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笨蛋的空間永續之道:專訪《大笨蛋造反指南》松本哉

2011福島核災後,東京都一間名為「素人之亂」二手商店,串聯起了1萬5000人的反核遊行,店長松本哉,人稱為抗議天王、打游擊的造反王、窮人藝術家。時隔7年,我們在台北的讀字書店訪問他,一身簡單的素T與同色牛仔褲,鬢角多了幾許白髮。

日文中「大笨蛋」(マヌケ)一詞,源於漏拍的歌舞伎,後來就引申為笨蛋,指那些顛覆社會常規的異議分子。在新書《大笨蛋造反指南:如何建立用胡鬧反抗荒謬社會的革命基地》一書中,他用笨蛋定位自己,向全世界的同類夥伴發出游擊廣播。這本書像是一張祕密集會入場券。

想社會更好、想自由活著、不想被KPI追著跑……想著這些事情的人們,是否被當成大笨蛋了?松本哉教你如何用胡鬧讓空間永續經營。

▇認真的樣子ㄍㄧㄥ久了,會被發現是假裝吧?!

專訪當天,天氣大好。大片的玻璃把那天和煦的陽光服貼地熨在松本哉的背上,他笑著的時候,眼睛皺起來確實有些傻氣的,感覺不出一點日本人在社交場合中的拘謹。果然就是這本ㄎㄧㄤㄎㄧㄤ的書的作者啊。

在大學以前,松本哉想像過自己的人生會經過漫長的校園生活,然後參加就職活動,作安安分分的一顆小螺絲。1996年就讀法政大學法學部的他,搭上日本學生運動的末班車,頭上戴著鋼盔,在社運中衝鋒陷陣,水裡來火裡去。奮鬥了半天,世界還是沒有變好。

「可惡,實在是好想贏啊!」這樣的呢喃,在他心中不絕如縷。

但同儕中,有些人用更悠哉、更自由的方式生活。反抗時,他們手段靈活,幾近胡鬧,「但反而是這些笨蛋吸引到更多人的目光,成功地把訊息傳達出去,所以我才開始把這種笨蛋的方式,作為一種對抗的表現形式,和我自己的生存方式。」

dsc03117-bian_ji_suo_.jpg

別讓生活那麼累,失敗了也沒關係,這種自由的生活方式,和臺灣讀者所熟悉的「小確幸」,是不是有點像?

「正好相反,這些笨蛋其實都是帶著很大的目標,跟那些鬥志高昂的傳統學生運動一樣,他們認真地追求理想的生活。其實我也不能認同只關注生活中愉悅的小事,只是要我一直去衝撞,就算受到運動傷害也在所不惜,硬ㄍㄧㄥ著那一副認真的模樣,時間久了也一定會露出馬腳,被發現我在假裝。」

失敗了沒關係,反正常常失敗嘛,所以他們不怕失敗,就算像大笨蛋一樣失敗了,也只是尋常,繼續把路走下去。松本哉甚至說,有機會要為那些大笨蛋的失敗寫一本書。

▇來參加SMAP的粉絲會,才怪XDD

松本的反叛處女秀,發生在他就讀法政大學期間,這是他最為人所知的故事之一。

「學生食堂已經夠難吃了,竟然還敢漲價?超不爽的啦!」雖然不過是十塊錢,但是這口氣吞不下啊!他與朋友一共3人,恩,沒錯,3個人,於是組織了「法政大學貧窮守護會」,印了3,000張傳單,貼滿學校各處。1人代表1,000人,3人當然會有3,000張傳單,聲勢非常浩大。

在上課期間拿著大聲公四處宣傳,「但是我們只有3個人,一定會被看破手腳,所以我們3個人就每30分鐘換一次衣服到不同的地方喊口號,結果學生真的誤會這場活動有超多人參與,成功吸引了幾百個學生集結一起衝進食堂,後來就真的不漲價了。」

原來,笨蛋真的可以改變世界。松本在抗議六本木興建商業大樓的計畫,發出了豪語:「一起讓六本木陷入火海吧!」他和同夥印製了20,000張傳單,一把灑到城市人海中,果然成功讓大量群眾聚集了! 

但也吸引超多警察坐鎮,陣仗遠遠超乎想像,情勢越來越危急。他們急中生智,告訴群眾:「今天是SMAP的粉絲會,周圍的警察都是臨時演員啊,」在群眾追星的激情與警察試圖控制現場的混亂中,大夥都全身而退了。「這就是一種很『笨蛋』的方式啊。」他說。

▇守護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善用各種方法!

位在東京高圓寺的「素人之亂五號店」,是松本經營的空間,我們問他一號、二號呢?他回答:「關於這些號碼,我們其實定得滿隨便的,譬如快閃店或店址改變,號碼就會加一,或是朋友想開一個新空間,想用『素人之亂』這個名稱,他們也會把號碼加一號,現在好像已經擴充到二十三號店了,有些空間在哪裡,我也不太清楚。這個作戰策略,就像食堂大作戰一樣,會讓自己看來很龐大。」

新書《大笨蛋造反指南》中,他詳細介紹了自己的空間經營之道。看似插科打渾,高唱隨性、簡單和無厘頭的美好。但細讀可以發現,這本書不僅自成脈絡,甚至能稱上「十分紮實」。

相較於2017年,台灣引介的木下齊的《地方創生》的著作,從企業管理的方式,導入地方產業,使其自足運作,創造營收,出版後,引起許多空間經營人的討論。松本哉這本《大笨蛋造反指南》則是完全不一樣的空間討論方式。

zhu_tu_2_0.jpg

他不以利潤或收益作為首要的導向,而是通過各種社會的縫隙,使某些相異於消費社會主流的事物,得以在特定空間中永續存在,可能是人際情感、老文物、建築等等,他稱之為「有趣的事物」。

書中述及的故事,大多非常「真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理論,卻有許多有用的建議與撇步。像是空間經營的眉角太多,所以「對我們這種小人物來說,需要的就是先打馬虎眼敷衍過去,所謂『模稜兩可』的能力。」或者經營餐飲業會遇到壞鄰居,他則說:「先把那種人算成餐飲業必然的其中一部分比較好。

他也在書中分享如何快速展店的祕訣,像先在附近開一間只做售後服務的分店,零庫存,卻能自立,再來就可以慢慢獨立出去等等。當然也有一些很鬧的建議,像是遇到麻煩事的時候,就要展開「祕密大作戰之警察打來的電話不要接」。

松本哉自己經營的空間,包括活動展演空間「素人之亂十二號店」、餐飲店「蝦咪Bar」,以及青年旅舍「大笨笨收容所」,常常可見搞樂團、藝術家和其他空間的經營者出入,大家都會在這裡交換彼此情報,以及各種成敗經驗。

也總有很多是誤打誤撞,無意間來訪的客人。曾經有鄉下純樸的大學畢業生,年輕女孩到了東京,想參加就職活動,本來準備找份攝影相關的工作,當個安安穩穩的上班族。因為不小心投宿到「大笨笨收容所」,跟一大堆怪咖,像是墨西哥來的嬉皮大叔聊天,從此價值觀被大改造,笨蛋細胞覺醒,後來成為時常出入「素人之亂」的同伴。

▇找同伴的旅程

經常有不合「善良社會風俗」行為,不會讓家裡人困擾嗎?他提到,父親本來在出版社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為了一圓作家夢毅然決然辭去工作,既使讓家庭陷入經濟危機,也義無反顧。母親更妙,在某天毫無預警地就地宣告「欸我要去山裡隱居囉」,然後就一個人跑到深山,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回想起來,他們也滿笨蛋的」,松本家早就習慣了這種任性自在的生活態度,只有一件事不能妥協:「他們一直很在意的是,我做的事情會不會傷害到其他人。」

松本的書十分不好翻譯,許多內容涉及難以翻譯的在地語彙。但本書的譯筆卻是一大亮點,有許多貼近台灣的文字與搞笑的描述,像是「全世界的大笨蛋已經開始搞一大堆屌到嚇死寶寶的笨蛋中心!裡面有一些夭壽好玩的空間…….」這些逗趣的譯筆,有賴於譯者夏菉泓的巧思。

她與松本哉是舊識,也是採訪當天的即席口譯。她自言留學應慶大學時,與同儕格格不入,整整一年裡,她沒有結交到任何朋友。盤點身上僅存的日幣,還是想好好玩一玩再回台灣,於是到了高圓寺,入住在松本哉的旅舍。在這裡,她才真正有了第一個日本朋友。

dsc03222_suo_.jpg
本書譯者夏菉泓(左)與松本哉

「他(指松本哉)真的是太莫名其妙了,真的很有事,結果我因為在那邊遇到非常非常多有趣的人,就一直住下去,回臺灣的機票一延再延。到現在,我還是常常回到高圓寺,那邊就像我在日本的家。」夏菉泓說。

我們發現,笨蛋松本哉,最迷人之處,就在於他的真誠,總可以吸引到許多同伴。書中,他也介紹了台灣同伴,像在台南著名的空間「能盛興工廠」(已休業),他認識一位會衝進海裡抓魚給大夥吃的阿北好朋友,他稱其為「超強男子」。松本也介紹了台北「半路咖啡」的開業故事,他說:「在日本,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漸稀薄的同時,台灣這種大家一起努力的感覺,我真的獲益良多。」

▇是社會把我們變成反抗的人

訪問最後,我們問他:如果有一天,世界不再需要被對抗,笨蛋還需要存在嗎?他說:「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因為我們不是為了對抗這個世界才做這些事情,我們想辦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做自己不想做的。只是政府和資本主義把我們想成反抗的人。」

「跟傳統的社運不同,我們不是為了一個更美好的將來努力,而是去創造一個看得見,碰觸到的生活方式。在現有的體制內,我們把這個選擇做出來,讓人們自己選擇他們要活在怎樣的世界裡。」松本這麼說。

那樣的生活,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在自己的空間裡,大夥都在喝酒,歡笑聲盈耳喧鬧。坐倒在椅子上,知道自己喝醉了,然後就睡著了。」他說。

dsc03150-bian_ji_suo_.jpg

getimage_0.jpg大笨蛋造反指南:如何建立用胡鬧反抗荒謬社會的革命基地
世界マヌケ反乱の手引書: ふざけた場所の作り方
作者:松本哉  
譯者:夏菉泓
出版:行人文化實驗室
定價:34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松本哉

1974年生於東京。二手商店「素人之亂5號店」店主。高圓寺北中商店街共榮會副會長。

1996年組成「法政大學貧窮守護會」以來,開始在各地召開胡鬧的反叛活動。2005年在高圓寺與山下陽光等人一同開設「素人之亂」,之後也陸續號召「3人遊行」、「還我腳踏車遊行」、「把房租降為0遊行」、「核電住手遊行」等等令人驚詫的示威活動。

現在一方面也在高圓寺經營青年旅館和小酒館,一邊也和海外的另類空間加深交流,目標打算掀起「世界笨蛋革命」。

著有《窮鬼的逆襲──不花錢的生存方法》、《窮鬼大叛亂》等書。另與他人合著《素人之亂》、《莎呦哪拉下流社會》、《反核與遊行》等。

 


點擊照片,查看完整活動資訊

點擊照片,查看完整活動資訊

點擊照片,查看完整活動資訊​​​​​

閱讀通信 vol.347》繞遠路不算是迷路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05-17 20:05
話題》她們為何如此饒舌?關於AV女優的自我言說
四位出版書籍的AV女優,左起:飯島愛、蒼井空(取自官網)、紗倉真菜(寫真提供:KADOKAWA)、鈴木涼美(取自官網)
四位出版書籍的AV女優,左起:飯島愛、蒼井空(取自官網)、紗倉真菜(寫真提供:KADOKAWA)、鈴木涼美(取自官網)

 

走進日本的超商,整排雜誌架上幾乎有一半是以塑膠繩封住的成人雜誌和成人漫畫。打開電視,深夜綜藝中也經常出現AV女優和男優的身影。被稱為「AV界AKB48」的女子團體「惠比壽麝香葡萄」,就是從深夜綜藝《拜託!Muscats》出道,被亞洲男性暱稱「蒼井老師」的蒼井空,是該團第一代隊長,最後進入殿堂,成為該團的PTA(家長會)。

全世界大概少有國家像日本一樣,將AV產業如此大剌剌地展現在人們面前;也少有國家的AV女優會被包裝成青春偶像,大大方方地出現在各大媒體,還不定期舉辦影友會、見面會,被影迷爭相追捧,甚至跨界成為歌手、演員。

根據自由撰稿人中村淳彥《作為職業的AV女優》(2012)一書,日本近年每年平均誕生6000名AV女優。當然,這麼多女優並不表示所有人都有拍片機會。據資深AV導演溜池五郎在《AV女優的工作現場》(2013)書中的推論,東京至少有100家AV相關的經紀公司,旗下的現役女優總和約2200名左右。正是這群現役女優,支撐著年產一萬部以上的成人電影產業。

hui_bi_shou_she_xiang_pu_tao_3_0.jpg
由AV女優組成的日本女子偶像團體惠比壽麝香葡萄(取自惠比壽麝香葡萄官方youtube頻道

然而,溜池也提醒我們,現役女優中,只有少部分已成名者可以保持一年100部以上的拍片量。多數人則是默默無聞,只能接一些小規模的成人電影,甚至完全接不到工作的也大有人在。此外,2200名現役女優中,八成的人會因各自的理由,而無法維持一年以上的工作壽命,離開業界。不過,有人退出就會有人加入,隔年的現役人數依然會由新血補足到原來的數值,以維持AV產業的持續運轉。換言之,AV產業的流動率和淘汰率,是以「年」、甚至以「月」為基本的速率。

至於收入,似乎也沒有外界想像的優渥。溜池表示,在1980至90年代,一部成人電影的片酬可高達兩、三百萬日幣之譜。但隨著泡沫經濟瓦解,加上電腦普及、盜版下載容易、草食男增多等因素,AV產業的獲利大幅萎縮,直接影響了女優的片酬。目前比較好的酬勞約是一部20萬到30萬日幣,至於其中有多少進入女優口袋,就得看她們和經紀公司的合約。

這些數字告訴我們,AV女優的收入不僅不算多,甚至可能還比不上一個基層上班族。而且,沒有拍片就沒有收入,不少人還得找個正職才得以餬口。此外,如果無法在一個月內推出3部由自己擔綱的成人電影,幾乎就無法以此維生。若無穩定的發行量,不用一年半載,為了基本生存也就不得不轉業。即便是賣座女優,一旦過了人氣高峰期,也必須以改變戲路或改擔任配角等方式,想方設法延長自己的職業壽命。

除此之外,中村披露了另一個嚴酷的勞動現場。他在《消滅AV女優:從性勞動中逃出的女人們》(2017)中提到,90年代後半漸趨健全的AV商業體制,在近年經濟不景氣等影響下,壓低製作費和片酬成為製作方延命的必要手段,AV女優片酬降至日薪3萬日幣(約新台幣8,200元)以下的例子屢見不鮮,也因此引發了不少勞資糾紛。

最糟糕的是,強迫女性拍攝成人電影的違法事件頻出。2016年3月3日,國際人權團體Human Rights Now發表了一份調查報告,明確指出日本發生了女性被強迫拍攝成人電影的情況,嚴重侵害女性人權。此後,陸續有被害者出面告發,並對經紀公司提告。由此,人們逐漸窺見了AV女優過於苛刻的勞動環境和條件,以及AV產業環境的惡劣。

對此,日本政府和勞動團體強力表現關切,目前各大學內都張貼有相關的海報進行宣導,提醒女學生遇到類似情況該如何應對處理。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東京奧運,也促使日本政府對此嚴加取締,淨化國內色情產業成為奧運改善計畫相關政策的一大重點。

yan_shou_da_xue_xiao_nei_de_xuan_dao_hai_bao_.jpg
岩手大學校內的宣導海報(蔡鈺淩攝)

上述種種數據、勞動條件及勞動環境都相當令人驚心動魄,也不禁讓人對前仆後繼進入AV產業的女性產生好奇:究竟她們為什麼選擇這項被多數人打上問號的職業?是我們刻板認知中的為了金錢、滿足性慾?抑或有其他動機和理由?是什麼樣的家庭背景和人生故事,讓她們願意供人觀看自己赤身裸體與人性交的畫面?此外別忘了,在這個完全市場導向的產業,入行不表示就能滿足個人的欲望,八成以上的AV女優在這個市場中沒頂。

人們對AV女優這個職業充滿著那麼多的不解、那麼多的疑問。有趣的是,AV女優們似乎也正等著人們的發問,準備著為大家解答。

▉被訪談的AV女優:從「不幸的女人」到「認真追夢的女人」

首先,提供AV女優言說自我空間的,是一系列訪談計畫。

1996年,永澤光雄出版了《AV女優》,收錄了他於1991年到1996年間對近50名AV女優的訪談。1999年,同一系列再度推出《女人 AV女優2》,這次訪談了36名女優,探問她們的生活和對人生的看法。

這些接受訪談的AV女優有被養父侵害的少女,有從貴族學教中輟的女大學生等等。她們多數是人們口中人生滿是艱難磨難的「不幸的女人」。不過,在記錄她們的不幸時,永澤更不忘提醒我們,這些在AV產業中載浮載沉、背負著背德原罪的女人,其實和從事一般職業的女性一樣,都只不過是「普通的女人」。

中村淳彥則是從1998年開始,以每周採訪一人的頻率,訪談AV女優與風化區的性工作者,10年間共採訪了700多人。訪談內容陸續收錄於「沒有名字的女人們」系列,迄今已出版近10冊,足見具有穩定的銷售量。

mei_you_ming_zi_de_nu_ren_men_.jpg
中村淳彥「沒有名字的女人們」系列(取自Amazon

中村的訪談核心,同樣是在探究這些女性是如何步上AV產業和性產業這條路。中村嘗試透過她們的個人言說,描繪這群人的心理狀態和生活實景。這系列作品的副標題,如「貧困AV女優的獨白」、「性愛依存症篇」、「在性愛和自殺之間」、「無法『戀愛』的身體」等等,點出了這群女性多數徘徊在貧困、性愛依存、死亡和情感缺乏的生存狀態中。

類似的訪談,還有黑羽幸宏的《裸心:為何她們選擇AV女優這種生存方式?》(2011)。書中黑羽訪談了8位AV女優,試圖了解她們為何選擇這種異色的生存之道。女優們出道的理由各異,但黑羽提醒我們,她們都是以「認真努力」的態度經營著這份工作。黑羽的提醒,讓人感受到了一種觀看AV女優的新風向,正在成形。

到了2017年,作家Akemin的《我的女兒是AV女優》,更打破我們對AV女優與其家人關係的固有認知。Akemin訪談了10位獲得父母親認可的女優,這些女孩選擇入行的理由,除了金錢之外,還有想成名、喜歡性愛、好奇心,甚至單純覺得有趣來勁等等並不苦情的理由。

wo_de_nu_er_shi_avnu_you__2.jpg
《我的女兒是AV女優》

當然,家人認可其職業選擇的案例在AV女優的世界仍屬少數,但我們還是從中看到了這個世界正在發生改變。

不少讀者也敏銳地感受到這種轉變。在日本亞馬遜網站的讀者迴響中,不少人提到,越讀這些訪談,越覺得AV女優不是過去認為的「腦袋壞掉的人」、「特殊的人」,而是和我們一樣,只是普通人。AV女優的概念,正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有所翻轉。

從永澤、中村到黑羽、Akemin的訪談集,可以發現兩個有趣的現象。首先,這些AV女優其實並不排斥言說自身,甚至可以說,她們近乎饒舌地、絮絮叨叨地向眾人闡述她們成為AV女優的前因後果,闡述她們的動機,闡述她們的工作內容,闡述她們的拍片現場,闡述她們的陰鬱病態,闡述她們的貧困,闡述她們成名的欲望,闡述她們的疾病,闡述她們的孤獨恐懼,闡述她們的夢想,闡述她們異常的性愛依存或性冷感,闡述她們的家庭生活,闡述她們的努力。

AV女優們透過這些訪談,饒舌地向我們訴說著:我們也是人,我們和你們有著一樣的肉身,一樣的煩惱。透過對自身的言說,AV女優替自己找回了「普通的血肉」。

另一方面,透過這些訪談,我們亦可看出日本社會變化的軌跡。AV女優的形象,從上個世紀永澤、中村訪談中的「不幸的女人」,到近幾年轉變為黑羽、Akemin筆下的「認真追夢的女人」。並且,家人不再只是AV女優的枷鎖,而是她們追求夢想時的應援者、工作的動力。可以說,AV女優透過她們的言說,替自己開拓出一條前衛的、異色的時代變換路徑。

▉拿起筆的AV女優:從飯島愛的「對不起」到紗倉真菜的「幸福論」

除了透過訪談自我闡述之外,當AV女優拿起筆,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言說空間時,又會是怎樣的光景呢?

說到拿起筆的AV女優,我們第一個想起的,應該就是飯島愛。飯島在2000年出版自傳《柏拉圖式性愛》時,已離開AV產業多年,轉往演藝圈發展,並有不錯的成績。但飯島很清楚自己的名氣主要來自過去的成人電影,人們對她的好奇也集中於此,因此,這部自傳的核心,也就放在「AV女優飯島愛是如何生成的」這一點上。

fan_dao_ai_2-tile.jpg
飯島愛(左)及其自傳《柏拉圖式性愛》

飯島家教甚嚴,小學時代的飯島一直努力讀書,但始終得不到父母親的誇讚。上了國中,她繼續用功,努力維持在全學年前十名之內,卻還是得不到認可。父母老對她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卻不告訴她理由,這讓她完全無法理解,母親老是掛在口中的那句「都是為你好」,也讓她不明所以。由此,飯島與父母之間的裂縫越來越深,直到疼愛她的爺爺過世,雙方之間的恐怖平衡轟然瓦解,她選擇逃離禁錮她的家庭,成為一個虞犯少女。

國中二年級開始,飯島開始逃課、偷竊、騙錢、吸食強力膠,不斷進出警察局,不斷離家出走。後與男友同居,兩個人如動物般,每天只吃喝玩樂與做愛。男友進入少年感化院後,動物般的生活瓦解了,她開始輾轉於眾多男人之間,誰給她錢,她就跟誰玩。

其後,為了生活與物質欲望,她謊報年齡在六本木當起酒店女公關,墜入風塵;為了豢養男友和虛榮,她不惜與中老年男人援助交際;為了償還債務和籌措赴紐約的資金,她開始拍攝成人電影。爾後在因緣際會之下,她得到了上電視綜藝節目的機會,朝演藝圈發展,並逐漸轉型成全方位藝人。

《柏拉圖式性愛》全書12章,「AV女優飯島愛」直到第8章才出現。飯島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描繪「AV女優飯島愛」的形成過程。而這個過程,也可說是飯島渴望被愛卻始終不可得,到最後放棄愛的過程。

得不到父母的愛,那就離家出走吧,外頭的朋友可能會給我愛;感受不到被愛,那跟誰性交都無所謂吧,反正忍耐一下子就可以輕而易舉獲得很多錢;找不到真愛,那就賣身拍成人電影吧,至少片酬能讓我買下那件昂貴的貂皮大衣,可以去紐約。

據說「愛」這個藝名,來自於飯島想成為被愛的女人,但從其自傳和現實生活,我們知道她始終沒能心想事成。飯島晚年身受多種疾病困擾,包括精神疾病,直至2008年聖誕夜被發現陳屍家中,已氣絕多日。一生缺愛的「小愛」,就這樣在無人知曉的時候,再次孤身上路。

雖然飯島在自傳中沒有正面闡述,但字裡行間隱約可見她對AV女優這個職業打上了引號。比如她說沒有愛情成分的性交,讓她感到無止盡地漫長;比如她認為那些想藉由AV出道進而當明星的女生,是腦子有問題;比如她始終對自己的職業無法讓家人引為自豪感到於心有愧,因而跟母親說對不起,這些都可以看出她對AV女優這項職業的保留態度。

然而到了2015年,飯島的後生晚輩紗倉真菜卻在自傳《現役AV女優的幸福論:還是專科生的我,遇見了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職業》中,把AV女優奉為「天職」。赤裸的身體是她的語言,拍攝成人電影是讓她獲得幸福的瞬間,而這些讓她的每一天都充滿活力。

這個在年滿十八歲當年(2012)出道的小女生,在自傳中大方表示,「能跟熟知如何讓女人興奮的男優翻雲覆雨,才是真正貨真價實的性愛,而且那可能是全世界最舒服、最愉快的性愛了。」她還說,「跟某個人做愛,然後將過程拍成作品流傳下來。我覺得再沒有比這個更具生命力的事情了。」也因此,她提出「現役AV女優的幸福論」,認為唯有在成人電影這個世界,她才能如此閃閃發亮。

sha_cang_zhen_cai_zhu_zuo_.jpg
紗倉真菜近期在台出版的著作

sha_cang_zhen_cai_guan_fang_ti_gong_5.jpg
紗倉真菜(寫真提供:KADOKAWA

紗倉的「幸福論」拆解了「當AV女優等於人生崩壞」這個常見的邏輯,她想告訴我們,AV女優只是眾多職業選擇中的一種,而她是有幸與這個開發了她幸福泉源的職業相遇的幸福女孩。

從飯島的「缺愛的不幸女人」,到紗倉的「夢想成真的幸福女人」;從必須跟媽媽說對不起、讓人難以啟齒的職業,到獨一無二的「天職」。AV女優透過自傳形塑出來的形象,與訪談集中所見,從「不幸的女人」往「認真追夢的女人」位移的情形,有著驚人的相似及相互呼應的關係。

▉研究自身的AV女優:鈴木涼美的AV女優社會學

2013年,社會學研究者鈴木涼美的《AV女優的社會學:為何她們饒舌地闡述自己?》問世,再次擴大了我們對AV女優自我言說的想像。

ling_mu_liang_mei_2.jpg
鈴木涼美(取自twitter

這本被知名學者小熊英二、北田曉大極力稱讚的研究專論,修改自鈴木的碩士論文。鈴木發揮了社會學的想像力,深切凝視AV女優這個群體,試圖透過社會學的研究手法,消泯外部對她們的獵奇視線和偏見,並對這項產業的運作生態和商業邏輯,進行學術性的理論分析。

這本研究專論出版後,頗受好評。然而,就在鈴木被視為社會學研究的明日之星時,八卦雜誌《週刊文春》卻在隔年刊登〈日經記者曾是AV女優!拍攝過70部 父親是知名哲學研究者〉一文,揭露鈴木曾為AV女優的過往。

鈴木的家世背景良好,父親是哲學研究者,母親是翻譯家,中小學就讀被稱為「大小姐學校」的私立教會學校清泉,高中進入明治學院高校,大學就讀慶應,之後到東大讀碩士班,畢業後進入日本經濟新聞社(後簡稱日經)。

這份近乎完美的履歷,完全是一條菁英路線。鈴木的家庭有能力提供她優渥的環境與資源,而她自己也夠優秀,可以擠進這條窄道。然而,其中一項經歷卻給這份完美的履歷投下了陰影,那就是鈴木於2004年開始拍攝成人電影。

鈴木在訪談中表示,進入大學之後,她一邊玩社團,一邊在小鋼珠店打工。離家在橫濱獨立生活後,她開始到酒店當女公關,之後經由介紹進入AV產業。當被問及入行的機緣時,她表示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契機,當時她已習慣酒店女公關的工作,正想著有沒有什麼更有趣的事情可做時,剛好被AV經紀公司的星探挖掘。她想起有個朋友曾當過AV女優,她覺得那個女生好漂亮,因此覺得當AV女優好像也沒什麼不好,就這樣兼職拍起了成人電影。

不過,家人並不知道鈴木這個特殊的兼職。後來父母會知曉,也不是鈴木自己向家人坦承,而是前男友想與她復合不成,故意狀告其家人,藉此報復。據說鈴木的母親直到過世,都無法原諒女兒的行為。鈴木在散文集《獻給愛與子宮的花束:夜之女郎的母女論》(2017)中,對此有不少深刻的著墨。對於母親的不諒解和憎惡,鈴木完全概括承受,她認為這是母親對女兒的一種「愛情」。

xian_gei_ai_yu_zi_gong_de_hua_shu_ye_zhi_nu_lang_de_mu_nu_lun_.jpg
《獻給愛與子宮的花束:夜之女郎的母女論》

鈴木早在被「文春砲」擊中的前兩個月,就已從日經離職,選擇了專業作家之路。之後她更重拾研究,於2015年4月進入東大就讀博士班。後來在某次採訪中,她被問及日經的記者工作與AV女優的經歷是否有別時,鈴木表示兩者並無太大差異,薪水差不多,她本身懷有的菁英意識也差不多,因此在她個人內部,這兩個工作屬於同質的。

然而鈴木也補充說道,這並不表示兩者就毫無差異,因為差異是來自外部。鈴木表示,她不覺得從事AV產業的人與一般人身處於同樣的日常狀態,也因此從AV產業進入日經時,她明顯感覺到其中的違和感。從努力爭取AV女優市民權的社會運動者身上,她也有類似的感受。但鈴木強調,就如同她不被母親接受一樣,這一切都是無可奈何的。

鈴木這一完全概括承受的灑脫姿態,或許與她對這個群體進行過社會學研究有關。在研究過程中,她全面俯瞰AV產業和AV女優,試圖打破外界對這項職業的偏見。然而,這一過程也讓她比起他人更透澈了解偏見的強悍,以及AV女優商品化、性商品化的邏輯。鈴木應該無法如紗倉那般高舉「幸福論」,因為她清楚地知道,「幸福論」本身也只是一種具有商業性戰略色彩的建構。

從永澤、中村、黑羽、Akemin訪談裡的AV女優,到飯島愛、紗倉真菜,再到鈴木涼美;從被訪談,到提筆自述,再到研究自身,我們看到了AV女優言說自身的「饒舌空間」正在不斷擴大延展。從一開始由他者提供訪談,到主動出擊,再到現在以研究者之姿,運用社會學視角,對曾經身處的群體與產業環境進行學術性研究,AV女優就是如此饒舌地言說自身。至於她們為何如此饒舌?在AV產業和出版的商業戰略性之下,或許還潛藏著她們單純想要獲得理解、獲得尊重的心。

xing_fu_lun_.jpg

現役AV女優的幸福論:還是專科生的我,遇見了這世上最獨一無二的職業
高専生だった私が出会った世界でたった一つの天職
作者:紗倉真菜  
譯者:李喬智
出版:尖端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zui_di_.jpg 最低。
作者:紗倉真菜  
譯者:簡秀靜
出版:尖端  
定價:300元
內容簡介

 

ao_tu_.jpg 凹凸
作者:紗倉真菜  
譯者:HANA
出版:尖端  
定價:3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紗倉真菜
1993年3月23日生,出身於千葉。2012年就讀工業高等專門學校時,以SOD CREATE的專屬女星於AV界出道。2015年獲選為成人廣播獎史上第一個三冠王。同時活躍於電視演出及雜誌封面的拍攝工作,專欄於「週刊play boy」、「messy」等雜誌連載中。專書作品有《現役AV女優的幸福哲學:專科畢業的我,遇見了世界上唯一的天職》,小說《最低。》與《凹凸》。


點擊照片,查看完整活動資訊

點擊照片,查看完整活動資訊

點擊照片,查看完整活動資訊​​​​​

閱讀通信 vol.347》繞遠路不算是迷路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B短評》從1到100,我們持續關注

OB短評,自2017年2月15日開站後,我們每週刊登1或2期,評介台灣最新出版的好書,今天第100期了!(灑花)

感謝Openbook歷屆「選書小組」,每週閱讀大量書籍,選出最值得推薦的作品,一一為他們寫下短評。我們希望在快速更替的書市,記住這些用心製作的好書。

在第10期,OB短評介紹了《部落書寫體針路》,這是來自台東卡塔文化工作室的作品,雖然未見大型通路販售,但我們看見它保留針繡工藝的世代記憶。關於自費出版,我們盡力收集,詩人德尉不到500本、手作感極強的限量詩集《軟弱的石頭》,已收納在第12期當中。容易為人忽略的地方出版品,我們也努力閱讀,在第73期,一次介紹了5本「台中學」,記錄地方時代樣貌。

OB短評,也是Openbook年度好書獎初選的入選書單,經過地毯式的閱讀,Openbook的讀者不會遺漏好書。

累積了100期的OB短評,介紹過接近900本好書。我們持續閱讀著,也請每週不要錯過這個專欄。每本書出版的當下,都懷抱著對世界的一種關注。

請記得,打開書本,有人陪你。

 

100-2.jpg

BBC世界史

A History of the World
安德魯.馬爾(Andrew Marr)著,邢科、汪輝譯,廣場出版,70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總有某個時刻,人們想知道關於這個世界的奧祕,關於人類從哪裡來,要去哪裡;關於人類文明史,也關於這個世界的運作邏輯。我們因而埋首百科全書,埋首各種各樣的普及類書籍,如今多好,我們擁有了《BBC世界史》。
本書適合想看熱鬧或門道的讀者,更適合歷史學徒買回家閉門反省學習。BBC不愧是公共廣播的模範,是擅於面向大眾訴說嚴肅議題或知識的老手。這本世界史不論廣度或深度,都是大眾史學的行家之作。努力擺脫歐洲中心的史觀,將「世界」一詞還給地球上的每個角落。更有趣的是議題的選擇,從君權到避孕藥,涵蓋了影響人類演進的各個面向。看似輕鬆,卻不媚俗。
圖書館裡的世界史實在已經卷帙浩繁,再推薦這一部並不是因為BBC,而是因為作者博學機巧,總能以別出心裁的刀法畫開事件的核心,讓那些耳熟能詳的歷史段子平添不少新鮮感。史料貴精不貴多,這般恰到好處又帶點奇巧的立體剪裁,已然是歷史書寫的王道了。【內容簡介

七副骸骨:人類化石的故事

Seven Skeletons: The Evolution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Human Fossils
莉迪婭.佩恩(Lydia Pyne)著,許可欣譯,如果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人類化石本身已能訴說很多「生前」的故事,沒想到化石出土後的歷險卻也精采無比。演化、考古、科學、文化、政治,全部鎔鑄在一副骸骨中,本書不只趣味橫生,更開啟我們對人類化石的觀看視野。
七副不同的骸骨化石,不只訴說著考古學上的成就、對人類演化的認識,同時也道出科學實際運作上的各種眉角,包括政治操作、造假宣傳……本書提醒我們,科學不是無菌真空下發展的產物,科學和所有事物一樣,面對著大眾,受社會各種力量影響牽引。
不少科普都曾以人骨化石來論述文明的演化,不過在作者的慧眼觀照下,這七副骸骨卻有了超展開的「人生」,不但可以招財進寶、滿足學術虛榮,還能呼風喚雨,製造真相與假相,當起超超超齡網紅。即便你已經認識了這些老祖宗,還是很應該再誠心update一下。【內容簡介

暴力:從常態到殘暴,以微觀角度探索個人、家庭和社會中超過30種暴力的形成和真相

Violence: A Micro-sociological Theory
蘭德爾.柯林斯(Randall Collins)著,劉冉譯,臉譜出版,85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實   樂     
暴力背後的真實邏輯,往往與我們對暴力的理解相差甚遠。柯林斯在本書為眾人推翻種種迷思,深入剖析「暴力」的真正成因,指出暴力是一種表演,是一種計算,是一種文化——因而,假若人們正確理解暴力的成因,便能找到解除暴力炸彈的引信。江湖在走,本書要有。
作者從微觀的角度出發,從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之間,析理出人們對暴力的反應,刻劃人們避免暴力的本能,然而環境中又滿佈著觸發暴力的因子。這樣的張力,構成了既悲觀又樂觀的前景。所有的暴力都是環境所觸發,我們只能不放棄希望,時時警醒,將暴力的影響壓至最低。作者的中心思想很清楚:沒有暴力的個體,只有引發暴力的情境。這樣的觀點是反歸罪化的,和現行法學有不小認知上的差距,不過卻是人類進化的方向,於情、於理、於法,都是如此。
作者的功力在細緻的觀察與互動中體現,比起抽象的高談闊論,更能提供具體、有效的應對之道。【內容簡介

植物彌賽亞:從實習生到皇家園藝師,拯救世界珍稀植物的保育之旅

The Plant Messiah: Adventures in Search of the World’s Rarest Species
卡洛斯.馬格達勒納(Carlos Magdalena)著,楊玉齡譯,天下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是缺少發現的眼睛。」法國藝術大師羅丹這句話,也通用在藝術之外。作者便如那雙發現美麗事物的眼睛,看見植物的種種玄妙奧祕。「發現」更是一把萬能鑰匙,足以開啟無數道門,通往冒險,通往成長,通往祕密,通往希望。閱讀本書,確實就是一趟迷人的旅程。
本書以自傳形式,間接突顯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的貢獻和功績。談到生物多樣性,我們很容易忽視寧靜的植物,忘卻了它們和人類的共生共榮。我們也常忽略了自己作為地球一員應有的能力和責任,「保育」似乎只是他人的事業,是「專家們」的工作。這本精彩的人生紀錄,不僅告訴人們植物世界的驚奇,更重要的是作者以身作則,教導人們: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地球彌賽亞。
作者雖被封為「植物彌賽亞」,但他的所做所為其實更接近「植物諾亞」——拯救各種瀕危植物。透過他上天下海的經歷和強大的熱情感染力,不知不覺中就打開了第三眼,你會重新發現身邊腳下的伊甸園。【內容簡介

席地而詩

何景窗著,悅知文化,360元
推薦原因: 設   文   樂 
各種文學體裁裡,似乎詩集是最追求紙本書設計之美的一種。好詩加上好設計,可以更貼近人心,更具溫度。何景窗寫詩,寫書法,騰空飛起完美落地,從內容到形式都凝練了詩人個人化的美學。
書法與詩在這本詩集裡展示了極其有機的結合,讓人想到鄭板橋,卻沒有一絲仿古的假文人氣。一種字與墨的新可能。
短詩是重點,藉由精煉的文字,構築一微小但耀眼奪目的心靈出口。沒有太多矯飾,如同書法的字跡,以看似樸拙的形式,直接呈現自己。然而,忍不住會被書中較長的篇章所吸引,忍不住想起《想回家的病》裡,那令人心疼的女孩身影。【內容簡介

注意力商人:他們如何操弄人心?揭密媒體、廣告、群眾的角力戰

The Attention Merchants: The Epic Scramble to Get Inside Our Heads
吳修銘(Tim Wu)著,黃庭敏譯,天下雜誌,65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本厚重到可能令人注意力渙散的《注意力商人》?作者長篇累牘論析人群大眾的「注意力」如何成為珍稀資源,在商業市場裡轉換為無形貨幣並遭受競逐,乃至形成「注意力產業」。我們很少留意並警醒到,自己已然是「注意力商人」眼裡的財貨,更少認識到注意力商人及產業的發展脈絡,原來已有兩百年之久。
在《誰控制了總開關》討論「壟斷-創新」的循環,並訴求「網路中立性」後,作者再度以追溯歷史的手法,討論依靠人們的「注意力」為生,買空賣空的廣告產業,以及隨著時代演變演化而來的各種新型態。商品本身的好壞,被行銷、宣傳的成敗所取代,浮誇的「華」遠勝過內容的「實」。作者不只在批評這些注意力商人,也對任意出賣自身注意力的我們提出當頭棒喝。
作者的觀點和他玉照上的目光一樣俾倪而銳利,書中想傳達的看法或許不新,卻打造出了「注意力商人」這麼一個時髦的概念,一語道破媒體、網路與社群的核心利基——商機總是屬於那些懂得蒐集別人目光的人。【內容簡介

脫北者,男同志

붉은넥타이
張英進著,陳曉菁譯,聯合文學,39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即使在不知道「同性戀」這個概念為何物的北韓,同性戀情愫依然存在於世。彷彿是植物萌芽鑽破石縫以尋找生命的路徑,張英進原可以對北韓生活毫無懷疑,卻因為內心隱然存在截然不同的聲音,終至走上脫北之路。《脫北者,男同志》並未將一名男同志脫北者的同性戀情當作主題,而是一名對所處世界心生質疑的個體正巧是同性戀,因其同性戀性傾向觸發了對這個世界的質疑。本書並不獵「脫北的男同性戀」之奇,反而相當平實。自傳形式冷靜而殘酷地記述了,多重邊緣處境之人的生命歷程。
主角命運曲折到宛如虛構,無論是1970、1980年代的北韓生活,或者層層壓抑的同志自覺,看似離奇卻又真切。脫逃後的世界不見得事事美好,但至少能面對真實的自我,做出各種選擇。奇特的故事下,潛藏著自由的真諦。
這本書的出版,碰上了兩韓大和解、文金牽手情,頗有些造化弄人。過去書市可見的脫北故事大多控訴意味濃厚,這本卻沒有這樣的口氣:作者以細膩的文思,描繪出一個森嚴卻有情的北韓。迂迴曲折的流亡過程,既是自由的追尋,又是性向的覺醒。來到南韓的際遇更是出人意表,令人唏噓。本書是重新了解北韓、乃至於南韓的一條蹊徑。 【內容簡介➤

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

Le peuple des rats: Dans les sous-sols interdits de la Chine
派屈克.聖保羅(Patrick Saint-Paul)著,陳文瑤譯,聯經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批   議   樂      
這本法國記者的中國觀察沒在遮掩火氣,你可以輕易讀出那種實在看不下去了的義憤。或許不是最周延深入的分析,但大革命和大改革都需要這樣的怒火——這恰恰是現今中國所欠缺的。
亮麗的高樓城市與陰暗的地下鼠族,實是中國夢的一體兩面。這兩年因為北京大動作驅逐「低端人口」,反而使這個名稱及其內涵受到正視與省思。低端人口遭到驅逐當然令人驚駭,更駭人的是居住在城市夾縫裡的低端人口數量龐大且處遇惡劣,乃至「鼠族」成為寫實的形容。作者探訪並描繪的北京生態,揭示這個城市既存人工造物的奇蹟,也有人為生成的悲劇。
中國處處充滿著「不可思議」的現象,有些離譜到已經超越了獵奇層次,只會讓人滿心問號和沈重嘆息,低端人口是其中之一。曾有學者指出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和但丁《神曲》第一部《地獄》間的關聯,本書所揭露的世界,是資本主義地獄於人間的寫實搬演。他們用肉體勞力撐起了上層的繁華,卻只能在底層過著連最基本尊嚴都無法保障的非人生活。人們樂於歌頌大國堀起的光鮮,也該正視那一同擴張的幽暗了。 【內容簡介➤


OB短評由「選書小組」每週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如欲介紹好書給我們,歡迎來信:聯絡我們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點擊照片,查看完整活動資訊

點擊照片,查看完整活動資訊

點擊照片,查看完整活動資訊​​​​​

閱讀通信 vol.347》繞遠路不算是迷路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