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音當道的浪潮下,全世界的出版閱讀產業都面臨巨大挑戰。與台灣比鄰的韓國,又是如何抵禦書市寒流,低谷中求生?
2月22日台北書展舉辦「韓國出版的活力」論壇,邀請三位韓國專家現身說法,分從韓國的webtoon(網路漫畫)和Web novel(網路小說)熱潮、社區書店與獨立出版、圖書定價制等三方面,分享韓國出版界的發展。
【趨勢速寫】webtoon產業大爆發,IP產業線成熟
韓國近年webtoon的驚人成長受到國際矚目,2020年起市場規模已快速超越紙本漫畫,振興了國內原本萎縮的漫畫市場。韓國青江文化產業學院為韓國最大的漫畫教學大學,也首開先例成立網路小說科系,該校教授全慧貞(Hea-Jeong JEON)解析,webtoon這個詞源於「web」與「cartoon」的合成,最早因網路發展而興起,一開始僅將紙本頁面轉作網頁瀏覽,以及適合網路社群版面的「essay toon」(散文式漫畫),後來智慧型手機普及,形成了專門適合手機介面閱讀、縱向滾動瀏覽的新型態漫畫,也因其直條形式而被稱為「條漫」。
◆平台多樣化,商業模式多元
她回顧webtoon產業的成長,先是Daum、Naver、Yahoo等入口網站設立網路漫畫專區,後來逐漸發展出獨立平台,目前國內包括最大的Naver Webtoon在內,共有Kakao、Daum、Lezhin comic等十多個熱門webtoon平台,從最早提供免費內容,到採每月訂閱、搶先收看或依作品集數收費等,建立起成功的商業模式;除了上述大平台,也有postype等獨立漫畫平台,支持非主流、多樣化的漫畫發表。
◆韓國webotoon產業銷售額2022年史上新高1兆8290億韓元
據統計,韓國webotoon產業銷售額自2018年以來連五年成長,2022年創下史上新高1兆8290億韓元(約13億6456萬美金),較前一年成長16.8%,其中webtoon平台的銷售額首度突破1兆,達1兆1277億韓元,較前一年增長36.8%。Naver Webtoon在美國的總部Webtoon Entertainment更宣布今年將於美股上市。
◆所有漫畫家已全部轉向網路,以紙本漫畫為主的創作已消失
由於webtoon完全取代紙本漫畫,全慧貞表示,「韓國所有漫畫家都轉往網路發表,他們不再拿紙筆畫畫,我們的紙本漫畫出版可說已完全消失。」
◆紙本書是粉絲收藏品,有看過內容才會買
同樣地,網路小說也與紙本出版走向分流,網路小說作家在平台連載作品、培養粉絲,最後若出版成紙本書,「其意義類似於粉絲收藏品。」她指出,「對年輕讀者來說,作品登上大平台連載,比起出版成書,更代表了流行和人氣指標。」
◆網路小說節奏快,一集就要從困難開始到解決
她也強調,網路小說不只像「電子書」轉為電子載體閱讀而已,它的敘事特性、世界觀都與一般小說不同,連載集數長而節奏快,「例如過去可能花很長篇幅描述主角歷經苦難的過程,現在卻每一集都要有『從困難到解決』的輪迴,才能一直吸引讀者,所以寫作的挑戰很大。」
◆34.5%韓國人每天都閱讀網路小說
她解析網路小說興起比webtoon晚,但成長更快,並帶來閱讀率的逆勢成長。據2022年統計,韓國網路小說的市場規模達1兆390億韓元(約10億4372萬美金),較過去兩年內增長62%,自2013年以來在10年間成長高達100倍。截至2023年10月,韓國國內網路小說閱讀用戶量為587萬人,高達34.5%的國民每天都閱讀網路小說,31.3%的人每周閱讀3至4次。
◆IP產業線成熟:小說、漫畫、影視到全球
網路小說與webtoon的發展相輔相成,許多平台同時連載漫畫與小說,以Naver為例,2023年11月平均每日連載100部漫畫,流量最高的前6名、共42部作品中,約31%為網路小說改編,以職人題材、浪漫奇幻類型為大宗,整個產業建立了從漫畫改編小說、再到影視動漫作品,進而行銷全球的商業模式。
例如2016年起在KakaoPage連載的網路小說《我獨自升級》(나 혼자만 레벨업)之後改編漫畫、動畫在Netflix上架,2021年累計銷售額400億韓元,網路漫畫與小說在全球累計讀者1.75億人;Netflix夯劇《財閥家的小兒子》(재벌집 막내아들)也是先從網路小說改編漫畫、再拍成電視劇。
◆作者與內容開發商分潤,從1:9到7:3,創作者收益大幅成長
webtoon的IP衍生收益龐大,也為創作者創造可觀收入,據美國《富比士》雜誌調查,作者與內容開發商的分潤比例從過去的1:9上升到7:3;以Naver Webtoon為例,2021年旗下作者最高收入達100億韓元,年收入超過一億韓元的作者也為數不少。
◆作品產值高,工作室林立,內容分工細
她笑稱,網路小說作者若以平均兩年連載完七百集,「基本上就可以發財退休了。」而webtoon產業也走向精細分工,通常是個人招募助理、或成立工作室,團隊內有專責上色、背景等人員,大的工作室的員工編制可達幾百人。
◆困境:創作者過勞與內容重複度高
但高報酬對應的是嚴重過勞,例如《我獨自升級》的漫畫家DUBU(장성락)就於2022年突然腦出血病逝,令人唏噓。她表示業界正呼籲重視此問題,漫畫平台或相關單位也做了些許調整,但整體而言並無明顯解方。
另一令人擔憂的現象是,競爭激烈雖能在市場淘選出優質作品,但海量作品也造成題材重複、故事模式僵化,因此業界期盼能有更多空間,支持作者進行不同類型的創作。
【社會運動】自己的出版自己救:圖書定價與抗議google傭金壟斷行為
自2017年起擔任韓國出版協會會長至今的尹哲鎬(Chulho YOON),為引領出版界變革的重要人物,他講述近年韓國推動圖書定價制、提告Google的經驗,都值得台灣借鏡。
韓國推動圖書定價制的背景與台灣相似,他回顧1990年代起,因網路書店崛起並殺低折扣,危及小型實體書店的生存,造成1992至2002十年間,實體書店從原本的5371家銳減為2328家;不過另一方面,折扣也帶來業績成長,因此出版社起初並不反對。
尹哲鎬強調,「賺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社會能夠支持更多元的書籍出版、更多樣性的書店存在,否則就算出版社的營收增加,這也不是個良好的市場制度與生態。」基於這樣的危機意識,出版界開始倡議圖書定價制,「所以某種程度上,這不是為了市場利益,而是一場社會行動。」
事實上,韓國的出版與書店業者自1970年代末便有圖書定價協議,2003年則依《出版文化產業振興法》正式施行圖書定價制(書籍售價不得低於定價9折、可再依售價做10%內的促銷優惠),但只規範18個月內的新書,因此成效不彰。經過業界漫長努力,韓國於2014年11月起實施新版《圖書定價法》,將新舊書皆納入限制(但出版社可在書籍出版18個月後重新定價),書籍售價為定價9折內、加上促銷不得低於85折。
然而,民間的反對聲浪未歇,還有消費者團體針對這個法條申請釋憲。2023年7月韓國憲法法院做出判決,基於「文化保護與市場秩序同樣重要」,認定《圖書定價法》並不違憲,但公部門可提出改正法案。尹哲鎬無奈表示,韓國政府正積極提出新的法案以取代《圖書定價法》,「所以此刻出版界正努力向國會遊說施壓,說明圖書定價制的必要性。」
此外,韓國出版界正在打的另一場仗,則是反對Google、Apple強制用戶在「In-app purchase」(App內購買)使用Google或Apple行動支付系統、並對app開發商收取高達15-30%佣金。為此,他們號召串連各界推動立法、提起民事訴訟,成功促成韓國國會於2021年通過修訂《電信商業法》禁止此壟斷行為,為世界先例。2023年10月,韓國廣播通訊委員會因此分向Google、Apple兩大營運商提出徵收475億與205億韓元的附加費。
尹哲鎬表示,出版社其實不是「In-app purchase」壟斷的直接受害者,許多webtoon或遊戲公司的損失更大,「但出版協會關心的不只是錢,而是民主、自由的價值觀,與我們應擔負的社會責任。」
他以自己曾投身1980年代韓國民主運動、入獄三次的經驗為例,認為台灣出版界與韓國一樣有著高度理想性,因此多年來與台灣友人的交往倍感親切,也祝福台灣出版界能有活躍的發展。
【自我實踐】獨立書店與獨立出版的能量
與網路蓬勃發展相對的另一面,則是實體書店與出版的熱潮。韓國《民族日報》圖書版記者崔源亨(Wonhyung CHOI)觀察,雖然紙本閱讀率持續下滑,2021年統計韓國成人平均每人每年僅閱讀4.5本書,但「社區書店」和「個人/獨立出版」卻反向成為趨勢,他把這個現象解讀為「韓國出版業的自我實現」,也開啟了有別於傳統出版的新市場。
他表示韓文的「社區書店」也可譯為「鄰里書店」,類似台灣的「獨立書店」,截至2021年的統計,韓國共2000至2500間書店,其中社區書店約占800多間,至2023年底則成長到將近千家。
「我們賣書,但我們不僅是賣書的地方」是這些書店的共同訴求,它們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特色,例如有賞鳥、哲學、性平等各種主題書店,皆因店主的興趣而聚集同好,店內舉辦活動、工作坊,甚至從事出版,也販售相關用品,凝聚社區讀者,或進而發行地方刊物。但與台灣相同的是,隨著政府對獨立書店的補助政策不再,如何營運維生為當前挑戰。
與社區書店並行的個人出版,則不依循傳統出版通路發行,直接面向讀者,取材或設計都更實驗創新,並有專屬書展——由藝術書店YourMind於2009年創辦的「首爾藝術書展」為目前韓國最大規模的獨立出版展,吸引海內外讀者。
個人出版雖非市場取向,卻有不少意外暢銷的作品,例如台灣已引進的《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年糕》作者為輕鬱症病友,本書自述與精神科醫師的療癒對話,引起廣大共鳴,從個人邁向商業出版,上市一年內就銷破37萬冊,售出多國版權;以《媳婦》(며느라기)等作聞名的漫畫家申秀智(Soo Shin Ji),也是從webtoon、個人出版到暢銷改編影視的成功例子。
其他體現獨立出版精神的書籍,有的概念類似台灣的「小誌」,如結集兒童畫作的摺頁書《地球動物圖鑑》、收羅數百種描述顏色的韓文字所做成的色票書《顏色352》,或近年暢銷的作者李秀娥(이슬아,Lee Sulla),將email給訂閱讀者的每日內容集結成書。「他們代表這是個人人都能當作者的時代,內容可以大眾、可以個人,透過獨立出版為自己出書發聲。」
一般商業出版社也關注個人出版的發展,不僅首爾書展設立獨立出版專區,社區書店則扮演兩者的中介角色,透過讀書會、策展、甚至舉辦文學獎和出版等,成為匯聚讀者與新作家的空間。●
Tags:
左起韓國出版協會會長尹哲鎬、韓國青江文化產業學院教授全慧貞、韓民族日報圖書版記者崔源亨(圖文提供:財團法人台北書展基金會)
在影音當道的浪潮下,全世界的出版閱讀產業都面臨巨大挑戰。與台灣比鄰的韓國,又是如何抵禦書市寒流,低谷中求生?
2月22日台北書展舉辦「韓國出版的活力」論壇,邀請三位韓國專家現身說法,分從韓國的webtoon(網路漫畫)和Web novel(網路小說)熱潮、社區書店與獨立出版、圖書定價制等三方面,分享韓國出版界的發展。
【趨勢速寫】webtoon產業大爆發,IP產業線成熟
韓國近年webtoon的驚人成長受到國際矚目,2020年起市場規模已快速超越紙本漫畫,振興了國內原本萎縮的漫畫市場。韓國青江文化產業學院為韓國最大的漫畫教學大學,也首開先例成立網路小說科系,該校教授全慧貞(Hea-Jeong JEON)解析,webtoon這個詞源於「web」與「cartoon」的合成,最早因網路發展而興起,一開始僅將紙本頁面轉作網頁瀏覽,以及適合網路社群版面的「essay toon」(散文式漫畫),後來智慧型手機普及,形成了專門適合手機介面閱讀、縱向滾動瀏覽的新型態漫畫,也因其直條形式而被稱為「條漫」。
◆平台多樣化,商業模式多元
她回顧webtoon產業的成長,先是Daum、Naver、Yahoo等入口網站設立網路漫畫專區,後來逐漸發展出獨立平台,目前國內包括最大的Naver Webtoon在內,共有Kakao、Daum、Lezhin comic等十多個熱門webtoon平台,從最早提供免費內容,到採每月訂閱、搶先收看或依作品集數收費等,建立起成功的商業模式;除了上述大平台,也有postype等獨立漫畫平台,支持非主流、多樣化的漫畫發表。
◆韓國webotoon產業銷售額2022年史上新高1兆8290億韓元
據統計,韓國webotoon產業銷售額自2018年以來連五年成長,2022年創下史上新高1兆8290億韓元(約13億6456萬美金),較前一年成長16.8%,其中webtoon平台的銷售額首度突破1兆,達1兆1277億韓元,較前一年增長36.8%。Naver Webtoon在美國的總部Webtoon Entertainment更宣布今年將於美股上市。
◆所有漫畫家已全部轉向網路,以紙本漫畫為主的創作已消失
由於webtoon完全取代紙本漫畫,全慧貞表示,「韓國所有漫畫家都轉往網路發表,他們不再拿紙筆畫畫,我們的紙本漫畫出版可說已完全消失。」
◆紙本書是粉絲收藏品,有看過內容才會買
同樣地,網路小說也與紙本出版走向分流,網路小說作家在平台連載作品、培養粉絲,最後若出版成紙本書,「其意義類似於粉絲收藏品。」她指出,「對年輕讀者來說,作品登上大平台連載,比起出版成書,更代表了流行和人氣指標。」
◆網路小說節奏快,一集就要從困難開始到解決
她也強調,網路小說不只像「電子書」轉為電子載體閱讀而已,它的敘事特性、世界觀都與一般小說不同,連載集數長而節奏快,「例如過去可能花很長篇幅描述主角歷經苦難的過程,現在卻每一集都要有『從困難到解決』的輪迴,才能一直吸引讀者,所以寫作的挑戰很大。」
◆34.5%韓國人每天都閱讀網路小說
她解析網路小說興起比webtoon晚,但成長更快,並帶來閱讀率的逆勢成長。據2022年統計,韓國網路小說的市場規模達1兆390億韓元(約10億4372萬美金),較過去兩年內增長62%,自2013年以來在10年間成長高達100倍。截至2023年10月,韓國國內網路小說閱讀用戶量為587萬人,高達34.5%的國民每天都閱讀網路小說,31.3%的人每周閱讀3至4次。
◆IP產業線成熟:小說、漫畫、影視到全球
網路小說與webtoon的發展相輔相成,許多平台同時連載漫畫與小說,以Naver為例,2023年11月平均每日連載100部漫畫,流量最高的前6名、共42部作品中,約31%為網路小說改編,以職人題材、浪漫奇幻類型為大宗,整個產業建立了從漫畫改編小說、再到影視動漫作品,進而行銷全球的商業模式。
例如2016年起在KakaoPage連載的網路小說《我獨自升級》(나 혼자만 레벨업)之後改編漫畫、動畫在Netflix上架,2021年累計銷售額400億韓元,網路漫畫與小說在全球累計讀者1.75億人;Netflix夯劇《財閥家的小兒子》(재벌집 막내아들)也是先從網路小說改編漫畫、再拍成電視劇。
◆作者與內容開發商分潤,從1:9到7:3,創作者收益大幅成長
webtoon的IP衍生收益龐大,也為創作者創造可觀收入,據美國《富比士》雜誌調查,作者與內容開發商的分潤比例從過去的1:9上升到7:3;以Naver Webtoon為例,2021年旗下作者最高收入達100億韓元,年收入超過一億韓元的作者也為數不少。
◆作品產值高,工作室林立,內容分工細
她笑稱,網路小說作者若以平均兩年連載完七百集,「基本上就可以發財退休了。」而webtoon產業也走向精細分工,通常是個人招募助理、或成立工作室,團隊內有專責上色、背景等人員,大的工作室的員工編制可達幾百人。
◆困境:創作者過勞與內容重複度高
但高報酬對應的是嚴重過勞,例如《我獨自升級》的漫畫家DUBU(장성락)就於2022年突然腦出血病逝,令人唏噓。她表示業界正呼籲重視此問題,漫畫平台或相關單位也做了些許調整,但整體而言並無明顯解方。
另一令人擔憂的現象是,競爭激烈雖能在市場淘選出優質作品,但海量作品也造成題材重複、故事模式僵化,因此業界期盼能有更多空間,支持作者進行不同類型的創作。
【社會運動】自己的出版自己救:圖書定價與抗議google傭金壟斷行為
自2017年起擔任韓國出版協會會長至今的尹哲鎬(Chulho YOON),為引領出版界變革的重要人物,他講述近年韓國推動圖書定價制、提告Google的經驗,都值得台灣借鏡。
韓國推動圖書定價制的背景與台灣相似,他回顧1990年代起,因網路書店崛起並殺低折扣,危及小型實體書店的生存,造成1992至2002十年間,實體書店從原本的5371家銳減為2328家;不過另一方面,折扣也帶來業績成長,因此出版社起初並不反對。
尹哲鎬強調,「賺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社會能夠支持更多元的書籍出版、更多樣性的書店存在,否則就算出版社的營收增加,這也不是個良好的市場制度與生態。」基於這樣的危機意識,出版界開始倡議圖書定價制,「所以某種程度上,這不是為了市場利益,而是一場社會行動。」
事實上,韓國的出版與書店業者自1970年代末便有圖書定價協議,2003年則依《出版文化產業振興法》正式施行圖書定價制(書籍售價不得低於定價9折、可再依售價做10%內的促銷優惠),但只規範18個月內的新書,因此成效不彰。經過業界漫長努力,韓國於2014年11月起實施新版《圖書定價法》,將新舊書皆納入限制(但出版社可在書籍出版18個月後重新定價),書籍售價為定價9折內、加上促銷不得低於85折。
然而,民間的反對聲浪未歇,還有消費者團體針對這個法條申請釋憲。2023年7月韓國憲法法院做出判決,基於「文化保護與市場秩序同樣重要」,認定《圖書定價法》並不違憲,但公部門可提出改正法案。尹哲鎬無奈表示,韓國政府正積極提出新的法案以取代《圖書定價法》,「所以此刻出版界正努力向國會遊說施壓,說明圖書定價制的必要性。」
此外,韓國出版界正在打的另一場仗,則是反對Google、Apple強制用戶在「In-app purchase」(App內購買)使用Google或Apple行動支付系統、並對app開發商收取高達15-30%佣金。為此,他們號召串連各界推動立法、提起民事訴訟,成功促成韓國國會於2021年通過修訂《電信商業法》禁止此壟斷行為,為世界先例。2023年10月,韓國廣播通訊委員會因此分向Google、Apple兩大營運商提出徵收475億與205億韓元的附加費。
尹哲鎬表示,出版社其實不是「In-app purchase」壟斷的直接受害者,許多webtoon或遊戲公司的損失更大,「但出版協會關心的不只是錢,而是民主、自由的價值觀,與我們應擔負的社會責任。」
他以自己曾投身1980年代韓國民主運動、入獄三次的經驗為例,認為台灣出版界與韓國一樣有著高度理想性,因此多年來與台灣友人的交往倍感親切,也祝福台灣出版界能有活躍的發展。
【自我實踐】獨立書店與獨立出版的能量
與網路蓬勃發展相對的另一面,則是實體書店與出版的熱潮。韓國《民族日報》圖書版記者崔源亨(Wonhyung CHOI)觀察,雖然紙本閱讀率持續下滑,2021年統計韓國成人平均每人每年僅閱讀4.5本書,但「社區書店」和「個人/獨立出版」卻反向成為趨勢,他把這個現象解讀為「韓國出版業的自我實現」,也開啟了有別於傳統出版的新市場。
他表示韓文的「社區書店」也可譯為「鄰里書店」,類似台灣的「獨立書店」,截至2021年的統計,韓國共2000至2500間書店,其中社區書店約占800多間,至2023年底則成長到將近千家。
「我們賣書,但我們不僅是賣書的地方」是這些書店的共同訴求,它們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特色,例如有賞鳥、哲學、性平等各種主題書店,皆因店主的興趣而聚集同好,店內舉辦活動、工作坊,甚至從事出版,也販售相關用品,凝聚社區讀者,或進而發行地方刊物。但與台灣相同的是,隨著政府對獨立書店的補助政策不再,如何營運維生為當前挑戰。
與社區書店並行的個人出版,則不依循傳統出版通路發行,直接面向讀者,取材或設計都更實驗創新,並有專屬書展——由藝術書店YourMind於2009年創辦的「首爾藝術書展」為目前韓國最大規模的獨立出版展,吸引海內外讀者。
個人出版雖非市場取向,卻有不少意外暢銷的作品,例如台灣已引進的《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年糕》作者為輕鬱症病友,本書自述與精神科醫師的療癒對話,引起廣大共鳴,從個人邁向商業出版,上市一年內就銷破37萬冊,售出多國版權;以《媳婦》(며느라기)等作聞名的漫畫家申秀智(Soo Shin Ji),也是從webtoon、個人出版到暢銷改編影視的成功例子。
其他體現獨立出版精神的書籍,有的概念類似台灣的「小誌」,如結集兒童畫作的摺頁書《地球動物圖鑑》、收羅數百種描述顏色的韓文字所做成的色票書《顏色352》,或近年暢銷的作者李秀娥(이슬아,Lee Sulla),將email給訂閱讀者的每日內容集結成書。「他們代表這是個人人都能當作者的時代,內容可以大眾、可以個人,透過獨立出版為自己出書發聲。」
一般商業出版社也關注個人出版的發展,不僅首爾書展設立獨立出版專區,社區書店則扮演兩者的中介角色,透過讀書會、策展、甚至舉辦文學獎和出版等,成為匯聚讀者與新作家的空間。●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韓國影視改編I.現況》IP煉金廠:網路漫畫與小說平台及電影節E-IP Market
編按:近年來韓劇一直是台灣觀眾心中的最愛,也是各大OTT平台的主戰場,Netflix台灣排行榜前10名中,韓劇占據近一半的名次。其中許多均改編自韓國的小說或網路漫畫... 閱讀更多
國外愛這味・國際展會》了解作品特質,找到影視化最佳賣點——2023韓國Busan Story Market觀察
台灣圖像創作者近年於國際屢屢斬獲大獎,日本國際漫畫獎年年有台灣漫畫家出線,波隆那書展的不同獎項中也能看見台灣插畫家的身影。文化內容策進院特別企劃「國外愛這味」出版專欄,... 閱讀更多
現場》韓國本格推理小說才剛起步,台韓推理作品經驗交流:台灣推理作家協會 vs 韓國Elixir出版社
交流會現場中韓口譯協助:邢素鎮(형소진,文學村 IP 開發組組長)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