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濱國小的老師跟我說,舉辦運動會那天,幾個孩子們互相用眼神傳遞暗號,收到訊號的人會心一笑心領神會,大家默默朝同一個地方前往。老師截取了孩子們的電波,悄悄尾隨而去,在長濱漁港旁的一處靜僻海灣,孩子們奔放地在玩水,書包衣服隨意拋在海灘。他們在海岸邊用各種逗趣姿勢游泳,看到老師來了,大家又驚又喜,其中一位大喊:「是XX老師啦,沒關係。」確定是自由派的大人後,小孩們繼續泡在海裡盡興地玩。
2019年2月,在長濱開了「書粥」這間書店,地址在長濱村內街上,離海很近的地方。騎上野狼機車往書店後方的斜坡一直順著路往下,越過台十一線繼續往下滑,就會抵達長濱漁港,距離書店大概5分鐘的野狼車程。我常推薦客人或朋友往堤防去,若不怕高不介意危險,在堤防上有很好的視野,寬闊的海景有專屬於長濱的湛藍,夕陽西下時,天空色彩瞬息之間千變萬化,會讓人心陷入深深的嚮往。
當初我就是在這片海景前觸動那股一往情深的決心,打電話給書店的房東,堅定地告知要簽約租屋,理由是被這片巨大的寧靜感動,好想在這邊開書店,在這邊過生活。從那個海堤上的決定到現在,書店已經營業兩年,原本曾設想,賣書無法營生的話,就會開始兼賣粥,如今販粥計畫尚未需要執行,書在這裡穩穩地流動。一直記得粥這件事的鄰居,某天在附近的食堂吃飯巧遇時提議,等書店兩週年,找食堂老闆娘煮粥慶祝好了。
店裡的書牆右邊,有一個老玻璃窗改造而成的燈箱,玻璃內側貼了黑色的卡點西德,刻了一句鏤空的文案「小時不讀書,長大開書店。」這是嘲諷大學曾被二一過的自己,如今竟然開起書店。
坦白說,我也是長大、有了更多的人生經歷後,才開始感到不足,想從書裡找到線索,去應證自己經歷過的成功或失敗,想知道自己到底活成什麼樣子。或許這個自嘲也能套用在一些人的身上,於是這句文案成了書店的打卡點,訪客旅人們喜歡在這座燈箱前拍照取樂,不喜歡讀書的小孩們也有了順理成章的藉口。他們不知道身為老闆,看著坐在燈箱下翻閱繪本的大人小孩,其實另有一番獨樂樂的視角。
書牆的另一邊,也就是左邊,還有一個同樣的老玻璃窗改造燈箱,同樣有黑色卡點西德,上面刻的鏤空文案是「水能載舟,亦能覆粥。」這句話引起的共鳴不多,不過這正是我對海邊書店的解讀,是很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當我從遙遠的地方受到山海的召喚而來,落定沉靜下來後,海不再是彼方,而是生活行跡的一處,是一個理所當然的存在。
書店「書粥」內的書牆
就像都市裡有7-11、星巴克、全聯、KTV、捷運,人們在這之間移動構成日常,我們這裡有金剛山、太平洋、馨家小廚、秀蘭家、振隆五金、7-11(前陣子還開了一間全家)。選擇沒有都市多,但太平洋就在眼前,我們每天每天看著海生活,無論是賣菜的、賣生魚片的、賣黑糖的、賣書的,每天每天都看著海而活。
有一次,一位台南朋友來訪,我們在書牆前熱絡地聊天。他的法國先生坐在書店沙發,一臉悶悶不樂的模樣,我探問朋友他先生是否因為語言不通感到無聊,他說他先生來自一個海洋的民族,非常需要水,來到這邊後,看到海卻發現沿岸海潮洶湧找不到地方可以游泳,因而欲求不滿身心衝突中。我說可以帶他們去能游泳的海邊,他先生立刻像小孩一樣睜大眼睛站起來。
於是他們騎著租來的摩托車,跟著我的野狼從書店後方往海邊滑去,到了漁港旁的寧靜海灣後,法國先生一邊往海灘走去,一邊脫去衣服襪子,長袖襯衫、長褲、襪子、皮鞋一路沿著他走向太平洋的路線拋在海灘上。那時天氣微涼,海洋民族的DNA根本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一個人在海裡暢快地游泳。我在海灘上看著他,聽他邊游邊發出來自全身細胞的聲音:It’s very nice, very good~。那時我心想,人類對海的渴望,原來也有這樣世代遺傳的因子,或許那就是所謂從生活滲入生命,無需言說的生物表現。
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片名叫《海邊走走》,劇情描述位於美麗峽灣的小鎮裡,年邁的老爸爸老媽媽在平淡的生活中面臨離異的課題,他們在海邊生活、在海邊爭吵、在海邊選擇、在海邊療癒受傷的心。電影鏡頭穩穩地帶過各種生活場景,人與人之間在毫無情感的海邊承受著自找的喜樂與哀愁,生命在海灣小鎮裡蛻變。
電影的最後,老先生選擇生命後段出現的春天,搬到峽灣的另一嶼。尚未從孤單中走出來的前妻,某天闖入老先生的房子裡,想看看那個春天是什麼面貌。春天緩緩從廚房走出來,面對劍拔弩張的現場,她靜靜又堅定地對著老先生的前妻說:「以前,有三個不幸的人,現在只剩一個。」
電影的下一幕,老媽媽開著車沿著海邊離去。看著結尾的畫面,我心想,這海邊的情事,若沒有這峽灣,沒有穿插在過程中爸爸與兒子、媽媽與兒子兩兩在海邊走走的畫面,劇情便無法產生這樣的寬厚感。高樓大廈中不能原諒的事,海能理解,也能化解。
某天晚上,長濱國小跟我很要好的一個孩子,剛打完棒球比賽回到村子,我約他吃飯聊聊天,吃完開車載他兜風。若非下著雨,我會騎野狼載他。我們到金剛大道,到長光部落,再去長濱漁港。他跟我說放假想買新的釣具,要用新學到的招式釣魚,還帶我去漁港的某個釣點,說他在那個地方常釣到石斑魚。這就是海邊長大的小孩,對海的事習以為常。若某天他長大去了離海較遠的遠方,想必也會不習慣,身體會想念海,心裡也會常常感到沒來由的寂寞。●
(本文與《閱讀的島》「2021年特刊:書店離海邊那麼近」同步刊出)
高耀威
十年前移居台南正興街開店,創辦街刊《正興聞》,組織「正興幫」。個人著作有《不正常人生超展開》,在天下獨立評論「非典型社區營造的一百萬種方法」與《VERSE》「孤獨的街頭求生指南」撰寫專欄。目前經營兩間店,一是位於台東長濱的書店「書粥」,同時在台南民族路「白日夢工廠」裡練習一人服務的「寂寞食堂」。最近在長濱靜僻之處,租了一間山中小屋,改造成適合獨處寫作的基地「無水」。除了嘗試各種空間實驗,也樂於使用廢棄材料裝潢空間,希望能把簡單就能得到幸福的方式分享給他人。
《閱讀的島》│第44屆金鼎獎人文藝術類優良出版品推薦刊物│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四周都是海洋,島上又有許多河川、水圳、湖泊,更別說台灣多雨,基本上就是水鄉。然而島的中央隆起高山,擁有豐富多變的山海經。我們離山那麼近,離水也那麼近。本期我們除了幾位對海洋有情感的作家撰稿,並探尋一些選擇在水邊開書店的老闆,究竟對水有什麼樣的感情和體悟。此外,還有有別於其他通路的「2020年友善書業合作社出貨榜單觀察」。
本期精彩內容:
創作者眼中的水|張卉君、吳緯婷、金磊
書店的海河日常|686、梁秀眉、高耀威、黃士恩、羅娃娃
文字秀談從海洋文學裡跳出來的立體世界
2020年「文學類」及「非文學類」出貨榜單觀察:邱常婷、洪震宇
新書店注目:台北.意念書店/新北.楫文社/桃園.夏樹書屋/苗栗.野生藝術工作室∣暗有書/彰化.南方書店/嘉義.渺渺書店
收藏《閱讀的島》:友善書業社員書店 |三民網路書店 |誠品網路書店
Tags:
(本文照片提供:高耀威)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長濱國小的老師跟我說,舉辦運動會那天,幾個孩子們互相用眼神傳遞暗號,收到訊號的人會心一笑心領神會,大家默默朝同一個地方前往。老師截取了孩子們的電波,悄悄尾隨而去,在長濱漁港旁的一處靜僻海灣,孩子們奔放地在玩水,書包衣服隨意拋在海灘。他們在海岸邊用各種逗趣姿勢游泳,看到老師來了,大家又驚又喜,其中一位大喊:「是XX老師啦,沒關係。」確定是自由派的大人後,小孩們繼續泡在海裡盡興地玩。
2019年2月,在長濱開了「書粥」這間書店,地址在長濱村內街上,離海很近的地方。騎上野狼機車往書店後方的斜坡一直順著路往下,越過台十一線繼續往下滑,就會抵達長濱漁港,距離書店大概5分鐘的野狼車程。我常推薦客人或朋友往堤防去,若不怕高不介意危險,在堤防上有很好的視野,寬闊的海景有專屬於長濱的湛藍,夕陽西下時,天空色彩瞬息之間千變萬化,會讓人心陷入深深的嚮往。
當初我就是在這片海景前觸動那股一往情深的決心,打電話給書店的房東,堅定地告知要簽約租屋,理由是被這片巨大的寧靜感動,好想在這邊開書店,在這邊過生活。從那個海堤上的決定到現在,書店已經營業兩年,原本曾設想,賣書無法營生的話,就會開始兼賣粥,如今販粥計畫尚未需要執行,書在這裡穩穩地流動。一直記得粥這件事的鄰居,某天在附近的食堂吃飯巧遇時提議,等書店兩週年,找食堂老闆娘煮粥慶祝好了。
店裡的書牆右邊,有一個老玻璃窗改造而成的燈箱,玻璃內側貼了黑色的卡點西德,刻了一句鏤空的文案「小時不讀書,長大開書店。」這是嘲諷大學曾被二一過的自己,如今竟然開起書店。
坦白說,我也是長大、有了更多的人生經歷後,才開始感到不足,想從書裡找到線索,去應證自己經歷過的成功或失敗,想知道自己到底活成什麼樣子。或許這個自嘲也能套用在一些人的身上,於是這句文案成了書店的打卡點,訪客旅人們喜歡在這座燈箱前拍照取樂,不喜歡讀書的小孩們也有了順理成章的藉口。他們不知道身為老闆,看著坐在燈箱下翻閱繪本的大人小孩,其實另有一番獨樂樂的視角。
書牆的另一邊,也就是左邊,還有一個同樣的老玻璃窗改造燈箱,同樣有黑色卡點西德,上面刻的鏤空文案是「水能載舟,亦能覆粥。」這句話引起的共鳴不多,不過這正是我對海邊書店的解讀,是很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當我從遙遠的地方受到山海的召喚而來,落定沉靜下來後,海不再是彼方,而是生活行跡的一處,是一個理所當然的存在。
就像都市裡有7-11、星巴克、全聯、KTV、捷運,人們在這之間移動構成日常,我們這裡有金剛山、太平洋、馨家小廚、秀蘭家、振隆五金、7-11(前陣子還開了一間全家)。選擇沒有都市多,但太平洋就在眼前,我們每天每天看著海生活,無論是賣菜的、賣生魚片的、賣黑糖的、賣書的,每天每天都看著海而活。
有一次,一位台南朋友來訪,我們在書牆前熱絡地聊天。他的法國先生坐在書店沙發,一臉悶悶不樂的模樣,我探問朋友他先生是否因為語言不通感到無聊,他說他先生來自一個海洋的民族,非常需要水,來到這邊後,看到海卻發現沿岸海潮洶湧找不到地方可以游泳,因而欲求不滿身心衝突中。我說可以帶他們去能游泳的海邊,他先生立刻像小孩一樣睜大眼睛站起來。
於是他們騎著租來的摩托車,跟著我的野狼從書店後方往海邊滑去,到了漁港旁的寧靜海灣後,法國先生一邊往海灘走去,一邊脫去衣服襪子,長袖襯衫、長褲、襪子、皮鞋一路沿著他走向太平洋的路線拋在海灘上。那時天氣微涼,海洋民族的DNA根本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一個人在海裡暢快地游泳。我在海灘上看著他,聽他邊游邊發出來自全身細胞的聲音:It’s very nice, very good~。那時我心想,人類對海的渴望,原來也有這樣世代遺傳的因子,或許那就是所謂從生活滲入生命,無需言說的生物表現。
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片名叫《海邊走走》,劇情描述位於美麗峽灣的小鎮裡,年邁的老爸爸老媽媽在平淡的生活中面臨離異的課題,他們在海邊生活、在海邊爭吵、在海邊選擇、在海邊療癒受傷的心。電影鏡頭穩穩地帶過各種生活場景,人與人之間在毫無情感的海邊承受著自找的喜樂與哀愁,生命在海灣小鎮裡蛻變。
電影的最後,老先生選擇生命後段出現的春天,搬到峽灣的另一嶼。尚未從孤單中走出來的前妻,某天闖入老先生的房子裡,想看看那個春天是什麼面貌。春天緩緩從廚房走出來,面對劍拔弩張的現場,她靜靜又堅定地對著老先生的前妻說:「以前,有三個不幸的人,現在只剩一個。」
電影的下一幕,老媽媽開著車沿著海邊離去。看著結尾的畫面,我心想,這海邊的情事,若沒有這峽灣,沒有穿插在過程中爸爸與兒子、媽媽與兒子兩兩在海邊走走的畫面,劇情便無法產生這樣的寬厚感。高樓大廈中不能原諒的事,海能理解,也能化解。
某天晚上,長濱國小跟我很要好的一個孩子,剛打完棒球比賽回到村子,我約他吃飯聊聊天,吃完開車載他兜風。若非下著雨,我會騎野狼載他。我們到金剛大道,到長光部落,再去長濱漁港。他跟我說放假想買新的釣具,要用新學到的招式釣魚,還帶我去漁港的某個釣點,說他在那個地方常釣到石斑魚。這就是海邊長大的小孩,對海的事習以為常。若某天他長大去了離海較遠的遠方,想必也會不習慣,身體會想念海,心裡也會常常感到沒來由的寂寞。●
(本文與《閱讀的島》「2021年特刊:書店離海邊那麼近」同步刊出)
高耀威
十年前移居台南正興街開店,創辦街刊《正興聞》,組織「正興幫」。個人著作有《不正常人生超展開》,在天下獨立評論「非典型社區營造的一百萬種方法」與《VERSE》「孤獨的街頭求生指南」撰寫專欄。目前經營兩間店,一是位於台東長濱的書店「書粥」,同時在台南民族路「白日夢工廠」裡練習一人服務的「寂寞食堂」。最近在長濱靜僻之處,租了一間山中小屋,改造成適合獨處寫作的基地「無水」。除了嘗試各種空間實驗,也樂於使用廢棄材料裝潢空間,希望能把簡單就能得到幸福的方式分享給他人。
《閱讀的島》│第44屆金鼎獎人文藝術類優良出版品推薦刊物│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四周都是海洋,島上又有許多河川、水圳、湖泊,更別說台灣多雨,基本上就是水鄉。然而島的中央隆起高山,擁有豐富多變的山海經。我們離山那麼近,離水也那麼近。本期我們除了幾位對海洋有情感的作家撰稿,並探尋一些選擇在水邊開書店的老闆,究竟對水有什麼樣的感情和體悟。此外,還有有別於其他通路的「2020年友善書業合作社出貨榜單觀察」。
本期精彩內容:
收藏《閱讀的島》:友善書業社員書店|三民網路書店|誠品網路書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書.人生.向陽》我的兩本啟蒙詩集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書.人生.魏國彥》「大滅絕」的生與死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書.人生.鄭國威》成績單是輕薄的假象,漫畫成為我的異世界日記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