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書房》各大英文字典公布2018年度代表字,及其他藝文短訊
【作家動態】
-
榮獲2016年波隆納拉加茲特別獎的西語繪本《Mallko y papà》,近日由布魯克林的獨立出版社Enchanted Lion Books發行英文版《Mallko and Dad》,內容來自阿根廷裔插畫家Gusti與唐氏症兒子Mallko共同成長的歷程與思考。Gusti坦言,Mallko出生後,自己最初「不能接受他」。這幾個黑色粗體大寫字就橫陳在一幅跨頁上。不過,在往後的日子裡,他發覺Mallko「很棒、是最棒的!」Gusti用手寫文字呈現簡單的敘述、詩和歌詞,搭配塗鴉、拼貼、卡通、漫畫等圖像,自由揮灑在毫無限制的繪本畫布上,傳達愛、恐懼、不確定、希望、感激等各種交織的情緒,每一頁都是插畫家與兒子及家人的生活速寫。
《紐約時報》的書評描述:在Gusti筆下,Mallko的世界充滿奇蹟。Gusti在書中說道:「我每天都告訴自己別忘了玩耍。」而插畫中的Mallko則以具穿透力的好奇眼神直視讀者,彷彿在問:「有什麼問題嗎?來吧!我們一起做點有趣的事。」
-
影音平台Netflix宣布取得《馭風男孩》(The Boy Who Harnessed The Wind)的多國電影版權,預計由曾獲奧斯卡金像獎3次提名的奇維托.艾吉佛(Chiwetel Ejiofor)執導並撰寫劇本。《馭風男孩》是非洲馬拉威企業家威廉.坎寬巴(William Kamkwamba)與前美聯社記者布萊恩.米勒(Bryan Mealer)合作完成的傳記,描述失學的14歲少年坎寬巴透過自學,以及持續解決問題的毅力,在眾人的懷疑與嘲弄中,利用破銅爛鐵成功建造一座風車發電機,改變了家人、家鄉,甚至整個國家人民的生活。
-
美國暢銷作家喬里.約翰(Jory John)與英國插畫家班傑.戴維斯(Benji Davies)合作的高人氣系列繪本「大熊與鴨子」,自2014年以來陸續推出《可以說晚安了嗎?》(Goodnight Already!)、《我本來就很愛你啊!》(I Love You Already!)、《Come Home Already!》,今年冬天出版第4部《All Right Already!: A Snowy Story》。依循與前3本作品相同的故事結構,不甘寂寞的鴨子照例無視大熊的意願,拉著剛出浴的大熊出門玩雪,害他得了感冒。在照顧大熊的過程中,鴨子又持續添亂,惹得大熊理智斷線把鴨子趕出家門。這次,大熊和鴨子又將怎麼和好如初呢?
-
創辦反槍械學運組織「為生命遊行」(March for Our Lives)的25名美國高中生,日前共同出版《希望的微光》(Glimmer of Hope),躋身《紐約時報》青少年類暢銷書榜。書中集結短文、詩、議題討論和集會演講摘錄,內容包括增加社群媒體曝光、新聞露出、募款、設計相關商品、與政府官員合作、草擬槍枝管制法案的過程等等,最後以10項政策訴求清單作結,相當於在數位時代推動社會變革的具體指南。
2018年2月14日發生了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大規模校園槍擊案,造成17名師生死亡,倖存的佛州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學生籌組「為生命遊行」社運組織,呼籲嚴格控管槍械。該組織在短時間內影響力擴及全美各地,使得議題發酵為遍地盛開的大小抗爭行動,甚至發動近百萬人的華府遊行。
【業界新聞】
-
耗時8年製作、280頁全彩精裝大開本、首刷16小時售罄的重量級作品《A Velocity of Being: Illustrated Letters to Children》終於面市。這本書的出版計畫由評論家瑪麗亞.波波娃(Maria Popova)和Enchanted Lion Books出版公司負責人克勞蒂亞.班綴克(Claudia Bedrick)啟動,他們邀集當代最傑出的作家、藝術家、哲學家、科學家、企業家及各領域的文化領袖,包括動物學家珍.古德、音樂家馬友友、兒童文學作家賈桂琳.伍德森、奇幻大師娥蘇拉.勒瑰恩和尼爾.蓋曼、歌手蕾吉娜.史派克特等121位專業者,寫信與孩子分享閱讀的喜悅、訴說書籍如何開拓並深化個人的生命體驗。每一封信搭配的專屬插畫,來自一群獲獎無數、最受讀者喜愛的插畫家,包括蘇菲.布雷克爾(Sophie Blackall)、奧利佛.傑法(Oliver Jeffers)、陳志勇、克里斯汀.羅賓遜(Christian Robinson)等人,他們充分將書信的內容轉化為風格各異的豐富圖像。
《A Velocity of Being》由善意、富足的靈魂以及對書的熱愛交織而成,所有參與人士無償貢獻自己的時間和心力,銷售利潤將全額交由紐約公共圖書館體系運用。
-
各大英文字典相繼公布2018年度代表字(2018 Word of the Year),選擇詞彙的考量經常著重於能夠反映過往一年社會思潮、文化、氛圍、流行的字詞。柯林斯詞典選擇的是與環境議題相關的形容詞「一次性使用的」(single-use);牛津字典根據統計,發現形容詞「有毒的」(toxic)查尋度較前年提升45%,因而榮登今年的年度代表字,而其搭配字如:化學物質(chemical)、陽剛氣質(masculinity)、環境(environment)等,皆與重要國際事件或議題相關,其中「有害的男子氣概」(toxic masculinity)更是頻繁出現於今年的社會討論或運動中。
Dictionary.com選擇名詞「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為年度代表字,並在公布的同時特別說明:在英文中,「錯誤資訊」經常和「假資訊」(disinformation)混為一談。以定義而言,人們在散佈「錯誤資訊」時,通常是真心相信他們所分享的資訊;「假資訊」的散佈者則確實帶有誤導他人意圖而刻意操作。就資訊的傳遞過程來說,「假資訊」最終常會變成「錯誤資訊」。Dictionary.com希望藉此提醒人們對「錯誤資訊」產生意識和警覺心,作為阻斷其傳播的第一步。●
現場》當閱讀走出教室:大安高工閱讀推廣大使參與「2018Openbook好書獎」說書活動紀實
2018年的冬天,由5位大安高工學生組成的團體,獲邀參與一年一度的閱讀盛事——Openbook最佳童書/青少年圖書決選會議,並在2018台灣閱讀節中以「閱讀推廣大使」的身分,透過說故事的方式,為現場的大人小孩介紹年度得獎好書。
▇木棉樹下的悅讀者:大安高工閱讀推廣大使
「圖書館」一直是大安高工的人文重鎮,在這個偏重理工思維的環境中,館內老師長年致力於推廣閱讀,期待能幫助高職學生成為人文與科技兼備的未來人才。
在老師們的積極宣傳之下,每年都會招募到一群有理想與熱情的同學,加入行銷閱讀的行列,他們就是被稱為「木棉樹下的悅讀者」的大安高工閱讀推廣大使。
今年在「2018台灣閱讀節」中擔任「閱讀推廣大使」的大安高工同學,(前排左起)許宸維、王明宇、洪承裕、(後排左起)高齊、陳塏岑。(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青少年眼中的「最佳童書/青少年圖書」
「Openbook好書獎」是閱讀界的年度大事,大安高工師生獲邀在11月9日參與了其中「Openbook最佳童書/青少年圖書」獎項的決選會議,觀摩專業評審如何從一整年的出版作品中,精挑細選出10本值得一再閱讀的好書。
透過評審們的討論,我們瞭解到2018年童書/青少年圖書出版的整體趨勢,也對「好書評選」的意義與功能等議題有更深入的理解。其中,引發同學們最多思辨的話題是:「社會如何定義所謂的『青少年』,而這些被預設為專屬於『青少年』的讀物,是否將『青少年』簡化為某種單一樣態,因而遮掩了部分的真實」。
將12至17歲的人統稱為「青少年」,是一般社會大眾的普遍認知,然而,在同學們看來,國中生與高中生在身、心方面都有極為巨大的差異性,閱讀的深度與廣度也各不相同。許多高中生已經開始思考非常深度的人生課題,倘若青少年讀物仍將「青少年」的閱讀程度設定得很粗淺,將無法滿足這個領域讀者的需求。
據筆者在教學現場的觀察,有不少「青少年」其實讀得多,也讀得廣,但缺乏系統性的閱讀引導與經常性的表達能力訓練,因此無法將所得整理為脈絡分明的文章。這正是學校教育可以著力之處,而像「Openbook好書獎」這樣的得獎書單,則正好可以作為他們在閱讀選擇上的指引。
決選委員與大安高工師生合影,前排左起:董景生、蔡明灑、蘇敬菱、周月英、劉鳳芯、何雲姿;後排左起:洪承裕、高齊、周家嵐、王明宇、許宸維
▇站上舞台才會變優秀
為了讓12月1日的說故事活動有更完美的表現,我們在校內進行為期兩週共三次的密集訓練。前兩次集訓,每位同學要負責導讀兩本得獎好書,在五分鐘內講述該書內容,並且介紹得獎原因。由於同學們大多沒有向陌生人說故事的經驗,Openbook特別在第三次集訓,聘請專業的說故事老師葉嘉青蒞校指導。
在練習的過程中,同學們發現圖像較多的「繪本」與「圖文書」是較容易詮釋的書籍,如:《地球之書》、《左先生與右先生》、《恐龍X光》、《奇妙的海洋滅絕動物繪本圖鑑/奇妙的陸地滅絕動物繪本圖鑑》等;至於以文字為主的《檸檬圖書館》、《謊言樹》、《弟弟追著恐龍跑》、《值得認識的38個細菌好朋友》等作品,或者由於主題較深,或者由於情節複雜,或者缺乏大量插圖配合閱讀,造成同學們在準備時有些吃力。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我們嘗試自行製作導讀本,輔助同學說故事。經過調整與練習,同學們漸漸都有了「說書人」的架勢,能在有限時間內完整呈現書籍內容和特色。「不是優秀的人才能站上舞台,是站上舞台才會變優秀」,這是圖書館一直想傳達給學生的人生理念,每位同學不同的人格特質及魅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排練中漸漸清晰,10本得獎好書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也幫助他們看見新的自己。
葉嘉青老師指導同學們把故事說得更動聽。(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高齊同學使用導讀本介紹得獎好書《檸檬圖書館》。(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說繪本:變回「孩子」,一同享受閱讀的樂趣
2018台灣閱讀節在燦爛的冬陽下揭開序幕,我們的閱讀推廣大使團隊從9點開始,進行長達7個小時的說故事活動。當「說故事」從「課堂演練」變成「現場演出」,「從做中學」的教育成果才真正展現出來。
「我的說書雖然不是字字珠璣,但過程卻是異常順利,我想,大概是我把對世界、對周遭的熱情與好奇傳達給小朋友了吧!」當天廣受小朋友歡迎的許宸維同學這樣說。在這次2018台灣閱讀節所有的說故事團隊中,大安高工同學可能是年紀最輕的一群,我們或許沒有非常專業的說故事技巧,但由於和小朋友年齡差距較小,加上同學們熱情和善的人格特質,整個說故事的過程,就好像是家裡的大哥哥與弟弟、妹妹促膝閒談。從小小聽眾閃亮亮的眼神中,我們彷彿看見10本得獎好書為這些小小心靈開了一扇知識之窗。
許宸維同學用貼近小朋友的語言和極佳的親和力,成功吸引聽眾的目光。(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對說故事的同學而言,這樣的過程則讓他們重新「變回『孩子』,一同享受閱讀本身的樂趣。」同樣深受小朋友歡迎的洪承裕同學說:「這次不僅是由我們帶來有趣的故事,小朋友在聽完後也會回饋他們的想法。有個小朋友就跟我說,我說的《左先生與右先生》就像在變魔術一樣,帶給他無限驚喜」;王明宇同學也說:「我接收到小朋友十分真摯的情感,我羨慕他們的純真,就是因為擁有純真,才會對事物產生好奇;就是因為有純真,才能不怕跌倒的去逐夢;就是因為有純真,才能夠表露出最真實的自我。」「像蛻變的蛹,我們放開自以為的成熟,與小朋友打成一片,原來我也可以笑得很真實。」高齊同學的感觸可視為團隊心得的最佳註腳。
《左先生與右先生》是當天最受歡迎的得獎繪本。(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洪承裕同學介紹《恐龍X光》,小朋友聽得非常專注。(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陳塏岑同學介紹《弟弟追著恐龍跑》。(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意外受歡迎的《安妮日記》
由於多數來聽故事的小朋友年齡層偏低,團隊中途決定採取新的進行方式,讓小朋友從現場10本得獎好書中挑選1本,再由負責的同學說故事給他們聽。原本就很受歡迎的「繪本」類書籍依然是聽眾的首選,但有另一本書,卻是意外成為亮眼的黑馬。
在這次的10本得獎好書中,由愛米粒出版的《安妮日記【漫畫版】》讓說書團隊觀察到非常有趣的現象。校內排練時,同學一直擔心這樣一本「充滿晦澀、緊張、絕望」的經典,是否能引起小朋友的共鳴;但透過同學適時調整導讀方向,再加上本書精彩無比的圖文再創作,《安妮日記》竟意外成為「繪本」之外,小朋友最喜歡的得獎好書。
負責導讀《安妮日記》的王明宇同學說:「我嘗試在現場用不同方式演繹《安妮日記》,我很努力地修正說故事的方式,很希望能跟孩童多一些互動,多引發一些共鳴。我希望小孩不要帶著灰暗的心情回家,希望他們看完這個故事,不是只有難過而已,而是更珍惜身邊的事物。」同學將自己從閱讀中提煉出的正面能量,透過說故事傳遞給小朋友,這是這次活動過程中無比難得的收穫。
王明宇同學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帶小朋友進入《安妮日記》的世界。(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分享好書,也療癒自己
「我發現每個人就像這10本得獎好書一樣,有不同的樣子,有不同的風格」;「這次的活動對我而言是一種突破,是對自己的試煉,從完全沒人旁聽的狀況,進步到能吸引陌生人的注目,再進步到能引導聽眾進入書中世界,並且在最後做出完美的總結,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謹慎對待」;「在這次的體驗裡,我又重新認識自我,重新拾回童心,重新找到面對困難的勇氣」;「如果我們在當初報名時選擇沉默,今日回首,我們擁有的只能是絲毫無所成長的自己,而沒機會收割孩童滿溢的笑容,沒機會找到敢大膽說話的另一個我,也不會有如今能接受挑戰、奮勇向前的勇氣」,以上是筆者在活動結束之後收到的同學回饋。
「協助推廣得獎好書」是大安高工團隊對此次活動的貢獻,但參與同學本身得到的卻比所付出的多出更多,無論是對出版業的深入瞭解、對自我潛力的挖掘、找到方法克服站上舞台的恐懼、學會適應各種未知做出調整、成員間相互支援與鼓勵…..,凡此種種,都讓這些大男孩在一瞬間更加成熟。
「分享好書,也療癒自己」,這是大安高工團隊此行最大的收穫,也願每個對閱讀仍懷抱熱情的人,都能跟我們一樣,從好書中找到生活的意義、生命的力量。●
說故事是一種傳承,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交流。(照片由大安高工提供)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