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人生.陳銘磻》書頁如花瓣散落:出版綺夢,記憶在火堆裡,哀鳴
迷忽忽想起台灣曾經光耀鼎盛的文學出版年月。
那是身處出版業充滿煥發生機的80年代,閱讀形成人們理解人生、認識世界的唯一途徑。幸得機緣,我在蓬勃翻騰閱讀風氣的彼時,與不少有志出版的同類,相遇成為創意出眾,印書業風華絕代的夥伴。
不出幾年,沉靜好一陣的綺麗光景,如今褪色成殘破模樣,說不定到了明天,會聽到又一間書店或出版社歇業。
而我早早立下決心跟隨秉性而走,黯然脫離出版困境,毋需眷戀,不再回望。
話說某年夏日,必須終結編書事務的前夕,我帶領幾位喜愛東洋文學的年輕學子前往伊豆半島,實踐探尋《伊豆の踊子》地景的文學旅行,順路去到早稻田大學,誇口說是要會見風靡台日讀者的村上春樹,閒聊《挪威的森林》。未能清楚作家身居何處,當然不可能找著,後來折轉到了鎌倉,竟在長谷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的舊居不期而遇。
這即是促成日後我積極從事文學地景紀行的寫作契機,而我確實偏愛這種人文創作。
旅行回來不久,由我獨力苦撐的出版事業,已達岌岌可危的狀態。無能為力挽回頹勢,遂而逕自割捨父親創立於1955年,風光多時,不意遭致我廢弛處置,象徵滅絕的出版商號。「勇於面對懦弱的人,才可能成為真正堅強的人。」我仍決絕不再與出版和書冊為伍。這是怎樣恣意的作為,多麼極端的放縱。
最終,日夜緊守在一間一時拋售不掉,位於景美福興路,偌大的編輯室,以為這樣便能從懺悔中獲得救贖。
比道歉更難的事是原諒自己,天降驟雨,我已無傘可擋,期盼不到援助的貴人到來,妄行妄為的任性男子,前景何在?
人生猶如一本難解的天書,只要擁有越多,選項也跟著多,比方請客吃什麼?要跟誰一起吃?每一次都充滿選擇。自從踏入社會,一直以來我都相信自己無虞的選擇,但對別人而言,不一定是正確答案,而我一點都不喜歡選擇題。
從事出版之前,我是個教師、編輯、寫作者,讀者對我的評價差強人意。過往寫過不少關於生與死,人性與自然的文章,我以為自己已能領悟出生命價值,但領悟又有什麼意義,我仍是這樣胡思亂量的活著。
料想得到,捨棄出版後,我別無退路好走,只能利用僅剩的寫作本能,受聘每週前去補習班教學幾堂作文課,過著簡約生活。對習慣承受他人服侍的少爺來說,這算是理所當然的磨礪了。
有時會想,過去做了許多看來好像沒用的事,極力排除各種不可能後,或許會在某個時間,在不顯眼的地方發現殘缺的自我。
緣由於有過在日本尋訪文學足跡的豐厚經驗,後來突發異想運用多年數十次旅行日本的體驗,興起找尋名著地景的衝動,便重拾信心翻遍書櫥裡僅餘原文版與中譯本的東洋文學書籍,從《源氏物語》、《平家物語》、《雪國》、《伊豆の踊子》、《地獄變》、《金閣寺》、《少爺》等,詳實的在文字堆推敲小說作品的地景所在,趁便旅行時逐一搜尋。
日本地域廣闊,名家名著何其繁博,我以區域畫分方式,清楚列出每一書冊所欲撰寫的景地;辛勤彙整資料,讓熟稔日文日語的女兒伴隨引導、攝影,呈現文豪在作品裡彰顯的,表徵瑰麗文化與純粹歷史的地景藝術。10年間共完成12冊以古籍、作家、古都和武士系列分野的《日本文學地景紀行》。
艱辛過程,讓我再次嘗受報導文學寫作的艱難苦果。
想起托馬斯曼的《魂斷威尼斯》,描述音樂家奧森巴哈因健康問題,前往威尼斯靜養,住進一間豪華的「至上酒店」。
音樂家的一生被追尋藝術占據,直到去到威尼斯,發現那裡的一切死氣沉沉,彷彿在冥冥之中,誘引人走向死亡。碰巧在酒店遇見一名波蘭少年達秋;長相絕美的少年,是他對美至高無上的嚮往。少年所象徵的極致美雖如幻影,卻是他對美的戀慕,讓他甘心為之獻出生命,至死未休。
美,沒有絕對定義,恰是人類窮其一生不斷追尋的空洞。
而我對文學旅行所見的地景態度,同樣懷有輕易被美折服的感受。
以書籍為藍本行使的地景之旅的過程,我在宇治見到用一本書為概念設計,集聲光、文學實境,一體成形的「源氏物語博物館」,以及在一乘寺參訪被形容為京都最文雅的惠文堂書店,不愧為當代營造文學館和圖書館的典範。多麼難得,多麼珍奇。
我被這種典雅的文學場域的美貌深刻吸引,如此誘人的美景深切進入懷中,就連作夢都惦念若能開一間渲染王朝美學,既像源氏物語博物館,又似惠文堂一般幽玄的書店,或許將會是挽救我那已然被出版殘虐成身心敗壞的靈丹妙藥。


然則,夢境終歸夢幻,難以實現,後來索性拿《源氏物語》最具溫柔母性的女主角之一,花散里的名字,當成假想書店的名稱「花散里書苑」,並藉由文字把臆想的書店故事,寫成《微笑,花散里》。
我在後中年的歲月仍舊一再學習,現實生活需要冷靜,如同此刻,必須將錯雜書冊與出版的愛恨交織,濃縮在回憶裡。
現實中我與出版經營已然無力交鋒,我比誰都清楚,每個人嚮往的生活方式不同,當年沒能有始有終完成給父親的許諾,現在更無法實現。值得慶幸的是,我對承載父親出版事業的情感,直到最後,選擇以寫作出書坦露心聲,沒讓這段糾結代代相傳的出版情愫消失殆盡。
生活不就是這樣,美好的未來永遠存在,明天後天的每一天,美夢依舊映照在現實困境中。不是任何夢想都可能圓滿,不是任何情懷都可以永恆,或許,晚年後的人生更將添增一分理解,那便是:我曾努力過,父親與家人,或是和我一起歷經生命轉折的人會明白。●
陳銘磻
曾任國小教師、電台廣播節目主持人。雜誌社總編輯、出版社發行人。電影「香火」編劇。耕莘寫作會主任導師、救國團復興文藝營駐隊導師。獲2009年新竹市名人錄。大愛電視台〈發現〉節目主持人。以〈最後一把番刀〉獲中國時報第一屆報導文學優等獎。曾獲金鼎獎最佳出版獎。《香火》《報告班長》《部落.斯卡也答》電影原創。
著作:《賣血人》《陳銘磻報導文學集》《安太郎の爺爺》《我在日本尋訪源氏物語足跡》《我在日本尋訪平家物語足跡》《川端康成文學の旅》《片段作文》《大漢溪紀行》《尖石風物詩》《旅行文學112話》《給人生的道歉書》等113部。
英美書房》海明威對戰恐怖小說之王洛夫克拉夫特!格鬥遊戲《Write N’Fight》將發行,及其他藝文短訊
【跨媒體改編】
■曹雪芹、莎士比亞、托爾斯泰等人的作品若被改編為電視劇、電影或漫畫,你大概都不稀奇。不過今天被惡搞改編的主角正是大文豪們本人,他們離開書桌、拋下手中的鋼筆或羽毛筆,在武林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格鬥遊戲《Write N’Fight》將於11月20日在遊戲串流平台Steam上發行,在這款遊戲中,你可以操控擁有精實胸膛的海明威,對戰恐怖小說之王洛夫克拉夫特(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遊戲內目前設置了15個文豪角色供玩家選擇,作家或其作品的知名場景與角色情節都成為遊戲的迷因,例如每位作家都擁有自己的主場,因此托爾斯泰在白雪蒼茫的俄羅斯針葉林中戰鬥、莎士比亞在海濱哥德式城堡的庭院兇狠地揮舞拳頭,而杜斯妥也夫斯基則被特許使用斧頭劈砍。
■英國作家羅德.達爾(Roald Dahl)的童書以古怪新奇、充滿想像力的故事和角色膾炙人口,《巧克力冒險工廠》、《瑪蒂達》等書改編成電影、音樂劇後,更受到不同世代小孩的歡迎。近日Netflix宣布併購羅德達爾故事公司(The Roald Dahl Story Co.,簡稱RDSC),取得這名英國小說家所有故事的版權,讀者未來有機會看到電影、舞台劇、電玩、沉浸式體驗等多元形式的IP改編。
羅德達爾故事公司3年前曾和Netflix簽下一系列改編計畫,例如《巧克力冒險工廠》將改編動畫,由奧斯卡獎編劇塔伊加.維迪堤(Taika Waititi)執導、菲爾.強森(Phil Johnston,《動物方城市》、《無敵破壞王》)編劇。索尼和Working Title影視公司則將共同製作《瑪蒂達》電影版,預計今年12月透過Netflix在全球上映。
【得獎消息】
■由小說家埃瓦里斯托(Bernardine Evaristo)主持陪審團的「女性小說獎」得主日前出爐,今年頒發給《英倫魔法師》作者蘇珊娜.克拉克(Susanna Clarke)的第二本奇幻小說《Piranesi》,克拉克可獲得3萬英鎊獎金和一座暱稱為「貝絲」的小銅像。「女性小說獎」申請資格不論國籍、人種、年紀,只要是每年4月至隔年3月出版的英語小說皆可入圍,唯一限制是須為女性作家。《Piranesi》是克拉克睽違14年後才出版的第二本小說,2020年秋天出版至今已入圍科斯塔年度好書、英國科幻小說協會獎決選等,有聲書也獲頒Audie Award的2020年度有聲書大獎。(《Piranesi》內容簡介詳見英美書房2021年4月號)
■美國國家書卷基金會本月宣布年度文壇矚目新星(5 under 35),從35歲以下、目前僅出版第一本作品的年輕小說家中,選出出道作對文學界影響深遠的5位新人,評審團成員包含過往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及入圍者,或者亦曾獲選文壇矚目新星的作家。今年入選的作品包括3部長篇小說、1本圖像小說和1本短篇小說集,詳細名單如下:
【新書快報】
■憑藉《樹冠上》贏得普立茲小說獎的作家鮑爾斯(Richard Powers),新作《Bewilderment》於9月21日出版。這本描繪父子間親密深情及深具生態關懷之作,已通過今年美國國家書卷獎初選,以及英國布克獎決選。兩年前痛失愛妻的Theo,是偵查遼闊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命存在的天文生物學家,同時也是9歲自閉症兒子Robin僅存的依靠。為了讓兒子停止藥物治療,Theo提取妻子生前參與實驗所做的腦波掃描,讓Robin進行一項「解碼神經回饋」(decoded neurofeedback)的治療實驗,試圖透過增加腦部特定區域的神經活化程度,來影響Robin的行為。實驗在初期便有不錯的效果,Robin變得更快樂、更好奇,能用全新的感官來感知生物的多樣性,甚至可以鼓起勇氣為了受創的生態挺身而出,但後來Robin愈來愈沉浸於這份熱情,實驗開始出現了反效果⋯⋯
鮑爾斯自承他在童年與青少年期是科幻小說的書迷,但後來卻跟其他許多文學家一樣,產生「科幻小說過於膚淺」的錯誤認知。因此這次他在故事中加入了迷人的科幻設定(尤其是關於行星的浪漫),將本書視為一封情書,獻給他年少時摯愛的科幻小說。
■《正常人》作者莎莉.魯尼新書《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9月7日在英美同步上市,再度引起話題。上個月的英美書房曾報導,《Beatiful World》試閱本先前早已在拍賣網站上流通、甚至高價賣出。新書正式上市後更創下銷售佳績,僅憑3天內的銷量就登上英國水石書店2021年度暢銷第一名,且獲得媒體和書評熱烈迴響,在Book Marks專業書評網站創下10天內獲得67篇書評的紀錄(根據Book Marks統計,史蒂芬.金的8月新書《Billy Summer》上市至今只有19篇媒體書評)。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故事圍繞在即將邁入30歲的兩男兩女身上:小說家Alice某天認識在倉庫工作的Felix,決定邀他一起到羅馬旅行;Alice的摯友Ellen剛經歷分手,但最近開始和青梅竹馬Simon曖昧不清。他們充滿缺陷,必須面對自己「即將不再年輕」的焦慮,但仍煩惱性、愛、友誼,也仍摸不透進入一段關係是怎麼回事。魯尼仍以自己最擅長的對話描寫展現角色個性,並巧妙拿捏如何描繪日常細節而不落瑣碎,引起千禧世代共鳴。
【產業消息】
■為了扶植書店幼苗,出版巨擘哈潑柯林斯(HarperCollins)發起獨立書店起步支援計畫。疫情封城為所有實體店面都帶來巨大衝擊,此時才剛起步的獨立書店更是在生存路上舉步維艱,因此哈潑柯林斯針對這類書店提出4種合作方案,歡迎新開張的小書店申請。合作方案包含:一、針對獨立書店量身打造「獨立50書單」(Indie 50),讓書店能以額外的促銷折扣,出售這份書單上的50本哈潑柯林斯新書;二、提供最高200英鎊的津貼,贊助報名書店參加由哈潑柯林斯主辦、明年1月在倫敦舉辦的「獨立思考」(Independent Thinking)活動;三、提供Independent Thinking團隊精選的新書樣稿,讓書店方搶先評閱;四、作者新書座談的活動申請機會。
■出版社的「重返辦公室」的計畫再度延宕,樺榭集團(Hachette Book Group)及賽門舒斯特公司(Simon & Schuster,簡稱S&S)宣布在2022年前,繼續維持居家辦公模式。樺榭集團先前於6月底宣布將在9月陸續重啟波士頓、紐約、柏克萊等地的辦公室,要求員工一週至少要有2天回到辦公室。但面臨Delta變種病毒的強勢擴散,樺榭集團9月21日宣布將重啟計畫至少延後至2022年,確認開放時間後,會至少在正式實施的4週前公布。●
閱讀通信 vol.347》繞遠路不算是迷路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