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人生.許菁芳》沒時間讀書的讀書人—我的書評之旅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本文於2022/07/07增訂

這兩年,越來越感到時間與精力有限,讀書的機會越來越少。

以讀書與寫作為業的人沒時間讀書,乍聽之下有點荒謬;但生活在其中真是如此,而且是從很多角度說來皆如此。一則是學術作品佔據絕大多數閱讀心力,力有未殆,不是工作的書實在沒有機會讀。白天讀分析性的文字,晚上休息時只想歪著滑手機看 Netflix,沒有什麼雄心壯志讀書。床頭放著很多本好書,《台灣最好的時刻》、《拼教養》、《應許之地》,都是很有意思而且真心有興趣的書。但是爬上床時都已是夢近時分,斷片時刻,始終沒有打開來讀。每次想著週末或者放假要來讀這些有意思的書,一放假,又想著要把握機會爬山、運動,或者把拖延多時的家事做了。一轉眼又是夢近時分。

二則是讀文章的時間多於讀整本書的時間。學術界重視同儕審查的期刊論文,許多重要的研究發表都以單篇文章的形式出現。雖然我的領域仍然鼓勵人們寫書,但是,多年訓練下來,讀書也不是讀「書」了,書都是拆著讀。拿到一本書,先讀理論、再讀結論,中間挑兩章特別有意思的實證分析讀,然後讀別人寫的書評——這樣,大約就是讀了一本書。

所謂讀書,那種從第一頁好好讀到最後一頁的感受,已經很陌生。一本書之所以是一本完整的書,以他人薦言為始,以作者自跋為終——古典而原始的閱讀,作為讀者要許諾一場一氣呵成的閱讀——在資訊快速翻轉的生活裡,不是常態。

於是我開啟了一線寫作計畫,寫書評。原因無他,我讀書越讀越少了,沒有新意湧入的心靈感到枯竭。趁著出版社找我寫推薦序,網路媒體找我寫書評,把握機會跟著市場讀書。我給自己的期待很簡單,來者不拒。沒有任何標準,只要是一本正常的書,不限題材作者文體,我都願勉力為之。(至於何為「不正常」的書?目前沒有遇過,唯一可以想到我會拒絕的書,例如歌功頌德的政治宣傳品——但即使是那樣的書,也未必不是很棒的練習;發表在合適的媒體上,也會是很不錯的討論。)

就這樣開啟了奇妙的書評之旅。

一開始就來,而且來得又快又多的是翻譯小說。我才發現原來翻譯書佔據了現今出版界好大一片天。我記得第一次收到韓國翻譯小說的邀請,是評論短篇小說集《致賢南哥》。這本書是刻意的企劃,以「女性主義」為主軸徵集七篇風格各異的短篇小說。作者都是韓國文壇的一時碩彥,包括《82年生的金智英》的作者趙南柱也貢獻了一篇。說來奇怪,在此之前,我還真是沒有讀過任何韓國的翻譯小說——也是一種心想事成,想讀一點本來不會讀的書,就真的來了一本從來沒讀過的類型。雖是完全陌生的領域,但是韓國的社會脈絡不是完全陌生,女性的生命經驗又是我很關心的主題,很放鬆地完成任務。

愉快的任務不只這一次。後來發現韓國文壇的性別書寫不少,也會讀到令我耳目一新的主題。例如散文集《兩個女人住一起》,是兩個成熟女子決定一起購屋同居,不以浪漫愛為基礎組成家庭。從多年獨居到決定共同貸款購屋,必須磨合南轅北轍的個性,協調四貓兩人的工作與居家任務。也有情緒爆發大肆爭吵的事件,但衝突過後,又一起抵達新的平衡,為了彼此嵌合入新的位置。這是真實的家庭生活,真正為世人展現現代的多元成家。這兩位作者的故事於我,不只是新穎而具啟發的文字;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剛好也在台北市郊買了房子。那一年為了房屋的各項開銷拼命賺錢,跟室友協調家事責任——負擔一戶房屋真是轉大人的重大挑戰,但跟著重大責任而來的又是一份寬闊的視野與自由。成家的箇中甜蜜與心酸難以言喻,讀到這本散文深感療癒。

除了來自韓國與日本的翻譯小說之外,來自英文世界的小說當然也是我小小生產線的常客。翻譯自英文的小說數量與種類更廣大,從通俗暢銷小說到國際文學獎得主,我開始感覺自己接上了另一個寬闊的文化世界。這種感受非常奇妙。我的二十到三十歲在北美生活了七八年,是我最重要的智識養成階段,培養了用英文接收與輸出資訊的習慣,看電影追劇的口味也基本上成了個美國人——但我卻從沒有享受過英文小說。英文出版品對我是做研究的工具,不是休閒,因此從沒關心過流行書籍,也沒有欣賞過得獎作品。沒想到,回台灣後,居然出現了這個機緣,彷彿是英文世界又跟著我回來了,以一種全新的樣貌與我的文字工作結合。

我印象深刻的作品很多。例如小說《柏青哥》,這是十年磨一劍的小說,由韓裔美籍小說家李珉貞寫就。本書是她自我認同的追尋之旅,花了30年思考、搜集資料、無數次刪改,才終於完成這本描繪「在日朝鮮人」的家族故事。橫跨四個世代的長篇小說,厚厚一本將近五百頁,驚人的是非常順暢好讀,如小時候讀金庸武俠小說的暢快感。關於這本書最神奇的一件事情是,我剛交了書評沒多久,到美國開會,約見一位多年不見的臺裔混血兒老朋友。閒談間說起最近讀了一本關於在日朝鮮人的故事,老朋友睜大眼睛,說她參加一個讀書會,也才剛讀過這本書。那瞬間我感覺到書與人的緣分:我個人的生命故事,我的認同追尋 (identity seeking),跟作者李珉貞書裡書外的認同之旅,交織纏繞。文字好像真的有靈魂,會帶著人們走向彼此。有相同課題的靈魂,會因文字相知相交。

印象深刻的另外還有描繪黑人冤獄的小說《婚姻生活》。不得不說,面對廣大市場考驗的小說確實都有水準,這書我是一打開就沒放下,趁通勤、熬夜硬是飆完。《婚姻生活》的主角是一對在亞特蘭大新婚燕爾的夫妻,丈夫被誤判為殺人犯鋃鐺入獄,而妻子在痛苦之餘重建人生——冤獄為這段婚姻帶來的打擊不只是分離,也破壞了原本平等的伴侶關係。一方不得不依賴,另一方不得不被索取,各自有多重的結構困境需要克服,到最後,離婚似乎是順理成章卻充滿無奈的結果。這本小說在美國獲獎無數,尤其亮眼的是女性小說獎。黑人冤獄是嚴峻的集體現象,書寫者無數;但作者Tayari Jones卻找到了新穎而豐滿的角度。冤獄的經驗不是每個女人都有,但一段感情裡無法與伴侶連結的感受卻是人人都能共感。從小小的隔閡開始,走向關係最終的碎裂與崩解,這是冤獄的打擊,但也是全人類都能體會的痛苦。把美國社會特有的結構性難題寫得如此貼近人心,是我很佩服的一本小說 。

最後還有一類書籍,非虛構寫作(non-fiction)的社會科學普及作品,現在成為我書評寫作最主要的主題之一,也是最花心力的挑戰。我讀過而深深喜愛的作者如溫絲黛・馬丁(Wednesday Martin),她最著名的作品是《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而我評論的作品是《變身後媽》以及討論女性外遇的《性、謊言、柏金包:女性慾望的新科學》;以及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她是長青多產的作者,我只評過《失控的正向思考》以及《老到可以死》,作為小小粉絲的真誠致敬。

另外一位我覺得很有緣分的作者是歷史學家馮客(Frank Dikötter)。我先從他的《獨裁者養成之路》讀起,做了一場如沐春風的訪談;然後一口氣完讀了他享譽國際的中國歷史三部曲《解放的悲劇》、《毛澤東的大饑荒》、《文化大革命》,寫了一篇長稿導讀。這份任務是我投入書評寫作以來最辛苦的挑戰。讀書時正好是疫情盛夏,我有好幾個禮拜對著西曬的陽光讀中國史,三本大書貼滿標籤紙,讀到眼睛睜不開,拖稿拖到不能再拖。最後一個晚上如憋氣潛泳,齁著一口氣把書評大綱寫好,第二天書跟筆記攤滿桌,相互參照來回刪編,終於交了五千字的長稿。出版社笑稱我是吃了馮客全餐,我則是深深慶幸完成挑戰,而且終於把握機會補了中國近代史。

社科普書籍的主題都是歷史、政治、社會現象。與嚴肅端正的學院作品不同,作者立場可以更鮮明,寫作也不需要拘泥於八股格式,可以更明快、更有彈性。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書的題材都非常有趣。例如《變身後媽》的提問是,人們再婚的情況並不罕見,但後母的角色認知為何依舊停留在白雪公主時代?溫絲黛・馬丁的文風詼諧輕快,會在書裡寫出真實的碎念與第一人稱的細節,卻同時駕馭大規模、跨領域的學術發表品,用完整的架構提出深廣度兼具的論點。她帶給我非常多啟發,具體地讓我看到如何運用科班的學術訓練,支持自己獨特的眼光,完成完整的知識產品。

另一位我同樣深深欽慕的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同樣具有博士學位與新穎眼光,也同樣不吝於展露自己的情緒與意見。很久以前讀過《我在底層的生活》,是她探討美國低薪勞動。為了寫這本書,她自己應徵女服務生,大賣場僱員,用親身經歷寫下這本書。我受邀寫的兩篇書評是她後來的作品,一本討論美國的靈性產業,是她稍微早期的作品重新出版,另外一本討論死亡的醫療市場與科學哲學,則是她這兩年的新著。艾倫瑞克是個資深憤青,她的文字說理分明,大刀闊斧,批判非常。有時候讀了很爽快,有時候讀了不太舒服(感覺像是掃到颱風尾)。但文壇上有這樣一尊怒目金剛是必要的,多產且涉獵廣泛,不斷從一個重要的問題推進到下一個重要的問題去。我收集了幾乎她所有作品——我很少覺得自己是誰的粉絲,但我確實是艾倫瑞克的粉絲,因為即使是她不太好看的作品我都還是收藏了,追星就是連她不那麼好的作品都有保存的必要。

這一線書評寫作,其實跟評論小說、散文截然不同,較為接近我熟悉的學術寫作。主要的差別在資訊量體,社科普作品動輒十數萬字(或者數十萬字),結構比較大也比較複雜,對話的知識脈絡也比較深厚。我後來感覺到評這種書還是需要一定的訓練,似乎適合的寫手不很多,很多評論人是學術中人,或者自己就是有經驗的作家。可能因為出版社眾而寫手寡,一旦開始跟出版社合作後,邀約接踵而至,應接不暇。後來這種大部頭書我越收越多,牽涉的主題也更加硬蕊。現在有些書讀來甚至對研究頗有啟發了,教書也很好用 。想想好像有點偏移一開始寫書評的初衷,但也覺得有點好笑,本來是希望多讀點工作外的書,現在工作用書的範圍卻不斷擴張。我終究就是個讀書人。

寫評論快三年,一共發表四十五篇書評,另加兩篇訪問。說多也不多,平均一個月一篇多。但說少實在不少,囊括的主題、文體、區域與牽涉的知識體系,早已遠遠超出了我原本的想像。學海無涯以前只是一句話,現在卻是真實的感受。

矛盾而奇妙的是,我一邊越是感覺到自己有限,另一邊卻越是感覺到閱讀開創的無限。人一生能閱讀的文字量真的是有限的,但每一次的閱讀體驗,卻是無限。我沒有辦法想清楚的問題——甚至是沒想過存在的問題——卻可以倚靠不同的作者為我說明,穿越我有知的邊界,不斷往四面八方拓展出立體的空間。我的每天依然是 24 小時,可是,閱讀的那一個鐘頭,卻沒有任何時空的限制;我還是只有一輩子,但書籍為我創造平行時空,可以活好幾輩子,走在不同的時間線裏,我留存的文字甚至可以在我生命終結之後持續輝映他人的智慧。

我依舊是沒有時間讀書的讀書人,但讀書卻為我開拓了無限的時空。


許菁芳
高雄人,作家,學術工作者。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政治學博士。中文創作出版有散文集《臺北女生》、《甘願綻放》,近有政治、書籍評論散見報導者、端傳媒、女人迷、OKAPI。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