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國外作家獲得Openbook好書獎的15個瞬間
➤美國詩人用真誠穿越語言的隔閡,口吃文字化為河流
「你們可以看到我有多興奮,我會記住這一刻,永遠永遠!也會記住這是格外的意義深遠,對我來說是如此。我必須說,這真的很特別,因為這個獎項並不是來自我的國家。我想,翻譯的禮物日如此極其的重要,而你們同時給了我這份禮物。還有,此刻的我遠在加拿大西岸的溫哥華島,而你們正在閱讀這本書,你們孩子正在閱讀這本書,這給了我許多的喜悅。所以,再一次,我要感謝參與製作這本書的所有人。」──喬丹.史考特,2020Openbook好書獎年度得獎感言,獲獎書籍:《我說話像河流》
➤影癡漫畫家感謝台灣電影是他年輕時的藝術養分
「很榮幸這本書可以接觸到這麼多讀者,包括能與台灣讀者分享這份熱忱,台灣在電影史中舉足輕重,我年輕時,台灣電影人就澆灌了我對電影的愛,這本書能接觸到世界各地的人們,我想這說明了插畫、文學以及動態影像的不朽力量。」──愛德華.羅斯,2020Openbook好書獎得獎感言,獲獎書籍:《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
- 獲獎書籍:《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
- 獎項:2020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
- 作者:愛德華.羅斯(Edward Ross)
➤同志漫畫家:世界各地的家庭,都自己的難處
「寫下這兩本關於我家庭中的痛苦、羞恥和欺瞞的作品,是我與之對抗的方式,我的創作解放了我自己,而且也跟其他成長過程中背負了各種家庭祕密的人生成共鳴,世界各地的家庭都有這樣的難處,我的作品能觸及國外讀者,對我而言意義非凡,十分感謝OPENBOOK好書獎給予這份重大的榮耀。」──艾莉森.貝克德,2018Openbook好書獎得獎感言,獲獎書籍:《歡樂之家/我和母親之間》
- 獲獎書籍:《歡樂之家/我和母親之間》
- 獎項:2018Openbook 年度好書.翻譯書
- 作者:艾莉森.貝克德爾(Alison Bechdel)
➤日本藝術家的親筆信:衷心期盼,台灣和日本在文化與藝術上的交流,能因這本書變得更加密切
「這次,《橫尾忠則×九位經典創作者的生命對話》台灣正體中文版,獲頒2019 Openbook美好生活書獎,我感到無上喜悅。因為這是一本對話錄,所以並非我一人所能完成。參與本書對談的日本各界人士,個個仍在一線工作,而且都是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如果沒有他們,這本書就不可能問世。
《橫尾忠則×九位經典創作者的生命對話》一書,是在探討為何這麼多藝術家如此長壽。書中告訴大家「創作」能帶來健康,甚至讓人延年益壽,長命百歲。因此,建議各位不妨也將創作帶進自己的生活。創作歸根究柢是來自於玩心。玩遊戲的精神就蘊含在創作之中。
此外,我也衷心期盼,台灣和日本在文化與藝術上的交流,能因這本書變得更加密切。今天很遺憾無法親自來到現場,不過相信未來一定還有機會和大家見面。最後,祝福各位在這長壽社會中,常保健康活力、未來長長久久。」──橫尾忠則
- 獲獎書籍:《橫尾忠則×九位經典創作者的生命對話》
- 獎項:2019Openbook 美好生活書
- 作者:橫尾忠則
➤生物學教授:人類的生命和樹木的生命有著極深的連結
「《樹之歌》這本書檢視了人類的生命和樹木的生命在許多方面的緊密連結,我所探訪的樹木,有的在山頂、有的在日益受到侵蝕的海岸,有的在城市裡、有的在雨林中,無論在哪裡,我都發現我們人類的生命和樹木的生命有著極深的連結。」──大衛.喬治.哈思克,2017Openbook好書獎得獎感言,獲獎書籍:《樹之歌》
- 獲獎書籍:《樹之歌:生物學家對宇宙萬物的哲學思索》
- 獎項:2017Openbook 美好生活書
- 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
➤韓國小說家因為疫情無法來台北書展,聽到獲獎格外興奮
「如果有讀者問,在我的小說中只能選一本來推薦的話,我推薦《黑色花》,對我來說如此特別的小說得了獎,所以才更覺得開心和榮幸。」──金英夏,2020Openbook好書獎得獎感言,獲獎書籍:《黑色花》
- 獲獎書籍:《黑色花》
- 獎項:2020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
- 作者:金英夏 (김영하)
➤寫下3000字感言,送給台灣讀者:「孤獨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那不只能讓你發現自我,也對你與他人的關係至關重要。」

「這個評語連結起那些科技鼓勵我們忘卻的人生的事物——真實對話的重要性、沒有經過修正的生活的重要性、完美的不完美。
今時今日,我們需要能夠跟那些意見不同的人對話——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還需要。這需要的技巧不是那些我們在螢幕前面練習的。當我們要跟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對話時,我們得遠離「辯論」,而是向「對話」、「傾聽」、「同理心」靠攏——都是你不會在螢幕前學到的事。
我盼望《在一起孤獨》可以讓你朝這樣的夢想前進。有些人夢想為iPhone設計同情心app。我們察覺科技為我們帶來麻煩,而我們想用科技幫我們解決麻煩。設計一個app永遠都比真實與人交談來得容易許多。」──雪莉.特克
➤學者與探險家之女:放慢腳步,將美好時刻保存下來
修:我想你們也會同意,這本書我們最喜愛的一個重要訊息,是去鼓勵人們放慢腳步,去欣賞身邊的各種美,花點時間拿著寫生簿坐下來,然後全身貫注欣賞身邊的景色。
卡麗:沒錯,而且把它們記錄下來,紀錄在紙上,塗塗鴉、寫寫生,為你自己將這些美好時刻保存下來。
修:正是如此!去欣賞我們這座無與倫比星球上的種種驚奇,以上就是《探險家們的寫生簿》的內容,我們很開心你們會喜歡這本書,非常謝謝你們。
- 獲獎書籍:《探險家們的寫生簿:70位探險家的冒險生平與探索世界的偉大熱情》
- 獎項:2018Openbook 美好生活書
- 作者:休.路易斯-瓊斯(Huw Lewis-Jones)、卡麗.赫爾伯特(Kari Herbert)
➤研究福島核電的社會學者在感言中談台灣輻射食安公投
「福島第一核電廠或者核電的問題,也涵蓋了相當困難的政治問題,也聽說日前台灣通過了繼續限制福島周邊食品進口的公投,這對於民主主義社會來說當然是必要的,什麼是科學上的事實,或是我們在社會上應該要接受、並思考怎樣的事情,應該要經常有所認知,不能忘記。不要停止思考,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這次各位能讓這本書在台灣獲獎,我感到非常的高興,也感到了一些希望,請各位務必在接下來也持續關心福島的狀況。」──開沼博,2018Openbook好書獎得獎感言,獲獎書籍:《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全紀錄》
- 獲獎書籍:《福島第一核電廠廢爐全紀錄》
- 獎項:2018Openbook 年度好書.翻譯書
- 作者:開沼博、竜田一人、吉川彰浩
➤加拿大最頂尖的探險家:從山脈到鐵絲網,超越心靈及意識中所設立的障礙
「我的書就是要鼓勵大家超越邊界思考,超越大家所熟知的邊界,從山脈到鐵絲網,到我們自己在心靈及意識中所設立的障礙,希望這個獎意味將有更多的人會讀到這本書,因此而開拓了自己的心靈及意識,非常感謝這份天外飛來的榮譽,真希望自己能夠親臨現場,但我身遠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的小屋,十分遺憾無法如願,但文字之美自能穿越人所難於跨越的邊界。」──凱特.哈里斯,2019Openbook好書獎得獎感言,獲獎書籍:《無界之疆》
➤歷史學者:謝謝讀者看見書中那個至關重要的台灣
「這本書講的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和日本德川幕府相遇的故事,雖是如此,台灣在這中間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繁體中文版在封面特別標註「書寫世界史中的台灣」,這句話真是深得我心,如同我在書中說的,台灣在大航海時期是如此重要,我去探究台灣如何成為東亞國際政治的焦點,又如何牽動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總部「巴達維亞」(今雅加達),以及幕府的所在地「江戶」,以上說的只是整本書的一小部分,但背後是我長久以來對台灣以及台灣歷史的著迷。」──亞當.克拉洛,2020Openbook好書獎得獎感言,獲獎書籍:《公司與幕府》
➤獸醫師邀請讀者一起保衛動物王國
「英國自然主義學者大衛.艾登堡說得對:『沒有人會保護他們不在乎的事物;沒有人會在乎他們從未經歷過的事物。』懷著這樣的心情,我寫了《獸醫超日常》這本書,我想要和讀者分享,動物王國裡奇異而深刻的美麗,讓各位可以近距離了解和這些美好物種工作的每一天是什麼樣子。更重要的是,我想要透過一些微小的方式鼓勵人們承擔起作為人類的責任,去關懷並保育動物王國。」──強納森・克蘭斯頓
- 獲獎書籍:《獸醫超日常》
- 獎項:2019Openbook 美好生活書
- 作者:強納森・克蘭斯頓(Jonathan Cranston)
➤凱迪克金獎得主:每一次閱讀,都能改變我們的生活
「閱讀就像是一個出口,當周遭世界陷入混亂,我們可以打開一本書,找到一個比較安全、寧靜、更有希望的世界,書本允許我們遁入夢境,但同時給予我們勇氣面對現實。
兒童文學作家瑞奇.派克說過:『每一本給孩子的書,都是作者橫越一生來接觸一個年輕的靈魂。』
但我認為在所有的作者和讀者之間,是眾多的編輯、譯者、設計師、出版者、圖書館員、學校老師盡可能伸長了手,扮演溝通的橋梁,將書本傳遞到最需要它們的讀者手中。」──蘇菲.布雷克爾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望能來到台灣為大家簽書
「我非常的榮幸、愉悅與開心榮獲此獎,祝福你們一切安好,希望未來能在現實中與大家相見,能為大家簽書。
再見,非常感謝你們。」──奧爾嘉.朵卡萩
➤如果您也喜歡這些報導與故事,歡迎加入Openbook之友,一起支持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

書.人生.呂政達》我兒子的《維摩詰經》
帶著大江健三郎的《憂容童子》,坐在精神病院的急診室,四周躲藏陌生的眼光,所有留置房關起門,各自顧著自身的傷口。
那晚,兒子在家情緒發作,我們找來警察和救護車,連忙將他送來急診室。打了針,安撫他的情緒,一整晚,兒子在留置房睡覺,必須有個家屬留下來陪他。於是,我靜靜翻開驚心動魄的《憂容童子》,準備度過那個夜晚。
半夜,從面前的留置房裡走出一名憂容的女子,沉默。醫生跟她的丈夫對談:「我先打個針,如果情況沒有改善,要有住院的準備。」那女子起身繞座位開始轉圓圈,一圈一圈地轉著,讀書的我便成了她行走的核心。她用腳步當圓規,丈量著這個房間,這座蒐集憂愁標本的叢林,再轉,也許整個急診室就會變成一顆蛋。
大江健三郎在《如何造就小說家如我》說他和他所身處的世界,就像「在蛋殼裡與之共生一般,我的自我輪廓和事物的輪廓交融在一塊兒了。」大江健三郎寫道:「從蛋殼的外面吹來一陣風,在我和周圍的事物之間吹出一道縫隙。我和周圍事物相互交融的輪廓開始收縮並逐漸固化。」
這間急診室真的就是一顆蛋,在重生和希望的幻想間孵化著。每間留置房的門開啟都攪動一股氣流,我抬起頭跟走出房門的憂鬱症患者對著眼睛,隨即又低頭看書,怕我無意間窺見的其實是身世的祕密。
有這麼多的病苦和憂愁,在這家精神病院的急診室孵化著,包括兒子和我們的憂苦。整夜裡來來去去的急診病患,救護車送來的家屬和病患坐在我旁邊的座位上,有個媽媽送女兒來,跟值班的醫師說:「她是我生的,但我越來越不認識她了。」那女兒原本絕無話語,冷冷地回道:「我很清楚我是誰。」
這是唐吉軻德的台詞,冷冷地,從靈魂的陰暗面突然喚起一個聲音,響尾蛇聽見吹笛人那般的,我想著,如果維摩詰也坐在這間急診室裡,他會如何回答?
《維摩詰經》其實就開始於一場病,維摩詰的病也是天下人的病。釋迦牟尼請文殊菩薩前去探病,文殊菩薩起初推辭不去,後來還是去了,文殊菩薩問道:「可以忍受病苦嗎?藥物對你有用嗎?」坐在我旁座的醫生剛好也問了同樣的問題,我忍住笑。再過去一點的座位,另一位女醫生說:「你的念頭可以就只是一個念頭嗎?」
我常常在《維摩詰經》裡尋找慰藉,或者寫一篇文章的靈感。來到日間照顧機構,聽社工師描述兒子的混亂時,眼見兒子吃下十顆藥後定期來臨的副作用卻無能為力,每當跟醫生描述兒子的症狀,就多得到一顆藥。躲在房間裡面對空蕩電腦,好像記憶整個的留白,維摩詰居士總是來到,緩聲說道:「喔,先要靜下來,心淨則國土淨。」
書裡,文殊菩薩問:「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維摩詰看著坐在急診室臉面揪緊憂容的我,微笑說:「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我既只是四大合和,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如何有一個生病的「我」?那本書裡的世界也是妄想顛倒煩惱生啊。維摩詰居士看著我:「你應該讀一本快樂的書,或來吃一顆蘋果。」
放下書,放下古義人的嘆息,我思索日本叢林和精神疾病的意義,起身探詢兒子的動靜,仍在留置室最裡面的那張床做著他的夢,夢見非洲的獅子。
帶著《維摩詰經》來急診室陪兒子,是一個禮拜後的事。兒子晚間在家仍時時爆發情緒,找來救護車,仍送到到這家急診室。醫生給兒子打過針,我靜靜的翻開《維摩詰經》,心在字句間飄盪如走進諸神的荒野。我仍無法不受打開急診室的兩道防護門,像風一樣吹進來的急診個案影響,狂躁的人形、憂愁的面容,警察送來的女子不時傳出狂吼,聲音迴盪在維摩詰居士的眼神,維摩詰居士輕輕在我耳窩說:「我生這場病,是為了宣講不思議的解脫。」
解脫究竟在何處呢?在清晨仍然透不進陽光的急診室嗎?當夜晚逐漸褪去黑紗,兒子將從沉沉的夢中醒來,血流緩緩在他身體內流動,醒著也是場狂熱的夢。我和妻子坐在此刻空蕩的急診室內商量,決議叫來救護車,將兒子送到觀音山,淡水河出海口的療養院住院。
救護車來了,兒子安馴的坐在後座,維摩詰陪著他,握住他的手,他們的靈魂一路上都安靜著,響起的是救護車急躁的響聲。
救護車裡的三個身體,沿著高架橋開啟另一段命運的插曲。我仍帶著《維摩詰經》,這身體啊,維摩詰說身體如聚沫,如浮泡,如陽焰,從諸煩惱渴愛所生。身體如芭蕉,身體如幻,從顛倒起;身體是幻影,承受著如幻如實的妄想,轉受報應,身體如恍惚的夢,在急診室晃動的圓圈,憂苦的臉和眼神。
身體也是影子,在空中的聲響,快速道路上的每輛車子內都講述的身世,接近淡水河突然興作的霧,是分散在天際的烏雲,身體是一切的火焰,染受渴愛,是光線,也不是一切。
我在救護車裡觀受身體,觸愛貪戀,維摩詰的聲音如同午前的雷陣雨襲來:「你的念頭真的很多喔,真的。」
救護車一直向北。●
呂政達
台南二中,台灣大學碩士,輔仁大學心理系博士生,長期在媒體工作。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首獎、聯合報文學獎首獎、台北市文學獎首獎等等。
著作有《孤寂星球熱鬧人間》、《錦囊》、《散步去吃西米露》、《長大前的練習曲》、《不落跑老爸》、《異考錄》等四十餘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