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書房》疫情中的童書,及其他親子藝文短訊

▉產業動態

  • 歐美地區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許多原訂於3、4月舉行的書展及頒發的獎項接連取消,例如第12屆兒童及青少年票選圖書獎(Children’s & Teen Choice Book Awards)票選活動,將延遲到今年秋天舉辦。​
     
  • 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原預定4月舉行,亦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取消,改推出線上書展。號稱童書界奧斯卡獎的「拉加茲獎」(Bologna Ragazzi Award),往年都會在波隆那兒童書展期間舉行頒獎典禮,今年實體書展雖已取消,但各獎項的首獎及特別推薦獎先前已公布,各類別(故事、知識、新秀、新興地區、漫畫、電影)的首獎得主皆可上網查詢。
    新秀獎中獲得評審特別推薦的波蘭繪本《Widziałem pięknego dzięcioła》(I saw a beautiful woodpecker),創作緣由頗有玄機。書中的文字並非來自作者,而是出自一位80年前的8歲小男孩。1939年,這名男孩正在度假,卻因為字寫得不好,每天都得特別在日記上寫一句話來練字。一開始他寫的只是遊戲和家人的小事,後來二戰開打,他的一句話日記變成戰爭紀錄片,最後甚至被迫中斷。80年後,小男孩的日記被人發現,搭配插圖做成了繪本。小男孩的日記上究竟寫了些什麼?孩子如何描述戰爭?著實引人好奇。
wo_kan_jian_mei_li_de_zhuo_mu_niao_w300.png
波蘭繪本《Widziałem pięknego dzięcioła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拉加茲獎新增兩個獎項。一是漫畫獎(Ragazzi Comics Award),依適讀年齡分為學齡前、中高年級、青少年三組。第二個則是電影獎(Cinema 2020 Special Category),是專屬於2020年的特別主題。來自台灣的作品《小輓》(阿尼默著,大塊出版)和幾米的《時光電影院》(大塊出版)分別獲得漫畫類青少年首獎及電影類的評審優選獎。
波隆那兒童書展執行長Elena Pasoli表示,會新增漫畫獎項,是因為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s)在世界各地的接受度持續增加。她說:「從2015年起,義大利的圖像小說銷售量成長了300%,去年銷量增加了43%,很多地方也不例外。」

xiao_wan_-shi_guang_w800_0.png

  • 英國凱特格林威獎(CILIP Carnegie and Kate Greenaway Medals)日前公布決選名單,共有8部作品入圍,將角逐最後大獎,其中包括澳洲插畫家陳志勇的《大城小傳》(Tales from the Inner City)。
    本屆凱特格林威獎初選階段共有20本童書入圍,涵括的主題多元,包括同性情誼、種族議題、身分認同等,反映出該獎設立的宗旨「透過書籍和閱讀,賦予未來世代意志和力量,讓世界更好」。然而入圍書籍中也有作者大膽點出,孩子的困境其實來自身旁的成人。例如Susin Nielsen的《No Fixed Address》(暫譯:無固定地址),書中主角Felix和失業的母親再也住不起公寓,母子只好一起住在車上,為了繼續註冊上學,甚至捏造假地址。
    另一本同樣以小大人為主題的作品,是Lisa Williamson的《Paper Avalanche》(暫譯:紙崩)。主角Ro Snow的母親有嚴重的囤積癖,家中堆滿雜物難以行走。Ro害怕社會局發現她母親失職,會拆散母女倆強迫安置,於是她下定決心不讓這件事情曝光,不讓任何人進到家裡,自我封閉不跟任何人來往。即使後來她交到知心好友,體會到友誼的滋味,終於勇於和外界接觸,但仍擔心自己放膽飛之後,誰來照顧囤積成癖的母親?
    《無固定地址》和《紙崩》都處理「失能家庭/家長」的議題,透過閱讀,想必同是天涯淪落人的青春期讀者看了能感受到些許慰藉,與書中角色產生共鳴後再度振作。

booksw800_4.png

▉經典再現

  • 童書界的長青樹《小火車做到了》(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問世90年,企鵝藍燈書屋即將在4月上旬推出90週年紀念版。從20世紀初開始,本書就有多種版本,1930年出版的Watty Piper版本集各家之大成:一輛火車滿載著玩具與食物要送去給小朋友,但在翻過山頭前燃煤用完了。車上的玩具向其他路過的大火車頭求救,卻被一一拒絕。最後一輛從沒去過山頭另一邊的藍色小火車自告奮勇,載著玩具抵達目的地。小火車在爬坡時重複說:「I think I can, I thought I could.」這句話從音韻上聽來,就像火車摩擦鐵軌發出的轟隆聲,朗讀起來趣味十足。
xiao_huo_che_zuo_dao_liao_.png
《小火車做到了》90週年紀念版書封

▉改編電影

  • 小說《阿特米斯奇幻歷險》(Artemis Fowl)改編而成的同名電影,預定在3月29日上映。原著小說是愛爾蘭作家Eoin Colfe在2001年推出的系列作,共有8冊。書中主角Artemis Fowl雖然年僅12歲,卻具有絕佳的犯罪天分。這次推出的電影據說只包含全系列第一冊的情節,Artemis Fowl必須救回遭到綁架的父親,卻發現原來他守護著另一個世界,那裡充滿了奇幻生物如精靈和食人妖。本書乍看設定類似哈利波特系列,書中的鬥智情節則宛如青少年版的《終極警探》。
    a_te_mi_si_qi_huan_li_xian_w700.png
    小說《阿特米斯奇幻歷險》改編同名電影(取自Disney

  • 由兒童文學經典《祕密花園》改編的同名電影將於4月初在英國上映,「永遠的達西先生」Colin Firth將在片中扮演要角。故事描述被寵壞的小女孩瑪麗在雙親過世後搬去鄉下與鰥夫姑丈同住,瑪麗在鄉間結交到朋友,個性逐漸變得開朗活潑。就在這時她發現原來姑丈還有一個關係疏遠、臥病在床的兒子,兩人經過一番爭執鬥嘴後成為好友,也發現了荒廢玫瑰花園背後的祕密。《祕密花園》堪稱20世紀最重要的兒童自然文學,曾多次改編為影視作品,作者Frances Hodgson Burnett同時也是另一部童書經典《小公主》的創作者。
    mi_mi_hua_yuan_800.png
    《祕密花園》改編電影海報及劇照(取自IMDb

▉名人跨界

  • the-seed-of-compassionw400.png今年7月就要迎接85歲生日的圖博精神領袖達賴喇嘛,首度推出繪本《The Seed of Compassion》(暫譯:慈悲的種子)。達賴喇嘛用第一人稱視角,回溯自己的童年,那時他尚未被認可為轉世靈童,依然還是個稱為Lhamo Thondup的普通男孩,和父母住在鄉間。年幼的達賴喇嘛會要求媽媽背著他行動,要左轉就拉媽媽的左耳,往右轉拉右耳,如果媽媽不理不睬,他甚至會用力踢媽媽的背以示抗議,但媽媽也不生氣。
    如今回想起來,達賴喇嘛認為媽媽的耐性簡直好過頭,把童年的自己給寵壞了。然而也是因為這樣的溫柔善良個性,讓媽媽在某年饑荒時,將家中所有存糧送給有需要的鄰居。這件事在達賴喇嘛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播下了第一顆「慈悲的種子」。本書繪者為越南裔美籍插畫家Bao Luu,有聲版由Francois Chau朗讀,將在3月24日由企鵝藍燈書屋出版。
     
  • 今年78歲的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與繪者Hatakoshiro(はたこうしろう)合作推出繪本《喜歡惡作劇的建築家》(いたずらのすきなけんちくか)。書中的主角兄妹走進童書圖書館後,被館中藏書之豐富震懾,這時出現了一位長得很像安藤忠雄的神祕建築師,帶領兄妹參觀館內,並且回答兄妹提出的各種建築疑問,例如「為什麼要建造這裡?」「怎樣才算是舒適的家?」「建築師的工作是什麼?」
    書中的圖書館,正是安藤忠雄設計、座落於大阪的「童書森林—中之島」。該館開設的宗旨是讓孩子自由自在讀書,所以館內藏書不僅限於兒童讀物,除了故事書以外,也收藏藝術、攝影、烹飪等主題的作品。館內廊道空間開闊,可以讓孩童一拿到喜歡的書就坐下來看。圖書館原訂3月1日開幕,目前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延後。
    xi_huan_e_zuo_ju_de_jian_zhu_jia_w800.png
    《喜歡惡作劇的建築家》書封(左)及童書森林—中之島圖書館內部(取自こども本の森 中之島

  • 好萊塢女星Amy Adams發起名人朗讀童書活動Operation Storytime,將自己唸童書的影片放上社群網站,讓居家隔離的孩童與家長一解煩悶。響應活動的還有女星Jennifer Garner,以及《冰雪奇緣》的雪寶配音員Josh Gad。參與Operation Storytime的名人除了朗讀童書以外,也提醒大眾還有貧童因為疫情而陷入更膠著的狀況,呼籲聽眾在收看影片的同時也別忘了捐款響應。
    amyadamsw700.png
    好萊塢女星Amy Adams在社群網站發起名人朗讀童書活動(翻攝自Amyadams

▉防疫繪本

  • 或許市面上還買不到以新冠病毒為主題的實體繪本,但是電子書繪本《The Little Corona King》(暫譯:病毒小國王)能補足這個缺憾。英國的Ellie Jackson正職是地理老師,她與插畫家Laura Callwood合作,在10天之內完成《The Little Corona King》這部作品,希望透過繪本為孩子進行相關衛教,最重要的是緩解孩子對於疾病和不能外出的焦慮及恐懼。本書可在Apple iBook、Google 商店和Amazon上購得,藉由電子書易流傳、好入手的特性,讓家長不用出門也能在家裡跟孩子一起閱讀。
     
  • 防疫期間減少外出,大人小孩都在家裡悶得慌,為了打發大把時間,又避免玩太多手機遊戲傷眼睛,往日的居家遊戲如桌遊和著色本等重新躍上桌面。知名日本繪本《野貓軍團》系列透過親子雜誌kodomoe(コドモエ)的網站,提供著色畫的空白線稿檔案讓親子下載。畫紙上滿滿的調皮野貓,一下子啃糖果屋,一會兒又賣起冰淇淋,親子一邊著色一邊討論野貓繪本的劇情,溫馨的時間一下就過去了。
    作者兼繪者工藤紀子自2012年起推出《野貓軍團烤麵包》,全系列至今共有5冊。主角是8隻香腸嘴野貓,總是覬覦別人的食物,展開自以為瞞天過海的偷吃計畫,最後的大爆炸場面再加上貓咪們下跪賠罪的結局,讓讀者印象深刻。除了故事有趣,翻過每一頁都能看見一隻隻野貓搞小動作演小劇場,豐富精緻構圖所形成的視覺語言,在親子間築起交流的橋樑。
    nurie_kudamono.png
    親子雜誌kodomoe網站提供免費下載的野貓軍團著色畫(取自kodomoe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話題》她用日記突破封鎖,在瘟疫中建立新的連結:郭晶《武漢封城日記》

全球第一本武漢疫情紀錄,即將率先在台出版。

2020年1月23日凌晨兩點,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擴散,宣布所有公共運輸停止運行,隔日上午10點,巴士、火車、地鐵、船舶與飛機全部停運。這座號稱「九省通衢」的交通要塞城市,瞬間成為廣袤大陸上的一座孤島。隨後湖北省黃岡、鄂州、仙桃、赤壁等城市也跟進,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封城」防疫戰。

這座擁有超過1000萬人口的城市,至今已被封鎖五十多天。期間透過網路,陸續有許多訊息、影片流出。有稱路上屍橫遍野、有說屍袋不夠用、火葬場24小時不停班焚燒,各種真假難辨的消息,勾勒出一幅末日景象,讓恐慌不斷蔓延。


tong_xing_zheng_w550.png

武漢市自2月11日起宣布實施社區封閉管理,郭晶居住的社區自2月15日開始,須有居民臨時通行證才能出門

城還要封閉多久?疫情到底擴散得多嚴重?確診人數有多少?政府公報、媒體的即時新聞及個人的親歷見聞等資訊,如洪水般分分秒秒不斷沖刷著人們的認知。在滔天的訊息海中,居住在武漢的郭晶,以社會工作者獨特的眼光,自封城之日起,每天持續在微博發文,記錄當天的所見所聞。這系列獨居女子的武漢封城日記,即將在台結集成書,成為這場擾動全球的疫病史中,第一部系統性的圖書紀錄。

郭晶是位社工人員。2014年,她求職時因職位「僅限男性」而遭拒絕,後一狀告上法庭,打贏了中國第一個就業性別歧視的官司。由於當時受到許多女性權益工作者、律師及女權行動者多方的幫助,2017年,郭晶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成立了「074職場女性法律熱線」,致力於為遭遇就業性別歧視的女性提供法律支援,希望傳承自己受過的幫助,「在助人工作中,我也不斷獲取力量。」

「我還活著,這讓我有強烈的內疚感。而且,我還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在這座被封鎖的城市裡,能夠寫作也是一種特權。堅持寫作是此刻我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一種方式。我盡力記錄自己的真實感受,也努力記錄我的所見所聞。」

——郭晶《武漢封城日記》

即便孤身在封鎖之中,郭晶仍想盡一己之力做點什麼,她說:「我是一個社會工作者,而我剛好處於一個事件現場,記錄是我最基本的責任。現在回頭看,寫日記是我在封鎖中重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日記成為我和別人建立連結的一種方式。」

郭晶在網路上持續書寫日記,也公開自己的微信QRcode,許多人因此傳訊向她求助,更有不少人主動表示想要捐獻物資。她則逐一將物資或救援的需求,轉給當地醫院或志工團體。

然而被封鎖的不只是城市,還有資訊。2020年初,中國醫生李文亮在發病前,透過微博告誡周圍朋友提防疫情,隨後被當地警方以「發佈不實言論」訓誡,網路上涉及疫情的發文,不論資訊正確與否,也陸續遭到刪帖甚至炸號。


wu_han_shi_w800.png

2月26日,郭晶見到有居民正從外面回來,忍不住寫下:「不知道何時我才能再走出那扇門。」

隨著郭晶的日記受到國際媒體關注報導,也引來大陸官方的審查。她在微博上的發文被限制流量,流量遽降後自然也限制了文章的傳散率,無法自動顯示在社群平台其他人的瀏覽頁面上。有意尋找郭晶文字的人,必須找到她的微博頁面專門點進,才能看到內容。

而在微信上,郭晶也遇到訊息無法發出的情況,即便把文字轉成圖片都無法規避審查。《武漢封城日記》在海外受到的關注比在中國境內更為熱烈,結集出版的消息,目前在中國仍杳無音訊。

即便城被封了,聲音被阻斷了,郭晶仍堅持書寫。透過社工的視野,淺白真切的文字,她不僅帶領讀者進入武漢封城後的真實生活,集結的日記更清楚形構出一座城市在封鎖之後內在變化的樣貌:搶購物資的人潮、超市被一掃而空的貨架、總是買不到的口罩、穿著防護衣進行採買的人、沒有防護衣罩著塑膠袋上街採買的人、社區的物資團購、寂寥的公園、持續工作的清掃人員,外出買菜必須領取通行證,有些人悶壞了打開窗子大喊:「對面有沒有人?出來吵個架呀!」。面對令人窒息的封城生活,郭晶記錄著自己的晚餐、盤點物資、努力運動,「生活發生巨變的時候,重新建立日常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她說:「但是建立新的日常生活是在找回掌控感。」


bei_feng_bi_de_xiao_qu_w800.png

武漢市一處被封閉的社區,路口有一個工作站,為居民測量體溫、核對出入證。

《武漢封城日記》收錄封城以來至3月1日為止的日記,圖文並茂,有郭晶每日拍攝的照片,及友人所繪的圖像,深刻且真實地呈現了城內居民的故事與生活。即使新書即將付梓,郭晶仍持續記錄;即使身處暴風核心,仍努力發出自己的聲音。她期望藉著發布日記成為一個連結點,與城外的世界串聯成合作的互助網,把城內的消息傳到遠方,將城外的支援引入,逐漸突破封鎖,建立起新的連結。


ling_10yuan_cai_de_ren_w800.png

未收錄至書中的新訊息。3月17日下午,社區居民正在領購政府補貼的10元菜,有紅蘿蔔、白蘿蔔、土豆、洋蔥等等(郭晶提供)

一座大城市突然靜了下來,是什麼樣的光景?囚困其間的人們,要如何安頓肉身與心靈?

由於各國政府對疫情控制的方法不一,疫情漸次在全球擴散、升溫,武漢封城月餘之後,全球許多國家也陸續進入封城甚至鎖國狀態。中國的現在式,可能成為某個國家的未來進行式,《武漢封城日記》成為介於過去與未來的一個魔幻又寫實的存在。

隨著台灣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案例破百,面對這場世紀災害,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抵禦看不見的病毒之外,也要提防恐慌與焦慮對日常生活的侵蝕。病毒帶來的恐懼在蔓延,恐懼帶來的歧視、排擠也在發生,郭晶透過行動減輕面對疾病的無力感,提醒大家:「克服恐懼不容易,但我們該盡力去了解更多消息,關於病毒的資訊、關於如何防控的資訊,保護好自己,不傷害別人。」

看不見的敵人有兩種,一種是物理上的病毒,一種是心靈上的恐懼,而互信和互助,則是能不能度過這場危難的關鍵。

wu_han_feng_cheng_ri_ji_h250.png 武漢封城日記​
作者:郭晶
出版:聯經出版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郭晶
女權主義者、社工、「074法律諮詢熱線」發起人之一。原先住在廣州,2019年11月搬到武漢市。2020年1月23日武漢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而封城,她自封城開始天天寫日記,紀錄在城裡的生活點滴。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0-03-20 16:00
閱讀通信 Vol.78》轉化生活的荒誕,以漫畫勻出一處安身之地

「畫畫會讓我忘記很多不開心,暫停去想過去和未來,不像活在當下,更類似一種麻痺。」

漫畫家Pam Pam近期的新作《癌症好朋友》,記錄她在家人罹癌期間的陪病日記,讀起來酸酸苦苦的,不時又讓通通編噗哧一笑。實體書出版前,在臉書粉絲專頁「過去×未來 多提無用」的連載期間,便引起許多讀者的共鳴,尤其在描述家人互動之間的心理狀態,更是打動許多病友和看護者的心,令他們深有同感。

面對無能為力的痛苦與渴望被關注的拉扯之中,畫作中的主角選擇披上「超讚孝女床單」,讓自己不是一個隱形的存在。現實中的Pam Pam,用作品記錄這些矛盾又複雜的心情,透過創作梳理與家人的關係,也在書中的最後,脫下了那件孝女床單,繼續把生活中的荒誕投進漫畫創作中……

創作者背後的故事好迷人,不管有沒有讀過《癌症好朋友》,都別錯過Pam Pam的專訪喔(豎起拇指):

專訪】疾病/正常、悲慘/發笑、工作/辭職,在矛盾裡創作:漫畫家Pam Pam與《癌症好朋友》
guo_qu_wei_lai_ti_wu_yong_0.png

還有《癌症好朋友》的書評,也別錯過了:

【漫評】童真線條反思癌症,一夜長大的彼得潘:評Pam Pam Liu《癌症好朋友》
shou_tu_w1000.png

本週其他精彩好文,請看以下嚴選文章:


【3/20~3/29活動預告】

通通編每週都在埋頭整理閱讀活動,就是為了週五給大家一些出遊靈感,如果想要自己找藝文活動,請上:Openbook閱讀通

3/20(五)

19:00
《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 找回活力新書分享會​
地點:何嘉仁書店民權店(臺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07號8樓)【活動頁面
xiu_xi_.jpg

3/21(六)

19:00
麥田出版翻譯文學與人文讀書會:笑與淚──論巴塔耶的情色思想​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3F(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
6cf4cdcd-b07b-4afc-9deb-e5c4b4bbdb2c.jpg
20:00
旅行x次文化x創作——《洛卡》新書分享會​
地點:FINAL(臺北市復興南路一段249號B1)【活動頁面
lu_xing_.jpg

 3/22(日)

13:00
台北曲藝團《崁崁兒談》南崁兒童藝術村駐村演出 三月免費入場
地點:南崁兒童藝術村(桃園市蘆竹區吉林路38號)【活動頁面

 3/26(四)

19:00
【喀書塾】-讀書會:只有愛,才能駕馭_____
地點:何嘉仁民權書店樓上(臺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07號8樓)【活動頁面

3/29(日)

13:00
台北曲藝團《崁崁兒談》南崁兒童藝術村駐村演出 三月免費入場
地點:南崁兒童藝術村(桃園市蘆竹區吉林路38號)【活動頁面
14:00
02 寶萊塢電影與我美妙的印度冒險之旅 | Better Life好感生活書房:那些創作者的美好悅讀日常
地點:邊譜獨立書店(臺中市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408號)【活動頁面
bf8e200d-aedf-48d3-b914-14c6ff5c7333.png
14:30
《我在芬蘭中小學做研究的日子》新書分享會
地點:台灣金融研訓院TABF Bookstore(臺北市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62號1樓)【活動頁面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0-03-20 12:0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