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用一篇短文介紹新加坡的英文詩是件很愉悅但又很困難的事,尤其作為在新加坡求學的異鄉人,提筆時更加覺得沉重。在這裡嘗試「簡介」新加坡詩人給台灣讀者,似乎一提筆便是失敗的。其實,不只是對於台灣,新加坡的英文寫作對於整個亞洲都是相對陌生的,甚至誇張一點來說,新加坡的英文詩歌對於大部分新加坡人,也是陌生的。這會讓人感到疑惑,甚至讓人感到些許傷感。
在我相識的很多新加坡年輕人中,除了活躍於文藝創作或者學術界的朋友,問及英文創作的詩人與作品時,很多人都答:「不太熟悉」。或者,有些會列出幾位在社交媒體上為社會議題發聲且比較激進的詩人,比如亞非言(Alfian Sa’at,1977-)和黃毅聖(Ng Yi Sheng,1980-)。
說感到些許傷感,是因為新加坡的英文文學創作在近幾十年來十分活躍,作者們辛勤地產出了大量精彩的小說、戲劇與詩歌。就今日的英文詩壇來講,主要用英文創作的新加坡詩人大概有六、七十位,他們的作品主要由本地的兩家出版社「Ethos Books」與「Math Paper Press」出版。出版的作品中,一類是詩人的個人作品集,另一類是集體性的詩歌選集。
新加坡作家、詩人黃毅聖在接受筆者訪問時,回顧本地英文詩歌的歷史:「很長一段時間裡,英文本身就是一個菁英語言,從1950到1980年代,很多詩人都是學院派,或者是深受學院派影響,比如詩人Edwin Thumboo(1933-)、葉昭雄(Arthur Yap,1943-2006)、李子平(Lee Tzu Pheng,1946-)等。他們的詩歌很多都與『國家』、『建國』議題有關。」以Edwin Thumboo為例,他以書寫多篇國家情懷主題的抒情詩歌聞名,詩集《魚尾獅旁的尤利西斯》(Ulysses by the Merlion,1979)在本地英文詩作中有一定的奠基性。
這樣的「學院派」創作傳統,被「九五代」改變了。黃毅聖說:「1995年新加坡文學獎授予給一個英國人,但他後來才成為新加坡公民。同一時期有很多本地詩人,比如梅健青(Boey Kim Cheng,1965-)、馮啟明(Alvin Pang,1972-)、Aaron Lee(1972-)、Yong Shu Hoong(1966-)等,與以前不同,他們更多是書寫個人經驗的詩歌。他們也開始舉辦讀詩會,創辦詩歌雜誌和詩歌選集等,嘗試走向一種新的詩歌風格。」
在這一代詩人中,梅健青的詩歌在新加坡文學界深受好評,學者與詩人林玉玲(Shirley Geok-lin Lim)曾評道:他是「共和國1965年後最好的英文詩人。」因為梅健青在我校任職教課的緣故,他的詩歌也經常在學生中討論。他的詩歌溫情脈脈,在他的詩集《After the Fire: New and Selected Poems》(2006)中,探索個人情感、身分與家國、歷史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從新加坡的「出走」至澳大利亞,給他的詩歌帶來一層更複雜的感情,很值得一讀。
說到近20年,黃毅聖提到:「在2003年,當Chris Mooney-Singh開始通過Word Ford這個平台組織詩會,口語化的語言開始在新加坡英文詩歌中出現。這一時期與他同時寫詩的人有Marc Nair(1981-)、Pooja Nansi(1981-)和Bani Haykal(1985-)。這讓新加坡的英文詩歌比以前更加流行。到了2014年,我們有了SingPoWriMo(新加坡詩歌創作月,Singapore Poetry Writing Month)。當年4月,很大一群作家在臉書上聚集寫詩,有很多年輕人參與。通過這個方式,我們有了很多在詩歌形式上的實驗,出了更多的詩歌選集。SingPoWriMo也演變成Sing Lit Station(新加坡文學站,Singpaore Literature Station)的基石。」
如今,Sing Lit Station在本地詩人小葉子(Joshua Ip,1982-)的帶領下,成為新加坡文學創作與交流的重要平台,積極舉辦各種文學活動。隨著這一系列活動的展開,新加坡的英文詩歌趨向更平易近人與多元化的發展。
撰寫這篇文章時,正值2020年新加坡年度文學獎揭曉。年輕詩人陳瑞琳(Marylyn Tan,1993-)的詩集《回望》(Gaze Back,2018)獲得2020年新加坡文學獎英文詩歌組優勝。這本大膽且形式新穎的詩集自2018年出版以來,便經常被身邊的朋友與媒體提起,而這一榮譽更是在新加坡英文詩歌創作歷史上寫下了非凡的一筆。
陳瑞琳在她的獲獎感言中,為「不僅是作為第一位女同志,更是第一位女詩人,獲得這一獎項而深感榮幸。」除了陳瑞琳,有趣的是,在訪問中被多次提到的詩人裡,有很多位頗受年輕人歡迎的詩人都是本地同志作家,比如黃益民(Cyril Wong,1977-)、黃毅聖與亞非言。
在與本地書店「城市書房」老闆的交流中,她也提到這幾位詩人的作品在書店較受歡迎。而黃益民、黃毅聖與亞非言,在新加坡英文文學史上的地位都不容小覷,他們不僅在詩歌創作上碩果累累,在小說與戲劇方面也產出頗多。同志詩人的作品不僅給新加坡文學界帶來更多元的聲音,他們的創作更是在新加坡不斷追求同志平權的社會運動的方式。就個人來講,亞非言的作品,比如他的詩集《隱形的手稿》(The Invisible Manuscript,2012),總給我帶來精神與語言上的震撼。
提及詩人黃益民,不得不提起一本詩集:《我是移工》(Me Migrant,2016)。這部詩集在近兩年的新加坡英文詩歌界與媒體界引起很大反響。這部詩集的作者是Md. Mukul Hossine(1989-),他是一位在新加坡做工的孟加拉國移工,熱愛文學與創作,在新加坡務工時,用孟加拉語寫下自己在新加坡的經歷與心境。
Mukul的詩歌先被譯成英文,再經過黃益民「創譯」(transcreate),最後由新加坡獨立出版社Ethos Books出版。近幾年在新加坡的移工創作與作品,也是在年輕人中比較流行的話題,除了黃益民與Mukul Hossine合作出版的兩本英文詩集以外,還有孟加拉國移工Md. Sharif Uddin的《陌生的自己:一個新加坡孟加拉人的日記》(Stranger to Myself: The Diary of a Bangladeshi in Singapore,2017),不僅贏得當地詩人的盛讚,2018年的新加坡圖書獎(非虛構類)也授予這部散文與詩歌的合集。
與台灣相似的是,近5年在新加坡的移工文學也發展迅速,在本地出版了一批由來自東南亞國家移工書寫的作品。這些詩集在新加坡出版,是件值得開心的事情。然而在我看來,更值得我們的深思與反省的,是由本地菁英「創譯」移工作品的過程,以及其被「創造」的權利結構。
細看這些「創譯」過程,Md. Mukul Hossine與Md. Sharif Uddin這類移工作家面臨著多重困境。比如說,這一過程將移工作家逐漸「新自由主義化」,也就是說,他們作品的出版,在新加坡過度地被視為「成功型移工」的例子。作品出版後,進而以「移工文學」為標籤,成為眾多移工中的個人成功代表,隨之而來的是由政府、媒體、文學菁英開展的慶祝「個人成就」的一場場派對。然而,對他們文學作品本身的探討非常少見,他們作品中大量對移工群體在新加坡遭遇不公與虐待的吶喊,也被「慶祝成功的喜悅」集體消音。
更加弔詭的是,這樣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卻帶給移工作家更多的困擾。正如Md. Mukul Hossine在他的第二本詩集《勇敢人生》(Braving Life)序言中所寫:「我一直嘗試著用詞語——詩歌,來表達我的感情,而我卻因此受到了種種批評,但我的寫作總帶給我平靜。在這個異國他鄉,我已經丢掉了工作,也因為我對文學的激情被譏笑與責罵。」2017年,Md. Mukul Hossine因為無法得到工作准證,不得不離開新加坡回到孟加拉。
在我的訪問中,還有一些詩人被新加坡本地的朋友提及與推薦,在這裡也將他們列出來,請感興趣的朋友主動探索他們精彩的詩作。他們是:魏俐瑞(Gwee Li Sui)、Christine Chia、Tania de Rosario、Cheryl Julia Lee、Grace Chia、Hamid Roslan。本文提到的詩人僅僅是新加坡英文詩歌創作的一小部分,就算沒有在這裡提及,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關注與欣賞的英文詩作。
讀到這裡,台灣的朋友們,你認為「詩歌是我們負擔不起的一件奢侈品」嗎?●
註:本文轉載自「速寫新加坡Sketching Singapore文學交流與書寫計畫」。標題中的「詩歌是我們負擔不起的一件奢侈品」原文:Poetry is a luxury we cannot afford,出自1968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演講後的問答環節。感謝:Ng Yi Sheng、Diana Rahim、Zoea Tania、Nicolas Lua、Wu Weiwei,他們寶貴的意見對這篇文章幫助甚大。
Tags:
不得不承認,用一篇短文介紹新加坡的英文詩是件很愉悅但又很困難的事,尤其作為在新加坡求學的異鄉人,提筆時更加覺得沉重。在這裡嘗試「簡介」新加坡詩人給台灣讀者,似乎一提筆便是失敗的。其實,不只是對於台灣,新加坡的英文寫作對於整個亞洲都是相對陌生的,甚至誇張一點來說,新加坡的英文詩歌對於大部分新加坡人,也是陌生的。這會讓人感到疑惑,甚至讓人感到些許傷感。
在我相識的很多新加坡年輕人中,除了活躍於文藝創作或者學術界的朋友,問及英文創作的詩人與作品時,很多人都答:「不太熟悉」。或者,有些會列出幾位在社交媒體上為社會議題發聲且比較激進的詩人,比如亞非言(Alfian Sa’at,1977-)和黃毅聖(Ng Yi Sheng,1980-)。
說感到些許傷感,是因為新加坡的英文文學創作在近幾十年來十分活躍,作者們辛勤地產出了大量精彩的小說、戲劇與詩歌。就今日的英文詩壇來講,主要用英文創作的新加坡詩人大概有六、七十位,他們的作品主要由本地的兩家出版社「Ethos Books」與「Math Paper Press」出版。出版的作品中,一類是詩人的個人作品集,另一類是集體性的詩歌選集。
新加坡作家、詩人黃毅聖在接受筆者訪問時,回顧本地英文詩歌的歷史:「很長一段時間裡,英文本身就是一個菁英語言,從1950到1980年代,很多詩人都是學院派,或者是深受學院派影響,比如詩人Edwin Thumboo(1933-)、葉昭雄(Arthur Yap,1943-2006)、李子平(Lee Tzu Pheng,1946-)等。他們的詩歌很多都與『國家』、『建國』議題有關。」以Edwin Thumboo為例,他以書寫多篇國家情懷主題的抒情詩歌聞名,詩集《魚尾獅旁的尤利西斯》(Ulysses by the Merlion,1979)在本地英文詩作中有一定的奠基性。
這樣的「學院派」創作傳統,被「九五代」改變了。黃毅聖說:「1995年新加坡文學獎授予給一個英國人,但他後來才成為新加坡公民。同一時期有很多本地詩人,比如梅健青(Boey Kim Cheng,1965-)、馮啟明(Alvin Pang,1972-)、Aaron Lee(1972-)、Yong Shu Hoong(1966-)等,與以前不同,他們更多是書寫個人經驗的詩歌。他們也開始舉辦讀詩會,創辦詩歌雜誌和詩歌選集等,嘗試走向一種新的詩歌風格。」
在這一代詩人中,梅健青的詩歌在新加坡文學界深受好評,學者與詩人林玉玲(Shirley Geok-lin Lim)曾評道:他是「共和國1965年後最好的英文詩人。」因為梅健青在我校任職教課的緣故,他的詩歌也經常在學生中討論。他的詩歌溫情脈脈,在他的詩集《After the Fire: New and Selected Poems》(2006)中,探索個人情感、身分與家國、歷史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從新加坡的「出走」至澳大利亞,給他的詩歌帶來一層更複雜的感情,很值得一讀。
說到近20年,黃毅聖提到:「在2003年,當Chris Mooney-Singh開始通過Word Ford這個平台組織詩會,口語化的語言開始在新加坡英文詩歌中出現。這一時期與他同時寫詩的人有Marc Nair(1981-)、Pooja Nansi(1981-)和Bani Haykal(1985-)。這讓新加坡的英文詩歌比以前更加流行。到了2014年,我們有了SingPoWriMo(新加坡詩歌創作月,Singapore Poetry Writing Month)。當年4月,很大一群作家在臉書上聚集寫詩,有很多年輕人參與。通過這個方式,我們有了很多在詩歌形式上的實驗,出了更多的詩歌選集。SingPoWriMo也演變成Sing Lit Station(新加坡文學站,Singpaore Literature Station)的基石。」
如今,Sing Lit Station在本地詩人小葉子(Joshua Ip,1982-)的帶領下,成為新加坡文學創作與交流的重要平台,積極舉辦各種文學活動。隨著這一系列活動的展開,新加坡的英文詩歌趨向更平易近人與多元化的發展。
撰寫這篇文章時,正值2020年新加坡年度文學獎揭曉。年輕詩人陳瑞琳(Marylyn Tan,1993-)的詩集《回望》(Gaze Back,2018)獲得2020年新加坡文學獎英文詩歌組優勝。這本大膽且形式新穎的詩集自2018年出版以來,便經常被身邊的朋友與媒體提起,而這一榮譽更是在新加坡英文詩歌創作歷史上寫下了非凡的一筆。
陳瑞琳在她的獲獎感言中,為「不僅是作為第一位女同志,更是第一位女詩人,獲得這一獎項而深感榮幸。」除了陳瑞琳,有趣的是,在訪問中被多次提到的詩人裡,有很多位頗受年輕人歡迎的詩人都是本地同志作家,比如黃益民(Cyril Wong,1977-)、黃毅聖與亞非言。
在與本地書店「城市書房」老闆的交流中,她也提到這幾位詩人的作品在書店較受歡迎。而黃益民、黃毅聖與亞非言,在新加坡英文文學史上的地位都不容小覷,他們不僅在詩歌創作上碩果累累,在小說與戲劇方面也產出頗多。同志詩人的作品不僅給新加坡文學界帶來更多元的聲音,他們的創作更是在新加坡不斷追求同志平權的社會運動的方式。就個人來講,亞非言的作品,比如他的詩集《隱形的手稿》(The Invisible Manuscript,2012),總給我帶來精神與語言上的震撼。
提及詩人黃益民,不得不提起一本詩集:《我是移工》(Me Migrant,2016)。這部詩集在近兩年的新加坡英文詩歌界與媒體界引起很大反響。這部詩集的作者是Md. Mukul Hossine(1989-),他是一位在新加坡做工的孟加拉國移工,熱愛文學與創作,在新加坡務工時,用孟加拉語寫下自己在新加坡的經歷與心境。
Mukul的詩歌先被譯成英文,再經過黃益民「創譯」(transcreate),最後由新加坡獨立出版社Ethos Books出版。近幾年在新加坡的移工創作與作品,也是在年輕人中比較流行的話題,除了黃益民與Mukul Hossine合作出版的兩本英文詩集以外,還有孟加拉國移工Md. Sharif Uddin的《陌生的自己:一個新加坡孟加拉人的日記》(Stranger to Myself: The Diary of a Bangladeshi in Singapore,2017),不僅贏得當地詩人的盛讚,2018年的新加坡圖書獎(非虛構類)也授予這部散文與詩歌的合集。
與台灣相似的是,近5年在新加坡的移工文學也發展迅速,在本地出版了一批由來自東南亞國家移工書寫的作品。這些詩集在新加坡出版,是件值得開心的事情。然而在我看來,更值得我們的深思與反省的,是由本地菁英「創譯」移工作品的過程,以及其被「創造」的權利結構。
細看這些「創譯」過程,Md. Mukul Hossine與Md. Sharif Uddin這類移工作家面臨著多重困境。比如說,這一過程將移工作家逐漸「新自由主義化」,也就是說,他們作品的出版,在新加坡過度地被視為「成功型移工」的例子。作品出版後,進而以「移工文學」為標籤,成為眾多移工中的個人成功代表,隨之而來的是由政府、媒體、文學菁英開展的慶祝「個人成就」的一場場派對。然而,對他們文學作品本身的探討非常少見,他們作品中大量對移工群體在新加坡遭遇不公與虐待的吶喊,也被「慶祝成功的喜悅」集體消音。
更加弔詭的是,這樣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卻帶給移工作家更多的困擾。正如Md. Mukul Hossine在他的第二本詩集《勇敢人生》(Braving Life)序言中所寫:「我一直嘗試著用詞語——詩歌,來表達我的感情,而我卻因此受到了種種批評,但我的寫作總帶給我平靜。在這個異國他鄉,我已經丢掉了工作,也因為我對文學的激情被譏笑與責罵。」2017年,Md. Mukul Hossine因為無法得到工作准證,不得不離開新加坡回到孟加拉。
在我的訪問中,還有一些詩人被新加坡本地的朋友提及與推薦,在這裡也將他們列出來,請感興趣的朋友主動探索他們精彩的詩作。他們是:魏俐瑞(Gwee Li Sui)、Christine Chia、Tania de Rosario、Cheryl Julia Lee、Grace Chia、Hamid Roslan。本文提到的詩人僅僅是新加坡英文詩歌創作的一小部分,就算沒有在這裡提及,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關注與欣賞的英文詩作。
讀到這裡,台灣的朋友們,你認為「詩歌是我們負擔不起的一件奢侈品」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台北詩歌節》是工人,是記者,也是詩人:陳昌遠、顧玉玲、鄭順聰談《工作記事》
閱讀更多
2020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來班頓
閱讀更多
現場》南向,從認識南方開始:「季風帶書店」的台北初營運
2018年10月,台北有家特別的書店悄悄地開始試營運了。「季風帶書店」背後的經營團隊是馬來西亞的華文作家林韋地與他的夥伴,不僅開書店,...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