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渡百年的跨文化三角戀情
如果,允許我們大膽地借用政治上並不正確的文學隱喻,那麼,從台灣的角度來看,台、日、中三國百年以來混亂悖德的三角關係,就好像一位正在慎重考慮是否獨身的女子,以及必須對於不太愉快婚姻負起主要責任的兩位前夫。
不過,這兩段不堪回首的爛桃花往事,說來還是有微妙分別:既然女子T在第二次婚姻中,因為動輒家暴又情感勒索的前夫C而承受那麼多難以訴說之委屈,那麼回首前塵,記憶中那位雖然個性嚴厲,但一向西裝筆挺、說話彬彬有禮的前前夫J,竟然因此有一點可親可愛、再度值得眷戀了起來。
必須承認,把三個國家的關係給性別化、擬人化,在邏輯上當然有許多失誤。由官僚系統驅動的「民族國家」怎麼會有性別呢?而充滿雜質的「台灣社會」,當然也不是單一的行為主體。不過這個比喻,顯然諷刺地,點出了我們這塊兩次遭受帝國殖民的島嶼,為何相對來說津津樂道自己身上的「日本遺緒」(而不是「中國因素」)。
關於日本與台灣之間的這種微妙「好感」,如果「從日本內部角度」,來進行某種思想審查,那或許就是《流轉的亞洲細語:當代日本列島作家如何書寫台灣、中國大陸》的倫理探求。只是該書大可不必當作文藝評論來閱讀,我們也不妨將其視作某種意圖告發「殖民」偏見的文化挪用懺情錄——為甚麼當代日本文學熱衷於「書寫」一處親切友善的前殖民地?(日本就不這樣「美化」同為前殖民地的朝鮮)這恐怕來自於整個東亞已然糾纏百年的國族主義矛盾。
本書作者是任教於東海大學日文系的笹沼俊暁教授,笹沼從日本前來台灣工作、生活、成家多年,不過這一段從「先進地區」落腳「後進國家」的人生旅途,反而讓笹沼期許自己應該寫出一本可以不假翻譯就傳達給「台灣讀者」的書籍。
使用流暢中文所寫成的《流轉的亞洲細語》,除了同情地理解「日台友好」文化現象背後的(日本境內)右翼國族主義意識形態外,若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更有這樣的深意:「強勢語言出身的作家,投入相對弱勢的語言中,從書寫外語的痛苦與喜悅中,發出批判的聲音。」
▉「日台友好」背後的恐懼和失落
近年來,台灣民眾大概和日本社會一樣熟悉,兩地存在一種駸駸然成為民意主流的「友好」氣氛。
這種「對日友善」的台灣形象,其濫觴是日本國民作家司馬遼太郎在1994年出版的《台灣紀行》。當時司馬受邀來台,除了與「日語世代」的總統李登輝、企業家蔡焜燦等人會面,也廣泛接觸渴望恢復日台交流的較年長本省知識階級,並在回國後寫下美好的訪台回憶。
其後,包括小林善紀《台灣論:新傲骨精神宣言》、津島佑子《太過野蠻的》、北方謙三《望鄉之道》、吉田修一《路》等,許多當代日本的通俗著作或嚴肅文學裡,都出現了說著流利日語的「台灣人」角色,同時這些人物也隱約表達了「對於日治時代的懷念與嚮往」。而對一般日本民眾來說,據說珍珠奶茶與臭豆腐非常美味的台灣小島,更是激起熱情親善、語言相通、震災核災後慷慨奧援等等正面聯想。
即便如此,在《流轉的亞洲細語》看來,在通俗「日台友好」情感中,日本社會對台灣的「興趣」,其實是事後建構,並且有所取捨的。
二戰結束後長達近半個世紀,日本左翼知識界出於贖罪心情去打聽、關心由社會主義革命所指導的神祕中國,卻很少想起曾經熟識的前殖民地台灣。而儘管當前的日本社會具有一定程度的「台灣愛好」,然而,諸如因美蘇冷戰體制而得以鞏固的國民黨威權統治(並讓日本在經濟和國安上受惠)、台灣外省族群繼承自中日戰爭的「反日情結」、1970年代日本對台灣的經濟殖民以及假藉觀光為名的「赴台買春旅行」等等敏感問題,基本上都被屏除在視野之外。
而讓日本社會再次「愛上台灣」的最重要契機則是,2000年後,未能從泡沫中復原的日本經濟,以及「大國崛起」下緊張的中日關係。由於自覺曾經身為東亞「現代化」、「已開發」的楷模地位岌岌可危,一種反映在通俗文化中的補償心理便是,試著在電影、小說、旅遊刊物中,大量去展現「受惠並思念日本統治時期的現代台灣」vs.「對當代日本不懷好意的落後中國」這樣的對比。
或許可以這樣說,作為一處右翼軍國主義餘燼始終未曾徹底熄滅的資本主義國度,日本社會對於「台灣」的建構,與其說來自純粹善意,毋寧是反映了其內心的慾望和失落:不再光榮偉大的日本,如今迫切需要歷史女神的授勳,而來自南方小島的真誠友誼,正好證實大和民族曾經「啟蒙」東亞的顯赫「功績」。
▉策略性的,國族主義方法論
儘管在《流轉的亞洲細語》裡,「日台友好」這一主題在文化人類學風格的批判思路下被反覆檢視,我這樣的「台派」讀者也可以辨認出,本書對於「國族主義」帶有一種存疑、警醒。不過,我們也不需要對這本書抱有太多疑懼。因為書中的「反省」主要面向日本社會,甚至可以說,笹沼對於當代日本文學史的嚴格挑剔,其實來自戰後民主主義對於戰前軍國主義持續反省的轉型正義綱領。
我們只要記得,本書是取徑台灣的「日本研究」,其用意並非「對於台灣本身的研究」,也沒有要介入台灣島上完全不同脈絡的國家認同政治。與戰後日本思想家諸如竹內好、溝口雄三、柄谷行人類似,本書同樣是藉著台灣、中國、東亞等形狀的酒杯,來澆日本國民自己胸中的塊壘(雖然這些關於日本的內省常常在「左統」的手上獵獵揮舞)。
所以,如果我們更進一步去思考,姑且稱為台女T與前任J之間第二次的「美麗誤會」——那麼在貌合神離的「跨國曖昧」背後,它所提示的會是,國族認同情感如何作為一種策略導向的文化理性。
很明顯,今日的台灣社會之所以醞釀所謂「台日友好」,有非常務實的因素。既然台灣還受困於惡鄰壓境導致的不正常國家狀態,以及黨國遺毒作祟的民主體質失調,那麼為了「免疫」於「兩個中國」強加於我們的不良影響,福爾摩沙居民特意去強調戰前日本遺產、海洋文明基因、新舊南島民族血脈等等過去被忽略的「多元文化」元素,便會是用來維持邊緣與異質、與蠻橫中原帝國畫清界線的論述工具。
所以,就算「日台友好」的前提依賴於兩國並未真正彼此了解,但本書提出的「諍言」仍然不妨礙我們各取所需。即便日本一廂情願地要在台灣朋友那裡偷偷思念「東亞共榮」下的舊日輝煌,但是台灣則可以在日本老哥身上找到「台灣民族」不同於「大陸中國」的近代起點。舉凡愛情這類神祕事物,向來因為誤解而結合。
或許台灣讀者還可以這麼想:儘管《流轉的亞洲細語》無暇從原理的層次,去標記「日本國族主義」的方法論,但是從台日兩地的案例對照中,熟悉硬幣另外一面的台灣讀者卻比任何外人都更加了解,不管是鄰居或自身所建構的「民族國家形象」,其必然具有「策略的本質主義」成分——儘管在說法上,民族國家這個「共同體」常常需要申明自己「真正的構成要件」(血緣、語言、文化、土地等),然而這類說法也是為了讓我們在多重殖民的過往中,解決「台灣人無法取得自治主權」這個由中國內戰的歷史悖論所殃及的當前困境。這會是屬於我們台灣自己的,「近代的超克」。
▉在「雜音」中聽見台灣
最後,誠如本書對於作者個人際遇的揭露,當已開發國家學者偶然抵達境外邊陲,他才有空間去看穿,穿越「國族」的友誼可能來自各自表述;也只有學者本人置身於百般優待的環境下,他才親身體會到,優勢語言的「市場價格」,意味著被文化殖民的那一方已經內化的「甜蜜」屈從。
《流轉的亞洲細語》如此誠實地提及,日本學人在台灣學院裡,其實被允許任性地「不會中文」。這也促使作者去反思,自己在故鄉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來日留學的東亞同學每個人都操持著流利日語,那或許就是弱勢語言為了「被第一世界看見」而必須付出的額外努力。書中好幾次承認,就算在台灣多年,自己仍不時對中文的複雜感到理解困難。
故而本書特別注意到,當代日本文學中,對於穿越異國語言去認識他者這件事情,必須帶有更多謹慎。那些單方面營造「日台友好」的作品中,其筆下輕易描寫的似乎人人都講日語的台灣,缺少的正是「生活在台灣的細小感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味道」。所以笹沼特別稱許邱永漢、李維英雄(Ian Hideo Levy)、東山彰良、温又柔等等不同世代日語作家,因為他們筆下的南國小島,總是對日語讀者保留了,雜訊、噪音一般,外國人無法真正理解的方言口語。
在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Kasper Malinowski)之前,安居在搖椅上、抽著殖民地菸絲的西方人類學者是不肯學習土著語言的。而我們這些平日裡仰賴翻譯才能閱讀日文著作的人,不知道會不會驚訝,本書的中文語感,竟然沒有甚麼「日語腔調」。
全書始終有一種強烈的,促進弱小民族互相理解、積極交流的世界主義關懷。也由於本書不能同意某些「日語文學」裡「台灣形象」所表現的過於天真孺慕,這才讓《流轉的亞洲細語》不惜曝露祖國的軟肋——從被愛慕者的角度,招認日本與台灣調情背後的小小心機、隱密盤算。
或許,在殖民創傷隨著時間而逐漸被人們淡忘以後,這種用當地語言所寫下的文學性「誠實」,將有那麼一絲可能,去鼓勵在台灣與日本之間、甚至在第一與第三世界之間,因為地位懸殊而所有人都自願不再期待的真摯坦白。●
流轉的亞洲細語:當代日本列島作家如何書寫台灣、中國大陸
作者:笹沼俊暁
出版:游擊文化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笹沼俊暁(SASANUMA TOSHIAKI)
1974年出生於日本靜岡縣,1997年筑波大學第一學群人文學類畢業,2004年筑波大學文藝言語研究科日本文化研究學際課程畢業。學術博士。曾任私立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助理教授,現任私立東海大學日本語言文化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本現代文學、日本現代思想史、東亞比較文學。主要著作有《「國文學」の思想――その繁榮と終焉》(東京:學術出版會,2006)、《「國文學」の戰後空間――大東亞共榮圏から冷戰へ》(東京:學術出版會,2012)、《リービ英雄 〈鄙〉の言葉としての日本語》(東京:論創社,2011)等。
|
Tags:
▉橫渡百年的跨文化三角戀情
如果,允許我們大膽地借用政治上並不正確的文學隱喻,那麼,從台灣的角度來看,台、日、中三國百年以來混亂悖德的三角關係,就好像一位正在慎重考慮是否獨身的女子,以及必須對於不太愉快婚姻負起主要責任的兩位前夫。
不過,這兩段不堪回首的爛桃花往事,說來還是有微妙分別:既然女子T在第二次婚姻中,因為動輒家暴又情感勒索的前夫C而承受那麼多難以訴說之委屈,那麼回首前塵,記憶中那位雖然個性嚴厲,但一向西裝筆挺、說話彬彬有禮的前前夫J,竟然因此有一點可親可愛、再度值得眷戀了起來。
必須承認,把三個國家的關係給性別化、擬人化,在邏輯上當然有許多失誤。由官僚系統驅動的「民族國家」怎麼會有性別呢?而充滿雜質的「台灣社會」,當然也不是單一的行為主體。不過這個比喻,顯然諷刺地,點出了我們這塊兩次遭受帝國殖民的島嶼,為何相對來說津津樂道自己身上的「日本遺緒」(而不是「中國因素」)。
關於日本與台灣之間的這種微妙「好感」,如果「從日本內部角度」,來進行某種思想審查,那或許就是《流轉的亞洲細語:當代日本列島作家如何書寫台灣、中國大陸》的倫理探求。只是該書大可不必當作文藝評論來閱讀,我們也不妨將其視作某種意圖告發「殖民」偏見的文化挪用懺情錄——為甚麼當代日本文學熱衷於「書寫」一處親切友善的前殖民地?(日本就不這樣「美化」同為前殖民地的朝鮮)這恐怕來自於整個東亞已然糾纏百年的國族主義矛盾。
本書作者是任教於東海大學日文系的笹沼俊暁教授,笹沼從日本前來台灣工作、生活、成家多年,不過這一段從「先進地區」落腳「後進國家」的人生旅途,反而讓笹沼期許自己應該寫出一本可以不假翻譯就傳達給「台灣讀者」的書籍。
使用流暢中文所寫成的《流轉的亞洲細語》,除了同情地理解「日台友好」文化現象背後的(日本境內)右翼國族主義意識形態外,若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更有這樣的深意:「強勢語言出身的作家,投入相對弱勢的語言中,從書寫外語的痛苦與喜悅中,發出批判的聲音。」
▉「日台友好」背後的恐懼和失落
近年來,台灣民眾大概和日本社會一樣熟悉,兩地存在一種駸駸然成為民意主流的「友好」氣氛。
這種「對日友善」的台灣形象,其濫觴是日本國民作家司馬遼太郎在1994年出版的《台灣紀行》。當時司馬受邀來台,除了與「日語世代」的總統李登輝、企業家蔡焜燦等人會面,也廣泛接觸渴望恢復日台交流的較年長本省知識階級,並在回國後寫下美好的訪台回憶。
其後,包括小林善紀《台灣論:新傲骨精神宣言》、津島佑子《太過野蠻的》、北方謙三《望鄉之道》、吉田修一《路》等,許多當代日本的通俗著作或嚴肅文學裡,都出現了說著流利日語的「台灣人」角色,同時這些人物也隱約表達了「對於日治時代的懷念與嚮往」。而對一般日本民眾來說,據說珍珠奶茶與臭豆腐非常美味的台灣小島,更是激起熱情親善、語言相通、震災核災後慷慨奧援等等正面聯想。
即便如此,在《流轉的亞洲細語》看來,在通俗「日台友好」情感中,日本社會對台灣的「興趣」,其實是事後建構,並且有所取捨的。
二戰結束後長達近半個世紀,日本左翼知識界出於贖罪心情去打聽、關心由社會主義革命所指導的神祕中國,卻很少想起曾經熟識的前殖民地台灣。而儘管當前的日本社會具有一定程度的「台灣愛好」,然而,諸如因美蘇冷戰體制而得以鞏固的國民黨威權統治(並讓日本在經濟和國安上受惠)、台灣外省族群繼承自中日戰爭的「反日情結」、1970年代日本對台灣的經濟殖民以及假藉觀光為名的「赴台買春旅行」等等敏感問題,基本上都被屏除在視野之外。
而讓日本社會再次「愛上台灣」的最重要契機則是,2000年後,未能從泡沫中復原的日本經濟,以及「大國崛起」下緊張的中日關係。由於自覺曾經身為東亞「現代化」、「已開發」的楷模地位岌岌可危,一種反映在通俗文化中的補償心理便是,試著在電影、小說、旅遊刊物中,大量去展現「受惠並思念日本統治時期的現代台灣」vs.「對當代日本不懷好意的落後中國」這樣的對比。
或許可以這樣說,作為一處右翼軍國主義餘燼始終未曾徹底熄滅的資本主義國度,日本社會對於「台灣」的建構,與其說來自純粹善意,毋寧是反映了其內心的慾望和失落:不再光榮偉大的日本,如今迫切需要歷史女神的授勳,而來自南方小島的真誠友誼,正好證實大和民族曾經「啟蒙」東亞的顯赫「功績」。
▉策略性的,國族主義方法論
儘管在《流轉的亞洲細語》裡,「日台友好」這一主題在文化人類學風格的批判思路下被反覆檢視,我這樣的「台派」讀者也可以辨認出,本書對於「國族主義」帶有一種存疑、警醒。不過,我們也不需要對這本書抱有太多疑懼。因為書中的「反省」主要面向日本社會,甚至可以說,笹沼對於當代日本文學史的嚴格挑剔,其實來自戰後民主主義對於戰前軍國主義持續反省的轉型正義綱領。
我們只要記得,本書是取徑台灣的「日本研究」,其用意並非「對於台灣本身的研究」,也沒有要介入台灣島上完全不同脈絡的國家認同政治。與戰後日本思想家諸如竹內好、溝口雄三、柄谷行人類似,本書同樣是藉著台灣、中國、東亞等形狀的酒杯,來澆日本國民自己胸中的塊壘(雖然這些關於日本的內省常常在「左統」的手上獵獵揮舞)。
所以,如果我們更進一步去思考,姑且稱為台女T與前任J之間第二次的「美麗誤會」——那麼在貌合神離的「跨國曖昧」背後,它所提示的會是,國族認同情感如何作為一種策略導向的文化理性。
很明顯,今日的台灣社會之所以醞釀所謂「台日友好」,有非常務實的因素。既然台灣還受困於惡鄰壓境導致的不正常國家狀態,以及黨國遺毒作祟的民主體質失調,那麼為了「免疫」於「兩個中國」強加於我們的不良影響,福爾摩沙居民特意去強調戰前日本遺產、海洋文明基因、新舊南島民族血脈等等過去被忽略的「多元文化」元素,便會是用來維持邊緣與異質、與蠻橫中原帝國畫清界線的論述工具。
所以,就算「日台友好」的前提依賴於兩國並未真正彼此了解,但本書提出的「諍言」仍然不妨礙我們各取所需。即便日本一廂情願地要在台灣朋友那裡偷偷思念「東亞共榮」下的舊日輝煌,但是台灣則可以在日本老哥身上找到「台灣民族」不同於「大陸中國」的近代起點。舉凡愛情這類神祕事物,向來因為誤解而結合。
或許台灣讀者還可以這麼想:儘管《流轉的亞洲細語》無暇從原理的層次,去標記「日本國族主義」的方法論,但是從台日兩地的案例對照中,熟悉硬幣另外一面的台灣讀者卻比任何外人都更加了解,不管是鄰居或自身所建構的「民族國家形象」,其必然具有「策略的本質主義」成分——儘管在說法上,民族國家這個「共同體」常常需要申明自己「真正的構成要件」(血緣、語言、文化、土地等),然而這類說法也是為了讓我們在多重殖民的過往中,解決「台灣人無法取得自治主權」這個由中國內戰的歷史悖論所殃及的當前困境。這會是屬於我們台灣自己的,「近代的超克」。
▉在「雜音」中聽見台灣
最後,誠如本書對於作者個人際遇的揭露,當已開發國家學者偶然抵達境外邊陲,他才有空間去看穿,穿越「國族」的友誼可能來自各自表述;也只有學者本人置身於百般優待的環境下,他才親身體會到,優勢語言的「市場價格」,意味著被文化殖民的那一方已經內化的「甜蜜」屈從。
《流轉的亞洲細語》如此誠實地提及,日本學人在台灣學院裡,其實被允許任性地「不會中文」。這也促使作者去反思,自己在故鄉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來日留學的東亞同學每個人都操持著流利日語,那或許就是弱勢語言為了「被第一世界看見」而必須付出的額外努力。書中好幾次承認,就算在台灣多年,自己仍不時對中文的複雜感到理解困難。
故而本書特別注意到,當代日本文學中,對於穿越異國語言去認識他者這件事情,必須帶有更多謹慎。那些單方面營造「日台友好」的作品中,其筆下輕易描寫的似乎人人都講日語的台灣,缺少的正是「生活在台灣的細小感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味道」。所以笹沼特別稱許邱永漢、李維英雄(Ian Hideo Levy)、東山彰良、温又柔等等不同世代日語作家,因為他們筆下的南國小島,總是對日語讀者保留了,雜訊、噪音一般,外國人無法真正理解的方言口語。
在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Kasper Malinowski)之前,安居在搖椅上、抽著殖民地菸絲的西方人類學者是不肯學習土著語言的。而我們這些平日裡仰賴翻譯才能閱讀日文著作的人,不知道會不會驚訝,本書的中文語感,竟然沒有甚麼「日語腔調」。
全書始終有一種強烈的,促進弱小民族互相理解、積極交流的世界主義關懷。也由於本書不能同意某些「日語文學」裡「台灣形象」所表現的過於天真孺慕,這才讓《流轉的亞洲細語》不惜曝露祖國的軟肋——從被愛慕者的角度,招認日本與台灣調情背後的小小心機、隱密盤算。
或許,在殖民創傷隨著時間而逐漸被人們淡忘以後,這種用當地語言所寫下的文學性「誠實」,將有那麼一絲可能,去鼓勵在台灣與日本之間、甚至在第一與第三世界之間,因為地位懸殊而所有人都自願不再期待的真摯坦白。●
流轉的亞洲細語:當代日本列島作家如何書寫台灣、中國大陸
作者:笹沼俊暁
出版:游擊文化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笹沼俊暁(SASANUMA TOSHIAKI)
1974年出生於日本靜岡縣,1997年筑波大學第一學群人文學類畢業,2004年筑波大學文藝言語研究科日本文化研究學際課程畢業。學術博士。曾任私立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助理教授,現任私立東海大學日本語言文化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本現代文學、日本現代思想史、東亞比較文學。主要著作有《「國文學」の思想――その繁榮と終焉》(東京:學術出版會,2006)、《「國文學」の戰後空間――大東亞共榮圏から冷戰へ》(東京:學術出版會,2012)、《リービ英雄 〈鄙〉の言葉としての日本語》(東京:論創社,2011)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台書在日本1 現況》這些年,日本讀者看的台灣書
「來吧!瘋一波台灣書吧!」 近兩年台灣狂潮席捲日本,不管是瘋珍奶、瘋誠品,乃至瘋台灣的IT大臣或阿中部長,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日本群眾,... 閱讀更多
書評》一場文化的乾坤大挪移:評莎拉.華特絲《指匠情挑》
閱讀更多
書評》世界不是在我之外,而是在我之內:詩人吳俞萱讀《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
閱讀更多