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馬。一個嫁給政治人物的女明星,一個浪跡法國的男演員。一個異女,一個gay。
「她」和「他」,在陳思宏的《第六十七隻穿山甲》99.999%的篇幅當中,都是沒有名字的。他們沒有名字,卻有很多故事,很多坑洞,很多疤痕,來自家庭的,童年的,親密關係的,事業的,學校時代的,疤痕。而一次意外的電影重映,把兩個人的人生路途再次絞纏了在一起。
「再次」。是說,「她」和「他」的故事,從來沒有真正分開過。
陳思宏從「她」和「他」再次共枕的,位於巴黎的,一間狹窄公寓寫起。像在一座高聳的斜坡上,堆好了後續整本小說所需要的,散落的人生元件,準備好了,然後放手把「她」和「他」推下去⋯⋯斜坡的下面有什麼?我們不知道。而我們即將知道。那所有的顛簸都是毫無意義又充滿意義的——那所有的意義,就是讓人在沒有底的受創當中,想盡辦法,為自己找到安身之處。
兩位主角沒有名字,陳思宏亦採取了記憶閃現的筆法,在巴黎、離開巴黎、前往南特,抵達南特的這條路上,每一個線索都牽連到「她」過去的創傷與記憶,每一個線索,也都呈現了「他」的不善言語和某個核爆事件後所遺留下來的傷痕。
那些「向他們身上扔過來的閃光燈」裏頭,一段一段的記憶交叉在主線的敘事當中,使得閱讀《第六十七隻穿山甲》既像是張作驥的《醉生夢死》,「他」的悲傷,也時不時讓我想起所有蔡明亮電影當中的李康生。
噢,還有麥當勞。
我想起麥克・法斯賓達在《The Killer》中的第一場戲就是,「做為一個殺手,我的偽裝是一位住在巴黎的德國人,總是吃麥當勞。」《第六十七隻穿山甲》,就是一趟歷經坑洞的異國公路旅行,沿路撿拾穿山甲們遺落的,一片片反射著煢煢白光鱗片的路程。
並且問——那些傷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會有結束的一天嗎?
➤人.性
陳思宏放開來寫的這本書——多麼肉感。人的。動物的。騷狐狸,臭熊,老鴕鳥,醜鱷魚,毒蛇,發情貓,肥河馬,狡猾猴,凶狠豹,棘手刺蝟,心機鬣狗,假哭鸚鵡,暴牙大象。
穿山甲的舌頭舔舐著螞蟻,僅僅只是為了覓食。(據說穿山甲一餐要吃掉三千至一萬隻螞蟻)
那麼人類呢?
人類的性的樣貌,有的是為了歡愉,有的是為了權力。有的,追求控制。有的,則沒有任何意義,性愛後覺得感傷,性愛後,分開,再也不見。也有的,做過了,像電流直直通過了性器,形塑為愛。
《第六十七隻穿山甲》寫森林裡的男體肉池。寫肉慾浮沉的電音派對。海灘上的,公寓裡的。餐廳後方廚房裡摸過來的手。那麼多歡愉,那麼多悲傷的性交。有恐怖的情人。有無愛的性。偷情的。有愛的激情與交歡。有一些悖德的片刻。有一些則是⋯⋯
就像「她」在政壇叱吒風雲的丈夫,在臺灣已經越趨性平的政治環境之下,依然謹守著最為保守的性別立場,當然,也不讓人意外地有著與女性助理的緋聞外遇——
但是,對於「她」而言,「她都沒有爽過。媽的。」
《第六十七隻穿山甲》在談的那些,性,除了極少數幾位人物之間能夠看到,微微閃現的「愛」的救贖之外,幾乎都著重在那些無愛的片刻。有些人作為肉慾的受體,有些人被剝奪了性的自主,那所有的殘忍與哀戚,射出來了,然後更加寂寞。把所有童年所承受的傷害都歸咎於自己,看似性生活活躍的「他」,空有一副巨大的牲禮,而成為許多屁股、雙唇,與舌頭追逐而意欲吸取的對象,然而他快樂嗎?
或許,「他」也幾乎都沒有爽過。
從巴黎的街道出發,穿過無數的巷弄抵達一間又一間的麵包店,理髮廳,然後上了前往南特的公路。那些夾纏著閃現回來的,卻是一切在臺灣的童年霸凌,在臺北的試鏡,在巴黎的愛與無愛之性,在臺灣南部的鳳梨田那降落的傘兵⋯⋯
她說,「我這輩子就這樣了,沒有人要跟我亂搞。」
但那些男人都還在問,妳爽不爽?當我女友,每天都會這麼爽喔。
就像,每天都在被生活幹,生活還要耀武揚威,問,你爽不爽。
➤遠方與結局
陳思宏的小說再次讓我們看到了「某個遠方」——不只是《第六十七隻穿山甲》的巴黎與南特,不只是《樓上的好人》的柏林與員林,也不只是《鬼地方》的永靖。而是我們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當中都可能隱微地承受過、並且壓抑著自己想要尖叫的慾望而將之埋入記憶深處的那些,傷害。以為度過了所以痊癒了,以為已是塵封往事所以淡忘了,以為血不再流了所以我們好了,所以成為了「自我的遠方」的那些片刻,那精神上的「遠方」。
就像,「他」和「她」童年時代共演的那部廣告,也是兩人後來再也回不去的遠方。
就像逝去的愛成為了永恆的遠方。就像,無可獲得回應的愛,是遠方。但即使知道我們無法抵達,我們還是不斷地努力著,活著,取出了膽結石之後繼續活下去,嘔吐了之後繼續活下去,尋找一個解答,相信,凡事會有一個了結,會有不管你我喜歡不喜歡都依然存在的,結局。
然而真的有所謂的結局嗎?為什麼人們看電影、讀小說如此渴望結局?那裡,或許有和解,會有破裂,但及至旅程終點,公路盡頭,雨季會結束嗎?瑞雪會降臨嗎?傷害會痊癒嗎?
我最喜歡的一個場景,是「她」用那口裝了石頭的香奈兒包包,擊退了生活的襲擊。擊退了恐懼。擊退了那些準備要將你我吞噬的東西之後——「香奈兒,剛從暗巷戰場凱旋,多了些刮痕,但肩帶穩固,包身、金屬釦環、縫線皆完好,皮革在路燈下閃耀金輝。」
日常當中看似無用的香奈兒包包,裝了石頭之後,成為最好的武裝。
「我們」就像那口香奈兒——或許受盡了生活的苦難,寂寥,與壓迫之後,我們時常以為自己一無所有。但若換個角度來看,也正因如此,我們一無所懼。
別人數羊,我們就數穿山甲。
「那張海報上有六十六隻穿山甲」,就讓我們一起數到第六十七隻吧。走過了那條滿布坑洞與鱗片的異國公路,生活啊,總是要過下去的。●
第六十七隻穿山甲
作者:陳思宏
出版:鏡文學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陳思宏
彰化縣永靖鄉八德巷出生,農家第九個孩子。住在柏林。
曾獲臺灣文學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文化部金鼎獎、林榮三文學獎小說獎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
其長篇小說《鬼地方》售出十餘國版權,外譯本分別登上美國《紐約時報》、法國《世界報》、日本《每日新聞》等。《樓上的好人》售出日文與越南文版權。
出版作品:
小說|《鬼地方》、《佛羅里達變形記》、《樓上的好人》、《指甲長花的世代》、《營火鬼道》、《態度》、《去過敏的三種方法》
散文|《叛逆柏林》、《柏林繼續叛逆》、《第九個身體》
|
Tags:
青梅竹馬。一個嫁給政治人物的女明星,一個浪跡法國的男演員。一個異女,一個gay。
「她」和「他」,在陳思宏的《第六十七隻穿山甲》99.999%的篇幅當中,都是沒有名字的。他們沒有名字,卻有很多故事,很多坑洞,很多疤痕,來自家庭的,童年的,親密關係的,事業的,學校時代的,疤痕。而一次意外的電影重映,把兩個人的人生路途再次絞纏了在一起。
「再次」。是說,「她」和「他」的故事,從來沒有真正分開過。
陳思宏從「她」和「他」再次共枕的,位於巴黎的,一間狹窄公寓寫起。像在一座高聳的斜坡上,堆好了後續整本小說所需要的,散落的人生元件,準備好了,然後放手把「她」和「他」推下去⋯⋯斜坡的下面有什麼?我們不知道。而我們即將知道。那所有的顛簸都是毫無意義又充滿意義的——那所有的意義,就是讓人在沒有底的受創當中,想盡辦法,為自己找到安身之處。
兩位主角沒有名字,陳思宏亦採取了記憶閃現的筆法,在巴黎、離開巴黎、前往南特,抵達南特的這條路上,每一個線索都牽連到「她」過去的創傷與記憶,每一個線索,也都呈現了「他」的不善言語和某個核爆事件後所遺留下來的傷痕。
那些「向他們身上扔過來的閃光燈」裏頭,一段一段的記憶交叉在主線的敘事當中,使得閱讀《第六十七隻穿山甲》既像是張作驥的《醉生夢死》,「他」的悲傷,也時不時讓我想起所有蔡明亮電影當中的李康生。
噢,還有麥當勞。
我想起麥克・法斯賓達在《The Killer》中的第一場戲就是,「做為一個殺手,我的偽裝是一位住在巴黎的德國人,總是吃麥當勞。」《第六十七隻穿山甲》,就是一趟歷經坑洞的異國公路旅行,沿路撿拾穿山甲們遺落的,一片片反射著煢煢白光鱗片的路程。
並且問——那些傷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會有結束的一天嗎?
➤人.性
陳思宏放開來寫的這本書——多麼肉感。人的。動物的。騷狐狸,臭熊,老鴕鳥,醜鱷魚,毒蛇,發情貓,肥河馬,狡猾猴,凶狠豹,棘手刺蝟,心機鬣狗,假哭鸚鵡,暴牙大象。
穿山甲的舌頭舔舐著螞蟻,僅僅只是為了覓食。(據說穿山甲一餐要吃掉三千至一萬隻螞蟻)
那麼人類呢?
人類的性的樣貌,有的是為了歡愉,有的是為了權力。有的,追求控制。有的,則沒有任何意義,性愛後覺得感傷,性愛後,分開,再也不見。也有的,做過了,像電流直直通過了性器,形塑為愛。
《第六十七隻穿山甲》寫森林裡的男體肉池。寫肉慾浮沉的電音派對。海灘上的,公寓裡的。餐廳後方廚房裡摸過來的手。那麼多歡愉,那麼多悲傷的性交。有恐怖的情人。有無愛的性。偷情的。有愛的激情與交歡。有一些悖德的片刻。有一些則是⋯⋯
就像「她」在政壇叱吒風雲的丈夫,在臺灣已經越趨性平的政治環境之下,依然謹守著最為保守的性別立場,當然,也不讓人意外地有著與女性助理的緋聞外遇——
但是,對於「她」而言,「她都沒有爽過。媽的。」
《第六十七隻穿山甲》在談的那些,性,除了極少數幾位人物之間能夠看到,微微閃現的「愛」的救贖之外,幾乎都著重在那些無愛的片刻。有些人作為肉慾的受體,有些人被剝奪了性的自主,那所有的殘忍與哀戚,射出來了,然後更加寂寞。把所有童年所承受的傷害都歸咎於自己,看似性生活活躍的「他」,空有一副巨大的牲禮,而成為許多屁股、雙唇,與舌頭追逐而意欲吸取的對象,然而他快樂嗎?
或許,「他」也幾乎都沒有爽過。
從巴黎的街道出發,穿過無數的巷弄抵達一間又一間的麵包店,理髮廳,然後上了前往南特的公路。那些夾纏著閃現回來的,卻是一切在臺灣的童年霸凌,在臺北的試鏡,在巴黎的愛與無愛之性,在臺灣南部的鳳梨田那降落的傘兵⋯⋯
她說,「我這輩子就這樣了,沒有人要跟我亂搞。」
但那些男人都還在問,妳爽不爽?當我女友,每天都會這麼爽喔。
就像,每天都在被生活幹,生活還要耀武揚威,問,你爽不爽。
➤遠方與結局
陳思宏的小說再次讓我們看到了「某個遠方」——不只是《第六十七隻穿山甲》的巴黎與南特,不只是《樓上的好人》的柏林與員林,也不只是《鬼地方》的永靖。而是我們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當中都可能隱微地承受過、並且壓抑著自己想要尖叫的慾望而將之埋入記憶深處的那些,傷害。以為度過了所以痊癒了,以為已是塵封往事所以淡忘了,以為血不再流了所以我們好了,所以成為了「自我的遠方」的那些片刻,那精神上的「遠方」。
就像,「他」和「她」童年時代共演的那部廣告,也是兩人後來再也回不去的遠方。
就像逝去的愛成為了永恆的遠方。就像,無可獲得回應的愛,是遠方。但即使知道我們無法抵達,我們還是不斷地努力著,活著,取出了膽結石之後繼續活下去,嘔吐了之後繼續活下去,尋找一個解答,相信,凡事會有一個了結,會有不管你我喜歡不喜歡都依然存在的,結局。
然而真的有所謂的結局嗎?為什麼人們看電影、讀小說如此渴望結局?那裡,或許有和解,會有破裂,但及至旅程終點,公路盡頭,雨季會結束嗎?瑞雪會降臨嗎?傷害會痊癒嗎?
我最喜歡的一個場景,是「她」用那口裝了石頭的香奈兒包包,擊退了生活的襲擊。擊退了恐懼。擊退了那些準備要將你我吞噬的東西之後——「香奈兒,剛從暗巷戰場凱旋,多了些刮痕,但肩帶穩固,包身、金屬釦環、縫線皆完好,皮革在路燈下閃耀金輝。」
日常當中看似無用的香奈兒包包,裝了石頭之後,成為最好的武裝。
「我們」就像那口香奈兒——或許受盡了生活的苦難,寂寥,與壓迫之後,我們時常以為自己一無所有。但若換個角度來看,也正因如此,我們一無所懼。
別人數羊,我們就數穿山甲。
「那張海報上有六十六隻穿山甲」,就讓我們一起數到第六十七隻吧。走過了那條滿布坑洞與鱗片的異國公路,生活啊,總是要過下去的。●
第六十七隻穿山甲
作者:陳思宏
出版:鏡文學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陳思宏
彰化縣永靖鄉八德巷出生,農家第九個孩子。住在柏林。
曾獲臺灣文學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文化部金鼎獎、林榮三文學獎小說獎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
其長篇小說《鬼地方》售出十餘國版權,外譯本分別登上美國《紐約時報》、法國《世界報》、日本《每日新聞》等。《樓上的好人》售出日文與越南文版權。
出版作品:
小說|《鬼地方》、《佛羅里達變形記》、《樓上的好人》、《指甲長花的世代》、《營火鬼道》、《態度》、《去過敏的三種方法》
散文|《叛逆柏林》、《柏林繼續叛逆》、《第九個身體》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對談》作家出走異地「變形」:陳思宏《佛羅里達變形記》vs鍾文音《溝》
閱讀更多
書.人生.陳思宏》瞎讀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書評》下崗工人搖滾──《冬泳》讀後感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