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服裝店店員休假的時候,會不會去逛其他的服裝店,但是書店店員休假時,倒是很愛去逛別人的書店。不僅休假,就連出國旅行也會將當地的書店排入行程,還常趁店員不注意時偷偷拍照(這樣很沒禮貌,還是先詢問店家比較好喔!我自己的經驗是只要不打擾其他客人的話通常都沒問題)。
相較於喜歡把書店當攝影棚拍文青照的神奇讀者,書店店員拍照的重點通常是桌上擺的書籍組合,甚至還有店裡使用的道具——
「這桌子底下可以放很多庫存!」(覺得羨慕)
「那個架子雖然漂亮但是應該很不實用吧?」(覺得同情)
總之眼神和舉止看起來都十分可疑,如果一不小心太忘我的話,可能會被該店的店員關切:
「您好,請問需要什麼協助嗎?」(OS:來探查敵情的嗎?沒那麼容易!)
「啊不好意思,只是隨便逛逛。」(OS:可惡被發現了,不過還挺機靈的嘛,不錯不錯。)
好像描述得太誇張了,書店可沒這麼多諜對諜的戲碼。不過書店店員真的很喜歡安排這種在同業之間戲稱為「巡店」的行程,凡是聽到哪裡開了新書店,就馬上盤算什麼時候要過去看一看。書店工作者眼中的書店,和一般讀者看到的,究竟哪裡不一樣呢?
▇ 抵達目標書店前,就要打開偵測雷達
店員逛書店,並不是踏進店門才開始的。早在前往的途中,就會開始觀察書店周圍的環境,是住宅區還是商業區、是老社區還是新造鎮、附近有哪些商圈、路人看起來是什麼年齡層——雖然只是一瞥而過,也可能並不精確,但都會成為對接下來要前往書店的參考資訊。
抵達書店時,便會觀察店的門面設計,從招牌樣式,到門上貼的海報、檯子上擺的藝文宣傳品,每樣都是書店對讀者的自我介紹。進入書店後先觀察空間大小及硬體配置,再更進一步「閱讀」書櫃的分類、選品比重及內容,以及停留在店內時,讀者來去的人數,和與店員間的互動等。
有較多營運經驗的書店工作者,可以直接從這些觀察中推測出一家書店的成本、庫存和銷售狀況——這並不稀奇,零售業的營運模式向來都有一定規則可循,只是書店這個行業商品種類實在太多,又較其他業種有較多難以量化的「文化風格」,所以比較少出現這方面的討論。
簡言之,「逛書店」這個行為是理性與感性並行:以理智從商品和空間評估營業狀況和專業程度,但也要充分感受書店店主對這個空間安排的所有細節。
▇ 小小平台就是新書爭艷的修羅場
現在的書店無論規模大小,至少在入口附近都會有一張平台,讓書可以不像在書架上那樣只看得見書背,而能將漂亮的封面秀出來。通常這張平台上陳列的都是近期的新書——雖說「沒讀過的都是新書」,不過台灣出版業出書不遺餘力,書店每個月都要處理數百乃至數千種的新品,所謂的「新書期」最長至多三個月,最短不過三週。
一張正常大小的桌子,頂多擺個三五十種書就很擁擠了。我想幾乎每位店員都有為了必須取捨陳列而傷透腦筋的經驗,尤其在發書最為密集的月初,貨量大到根本讓人覺得自己是薛西佛斯再世,吶喊「怎麼書都上不完」;年初或暑假之類的出版旺季,這張平台更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被放在書店入口那張平台上的書本,是書店想對你說的第一句話。
一張「精采」的陳列桌必須包含很多層次:單純回應已知的讀者需求、引導讀者觸類旁通拓展閱讀領域,甚至只是因為店員自己喜歡這本書。這些書彼此之間可能互有關連,也可能觀點相悖;可能適合普羅大眾,也可能只有少數知音;能夠兼容並蓄,反映當下、過去,和未來。
▇多看我一眼──書店與新書的內心小劇場
書店工作瑣碎龐雜,有時候一不小心,某些書的出版訊息可能就這麼被忽略掉了。拜訪其他的書店時,常會因為每間店的選擇不同,而在對方的店裡看見自己沒有留意到的書,或進一步看見對書不同的詮釋角度,每一本書都透露了店主在此刻的書市中選擇了什麼樣的價值。
當新書被更新的書取代,必須離開原本的桌子時,如果店裡有兩張以上的平台(有的稱為書桌、有的稱為中島),而店主又覺得書的銷售或是值得花更多時間推薦,就可能讓書換到這些比較裡面的平台上。雖然不再是一進門就能看到的黃金區域,但至少能夠持續露出漂亮的封面,讓停留時間較長的讀者有更多機會看到它們。
新書平台最大的前提是時效性,其他的平台沒有這個門檻,主題能夠做得更細緻完整。可能是從作者出發——新舊作並列已經是基本款了,一同陳列的也許是同一個流派的寫作風格,也可能是互相影響過的人;也或許是以議題組合——關於同一個主題的正反論述、文學創作等等。
在這種平台上,可以觀察一間書店長期關注的焦點(這個焦點可能是由書店和讀者共同養成的),以及對於主題掌握了多少脈絡、有沒有新的觀點。
▇ 治不好的職業病,原來是愛啊
除了內容之外,店員還會看陳列的技巧,除了書與書彼此之間的關聯,擺得很美但卻不好拿也是不合格的。利用哪些道具輔助、文宣設計得美不美,也都是「巡店」時會默默關注的小地方。
雖然難免會遇到令人不敢恭維的陳列,但讓人最受不了的,其實是自己只要看到書亂掉、書腰歪了,會本能反應般幫忙排整齊的那雙手!如果在跟朋友一起逛書店時職業病發作,免不了又要被笑根本無藥可救啦。
相較於讀者逛書店多半都沉浸在閱讀世界裡,書店店員逛書店則是起心動念順便動手(誤),而且這個習慣是不可逆的——成為書店工作者之後,很難再用一般讀者的眼光看待書店。雖然失去了這種「單純的美好」有點可惜,不過對書店店員來說,觀察書店就像閱讀,永遠都有新發現。下次逛書店時除了「讀書」,不妨也試著從店員的角度「讀書店」吧!●
Tags:
不知道服裝店店員休假的時候,會不會去逛其他的服裝店,但是書店店員休假時,倒是很愛去逛別人的書店。不僅休假,就連出國旅行也會將當地的書店排入行程,
還常趁店員不注意時偷偷拍照(這樣很沒禮貌,還是先詢問店家比較好喔!我自己的經驗是只要不打擾其他客人的話通常都沒問題)。相較於喜歡把書店當攝影棚拍文青照的神奇讀者,書店店員拍照的重點通常是桌上擺的書籍組合,甚至還有店裡使用的道具——
「這桌子底下可以放很多庫存!」(覺得羨慕)
「那個架子雖然漂亮但是應該很不實用吧?」(覺得同情)
總之眼神和舉止看起來都十分可疑,如果一不小心太忘我的話,可能會被該店的店員關切:
「您好,請問需要什麼協助嗎?」(OS:來探查敵情的嗎?沒那麼容易!)
「啊不好意思,只是隨便逛逛。」(OS:可惡被發現了,不過還挺機靈的嘛,不錯不錯。)
好像描述得太誇張了,書店可沒這麼多諜對諜的戲碼。不過書店店員真的很喜歡安排這種在同業之間戲稱為「巡店」的行程,凡是聽到哪裡開了新書店,就馬上盤算什麼時候要過去看一看。書店工作者眼中的書店,和一般讀者看到的,究竟哪裡不一樣呢?
▇ 抵達目標書店前,就要打開偵測雷達
店員逛書店,並不是踏進店門才開始的。早在前往的途中,就會開始觀察書店周圍的環境,是住宅區還是商業區、是老社區還是新造鎮、附近有哪些商圈、路人看起來是什麼年齡層——雖然只是一瞥而過,也可能並不精確,但都會成為對接下來要前往書店的參考資訊。
抵達書店時,便會觀察店的門面設計,從招牌樣式,到門上貼的海報、檯子上擺的藝文宣傳品,每樣都是書店對讀者的自我介紹。進入書店後先觀察空間大小及硬體配置,再更進一步「閱讀」書櫃的分類、選品比重及內容,以及停留在店內時,讀者來去的人數,和與店員間的互動等。
有較多營運經驗的書店工作者,可以直接從這些觀察中推測出一家書店的成本、庫存和銷售狀況——這並不稀奇,零售業的營運模式向來都有一定規則可循,只是書店這個行業商品種類實在太多,又較其他業種有較多難以量化的「文化風格」,所以比較少出現這方面的討論。
簡言之,「逛書店」這個行為是理性與感性並行:以理智從商品和空間評估營業狀況和專業程度,但也要充分感受書店店主對這個空間安排的所有細節。
▇ 小小平台就是新書爭艷的修羅場
現在的書店無論規模大小,至少在入口附近都會有一張平台,讓書可以不像在書架上那樣只看得見書背,而能將漂亮的封面秀出來。通常這張平台上陳列的都是近期的新書——雖說「沒讀過的都是新書」,不過台灣出版業出書不遺餘力,書店每個月都要處理數百乃至數千種的新品,所謂的「新書期」最長至多三個月,最短不過三週。
一張正常大小的桌子,頂多擺個三五十種書就很擁擠了。我想幾乎每位店員都有為了必須取捨陳列而傷透腦筋的經驗,尤其在發書最為密集的月初,貨量大到根本讓人覺得自己是薛西佛斯再世,吶喊「怎麼書都上不完」;年初或暑假之類的出版旺季,這張平台更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被放在書店入口那張平台上的書本,是書店想對你說的第一句話。
一張「精采」的陳列桌必須包含很多層次:單純回應已知的讀者需求、引導讀者觸類旁通拓展閱讀領域,甚至只是因為店員自己喜歡這本書。這些書彼此之間可能互有關連,也可能觀點相悖;可能適合普羅大眾,也可能只有少數知音;能夠兼容並蓄,反映當下、過去,和未來。
▇多看我一眼──書店與新書的內心小劇場
書店工作瑣碎龐雜,有時候一不小心,某些書的出版訊息可能就這麼被忽略掉了。拜訪其他的書店時,常會因為每間店的選擇不同,而在對方的店裡看見自己沒有留意到的書,或進一步看見對書不同的詮釋角度,每一本書都透露了店主在此刻的書市中選擇了什麼樣的價值。
當新書被更新的書取代,必須離開原本的桌子時,如果店裡有兩張以上的平台(有的稱為書桌、有的稱為中島),而店主又覺得書的銷售或是值得花更多時間推薦,就可能讓書換到這些比較裡面的平台上。雖然不再是一進門就能看到的黃金區域,但至少能夠持續露出漂亮的封面,讓停留時間較長的讀者有更多機會看到它們。
新書平台最大的前提是時效性,其他的平台沒有這個門檻,主題能夠做得更細緻完整。可能是從作者出發——新舊作並列已經是基本款了,一同陳列的也許是同一個流派的寫作風格,也可能是互相影響過的人;也或許是以議題組合——關於同一個主題的正反論述、文學創作等等。
在這種平台上,可以觀察一間書店長期關注的焦點(這個焦點可能是由書店和讀者共同養成的),以及對於主題掌握了多少脈絡、有沒有新的觀點。
▇ 治不好的職業病,原來是愛啊
除了內容之外,店員還會看陳列的技巧,除了書與書彼此之間的關聯,擺得很美但卻不好拿也是不合格的。利用哪些道具輔助、文宣設計得美不美,也都是「巡店」時會默默關注的小地方。
雖然難免會遇到令人不敢恭維的陳列,但讓人最受不了的,其實是自己只要看到書亂掉、書腰歪了,會本能反應般幫忙排整齊的那雙手!如果在跟朋友一起逛書店時職業病發作,免不了又要被笑根本無藥可救啦。
相較於讀者逛書店多半都沉浸在閱讀世界裡,書店店員逛書店則是起心動念順便動手(誤),而且這個習慣是不可逆的——成為書店工作者之後,很難再用一般讀者的眼光看待書店。雖然失去了這種「單純的美好」有點可惜,不過對書店店員來說,觀察書店就像閱讀,永遠都有新發現。下次逛書店時除了「讀書」,不妨也試著從店員的角度「讀書店」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現場》曾經的文化輸出No.1——啟發各國大型書店後,台灣書店接下來呢?
閱讀更多
現場》是文化產業還是零售業?書店店員「讀」書店
*** 閱讀更多
8月伴讀 冊店頭家》你知道台灣到底有幾間書店嗎?——專訪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陳隆昊、廖英良
當我們討論獨立書店,我們看見什麼?是經營困難、熱血賣肝,還是文化輸出力? Openbook閱讀誌先前以「現場》曾經的文化輸出No.1——...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