第三類:生命教育

【推薦書】

cover05.jpg

面對老死,每個文化其實都已發展出千錘百煉的機制。除了由醫療現場各種具體案例凝煉而成的觀念之外,另一類作品從更深層探索生死的奧祕,為生命教育提供厚實的根基。

在當代美國,死亡的議題比我們想像的更為複雜,「善終」的意義,也因為年齡、種族、經濟能力、文化與信仰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理想的告別》作者檢視世人的死亡觀念,觀察瀕死者的親人如何面對生活、如何面對親人死亡,更觸及安樂死、協助死亡的討論。面對死亡必須謹慎,然而過份謹慎也可能是種拒絕面對。這本書從個人經驗擴展至深度報導,帶有感情地剝開禁忌,引領讀者了解關於善終的掙扎與實際層面。

死亡是人生的習題而不是難題,談論死亡不是悲觀,也不是觸霉頭,而是讓我們敞開心中恐懼死亡的黑暗角落,才得以享受自在的人生。《如果今天就要說再見》的作者從事「生死學」教學多年,全書以生命教育的形式,提供了完整的知性與情感上的死亡預習。從守護自己的善終權、預演自己的告別式、臨終關懷應具備的認知與態度、諮商技巧,到與往生者對話……內容涵括宗教、醫療、心理等不同層面,引領讀者想像與面對生命的最後終點。

如書名所示,《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著重的是心靈層面的修煉與安頓。作者以自己多年陪伴臨終者的經驗,結合超個體心理學的專業,以及蘇菲神學、西藏生死觀等佛教的哲學思惟,敘述臨終時刻的身心變化。

全書述說的意義複雜深刻,文字則簡明清楚。除了理論,也提出各種修行的方法,最後更結合作者畢生的臨床觀察,詳述病人臨終每一階段的身心靈狀態。不僅能為臨終者及其親友帶來深深安慰、為安寧療癒工作者提供了詳實的解說,更緩和撫慰了我們對死亡的恐懼。

cover06.jpg

凝視死亡》作者葛文德是美國知名外科醫師、哈佛醫學院外科教授,同時也是《紐約客》主筆及暢銷書作家。他以誠懇的筆調、清晰的見解,描述衰老、死亡過程中的困擾、痛苦與無奈,帶領讀者直面生命的自然與尊嚴。文字優美深邃,不亞於努蘭的經典之作《死亡的臉》。

現代醫學把人體視為需要修理的機器,但在美國深池醫院,人體是個需要悉心照料的園地,用飲膳休息導引的復原力量,遠勝過「對抗疾病」。《慢療》這本書談的不只是醫護人員與病患之間的互動關係,更多的是作者關於身體、疾病、生命與死亡的尋思,對當代的醫療本質,提出了直指根源的質問。

最後時刻,當醫療到了極限,生命即將走向終點,宗教往往是安頓身心最重要的力量。《生死奧祕》針對一般人臨終時可能產生的困惑羈絆,逐一進行解剖。該不該告知病情?是報應嗎?如何原諒?上帝在不在?死後會到去哪裡……全書以16個生命故事為引,提供具體的臨終學習課題。作者雖是法師,卻不自限於佛教緣法。這套由台大緩和醫療團隊結合臨床宗教師,根據臨床經驗發展出來的「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對無法正視死亡、害怕臨終、懷抱諸多疑惑恐懼的人,提供了具體的臨終靈性照顧方法,是絕佳的安寧照護臨床學習手冊。

 


第四類:人生現場

【推薦書】

cover07.jpg

這類作品的作者雖然不是專業醫護人員,但環繞著臨終者的真實人生現場,提供的是素樸而直接的感染力量,可做為生命教育最具體且初階的練習。

馬來西亞的安寧療護社工馮以量,依據長年的輔導與諮商經驗,諄諄提醒我們:善終,是每個人都可以事先規畫與準備的。只有當我們願意面對、願意放手、願意規畫,才能減少死亡帶來的傷痛與沉重。他在《最好的告別》書中提列了30個關於臨終照顧、葬禮計畫、死後遺願的問題,讓讀者寫下或錄製自己的心聲,為最後時刻預做準備。

「死亡來得太快,準備總是太慢。」禮儀師江佳龍的《人生最後一次相聚》,文字直白但真誠。他在近千場告別式中看到人生的無常和人性的弱點,我們則可以從書中學習及早規畫身後事、減輕遺族的傷慟。

為了推廣預立醫療自主計畫,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曾於2013年舉辦「如果有一天,我們說再見」徵文活動,鼓勵民眾提早預演人生的告別,對臨終時的醫療與照護預做安排。徵文結果結集成《如果有一天,我們說再見》一書,不同年齡、不同領域的人們,各自說出對自身及家人末期醫療的想法和規畫。每一篇再見的故事都有動人之處,也為預立醫療自主建立了良好的典範。

 


第五類:文學觀點

【推薦書】

cover08.jpg

很多時候,我們真正害怕的並非年老本身,而是伴隨老化的遲緩與難堪。我們真正害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對死亡的恐懼。

《巴黎評論》一篇書評提及:「我們對死亡感興趣的並不只是那個結局,不是誰死了之後怎麼了;我們感興趣的是,在這走向死亡的過程裡,我們彼此之間如何相處,親情與友情如何發揮作用,簡單說,也就是我們在死亡之中如何過日子。」

從病床前的疼痛、眼淚與哀傷中抬眼,除了醫護、學界和宗教的導引,我們也可以在文學中,獲得心靈的共鳴。歷來探問生死的文學經典不在少數,此處只推介近期出版的幾部佳作。

我將前往的遠方》是單身無伴的學者作家郭強生,對人生下半場進行的深度自我整理,不惜以揭開傷口,挖掘內心的孤獨,超克面對老化與無常的恐慌。一直在觀察歲月的郭強生,走到了父與子都雙重老化的人生階段,置身的生命因此有濃濃的社會議題況味。雖然父子關係或死亡都是常見的題材,本書以特殊的開展性,審視了自我與情感的諸多夾層與皺摺所在,行文依然悠揚細緻。

張翎的最新小說集《死著》,收錄的同名中篇小說,是從一樁「欲死不能」事件萌發的創作。一起車禍導致病人腦死,出於各種原因,事件各方的關係人都不願讓受害者早早死去,於是動用最先進的醫學手段來維繫他的心臟搏動。心跳維持著眾人的利益,於是死不再是個人的事,死成了很多人共謀的一件事。

類似故事在現實的病床上其實屢見不鮮,但看小說家如何用文學之筆,在荒謬陰晦的真實世界中,點出一絲光亮和溫暖。

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則是一本奇特的傳記,它是從死亡開始,倒著書寫人物的一生。

誰有面對死亡的才華呢?作者凱蒂‧洛芙加上筆下5位赫赫有名的文化人,寫就了文采斐然、情真意切的「最後的樂章」。看別人如何面對即將終結的人生,永遠是令人謙卑的,而看這幾位大師級人物如何面對死亡,除了謙卑之外,又給了我們活出熱情的勇氣。思想家在生命結束前猶能睿智,必定已深思過死亡的意義。本書難得蒐集如此精細而臨場的經驗,可以讓我們感受這些不尋常的睿智。

澳洲知名作家柯瑞.泰勒則是在腦部病變治癒無望時,為自己的生命倒數記時,以幾個禮拜的時間,記錄下自己在死神將至時體會到的各種感悟。《在我告別之前》這部動人的作品,全書筆調詳和,甚至帶著幽默。面對大限將至的脆弱與不甘,憤怒和接受,在在演示著人性的本能。而一路隨同作者直視生命的終點,從詰問到釋然,我們相信,走入死亡,其實是一種大大的自由。

➤【不要錯過
理想的告別8》閱讀死亡:實用的告別著作【醫生證言】【他山之石】

➤【理想的告別】,更多專題內容:

banner_bottom1_1.jpg banner_bottom3.jpg

 

主辦: logo_line07.jpg
協辦:logo_line05_0.jpglogo_line06_0.jp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