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該是香港書展轉型的時候了
▉書商也填不滿的書展
今年的香港書展,號稱是最多參展商參與的一屆,但自報名時間起,主辦單位貿易發展局十分留意參展商的去留,服務態度也更勝從前,從中似乎可嗅到一絲緊張氣味。若業界人士心水清一點,會知道大型出版社和書店——如2016年底倒閉的Page One——都不再參展了,而小型出版社原本伺機進駐主場館 Hall 1,但Hall 1 的攤位最後卻要靠原來設在 3 樓的電子書商才能填滿。至於 3 樓的空缺便由第一屆「運動消閒博覽」來補完。
面對書商、書店的退潮,貿發局如何保住這個人流達 100 萬人次的「金雞蛋」?以今年的狀況來看,他們的因應對策或許是「空間利用的商場化」。
今年香港書展的主題是「旅遊」,不少評論人都批評這主題沒有香港特色,內容也空洞無比。細看貿發局此舉,其實揭示了其策展的新趨勢,以及其力求對抗網絡年代傳統書展消亡的決心。書商未來的生存之道,或許也可在此得到點啟示。貿發局把 3 樓一角闢為「日本館」,內裡有日本國家旅遊局等各地參展商,儼如小型旅遊展。此外再配合「運動展」、香港書展中的兒童館等,便能把數天的香港會展布置成商場,讓入場人士在這裡擁有美好而長久的體驗——那怕他們買不買書,下一年還是會慕名而來。
▉轉型!自家攤位賣別人家的書?
主辦方將香港書展空間商場化,書商也開始轉型,不再視香港書展為衝銷量、散存貨的地方,而是加入展覽的意味,回歸書展的本質。就像以網絡出版聞名的「有種文化」,他們見讀者人數開始減少後,除了減少出書量,更慢慢在出版和策展兩端調節平衡。
有種文化今年以「香港日常」作為主題,在不同出版社搜羅該主題的書籍,攤位設計不像過往強化出版社的形象,而是走近似特色書店的路線,但又不像一般書店在書展的特賣場設計。總編輯 Ivan 指出,今年出版的書籍比較少,也把銷售重心拉離銷售層面。「倒不如藉書展作宣傳,與行內一些獨立書店、品牌合作,嘗試可否增加他們的曝光機會。當然未必十分幫得上忙,但可以加強彼此聯繫,也算是聯誼。」
為何他們不太重銷售?答案在於其出版方向。
自從 2012 年《一路向西》爆紅後,網絡出版如雨後春筍之勢,由小說大賣發展至電影的不計其數。可是網絡出版實有賴 Facebook 的宣傳,但自從 Facebook 收緊演算法後,若不買廣告,所能接觸的群眾愈來愈少,而隨著Facebook的發展以及有會員另起爐灶,高登論壇亦日漸失去其領導地位,導致網絡出版物的盛況不再。
另一方面,同行競爭激烈也是問題之一。「市面上有這麼多出版社,競爭很大。我們找作者做網絡書,但其他公司亦然,我們又不是甚麼大公司,那憑甚麼一定要別人選擇你們的公司?」「創造館」的余兒身同感受。
「透過行業外的宣傳方式,我認為比較能有效增加人流。」有種文化的 Ivan 道。「今年我們找了更多不同的合作伙伴。以往我們出版,通常向書局作宣傳,其實是行業對內的一種宣傳方式。漸漸地大家開始習慣使用互聯網宣傳,所以現在我們會與不同業界合作。例如食譜書,我們會尋求與生產煮食器材公司、食品公司合作,以他們的網絡作宣傳。」也因此,書展攤位的露出,便是出版商對產品公司的承諾,能為其產品招徠或展覽,不一定只有賣書一條路。
同時他們亦會出版食譜、手工藝等類別的書籍,雖然這類書籍不會特別暢銷,但銷路較為穩定。
相較之下,以故事、小說作主導的「創造館」,像在走另一條路。他們主力推動買賣小說的版權,好讓其故事能翻拍成為電視劇或電影,繼而帶動銷量。他們最近的代表作《今晚打喪屍》已拍成電影,亦有故事賣出電視劇版權即將開拍。
上:《今晚打喪屍》電影預告。(台灣已發行,華映娛樂發行)
下:《一路向西》作者「向西村上春樹」又一電影改編作品《西謊極落:太爆‧太子‧太空艙》預告。(台灣9/8上映,華映娛樂發行)
可是香港這條「小說→電影/電視劇/手遊」的供應鏈還未成熟——香港的電視台不多,太香港題材的故事也難以拍成電影進軍大陸市場,加上經理人制度、版權公司等等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創造館」的老闆余兒指出,由於作者的收入微薄,因為熱誠才會寫故事,他不想一本書便完結他們的故事,所以希望故事還能繼續延續下去。」
「你的貨品要有品質保證。只要不斷推下去,故事便能延續下去。」
▉除了紙本書,出版還有其他可能
撰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正值《壹周刊》賣盤和《飲食男女》雜誌版停刊,紙媒未來的生存空間如何,可見一斑。上述出版人的意見和體會,或許也帶給同業們一些刺激——出版社應該摒棄舊有對「一本書」的想法,不要被「形式」所左右,要站在更高的地方思考全局。
出版商並不只是出版商,而是資訊/內容提供者,紙本出版只是表現內容的一種形式。一個點子,要透過什麼方法,在網上、紙本、活動、書展、版權等面向一併推動?如果這一個點子不適合書展時發生,那麼我們如何在其他地方把它賣出去?未來的出版人,或許得思考如何花費心思為點子量身打造形式,並將其看成一個「大型活動」來推動。
「書展若淪為一個展銷場,就像工展會不賣新商品,只是將原有的商品促銷,也難怪會有『一元書』拍賣了。」Ivan 的說法可能誇張,但誰會想到《壹周刊》需要賣盤?是時候放棄舊有的想法,不只是對於一本書的想法,也該放下門戶之見。類同的出版商可否來點聯乘之作,以雙方的人氣來推書——一如李克勤和容祖兒一起辦演唱會那樣。出版商合作日久,了解雙方運作之後,又可否成立聯盟?
「有點像林夕和 Middle合著新書《閉起雙眼 你最掛念誰》。如果林夕有『我比你強為何要跟你合作我為何要幫你』的想法,那麼任何好點子都無法合作。」余兒道。
東亞書房》8月藝文短訊
【作家動態】
●11年見證集結成書,卻成作者最後遺作,《8月6日的櫃檯那邊》(光文社)作者冨恵陽次郎癌逝,年僅37歲。冨恵因祖母在廣島原爆中過世,過去11年來,他在自己開設的燕尾蝶酒吧,每月6日定期為原爆倖存者舉辦集會,沒有政治崇拜,只有真誠的生活與經驗教訓,告訴下一代和平的方式。終戰72年的今天,倖存者平均年齡超過80歲,他動念將證詞出版,未料白髮送黑髮,冨恵撐到樣書出爐後,才嚥下最後一口氣。
日本媒體發現,曾任職銀行、被視為「經濟小說能手」的池井,筆下的半澤直樹、花咲舞等知名角色,在小說的時空裡都是彬與瑛的銀行後輩,如有機會聯手,收視肯定破表。不過池井並不認為自己寫的是經濟小說,他說:「它單純就是娛樂小說,只是碰巧故事背景是面臨財務管理危機的公司罷了。」
●芥川獎得主圓城塔與恐怖小說家妻子田邊青蛙,兩人為互相理解,決定通過書信往返、互相指定閱讀。經過兩年接力連載後,他們將「不幸」的結果,出版成《讀書讀到想離婚》(幻冬社)一書。圓城說:「這是一次痛苦的連載經驗。」田邊也表示:「關係當然會惡化,他居然叫我讀寫《3D立體摺紙書》!」內容充滿讓人發笑又捏冷汗的夫妻對話,卻又令人忍不住想繼續看下去。
●日本名醫暨暢銷作家日野原重明因呼吸衰竭過世,享壽105歲,訃告後出版業大動作推出各項紀念活動。東京三省堂神保町本店陳列日野的10部著作,規劃「日野原重明追悼區」;曾創下120萬銷量的代表作《生活好方法》,出版方也迅速加印;紀伊國屋於網路書店刊登悼文,並介紹其畢生著作。
此外,包括《不生病的15個飲食習慣》、《快樂的15個習慣》、《活得很好》等三本舊作,亦瞬間重回日本亞馬遜分類排行榜冠軍。日野原的作品,無論生活或健康建議,經常給予中高齡者莫大鼓勵。而被收錄於小學教科書的散文《給十歲的你》,也是45萬本的暢銷書,除了小讀者外,許多父母、祖父母也深受啟發。
●為紀念夏目漱石150週年誕辰,集結300名專家執筆的《漱石辭典》(翰林書房)出版。編輯於前言表示:百多年前的漱石雖然不可能與我們同在,但當今許多日本現代用語與文體,都是漱石所發明,因此從生活、身體到心靈受其沐化的我們,強烈希望發行他的話語。
《心》是BL小說?《少爺》是處男?想要輕鬆入門讀夏目漱石的讀者,近期也有一本《漱石漫談》(河出書房)出爐,由伊藤正幸與奥泉光徹底解剖《我是貓》、《三四郎》,《草枕》等8部著作,可換種方式認識不一樣的夏目漱石。
【得獎消息】
●第157屆芥川獎由《影裡》奪得,為沼田真佑出道之作,是有史以來第6個同時獲文學界新人獎與芥川獎的雙料贏家,也是第一個岩手縣出身的芥川獎得獎作家。作品描述從東京轉調岩手縣的上班族,於311震災後尋找失聯好友的過程。文中對幽微複雜的同性愛,有相當細膩的勾勒。災難背景下,有關人的內心崩塌的描繪,評審高樹信子也給予高度評價。
本屆直木獎由佐藤正午《月的盈虧》獲獎。作品為人妻與大學生的戀愛故事,意外死亡的女主角不斷藉由轉世重生尋找對方,成熟筆觸充滿懸念。評審北方謙三表示:「職業的寫作老手,卻完全不失新鮮感,獲得一致好評。」被譽為「戀愛小說名手」的佐藤,曾以《永遠的1/2》獲昂(Subaru)文學獎、《鴿的擊退法》獲山田風太郎獎,然出道34年來一直與直木獎無緣,佐藤將這次首度的入圍與得獎,視為創作生涯新起點。
●80年代日本知名偶像歌手小泉今日子,以《黃色公寓的黑貓》獲第33屆講談社散文獎,插畫為知名繪本獎得主和田誠。該書內容為小泉2007至2016年間在《Switch》雜誌「原宿百景」連載的卅多篇自傳體散文。小泉自2005年起即擔任《讀賣新聞》讀書委員,不定期發表書評,被譽為第一個「偶像書評家」。
曾獲伊藤整文學獎的詩人穗村弘,則以《雞皮疙瘩》(PHP研究所)獲第39屆講談社紀實文學獎。全書42篇文章描寫日常生活中好笑與恐懼往往僅有一線之隔,滿載的幽默中,時而令人背脊發涼。封面由設計大師祖父江慎操刀,特殊裝幀也頗引人注目。
巧合的是,本屆得獎作品除了皆由名家設計外,封面上的人物也都各自抱了一隻黑色小動物。
●第12屆小說現代長篇新人獎,由葭森大祐《幕末鬧市》拔籌。本書描寫江戶新選組隊員與女藝人的搞笑二人組,相當具原創性與娛樂性。優選為李周子的《網咖護士》,以網咖為家的派遣護士,看盡看護家庭成員的傲慢自私,無望灰暗的氛圍,彷彿有種往黑暗深淵拉扯的力量。獲獎作品摘錄及獎評將於12月號《小說現代》雜誌刊載。
●仙台地方出版社「荒蝦夷」發布消息,將創辦「仙台短篇文學獎」,邀請日本東北地區創作者報名,8月公開招募,獲獎作品將於雜誌《小說昴》(集英社)刊登。
【產業新聞】
●韓國出現前所未有的獨立書店熱潮。過去兩年,首爾開張了150家個性獨特的書店,各種概念書店蓬勃發展。諸如只賣詩歌集的書店、只賣貓書的書店、專營讀書會的書店,還有私人諮詢書店,採一對一預約制,經過一個小時的談話,來為你精選最適合的書,9個月內有250人使用。
除了新型態書店正在開打,近來還有「書啤」的流行,書店中可喝咖啡或啤酒,並舉辦各種活動。其中最讓消費者感興趣是寫書評,夾在書中即可換免費咖啡,功能就像網路書介下方的留言欄。
●村上春樹韓版《刺殺騎士團長》6月30日登板開放預售,迅速強殺各大書店排行榜,將持續蟬聯14週冠軍的韓國本地作品《語言的溫度》硬聲擠下。出版方首刷10萬冊,開放預售4天即緊急再版,累計上下集共30萬冊。韓國教保文庫表示:預售消息一出,也拉抬了《海邊的卡夫卡》、《挪威的森林》、《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等書銷量增加47%。讀者多為30歲世代,占43.1%。7月12日公開上市,至今仍高踞榜首。另,東野圭吾《危險維納斯》名列第9。●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