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閱讀233》逮到機會,一起移動!3類超清爽的親子共讀勝地
警報──警報──!夏天來臨,如臨大敵,此時沒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唯美,只有大汗珠小汗珠流全身的煩躁。看著窗外毒辣的太陽和飆高的氣溫,獨自外出都嫌麻煩了,假日還要帶著孩子出遊的家長們,準備踏出家門之前,想必內心會有那麼一刻充滿各種厭世的掙扎吧?
爸爸媽媽們辛苦了。忙碌工作一週後好不容易盼來的假日,如果能擺脫上山下海又耗時耗力的戶外活動,悠悠閒閒待在涼爽的冷氣房中,不知該有多好?Openbook閱讀誌深知您內心的渴望,本次專題,就讓我們開啟Openbook閱讀通功能,搜尋適合大人小孩一起同遊的特色閱讀空間,替全家規劃一場夏季清爽共讀的旅行吧!

▓希望孩子專心閱讀?投其所好很重要──特色館藏
國立台灣美術館(Facebook)|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Facebook)|台中市立圖書館清水分館(Facebook)|新北市青少年圖書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Facebook)|親子美育數位圖書館(Facebook)|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Facebook)|屏東縣原住民vusam兒童圖書館(Facebook)|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圖書館(Facebook)
有經驗的爸媽們都聽過這句玩笑話:當熊孩子突然安靜下來時,十之八九都在做壞事。但若發現剩下的十之一二,是孩子正在專注閱讀,那爸媽們應該會感動得想落淚吧!其實,當孩子願意全神貫注安靜做某件事時,正代表那件事是他的興趣所在。對家長而言,觀察自家寶貝的嗜好,以鼓勵的正向態度及正確的專業知識引領他,無疑是對孩子最好的幫助。
說到廣納專業知識的集大成之地,當然就屬圖書館了。近年,各縣市圖書館陸續發展「特色館藏」,計畫性地鎖定特色主題之書籍,就連館內空間與活動的規畫都極富巧思,使出渾身解數增加目標讀者到訪圖書館的頻率。對於有特定嗜好的親子來說,這類特色館藏圖書館簡直就像一座寶庫,重點是,除了可以痛快挖寶,來圖書館吹冷氣絕對是加分項目之一。現在就來看看Openbook的誠心推薦名單吧!
「美」是一生的學習,美感教育需要從小扎根,若您家孩子喜歡拿筆畫畫,無論是乖巧安分地畫在白紙上,或是叫人頭疼地盡情揮灑在牆上,家長們可以考慮以鼓勵的心態,帶他們來一趟位於台中的國立台灣美術館。
此館是台灣唯一的國家級美術館,不僅可以欣賞藝術展覽,館內還規劃兒童專屬的繪本區,以夢想飛船為概念,將整體空間裝潢設計為繪本雷達站、話書艙、故事屋、藝想角落等童趣的閱讀區,讓孩子們在量身打造的閱讀環境中,欣賞國內外各類繪畫風格的繪本。
如果孩子喜歡四處活動,同館的兒童遊戲室打造了互動式硬體設施,可讓孩子進行扮演、閱讀、說故事、拼圖、數位互動等遊戲,認識藝術創作的原理與欣賞藝術作品,該孩子從小就樂於親近美術館。
類似的國家級博物館還有高雄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是許多孩子,甚至家長童年接觸科學的教育啟蒙地。館內展示的主題涵蓋生活各層面,認真參觀就能消磨一整天了,因此較少人會留意到博物館內原來還有附設科普圖書館。圖書館內提供科普書刊、視聽DVD、科普漫畫及兒童科普書籍,包含天文地理、醫學保健、動植物世界、數學與資訊等九大類科學主題;假日早上報到的話,還有機會參加「科普說故事」活動。科普圖書館最適合總是有一百萬個「為什麼?」的孩子,和老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爸媽們了!
今年暑假自6/9至8/26,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繽紛夢幻的「色廊展」。(色廊展 Color Gallery)
另一種腦力激盪的閱讀主題為偵探推理,是長踞熱門借閱排行榜的書種,若家中寶貝是個小小偵探迷,不妨帶他們來台中市立圖書館清水分館解密。分館特色館藏提供推理相關文學、視聽資料與漫畫約2200冊,還有各式各樣的偵探工具,目前是台中第一間,也是唯一設置「推理文學」專區的公共圖書館。圖書館專區的「謎思角」定期介紹代表性推理作家與流派,旁邊還有以「貝克街小書房」和「東方快車小包廂」命名的包廂式閱讀區。館內也特別為幼稚園與小學孩童,設立「兒童益智推理區」,精選益智類與推理類童書,藉由親子共讀訓練孩子們的觀察力及邏輯推理能力。
其他值得一提的特色館藏圖書館還有:全國第一座為青少年規劃設計的新北市青少年圖書館、超過四千多本漫畫且全國首創24小時不打烊的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以親子美育及藝術類圖書資料為主的台北市親子美育數位圖書館、具有全台最具規模國際繪本中心的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全台第一座原住民兒童圖書館的屏東縣原住民vusam兒童圖書館、東部也有以「南島映像文化」為主題的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圖書館等。
【特色館藏】①掀開更多「特色館藏」閱讀空間的介紹,請點我;②或上「移動閱讀223」,查看台灣各地的有趣空間;③搜尋Openbook閱讀通全站的空間或活動資料。 |
▓啟發興趣、刺激思考的樂園──童書專門店
海灣繪本館(Facebook)|毛怪和朋友們藝術童書工作室(Facebook)|他里霧繪本館(Facebook)|信誼小太陽親子書房(Facebook)|花栗鼠繪本館(Facebook)|小兔子書坊(Facebook)|書酷英文書店(Facebook)|斗六市繪本圖書館(Facebook)|小房子書鋪(Facebook)|孩好書屋(Facebook)
如果孩子的興趣很廣泛,或是尚未開發出孩子的興趣,多方嘗試準沒錯。帶家中寶貝到收藏各種類型童書的特色閱讀空間,直接觀察他的閱讀偏好,對於預測孩子未來的學/職涯發展上,可是比抓週還要準確一百倍呢。
許多專為兒童規劃的書店或圖書館,從入口到閱讀區的各處細節設計,均是以兒童的視角來體貼打造。除了收藏大量小朋友適讀的書籍外,趣味又多元的親子活動也是一大重點,這裡如同遊樂場般刺激又好玩,只不過刺激的是孩子們更重要的思考能力。

海邊太熱,但孩子吵著想游泳?位於清水小鎮眷村文化園區的海灣繪本館,帶孩子想像海洋。由眷村屋舍改造的海灣繪本館充滿海洋元素,外牆彩繪跳躍的彩色大翅鯨、館內飄浮雲朵大翅鯨,為孩子們打造一處充滿想像的閱讀環境。館內以收藏台灣本土創作者的繪本為主,設有常設特展,並經常舉辦親子手作課程、作家說故事活動和主題講座等多元活動。傍晚時分,不妨全家一同去繪本館後院的農田小路散步,發揮想像力化身大翅鯨,在微風吹拂的稻浪中自由徜徉。
想邊喝下午茶邊閱讀?隱身在桃園小巷內的毛怪和朋友們藝術童書工作室,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日式雜貨風格的兩層樓房內,一樓展示店主毛怪努力蒐集的世界各國語言繪本,二樓則規劃給繪畫、手作或藝術講座活動使用。最棒的是,這裡還能吃到平價美味的手作茶點。與孩子共讀一本他挑選的繪本,共享一杯甜甜的紅茶搭配冰淇淋和戚風蛋糕,等會兒再一起上樓參加故事講座活動或手作課程。在這個溫馨的小書屋中,全家可以享受一段美好的下午時光。

這類繪本館還有沒有更多類型的活動?當然有,誠心推薦他里霧繪本館。出了雲林斗南火車站票口,往右會看到一排老倉庫改建的他里霧文化園區,其中,他里霧繪本館是園區內人氣最旺的場館。曾獲國家卓越建設獎的繪本館以幾何形態的變換作為建築設計元素,專為兒童打造的硬體設施更是充滿巧思。這裡不僅有豐富的童書館藏,亦規劃一系列活動:繪本創作、繪本展、說故事活動等。如果覺得還是不夠,文化園區內的電影館、漫畫館、環境教育館、生活美學館,讓孩子除了閱讀,還能安排不間斷的精彩活動。

童書專門店還有服務學齡前小小孩的信誼小太陽親子書房、台北東區巷弄裡的花栗鼠繪本館、桃園平鎮溫馨的社區書店小兔子書坊、竹東藏書驚人的書酷英文書店、全台第一座專為兒童設計城堡造型的斗六市繪本圖書館、高雄市蒲公英故事閱讀推廣協會成立的公益兒童書店小房子書鋪、花蓮關注平權與生態的童書店孩好書屋等。


【童書】①掀開更多「童書」閱讀空間的介紹,請點我;②或上「移動閱讀223」,查看台灣各地的有趣空間;③搜尋Openbook閱讀通全站的空間或活動資料。 |
▓未來文青的氣質培養皿──文學館、文人故居
胡適紀念館(Facebook)|紀州庵文學森林(Facebook)|林語堂紀念圖書館(Facebook)|齊東詩舍(Facebook)|台中文學館|彰化文學館(Facebook)|國立台灣文學館(Facebook)|葉石濤文學紀念館(Facebook)|楊逵文學紀念館
我們都知道閱讀能提升一個人的文化水平,光是手上拿本書,在所有低頭滑手機的乘客中就顯得格外有氣質。當然,我們不能只是做做樣子,想提升孩子的氣質,爸媽們除了率先做好榜樣培養閱讀習慣,更直接一點,就帶他去拜訪文人故居、文學紀念館或文化館吧。這類藝文空間對年紀較小的孩子而言稍有難度,但實地參訪文學大師的生命點滴與生平文物,或巡禮文學聚落的空間記憶,是最能感受偉大思想誕生的起點,或許耳濡目染之中,將會誕生小小文青或知青喔。
提到一百年前最有名氣的文青,很難會忽略國文課〈母親的教誨〉的作者──胡適。他所推動的白話文運動顛覆了千年的文言書寫,他的名言佳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更是世代被許多人奉為圭臬。大學者的生活軌跡被濃縮在胡適紀念館裡,他的書房長怎樣?他的字跡好看嗎?聽說他是中西時尚混搭風的潮人?孩子們能從展示的著作、手稿、照片、遺物與紀念物,以及胡適在台灣的紀錄片等略窺一二。鄰近的胡適公園保有胡適的墓園,規劃完善且環境清幽,順著台階往上步行,來向這位資深文青表達崇高的敬意。

台北市有處文學聚落群,由紀州庵輻射向外,是台灣戰後文學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場域,包括藍星詩社、《文學雜誌》、《現代文學》等媒體刊物,以及洪範、爾雅、遠流等出版社,都曾以此區為據點;作家王文興、余光中、林海音、林良等人亦曾駐居於這一帶。原為日式料亭的紀州庵為市定古蹟,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因此區豐厚的文學歷史,在旁邊建立一棟透天獨立三層的新館──紀州庵文學森林,展售獨立出版或二手文學類書籍、親子相關的文創商品。
這裡提供講座研習與藝文展演的空間,至今已舉辦千場以上的藝文活動,也經營結合文學意象與茶香輕食的人文茶館,與作家共同推出「作家私房菜」:紅麴燒肉、老友牌牛肉麵、家傳滬式燻魚等,是棟複合式的藝文空間,適合想讓孩子提早感受成熟藝文氣場的爸媽們。

其他類似的文化館、文人故居,還有林語堂最後居處的林語堂紀念圖書館、有「詩的復興基地」之稱的齊東詩舍、原為日治警察宿舍的台中文學館、與史蹟館、美術館、藝術館形成文化園區的彰化文學館、位於台南的首座國家級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重要作家葉石濤文學紀念館、位於新化的楊逵文學紀念館等。
【名人故居/紀念館/文化館】①掀開更多「名人故居/紀念館/文化館」閱讀空間的介紹,請點我;②或上「移動閱讀223」,查看台灣各地的有趣空間;③搜尋Openbook閱讀通全站的空間或活動資料。 |
其實各縣市還有不少值得推薦親子共讀的特色閱讀空間,不但館藏豐富與活動精彩,而且「室內溫度」相當宜人。夏季出遊千萬別跟自己過不去,善用這些空間,既能節能減碳愛地球,又能避免家中寶貝中暑,同時提升全家文藝氣質。這麼優秀的行程規劃還能去哪裡找?現在就打開Openbook閱讀通功能,幫自家寶貝搜尋適合的特色閱讀空間吧!●


專訪》以寫作回應生命的驟雨:專訪顧德莎、顧玉玲姊妹
今年的梅雨季節,至今沒有下過幾場雨。持續悶熱的城市,教人分外期待大雨將至。在這樣渴雨的心情下,Openbook編輯部特別安排顧德莎、顧玉玲對談,聊記憶中的種種突如之雨,以及啟動保護機能的傘。或許也有以文學祈雨的潛在念想吧。
▉雨:生命裡太多的突如與無力
訪談當日,炎熱不退的台北,終於下雨,踏過地上水窪,心頭難得的有了清涼。
正在進行第二次化療、頭上戴著編織帽的顧德莎,精神飽滿地在板橋家屋裡迎接訪談團隊。本來很擔心會不會影響她的休養,但顧德莎強調因為有類固醇,反而是這個時間點最好,再者也能讓她稍微移轉對自身病痛的注意力。
顧德莎談起所在的家屋,以前就是紡織場所,「這棟是住工合一的建築。我從嘉義嫁來樹林時,這條街晚上都燈火通明,都是編織機的聲音。所以這裡又叫Yoko街。」顧德莎說明,Yoko是日語變化來的,意指編織。顧玉玲也回憶到,她放暑假使曾來到這裡打工,「做的是包裝。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家庭代工的機動性,真是非常靈活的臨時編制。」
顧德莎表示,顧玉玲感受到的靈活,也就是當時台灣紡織產業鍊足夠完整的證據。她想起1986年的韋恩,那是一個奇怪的颱風,從東而來,由西半部離開,但又倒捲回來,因此造成中部代工作業的重創,半成品大多泡水,當然無法使用。
顧德莎說:「但在風災過後,大家全體一心的動員起來,統計損害數字,緊急訂購該往南補的材料,快速地補救出口的訂單。」提起那段經歷,關於民間的競爭力,顧德莎深以為榮。
家屋雖座落樹林,卻必須繳稅到板橋。顧德莎說來也覺得好笑,「有一種說法,是因為這裡的稅收滿好,所以板橋那邊硬是不放。」但這一帶的紡織榮景早已寒徹遠去。
而或許吧,文學就是得在邊境生活。在這幾年隱隱然形成另一種社會顯學的勞工書寫裡,《驟雨之島》有一個特別的切入點,聚焦的是中小企業的經營者,也就是從工人階級變成老闆的一群——他們無可能成就巨大財富,並非資本家,卻又要被歸類於資方,且因為善良地想要負責底下員工的生計,而逼迫自己適應、滿足各種政策的快速轉換,終至凋零消逝。
多年來,顧德莎心心念念,應該要有人記錄這群時常承受巨大風險與壓力、邊境者的身影與心情。《驟雨之島》的人物經常置身於各種突如其來變化,包含外遇、天災、政策改易等的巨大洗禮,乃至滅頂——驟雨不僅僅是氣象,更是突如其來變化的隱喻。顧德莎成把人生體驗,轉換成小說裡各種雨的意象。
說到雨的回憶,顧玉玲口直心快:「台北的雨很不可愛。小時候住嘉義市郊,在半山腰的位置,南部的雨都大而狂烈,啪啦啪啦的傾洩,很暢快又清爽。但台北不是,剛來的時候,覺得好像要發霉,雨都小小的,又下個不停,讓人煩悶。」
似乎人生總是這樣,總得設法在苦悶無力的環境下,保持信念,不讓自己壞掉。
▉傘:親情與文學作為守護的力量
進行化療的這段期間,顧德莎不但持續創作,也依舊出席各種文學活動,顯然並不想陷入只是病人的狀態,而是想要維持更多的動能。顧玉玲則笑著說道:「病痛也是能有生產力的,不是嗎?」
顧德莎順著顧玉玲的話頭,表示能夠回到文學場域,再度創作,是源自妹妹的傾力支持,「或者說逼迫吧。」顧德莎滿眼都是笑意,「這麼多年來,她一直關心我到底什麼時候才要真正動筆,寫我夢想中的文學小說。」
上一回顧德莎住院化療的時候,顧玉玲抱來一大疊文學書,放在病房。顧德莎說:「我呢,就一邊打點滴,一邊大量地讀書,慢慢找回文字的感覺。因為就很安靜地閱讀,我可是護理師眼中最乖的病人哩。」
文學魂再度甦醒,相隔幾十年,顧德莎才又一頭栽進創作,且積極地去寫作班上課。《驟雨之島》出版前,她也曾將稿子寄給顧玉玲,但妹妹太忙了。再加上,「她太貼近我了,對我有過多的期待,我覺得這樣可能會不客觀。因此,寫作班的幫助滿大的。但是,這一次出版的小說,她來來回回看好幾遍,給了我最好的意見。」
十七、八歲就寫詩的顧德莎,告別文藝年少之後,栽進生活的洪流,數十年來,見證成衣紡織業從最意氣風發的黃金時期,到整個迅速消亡跌入谷底。面對職涯起伏與身體病痛的折磨,顧玉玲認為,姊姊一直展現著韌性,面對生活的各種磨難。
「但真的有一種,她在勉強透支自己的感覺。」顧玉玲說。疾病無疑是生命裡驀然而至的暴雨,也因此,顧德莎不得不慢下來,而終於有時間好好面對自身記憶在說話的可能。
顧玉玲進一步說明:「因為經驗那樣的病痛以後,現在的人生就像是多出來的,二姊可以不必再逞強,專心地寫出她生命中的流動史。所以,《驟雨之島》才能像河流一樣,無始無終。」
▉無法全身而退的雨
見證過台灣經濟起飛、尤其是紡織成衣生產鍊史的顧德莎也說:「人生總還會有後續,並不會真的就什麼都結束了,沒有了。像小說裡那個自死者父親留下的黑洞,還會延續存在他的女兒身上。」
顧德莎提到這本小說,原本是有個史詩架構,比較全景觀地凝望那個發達時代的哀歌,但後來變為切片似的去寫,主要是因為「我覺得,零碎才是人生的真實樣態,才更接近我所親身經歷的世界。」
「而且,生命所需的,其實真的沒那麼多,慾望大多是被外在挑撥、鼓動起來的。」顧德莎語重心長舉例,像台南黑面蔡楊桃汁,如果不是所謂專家去提供建議要他們擴大經營、上市發股等,他們就安於在台南小店鋪的做,不也能簡單而豐足?
姊姊書中提到的中小企業主,因為無法負荷勞動政策的變化而中斷家業。妹妹的社會關懷,卻是替勞工爭取更多的權益。兩者看似矛盾,但顧玉玲提到,她並不認為政策或災難是突如其來,而是終究會在某一天到來。崩壞,從來都是長期慢慢累積出來的。
「台灣產業本身有結構不良的問題。中小產業的雇主們,其實更近似自我透支和剝削。他們確實並非那種可以全身而退的資本家。不過利潤太低、保障太少的景況,很難不被快速變動的環境淘汰。因此,必須創造良好的勞工條件,從根本上去改變,促進產業升級,才有可能免除悲劇的再發生。」顧玉玲語氣沉重地說。
▉共撐一把傘
訪談下來,輕易就能發現顧家姊妹各自堅強,卻也彼此照應。顧德莎屢次強調妹妹對自己的愛護、協助,沒有顧玉玲,不會有如今寫作的顧德莎,也強調,顧玉玲的非虛構寫作足以造成有效的社會改變。顧玉玲則自白道:「我能夠義無反顧地投入運動與書寫,就是不管怎麼樣,後面都有姊妹在支持我,讓我無有恐懼。」
顧德莎透過文學承載人生,將記憶中那群消亡者召喚回來,留下他們曾經存在的證明。顧玉玲則是站在更前線的位置,直接親身參與勞工運動,並寫下教人無可忽視的現場直擊。兩姊妹各有各的姿態與方式,但同樣都還相信文學的力量。
最後要拍攝主題影像時,OB團隊請顧德莎、顧玉玲穿過狹窄小巷,到滿是綠意的另一邊去,雨勢此時驟然略微加強。顧玉玲擺出帥氣的站姿,顧德莎則是優美嫻靜。她們撐起了傘,靜待攝影師按下快門,捕捉詩意瞬間。
聊到攝影師也是詩人,顧玉玲表示,等忙完手頭上非她寫不可的東西以後,她也要寫詩。出版過詩集《時間密碼》的顧德莎,淡淡地說著,這幾年,台灣詩人已經太多了。專訪時始終認真專注、發言帶著強悍感的顧玉玲,這時忽然有了撒嬌口吻:「我就是想當詩人。」此刻,好像見證了她回轉到那個非常崇拜姊姊、少女時期的一瞬。
看顧家姊妹親密共撐一把傘,互相守護的樣子,忽然覺得那把傘其實不止是一把傘。而眼下的驟雨,也有堅定、溫柔的意味。●
驟雨之島
作者:顧德莎
出版:有鹿文化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嘉義人。高中時代擔任校刊主編,得過全國高中生小說比賽第二名,散文發表在《新生報》、《中華日報》、《青年戰士報》、《明道文藝》等報章雜誌。
就業初期仍有少量書寫,得過《聯合報》極短篇推薦獎,之後停筆將近四十年。
2012年重新提筆,嘗試藉書寫回歸生命本質,以文字記錄大千世界。
獲獎記錄有:第二屆新北市文學奬小說第三名、第四屆桃城文學奬散文第二名、第二屆與第六屆全球星雲文學奬散文獎、第六屆台中文學獎台語詩首獎。
創作補助:第15屆台北市文學年金《驟雨之島》、2016年國藝會散文創作補助《說吧‧記憶》、2017年國藝會台語詩創作《我佇黃昏的水邊等你》。
出版:2016年《時間密碼》詩集。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