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夏天聽鬼故事、看恐怖片,就能從腳底「涼快」到頭頂的人有福了。今年暑假,這個活動將陪你度過最文學、最藝術的中元節,7月鬼門開與關當天(國曆8月1日與31日),還有前所未聞、超鬧的巨妖出閘,邀你一起逛大街。
由國立臺灣文學館與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聯合主辦的「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自7月5日起將在空總妖艷登場。活動內容橫跨3000年,從原民巫覡到漢族民俗,從森林神靈到都市傳說,並集合文學、美術、圖像插畫、VR/AR、裝置行動、遊戲、遊行等多元藝術形式,企圖魅惑你的元神、顛覆你的三觀。
從明華園畫師陳冠良手繪螢光色調的主視覺即可預見,本次特展絕對超乎大眾的普遍想像——金剛護法神三頭十臂、怒目圓瞪,卻表情詼諧、戲感十足。祂一邊手持媒體麥克風與智慧型手機,一邊還掖著買醉的酒瓶;祂一手捧著保育鯊魚、高舉抗議,另一手還握著核能標誌。古老的傳統元素誇示出眼前社會的荒謬,帶來生猛的批判性與反思。
策展人之一的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專任副教授龔卓軍表示,「妖怪,其實是我們內心深處的原始莽林」。本次特展正是試圖讓文學、民俗與當代文化場域中的各種「妖鬼魍魎」得以著陸發聲,並跨出文本,與當代社會對話。
「在山稜線的後方,妖氣宇宙、妖氣都市蠢蠢欲動,不幸的生命、受辱的靈魂、被殖民的從屬、污穢的環境、遺忘的廢墟,角落黯黑勢力,無明怨氣集結,佈署出異樣的臺灣精神地理學。」龔卓軍如此描述。
在鬼怪文學方面,本次特展以巴代小說《巫旅》為起手勢,其他作家作品還包括日治時期佐藤春夫的〈女誡扇綺譚〉,乃至當代的甘耀明《殺鬼》、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說妖》等。主辦單位依據這些作品,邀集藝術家運用各種藝術形式,勾勒展演台灣百年來妖氣流變的大眾文化。
本次展出共由龔卓軍、羅傳樵、王嘉玲、黃啟瑞4位策展人跨域策劃。除了文學家及團體,還囊括8組當代藝術家與建築團隊(侯俊明、許自貴、李俊陽/妙工俊陽、涂維政、陳飛豪、何采柔、NAXS、鄭乘騏/Group B)、6組圖像插畫藝術家(柘榴君、角斯角斯、張季雅、AKRU、Nofi、陳冠良)、6組聲演藝術家與團隊(李凌子、陳慧勻、曾伯豪+戴開成、楊秀卿+微笑唸歌團、楊雨樵、蘇俊穎木偶劇團)、6組VR/AR電影動畫遊戲團隊(原金國際、肯特+國網中心、羊王創映、綺影映畫、高雄電影館、踢歐哎哎)等,共計30組創作者及團隊參展。
作家巴代以原住民巫覡文化為基礎,藉由山林精怪、樹精巫魂,探索人類於生存環境中的價值觀與道德責任的小說《巫旅》,是這次展出中文學跨域呈現的一大亮點。藝術家李凌子採集自然聲響的作品《巫聲》(Illusory),透過8聲道系統(Octophonic)構建身歷其境的感受,用以敘述少女巫師血液覺醒過程中時空旅行、與鬼魂或樹靈交談中的心靈聲音。
此外還有肯特動畫與國網中心合作,運用i-flyover的3D技術及雲端算圖技術所製作的妖怪地誌影片《巫行》,以俯視的科技視野、空中流動的視覺畫面、超自然的觀影經驗,來詮釋《巫旅》文本裡的小女巫,透過「意念飛行」的尋妖旅程。
預計於8月1日及31日傍晚舉行的兩場慶典式妖怪祭,也將依《巫旅》書中的巨妖形象,由南藝大的Group B團隊負責設計製作、雞屎藤舞蹈劇場陳慧勻導演遊行活動。
「阿里嘎蓋」為阿美族傳說中居住在花蓮美崙山區的巨妖,他們能施法術、喜歡嬰兒內臟,甚至與阿美族舉辦豐年祭的由來有關。在北地異開發的桌遊《說妖》及張季雅所繪《妖怪台灣》中均有著墨。
而日本文豪佐藤春夫描繪台南廢屋鬼影的作品〈女誡扇綺譚〉,則由擅長以動態錄像詮釋台灣歷史的藝術家陳飛豪,透過影像作品結合微笑唸歌團的說唱藝術來呈現,企圖以當代眼光來旁視殖民者眼中的漢族女鬼形象,以及日本浪漫派文人認知的台灣異國情調。
自幼生活在魔幻鄉野奇譚中的作家甘耀明,會場中布置有「水鬼教室」為作家及作品代言。近年來對「台灣妖怪學」頗有建樹的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則將作品化身為「說妖密室」。
圖像插畫藝術創作方面,展出作品有描繪台灣300年妖鬼神遊的奇幻誌《妖怪台灣》(張季雅);時空設定在1930年代的台北、能與妖怪溝通的奇幻漫畫《北城百畫帖》(AKRU),第一本匯集台灣本土起源神話的插畫作品《怪生島》(角斯角斯),以及觀察都會百態、挑戰世俗禮教的「台北妖怪繪卷」(柘榴君)等。上述圖像插畫藝術家的精彩畫作,都將以巨幅呈現,為觀眾帶來異世界繽紛壯闊的臨場感受。
當代藝術的展演部分,作品常與台灣政治環境及社會現況相連結的畫家侯俊明,將展出談論國族之妖的《盧亭》,以及擁有各式因慾望過度壓制而變相者的現代神鬼人圖誌《搜神記》。土味十足又反骨的畫家李俊陽,則有壁面現地繪製的一系列作品及《台灣妖怪》。
裝置藝術方面,何采柔飄浮的兔子面具女郎《半透明》,將在展場創造出既令人熟悉又脫離現實的荒誕氛圍。常藉動物講述人性,認為妖魔總伴隨人性出現的許自貴,則帶來萌系作品《大腳十二生肖》,幽默嘲諷人類的慾望基因。
除了室內的裝置藝術作品,空總的戶外草皮區還有涂維政依據張系國的科幻寓言,仿擬的考古遺跡《巨人與巨獸遺跡—義村遺址》,為極具張力、打鬥雙亡的兩具5公尺巨人和7公尺妖怪的骨骸。有趣的是,藝術家還運用工作坊邀請民眾自帶家中物件,翻模仿製成出土文物展出。
民眾心中最炫的,莫過於高科技、沉浸式的新媒體藝術體驗了。本次特展引入原金國際360度的環景VR設備,以50張妖怪圖像製作《妖市蜃樓》。每扇緊閉的都市窗景,都將感應觀者的腳步,逐一打開,露出躲藏在城市中面貌各異的百鬼奇妖,叩問人們內心幽微的聲音。
本次創作《妖市蜃樓》的藝術家王世偉,過去同樣曾以環形劇場創作《水生相》。從影片可一窺環景VR的觀影經驗。
另外,NAXS團隊運用儀式劇場手法創作的數位船筏 《XR-XATA躰-02》,將藉由VR的漂浮、下沉、揚升,嘗試塑造當代信仰體驗。對VR電影有興趣的朋友,特展期間更有《全能元神宮改造王》、《恐怖廟宇》兩部短片可觀看。
想在空總實境中見鬼嗎?展覽現場有TOII實驗室的《都市傳說冒險團》,可利用手機AR與「靈界」進行互動體驗。現場還備有iPad,供民眾觀看結合台灣特色建築的妖怪醫院,《印象中的角落》為羊王創映最新推出的AR立體概念書。
空總55放映所將於7月20日及21日兩天推出「妖怪電影院」,播映《新桃太郎》、《魔法阿嬤》、 《紅衣小女孩》等影片,民眾可鎖定時間前往觀賞。
***
事實上,在打造文化生態系的構想下,空總自今年2月起即與北地異及台文館合作,共同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妖怪學院平台「妖怪學院:妖異文化實驗場」。該平台現階段除做為「妖氣都市」特展的前導宣傳介面、舉辦一連串諸如表演、說書、講座等暖場活動之外,長期來看,妖怪學院也將為台灣特有的妖怪文化及內容表現,繼續進行知識的匯聚積累,並擔當台灣妖怪學跨國、跨域合作的基地。
策展人龔卓軍指出,在關心台灣文化的浪潮中,「台灣妖怪」最具有在地性、識別性與未來性。本次「妖氣都市」特展,在跨越中元普渡的民俗節氣中,希冀開拓台灣妖怪的文化創作新視野,重啟俗民社會內在喧囂,讓群眾重新感受台灣妖怪當下的生猛氣息。
「『妖氣』的不馴化、不服從,在人類之城裡,進行異類結界,正含藏著一種文化實驗的底蘊態度,成了必須要帶有跨文化批判思考、成了一種描摹未來異類的當代意氣之聲,這正是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國立臺灣文學館與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攜手合作,共同策辦『妖氣都市』的初衷。」●
Tags:
妖氣都市主視覺;本文圖片皆由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覺得夏天聽鬼故事、看恐怖片,就能從腳底「涼快」到頭頂的人有福了。今年暑假,這個活動將陪你度過最文學、最藝術的中元節,7月鬼門開與關當天(國曆8月1日與31日),還有前所未聞、超鬧的巨妖出閘,邀你一起逛大街。
由國立臺灣文學館與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聯合主辦的「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自7月5日起將在空總妖艷登場。活動內容橫跨3000年,從原民巫覡到漢族民俗,從森林神靈到都市傳說,並集合文學、美術、圖像插畫、VR/AR、裝置行動、遊戲、遊行等多元藝術形式,企圖魅惑你的元神、顛覆你的三觀。
從明華園畫師陳冠良手繪螢光色調的主視覺即可預見,本次特展絕對超乎大眾的普遍想像——金剛護法神三頭十臂、怒目圓瞪,卻表情詼諧、戲感十足。祂一邊手持媒體麥克風與智慧型手機,一邊還掖著買醉的酒瓶;祂一手捧著保育鯊魚、高舉抗議,另一手還握著核能標誌。古老的傳統元素誇示出眼前社會的荒謬,帶來生猛的批判性與反思。
策展人之一的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專任副教授龔卓軍表示,「妖怪,其實是我們內心深處的原始莽林」。本次特展正是試圖讓文學、民俗與當代文化場域中的各種「妖鬼魍魎」得以著陸發聲,並跨出文本,與當代社會對話。
「在山稜線的後方,妖氣宇宙、妖氣都市蠢蠢欲動,不幸的生命、受辱的靈魂、被殖民的從屬、污穢的環境、遺忘的廢墟,角落黯黑勢力,無明怨氣集結,佈署出異樣的臺灣精神地理學。」龔卓軍如此描述。
在鬼怪文學方面,本次特展以巴代小說《巫旅》為起手勢,其他作家作品還包括日治時期佐藤春夫的〈女誡扇綺譚〉,乃至當代的甘耀明《殺鬼》、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說妖》等。主辦單位依據這些作品,邀集藝術家運用各種藝術形式,勾勒展演台灣百年來妖氣流變的大眾文化。
本次展出共由龔卓軍、羅傳樵、王嘉玲、黃啟瑞4位策展人跨域策劃。除了文學家及團體,還囊括8組當代藝術家與建築團隊(侯俊明、許自貴、李俊陽/妙工俊陽、涂維政、陳飛豪、何采柔、NAXS、鄭乘騏/Group B)、6組圖像插畫藝術家(柘榴君、角斯角斯、張季雅、AKRU、Nofi、陳冠良)、6組聲演藝術家與團隊(李凌子、陳慧勻、曾伯豪+戴開成、楊秀卿+微笑唸歌團、楊雨樵、蘇俊穎木偶劇團)、6組VR/AR電影動畫遊戲團隊(原金國際、肯特+國網中心、羊王創映、綺影映畫、高雄電影館、踢歐哎哎)等,共計30組創作者及團隊參展。
作家巴代以原住民巫覡文化為基礎,藉由山林精怪、樹精巫魂,探索人類於生存環境中的價值觀與道德責任的小說《巫旅》,是這次展出中文學跨域呈現的一大亮點。藝術家李凌子採集自然聲響的作品《巫聲》(Illusory),透過8聲道系統(Octophonic)構建身歷其境的感受,用以敘述少女巫師血液覺醒過程中時空旅行、與鬼魂或樹靈交談中的心靈聲音。
此外還有肯特動畫與國網中心合作,運用i-flyover的3D技術及雲端算圖技術所製作的妖怪地誌影片《巫行》,以俯視的科技視野、空中流動的視覺畫面、超自然的觀影經驗,來詮釋《巫旅》文本裡的小女巫,透過「意念飛行」的尋妖旅程。
預計於8月1日及31日傍晚舉行的兩場慶典式妖怪祭,也將依《巫旅》書中的巨妖形象,由南藝大的Group B團隊負責設計製作、雞屎藤舞蹈劇場陳慧勻導演遊行活動。
「阿里嘎蓋」為阿美族傳說中居住在花蓮美崙山區的巨妖,他們能施法術、喜歡嬰兒內臟,甚至與阿美族舉辦豐年祭的由來有關。在北地異開發的桌遊《說妖》及張季雅所繪《妖怪台灣》中均有著墨。
而日本文豪佐藤春夫描繪台南廢屋鬼影的作品〈女誡扇綺譚〉,則由擅長以動態錄像詮釋台灣歷史的藝術家陳飛豪,透過影像作品結合微笑唸歌團的說唱藝術來呈現,企圖以當代眼光來旁視殖民者眼中的漢族女鬼形象,以及日本浪漫派文人認知的台灣異國情調。
自幼生活在魔幻鄉野奇譚中的作家甘耀明,會場中布置有「水鬼教室」為作家及作品代言。近年來對「台灣妖怪學」頗有建樹的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則將作品化身為「說妖密室」。
圖像插畫藝術創作方面,展出作品有描繪台灣300年妖鬼神遊的奇幻誌《妖怪台灣》(張季雅);時空設定在1930年代的台北、能與妖怪溝通的奇幻漫畫《北城百畫帖》(AKRU),第一本匯集台灣本土起源神話的插畫作品《怪生島》(角斯角斯),以及觀察都會百態、挑戰世俗禮教的「台北妖怪繪卷」(柘榴君)等。上述圖像插畫藝術家的精彩畫作,都將以巨幅呈現,為觀眾帶來異世界繽紛壯闊的臨場感受。
當代藝術的展演部分,作品常與台灣政治環境及社會現況相連結的畫家侯俊明,將展出談論國族之妖的《盧亭》,以及擁有各式因慾望過度壓制而變相者的現代神鬼人圖誌《搜神記》。土味十足又反骨的畫家李俊陽,則有壁面現地繪製的一系列作品及《台灣妖怪》。
裝置藝術方面,何采柔飄浮的兔子面具女郎《半透明》,將在展場創造出既令人熟悉又脫離現實的荒誕氛圍。常藉動物講述人性,認為妖魔總伴隨人性出現的許自貴,則帶來萌系作品《大腳十二生肖》,幽默嘲諷人類的慾望基因。
除了室內的裝置藝術作品,空總的戶外草皮區還有涂維政依據張系國的科幻寓言,仿擬的考古遺跡《巨人與巨獸遺跡—義村遺址》,為極具張力、打鬥雙亡的兩具5公尺巨人和7公尺妖怪的骨骸。有趣的是,藝術家還運用工作坊邀請民眾自帶家中物件,翻模仿製成出土文物展出。
民眾心中最炫的,莫過於高科技、沉浸式的新媒體藝術體驗了。本次特展引入原金國際360度的環景VR設備,以50張妖怪圖像製作《妖市蜃樓》。每扇緊閉的都市窗景,都將感應觀者的腳步,逐一打開,露出躲藏在城市中面貌各異的百鬼奇妖,叩問人們內心幽微的聲音。
本次創作《妖市蜃樓》的藝術家王世偉,過去同樣曾以環形劇場創作《水生相》。從影片可一窺環景VR的觀影經驗。
另外,NAXS團隊運用儀式劇場手法創作的數位船筏 《XR-XATA躰-02》,將藉由VR的漂浮、下沉、揚升,嘗試塑造當代信仰體驗。對VR電影有興趣的朋友,特展期間更有《全能元神宮改造王》、《恐怖廟宇》兩部短片可觀看。
想在空總實境中見鬼嗎?展覽現場有TOII實驗室的《都市傳說冒險團》,可利用手機AR與「靈界」進行互動體驗。現場還備有iPad,供民眾觀看結合台灣特色建築的妖怪醫院,《印象中的角落》為羊王創映最新推出的AR立體概念書。
空總55放映所將於7月20日及21日兩天推出「妖怪電影院」,播映《新桃太郎》、《魔法阿嬤》、 《紅衣小女孩》等影片,民眾可鎖定時間前往觀賞。
***
事實上,在打造文化生態系的構想下,空總自今年2月起即與北地異及台文館合作,共同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妖怪學院平台「妖怪學院:妖異文化實驗場」。該平台現階段除做為「妖氣都市」特展的前導宣傳介面、舉辦一連串諸如表演、說書、講座等暖場活動之外,長期來看,妖怪學院也將為台灣特有的妖怪文化及內容表現,繼續進行知識的匯聚積累,並擔當台灣妖怪學跨國、跨域合作的基地。
策展人龔卓軍指出,在關心台灣文化的浪潮中,「台灣妖怪」最具有在地性、識別性與未來性。本次「妖氣都市」特展,在跨越中元普渡的民俗節氣中,希冀開拓台灣妖怪的文化創作新視野,重啟俗民社會內在喧囂,讓群眾重新感受台灣妖怪當下的生猛氣息。
「『妖氣』的不馴化、不服從,在人類之城裡,進行異類結界,正含藏著一種文化實驗的底蘊態度,成了必須要帶有跨文化批判思考、成了一種描摹未來異類的當代意氣之聲,這正是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國立臺灣文學館與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攜手合作,共同策辦『妖氣都市』的初衷。」●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鬼門開!Openbook送周邊
即日起至8月6日24:00止,喜愛鬼怪的你,只要在FB&IG上參加我們的贈獎活動,就有機會得到妖氣都市小禮組哦!快來一起搜妖儲魔!
【台灣鬼怪與它們的產地】完整專題
【妖氣都市——百鬼行】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鬼怪MIT.繪本》神仙妖怪到人間:劉如桂與角斯的鬼怪繪本
陰曆七月鬼門開,國立臺灣文學館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合作推出「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集文學與藝術於大成,... 閱讀更多
鬼怪MIT.書評》這些妖怪不恐怖:群妖繽紛的鬼島
陰曆七月鬼門開,國立臺灣文學館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合作推出「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集文學與藝術於大成,打造屬於台灣的魔幻妖怪場域。... 閱讀更多
鬼怪MIT.桌游》要做神仙眷屬,先當妖怪夫妻:桌遊《台灣妖怪鬪陣》
陰曆七月鬼門開,國立臺灣文學館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合作推出「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集文學與藝術於大成,打造屬於台灣的魔幻妖怪場域。...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