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學生生活之後,你有多久沒有讀過古典詩了呢?本集節目邀請到高中國文老師陳美桂與吳昌政,一位選了戰國時期的屈原,一位則選了東晉的陶淵明,從詩人生命切入詩歌的評析,請聽眾不妨細細思考:究竟是屈原的「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的執拗更對胃口,還是陶淵明「心遠地自偏」的做自己哲學,更能面對困境呢?其實這兩位詩人都是歷史中的瑰寶,有著豐富的作品與生命故事,值得我們細細探索。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精彩內容摘錄】
➤定義了什麼是詩的詩人
陳美桂:屈原的〈卜居〉在我的青春時期,讓我發現人的執拗,我個性裡頭有這個部分,對於像我這種也有某種偏執的人來說,很難不發生情感上的認同──別人未必懂得你的矛盾跟你的糾結──這個是我接觸屈原的初始……《史記》的〈屈原賈生列傳〉,大致奠定後代的對屈原的定位,貴族,型男,著重內、外在的表現,如果用奧運會來比擬,他是一位少年英雄,年紀輕輕就在複雜的戰國環境中,擔當楚國的三閭大夫,除了議政國事,也接待國外的賓客、諸侯,對外交、內政,甚至教育,青年人才的培育,都有一套自己宏大的藍圖,他不只是詩人,也是教練級的人物。
吳昌政:屈原在文化史上是一個屹立不搖的座標,他界定了中華文化裡,「什麼是一位詩人」,不只是文字藝術的創作者,他用生命寫詩、實踐詩,在他的篇章中,所有對生命的探索和辯證、矛盾跟糾結,最後都化成了珠玉或香草一般的文字。他界定了什麼是詩,也在這個意義下,我認為陶淵明是在屈原之後,第2位偉大的詩人。
主持人:不會是因為你剛好選陶淵明,就說他是第2個?中間這800年沒有人嗎?
陳美桂:此前,李白、杜甫還沒出生,蘇東坡也還沒出生。
吳昌政:陶淵明跟屈原相似的地方是,他們的自覺性都非常高,他們都是詩人也是哲學家,與其說陶淵明是「隱逸詩人」,我倒更願意以台大中文張亨老師的說法,他認為陶淵明更像是「詩哲」,詩人哲學家。我自己跟陶淵明在生命當中的幾次接觸,其實都是在生命有迷惘與徬徨,或者在自己某個階段,需要做出新的許諾、啟程出發時,陶淵明總以各種方式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提醒著我。
➤跟社會價值觀、跟血緣上的氏族身分劃清界線的陶淵明
吳昌政:陶淵明也曾想建功、立名,但他之所以成為文化座標,其重要之處在於他很深刻地反省: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跟世界保持怎樣的關係?用什麼姿勢?在他的精神自由的宣言〈歸去來兮辭〉中,他寫下:「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是西晉的名將,後來在長沙擔任郡公,陶淵明的家世非常好,只要他願意,他可以在當時長沙、江州選擇他要的職位。可是陶淵明幾次從政的經驗都讓他感到挫敗或幻滅,他曾經幫助兩位很有理想、想撥亂反正的人,可是那兩位都成為篡逆之人。這對陶淵明來說,是很大的打擊。這種種都逼使他,必須很決然地面對他跟世界的關係,所以他說「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好像他在跟過去的生活告別,跟血緣上的氏族身分、社會的價值觀、時代的風氣劃清界線,然後真真實實地做自己。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序
餘閒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然復醉。既醉之後,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
〈飲酒〉四
栖栖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轉聲悲。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龔自珍〈舟中讀陶詩〉
陶潛酷似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 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
➤是責任者也是讓想像奔馳的巫者,屈原
陳美桂:我記得高中只要教到〈漁父〉,大家都會把它當成很簡化的生命教育,說自殺是不對的。可是台灣的教育缺乏了哲學,哲學探究生命的本質,剛才昌政說陶淵明是哲學家,事實上「人的存在」、「人的本質性」此類的問題,人遭遇歷史的、命運的、國政的、外交的、時代的命題,在屈原的作品中,都處理過,如《離騷》、《天問》。《天問》將近172個問題,可說翻天覆地,上窮碧落下黃泉。
家恆剛剛提到屈原是不是一位入世者?事實上,在楚文化中,有氤氳的山川、神話的背景,地形多稜,水文豐富,造成它跟北方平原不同的生命的觸動與養分,北方是史官文化,南方為巫官文化,也有人懷疑,屈原有靈媒、靈巫的身分。
屈原的作品除了反映生命困局外,他在任何的敘述,如〈九歌〉,都經常會飛出了人界,飛出我們有限的世界,探索更無窮的事物。他給我的感動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身為社會人,責任者、政治者,除此之外,他也有遼闊的、代表楚文化的想像的世界。這是我心目中,一位詩人的雙面性。
屈原〈橘頌〉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精色內白,類任道兮。紛緼宜修,姱而不醜兮。嗟爾幼志,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願歲並謝,與長友兮。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本集問卷大調查,執拗的屈原和做自己的陶淵明,你選誰的人生哲學?
聽完本集節目,點擊圖片,可前往問卷。2021年9月21日中午12點前,填完本問卷,有機會抽中由編輯部精心準備,價值超過350元的神祕小禮喔
主持人:吳家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遊走媒體、出版、表演藝術多年,曾任職天下雜誌、時報出版、音樂時代、遠流出版、雲門舞集、臺中國家歌劇院。除了在大學授課,在臺中古典音樂台擔任主持人之外,也從事翻譯,譯有《心動之處》、《舒伯特的冬之旅》、《馬基維利》、《光影交舞石頭記》等書。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Tags: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由資深編輯及電台主持人吳家恆擔綱主持,每集邀請不同作家、藝文工作者或編輯,以線上廣播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工作與最近的閱讀。
結束學生生活之後,你有多久沒有讀過古典詩了呢?本集節目邀請到高中國文老師陳美桂與吳昌政,一位選了戰國時期的屈原,一位則選了東晉的陶淵明,從詩人生命切入詩歌的評析,請聽眾不妨細細思考:究竟是屈原的「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的執拗更對胃口,還是陶淵明「心遠地自偏」的做自己哲學,更能面對困境呢?其實這兩位詩人都是歷史中的瑰寶,有著豐富的作品與生命故事,值得我們細細探索。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精彩內容摘錄】
➤定義了什麼是詩的詩人
陳美桂:屈原的〈卜居〉在我的青春時期,讓我發現人的執拗,我個性裡頭有這個部分,對於像我這種也有某種偏執的人來說,很難不發生情感上的認同──別人未必懂得你的矛盾跟你的糾結──這個是我接觸屈原的初始……《史記》的〈屈原賈生列傳〉,大致奠定後代的對屈原的定位,貴族,型男,著重內、外在的表現,如果用奧運會來比擬,他是一位少年英雄,年紀輕輕就在複雜的戰國環境中,擔當楚國的三閭大夫,除了議政國事,也接待國外的賓客、諸侯,對外交、內政,甚至教育,青年人才的培育,都有一套自己宏大的藍圖,他不只是詩人,也是教練級的人物。
吳昌政:屈原在文化史上是一個屹立不搖的座標,他界定了中華文化裡,「什麼是一位詩人」,不只是文字藝術的創作者,他用生命寫詩、實踐詩,在他的篇章中,所有對生命的探索和辯證、矛盾跟糾結,最後都化成了珠玉或香草一般的文字。他界定了什麼是詩,也在這個意義下,我認為陶淵明是在屈原之後,第2位偉大的詩人。
主持人:不會是因為你剛好選陶淵明,就說他是第2個?中間這800年沒有人嗎?
陳美桂:此前,李白、杜甫還沒出生,蘇東坡也還沒出生。
吳昌政:陶淵明跟屈原相似的地方是,他們的自覺性都非常高,他們都是詩人也是哲學家,與其說陶淵明是「隱逸詩人」,我倒更願意以台大中文張亨老師的說法,他認為陶淵明更像是「詩哲」,詩人哲學家。我自己跟陶淵明在生命當中的幾次接觸,其實都是在生命有迷惘與徬徨,或者在自己某個階段,需要做出新的許諾、啟程出發時,陶淵明總以各種方式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提醒著我。
➤跟社會價值觀、跟血緣上的氏族身分劃清界線的陶淵明
吳昌政:陶淵明也曾想建功、立名,但他之所以成為文化座標,其重要之處在於他很深刻地反省: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跟世界保持怎樣的關係?用什麼姿勢?在他的精神自由的宣言〈歸去來兮辭〉中,他寫下:「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是西晉的名將,後來在長沙擔任郡公,陶淵明的家世非常好,只要他願意,他可以在當時長沙、江州選擇他要的職位。可是陶淵明幾次從政的經驗都讓他感到挫敗或幻滅,他曾經幫助兩位很有理想、想撥亂反正的人,可是那兩位都成為篡逆之人。這對陶淵明來說,是很大的打擊。這種種都逼使他,必須很決然地面對他跟世界的關係,所以他說「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好像他在跟過去的生活告別,跟血緣上的氏族身分、社會的價值觀、時代的風氣劃清界線,然後真真實實地做自己。
➤是責任者也是讓想像奔馳的巫者,屈原
陳美桂:我記得高中只要教到〈漁父〉,大家都會把它當成很簡化的生命教育,說自殺是不對的。可是台灣的教育缺乏了哲學,哲學探究生命的本質,剛才昌政說陶淵明是哲學家,事實上「人的存在」、「人的本質性」此類的問題,人遭遇歷史的、命運的、國政的、外交的、時代的命題,在屈原的作品中,都處理過,如《離騷》、《天問》。《天問》將近172個問題,可說翻天覆地,上窮碧落下黃泉。
家恆剛剛提到屈原是不是一位入世者?事實上,在楚文化中,有氤氳的山川、神話的背景,地形多稜,水文豐富,造成它跟北方平原不同的生命的觸動與養分,北方是史官文化,南方為巫官文化,也有人懷疑,屈原有靈媒、靈巫的身分。
屈原的作品除了反映生命困局外,他在任何的敘述,如〈九歌〉,都經常會飛出了人界,飛出我們有限的世界,探索更無窮的事物。他給我的感動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身為社會人,責任者、政治者,除此之外,他也有遼闊的、代表楚文化的想像的世界。這是我心目中,一位詩人的雙面性。
➤本集問卷大調查,執拗的屈原和做自己的陶淵明,你選誰的人生哲學?
聽完本集節目,點擊圖片,可前往問卷。2021年9月21日中午12點前,填完本問卷,有機會抽中由編輯部精心準備,價值超過350元的神祕小禮喔
主持人:吳家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遊走媒體、出版、表演藝術多年,曾任職天下雜誌、時報出版、音樂時代、遠流出版、雲門舞集、臺中國家歌劇院。除了在大學授課,在臺中古典音樂台擔任主持人之外,也從事翻譯,譯有《心動之處》、《舒伯特的冬之旅》、《馬基維利》、《光影交舞石頭記》等書。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隨身聽,聆聽導引:
➤線上聆聽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閱讀隨身聽S5EP3》身心科醫師姜學斌+作家顏訥/在疫情中用閱讀好好愛自己(抱)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5EP2》獨立書店店長來指名 ft.三餘書店、書粥、植隱冊室、在海一方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5EP1》邱顯忠+吳家恆/畢業快樂(灑花),新舊主持人交棒典禮,正式開始……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