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孤單又燦爛的孔劉:從《鬼怪》出版熱和《熔爐》效應談起
圖片來源:孔劉日本官網
圖片來源:孔劉日本官網

「孔侑」與「孔劉」

孔劉是誰?跟孔明或孔鏘老師有關係嗎?完全沒有,親愛的。

在《屍速列車》票房長紅之前,台灣觀眾對「孔劉」這個名字應該相當陌生。但若提起2007年風靡亞洲的韓國偶像劇《咖啡王子一號店》,大家就會記起那個眼睛細細長長的,無敵長腿,一身肌肉穠纖合度,可愛任性卻又為愛癡狂的「咖啡王子」崔漢杰社長。當時,華文媒體都把他的名字寫成「孔侑」,這是他尚未正名之前。

咖啡王子yoo34.jpg
《咖啡王子一號店》讓孔劉 (右)在亞洲迅速走紅。(圖片來源:官網)

這部略帶點耽美BL風的連續劇,讓這位「咖啡王子」初嘗走紅的滋味。不光是韓國本地,當時台灣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沒有不被這位融和了男孩和男人雙重性格、雙重魅力的崔社長所吸引的。不過,其實他最初並不想接這部戲,因為他不喜歡偶像劇,不喜歡那種「軟軟的、甜甜的」的大眾化作品。最後是在周圍的人不斷鼓吹、說服,並看了該劇導演李允貞的其他作品,對導演有了基本的信任之後,才不再反感,接下了這部偶像劇。

這部曾被他認為是「軟軟的、甜甜的」的偶像劇,不只讓他紅遍亞洲,更重要的是,喚醒了他對演戲的熱愛。多年以後,在某次接受韓國媒體採訪時,孔劉曾如此形容那次的經驗:「如果說到《咖啡王子一號店》對我的意義,它喚起了我早已喪失的熱情,告訴我其實並沒有完全失去這份熱愛,我自己也很驚訝站在攝影機前即很興奮。」他同時也提及,那時候他正處在第二次的「青春期」。當時的他極度敏感,甚至把自己折磨到苦不堪言的地步。但若活得大而化之、遲鈍一點,又很害怕會因此失去演員該有的敏銳。

透過這個訪談,我們才知道,原來那個時候,已經因為連續劇《學校4》(2001)、《餅乾老師星星糖》(2005)小有名氣的孔劉,內心正經歷著「是否繼續演員工作」的矛盾衝突。所幸,《咖啡王子一號店》的拍攝過程弭平了他的焦慮和疑惑。在近期的訪談中,他以釜山人特有的直爽,承認自己年輕時曾後悔成為演員。因為演藝之路雖然讓他獲得很多東西,但那時的他只想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生活,不喜歡和別人做比較。並且,演員是一份孤獨的職業,好演員得忍受這份孤獨。

《咖啡王子一號店》下檔之後,兵單來了。不知道這是否是韓國當紅藝人的宿命,每每紅到沒有朋友時,就要進軍隊去結交新朋友。隔年1月中,崔社長就頂著個寸頭,含淚揮別粉絲,入伍服役。當時很多人覺得,他的運氣真是不好啊,好不容易紅起來,好不容易對演戲又有了熱忱,卻被迫得暫時離開表演之路。長江後浪推前浪,有多少人退伍之後就此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呢。

但回頭來看,兵役那兩年的沉潛,對孔劉和粉絲來說或許都是一件幸運的事。因為退伍之後,崔社長華麗地轉身,從汝矣島轉到了忠武路

當然,轉換跑道不是一開始就很順遂。但對孔劉而言,卻得以卸下咖啡王子的包袱,從零開始,多方拓展戲路,累積電影拍攝經驗,儲備日後爆發的能量。對粉絲而言,在亦步亦趨追隨的腳步中,透過一部部作品,我們慢慢見證了一個具有個性和堅持的演員,以及具有創意的演藝改革者的成形與誕生。

諜影殺機yoo29.jpg
《諜影殺機》中孔劉飾演朝鮮特工。(圖片來源:孔劉官網)

在忠武路的初期,從《尋找金鍾旭》(2010)中幫喜歡的女人尋找初戀男友的韓基俊,到《熔爐》(2011)中揭發聽障學校內性侵暴力事件的美術老師姜仁浩,再到《諜影殺機》(2013)中被祖國遺棄的前朝鮮特工池東哲,這位釜山男兒用多種不同的角色和戲路,磨練自己的演技,直到2016年,一切收成正果。

2016年,他一口氣推出三部電影和一部連續劇。在台灣引發話題的《屍速列車》中,他將自私自利、最後卻為女兒犧牲的徐碩宇飾演得賺人熱淚。而在《密探》中,他挑戰了日據時代的獨立軍金優進一角,並與影帝宋康昊同台飆戲。

屍速列車yoo25.jpg
《屍速列車》劇照。(圖片來源:孔劉官網)

 

密探yoo21.jpg
《密探》劇照。(圖片來源:孔劉官網)

男與女yoo27.jpg
《男與女》中孔劉與坎城影后全度妍(左)有精彩對手戲。(圖片來源:孔劉官網)

在《男與女》中,他飾演無法拋棄罹患憂鬱症的妻女,卻又愛上已婚女性的金基弘。金基弘是孔劉近期作品中最內斂,也最具突破性的角色。雖然在坎城影后全度妍面前,他還是略嫌生嫩,但依然可視為是成功的嘗試。可惜的是,台灣片商將這部電影片名譯成「關不住的誘惑」,並以不倫和情慾作為宣傳重點。在「情慾電影」、「豔情電影」的錯誤包裝下,完全削弱了這部電影的內在價值。

最後,就是連續劇《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以下簡稱《鬼怪》)中那位孤單又燦爛的鬼怪金信。這位融合了男孩和男人兩種氣質的純情戰神,根本就是為孔劉量身打造,是咖啡王子崔漢杰社長的成長和轉世。

四種角色,四種戲路,大小螢幕雙向開攻,一切水到渠成,不慍不火地在亞洲締造出「2016孔劉年」。

yoo16.jpg
圖片來源:孔劉官網

此時,他終於可以堂堂正正地跟華文媒體正名——我的名字是「孔劉」,這個藝名來自於我父母的姓氏,我來自釜山,我不帥(他認為自己不帥,也不太願意別人說他帥),但我熱愛演戲,並且認為作為演員,透過演戲能做到的事情,不只是票房、收視率和獎項這些形而下的東西而已。

至於什麼是孔劉的「形而上」呢?我們可以從《鬼怪》出版熱和《熔爐》這部電影所引發的效應,來看孔劉迥異於其他演員的「演藝改革」。這是專屬於「孔劉」這位演員的,孤單又燦爛的演員之路。

《鬼怪》出版熱

隨著《鬼怪》在亞洲各國的連番熱播和高點閱率,與連續劇相關的話題在亞洲各大網路論壇和社群媒體延燒了一整個冬季。從編劇金銀淑原創劇本的劇情懸念、推進以及意象使用,眾家演員們的破錶顏值和肌肉動感,仙境般的夢幻場景地,到由「死鬼CP」孔劉、李棟旭如同T台模特兒般展演的一百多套時尚品牌高級時裝秀,都創造出極大的話題與熱議。

yoo15.jpg
《鬼怪》劇中孔劉和李棟旭(左)飾演的角色,粉絲暱稱為「死鬼CP」。(圖片來源:孔劉官網)

順著這波熱潮,韓國出版社在該劇下檔之後,於2月上旬火速推出內含精彩劇照和拍攝花絮的寫真散文集,以及由金銀淑親自操刀的原著小說(分上下兩冊)。甫開預購,兩本書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姿,攻占韓國網路平台預購商品的第一、第二名,創造出驚人的預購佳績。如此也就不難想像兩書正式上市後締造出的銷售成績。近日,這波《鬼怪》出版熱也延燒到了台灣,寫真散文集於3月上旬推出預購,旋即登上了台灣各大銷售排行榜。

然而,《鬼怪》帶動的出版熱僅此而已嗎?不止。還有兩本書必須一提。

在《鬼怪》第4集片尾,金信大叔以內心獨白的方式,藉由韓國詩人金仁旭的詩作〈愛的物理學〉,確認和傳達自己對小羅莉池听晫的情感。

質量與體積不成正比
那個如紫羅蘭般小巧的女孩
那個如花瓣般輕輕搖曳的女孩
以遠超過地球的質量吸引著我
一瞬間,我
像牛頓的蘋果一樣
不受控制地滾落到她腳邊
咚的一聲,咚咚一聲
心臟,從天空到地面
持續著令人眩暈的擺動
那就是初戀

yoo12.jpg
《鬼怪》劇照。(圖片來源:孔劉官網)

此時,金信大叔手中揣著的那本書,是一本名為《或許星星會帶走你的悲傷》的詩集。這是由韓國詩人金龍澤編選的精選詩集,分成紅綠兩冊,總共收錄了111首韓國及世界名家的詩作,其中包括李陸史、金素月、白石,以及生平故事前陣子才被拍成電影的尹東柱等韓國詩人。金龍澤期望藉由這111首詩,為人們帶來勇氣和希望、熱愛與喜悅、日常與自然。

《鬼怪》中這段被稱為「史上最美告白」的畫面,帶動了這本詩集在韓國的熱銷。而在尚未翻譯出版的國家,鬼怪中毒者們則透過各種網路代購,讓這本詩集熱滾滾地在各國之間來回穿梭。詩集熱銷是一件多麼勵志的出版情事啊,感謝金信大叔帶給出版界如此強大的正能量。

此外,在第3集中,金信拿著的一本小說,雖不似詩集一樣被熱烈討論,但也有眼尖的鬼怪中毒者發現這本《沒有女人的男人》的存在。這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於1927年發表的短篇小說集,日本那位愛慢跑的村上大叔也曾以同名小說,向這位美國硬漢作家致意。

這本短篇小說集中,每一篇的主人公都是沒有女人的男人。〈在異鄉〉裡的少校先生說道:男人決不能結婚,他應當去找不會喪失的東西。在海明威看來,女人是會喪失的東西,婚姻也是。因此,作為作家界的第一硬漢,海明威決定了他的小說人物不需要女人,女人只是男性榮光中的一個佐證,如此而已。女人,在他這本短篇小說集中,成了徹頭徹尾不在場的存在。

對此,作家李維菁曾說:「海明威小說中的男人,不真的這麼需要女人。怎麼說呢?海明威小說裡頭的男人是傳統的、陽剛的,充滿男性氣概的,但還蠻脆弱的。對他們來說,女人是加上去的,用來滋養他的男性氣概……」。

yoo02.jpg
圖片來源:孔劉官網

當然,金銀淑選用這本書作為金信的象徵,不會是要賦予金信這種海明威式、極度雄性的英雄榮光,更可能是採用了書名的文字意象。畢竟,這位超級妹控兼羅莉控戰神,對女人可是柔情似水,女人對他來說,可不只是加上去的,而是命運,是另人眩暈的擺動,是遠超過地球的質量。

孔劉大概沒想到,這部他原本不想接演(是的,又來了!),經過金銀淑「五顧茅廬」才勉強應允的連續劇,除了影視媒體的相關連鎖效應之外,竟會在出版和閱讀這塊,亦占有一席之地。特別的是,這個效應不只是連續劇相關出版品,還包含一本詩集、一本嚴肅文學的短篇小說集。一部連續劇帶動了4本書在亞洲的熱銷,這可能也是史無前例的吧。

「不讓世界改變我們」的《熔爐》效應

熔爐yoo31.jpg
《熔爐》電影海報

透過影視作品的魅力,狂烈地帶動了書籍的銷售,這對孔劉來說,並不是第一次。孔劉退伍之後的第二部電影《熔爐》,當年即讓同名小說銷售達到百萬冊,網路連載的點閱人次更是超過1,600萬次。

《熔爐》是什麼樣的作品呢?

2008年,曾獲李箱文學獎的作家孔枝泳,無意間從新聞上得知2000年到2005年發生在光州仁和聽障學校的性侵事件。當時的韓國社會對此事件並無所感,而是更關注美國牛肉的議題。身為母親和女性,加上曾受過60年代韓國民主運動的洗禮,讓孔枝泳充滿無法遏制的憤怒,無法對此視而不見。因此,她對事件的相關學生和教師進行訪談後,以此為藍本,寫成了《熔爐》,以書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激憤。

此時,正在軍中服役的孔劉在晉升兵長時,獲得上級致贈《熔爐》一書。讀完後,他大受震撼,興起了將此作品搬上大銀幕的念頭。退伍之後,他沒忘記此事,在與經紀公司到處奔走集資後,終於促成了《熔爐》的電影化,並由他擔任男主角姜仁浩一角。

為什麼孔劉要介入這部電影的籌備和拍攝呢?他在接受訪談時表示,當時看完這本書之後,他無法相信這是事實,還打電話跟孔枝泳確認。當他得知這是真實存在的事件時,慌了心神。冷靜下來後,他不禁想到,自己作為演員,能夠做些什麼呢?這就是他興起將這部作品搬上銀幕的初衷——透過電影,讓更多人關注這個事件。

很幸運地,他辦到了。

2011年,電影於韓國上映,創下連續3週票房冠軍的紀錄。首週票房突破300萬人次,票房達78億韓元,10週後,票房更達到350億韓元。直到電影下檔,據統計共有467萬135名觀眾進入戲院,接受電影《熔爐》的震撼教育。

作為幕後推手,孔劉把這個具有強大社會關懷的議題搬上銀幕,不僅帶動了電影票房和書市的熱絡,還出現了一系列超出他預期的效應。

熔爐yoo34.jpg
《熔爐》劇照。(截自youtube)

《熔爐》上映後,引起了韓國社會劇烈的關注。《熔爐》上映的第6天,網友們發起百萬人簽名連署運動,聲援光州性侵事件的受害者。這股強勁的輿論壓力,最終促使韓國警方成立專案小組,重新徹查此案。

此外,當時韓國大法院在接受國會法制司法委員會的國政監察時,直指現行法律對性侵的量刑標準過低,應重新檢討。到了《熔爐》上映的第37天,韓國國會以207票贊成、1票棄權的壓倒性力量,通過了《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這即是後來大家耳熟能詳的《熔爐法案》。

這個法案除了將性侵害的刑期提高至無期徒刑之外,也廢除公訴期,超過7年追溯期的案件,受害人可以繼續提出上訴。同年年底,韓國國會更通過了《社會福祉事業法修訂案》,明文規定曾觸犯《熔爐法案》和《兒童青少年性保護法》內相關罪行的性犯罪者,10年內不得再從事相關工作。電影下檔之後一個月,案發的光州仁和聽障學校被取消社福許可證,學校被關閉,繳回校產,由光州政府接管。

這是個很勵志的結果,但現實無疑是殘酷的。幾年之後,涉嫌性侵的前校長雖因罪名成立被判入獄5年,但最終獲減刑至2年6個月,緩刑3年,1年後更獲撤銷罪名,後因癌症病逝。而該事件7名受害者向韓國市政府、光州市政府、光州光山區政府提出的索賠訴訟,韓國大法院做出了原告敗訴的終審判決。然而,就算現實如此殘酷,孔劉用實際行動印證了《熔爐》中男主角仁浩的名言:「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yoo13_0.jpg
圖片來源:孔劉官網

孤單又燦爛的演藝改革者

影像媒體、明星藝人與出版業魚幫水、水幫魚的例子屢見不鮮,不管是文學作品、漫畫翻拍成影視作品,作為影片內的某一意象而出現的書籍,或者明星藝人的跨界出書,這些複數產業的跨界連結,不僅造成一時的話題,替彼此創造出可觀的利潤,最正面的影響和效應甚至可推動社會公益,進而推進國家法案的成立。以孔劉為例,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複數產業跨界連結的最大產值。

作為演員,孔劉可能沒預設過這麼巨大的企圖和野心。對他來說,或許更多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但這絕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一切其來有自。來自於他內心的純粹透亮,來自於他「不喜歡當演員」、只是喜歡演戲的堅持,來自於他忍受了演員的孤獨,也來自於他對演藝改革的熱情。這從韓國演技之神宋康昊對他的評價可以獲得證實:「他(孔劉)的心性和靈魂非常乾淨透明。不管遇到什麼作品,都會把全部的熱情釋放出來。」

這樣孤單又燦爛的孔劉,不僅豐富了他自身的世界,也豐富了我們的心靈。

 

【延伸閱讀】:

鬼怪.jpg孤單又燦爛的神:Dokebi 寫真散文(《鬼怪》)
도깨비 포토에세이
作者:Story Culture
圖:Hwa & Dam
譯者:游芯歆
出版:印刻出版公司
定價:747元
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熔爐.jpg熔爐
The Crucible
作者:孔枝泳
譯者:張琪惠
出版:麥田出版
定價:280元
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沒有女人的男人.jpg沒有女人的男人
Men Without Women
作者: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
譯者:丁世佳
出版:新經典圖文傳播公司
定價:300元
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沒有女人的男人們_0.jpg沒有女人的男人們
女のいない男たち
作者:村上春樹
譯者:賴明珠
出版:時報出版公司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點擊照片,查看職務說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7-03-13 01:52
童書》一本可能陪伴孩子不同階段的童書

小時候爸媽花錢幫我買下的童書,如今放在母親房間的書架上,成為她的收藏。直到開始教書後,我才偶爾會想起它們,平日說給學生聽的故事,也多半是直接上網、上圖書館搜尋到的。好像過了某個階段,那些童書就會徹底從生命中抽離,徒留一些美好的回憶。

有沒有哪本童書,能讓小孩成長後,想再從書架上拿下來?我想「快手模型小達人」系列也許有這個機會。它包含了有趣簡單的模型,適合低年級小孩與父母一同完成;有注音的簡單故事,中年級能自行閱讀,瞭解整組模型代表的意涵;有圖解的複雜文字,講述了連大人都未必具備的相關知識。

我帶著兩本快手模型小達人系列書,坐在學校走廊的椅子上。經過的學生好奇地詢問,我將《建築工地》的外殼打開,取出書本與附件後,將精裝外殼翻轉組合成一所建造中的學校。

「想玩玩看嗎?」

「想!」


archi02.jpg


能自己動手做出東西(不論是什麼),總是對小孩具有某種魔力。尤其這系列作品的精裝書封別具創意,外盒也能作為模型一部分,不論小女孩或是小男孩都十分喜歡。紙板做的零件,能重複組裝拆卸,大部分的零件也都容易組合。不過強烈建議親子共組,因為它仍有幾個部分,對低年級孩子來說仍有困難:

  1. 精裝外盒與內附零件之間的組合,圖片沒有完全連貫,或許是為了不容易鬆脫,需要調整好角度才能卡進去。
  2. 少數活動的紙板卡榫,需要用力才能卡進去。
  3. 紙板做的零件,如果用力過猛,容易折損,降低可重複性。孩子組裝有困難的時候,還是需要大人穩定的雙手協助。

archi04.jpg


動手操作的書雖然吸引人,但若是卡關,也容易讓孩子氣餒。一個小步驟的完成與否,關係到一部帥氣的挖土機能否出場。

大人根據圖解書中提供的小故事與諸多背景知識,可以適時地與孩子聊起每個模型代表的意涵,讓孩子慢慢體會到手中的不一定是怪獸與戰車,除了互打之外,還能完成許多有趣的事。(當然,就暫時當作孩子碰碰碰蹦蹦蹦的道具,也沒什麼不好。)

至於《建築工地》與《消防隊》何者更值得收藏?我會選擇《建築工地》。從模型上來看,它有更多的紙板零件(建築工地60片 vs 消防隊40片),可以活動的車子(建築工地2部 vs 消防隊1部)。從內容上來看,《消防隊》中在消防隊建築上方停靠的直升機,似乎更符合國外的情況,與台灣現況有所差異,而《建築工地》的內容則正好搭配了動手做模型這件事──努力組裝紙板模型的孩子,不正是小小的建築工人嗎?


archi05.jpg


一位玩著《建築工地》的孩子正在用推土機把人挖起來,我馬上現學現賣:

「咦,推土機的主要功能是推東西喔,把土推開、推平。挖東西可以用挖土機,你看挖土機的『怪手』可以大幅活動,推土機的不行。」小時候我一直以為推土機與挖土機的區別就跟超人與蝙蝠俠一樣,一個內褲外穿、一個內褲套頭,只是怪手的位置不同。

「對了,你喜歡這本書嗎?」

「喜歡!」小男孩回答。

「是喜歡玩,還是喜歡書的內容?」

「喜歡玩。」

「書有趣嗎?」

「嗯……沒有。」

啊,果然是這樣啊。會不會有那麼一天,他過了喜愛組裝簡單模型的階段,卻想起曾經玩過挖土機與推土機的美好回憶,想重新去閱讀裡面的知識呢?

我憶起小時候爸媽花錢幫我買下的童書,如今沒有成為我的收藏,反而放在母親房間的書架上。《建築工地》,關於一所學校建造的方式,也許最終成為我的收藏之一。如果它不是一本能陪伴孩子不同階段的書,那麼至少是一本適合親子讀玩,父母閱讀,小孩遊玩的書。

 

 

cover01.jpg快手模型小達人:建築工地
Busy Builders: Construction Site
作者:凱薩琳.莎利(Katherine Sully)
繪者:查理斯.巴列斯特羅斯(Carles Ballesteros)
譯者:劉嘉路
出版:親子天下
定價:799元
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作者簡介:凱薩琳.莎利
莎利曾在童書出版社工作達20年以上,她持續為兒童創作「文學類」與「生活科學類」的作品,目前與伴侶和女兒定居於英格蘭的巴斯(Bath)。


cover02.jpg快手模型小達人:消防隊
Busy Builders: Fire Station
作者:克里斯.奧克斯萊德(Chris Oxlade)
繪者:查理斯.巴列斯特羅斯(Carles Ballesteros)
譯者:劉嘉路
出版:親子天下
定價:799元
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作者簡介:克里斯.奧克斯萊德
奧克斯萊德是兒童知識書暢銷作家,他有超過200個科學、科技、地理、運動與興趣主題的作品。他有非常多作品,為中學生介紹了複雜的科學點子與現代科技。目前住在英國。

繪者簡介:查理斯.巴列斯特羅斯
巴列斯特羅斯定居於智利,從事插畫教學,同時也是一位專業插畫工作者。他的創作時常結合傳統繪畫技巧與數位科技。

 

 


點擊照片,查看職務說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7-03-10 00:56
童書》手提地球圖書館,尋找小王子的故事人:朱靜容

人稱「YY老師」的朱靜容,曾經拍過電視、做過唱片、當過編輯、寫過專欄,現在則一心投入繪本創作和推廣閱讀。但她總不知如何定位自己,笑說與其叫她老師,不如稱她「利用圖畫書戳泡泡的人」——戳標準答案的泡泡、戳只想安身舒適圈的泡泡、戳不與外界對話的泡泡。她說,因為社會不會只有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單一樣貌,若孩子還沒辦法走進世界,我們就把世界帶到他們面前來。


chu05.jpg

永遠都有新點子的YY老師朱靜容。

「我想把整座海洋帶給山上的孩子;把整棟圖書館帶到偏鄉小學;把整顆心帶到你面前。不止孩子,你我都似乎應該接觸更大的世界。」

朱靜容說自己似乎有著「貧窮基因」,從小便練就一身總與人群的追求「逆向」的非典型思維。

小時候,她的家庭擺麵攤,同齡的孩子還只能待在家裡乖乖寫功課時,她就已經於市井拋頭露面。晚上8點父親會準時回家看連續劇《保鑣》,她則和母親一起顧攤、收拾、洗碗,每天賺取一塊錢。

17歲為了《小王子》而填選法文系。大學畢業沒幾年,同學各個開始在職場翻滾、施展抱負,她卻又逆向選擇走入家庭,嫁給高中時弄丟跟她借的《小王子》、最後只能「娶她以示負責」的那個男人。婚後她也沒閒著,搞讀書會、到處說故事,但與「正常工作」睽違近30年。


chu01.jpg

就是因為弄丟這本書,身邊這個男人娶她以示負責。

當朋友頭髮逐漸花白,扳著指頭數算離退休還有多少年時,朱靜容的人生又與眾不同地大轉彎。她花掉積攢十多年的私房錢(加上老公贊助的「減肥基金」),年過半百才學習單飛。隻身拎兩卡皮箱,繞半個地球,飛到法國尋找初戀情人《小王子》,用僅剩的一身法式浪漫,重新把法文砍掉重練,當回一個「笨學生」。

狐狸:「一個人只有用心去看,你才能看見一切。因為,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喜歡用圖畫書戳泡泡的人,2015年9月反過來戳了自己一個大泡泡,飛離台灣。

朱靜容是在秋天出發,春天回家。在法國的8個月期間,為了省錢買繪本,白天忍著腳底筋膜炎,在法國的淒風苦雨中,飄著鼻水步行去念書、學畫、「上館子」。每個點對點距離至少半小時,每晚回到宿舍,就吃寄宿家庭提供的冷凍「霉」食。


chu08.jpg

小豬自畫像已是朱靜容的註冊商標。

相對於房東太太一熱再熱的回鍋冷凍食品,提供她能量來源的所謂「上館子吃到飽」,是「上」圖書「館」,找圖畫書、做閱讀筆記。波爾多、里昂,以及鄰近的週邊小鎮,每家圖書館與每條舊書街,都有她踏遍的足跡;她還參與了當地的閱讀節,結識許多專業故事人;甚至出任話劇演員,飾演很不像她自己的「顧人怨公務員」。

為什麼要做這些事?長期接受各圖書館、基金會或教科書出版社邀請,在各校遊走進行「閱讀教學」或閱讀理解課程的朱靜容說:「接觸教育圈久了之後,我發現人的視野會變得相對狹隘。日復一日被稱為『師』,逐漸看不到坐在下面的人(學生)的需求,接受其他事物的能力慢慢變小。」例如她常聽老師對學生說:「怎麼這麼簡單都不懂?」於是她非典型的腦袋又逆向思考,想當回那個「坐在下面什麼都不懂」的學生,重新找回學習的初衷。

喜歡自己找事做的朱靜容,「用旅行態度過生活」,僅靠兩卡皮箱過了8個月的異國日子,她發現身外之物可以越來越簡,心靈財產卻越來越豐。她說:「我的小點子一直噴,回台灣還在想可以怎麼具現化。」

事實上,朱靜容人還在法國時,即接獲明道文教基金會的規劃邀約。回台後,她以「地球」為主題,策畫了4場系列活動——用旅行箱陳列各國圖畫書的「手提地球圖書館」書展;由法籍講師親身與孩子近距離互動的「翻閱法國」真人圖書館;加入林生祥客家歌《種樹》的「聽大樹在唱歌」賞析活動;最後是「小小公民行動篇」,讓雲林沿海6所小學的孩童,學習擬出改善週遭的20個可能。

5歲的「蚊帳大使」凱瑟琳(Katherine Commale)為了非洲兒童,敢寫信跟比爾‧蓋茲募款。巴塞隆納幼稚園的小朋友,為改善全市的公園垃圾桶,集體向市長陳情。19歲的史萊特(Boyan Slat)花了3年時間遊說,讓清理太平洋垃圾的「海洋吸塵器」得以實現。朱靜容說:「沒有什麼不可能。」

她提到,「小小公民行動篇」一所小學的提案,令她印象特別深刻。這群低年級的小朋友覺得「校長室氣氛不好」(因為校長「長得」很兇),所以他們想改善這件事。沒想到小朋友討論正熱烈時,校長突然走進來,現場頓時結冰、全員傻住。可是,結果卻十分美好,因為校長不但接納了小朋友的建議,小朋友也聆聽了校長的心聲(因工作忙碌所以表情才經常比較嚴肅)。

原來,朱靜容心所嚮往的,是「對話」。

小王子:「人沒有想像力。只會重述著別人對他們說過的話……在我的行星上,有一朵花,總是她先開口對我說話。」

無論是婚後回頭念空大、參加讀書會帶領人培訓、加入台中故事協會行列,甚或後來十多年的遠距婚姻,每天靠一通電話互相問候「你今天讀了什麼書嗎?」爾今安然度過27年銀婚,都是因為渴望/滿足於對話。


17198559_1273452556078115_325611859_n_0.jpg

朱靜容的手作書。

她透過閱讀、畫畫、手作,與人群,與城市,與種種所見的自然/人文事物對話。以致於赴法面試時,被主考官削了一頓:「妳怎麼連從事什麼工作都講不清楚?」還得忍住憋屈不讓自己哭出來。

她說:「圖畫書只是媒介,我不想成為推廣閱讀然後叫你買書回家的匠師,也不想教育誰、翻轉誰。閱讀不是教你怎麼讀,而是對話、互相看見,讓人與人之間通過碰撞,把彼此的世界帶給對方,增加各種可能。圖畫書的世界很寬廣,可以帶來各種驚喜。我對閱讀的熱愛從來不變,我的『工作』,其實單純就是介紹自己喜歡的這些事物。」

如果生活是透過閱讀分享的交互對話,那麼家人便是刻劃朱靜容記憶的年輪了。

當孩子大了、上小學4年級時,她開始對外說故事,講給學校、社區和圖書館的大人小孩聽,如今業已十多年,還擔任教師研習、志工培訓講師。

父親去世後,她發現光靠文字已逐漸無法捕捉父親的完整神形,於是她開始著手做書,從第一本《父親的臂膀》至今已多達數百部,占滿她6個書櫃。

求學時與先生同屬山地服務隊,多年來她依然延續當初的願念,如今觸角更遠達泰北滿星疊村,不但前往當志工,回台後還繼續為那裡的華文教育募書募款、出錢出力。

2012年,為了捐助泰北的華文教育,她動念出版了人生第一部自寫自畫的繪本《小豬的超級任務》;2014年再出《會說話的洞》,連印刷廠老闆都為之感動,當場掏錢助拳。4年來,兩本書三刷,已捐出十多萬元。


chu11.jpg

朱靜容自寫自畫的繪本。

個性總是不得閒的朱靜容,光是去廈門探親三五天,都忍不住跑去當地的幼兒園敲門:「我想說故事給小朋友聽。」害園長大驚失色,以為是侵門踏戶的兒童教材推銷員。

即知即行的朱靜容,總之就是狂。

朱靜容在華視《靴子裡的大世界》節目介紹《會說話的洞》。

2015年赴法前8個月,朱靜容一邊密集重修法文為出國做準備,一邊還不安於室,騰出雙手與空檔,創作純手工縫製、又寫又畫又勞作的迷你雜誌《讀創Zine》,每本都獨一無二,開放臉友訂閱。

2016年春回國後,見插畫家張真輔的幸福花生收成了,又立刻發動「好書會花生」,自製多用途手工布袋,加上幸福花生及繪本。每天做了幾個,就在臉書上叫賣幾個,盈餘同樣捐輸泰北華文教育。


chu04.jpg

朱靜容(左三)每年將賣書所得捐贈給泰北滿星疊村的華文教育。

2017的雞年,她又訂了新目標。朱靜容說,她想讀遍100本法文繪本,並到處去宣講法國繪本故事。台中國資圖、斗六繪本館、甚至高雄市立圖書館,不小心都可能撞見她「上館子吃到飽」的身影。

她說,走一趟法國之後,感覺整個世界的窗被開得更大了。她還想繼續存錢,在有生之年見識所有法語系的國家。

在各項有趣事物中兜轉的朱靜容,還有第三本自寫自畫,預計描寫「寂寞」的繪本《藍星人》,但未知何時才能完成付梓。停刊的迷你雜誌《讀創Zine》,也不知何時方能復活。

她就像個很新的靈魂,拎了一口很老的提箱。沒有沾染太多社會習氣,用看什麼都很新鮮的一雙眼,探索周遭各種可能,並將五花八門、忙碌閱讀各項事物的人生閱歷,通通塞進那口沒有容量限制的老皮箱。

因為閱讀與創作對她來說,都十分「有機」,一如她家那扇色彩斑斕如百衲被的大門一般。打開它,你不知道將會看見一個做啥裝扮的繪本魔術師,將與你分享箱子裡噴發出來的多少夢幻驚奇。

(本文所有圖片來源:朱靜容提供)

 


點擊照片,查看職務說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7-03-09 21:3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