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短評》#136喵喵喵!陪孩子一起探索貓咪與朋友們的異想世界

小偷貓老大捕魚去

どろぼうねこうみのうえ
小松申尚著,加納果林繪,米雅譯,小天下,350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4-8歲)
還記得上回「晴時多雲秋刀魚」,貓老大率眾吃魚的霸王名場面吧!這回牠重出江湖,眼神不減銳利,氣場依舊帥勁,還和黑尾鷗一起上天下海捕魚。這規模這膽識這特技,簡直是演出貓版不可能任務,看得人熱血澎湃、萬般膜拜啊!荒謬胡搞的劇情被牠演出了真心誠意,正不正經無所謂了,越是認真越惹人發笑,心甘情願再次被圈粉。內容簡介➤


《小偷貓老大捕魚去》內頁,小天下提供

行動代號:兔子

래빗
高慧瑗(고혜원)著,虫羊氏繪,葛瑞絲譯,大樹林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文 
適讀年齡:國中、高中職(13-18歲)
抹去自己的名字,交出自己的生死,這群被稱為「兔子」的少女情報員在韓戰中負責臥底工作。手無寸鐵的她們必須把所有機密記在腦海中,一旦間諜身分被發現,就必須自我了斷。韓國作者高慧瑗挖掘出這段被埋沒的血淋淋歷史,加入諜對諜的戲劇元素寫就小說,把亂世裡的渺小身影、花樣年華、人性鬥爭、夢想與不堪,毫無保留地一一喚回來、寫回來。緊密懸疑的文字令人戰慄不已。內容簡介➤

蝴蝶小孩

Butterfly Child
文、圖:馬克.麥耶斯基(Marc Majewski),許珈瑜譯,小漫遊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4-8歲)
美麗又脆弱的翅膀,不受拘束舞動著,每個獨特的孩子身上都有一雙——如此溫暖直白的圖像譬喻,不僅帶給小讀者視覺震撼,也幫助他們迅速走進故事裡,投射角色展現自己的振翅翩翩。當遭遇訕笑、誤解、異樣眼光的時候,父母的陪伴與擁抱就是最好的療癒,飛翔的起點永遠在這裡。作者高明省去文字贅述,用飽滿獨特的色彩畫面與想像力訴說一切,看似輕描淡寫,卻藏著滿溢的溫柔與理解。內容簡介➤


《蝴蝶小孩》內頁,小漫遊提供

爺爺與翠鳥

Grandpa and the Kingfisher
安娜.威爾遜(Anna Wilson)著,莎拉.瑪西尼(Sarah Massini)繪,游珮芸譯,米奇巴克,360元
推薦原因: 文 
適讀年齡:小學低、中年級(7-10歲)
生命交棒來去,自然往復循環,作者用一對祖孫與翠鳥之間的故事,道出這個美麗亙久的主題。抒情恬靜的圖像為文字拉出空間,沖淡了傷感,點綴出情意。翠鳥長大了離家了,築巢哺育下一代,河上的小船亦只剩長大的孫子獨自一人,爺爺的溫暖話語迴盪在風聲水波裡。生命傳承意義藉由兩條故事線溫柔併行,飽滿的畫面與對話,讓每一幕都歷歷動心。內容簡介➤


《爺爺與翠鳥》內頁,米奇巴克提供

貓和貓

ねことねこ
文、圖:町田尚子(なおこまちだ),上誼編輯部譯,上誼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適讀年齡:0-3歲、學齡前(0-6歲)
封面、封底、左頁、右頁,滿滿都是貓,而且是超級逼真、無敵可愛的貓。有的睜大眼睛盯著你瞧,有的發呆打哈欠舔毛,那蓬軟傲嬌的模樣讓人好想摸一把喔!明明這是一本畫給小小孩,找找看這頁那頁有什麼相似相異的寶寶書,卻把大人的心也一起征服迷惑了。只能說町田尚子畫貓功力實在太強大,誰能招架呢?內容簡介➤


《貓和貓》內頁,上誼提供

貓房子

顏志豪著,薛慧瑩繪,KIDO親子時堂,480元
推薦原因: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4-8歲)
屋簷上,圍牆邊,家裡的座椅床鋪全是貓咪,但房子裡的老奶奶卻討厭死貓了——循著懸疑古怪的開頭一路看下去,才發現這是一個關於思念與守護的故事。小小房子裡有好多身影,有的不再回來,有的重新作伴。老奶奶圓圓的身軀臉蛋畫得非常討喜,一看就是個嘴硬心軟的老好人。與貓兒們的互動細節也耐人尋味,諸多催淚細節藏在日常樸實畫面裡,情感跟著一路轉啊轉。【內容簡介➤


《貓房子》內頁,KIDO親子時堂提供

熱愛恐龍的女孩,最終成為激勵人心的古生物學家!

もがいて、もがいて、古生物学者!! ーみんなが恐竜博士になれるわけじゃないからー
木村由莉著,劉子韻譯,小木馬出版,400元
推薦原因: 知 
適讀年齡:國中、高中職(13-18歲)
難忘化石碎片放在手心上的感覺、 看了《侏羅紀公園》震撼難眠、每回踏入恐龍展前都心跳不已——書本一開頭,作者便聊起從小對恐龍的迷戀,即使已是多年往事,文字裡依然有著難掩的興奮與執念。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考試、打工、升學每個關卡都不容易。那些揮之不去的灰心、迷惘、擔憂,也都在字裡行間直白呈現。謝謝作者不藏私不避諱也不吹噓,侃侃而談這一路來的勇往直前與起伏糾結。親和熱情的語氣帶有不可思議的穩定力量,讀來舒服也深感啟發,非常推薦給在正摸索目標的青少年學子及父母們。【內容簡介➤

花豹公車失業了

Леопарда
娜塔莉亞・莎洛什維利(Natalia Shaloshvili)著,鄭琦瑜譯,水滴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4-8歲)
動物們決定自己開車,花豹小姐的公車因此變得空蕩蕩。眼看越來越多「咳嗽的車子」、「吐著煙的車子」佔據街道,烏煙瘴氣大舉入侵,花豹小姐該如何保住工作跟棲身之地呢?這本故事透過俏皮生動的語言以及充滿趣味想像的圖畫,引領年幼孩子思考環保議題,想想便利與破壞之間如何平衡,敏銳察覺問題並樂於行動,用聚沙成塔的小改變愛護地球。【內容簡介➤


《花豹公車失業了》內頁,水滴文化提供


識性.味性.學性.像表現.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話題》關於和平的藝術——讀一行禪師《請以真名呼喚我》

初讀一行禪師的詩歌是我讀創作所的時候,當時我給自己一個功課:每天翻譯一首外文詩或俳句,維持自己的閱讀視野。在某個國外詩歌論壇上,我讀到了〈For Warmth〉,隨後在Soundcloud搜尋並聆聽一行禪師本人用越語的朗誦。這首詩寫於1965年越戰期間檳椥(Ben Tre)轟炸之後,美軍軍方曾說:「為了拯救檳椥,我們必須摧毀這座城市」,而這首詩就是一位涉世之人聽聞苦難,面對憤怒的狀態:

為了溫暖/一行禪師(曹馭博譯)

我用雙手捧著我的臉。
不,我沒有哭。
我用雙手捧著我的臉
讓我的孤獨保持溫暖——
雙手保護,
雙手滋養,
雙手阻止
我的靈魂在憤怒中
離開我。

這讓我想起美國哲學家瑪莎.努斯鮑姆(Martha C. Nussbaum)曾提到的,憤怒這種情緒狀態,其實是悲傷的誘人替代品;而寬恕——努斯鮑姆將其定義為「受害者內心的改變,放棄憤怒與怨恨,以回應對方的認罪和懺悔」——寬恕並非無條件原諒,而是讓自身不被限制,能夠做出回應,保持正念與同理心。

有時候,一首詩最動人的地方不是酷炫晦澀的名詞,而是樸實但啟迪人們感官思維的動詞——詩中用雙手摀住臉的動作,看似激動,但也是一種自省與自覺。我們可以視為一個極度憤怒之人在壓抑與忍耐,因為,倘若讓憤怒持續,本心就會失去,開始過度執著、試圖報復、自以為是。

憤怒好像腐蝕溶液,會蠶食自身的心智與肉身,進而喪失純真的靈魂。而「溫暖」這個主題用得恰到好處,詩人以觸覺的感官經驗告訴我們,請重視自身帶來的溫暖,不要被內在的憤怒之火給打敗。

所以,我們在閱讀《請以真名呼喚我》時可以發現,當一行禪師將自己描述為許多不同的事物——例如青蛙、太陽、鳥兒、澄花,這些不只是單純的隱喻或形象上的鋪陳與描述。在他筆下,世間的一切並非二元對立,而是萬物皆有聯繫。倘若我們仔細觀察,就能知曉生物與自然之間的同一性(identitas),指認對方的名字,並且從中認識自己,進而培養對眾生的同情與同理心。

這種關於和平的寫作,即是一種當代困境的解套——如果我們認為彼此都是單一的獨立個體,那麼只會加劇戰爭、社會矛盾、邊緣衝突等問題。只要我們之間能產生聯繫,我們就更容易產生同情心。儘管過程不斷面臨外部的痛苦,內心充滿恐懼,暴力的陰影也持續影響著我們,我們依舊要讓某種未知、但充滿和平的狀態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這也讓我想起愛爾蘭詩人希尼(Seamus Heaney)的名詩〈豐收結〉最後一段所引用的名句:”The End of Art is Peace”(譯為「藝術的終結是和平」或「藝術的盡頭是平靜」等)。

這句詩出自19世紀英國詩人科文特里.帕特莫爾(Coventry Patmore)的作品。另一位愛爾蘭詩人葉慈於1901年的論文隨筆〈愛爾蘭與藝術〉(Ireland and the Arts)中,引用了這句話,用來強調從事寫作或藝術行為的重要。


左起文特里.帕特莫爾、葉慈、希尼。(圖源:wikipedia)

而希尼再度在詩中引述,無非是想告訴眾人,藝術創作是有用的,它是一種認識傷口的方式,也是平息情緒的方式。希尼在某次採訪中,針對這句話做出回應,我想以下這段話可以映照出一行禪師的詩歌特點:讓心找到安身立命之處,平息與平衡,是和平的藝術:

無論藝術主題或藝術所包含的東西有多麼紊亂、災厄、激昂或破壞性,無論先於藝術的事物有多麽不和平——一旦它被帶入一種名為「藝術」的狀態,即使它不被平息,也會被帶入平衡……人類的精神在它的冒犯與浩瀚面前得以安身立命。這就是「藝術的終結是和平」。(曹馭博 譯)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請以真名呼喚我:一行禪師詩集
Call Me by My True Names: The Collected Poems of Thich Nhat Hanh
作者: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繪者:王春子
譯者:釋真士嚴、阮荷安、劉珍
出版:大塊文化
定價:5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一九二六年生於越南,十六歲在慈孝寺出家,一九四九年受具足戒,為臨濟禪宗第四十二代、越南了觀禪師第八代傳人。

一九六一年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讀比較宗教學,次年於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和研究佛學。一九六六年前往美國和歐洲呼籲和平,結束越戰。在這次訪問中,他首次見到了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後者於一九六七年提名他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然而,由於這次的奔走呼籲,越南拒絕了他返回祖國的權利,他開始了長達三十九年的流亡生涯。一九八二年,在法國南部建設禪修道場「梅村」。

他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位禪師,教導正念禪修長達七十餘年,暢銷作品包括《自在》(Be Free Where You Are)和《轉化痛苦的藝術》(No Mud No Lotus)。二○二二年於越南順化慈孝寺圓寂,享耆壽九十五歲。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4-09-07 12:00
OB短評》#493末日裡尋找日常情調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邊緣人博士與機器人少女的絕望烏托邦(上、下)

ぼっち博士とロボット少女の絶望的ユートピア 新装版
山田鐘人著,翁蛉玲譯,東立出版,220元
推薦原因: 樂   
博士與機器人相依為命的日常小方框,是大災厄的之後的小春日和。當社會尺度的堤壩崩解,時間遂流向無限。在那些僅有你我的時時刻刻,人工智慧對於人類情緒、感受的學習,顯得清純卻又哀傷。陪伴與對答之間,流露出孤獨與愛的本質,與阿宅博士的宅宅反應,調配成以愛和幽默包覆隱世與孤絕的烏托邦。點點滴滴都是人類文明的遺緒。【內容簡介➤

漫畫葡萄酒小史

法國酒莊口耳相傳之書,品酒一本通,認識連法國人都驚訝的葡萄酒前世今生
L'Incroyable Histoire du vin
本諾瓦.西馬(Benoist Simmat)著,丹尼爾.卡薩納韋(Daniel Casanave)繪,任可心、蘇威任譯,原點出版,699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議   樂   
執行得非常成功的知識漫畫。有趣的圖像閱讀引領門外漢無痛步入葡萄酒深厚的文化層。從時間上的發展、空間上的分佈、技術的變遷與飲用文化的形成,以量篩撿得恰到好處的資訊量,提煉出葡萄酒的精華,讓我們在書面上也能品嚐出葡萄酒的各種滋味。【內容簡介➤

哲學經典的32堂領讀課

最會說書的哲學家,帶你從《理想國》到《正義論》,輕鬆吸收2000年偉大思想精華,享受暢快淋漓的哲學辯證
Philosophy: The Classics
奈傑爾・沃伯頓(Nigel Warburton)著,傑佛瑞・湯普遜(Jeffrey Thompson)繪,吳妍儀譯,漫遊者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實   樂   
這本「哲領」的確做到了提綱契領,以26位哲學家的32本書,串起哲學史上的大哉問,取樣精準,好讀好懂,不時跳出的當代人生也令人會心一笑,哲學腦果然是最懂穿越的。【內容簡介➤

餐桌上的文化人類學

從產地、烹調到進食,與我們密不可分的飲食奧祕與演化史
Ways of Eating: Exploring Food through History and Culture
班哲明.阿爾德斯.烏爾加夫特(Benjamin Aldes Wurgaft)、梅莉.懷特(Merry I. White)著,侯嘉珏譯,日出出版,5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從最原始的果腹,到令人眼花撩亂的零食速食美食,本書建構了一條文明的消化道,知識可口,奇趣橫生。看人類為口腹之慾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其心可畏,其情可憫,下一口更要細嚼慢嚥了。【內容簡介➤

二十歲

胡晴舫著,麥田出版,40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40年前蕭颯寫下《死了一個國中女生之後》(1984)描繪當時代青少年的困頓心靈,胡晴舫的新作亦有如以「一個大學女生之死」,延續文學史中紀錄、探討時代心靈的傳統。故事起始自1980年代末風起雲湧的歷史背景下,一代平凡青年將開始書寫自己的成長誌,卻有人的生命就封存在20歲。透過「開始與終止」的對比張力,此作穿刺一個時代青年的心靈泡泡,卻也不只是任其破滅,而是以小說藝術,透徹與鄭重地寫下那難以捕捉的形體。【內容簡介➤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

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
寿命が尽きるか、金が尽きるか、それが問題だ
小梶沙羅著,陳嫺若譯,中島梨絵繪,遠流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益  
一位60歲的女性回到家鄉照顧年齡合計超過360歲的父母與姨丈姨媽,這個故事最基本的設定聽起來就已經夠驚悚了,作者更是毫無保留地記錄下各種照護日常與無理現實,充分反映照顧者的孤立無援與照護系統的破產。但這又不只是一部社會寫實報導。除了議題以外,作者獨特的觀點與筆觸,將「生命」本身的各種樣態以慧黠流暢的文字呈現,是此書最珍貴的元素。【內容簡介➤

牛車走過的歲月・三部曲

凌煙、李岳峰著,釀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長期耕耘鄉土題材的凌煙,以十分新穎、流暢、高度視覺化的敘事,帶來這套大河之作,累積也更新了本土通俗文類的創作美學。不僅讓我們讀到深入情節與角色的口氣、所成就的語言質地,也讓台灣牛(車)、女性等重要的歷史主體,有了深厚的描繪與記錄。【內容簡介➤

同聲同氣

香港年長女同志口述史
鄧芝珊 、伍詠欣著,謝莉娜譯,手民出版社,512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性少數的生命經驗,一直是過往文化史性別史研究最難累積的一塊。一是在主流歷史中,少數者的聲音不是被抹去就是被代言;二是大部分少數社群也經常要隱匿身分,難以自我言說。即使隱身甚至失語,「同聲同氣」則是共同的渴望:我們都在尋找像自己一樣的人。書中訪談的5位香港年長同志,出生時間落在1948-1958年,在性別經驗以外,也帶出他們經歷過的香港歷史,如1983麥樂倫事件、1991非刑事化、張國榮自殺等。由此內外觀照研究限制與生命經驗,讓此書更顯無比珍貴。【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