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沒有轉型正義,愛與恨都走不下去
我視《那不勒斯故事》為債務。它是鉅額外債,就像用美援蓋十大建設。
這一套四冊的義大利小說四部曲,描述兩個小學女同學的親密競爭,比功課,比誰有人追,比誰月經早,比誰有錢有成就。當中的怦然心動、執迷、奔赴、牽掛、失落,把成長故事的甜美憂傷發揮得淋漓盡致。
故事開頭,兩人已經66歲。小琳得知莉拉失蹤,她為何無故出走?新一代的人,像莉拉的中年兒子,不知原因,沒有線索,不知道自己出生前,上一代發生過什麼事;也不知自己今天為何長期失業低成就,被說是魯蛇、草莓族、啃老族。
小琳面對謎團,提筆寫下全書,倒敘回顧這60年去找答案。小琳昔日的懵懂,交織著今日的洞察、他人的證言,第二集揭開第一集之謎,像佛朗明哥舞者揚起舞裙那樣層層疊疊,深入推進,華美、犀利。
▉遠在那不勒斯遭遇台灣現實
而今昔觀點之別,始於莉拉小時候追索自己出生前發生,上一代卻絕口不提的事。從青少年天真無知的去政治化,到漸開天眼俯窺全貌──政治化的過程。即使在乍看無關痛癢的細節裡,你會讀到異常、陌生、違和的事物不時湧現:
小學生被老師在脖子上掛狗牌羞辱,被拖出教室。
公認講方言沒氣質沒教養,講國語顯得高人一等。
校長、老師拼升學,手握資優生,比賽拿金牌,就是辦學成功,就是有面子、贏人家。
父兄想揍妻女就隨意揍,因為這都是在教育她們。
鞋匠除了自家妻小、還要養兩個未婚姐姐和岳父母。因為鞋匠窮,也因為他重男輕女,所以女兒莉拉雖然考第一名,卻只能讀到小學畢業,16歲就被家裡逼著嫁人生小孩了。
工人因為車床意外而截肢、死亡,司空見慣,命如螻蟻。
爸爸威脅青春期女兒:你再跟共產黨員的兒子在一起,我就打斷你的腿。
憲兵無預警夜闖民宅抓人,不需要告票,當著婦孺面前,像拖豬一樣直接把人拖走,從此人就沒回來了。
警察可以隨意把人關進牢裡,但憲兵才是所有小孩最害怕的人。
另一邊,黑道打人,也沒人敢反抗。
街坊瘋子大吵大鬧,難堪的兒女試圖收拾。
我讀來戰慄,心想這是50年代的那不勒斯,但與當年台灣怎會這麼像。而台灣的主流小說、影劇,又怎會對此長期視而不見,以致我遠兜遠轉在《那》書才讀到事發當時的具體感受。
書中街坊爸媽們,都警告過孩子,千萬別觸怒地方頭人。每個學童都清楚,比賽贏了頭人的小孩,會惹禍上身,所以要識相放水。
我闔上書,想起《我的青春,施工中:王浩威醫師的青春門診》書中一對小姊弟,說就讀的小學辦品格教育演講比賽,全校都認為第二名講得更好,但都知道第一名是家長會長的小孩。
戒嚴體制的集體主義文化並沒結束,到下個世紀的今天仍在殘害兒童,要他們傳給下一代。
▉法西斯創傷,說出戒嚴在延續
正因此書見出義大利與台灣都仍在承受共通的殖民創傷,需要透過小說消化暴力的餘震,所以我邀請讀者占領此書:把主角攀爬階級階梯的過程,放在台灣自身脈絡中體驗。台北的底層和周邊,就是書中的那不勒斯貧民窟。
在這個同人版本中,台北人來自廣大周邊,小琳來台北讀書、工作,在台北可以搞樂團,可以當同志,在家鄉行不通。而在小琳們留在背後的家鄉,都有個莉拉。莉拉可能是手足或同學,國中畢業,男生就繼承家業,很早結婚生子,自己有田、有店面,或是軍公教,安穩度日,生計無憂。
小琳或許現今在家鄉父老眼中事業有成,是爸媽寵兒;但壓力不為人知,孤寂,挫敗,渺小,無法滿足,過勞與壓力養成一身病痛,自問是否該留在家鄉當莉拉才對。
莉拉認命請印尼移工一起照顧年邁爸媽,卻一輩子被爸媽當成敗組比較、羞辱。結果小琳和莉拉都不快樂。
日劇《東京女子圖鑑》描述少女上京比賽嫁豪門、有體面事業的階級升官圖。而《那不勒斯故事》不只描述兩個女孩互相超車,它要帶讀者去看,這比賽的本質是什麼,是什麼推動它把相愛的人放進互恨的關係當中。它質問贏家真的獲利嗎,或是雙輸。為何她們必須比賽?
要解決現在的難題,必須重新詮釋過去。創傷事件發生時,說了會受懲罰,所以當事人不敢說出感受,多數人根本不知,知者也不解其意。必須事過境遷夠久,蒙蔽認知的威脅消失了,故事被講述出來,人們才恍然大悟事件及意義。
小琳提筆審視過去,解謎正是觀點翻轉的過程。以今日觀點賦予截然不同的意義,償還木匠、瘋寡婦、共產黨員等底層家庭被剝奪的發言權和機會,這就是轉型正義。
國民黨和民進黨的腐敗,工總商總反一例一休,護家盟反同婚,軍公教聯盟反年改,反小燈泡媽媽,反李淨瑜,徐重仁罵年輕人貪玩,鰻魚媽媽教女兒認罪,在這些議題上我們互恨。我們應該對立,這無可省略;但我們也是小琳和莉拉,在同一殖民壓迫下走了不同的路。我們需要看看彼此走了什麼路。
而揭開創傷,艱難到不可能,書中形容心理防衛,說「我身上的寒意,彷彿是一層層極為細薄的材質所構成」。但在我看來,作者「卻有能力小心翼翼一層接一層剝開,不致扯破」。這年頭書厚了很難賣是嗎?但為了不去扯破,這書就必須了一層一層剝、寫上四大冊。沒商量。
這書是貸款,補上台灣缺口。我們靠外債心理建設,艱難站起。且要還這筆債,去讀,去回想自己,去寫。 ●
|
作者簡介:艾琳娜.斐蘭德 出生於義大利那不勒斯,行事低調,真實姓名保密到家,也從不在媒體露面,但作品依舊廣受世界各地讀者歡迎。 斐蘭德以女性成長故事著稱。第一部小說作品《不安的愛》(L'amore molesto, 1992)描寫女插畫家返鄉調查母親之死,後被改編為電影。讓裴蘭德的好文筆更廣為人知的第二本小說作品《放任時期》(I giorni dell'abbandono,2002),費時10年才發表,敘述單親媽媽如何面對空虛的人生。 2011年陸續出版的小說【那不勒斯故事】四部曲,描寫女作家與童年好友的故事,內容廣及10個家族與60年的生命歷程。這系列在2012年推出英譯本後,讓斐蘭德成為國際市場上的熱門作家,並獲選為《金融時報》2015年度女性、《時代雜誌》2016年百大影響人物;該系列的第4本入圍2016年布克國際獎決選名單。 |
童書短評》#6 用閱讀體會孩子的心情
おねしょの せんせい
正道薰(正道かほる)著,橋本聰繪,謝依玲譯,小熊出版,280元,適讀年齡:3歲~10歲
推薦原因:
尿床其實是一個很酷的事!松鼠莫克是有名的尿床專家,每天都在樹上曬著自己的床單,有著各式各樣有趣的形狀。兔子、烏龜、貓咪與狐狸都來跟他學習尿床的學問。
尿床是成長階段一定會遇到的現象,本書以鼓勵的方式,讓孩子正面看待尿床這件事。這雖然是不可預測的行為,但作家用步驟一、步驟二的理性方式,展開了創意連連的尿床奇想。【內容簡介
許進雄 著,字畝文化出版,350元,適讀年齡:國中以上
推薦原因:
我們的文字是有故事的。本書介紹了七十餘個跟動物相關的文字,說明古人如何以甲骨文的圖像,表達抽象的概念,同時也傳達了古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過去很難得有這樣的知識科普書,有深厚的文化做為基礎,又能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讓更多學子理解自己正在使用的文字。【內容簡介
どうぶつしんちょうそくてい
說書人.慶太郎著,高畠純繪,黃惠綺譯,維京國際出版,280元,適讀年齡:3歲至8歲
どうぶつたいじゅうそくてい
說書人.慶太郎著,高畠純繪,黃惠綺譯,維京國際出版,280元,適讀年齡:3歲至8歲
推薦原因:
今天動物園要幫大家量身高、量體重,長頸鹿、袋鼠、無尾熊、鱷魚都排好隊了。但是小兔子的身高要量到頭頂,還是耳朵呢?我們能不能用同一把尺,來量不同的動物呢?豬豬好害羞,不想在大家面前站上磅秤,怎麼辦呢?
同一系列的「測量之書」。在科普繪本中放進人文情感、創意與想像力,卻都不會損及科學的理性,孩子一定能理解其中的知識訊息,而且也會感到很有趣。書中大猩猩的形象,有如一位親切又有原則的老師,與動物互動的方式,讓人感到十分溫暖。有人不想公開量體重,老師也順其自然不予勉強。最後在封底,小豬偷偷靠近磅秤的畫面,除了讓人會心微笑,更顯現作者的貼心溫柔。【《來幫動物量身高》內容簡介
文、圖:陳麗雅,維京國際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將書本變成遊戲機關,讓孩子快速認識水果的成長過程。這是圖畫書作家陳麗雅「神奇拉拉書」系列作的第二本,從種子發芽,長成小樹、大樹,盛開花朵到結出果實,一目瞭然地介紹植物的生長與特性。
這是少見的台灣自製立體書,製作的困難度很高,令人感受到出版社與作者的用心,可協助孩子在遊戲中學習生態知識。【內容簡介
The Cat Who Wished To Be A Man
羅伊德‧亞歷山大(Lloyd Alexander)著,謝靜雯譯,晨星出版,360元,國小高年級以上
推薦原因:
魔術師說:「狼比人還溫柔,鵝比人還有智慧,公驢比人還講道理。」可是他豢養的貓卻想變成人,魔術師於是將牠變成了人,去看見人性的不同可能。然而最後貓想回去當貓,魔術師卻無計可施……
本書有豐富的文學性與思考意涵,不落窠臼,別出新裁,閱讀起來很有樂趣,提供許多對人的反思。唯插圖無法跟上作者的哲思,是有點可惜的地方。【內容簡介
Mr Huff
文、圖:安娜・華克(Anna Walker),宋珮譯,維京國際出版,270元,適讀年齡:3至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閱讀
推薦原因:
「比爾醒來之後,望向窗外,天陰陰的,可能會下雨。」雖然天空蔚藍,但烏雲卻一直跟著比爾,而且越來越大,他試著趕走烏雲,但是……
對孩子來說,他們常常需要一些具象的事物,幫助他們處理負面的情緒與心情。本書的圖像清楚、生動,能讓孩子在閱讀中,理解到不同的情緒問題。過去的繪本在處理完負面情緒之後,往往會讓烏雲消散,本書卻採取了不一樣的方式,讓孩子與烏雲手拉手,接納了自己的情緒,別具新意。【內容簡介
Little Red
文、圖:貝森.伍文(Bethan Woollvin),郭妙芳譯,阿布拉出版,300元,適讀年齡:小學
推薦原因:
「雖然這可能會讓有些小女孩嚇壞了......不過可不是這個小女孩呢!」21世紀的小紅帽,會如何對付壞心的大野狼呢?
故事裡的小紅帽聰明又大膽,封面上大特寫的眼珠子,甚至可以感覺到小女孩戰勝野狼時得意的樣子。作者描繪出一位自己解決問題的小女孩,鋤奸伏惡,圖像生動幽默,畫面強烈而有力。【內容簡介
How Many Sleeps Till My Birthday ?
文:馬克‧史柏林(Mark Sperring),圖:賽巴斯汀‧布勞恩(Sébastien Braun),黃意然譯,大好書屋出版,280元,適讀年齡:學齡前
推薦原因:
小熊皮皮的生日快到了,他每天都好期待,總是一大早就用力搖醒爸爸,起來幫自己慶生。爸爸說:「還要睡整整3個晚上,才到你的生日。」
「等待」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本書小題大作,描繪小孩期待的情緒,非常專注且單純地表現孩子的心情,也展現了十分甜蜜的親子互動。【內容簡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