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風景走過我:路跑台北,塔悠路、水路(遺跡)等文史所見

基隆河與環東大道高架(謝一麟提供)

▉先民的髮夾彎是我的跑道

去年底,落腳台北市的松山區。初來乍到,好奇松山名字由來。附近有象山、虎山,沒有一座山叫松山。地名何來?之前文史工作的訓練,可以猜到這地名與日本人有關。日本時代之前呢?

剛來的第二天,就跑台北馬拉松(全馬組:42.195公里)。主要路線邏輯如下:北市府廣場出發,仁愛路直直往西,幾乎繞一圈舊時台北城,中山路直直往北,接下來在基隆河兩岸繞,最後回原點。我對一條路印象深刻:「塔悠路」。路名有點特別,沒有忠孝節義,不是中國地名。這兩個中文字放在一起很妙。「塔悠路」又大又直,且跑到這裡大概是37公里左右,全馬最容易撞牆的里程數,大腦裡的痛苦指數儀表板快破表,對這段體感印象深刻。

賽後查路名的由來。這條路原來是基隆河截彎取直後,陸地填出來才開的路。是基隆河岸,唯一筆直南北向的長路。它原本要叫「新撫遠街」,經熱心人士爭取,才用「塔悠」當路名。以前在這生活的平埔族名,用漢字寫是「塔塔悠社」。這是台北市唯二用平埔族命名的路(另一條是「凱達格蘭大道」)。塔塔悠的意思,有一說是少女頭上的髮飾,也有人說是項鍊,都在形容原來蜿蜒曲繞的河道之美。


出嫁的平埔族原住民女子,頭戴美麗的「塔塔悠」(圖片來源,國中社會課本第一冊,南一書局)

楊慎絢醫師的《廢河遺誌》提到:「也不知道這裡以前叫『塔塔攸』,意思就是項鍊。我們這一輩,腦裡還有點印象,以前站在北邊的那座金面山,遠遠看下來,河流是彎曲的ㄩ字型」老蒲伸手在胸前畫個半弧形,說:「就像是大地配掛的項鍊;太陽出來,河面曬滿亮晶晶的翠玉;但是河道填土拉直之後,項鍊已經不見了⋯⋯」

我每週都會在基隆河岸跑步,主要範圍就是以前的塔塔悠社。有時候看到路邊草叢竄出的螃蟹穿越自行車道,邊跑邊想著,他們的祖先,應該是塔塔悠社日常的食物吧。

▉時間在水溝中

在城市中日常跑步,不想停等紅燈,發展出沿著水路(岸)跑的習慣。就算在熟悉的空間,換成6分速(時速約10公里),也會看到不同的風景(速度影響角度)。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比起馬路,水路可以快速看到這地區的時間感(歷史演變)。為何馬路不是棋盤狀?為何某地區的土地公廟密度高?該老街當年因何繁華?這些答案,通常放慢速度,沿著水路走,答案隱約會浮現。

有些馬路(的路型)其實就是水路(遺跡)。松山區彎曲的路,像:松隆路(日本時代的松隆大排)、林口街、虎林街。虎林街細長蜿蜒,從象山腳到基隆河。以前是水圳道,也曾是輕便車軌道,將象山群挖到的煤炭,運到河邊,再走水路運到他方。

中坡北路與南路,後山埤連到基隆河的舊水路。雖然這些路線要等紅燈,但有時穿越傳統市場(虎林街)、夜市美食(林口街)的人潮,另有樂趣。沿著水路,到後山埤附近東新陂,現衛福大樓旁,有一棟修復的古蹟: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松山療養所是日本時代收治肺病患的專門醫所,1947年鍾理和曾在此治療肺病,3年住院期間,構思小說《笠山農場》。


歷史建築「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舊時為鍾理和構思小說《笠山農場》的場所(取自台北市文化局

關於舊水路,舒國治的《水城台北》,勾勒老台北人記憶中的水路。這一年我則經常翻閱謝海盟的《舒蘭河上》。這本書以前讀不下去,不過當自己用跑步、走路,穿梭水岸與馬路,對於這本用一步一腳印觀察記錄,深度考究比對舊水路的書,很是敬佩。獨自一人耐住孤寂與枯燥做這件事,有過於常人的熱情隱藏在心底。


婦女於台北淡水河岸旁洗衣,攝影:楊基炘(取自台灣回憶探險團

▉路在腳下

沿著基隆河,往上游,我曾跑到七堵。往下游,最美好的路線就是「環島」──社子島。

我還想繼續這樣聊下去,光基隆河就講不完。你我生活周遭的水路,甚至小地方更是。3年前開始跑步,起先為解決失眠問題。跑了幾個月,就發現跑步的美好之處(不是減肥,跑步其實不太有減肥效果)。現在用手指滑手機,就可以看到全世界,但只是眼睛看到風景照片,身體原地不動。當跑步距離變長後,會發現生活中的各種情緒,問題不在他人,不在外面,是因為自己原地不動。即便人去旅行,即使出國,還是原地不動(慣習)。身體移動,跑遠了,會發現原先自以為的觀點,現象全貌未必如此,還可以用很多不同的速度、角度、距離去看。


(取自Unsplash/Oktay Yildiz

以前無法想像自己有一天會跟馬拉松有什麼瓜葛。3年前剛開始一趟跑3公里,當跑步距離逐漸增加,到10公里那天,才知道大腦常騙自己(自欺欺人),腦袋「認為」做不到的事,其實身體未必做不到。當身體做到了,反饋也會強化心裡所形塑的那個我。

即便到今天,每趟跑步前,我還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跑完。跟生活一樣,充滿未知。用身體把未知變成已知,經常做這樣的練習,對未知就不會經常抱持莫名的恐懼。每次抵達終點那一刻,就會摸到一個連自己都無法想像的自己。

跑步跟閱讀非常相似,邁開腳步,打開書本,這趟旅程,都想要遇見更好的自己。書裡的時空,跑步的風景,將穿過我,成為我的一部分。我與過去的人們連結著,我閱讀著土地,當下眼下腳下,一步一步,左右踏步,路一公尺一公尺開展著。從過去連接到未來。

只需要調整呼吸,勇敢呼吸。跟著書頁呼吸,跟著風景呼吸。

(本文出自《閱讀的島》vol. 10:讀力運動,原篇名〈風景走過我〉,預定11月初發行)


《閱讀的島》│第44屆金鼎獎人文藝術類優良出版品推薦刊物│
運動和寫作都是一種心智鍛鍊。如果我們把熱愛運動的作家排成一排,不知道可以繞地球幾圈?本期〈讀力運動〉我們試圖把書籍的類型拉得更廣,此外我們邀稿的作者,也都希望他們不只是運動迷和球評,而是親身經歷這項運動,透過身體深入運動的靈魂。

本期精彩內容:

  • 作家運動員│連明偉、栗光、張以昕、林育德
  • 運讀販子│謝一麟、尹顯玲、龔心怡、林虹汝、鄭書婷、蘇淮、蔡文力、本多繁之
  • 文自秀談半世紀前的奧運紙本風情
  • 新書店注目:苗栗竹南.起點書房/南投埔里.貿易風書旅/屏東市.七木人文空間書房/臺東蘭嶼.在海一方

收藏《閱讀的島》:友善書業社員書店三民網路書店誠品網路書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