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出版品總數中,非本土創作約占4成,翻譯工作可說是文化生產中相當關鍵的一環。翻譯只是一份居於幕後的工作嗎?在出版環節中,對於譯者有足夠的尊重嗎?閱讀隨身聽本集邀請到美國西北大學人際傳播學博士、旅居舊金山的譯者施清真,她曾任教於淡江大學及輔大大眾傳播系,從事文學翻譯工作超過20年,譯作包括《蘇西的世界》、《接骨師的女兒》、《控制》、《呼喚奇蹟的光》、《我們一無所有》、《生命如不朽繁星》等等。本集節目中,她不僅分享日常工作的安排,也談到譯者身分的觀察,更分享了她個人翻譯過程的層層思考與把關。非常精彩,請別錯過。
【精彩內容摘錄】
➤譯者的生活作息
早上8點多開始工作,中午休息一下,下午工作到5點,一禮拜5天,禮拜六、日休息,我希望時間能固定,這是我的工作習慣。可是翻譯這種事情,沒辦法說停就停,還是會在腦海裡運作。我會固定的進度,今天如果沒有完成,便會累積下去,明天還是要做,這是一個非常需要自制跟自律的行業。
➤譯者只應是一份幕後的工作嗎?
一個譯者到底應該在幕前還是幕後呢?翻譯如果要站在幕前,推自己的譯作,分寸應該如何拿捏呢?這是我常思考的問題。《樹冠上》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從開始執行到翻譯完成,以及正式出版時,我都很用心幫忙推薦這本書。但我每次都思考: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應不應該?國外譯者也面臨這樣的問題,至於不同譯者如何評斷,每個人看法的不同。我也還在學習與思考。
《雲遊者》作者,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奧爾嘉.朵卡萩(Olga Tokarczuk),她的英文譯者是Jennifer Croft,所有朵卡萩的書都是她由波蘭文譯成英文的。她非常樂於推薦這位作者,從朵卡萩還沒有拿到諾貝爾獎時,她就已經是朵卡萩的譯者了。她最近提出的一個問題:在英譯本中,為什麼譯者的名字沒有出現在書封上?Jennifer Croft很不以為然,她認為讀者是透過閱讀她的文字才能領略朵卡萩的作品,所以她堅持,如果出版社不把譯者名字放在書封上,那她就不再幫出版社翻譯了。
➤譯者幫忙推書,卻被說是想紅
反觀台灣譯者的名字都已經在書封上了,這是某種程度的尊重,可是尊重應該要到怎樣的地步呢?如果譯者跳出來說:「你在閱讀這位作者時,究竟是閱讀他還是閱讀我?」相信確實會讓很多人不以為然。多數人認為翻譯並非創作,書寫才是創作,這是另外一個問題。無論如何,讀者都必須經過譯者的詮釋,譯者付出了心力,應該要得到某種程度的認可,至於認可的程度,則是譯者自己要拿捏的問題。
以我的情況來講,我推薦自己翻譯的書,也碰過一些不同的說法,說我是不是想要出名、刷成就感之類。這樣的話,我聽了當然會不太高興,老實說,依據一般出版社跟譯者簽訂的合約,無論賣多少本,對譯者來說是沒有差別的,我們拿的是稿酬。
我推薦書籍的初衷,是希望作者與譯作被更多人看見,至於如何讓讀者看見的是譯作、是作者,而不是譯者我,這分際很難拿捏。後來我覺得其他人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吧,如果能讓大家看見作品的話,那就這樣吧,這是我目前的想法。
➤對譯文的每個判斷與決定,大多是孤獨,且只有翻譯自己清楚
村上春樹在美國有3位譯者,所有作品都是由這3位譯者翻譯,不會由其他譯者插手。剛剛提到的諾貝爾獎得主朵卡萩,譯者也只有Jennifer Croft一位。義大利《那不勒斯故事四部曲》的英譯者也只有一位。
回到台灣現況,這很難做得到,其中涉及很多原因,大多出版社沒有這樣環境、意願來經營同一位譯者或作者。反過來說,一位譯者接案時,也會有時間或種種不同的考量,所以要達成讓同一個譯者來譯同一位作者的所有作品,情況其實並不多見。
一部作品中,作者與譯者的聲音是否相同?這是所有譯者都會面臨的問題。翻譯時,所有的決定權都在譯者自己身上,很少有作者讀得懂你翻譯的語文,所以沒有人能跟譯者一一確認,你的譯文是不是真正傳達出作者的聲音。
所有的尺都在譯者心中,譯者要自己思考、決定,呈現出來的結果究竟如何,只有譯者自己心裡清楚。有時想想,這是很大的壓力,也是很有趣的挑戰。
➤譯一本書,認識一位作者,都是緣分
我的習慣是,如果我開始翻譯一位作者,我會希望也能譯他其他作品,我也會開始讀他的其他作品,從他的作品去更了解這位作者。比方說我譯安東尼.杜爾(Anthony Doerr),雖然只譯了《呼喚奇蹟的光》、《拾貝人》、《羅馬四季》,可是他的其他小說我都讀了,翻譯妮可.克勞斯(Nicole Krauss)的《大宅》、《愛的歷史》跟《烏有》也一樣,我也把她的作品全部讀過,從她的作品裡更了解這位作者。
當然,如果有機會跟作者直接溝通或聊作品的話,能讓譯者更深入了解作品幕後的故事和緣起,當然對翻譯是更好的。
這需要緣分,跟書是緣分,跟作者也是一種緣分。我翻譯了二、三十本小說,譯過很多不同的作者,如果可能的話,我會希望跟他們碰面。我住舊金山,疫情前,舊金山是簽書會很重要的地點,基本上他們都會過來,我也很幸運地碰到很多我的作者。有些作者簽書會後很少聯繫,有些則緣分能夠持續下去,變成朋友。交流問題時,他們會給我很多資訊,讓我自己做決定。
跟我比較要好的是安東尼.馬拉(Anthony Marra),他以前住在奧克蘭,在舊金山灣區對面,我們見面很方便,後來真的變成很好的朋友。其他則是通email,然後有機會見面,這都是很難得的緣分。
➤從當代中文小說尋找翻譯的資源
施清真:在翻譯文學時,要非常注意語言的細微之處:現代人說什麼樣子的話,用什麼樣的語彙?翻譯的字彙是不是跟現代的語詞脫節?這時候就要讀大量的中文小說,所以我每次回台灣都要搬很多很多書回美國。
我每次回台灣時,常跟幾位作家朋友或幾位我敬佩的編輯朋友聊天,他們也都是創作者。他們經常看翻譯小說,關注其中的情節和人物設定。我剛好相反,我會避掉翻譯小說,我專門想看中文小說,因為我想看文字,從中文小說的文字擷取我需要的部分,這是我缺乏的。
主持人:這點讓我想到,已故譯者彭淮棟曾提過,在中文的語言上,他會朝古文吸收,思索怎樣精煉地運用詞彙。在某個標準下,要用更漂亮的方式表達中文,他會往古文找資源。可是妳剛剛提到的,比較是朝現代的中文創作上去尋找,這是很大的不同。
施清真:每次中文卡住,我都會看蘇偉貞的小說,或黃麗群、王定國、吳明益、甘耀明、朱和之,他們的文字讓我覺得,原來中文可以這樣子表達。文字是活的,英文與中文都一樣,1920年代的英文小說跟現在的英文小說,語法、用字都不一樣。如果我翻譯的是近代小說,我會想看近代中文表達的方式……
我現在在翻譯理查.鮑爾斯(Richard Powers)最新的小說,這本小說的文學性不像他前一本《樹冠上》強烈。鮑爾斯寫了二、三十年,他的文字有種特別的透明感。所以最近我重新讀甘耀明和朱和之,我覺得他們的文字給我相似的感受,這是目前的看法。
我的習慣是,翻譯時,我會整個投入到作者跟英文原著中。等譯稿全部出來後,我還會做兩、三次校稿跟潤飾。那這過程中,我會更大量閱讀中文的東西,這時候才真的是修改的時候,初稿只是把意義表達出來,之後文字的細微修改,又是另一個過程。
主持人:修改時,妳還是把英文文本放在旁邊?
施清真:對,絕對以原著為準。
主持人:假設有人在修改過程,把原文放一邊的話,那改出來真的會變成譯者自己的一種「再創作」了。
施清真:我在第三校時,就會把原著擺開了。因為到第三校時,我會以中文讀者的角度來閱讀。我已經譯過一次、校對兩次,都對照英文的原著,到了第三校,我已經從頭到尾都熟悉了,所以想要跳出這樣的框框,純粹從中文讀者的角度,確認譯文到底像不像中文,看看它順不順,這是我的工作習慣。●
主持人:吳家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遊走媒體、出版、表演藝術多年,曾任職天下雜誌、時報出版、音樂時代、遠流出版、雲門舞集、臺中國家歌劇院。除了在大學授課,在臺中古典音樂台擔任主持人之外,也從事翻譯,譯有《心動之處》、《舒伯特的冬之旅》、《馬基維利》、《光影交舞石頭記》等書。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Tags: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由資深編輯及電台主持人吳家恆擔綱主持,每集邀請不同作家、藝文工作者或編輯,以線上廣播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工作與最近的閱讀。
在台灣出版品總數中,非本土創作約占4成,翻譯工作可說是文化生產中相當關鍵的一環。翻譯只是一份居於幕後的工作嗎?在出版環節中,對於譯者有足夠的尊重嗎?閱讀隨身聽本集邀請到美國西北大學人際傳播學博士、旅居舊金山的譯者施清真,她曾任教於淡江大學及輔大大眾傳播系,從事文學翻譯工作超過20年,譯作包括《蘇西的世界》、《接骨師的女兒》、《控制》、《呼喚奇蹟的光》、《我們一無所有》、《生命如不朽繁星》等等。本集節目中,她不僅分享日常工作的安排,也談到譯者身分的觀察,更分享了她個人翻譯過程的層層思考與把關。非常精彩,請別錯過。
【精彩內容摘錄】
➤譯者的生活作息
早上8點多開始工作,中午休息一下,下午工作到5點,一禮拜5天,禮拜六、日休息,我希望時間能固定,這是我的工作習慣。可是翻譯這種事情,沒辦法說停就停,還是會在腦海裡運作。我會固定的進度,今天如果沒有完成,便會累積下去,明天還是要做,這是一個非常需要自制跟自律的行業。
➤譯者只應是一份幕後的工作嗎?
一個譯者到底應該在幕前還是幕後呢?翻譯如果要站在幕前,推自己的譯作,分寸應該如何拿捏呢?這是我常思考的問題。《樹冠上》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從開始執行到翻譯完成,以及正式出版時,我都很用心幫忙推薦這本書。但我每次都思考: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應不應該?國外譯者也面臨這樣的問題,至於不同譯者如何評斷,每個人看法的不同。我也還在學習與思考。
《雲遊者》作者,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奧爾嘉.朵卡萩(Olga Tokarczuk),她的英文譯者是Jennifer Croft,所有朵卡萩的書都是她由波蘭文譯成英文的。她非常樂於推薦這位作者,從朵卡萩還沒有拿到諾貝爾獎時,她就已經是朵卡萩的譯者了。她最近提出的一個問題:在英譯本中,為什麼譯者的名字沒有出現在書封上?Jennifer Croft很不以為然,她認為讀者是透過閱讀她的文字才能領略朵卡萩的作品,所以她堅持,如果出版社不把譯者名字放在書封上,那她就不再幫出版社翻譯了。
➤譯者幫忙推書,卻被說是想紅
反觀台灣譯者的名字都已經在書封上了,這是某種程度的尊重,可是尊重應該要到怎樣的地步呢?如果譯者跳出來說:「你在閱讀這位作者時,究竟是閱讀他還是閱讀我?」相信確實會讓很多人不以為然。多數人認為翻譯並非創作,書寫才是創作,這是另外一個問題。無論如何,讀者都必須經過譯者的詮釋,譯者付出了心力,應該要得到某種程度的認可,至於認可的程度,則是譯者自己要拿捏的問題。
以我的情況來講,我推薦自己翻譯的書,也碰過一些不同的說法,說我是不是想要出名、刷成就感之類。這樣的話,我聽了當然會不太高興,老實說,依據一般出版社跟譯者簽訂的合約,無論賣多少本,對譯者來說是沒有差別的,我們拿的是稿酬。
我推薦書籍的初衷,是希望作者與譯作被更多人看見,至於如何讓讀者看見的是譯作、是作者,而不是譯者我,這分際很難拿捏。後來我覺得其他人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吧,如果能讓大家看見作品的話,那就這樣吧,這是我目前的想法。
➤對譯文的每個判斷與決定,大多是孤獨,且只有翻譯自己清楚
村上春樹在美國有3位譯者,所有作品都是由這3位譯者翻譯,不會由其他譯者插手。剛剛提到的諾貝爾獎得主朵卡萩,譯者也只有Jennifer Croft一位。義大利《那不勒斯故事四部曲》的英譯者也只有一位。
回到台灣現況,這很難做得到,其中涉及很多原因,大多出版社沒有這樣環境、意願來經營同一位譯者或作者。反過來說,一位譯者接案時,也會有時間或種種不同的考量,所以要達成讓同一個譯者來譯同一位作者的所有作品,情況其實並不多見。
一部作品中,作者與譯者的聲音是否相同?這是所有譯者都會面臨的問題。翻譯時,所有的決定權都在譯者自己身上,很少有作者讀得懂你翻譯的語文,所以沒有人能跟譯者一一確認,你的譯文是不是真正傳達出作者的聲音。
所有的尺都在譯者心中,譯者要自己思考、決定,呈現出來的結果究竟如何,只有譯者自己心裡清楚。有時想想,這是很大的壓力,也是很有趣的挑戰。
➤譯一本書,認識一位作者,都是緣分
我的習慣是,如果我開始翻譯一位作者,我會希望也能譯他其他作品,我也會開始讀他的其他作品,從他的作品去更了解這位作者。比方說我譯安東尼.杜爾(Anthony Doerr),雖然只譯了《呼喚奇蹟的光》、《拾貝人》、《羅馬四季》,可是他的其他小說我都讀了,翻譯妮可.克勞斯(Nicole Krauss)的《大宅》、《愛的歷史》跟《烏有》也一樣,我也把她的作品全部讀過,從她的作品裡更了解這位作者。
當然,如果有機會跟作者直接溝通或聊作品的話,能讓譯者更深入了解作品幕後的故事和緣起,當然對翻譯是更好的。
這需要緣分,跟書是緣分,跟作者也是一種緣分。我翻譯了二、三十本小說,譯過很多不同的作者,如果可能的話,我會希望跟他們碰面。我住舊金山,疫情前,舊金山是簽書會很重要的地點,基本上他們都會過來,我也很幸運地碰到很多我的作者。有些作者簽書會後很少聯繫,有些則緣分能夠持續下去,變成朋友。交流問題時,他們會給我很多資訊,讓我自己做決定。
跟我比較要好的是安東尼.馬拉(Anthony Marra),他以前住在奧克蘭,在舊金山灣區對面,我們見面很方便,後來真的變成很好的朋友。其他則是通email,然後有機會見面,這都是很難得的緣分。
➤從當代中文小說尋找翻譯的資源
施清真:在翻譯文學時,要非常注意語言的細微之處:現代人說什麼樣子的話,用什麼樣的語彙?翻譯的字彙是不是跟現代的語詞脫節?這時候就要讀大量的中文小說,所以我每次回台灣都要搬很多很多書回美國。
我每次回台灣時,常跟幾位作家朋友或幾位我敬佩的編輯朋友聊天,他們也都是創作者。他們經常看翻譯小說,關注其中的情節和人物設定。我剛好相反,我會避掉翻譯小說,我專門想看中文小說,因為我想看文字,從中文小說的文字擷取我需要的部分,這是我缺乏的。
主持人:這點讓我想到,已故譯者彭淮棟曾提過,在中文的語言上,他會朝古文吸收,思索怎樣精煉地運用詞彙。在某個標準下,要用更漂亮的方式表達中文,他會往古文找資源。可是妳剛剛提到的,比較是朝現代的中文創作上去尋找,這是很大的不同。
施清真:每次中文卡住,我都會看蘇偉貞的小說,或黃麗群、王定國、吳明益、甘耀明、朱和之,他們的文字讓我覺得,原來中文可以這樣子表達。文字是活的,英文與中文都一樣,1920年代的英文小說跟現在的英文小說,語法、用字都不一樣。如果我翻譯的是近代小說,我會想看近代中文表達的方式……
我現在在翻譯理查.鮑爾斯(Richard Powers)最新的小說,這本小說的文學性不像他前一本《樹冠上》強烈。鮑爾斯寫了二、三十年,他的文字有種特別的透明感。所以最近我重新讀甘耀明和朱和之,我覺得他們的文字給我相似的感受,這是目前的看法。
我的習慣是,翻譯時,我會整個投入到作者跟英文原著中。等譯稿全部出來後,我還會做兩、三次校稿跟潤飾。那這過程中,我會更大量閱讀中文的東西,這時候才真的是修改的時候,初稿只是把意義表達出來,之後文字的細微修改,又是另一個過程。
主持人:修改時,妳還是把英文文本放在旁邊?
施清真:對,絕對以原著為準。
主持人:假設有人在修改過程,把原文放一邊的話,那改出來真的會變成譯者自己的一種「再創作」了。
施清真:我在第三校時,就會把原著擺開了。因為到第三校時,我會以中文讀者的角度來閱讀。我已經譯過一次、校對兩次,都對照英文的原著,到了第三校,我已經從頭到尾都熟悉了,所以想要跳出這樣的框框,純粹從中文讀者的角度,確認譯文到底像不像中文,看看它順不順,這是我的工作習慣。●
主持人:吳家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遊走媒體、出版、表演藝術多年,曾任職天下雜誌、時報出版、音樂時代、遠流出版、雲門舞集、臺中國家歌劇院。除了在大學授課,在臺中古典音樂台擔任主持人之外,也從事翻譯,譯有《心動之處》、《舒伯特的冬之旅》、《馬基維利》、《光影交舞石頭記》等書。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隨身聽,聆聽導引:
➤線上聆聽
延伸閱讀
閱讀隨身聽S6EP4》創作歌手陳珊妮/雜食地閱讀,詩的解讀空間,還有「幾分鐘看完」就是惱人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6EP3》台大經濟系教授馮勃翰/從數據與產業現場理解影視改編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6EP2》作家林蔚昀、「烏克蘭什麼」吳照中/公民運動、文化多元性與烏俄戰爭推薦閱讀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