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影《奧本海默》叫好又叫座,導演諾蘭用詩意的敘事,描述一名充滿矛盾的科學天才。「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出於愛國心製造了地球上最可怕的兵器,但也飽受自我懷疑的折磨,與此同時,略帶左傾的政治良知更讓他在冷戰氣氛下遭受白色恐怖。這部影片的浪漫色彩也讓人思考,原子彈的故事應有另外一面:是什麼允許人類釋放名為科學的惡魔?
如果說《奧本海默》還多少迷戀於搖擺複雜的英雄形象,那麼,60年前科幻大師馮內果(Kurt Vonnegut)的經典之作《貓的搖籃》,對「原子彈之父」與其背後的科技官僚主義,則根本不假辭色。
在這本超前時代的科幻小說中,揭開核分裂祕密的「原子彈之父」在架空歷史中另有其人。與現實裡那位風流又理想的奧本海默不同,書中科學官僚的本質更多屬於「平凡的邪惡」——對於技術發展的盲目、對戰爭體制毫無反思的服從,正好成為人類文明邁向自我滅絕的最佳工具。
本書另一個巧妙安排是,除了直插天際的蕈狀雲,毀滅之劍甚至可以僅是一粒小小冰晶。故事裡那位對照奧本海默的「原子彈之父」,由於好奇從來不受道德倫理節制,他在原子彈之後再次創造了一個比起核爆更加危險的迷你玩具。
不幸的是,幾位繼承人從小在冷漠父親薰陶中長大,雖然持有堪比上帝的「科學結晶」,卻沒有足夠智慧來處置超越性力量,於是,整個地球就在本來能夠避免的失誤後凍結冰封,而倖存下來的少數人類,只能用一個與獨裁政權互為表裡的宗教謊言來抵擋絕望。
➤現代文明的「黑暗之心」
在當代重讀以荒謬犬儒著稱的預言者馮內果,我們會特別有感觸。全球暖化、核電災難、實驗室中的新冠病毒……人類文明正在修築一條地獄高速公路,表現出無藥可救的自毀傾向。
馮內果在青年時代曾經被納粹德國俘虜,當時他在地窖內僥倖逃過了數萬名平民死傷的德勒斯登大轟炸——他的「祖國」美國代表的正義之師,無差別地蹂躪其他人類同胞(就如同本書中,原子彈科學家對廣島長崎慘劇表現出理所當然),這恐怕讓馮內果不再相信戰爭一事真的存在正邪兩方。
從這個角度來思考,《貓的搖籃》顯然試圖去揭開現代文明的「黑暗之心」。這個故事從一名嬉皮作家的眼光,慢慢地「了解」被歷史授勳的先知。但在超卓智力背後,知識用於屠殺與破壞,而其他同類對於失控狀態卻毫無察覺。
故事還描寫了一個許諾未來的加勒比海島國,那裡本來是兩位理想主義者實現烏托邦的試煉地,然而當那些不真誠的「理想主義」,遇上了無所不能的「科學方法」,人與人之間的化學作用就是摧毀自己的種群。
➤切莫溫馴地步入惡夜
在馮內果寫作的年代,人們對於戰爭創傷還沒有適當認識,精神醫學的目標僅僅在於「讓軍人重返戰場」。而馮內果的作品,多運用嘻笑怒罵的語調、破碎支離的敘事——這或許只是將「創傷導致的解離」轉移到筆下科幻預言的自我治療。
馮內果或許從未自「德勒斯登轟炸」的煉獄幻景中解放,故而他在原子彈帶來的「勝利」之中,看見了人類未來一片死寂的黑色平行宇宙。
或許最諷刺的還是,雖然馮內果的多部科幻經典從未停止對於科學、理性、戰爭的懷疑,但在這麼多年之後,同樣擅長科幻類型的當代名導,卻為「原子彈之父」提出了大異其趣的偉人傳記——諾蘭在訪問中說,奧本海默可能是「歷史上最重要的人」。
如果最後我們還是選擇《奧本海默》而非《貓的搖籃》來重現人類「科學進步」的關鍵歷史,那麼也許末日時鐘所倒數的核子冬天,終將無視馮內果的沉痛警告而翩翩到來。●
貓的搖籃(現代科幻小說之父馮內果受封「真正的藝術家」之異色經典‧出版60週年紀念)
Cat’s Cradle
作者:馮內果(Kurt Vonnegut)
譯者:謝瑤玲、曾志傑
出版:麥田出版
定價:40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馮內果
1922年出生於美國印第安那波里斯市,曾在芝加哥及田納西的大學就讀,畢業後開始為雜誌社撰寫短篇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於美國航空部隊,遭德軍俘虜,親身經歷德勒斯登大轟炸,此一經驗成為代表作《第五號屠宰場》的故事背景。戰後在芝加哥大學攻讀人類學,四○年代後期成為記者和作家。
1963年《貓的搖籃》出版時,他被封為「真正的藝術家」,1969年《第五號屠宰場》出版,更奠定了他在美國和世界文壇的地位。他慣有的黑色幽默、諷刺的筆調和豐富的想像力最為人推崇。正如英國作家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所言:馮內果是當代美國最好的作家之一。
著作包括《泰坦星的海妖》、《貓的搖籃》、《冠軍的早餐》、《藍鬍子》等十多部。另有出版自傳作品《聖棕樹節》,以及由丹.魏克菲(Dan Walkefield)主編的馮內果演講辭《這世界還不好嗎?》。
|
Tags:
(圖片來源:Unsplash/Oscar Ävalos)
今年電影《奧本海默》叫好又叫座,導演諾蘭用詩意的敘事,描述一名充滿矛盾的科學天才。「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出於愛國心製造了地球上最可怕的兵器,但也飽受自我懷疑的折磨,與此同時,略帶左傾的政治良知更讓他在冷戰氣氛下遭受白色恐怖。這部影片的浪漫色彩也讓人思考,原子彈的故事應有另外一面:是什麼允許人類釋放名為科學的惡魔?
如果說《奧本海默》還多少迷戀於搖擺複雜的英雄形象,那麼,60年前科幻大師馮內果(Kurt Vonnegut)的經典之作《貓的搖籃》,對「原子彈之父」與其背後的科技官僚主義,則根本不假辭色。
在這本超前時代的科幻小說中,揭開核分裂祕密的「原子彈之父」在架空歷史中另有其人。與現實裡那位風流又理想的奧本海默不同,書中科學官僚的本質更多屬於「平凡的邪惡」——對於技術發展的盲目、對戰爭體制毫無反思的服從,正好成為人類文明邁向自我滅絕的最佳工具。
本書另一個巧妙安排是,除了直插天際的蕈狀雲,毀滅之劍甚至可以僅是一粒小小冰晶。故事裡那位對照奧本海默的「原子彈之父」,由於好奇從來不受道德倫理節制,他在原子彈之後再次創造了一個比起核爆更加危險的迷你玩具。
不幸的是,幾位繼承人從小在冷漠父親薰陶中長大,雖然持有堪比上帝的「科學結晶」,卻沒有足夠智慧來處置超越性力量,於是,整個地球就在本來能夠避免的失誤後凍結冰封,而倖存下來的少數人類,只能用一個與獨裁政權互為表裡的宗教謊言來抵擋絕望。
➤現代文明的「黑暗之心」
在當代重讀以荒謬犬儒著稱的預言者馮內果,我們會特別有感觸。全球暖化、核電災難、實驗室中的新冠病毒……人類文明正在修築一條地獄高速公路,表現出無藥可救的自毀傾向。
馮內果在青年時代曾經被納粹德國俘虜,當時他在地窖內僥倖逃過了數萬名平民死傷的德勒斯登大轟炸——他的「祖國」美國代表的正義之師,無差別地蹂躪其他人類同胞(就如同本書中,原子彈科學家對廣島長崎慘劇表現出理所當然),這恐怕讓馮內果不再相信戰爭一事真的存在正邪兩方。
從這個角度來思考,《貓的搖籃》顯然試圖去揭開現代文明的「黑暗之心」。這個故事從一名嬉皮作家的眼光,慢慢地「了解」被歷史授勳的先知。但在超卓智力背後,知識用於屠殺與破壞,而其他同類對於失控狀態卻毫無察覺。
故事還描寫了一個許諾未來的加勒比海島國,那裡本來是兩位理想主義者實現烏托邦的試煉地,然而當那些不真誠的「理想主義」,遇上了無所不能的「科學方法」,人與人之間的化學作用就是摧毀自己的種群。
➤切莫溫馴地步入惡夜
在馮內果寫作的年代,人們對於戰爭創傷還沒有適當認識,精神醫學的目標僅僅在於「讓軍人重返戰場」。而馮內果的作品,多運用嘻笑怒罵的語調、破碎支離的敘事——這或許只是將「創傷導致的解離」轉移到筆下科幻預言的自我治療。
馮內果或許從未自「德勒斯登轟炸」的煉獄幻景中解放,故而他在原子彈帶來的「勝利」之中,看見了人類未來一片死寂的黑色平行宇宙。
或許最諷刺的還是,雖然馮內果的多部科幻經典從未停止對於科學、理性、戰爭的懷疑,但在這麼多年之後,同樣擅長科幻類型的當代名導,卻為「原子彈之父」提出了大異其趣的偉人傳記——諾蘭在訪問中說,奧本海默可能是「歷史上最重要的人」。
如果最後我們還是選擇《奧本海默》而非《貓的搖籃》來重現人類「科學進步」的關鍵歷史,那麼也許末日時鐘所倒數的核子冬天,終將無視馮內果的沉痛警告而翩翩到來。●
貓的搖籃(現代科幻小說之父馮內果受封「真正的藝術家」之異色經典‧出版60週年紀念)
Cat’s Cradle
作者:馮內果(Kurt Vonnegut)
譯者:謝瑤玲、曾志傑
出版:麥田出版
定價:4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馮內果
1922年出生於美國印第安那波里斯市,曾在芝加哥及田納西的大學就讀,畢業後開始為雜誌社撰寫短篇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於美國航空部隊,遭德軍俘虜,親身經歷德勒斯登大轟炸,此一經驗成為代表作《第五號屠宰場》的故事背景。戰後在芝加哥大學攻讀人類學,四○年代後期成為記者和作家。
1963年《貓的搖籃》出版時,他被封為「真正的藝術家」,1969年《第五號屠宰場》出版,更奠定了他在美國和世界文壇的地位。他慣有的黑色幽默、諷刺的筆調和豐富的想像力最為人推崇。正如英國作家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所言:馮內果是當代美國最好的作家之一。
著作包括《泰坦星的海妖》、《貓的搖籃》、《冠軍的早餐》、《藍鬍子》等十多部。另有出版自傳作品《聖棕樹節》,以及由丹.魏克菲(Dan Walkefield)主編的馮內果演講辭《這世界還不好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話題》核子物理學家報你知:關於電影《奧本海默》的兩三事
閱讀更多
書評》譯者也能牽動國際情勢?! 觀賞翻譯繩索上的舞技:單德興評《鋼索上的譯者》
閱讀更多
話題》韓戰下的童年回憶:讀金貞善的《躲貓貓》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