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

▉評審推薦語

張潔平(決選評審,飛地書店、Matters Lab創辦人)

紀念碑常常是人們對不義歷史的平反,為了記住那些曾經被禁忌的歷史記憶,以公共記憶的方式回應轉型正義的過程。但另一方面,在樹立紀念碑的過程裡,也有歷史學家擔心,外在世界的紀念碑創造了一種「永存」的幻象,令人們在轉身之時放下緊張感,替代了本來要靠口口相傳去延續的紀念工作,莫失莫忘的初衷反倒變成行禮如儀的遺忘。

紀念碑是通向歷史與記憶政治的一個考察入口。這本書的作者鄭安齊正是從德國的紀念碑出發,由淺及深帶讀者展開一趟有關公共記憶的旅程與提問。

讀者可將本書當作一本特別的旅行手冊,跟著紀念碑地標展開一場德國深度遊;也可以再深入一層,將它視為歷史書,以公共藝術為線索,展開德國有關轉型正義歷史的考察,對照台灣的經驗;還可以繼續深入,以紀念碑作為一種路徑及方法,探討記憶與生命政治的核心命題,追問哀悼的行動意涵:保存哪種記憶、如何保存、以誰的名義及出於怎樣的目的,最終朝向「一個不再需要紀念碑的時刻」。

難能可貴的是,本書把這樣三重由淺及深的體驗都照顧得很好。這是作者的多年學識累積、卓越寫作能力與編輯強大的資料編排、恰到好處的設計製作,彼此完美結合才有的結果。優秀的團隊作業水準,理論的國際視野結合在地的議題關懷,使得本書的成果令人驚艷,即使譯成英文或德文也不輸給國外作品。●  

▉作家得獎感言

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
作者:鄭安齊
出版:沃時文化公司
定價:720元
 

作者簡介:鄭安齊
1985年生於台灣台南,2012年起暫居德國柏林,現為奧登堡大學藝術教育博士生,柏林藝術大學脈絡中的藝術研究中心碩士。研究主要聚焦於藝術、(體制外)教育、政治及社會之間的交互關係和張力;近年以團體的方式,於公共空間進行藝術計畫,曾加入「不願面對的紀念碑—在『承重體』的藝術計畫」(柏林,2013),共同發起「共造城市-都市規劃的民主想像」(台灣,2018、2019)。曾任《藝術家》雜誌海外特約、駐德代表處文化組德國藝文生態系調研規劃調研助理、「不義遺址標示系統設計規劃」案顧問,另撰寫文化政策及藝術相關文章,散見於藝文媒體。


【延伸閱讀】書評》紀念碑蓋好,然後呢?評《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