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從1到100,我們持續關注

OB短評,自2017年2月15日開站後,我們每週刊登1或2期,評介台灣最新出版的好書,今天第100期了!(灑花)

感謝Openbook歷屆「選書小組」,每週閱讀大量書籍,選出最值得推薦的作品,一一為他們寫下短評。我們希望在快速更替的書市,記住這些用心製作的好書。

在第10期,OB短評介紹了《部落書寫體針路》,這是來自台東卡塔文化工作室的作品,雖然未見大型通路販售,但我們看見它保留針繡工藝的世代記憶。關於自費出版,我們盡力收集,詩人德尉不到500本、手作感極強的限量詩集《軟弱的石頭》,已收納在第12期當中。容易為人忽略的地方出版品,我們也努力閱讀,在第73期,一次介紹了5本「台中學」,記錄地方時代樣貌。

OB短評,也是Openbook年度好書獎初選的入選書單,經過地毯式的閱讀,Openbook的讀者不會遺漏好書。

累積了100期的OB短評,介紹過接近900本好書。我們持續閱讀著,也請每週不要錯過這個專欄。每本書出版的當下,都懷抱著對世界的一種關注。

請記得,打開書本,有人陪你。

 

100-2.jpg

BBC世界史

A History of the World
安德魯.馬爾(Andrew Marr)著,邢科、汪輝譯,廣場出版,70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總有某個時刻,人們想知道關於這個世界的奧祕,關於人類從哪裡來,要去哪裡;關於人類文明史,也關於這個世界的運作邏輯。我們因而埋首百科全書,埋首各種各樣的普及類書籍,如今多好,我們擁有了《BBC世界史》。
本書適合想看熱鬧或門道的讀者,更適合歷史學徒買回家閉門反省學習。BBC不愧是公共廣播的模範,是擅於面向大眾訴說嚴肅議題或知識的老手。這本世界史不論廣度或深度,都是大眾史學的行家之作。努力擺脫歐洲中心的史觀,將「世界」一詞還給地球上的每個角落。更有趣的是議題的選擇,從君權到避孕藥,涵蓋了影響人類演進的各個面向。看似輕鬆,卻不媚俗。
圖書館裡的世界史實在已經卷帙浩繁,再推薦這一部並不是因為BBC,而是因為作者博學機巧,總能以別出心裁的刀法畫開事件的核心,讓那些耳熟能詳的歷史段子平添不少新鮮感。史料貴精不貴多,這般恰到好處又帶點奇巧的立體剪裁,已然是歷史書寫的王道了。【內容簡介

七副骸骨:人類化石的故事

Seven Skeletons: The Evolution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Human Fossils
莉迪婭.佩恩(Lydia Pyne)著,許可欣譯,如果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人類化石本身已能訴說很多「生前」的故事,沒想到化石出土後的歷險卻也精采無比。演化、考古、科學、文化、政治,全部鎔鑄在一副骸骨中,本書不只趣味橫生,更開啟我們對人類化石的觀看視野。
七副不同的骸骨化石,不只訴說著考古學上的成就、對人類演化的認識,同時也道出科學實際運作上的各種眉角,包括政治操作、造假宣傳……本書提醒我們,科學不是無菌真空下發展的產物,科學和所有事物一樣,面對著大眾,受社會各種力量影響牽引。
不少科普都曾以人骨化石來論述文明的演化,不過在作者的慧眼觀照下,這七副骸骨卻有了超展開的「人生」,不但可以招財進寶、滿足學術虛榮,還能呼風喚雨,製造真相與假相,當起超超超齡網紅。即便你已經認識了這些老祖宗,還是很應該再誠心update一下。【內容簡介

暴力:從常態到殘暴,以微觀角度探索個人、家庭和社會中超過30種暴力的形成和真相

Violence: A Micro-sociological Theory
蘭德爾.柯林斯(Randall Collins)著,劉冉譯,臉譜出版,85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實   樂     
暴力背後的真實邏輯,往往與我們對暴力的理解相差甚遠。柯林斯在本書為眾人推翻種種迷思,深入剖析「暴力」的真正成因,指出暴力是一種表演,是一種計算,是一種文化——因而,假若人們正確理解暴力的成因,便能找到解除暴力炸彈的引信。江湖在走,本書要有。
作者從微觀的角度出發,從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之間,析理出人們對暴力的反應,刻劃人們避免暴力的本能,然而環境中又滿佈著觸發暴力的因子。這樣的張力,構成了既悲觀又樂觀的前景。所有的暴力都是環境所觸發,我們只能不放棄希望,時時警醒,將暴力的影響壓至最低。作者的中心思想很清楚:沒有暴力的個體,只有引發暴力的情境。這樣的觀點是反歸罪化的,和現行法學有不小認知上的差距,不過卻是人類進化的方向,於情、於理、於法,都是如此。
作者的功力在細緻的觀察與互動中體現,比起抽象的高談闊論,更能提供具體、有效的應對之道。【內容簡介

植物彌賽亞:從實習生到皇家園藝師,拯救世界珍稀植物的保育之旅

The Plant Messiah: Adventures in Search of the World’s Rarest Species
卡洛斯.馬格達勒納(Carlos Magdalena)著,楊玉齡譯,天下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是缺少發現的眼睛。」法國藝術大師羅丹這句話,也通用在藝術之外。作者便如那雙發現美麗事物的眼睛,看見植物的種種玄妙奧祕。「發現」更是一把萬能鑰匙,足以開啟無數道門,通往冒險,通往成長,通往祕密,通往希望。閱讀本書,確實就是一趟迷人的旅程。
本書以自傳形式,間接突顯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的貢獻和功績。談到生物多樣性,我們很容易忽視寧靜的植物,忘卻了它們和人類的共生共榮。我們也常忽略了自己作為地球一員應有的能力和責任,「保育」似乎只是他人的事業,是「專家們」的工作。這本精彩的人生紀錄,不僅告訴人們植物世界的驚奇,更重要的是作者以身作則,教導人們: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地球彌賽亞。
作者雖被封為「植物彌賽亞」,但他的所做所為其實更接近「植物諾亞」——拯救各種瀕危植物。透過他上天下海的經歷和強大的熱情感染力,不知不覺中就打開了第三眼,你會重新發現身邊腳下的伊甸園。【內容簡介

席地而詩

何景窗著,悅知文化,360元
推薦原因: 設   文   樂 
各種文學體裁裡,似乎詩集是最追求紙本書設計之美的一種。好詩加上好設計,可以更貼近人心,更具溫度。何景窗寫詩,寫書法,騰空飛起完美落地,從內容到形式都凝練了詩人個人化的美學。
書法與詩在這本詩集裡展示了極其有機的結合,讓人想到鄭板橋,卻沒有一絲仿古的假文人氣。一種字與墨的新可能。
短詩是重點,藉由精煉的文字,構築一微小但耀眼奪目的心靈出口。沒有太多矯飾,如同書法的字跡,以看似樸拙的形式,直接呈現自己。然而,忍不住會被書中較長的篇章所吸引,忍不住想起《想回家的病》裡,那令人心疼的女孩身影。【內容簡介

注意力商人:他們如何操弄人心?揭密媒體、廣告、群眾的角力戰

The Attention Merchants: The Epic Scramble to Get Inside Our Heads
吳修銘(Tim Wu)著,黃庭敏譯,天下雜誌,65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本厚重到可能令人注意力渙散的《注意力商人》?作者長篇累牘論析人群大眾的「注意力」如何成為珍稀資源,在商業市場裡轉換為無形貨幣並遭受競逐,乃至形成「注意力產業」。我們很少留意並警醒到,自己已然是「注意力商人」眼裡的財貨,更少認識到注意力商人及產業的發展脈絡,原來已有兩百年之久。
在《誰控制了總開關》討論「壟斷-創新」的循環,並訴求「網路中立性」後,作者再度以追溯歷史的手法,討論依靠人們的「注意力」為生,買空賣空的廣告產業,以及隨著時代演變演化而來的各種新型態。商品本身的好壞,被行銷、宣傳的成敗所取代,浮誇的「華」遠勝過內容的「實」。作者不只在批評這些注意力商人,也對任意出賣自身注意力的我們提出當頭棒喝。
作者的觀點和他玉照上的目光一樣俾倪而銳利,書中想傳達的看法或許不新,卻打造出了「注意力商人」這麼一個時髦的概念,一語道破媒體、網路與社群的核心利基——商機總是屬於那些懂得蒐集別人目光的人。【內容簡介

脫北者,男同志

붉은넥타이
張英進著,陳曉菁譯,聯合文學,39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即使在不知道「同性戀」這個概念為何物的北韓,同性戀情愫依然存在於世。彷彿是植物萌芽鑽破石縫以尋找生命的路徑,張英進原可以對北韓生活毫無懷疑,卻因為內心隱然存在截然不同的聲音,終至走上脫北之路。《脫北者,男同志》並未將一名男同志脫北者的同性戀情當作主題,而是一名對所處世界心生質疑的個體正巧是同性戀,因其同性戀性傾向觸發了對這個世界的質疑。本書並不獵「脫北的男同性戀」之奇,反而相當平實。自傳形式冷靜而殘酷地記述了,多重邊緣處境之人的生命歷程。
主角命運曲折到宛如虛構,無論是1970、1980年代的北韓生活,或者層層壓抑的同志自覺,看似離奇卻又真切。脫逃後的世界不見得事事美好,但至少能面對真實的自我,做出各種選擇。奇特的故事下,潛藏著自由的真諦。
這本書的出版,碰上了兩韓大和解、文金牽手情,頗有些造化弄人。過去書市可見的脫北故事大多控訴意味濃厚,這本卻沒有這樣的口氣:作者以細膩的文思,描繪出一個森嚴卻有情的北韓。迂迴曲折的流亡過程,既是自由的追尋,又是性向的覺醒。來到南韓的際遇更是出人意表,令人唏噓。本書是重新了解北韓、乃至於南韓的一條蹊徑。 【內容簡介➤

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

Le peuple des rats: Dans les sous-sols interdits de la Chine
派屈克.聖保羅(Patrick Saint-Paul)著,陳文瑤譯,聯經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批   議   樂      
這本法國記者的中國觀察沒在遮掩火氣,你可以輕易讀出那種實在看不下去了的義憤。或許不是最周延深入的分析,但大革命和大改革都需要這樣的怒火——這恰恰是現今中國所欠缺的。
亮麗的高樓城市與陰暗的地下鼠族,實是中國夢的一體兩面。這兩年因為北京大動作驅逐「低端人口」,反而使這個名稱及其內涵受到正視與省思。低端人口遭到驅逐當然令人驚駭,更駭人的是居住在城市夾縫裡的低端人口數量龐大且處遇惡劣,乃至「鼠族」成為寫實的形容。作者探訪並描繪的北京生態,揭示這個城市既存人工造物的奇蹟,也有人為生成的悲劇。
中國處處充滿著「不可思議」的現象,有些離譜到已經超越了獵奇層次,只會讓人滿心問號和沈重嘆息,低端人口是其中之一。曾有學者指出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和但丁《神曲》第一部《地獄》間的關聯,本書所揭露的世界,是資本主義地獄於人間的寫實搬演。他們用肉體勞力撐起了上層的繁華,卻只能在底層過著連最基本尊嚴都無法保障的非人生活。人們樂於歌頌大國堀起的光鮮,也該正視那一同擴張的幽暗了。 【內容簡介➤


OB短評由「選書小組」每週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如欲介紹好書給我們,歡迎來信:聯絡我們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