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對話》漫畫江湖,看人品,不看沉浮:韋宗成和韓京岳的家常菜

信步穿過西門町巷弄,將近傍晚,人潮不多,韓京岳與韋宗成並肩走著聊天,看上去就是兩個再普通不過的中年男子。偶有行人匆匆經過,或許也沒能想到,這兩人一手打造了西門町看板娘及台北燈節主燈之一「林默娘」。

來到美觀園日式料理店,我們落座辦桌常見的旋轉圓桌,菜單生魚片蛋炒飯並列,又日又台,韓京岳熟門熟路點了綜合醋飯和蛤蜊湯,這是他慣吃的組合。他說往昔送貨經過,便順路來吃一頓飯。

韓京岳是未來數位公司的社長,原本公司只代理日本成人遊戲,卻在出版了《馬皇降臨》之後,多了個總編輯的身分,開始經營台灣原創漫畫。兩人合作剛滿十年,如今《冥戰錄》可說是國內漫畫最成功的IP。

_dsc9387_suo_.jpg

韓京岳平常不習慣買東西送工作室成員,喜歡請吃飯,他說,飯吃完了不留下什麼紀念品,沒負擔。這次,換我們請客,用一頓飯,換十年的故事。

▇沒有典範的時代,試著開路

時光回推10年,台灣漫畫受景氣低迷與網路崛起的夾擊,輝煌前景慘跌谷底,當紅漫畫家或者轉投遊戲產業,或者前進大陸市場。套句韓京岳的話,「台灣原創漫畫跟死了沒兩樣。」

活躍於同人圈的兩人就是在那時候認識的。韓京岳第一個想法是:「國內還有這種天才嗎?」當時《馬皇降臨》只完成一部分,韓京岳立刻被打動,原本設想讓其他出版社出版,宣傳頁釋出後引起媒體爭相報導,意外的是,沒有一間出版社上門詢問。

_dsc3851_suo_.jpg「大出版社顧慮比較多,我們小出版社比較禁得起風險。」韓京岳看出《馬皇降臨》題材看似敏感卻不至於引起社會反彈,乾脆自己跳下來做,同人場一天就賣掉4000本,最後銷量是預估值的10倍,4萬本。

稱得上傳說了吧?韓京岳笑:「還有更厲害的傳說,所以也不好意思這樣講。」從表情看得出來,他並不否認。

《馬皇降臨》的成功,讓韋宗成正式成為專職漫畫家,韓京岳也多了總編輯的身分。

出道作一砲而紅,長篇《冥戰錄》又可說是台漫角色IP化最成功的案例,韋宗成有天才也有運氣,但《AV端指》很難得地流露出他的搖擺猶疑。

即使《馬皇降臨》狂賣4萬本,韋宗成從不希望那成為代表作,真正下定決心開始長篇之前,他先著手繪製由早期作品改版的《AV端指》。

韓京岳說,初期主要負責避免作者踩雷,直到《冥戰錄》才真正高度參與劇情設定。「《AV端指》本來有些玩得很過火的內容,譬如虐待小動物的情節,都改掉了。完成之後,韋宗成滿困惑:真的可以嗎?不過銷量確實很好,也許因此建立了信心。」

▇劍指禁忌:政治、宗教、色情

經營情色出版品的韓京岳曾在《動漫社會學:台漫不死》提到,該產業不但要遵循政府法規,還得面對社會壓力。法規是明文,人心標準卻是浮動的。他對於大眾的底線異常敏銳:我們享受惡搞但不容忍惡意,我們樂於被精神污染,可不允許一絲污衊。

這份敏銳,也許來自於韓京岳的多重身分。身兼老闆與總編輯,經銷通路多是韓京岳自己跑出來的,又時常到展場第一線面對市場,他太懂什麼內容有賣點又不引起爭議。

最初《冥戰錄》只是一群熱血帥哥的冒險故事,經韓京岳建議後,才加入林默娘。「當作者提出可行的想法,編輯就要為想法定個會令人願意掏錢的方向,還要找到消費的族群。漫畫的原點是角色,宗成先用媽祖引起讀者群的關注,藉由創作累積認同。」

這也是為什麼,韋宗成的作品碰觸了台灣人最禁忌的政治與宗教議題,卻從來沒有負面消息。正因為韓京岳在漫畫出版之前,已做足了議題發散的風險評估,不僅成功製造話題,分寸拿捏更是精準。

啟用知名度最高的神明當主角,也沒誤踩地雷。曾有信徒表示:「不要讓媽祖露胸部就好。」(雖然當下韋宗成的心聲是:「林默娘是小女孩,露胸部的任務就交給別人。」)看來,大眾的底線其實沒有我們想像的淺。

▇作品如人品,都得累月經年

長篇漫畫的經營,其實是一場與時間的長期抗戰。尾田榮一郎的《海賊王》一畫便是二十多年,《冥戰錄》至今也來到第9個年頭。在不同階段,會有不一樣的問題。最初的方向設定,可說是決定未來走向的關鍵;其次,漫畫家會遇上創作的瓶頸。「有些人可能立志畫長篇,但單行本第一集出來,想講的東西就都畫完了。」韋宗成說。再者,行銷端也必須面對新、舊讀者的銜接;內容上,也必須把作品的世界觀一步一步擴增。

這些問題並不專屬於作者,編輯也得一起扛。除了協助蒐集、考察資料之外,內容調整是永遠的課題,不會因為認識久了就鬆懈。尤其角色的塑造,需要更多時間磨合,戲份愈多,爭執愈多,有時光是一句對白的用詞口吻,就得來來回回改好幾次。

_dsc9548_suo_.jpg

「第11集還沒出,就因為還在改。」韋宗成說,有些編輯不夠了解漫畫,下的指令反而磨滅了作者最擅長的部分,「但是韓老闆給的建議,回頭來看都是對的。」

韓京岳答得乾脆:「我要負責掏錢啊,給建議當然特別認真。」

錢要自己賠,作品成功與否便重如泰山。自2010年開始連載,《冥戰錄》第一集賣出1萬4000本佳績。韓京岳最有感的,或許是止住老讀者的流失,以及召喚新讀者的市場問題。幸而他搶先一步,在IP這個詞還沒出現之前便打開各種新市場。

長篇漫畫不但考驗漫畫家的創作才能、熱情和耐力,也同樣考驗出版社長程規劃的眼光、行銷與經紀能力。

3-tile_1.jpg

_dsc9433-005suo__0.jpg「從《冥戰錄》誕生,我就把它當自己女兒,辦活動、異業合作,去想怎麼玩會更有趣。現在娛樂太多了,如果不有趣,關注度就會消失。」韓京岳說。

2017年台北燈節,林默娘主燈周遭萬頭鑽動,宣示《冥戰錄》走出台漫同溫層。「有更多人認識這個角色,我不再只是《馬皇降臨》的作者,滿感動的。」韋宗成維持平穩的語氣說道。

▇漫畫江湖

對照幾年前的受訪影片,韓京岳多了些白髮,擔心交不到女友的韋宗成也結婚生子了。韓京岳理所當然成了乾爹,「很給我面子喔,我一下飛機趕到醫院,她就出生了。」他笑咪咪,《冥戰錄》之外,現在又多了個女兒。

當女兒乾爹,表示韓京岳地位與眾不同嗎?淡定漫畫家想了一下,「還好吧?女兒有5個乾媽啊。」

_dsc9697_suo_.jpg

不知道是否因為我們在場,兩人之間就是這樣淡淡的,沒有太多吐槽或感謝。相處起來,不太像老闆/客戶或編輯/作者。韋宗成形容的比較傳神:「我們工作室就像同人社團,他是社團頭頭。」

當個社團頭頭,可能多少有點雞婆,能獲利的要幫,沒好處的也要幫。這些年,他們一起做了很多事,譬如舉辦「未來盃華語漫畫獎」,或者成立漫畫家宿舍,讓有志之士能畫畫也能吃飽。

「只有自己混得好又不好玩,希望其他作者也可以混得不錯。」韋宗成語畢,韓京岳很難得吐槽了:「這麼客氣,當初不是說要創造一個成功典範?」

成功典範,聽來高大上,但的確就是他們持續前進的方向。「一旦有漫畫真正IP化,市場會慢慢出現。這件事一定要有人做,而且成功了,才會有更多人跟上來。現在台灣最急需的,不是很紅的漫畫家,而是一個作品的成功。」

只是江湖便是如此:有人造橋鋪路,有人興風生浪。意外聊起業內目睹之怪現狀,淡定一下午的韋宗成情緒出現波動,氣憤道出道貌岸然背後的強取豪奪。韓京岳擺擺手,示意冷靜冷靜,以為他此刻又進行一個踩煞車的動作,沒想到竟是支持韋宗成繼續暴走,「那些人真的太誇張了,今天要是我們之中,誰幹了這種事,兩個人絕對都會第一個跳出來爆料對方。」原來,見聞罔顧道義之事,他們都是衝組。

至此恍然大悟,為何稍早問起兩人能合作多年的主因,韓京岳提的不是畫技或天才,而是人品。「最怕相處久了發現這個人會背刺你。當你發現他是好人,就會願意多花資源幫他往上爬,他也會主動釋出資源給其他人。」

▇飯都吃不飽了,還談使命感

曾經台灣差點就要出現成功典範了,韓京岳感嘆談起《Young Guns》最後一幕:舉起十多年還沒落下的菜刀。那是台漫風起雲湧卻嘎然而止的一刻,歷經十多年慘澹景況,好不容易止跌回升,大眾對於台漫的盼望似乎又回神了。

現在回頭看,10年前跳下來做原創漫畫的決定,難道已背負了振作台漫的使命感?韓京岳提高些許音量說:「飯都吃不飽還講這種話,太囂張了!」引起一陣笑聲。

桌上的炸蝦蛤蜊湯雖然冷了,但仍是好吃的家常口味。如今吃飽已經不再是奢求。吃飽了,才有餘力讓其他人也能好好吃飯,好好畫畫。

_dsc9737_suo_.jp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9-06-26 12:00
東亞書房》日本水墨畫家砥上裕將跨足文學,及其他藝文短訊

【得獎消息】

  • 第35屆太宰治獎評選結果出爐,阿佐元明的〈色彩〉擊敗其他1200篇投稿作品,於決選中拔得頭籌。〈色彩〉講述因眼傷退役的拳擊手千秋,透過兒時友人高俊的介紹,進入裝潢公司就職後所發生的故事。千秋與夥伴高俊及親方在裝潢公司賣力工作,為了擴展業務,親方聘請了畢業自美術專門學校、卻已放棄畫家之路的新人加賀。認真但有些怯懦的加賀雖然是初次接觸裝潢工作,對業務卻上手極快。這樣的加賀深受周圍的人喜愛,只有千秋隱隱覺得違和感揮之不去,並對他抱持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忌妒和複雜感受。直到加賀受傷辭職,回老家繼承果樹園後,千秋才終於意識到違和感的本質,並且面對過去未完的事物。〈色彩〉以寫實的筆法,舖陳故事主角們的工作日常,以及纖細的內心世界。本篇得獎作收錄於今年6月17日出版的《太宰治賞2019》(筑摩書房)。

【作家動態】

  • 日本小說家田中慎彌5月底出版私小說《小太陽》(新潮社),譜寫佇立於虛實之間的作家日常。田中於2005年以小說《冷水羊》奪得新潮新人獎,3年後憑著《蛹》及《斷了的鎖鏈》分別榮獲川端康成文學獎及三島由紀夫獎,其後多次獲芥川獎提名,2011年終以《共食者》抱得第146屆芥川獎。
    今年出版的私小說《小太陽》,深刻刻劃被幻想占據身心的作家姿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被同居的女人掃地出門,生活拮据、終日只知埋頭撰寫小說,不知從何開始有了結束生命的念頭。就在此時,尋人的委託找上門來。伙食、房租、水電、孝親費,人生於世不得不扛起細瑣卻又繁重的壓力埋頭工作,自己究竟為何而活?為何而寫?本書透露作家在荒謬而嚴峻的世界中苟延殘喘的姿態與反省,呈現芥川獎作家的新境地。
     
  • 曾以〈新女兒〉及《這是亞美子》榮獲太宰治獎及三島由紀夫獎,2017年又以《家鴨》及《星之子》一舉拿下河合隼雄物語獎以及野間文藝新人獎的小說家今村夏子,本月推出中篇小說《紫色裙子的女人》(朝日新聞出版)。
    「我」對住在附近的「紫色裙子的女人」感到相當在意,為了與對方成為朋友,試圖誘導對方到自己的職場工作。一名奇怪的女人,以及觀察著這個女人的女人,由視線及故事線交織而出的敘事,在今村夏子筆下呈現出歪曲而古怪的氛圍,以及令人驚異的另類趣味。

    p1.png

    左起:〈色彩〉、《小太陽》及《紫色裙子的女人》

  • 寫下《春之庭院》、《日出前向青春告別》、《主題曲》、《星星的印記》等知名作品的文學獎小說家柴崎友香,本月出版新作《迫不及待》(每日新聞出版)。
    長期獨居的39歲婦女北川春子、不久前剛喪夫的63歲女性青木由佳里,以及25歲的新婚女子遠藤沙希,年紀與性格皆迥異其趣的3人,自相遇後展開的「鄰里往來」,將會如何發展呢?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總或多或少被各種他人無法得知也難以評斷的問題和煩惱所困。人與人之間,是否真能跨越年齡、生活環境、價值觀等鴻溝,進而相互理解呢?柴崎友香將《迫不及待》一書,致贈給在現代社會中浮沉的大人們。
     
  • 超人氣作家池井戶潤,日前出版最新長篇力作《No Side Game》(ダイヤモンド社),呈現日本職場與球場的熱血奮鬥。池井戶潤的作品在日本戲劇圈炙手可熱,已有多部小說作品被翻拍為日劇,包括《民王》、《陸王》、《下町火箭》以及創下收視紀錄的《半澤直樹》(改編自原著《我們是泡沫入行組》與《我們是花樣泡沫組》)。
    新作《No Side Game》講述大企業的中堅員工君嶋隼人,因反對上司主導的企業收購計劃,遭降職被派往鄉下工廠,並硬著頭皮接下橄欖球隊經理後的奮鬥過程。沒有任何橄欖球相關經驗的君嶋,該如何讓低迷的橄欖球隊起死回生,並讓自己的事業東山再起呢?本作亦被改編為同名日劇,由知名男星大泉洋主演,預計今年7月起在日本TBS電視台播出。

    日劇《No Side Game》預告

  • 日本文學獎作家小川洋子及堀江敏幸共同創作的故事《接著只需再貼上一枚郵票》(中央公論新社),於今年6月中出版。曾經相愛的兩人,卻因某件不可挽回的事情而走上陌路。消失的襁褓衣、溫柔的猜拳、湖上的對話,以及藏於14封信件中的哀傷祕密,交織出撼動人心的故事。
     
  • 日本水墨畫家砥上裕將,以今年獲選第59屆梅菲斯特獎的出道作為《線將我描繪》,在文學領域一鳴驚人。即將於本月底出版的《線將我描繪》(講談社),結合文學的想像力與繪畫之美,賦予讀者充滿藝術氣息的閱讀體驗。
    父母因交通事故喪生後,大學生青山霜介便陷入了喪失感中。此時,他在打工的展覽會場與水墨畫巨匠篠田湖山邂逅。受到篠田青睞的青山被收為入室弟子,卻遭到篠田的孫子千瑛反對,千瑛更賭上隔年的「湖山獎」,欲和青山一爭勝負。
    水墨畫是以筆鋒勾勒而出的「線」之藝術,然而其所描繪的卻是「生命」之樣態。被水墨畫所吸引的青山,透過線條的描摹,也漸漸梳理了自己的人生。書評家大矢博子評述:「對於自身輪廓的描繪,可說是青春小說的不敗王道。但作者卻將這個主題與由線條構築的水墨世界巧妙重合,讓人驚覺原來也有這種呈現方式。本書是將青春小說與藝術小說以最精湛的形式融合的一部作品。」

【業界新聞】

  • 已故直木獎作家向田邦子的散文作品〈沒有字的明信片〉被改編為同名繪本,5月底由小學館出版。生前兼有編劇家、隨筆家、小說家身分的向田邦子,曾出版《父親的道歉信》、《女兒的道歉信》、《午夜的玫瑰》等多部感動人心之作。收錄於《女兒的道歉信》中的〈沒有字的明信片〉,是被選入日本教科書的散文名作,描寫戰爭中向田一家最小的妹妹、父親以及作者之間的家族之情。
    繪本《沒有字的明信片》文字部分由向田的書迷、本身也是直木獎作家的角田光代書寫,搭配西加奈子大膽的構圖和用色,以全新的形式將這篇兼具時代軌跡及家族溫情的故事再次搬上文學舞台。
     
  • 已故文學獎作家葉室麟未完成的遺作《曉天之星》,上個月底由出版社「PHP研究所」整理出版。《曉天之星》一書可謂葉室麟在人生最後對於「近代」書寫的挑戰,也承載著他身在病中仍然不願放下的創作的執著。
    在明治新政府中擔任外務大臣的陸奧宗光,一邊試圖與歐美列強對峙,一邊為改正不平等條約而費盡心力。陸奧賭上日本尊嚴向強國挑戰的氣魄,究竟是自何而生、又如何養成呢?出身幕末紀州的陸奧深受坂本龍馬青睞,在海援隊嶄露頭角,並曾於明治新政府擔任縣知事等職務,卻也因被控告企圖顛覆政府等罪名入獄。歷經時代的波折,陸奧的才能終於在他擔任伊藤博文內閣的外交官時盡情綻放。
    以陸奧宗光為主題的《曉天之星》雖然是葉室麟未能完成的作品,卻仍能從中窺見作者滿溢的思緒。本書後續由書評家細谷正充解說,並由葉室麟的長女葉室涼子介紹其父在連載期間的想法。書中同時收錄描寫坂本龍馬之姐的短篇作品〈少女向前走〉。

    71mu17dvywl-side.jpg

    左起:《沒有字的明信片》繪本、《曉天之星》

  • 日本令和時代的首次芥川獎及直木獎決選名單於日前公布。除了連續兩屆皆獲芥川獎提名的社會學者古市憲壽外,曾以《獨舞》拿下群像新人文學獎的29歲台籍作家李琴峰,也以《倒數五秒月牙》入圍本次芥川獎,為繼溫又柔後入圍芥川獎的台灣作家。
    另外,直木獎則首度出現決選名單全由女性作家包辦的情況,入圍者包括獲第5次提名的柚木麻子、第4次提名的原田舞葉、第3次提名的澤田瞳子、第2次提名的大島真壽美及窪美澄,以及以《平場之月》首度入圍的朝倉霞。兩獎項的最終評選,預計將於7月中舉行。
     
  • 於2017年底休刊的時尚雜誌《Zipper》,本月22日發行為期一刊的「復活」特輯。《Zipper》在1993年以「向同個風格說『不』」為宗旨創刊,向讀者傳遞平成的時尚和活力。在邁入令和的當口,編輯部以「如果現在要來做一本叫做《Zipper》的雜誌」為發想,推出僅有一期的限定復活號。
    復活號以「90年代」為題,既是致敬雜誌創刊的年代,也呼應當下的復古潮流。封面邀請到過去也曾擔任該刊封面人物的木村Kaela,內容則包括與今年慶祝25週年的卡西歐名錶「BABY-G」合作的特別訪談,以及其他如街拍企劃等相關報導。

    20190605-zipper02_full-side.jpg

    《Zipper》2019年標誌,左為木村Kaela(取自cinra.net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韓國・文化輸出》日本的「金智英現象」與韓國文學熱

2018年12月,日本筑摩書房出版了韓國女作家趙南柱的《82年生的金智英》。筑摩引進這部韓國女性主義作品,具有多方考量。首先,這是一本在韓國熱銷百萬冊的超級暢銷書。其次,這本書得到韓國偶像團體BTS的RM(金南俊)、少女時代的秀英、Red Velvet的Irene(裴珠泫),以及韓國總統文在寅等名人的推薦,並已確定由鄭有美、孔劉主演電影版,這些都讓它充滿「韓流」光環。

日本這幾年在安倍政府提倡「女性經濟學」的政策下,女性地位不升反降,全球性的MeToo運動也讓日本女性更加意識到自身所處環境的厭女氛圍,尤其像醫科大學扣女性考生分數這類歧視事件層出不窮,更讓日本女性越發關注自身遭受到的差別待遇與所處位置。

可以說,「韓流」效應、日本社會的厭女症,和根深柢固的男性家父長制,孕育了《82年生的金智英》熱銷日本的土壤,讓它在上市短短4天後就已3刷,很多書店更呈現缺貨狀態。截至今年(2019)4月,這本書在日本已創下突破13萬本的驚人銷售數字,這在日本翻譯文學的出版市場中,實屬異例。

就在這種態勢下,從蔦屋、丸善、淳久堂等大型連鎖書店到獨立書店,紛紛設置韓國文學專區,霎時之間,韓國文學成了近期日本出版市場的熱點,吸引了大量的目光與眾多的討論。

正當「金智英現象」越境在日本火熱延燒之際,白水社趁勝追擊,於今年2月下旬推出《致賢男哥:韓國女性主義小說集》。這本直接亮出「女性主義」招牌的小說選,收錄了趙南柱的〈致賢男哥〉、崔恩榮的〈你的和平〉、金異說的〈更年〉等7篇韓國女作家以女性為題材的短篇小說。趙南柱更是在3月初親赴日本宣傳,這除了更加炒熱日本對女性處境與女性主義的討論外,也讓日本的韓國文學熱再次攀上高峰。


shu_dian_zhao_c.jpg

(取自businessinsider.jp

不過認真說來,日本的韓國文學熱其實並非肇始於《82年生的金智英》的出版。應該說,《82年生的金智英》在日本的成功,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之外,還得利於日本出版業近10年來對韓國文學出版孜孜矻矻的耕耘,以及韓國政府向全球推廣K-BOOK和K-文學所給予的強大支援。

若要追溯這波日本的韓國文學出版熱,或許可從申京淑的《請照顧我媽媽》一書在日本出版談起。

▉從申京淑的《請照顧我媽媽》開始

申京淑的長篇小說《請照顧我媽媽》2008年於韓國出版後,狂銷近200萬冊,版權賣出二十多國,創下當時韓國文壇的奇蹟。基於此,日本集英社在2011年9月推出該書的文庫本,首刷7000本,定價780日圜(約台幣220元),並請來角田光代撰寫推薦語。

而在《請照顧我媽媽》日譯本出版的前幾個月,美國Knopf出版社即發行了該書的英譯本《Please Look After Mom》。在此之前,Knopf曾出版過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譯本,熟知美國市場對亞洲文學的接受情況。他們對《請照顧我媽媽》深具信心,相信該書在美國可締造出不輸韓國的銷售量,決定首刷10萬本。這個首印量遠超過先前村上作品的首刷,足見Knopf對該書的興奮指數。

當時,接受韓國文學翻譯院資助,在美國出版的韓國文學中,首印量最高的是高銀詩集《南與北》的5000本;不受國家資助,由民間自行出版的韓國文學中,首印量最高的則是金英夏《光之帝國》的6000本。據此,我們不難看出《請照顧我媽媽》所被賦予的期許。而《請照顧我媽媽》也的確不負Knopf的期待,面市後旋即獲得《紐約時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的好評,炒熱了買氣,最終在美國締造出17萬冊的銷量。

不過,即使英譯本在美國創下佳績,且當時日本正處於「韓流」的最高潮(該年年底有3組韓國偶像團體〔東方神起、KARA、少女時代〕入選紅白歌合戰),集英社還是膽戰心驚。集英社的編輯岩本暢人曾如此說明當時日本一年出不到10本韓國文學的處境:「如果將目光投向文學世界,那裡確實存在著超額出口的現象。韓國充斥著日本的翻譯小說,但日本對韓國文學有興趣的人,卻還是相當有限。」

也因此,集英社採取了保守性的出版策略,選擇以文庫本形式推出《請照顧我媽媽》,期以低價、確保上架空間、拉長上架時間和網路宣傳的營銷方式,延長這本書的能見度與壽命。


ma_ma_nai_zai_na_li_ri_wen_ban_shu_feng_-side.jpg

《請照顧我媽媽》日文版書封(左),及韓國作家申京淑(取自FB

所幸,由於作品本身的話題性與銷售光環,吸引了眾多媒體至新書發表會採訪。之後,在韓國文學翻譯院的資助下,申京淑再度訪日,與津島佑子、星野智幸等作家對談。再加上當時的韓國大使申珏秀購買了上百本,作為大使館致贈訪客的禮物。在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至2012年3月為止,《請照顧我媽媽》順利賣出1萬8000本,創下當時韓國文學在日本的罕見銷售佳績。

值得一提的是,在《請照顧我媽媽》出版前,CUON(クオン)出版社推出「新韓國文學系列」,並以韓江的《素食者》作為開山之作。《素食者》出版後,獲得極佳的評價,首刷5000本很快售罄。而該書的叫好叫座,除了讓日本的閱讀市場對韓國文學驚豔不已外,也打破了日本出版界「韓國文學不賣座」的既定認知。可以說,《素食者》的日譯本為《請照顧我媽媽》先行預熱了市場,具有前哨作用。

日後的事實證明,集英社和CUON出版社選書的眼光確實獨到。2012年初,《請照顧我媽媽》榮獲曼氏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申京淑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女作家;2016年5月,《素食者》勇奪曼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這是韓國作家首次入圍並獲得該獎項。韓國文學接連斬獲國際文學獎項,大大提升了韓國文學的國際能見度,也讓日本更加重視韓國文學的引介。

▉一條龍式的K-BOOK文化出版產業鏈

在這波日本的韓國文學出版熱潮中,不容忽視的核心人物為主持CUON出版社的金承福。

金承福畢業於首爾藝術大學,專攻現代詩。2001年赴日留學,進入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文藝學科,師事散文家伊藤禮。畢業後,她進入東京的廣告公司工作,4年後自創門戶,獨立經營一家廣告公司。2008年雷曼兄弟的次貸危機,讓原本一帆風順的公司業務量頓減,這也讓她開始重省自己的原點──文學,並將工作重心移往她在2007年創辦的CUON出版社。

這家韓國人在東京經營的出版社,目標是向日本讀者傳達「韓國小說是有趣的」。2011年,CUON推出「新韓國文學系列」,選書的考量主要以2000年後出版、得過文學獎的作品為優先,並首推韓江的《素食者》。《素食者》在文壇評價與市場銷量上的不俗表現,除了讓該書系有一個良好穩健的開始,也讓書系得以繼續發展。此後,「新韓國文學系列」每年出版2至3本書,至2018年底為止,已發行了19部作品(見下表),步入穩定經營期。

編號

作者(出生年

書名

出版年月

01

韓江(1971)

素食者

2011.06

02

金重赫(1971)

樂器們的圖書館

2011.11

03

具孝書(1957)

長崎爸爸

2012.03

04

申庚林(1935)

乘著駱駝:申庚林詩選集

2012.05

05

朴晟源(1969)

都市是由什麼做成的

2012.09

06

金彥洙(1972)

設計者

2013.05

07

金愛蘭(1980)

噗通噗通我的人生

2013.07

08

殷熙耕(1959)

美麗將我貶低

2014.02

09

許炯萬(1945)

埋葬耳朵:許炯萬詩選

2014.02

10

金衍洙(1970)

她在世界的盡頭

2014.02

11

黃仁淑(1958)

野貓公主

2014.09

12

朴玟奎(1968)

逝去公主的孔雀舞

2015.03

13

鄭士朗(1984)

under,thunder,tender

2015.07

14

金衍洙(1970)

神奇小子

2016.05

15

韓江(1971)

少年來了

2016.10

16

片惠英(1972)

綠色花園

2017.06

17

金英夏(1968))

殺人者的記憶法

2017.10

18

韓江(1970)

瞬間 安靜

2018.06

19

崔恩榮(1984)

祥子的微笑

2018.12

 
在此之後,金承福又推出其他系列。其一為「CUON同時代人的對話系列」,旨在為日韓文藝工作者創造出對話空間,加強對彼此的認識與理解。目前該書系已出版3冊,分別是谷川俊太郎X申庚林的《不是為了喝醉而喝,那就慢慢品嘗韓國米酒吧》、佐野洋子X崔禎鎬的《親愛的Mr.崔:給鄰國友人的信》,與日韓年輕文藝世代之間的對談《現在想表現什麼?10名日韓年輕人的對談》。

另一系列則是2018年10月推出的「韓國文學short short きむふな的選擇」,由翻譯家きむふな(Kimu Funa)負責選編,旨在向日本讀者推薦深具餘韻的韓國短篇。該書系採取日韓雙語的編排方式,並請來人氣主播錄製的韓語朗讀,上傳Youtube,讓讀者可從語音上領略韓語之美,目前該書系已出版5冊。

「韓國文學short short きむふな的選擇」韓語朗讀片段

此外,韓國文學史上極為重要的歷史大河小說──朴景利的《土地》,也在金承福的推動下,預計推出全20冊的完整日譯版,從2016年11月發行第1冊迄今,目前已出版到第8冊。

雖然金承福個人的出版事業做得風生水起,但她並不以此為滿足。2011年,金承福設立了「K-BOOK振興會」,這是一個情報窗口,旨在推動日本出版業對K-BOOK的出版與翻譯。在K-BOOK振興會的網站「K-文學.com」上,依「想用日語讀的韓國書」、「日語可讀到的韓國書」和「韓國的出版.書店情報」3個欄位,提供日韓雙邊最新的韓國文學出版情報、書目推薦,並以此介入版權仲介、譯者推薦等業務。

而在大河小說《土地》出版後,金承福再度擴展業務,介入文學旅遊業。2016年11月,她與Chekccori(チェッコリ)書店共同策劃「文學遊韓國 統營篇」,帶領日本讀者前往《土地》的場景地統營,進行為期4天的文學踏查。

「文學遊韓國 統營篇」影片紀錄

Chekccori是金承福在2015年於東京神保町開設的一家書店兼咖啡店,店舖只有15坪,但收有兒童繪本與韓國進口的書籍近4000本,亦提供韓語語言交換,是一個日韓語言與文化交流的場所。

透過Chekccori這一空間的經營,讓金承福活潑地展開了更多元的活動企劃。除了上述的文學踏查,她也舉辦翻譯比賽、翻譯講座等活動,將目光投到譯者的培養上。

透過CUON出版社、K-BOOK振興會與Chekccori書店三者間的連結與相輔相成,金承福成功地營運出一條K-BOOK在日本的文化出版產業鏈,它不只提供日本與韓國零時差、零距離的K-BOOK資訊,更包辦了書目推薦、版權仲介、譯者培養與推薦、出版、銷售、文學踏查等上下游的所有相關業務,強化了日本的韓國文學出版熱。


chekccoridian_nei_bai_she_.jpg

Chekccori店內擺設(取自FB

也許是因為金承福所搭建出來的K-BOOK流通體系,讓K-文學的相關情報得以更快速清晰地同步傳到日本,日本其他出版社雖然沒有推出韓國文學系列,但也零星發行了不少韓國文學譯本。諸如金英夏、鄭士朗、朴玟奎等當前韓國文壇主力作家的作品,也一波一波地被引進。

除了CUON出版社的「新韓國文學系列」之外,近年日本出版界還有兩個書系值得一提。其一是Transview(トランスビュー)出版社在2011年一口氣推出8冊的「韓國現代文學選集」,其中囊括韓國40世代至80世代作家的作品,如李滄東的《男人中的男人》、林哲佑的《直線與毒瓦斯》等等。

其二則是晶文社自2017年陸續推出的「韓國文學的獻禮」,共6冊,該書系側重在60世代至80世代的作家,如韓江的《希臘語的時間》、朴玟奎的《三美超級明星隊最後的球迷俱樂部》、金愛蘭的《老爸,快跑》等。

K-文學的推廣與輸出韓國文學翻譯院的強大支援

而日本這波韓國文學出版熱潮背後,除了金承福的日韓文化產業鏈之外,韓國文學翻譯院所提供的支援,更是至為重要的關鍵因素。

早在1980年代,韓國文壇便開始重視國際化問題,並主張政府應關注韓國文學的國際推廣。韓國政府從善如流,不僅支援本土文學的外語翻譯出版,並將其納入文化部管理。當時翻譯的語種僅限於英、法、德和西4種,並以英語為核心。

到了90年代,這項業務改由文藝振興院接手。1996年5月「韓國文學翻譯金庫」成立後,韓國文學的出版翻譯由政府的直接事業轉成間接事業,韓國文學的國際化與世界化始見端倪。

一開始,因為急於求成,韓國將國際推廣的重點聚焦在翻譯上,營運模式為:選定文學作品,翻譯成外語,在國內印刷出版,然後向海外發行。然而,由於翻譯水準良莠不齊,且缺乏海外發行與推廣的經驗,初期成效不彰。

其後,文藝振興院將出版翻譯事業與「韓國文學翻譯金庫」合併,在2001年3月成立韓國文學翻譯院(Korea Literature Translation Institute,簡稱KLTI),其為隸屬於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轄下的特殊財團組織。

KLTI的成立,改變了以往的傳統出版格局。在此之前,翻譯工作多數是在譯者接受出版社委託後,才算成立,因而KLTI採取的補助申請方式為:由譯者提出翻譯補助申請,再由專家審核是否給予資助。但這種方式造成了一些後果,如無法保證圖書的代表性、KLTI的態度顯得過於被動等等。

為此,KLTI改變策略,設立了「翻譯圖書選定委員會」,組成成員均是韓國的一流學者。委員會每年召開兩次評審,評選出包含文學、人文、兒童讀本等數百種圖書清單,供譯者挑選。接下來由政府出資、KLTI組織翻譯,再透過國外的合作出版社發行。翻譯的語種也從原本的4種,擴大到二十多種。同時,KLTI也化被動為主動,自行編纂、發行刊物,一年4期,以中英兩種版本向海外介紹韓國文學,內容包括書評、作家訪談、文學焦點討論、出版資訊等等。

KLTI的戰略目標相當明確:致力推廣韓國文學,克服世界出版領域中,韓國文學為小語種的身分限制,企圖把韓國打造成國際化的世界文學交流場域。至此,結合了韓國政府與民間雙邊力量的KLTI,遂成為推動K-文學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負責開展韓國文學國際化所需的各項工作,舉凡圖書翻譯、國際文化交流、發掘與培養翻譯人才、對外宣傳、相關政策研究、海外推廣活動等等。而K-文學的對外翻譯出版,就在KLTI的經營操作下,始具規模與系統。


905327_537166833025232_325326247_o.jpg

韓國文學在KLTI不斷推廣下,傳散至世界各地

目前擔任KLTI理事的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朴宰雨,曾在接受訪談時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要把最能反映、揭示韓國民族心態和文化氣質的優秀文學作品介紹到其他國家,放大韓國的文學聲音,幫助人們深刻理解韓國社會和韓國人。」

而在被問及選書標準時,朴宰雨說道,「我們的出發點是作品自身的文學水平,韓國特色是否鮮明,是否有助於海外讀者了解韓國文化。我們也注意保持作品的多元化,平衡不同政治傾向的比例,左派或右派作家都有機會入選。另外,還會重新評估過去被否決的作品。總之,我們希望把韓國文學的精髓介紹給世界。」

KLTI在譯者的培養與出版補助上,更是不遺餘力。KLTI計畫每年培養10名左右的翻譯人才。海外申請者可事先通過KLTI官網提交譯作,經審查通過後,可獲得1500萬韓圜(約新台幣39萬5000元)的獎助。KLTI也與部分大學合作,開設韓國文學翻譯課程與特別講座,並提供高額獎學金,鼓勵外國人士赴韓學習韓語及韓國文化。且為提高翻譯品質,鼓勵海外出版,從1993年起頒發韓國文學翻譯獎,每年評選韓國文學翻譯新人獎,獎挹新人。

根據上述種種,不難看出KLTI在向全球推廣K-文學時的戰略經營、具體操作,以及強大的野心與企圖。從這個脈絡回頭思考日本的韓國文學熱,可以想見,在KLTI的強力支援下,韓國文學的譯介,似乎變成為一個較不具風險的出版選擇。在很多相關活動中,也可見KLTI參與其中,比如K-BOOK振興會與CUON出版社共同舉辦的翻譯比賽,經費來源就是KLTI。

出版《82年生的金智英》繁體版的漫遊者文化主編吳佳珍曾表示,他們接觸到這本書的機緣,起因於韓國書展的主動邀請,並得到機票補助。光磊國際版權負責人譚光磊也曾指出:「韓國政府對版權輸出與文學外譯的推廣不遺餘力,投入的預算也往往令人望塵莫及。」

總的來說,《82年生的金智英》在日本的成功與日本的韓國文學熱,不只緣於《82年生的金智英》自身的魅力,亦是日本出版業近10年來對韓國文學出版傾注心力的結果。而這背後,還可見韓國政府透過韓國文學翻譯院積極介入的痕跡。

然而,文學輸出不是賣手機,一本嚴肅的文學作品要在異國他鄉落地生根、成長茁壯,需要培育的土壤,需要流傳的時間。這與瞬間就能令人琅琅上口的K-Pop,具有盛世美顏的歐巴、小鮮肉、國民初戀,抑或是令人垂涎欲滴的K-Food,不能相提並論。

一個國家的文學要如何走出去?這個過程到底是推廣、行銷還是輸出?在在考驗著這個國家的文化基底、傳統底蘊與政治智慧。而當文學活動成為國家行為時,國家應介入到什麼程度?掌握到什麼範圍?這也考驗著各國文化人及相關人士。但不管如何,在此過程中,莫忘文學初心,也莫忘給予文學傳播耐心,這至關重要。唯有如此,才能讓所謂的文學國際化具備真正的品格。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