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聯合文學》與桃園市立圖書館聯合舉辦的週末文學沙龍「鏡頭的盡頭—文學對照集」,邀請不同世代的藝文攝影師進行作品回顧,分享多年來以攝影之眼為台灣文學人物造像,訴說在觀景窗下的作家故事。第一場主講人是今(2022)年甫出版攝影評論集《旁觀的方式》的汪正翔,他也是本系列活動中最年輕的攝影師。
➤採訪形象照:如何拍出作家的心智?
汪正翔首先為自己的工作內容定位。一般提到攝影師,多聯想到婚禮攝影、時尚攝影,而他屬於藝文類的攝影師,平常大多與藝文媒體合作,拍攝「採訪形象照」。不同於採訪側拍照,汪正翔首先追溯「採訪形象照」的淵源。大約在2014、15年左右,台灣出現了幾位厲害的攝影師,將採訪側拍照拍成了形象照,比如台灣攝影師陳昭旨為《OKPAI》拍攝的作家採訪照,完全超越了一般側拍的範疇,宛如生活感十足的形象照。此例一開,採訪攝影也漸漸往營造形象而非現場側拍記錄的方向發展。
「經過設計,照片甚至能隱喻作家、學者自身的專業或關懷。」汪正翔如此解釋。而拍攝這類型照片,正是藝文攝影師的工作內容。
汪正翔也將自己的攝影工作與人類學家做了交互比擬:「早上拍作家,下午拍藝術博覽會,晚上可能又去拍另外一種身分的人,就像穿梭在不同的部落間。」因為經常出入在不同群體之間,特別會感覺到「人,都是不一樣的」,不僅表現在衣著、笑點上,還有諸多風俗也大異其趣。
這也是汪正翔在這場演講要分享的重點:他在文學部落看見了什麼?
➤拍攝文學作家的困難
拍攝藝文人士的困難之處,首先在於這些被攝者普遍不習慣拍照。作為反例,汪正翔提到他在書店左轉有書的「客家沙龍」拍攝男演員溫昇豪,照片曝光後,很多人稱讚他「攝影技術進步了」、「顏色變漂亮了」,但他在同個場地拍過十幾位作家,卻從來沒有被讚賞。「文學家或藝術工作者,經常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是比較內向的人,面對鏡頭時,表情很容易不自然、尷尬。」他如此說明。
此外,拍攝藝文人士的場地,對攝影而言通常都不甚理想。相較於商業攝影拍一張照片可能會花上8個小時,仔細的照顧到妝髮、現場布置與設計、燈光架設等等,在指定地點進行拍攝;採訪形象照通常只是採訪中衍生出來的需求,在大約2小時的採訪工作中,攝影可能只占15分鐘,地點不外咖啡廳、辦公室、研究室、作家與藝術家的工作室等等。
熱愛攝影的人都知道,場地是攝影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因素,但拍攝藝文人士的場景,卻總在很類似或很普遍的地方。
➤拍他們思想、言論當中的某一個關鍵字
不過,被攝者不習慣鏡頭或場地條件簡陋的問題,並不是拍攝文學作家肖像最大的困難所在,更大的挑戰是:「我們拍不到人的心智」。汪正翔進一步說明:「作家的心靈是很深邃的,他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寫出一部巨作,我怎麼可能用一張照片反映出那樣的精神?」
大多數時候,攝影師僅只是拍攝了一系列動作,很難透過照片挖掘出人的內心。
關於這項攝影難題,汪正翔曾在《旁觀的方式》中〈如何拍攝一個人〉專文說明:若想捕捉一位大師日常的身影,最快的方式是直接到作家的臉書尋找,有很多日常且直觀的照片,不需要透過設定好的光線與背景,呈現特定的人物樣貌。
說到底,採訪形象照究竟補捉的是什麼呢?
對我而言,如今的採訪攝影是在兩者當中徘徊。我不是在拍這些人的心智或本質,也不是在拍他們日常的身影,而是在拍他們思想、言論當中的某一個關鍵字。
〈如何拍攝一個人〉,《旁觀的方式》
這段話可以視為汪正翔實踐採訪形象照的重要觀點。演講中,他回憶起某次拍攝唐鳳的經驗,拍攝地點不意外就在很難拍的辦公室,「再好的器材也拍不出來,只能使用一些怪招。」不僅辦公室,他補充如文創空間、文青咖啡館也很難拍,因為外貌都已經設定好了,很難調整。
「唐鳳根本無所不在,」汪正翔說,他希望拍出數位世界盡是唐鳳身影的氛圍。雖然場地不佳,他的解決方式是「投影機」。讓唐鳳的臉對著攝影機,傳回投影機,再將她的影像打在臉上,如此往返,製造出無限個重疊的影像。將唐鳳的實體與虛擬反覆疊加,形塑宛如布希亞筆下的「擬像」,是他為唐鳳所抓出的關鍵字:「呼應唐鳳在網路世界的狀態——她是經過無數二創的影像。」
同樣的操作方式,也曾應用在善於調度科幻元素、遊走真實與虛構的小說家賀景濱身上。《去年在阿魯吧》出版之際,汪正翔應邀拍攝賀景濱。「這本小說很有趣,有很後設的世界觀,世界的後面還有世界。」因此,汪正翔先拍一張賀景濱與電腦的合照,存入電腦,放映出來,再拍一張,如此反覆。這樣的設計,加入了作者與作品的特定思考,也是希望呈現了某種「關鍵字」。
➤來自被攝者的回應:恣睢麻利與崔舜華
詩人恣睢麻利以特別嘉賓現身這場演講。詩集《我們戒菸失敗》出版時,「做工」議題正盛,他也被貼上「水電工詩人」的標籤。汪正翔回憶拍攝恣睢麻利時,詩人說:「為什麼媒體都要凸顯我工人的樣子?我也要被拍成『大師』。」
順著這個思考,汪正翔沿用了過去捕捉攝影大師張照堂抽菸的攝影構想,也幫恣睢麻利拍了一張。這樣的設計,在多數媒體都以工人形象作為恣睢麻利的主要訴求定位時,為這件攝影案找到形象特殊性的突破口。
「滿不錯的,把我拍得特別的帥,我從小到大沒這麼帥過。」恣睢麻利如此回應。他話極少,令現場引頸的讀者有些不知所措,不過這也正表現了詩人的個性。汪正翔補充:「其實『不知道說什麼』是件很好的事。文學家的照片有時就是令人不知道說些什麼,但同時能讓讀者感受到『存在』,這兩件事情是黏在一起的。說不出什麼、不知道說什麼,反而能讓『人的存在』被意識到。」
有趣的是,活動中也展示了汪正翔十多年前拍攝本場引言人崔舜華的照片,然而崔舜華並不認為這張照片捕捉到當下的自己:「10年前,人事已非,木已成灰,是那時候剛踏上寫作出版之路,可能被定位成比較稚嫩的作家(畢竟過了這麼久)。當時看到照片時,覺得我並不是這麼清新、可愛的人。」她反問攝影師,當時想補捉的是什麼?
「我那時候應該比你更菜,」汪正翔如此回應。當時他主要專注在思考視覺如何成立,人的身型與進光的方向。那種拍攝手法適用於每一個人,但很難以呈現個性。如果今天重新拍攝崔舜華,汪正翔猜測大多數攝影師會想拍攝她很有個性的一面(崔舜華同意:「對,通常叫我抽菸。」),卻因此很容易陷入另一個刻板的方式。
「攝影師應該懂得判斷該作家通常被拍攝的方式,在此類別中做出變化。」汪正翔說:「如果今天重新拍崔舜華跟麻利,我會用最中性的拍法,沒有特別要表現什麼,放空的狀態。」
➤照片只提供了方向,它不是道路
汪正翔也回憶拍攝《王子》雜誌和《儂儂》雜誌的創辦人、白恐受難者蔡焜霖的經驗。「有時你聽受訪者講話,真的會有如沐春風的感覺。想像蔡焜霖受過的苦難,好似談得非常淡然,可並不是不在乎,我對他印象非常深刻。拍攝人物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深入的交流,而是偶爾在一、兩個小時的幾分鐘內,你會看見一個人的心靈質地如此特別。」
採訪時,汪正翔與蔡焜霖一起行走於景美人權博物館,其中有座蔡焜霖當年被關的監牢模型。他指著模型說,當年獄友們很害怕聽到鐵門的聲音,因為只要鐵門被拉起,就代表有人被槍斃,這時大家會一起唱《安息曲》,為受難者送行。而基隆中學校長校長鍾浩東告訴獄友,若他要被槍斃,希望不要再唱悲傷的《安息曲》,改唱《幌馬車之歌》。蔡焜霖與鍾浩東並不住同一間,但有一天,他聽到遠方傳來微弱的歌聲,是《幌馬車之歌》,聲音越來越大(註)。
聽到這件白恐故事中最令人悲愴的親身見證,讓汪正翔深受震撼,他寫下以下這段話:
攝影能做到的只是,如果我們體認到「切身」這件事不可得,那我們至少可以追求一種有差等的感受。就像我在拍攝的當下聽到他的故事,全身都受到震動,這個經驗就比起現在我坐在電腦前來的更為強烈。又或者在一張照片當中,一個意味深長的回頭,或許會比一個平常的動作,更接近原本的情境。照片只是提供了一個方向,照片不是道路。
〈旁觀文學作家的方式—蔡焜霖〉,《聯合文學》2022年9月號
從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攝影中,汪正翔希望指出的是「攝影的極限」,它只是方向,不是道路。他認為藝文攝影終究不可能真正「再現」優秀藝文工作者複雜且深邃的心靈,而只能傳遞「有等差的感受」。不過,攝影者已經在所有的動作中,尋找到他認為最接近的狀態。
上述那段話也說明了汪正翔的觀點與評論位置。作為攝影評論人、肖像攝影師、視覺藝術家,他後設地思考「採訪形象照」在藝文產業生產鏈中的角色、作用與位置,不彰顯它的宏偉性,而是從產業實踐的局限性,捕捉攝影向藝術靠近的可能性。●
➤鏡頭的盡頭──文學對照集
Tags:
《王子》及《儂儂》雜誌創辦人、白恐受難者蔡焜霖,攝影:汪正翔
由《聯合文學》與桃園市立圖書館聯合舉辦的週末文學沙龍「鏡頭的盡頭—文學對照集」,邀請不同世代的藝文攝影師進行作品回顧,分享多年來以攝影之眼為台灣文學人物造像,訴說在觀景窗下的作家故事。第一場主講人是今(2022)年甫出版攝影評論集《旁觀的方式》的汪正翔,他也是本系列活動中最年輕的攝影師。
➤採訪形象照:如何拍出作家的心智?
汪正翔首先為自己的工作內容定位。一般提到攝影師,多聯想到婚禮攝影、時尚攝影,而他屬於藝文類的攝影師,平常大多與藝文媒體合作,拍攝「採訪形象照」。不同於採訪側拍照,汪正翔首先追溯「採訪形象照」的淵源。大約在2014、15年左右,台灣出現了幾位厲害的攝影師,將採訪側拍照拍成了形象照,比如台灣攝影師陳昭旨為《OKPAI》拍攝的作家採訪照,完全超越了一般側拍的範疇,宛如生活感十足的形象照。此例一開,採訪攝影也漸漸往營造形象而非現場側拍記錄的方向發展。
「經過設計,照片甚至能隱喻作家、學者自身的專業或關懷。」汪正翔如此解釋。而拍攝這類型照片,正是藝文攝影師的工作內容。
汪正翔也將自己的攝影工作與人類學家做了交互比擬:「早上拍作家,下午拍藝術博覽會,晚上可能又去拍另外一種身分的人,就像穿梭在不同的部落間。」因為經常出入在不同群體之間,特別會感覺到「人,都是不一樣的」,不僅表現在衣著、笑點上,還有諸多風俗也大異其趣。
這也是汪正翔在這場演講要分享的重點:他在文學部落看見了什麼?
➤拍攝文學作家的困難
拍攝藝文人士的困難之處,首先在於這些被攝者普遍不習慣拍照。作為反例,汪正翔提到他在書店左轉有書的「客家沙龍」拍攝男演員溫昇豪,照片曝光後,很多人稱讚他「攝影技術進步了」、「顏色變漂亮了」,但他在同個場地拍過十幾位作家,卻從來沒有被讚賞。「文學家或藝術工作者,經常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是比較內向的人,面對鏡頭時,表情很容易不自然、尷尬。」他如此說明。
此外,拍攝藝文人士的場地,對攝影而言通常都不甚理想。相較於商業攝影拍一張照片可能會花上8個小時,仔細的照顧到妝髮、現場布置與設計、燈光架設等等,在指定地點進行拍攝;採訪形象照通常只是採訪中衍生出來的需求,在大約2小時的採訪工作中,攝影可能只占15分鐘,地點不外咖啡廳、辦公室、研究室、作家與藝術家的工作室等等。
熱愛攝影的人都知道,場地是攝影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因素,但拍攝藝文人士的場景,卻總在很類似或很普遍的地方。
➤拍他們思想、言論當中的某一個關鍵字
不過,被攝者不習慣鏡頭或場地條件簡陋的問題,並不是拍攝文學作家肖像最大的困難所在,更大的挑戰是:「我們拍不到人的心智」。汪正翔進一步說明:「作家的心靈是很深邃的,他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寫出一部巨作,我怎麼可能用一張照片反映出那樣的精神?」
大多數時候,攝影師僅只是拍攝了一系列動作,很難透過照片挖掘出人的內心。
關於這項攝影難題,汪正翔曾在《旁觀的方式》中〈如何拍攝一個人〉專文說明:若想捕捉一位大師日常的身影,最快的方式是直接到作家的臉書尋找,有很多日常且直觀的照片,不需要透過設定好的光線與背景,呈現特定的人物樣貌。
說到底,採訪形象照究竟補捉的是什麼呢?
這段話可以視為汪正翔實踐採訪形象照的重要觀點。演講中,他回憶起某次拍攝唐鳳的經驗,拍攝地點不意外就在很難拍的辦公室,「再好的器材也拍不出來,只能使用一些怪招。」不僅辦公室,他補充如文創空間、文青咖啡館也很難拍,因為外貌都已經設定好了,很難調整。
「唐鳳根本無所不在,」汪正翔說,他希望拍出數位世界盡是唐鳳身影的氛圍。雖然場地不佳,他的解決方式是「投影機」。讓唐鳳的臉對著攝影機,傳回投影機,再將她的影像打在臉上,如此往返,製造出無限個重疊的影像。將唐鳳的實體與虛擬反覆疊加,形塑宛如布希亞筆下的「擬像」,是他為唐鳳所抓出的關鍵字:「呼應唐鳳在網路世界的狀態——她是經過無數二創的影像。」
同樣的操作方式,也曾應用在善於調度科幻元素、遊走真實與虛構的小說家賀景濱身上。《去年在阿魯吧》出版之際,汪正翔應邀拍攝賀景濱。「這本小說很有趣,有很後設的世界觀,世界的後面還有世界。」因此,汪正翔先拍一張賀景濱與電腦的合照,存入電腦,放映出來,再拍一張,如此反覆。這樣的設計,加入了作者與作品的特定思考,也是希望呈現了某種「關鍵字」。
➤來自被攝者的回應:恣睢麻利與崔舜華
詩人恣睢麻利以特別嘉賓現身這場演講。詩集《我們戒菸失敗》出版時,「做工」議題正盛,他也被貼上「水電工詩人」的標籤。汪正翔回憶拍攝恣睢麻利時,詩人說:「為什麼媒體都要凸顯我工人的樣子?我也要被拍成『大師』。」
順著這個思考,汪正翔沿用了過去捕捉攝影大師張照堂抽菸的攝影構想,也幫恣睢麻利拍了一張。這樣的設計,在多數媒體都以工人形象作為恣睢麻利的主要訴求定位時,為這件攝影案找到形象特殊性的突破口。
「滿不錯的,把我拍得特別的帥,我從小到大沒這麼帥過。」恣睢麻利如此回應。他話極少,令現場引頸的讀者有些不知所措,不過這也正表現了詩人的個性。汪正翔補充:「其實『不知道說什麼』是件很好的事。文學家的照片有時就是令人不知道說些什麼,但同時能讓讀者感受到『存在』,這兩件事情是黏在一起的。說不出什麼、不知道說什麼,反而能讓『人的存在』被意識到。」
有趣的是,活動中也展示了汪正翔十多年前拍攝本場引言人崔舜華的照片,然而崔舜華並不認為這張照片捕捉到當下的自己:「10年前,人事已非,木已成灰,是那時候剛踏上寫作出版之路,可能被定位成比較稚嫩的作家(畢竟過了這麼久)。當時看到照片時,覺得我並不是這麼清新、可愛的人。」她反問攝影師,當時想補捉的是什麼?
「我那時候應該比你更菜,」汪正翔如此回應。當時他主要專注在思考視覺如何成立,人的身型與進光的方向。那種拍攝手法適用於每一個人,但很難以呈現個性。如果今天重新拍攝崔舜華,汪正翔猜測大多數攝影師會想拍攝她很有個性的一面(崔舜華同意:「對,通常叫我抽菸。」),卻因此很容易陷入另一個刻板的方式。
「攝影師應該懂得判斷該作家通常被拍攝的方式,在此類別中做出變化。」汪正翔說:「如果今天重新拍崔舜華跟麻利,我會用最中性的拍法,沒有特別要表現什麼,放空的狀態。」
➤照片只提供了方向,它不是道路
汪正翔也回憶拍攝《王子》雜誌和《儂儂》雜誌的創辦人、白恐受難者蔡焜霖的經驗。「有時你聽受訪者講話,真的會有如沐春風的感覺。想像蔡焜霖受過的苦難,好似談得非常淡然,可並不是不在乎,我對他印象非常深刻。拍攝人物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深入的交流,而是偶爾在一、兩個小時的幾分鐘內,你會看見一個人的心靈質地如此特別。」
採訪時,汪正翔與蔡焜霖一起行走於景美人權博物館,其中有座蔡焜霖當年被關的監牢模型。他指著模型說,當年獄友們很害怕聽到鐵門的聲音,因為只要鐵門被拉起,就代表有人被槍斃,這時大家會一起唱《安息曲》,為受難者送行。而基隆中學校長校長鍾浩東告訴獄友,若他要被槍斃,希望不要再唱悲傷的《安息曲》,改唱《幌馬車之歌》。蔡焜霖與鍾浩東並不住同一間,但有一天,他聽到遠方傳來微弱的歌聲,是《幌馬車之歌》,聲音越來越大(註)。
聽到這件白恐故事中最令人悲愴的親身見證,讓汪正翔深受震撼,他寫下以下這段話:
從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攝影中,汪正翔希望指出的是「攝影的極限」,它只是方向,不是道路。他認為藝文攝影終究不可能真正「再現」優秀藝文工作者複雜且深邃的心靈,而只能傳遞「有等差的感受」。不過,攝影者已經在所有的動作中,尋找到他認為最接近的狀態。
上述那段話也說明了汪正翔的觀點與評論位置。作為攝影評論人、肖像攝影師、視覺藝術家,他後設地思考「採訪形象照」在藝文產業生產鏈中的角色、作用與位置,不彰顯它的宏偉性,而是從產業實踐的局限性,捕捉攝影向藝術靠近的可能性。●
➤鏡頭的盡頭──文學對照集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餐桌對話》飲杯青草茶,相忘江湖:接案攝影師汪正翔與文字工作者陳亭聿
在食物面前,我們誠實。 在他人身邊,我們陪伴。 想說的話很多很多,不如留在餐桌上慢慢聊…… 閱讀更多
東亞書房》都築響一編纂攝影文集,記錄百位名人無法再訪的那家店,及其他藝文短訊
閱讀更多
書評》弄弄⼩宇宙:苔蘚缸與《無⼈島漂流100⽇⽇記》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